嵌套式屏蔽带状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50649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嵌套式屏蔽带状电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整体涉及形成电缆组件(200)的嵌套式屏蔽带状电缆。所述电缆组件(200)包括可有利于所述电缆的弯曲和移动的特征。
【专利说明】嵌套式屏蔽带状电缆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整体涉及嵌套式扁平电缆。
【背景技术】
[0002]用于传输电信号的电缆是众所周知的。一种通用类型的电缆是同轴电缆。同轴电缆通常包括被绝缘体围绕的电导线。线和绝缘体被屏蔽件围绕,并且线、绝缘体和屏蔽件被护套围绕。另一种通用型的电缆是包括一个或多个例如由金属箔形成的屏蔽层围绕的绝缘信号导体的屏蔽电缆。为了便于电连接屏蔽层,有时在屏蔽层和一个或多个信号导体的绝缘体之间提供另外的非绝缘导体。这两种通用类型的电缆通常均要求使用针对接线端特别设计的连接器,并且通常不适于使用批量端接技术,也就是说,同时将多个导体连接至各个接触元件,例如电连接器的电触点或印刷电路板上的接触元件。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整体涉及形成电缆组件的嵌套式屏蔽带状电缆。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组件,其包括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每根电缆具有沿着电缆组件的长度延伸并沿着电缆组件的宽度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导体组。所述第一电缆包括各自具有至少两个绝缘导体的至少第一导体组和第二导体组,所述第二电缆中的每个导体组包括至少一个绝缘导体。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中的每个导体组包括:设置在电缆的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上的第一载体膜和第二载体膜,所述第一载体膜和第二载体膜包括覆盖部分和压紧部分,所述覆盖部分和压紧部分被布置成使得在横截面中,第一载体膜和第二载体膜的覆盖部分结合起来基本上围绕每个导体组,并且第一载体膜和第二载体膜的压紧部分结合起来在每个导体组的每一侧上形成电缆的压紧部分。所述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中的每个导体组还包括在电缆的压紧部分中粘合第一载体膜和第二载体膜的粘合剂层。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被布置成使得每根电缆的每个导体组设置在另一电缆的压紧部分内,并且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中的至少一者包括在电缆的压紧部分中的穿过电缆延伸的槽,所述槽具有不大于压紧部分的宽度的槽宽度、以及小于电缆的长度的槽长度,所述槽足够宽以允许设置在压紧部分中的另一电缆的导体组的绝缘导体至少部分地穿入槽。
[0004]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组件,其包括沿着电缆的长度延伸并沿着电缆的宽度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导体组,所述多个导体组具有包括至少两个绝缘导体的至少一个导体组,每个导体组具有:设置在电缆的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上的第一屏蔽膜和第二屏蔽膜,所述第一屏蔽膜和第二屏蔽膜包括覆盖部分和压紧部分,所述覆盖部分和压紧部分被布置成使得在横截面中,所述第一载体膜和第二载体膜的覆盖部分结合起来基本上围绕每个导体组,并且所述第一膜和第二膜的所述压紧部分结合起来在每个导体组的每一侧上形成电缆的压紧部分。每个导体组还包括在电缆的压紧部分中粘合第一屏蔽膜和第二屏蔽膜的粘合剂层。电缆的压紧部分与同每个导体相交的平面相距的最大第一间距大于所述压紧部分的任一侧上的所述覆盖部分与同每个导体相交的平面相距的最大第二间距。[0005]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组件,其包括沿着电缆的长度延伸并沿着电缆的宽度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导体组,每个导体组具有:至少一个绝缘导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电缆的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上的第一载体膜和第二载体膜。所述第一载体膜和第二载体膜包括覆盖部分和压紧部分,所述覆盖部分和压紧部分被布置成使得在横截面中,所述第一载体膜和第二载体膜的所述覆盖部分结合起来基本上围绕每个导体组,并且所述第一载体膜和第二载体膜的所述压紧部分结合起来在每个导体组的每一侧上形成电缆的压紧部分。每个导体组还包括在电缆的压紧部分中粘合所述第一载体膜和第二载体膜的粘合剂层;以及固定至每个第一载体膜并在相邻的导体组之间延伸的第一载体膜。所述第一载体膜与所述第一载体膜或第二载体膜相比具有更小的模量。
[0006]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组件,其包括沿着电缆的长度延伸并沿着电缆的宽度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多个导体组以及沿着电缆的长度延伸的第二多个排扰线,每个导体组包括:至少一个绝缘导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电缆的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上的第一屏蔽膜和第二屏蔽膜。第一屏蔽膜和第二屏蔽膜包括覆盖部分和压紧部分,所述覆盖部分和压紧部分被布置成使得在横截面中,所述第一屏蔽膜和所述第二屏蔽膜的覆盖部分结合起来基本上围绕每个导体组,并且所述第一屏蔽膜和所述第二屏蔽膜的压紧部分结合起来在每个导体组的每一侧上形成电缆的压紧部分。每个导体组还包括在所述电缆的所述压紧部分中粘合所述第一屏蔽膜和第二屏蔽膜的粘合剂层。当放平所述电缆时,所述绝缘导体限定第一中性面,不带有所述第二多个排扰线的电缆限定与所述第一中性面不重合的第二中性面,并且带有第二多个排扰线的电缆限定与所述第一中性面重合的第三中性面。
[0007]上述
【发明内容】
并非意图描述本发明的每个公开的实施例或每种实施方案。以下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更具体地举例说明了示例性实施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整个说明书参考附图,在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号表示类似的元件,并且其中:
[0009]图1示出了嵌套式电缆的示意性剖视图;
[0010]图2A示出了嵌套式电缆的示意性俯视图;
[0011]图2B示出了嵌套式电缆的示意性剖视图;
[0012]图2C示出了嵌套式电缆的示意性剖视图;
[0013]图3示出了嵌套式电缆的剖视组装示意图;
[0014]图4A-4B示出了嵌套式电缆的示意性剖视图;
[0015]图5A-5B示出了带护套的嵌套式电缆的示意性剖视图;
[0016]图6A示出了封端的嵌套式电缆组件的示意性俯视图;
[0017]图6B-6D示出了图6A的一部分的示意性侧视图;
[0018]图6E示出了图6A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端视图;
[0019]图6F示出了封端的嵌套式电缆组件的示意性俯视图;并且
[0020]图6G示出了图6F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端视图。
[0021]附图未必按比例绘制。附图中所使用的类似标号是指类似部件。然而,应当理解,使用标号来指代给定附图中的部件并非意图限制另一附图中使用相同标号标记的部件。【具体实施方式】
[0022]随着互连装置的数量和速度提高,在此类装置之间传输信号的电缆需要更小并且能够在没有不可接受的干扰或串扰的情况下传输更高速的信号。在一些电缆中使用屏蔽以减少相邻导体携带的信号之间的相互影响,所述导体例如电缆,其描述于2010年8月31日提交的名称为“Connector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Cables”(用于电缆的连接器布置)(代理人档案号N0.66887US002)的共同未决的美国专利申请N0.61/378877中,该申请的全文包括于此。所描述的电缆具有基本扁平的构造,并包括沿着电缆的长度延伸的导体组以及设置在电缆的相对两侧上的电屏蔽膜。相邻导体组之间的屏蔽膜的压紧部分有助于将导体组彼此电隔离。许多电缆还包括电连接至所述屏蔽件并沿着电缆的长度延伸的排扰线(也就是,排扰线和/或地线)。本文所描述的电缆构型可有助于简化到导体组和排扰线的连接,减小电缆连接位点的尺寸,和/或为电缆的批量端接提供机会。
[0023]本申请为上述基本扁平的电缆(例如,带状电缆)提供了若干改进。本申请总体上提供了嵌套式带状电缆构造的电缆组件,其中至少两根电缆被布置成使得一根电缆的导体组嵌套至另一电缆的相邻导体组之间的空间中。嵌套式带状电缆构造包括可有利于电缆的弯曲和移动的特征。
[0024]一组两根叠置的带状电缆可为优选的方式,以使两个叠置的线性阵列在接线端位置(诸如切换卡的两侧)配合。然而,在一些情况下,两根普通的带状电缆随着嵌套式电缆弯曲可形成所述两根电缆的微差端部位置。在一些情况下,可制造改进的带状电缆,使得所述两根电缆的中性面能够更靠近地对齐,并因此最小化这种微差应变和同时实现高有效密度。这可形成这样的薄电缆,其不产生“活塞式运动”(也就是,一根电缆尝试相对于另一根运动),或者在端接点处不产生大的应力,或当叠置的带状电缆弯曲时不鼓包。
[0025]两根或多根带状电缆的嵌套可形成多槽扁平电缆。对于其中优选高度致密的电缆并且假如在切换卡的两个相对侧部上或两个其他端接点阵列上需要两组导体的接线端的许多应用,可非常有效地使用两根带状电缆。然而,两根分离的带状物可在弯曲时出现问题(如果将所述两根带状物各自切割为补偿弯曲的正好的长度,则该问题可得到补偿)。除非通过形成不同的电缆长度在弯曲之前进行补偿,否则内部电缆(弯曲内侧)的长度需要比外部电缆更短,以到达相同的端点。如果电缆是相对可变形的,则它们可通过拉伸吸收应变,但在没有大的力作用或者没有导致电特性降低的情况下,电缆通常是不可变形的。一般来讲,在弯曲时,内部电缆在一些点处从外部电缆偏离以补偿长度差。如果由于设计的原因不接受这样做或不可能这样做,或者如果电缆太过刚性以致不能通过弯曲补偿长度变化,则在端部位置产生大的“活塞式运动”力。
[0026]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通过切口或形成槽式窗对嵌套式电缆中的带状物之一或二者的修改可允许一根电缆的一部分至少部分地穿入另一电缆中。这种至少部分地穿插可导致嵌套式电缆具有更大的柔性。在该嵌套式电缆结构中,可修改一根或多根所述带状物以通过允许一根带状物在弯曲时进一步穿入(或推入)另一带状物而形成更容易弯曲的结构,如别处所述。可在单个嵌套式电缆中的一个或多个位置处进行所述修改,并还可对包括嵌套式组的一根或多根带状物进行所述修改。除了在弯曲时提供更大的柔性和减少“活塞式运动”(也就是,组件的微差长度)之外,所述修改还可用于将电缆端接至切换卡的相对侧或作为电缆的另一端的PCB。在一些情况下,通过引导信号线穿过彼此可在两端封端电缆。不是每根带状物的所有槽都需要端接至给定PCB的同一侧,而是相反所述槽可端接至两个不同的侧部。
[0027]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通过允许导体(也就是,信号线)驻留在两根带状物的相同平面(诸如中性轴线弯曲面)中的电缆中的附加特征,可实现改进的嵌套。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通过允许信号槽的两个平面随着电缆布置在一起而穿过彼此,可实现改进的嵌套。这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技术,该技术易于将嵌套的一对带状物中的一个带状物附着至印刷电路板(PCB)或切换卡的顶侧,并将另一端附着至相似取向的PCB或切换卡的相同侧或相对侦U。对所述两根(或更多根)嵌套式电缆的修改可形成允许电缆更大程度地嵌套的附加的配合特征。这种修改可允许来自嵌套的组件的每一半的信号线在PCB或切换卡的一侧或另一侧上更容易封端。嵌套式设计不限于绝缘线的成对组合,而是所述组可为一根、两根、三根或更多根绝缘线。另外,可在任何期望位置包括排扰线和/或地线,以进一步调节中性轴线弯曲面的位置。
[0028]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护封层和屏蔽层的任一个或二者可设置在嵌套式电缆构造周围。在该实施例中,护套、导电屏蔽件(编织物、金属层或其他)和其他介电层可用于形成带护套的电缆。可提供护套以简单地将两根电缆保持在一起,或可用于提供抗燃性、抗模压或抗压。嵌套式构型提供了这样一种技术,其用于将两根电缆粘合在一起,同时随着所述电缆弯曲发生有限的活塞式运动。该内部电缆上的屏蔽件构造可优异地抑制来自电缆的任何电磁辐射。因此,没有附加屏蔽的简单的护套可用于其中电缆延伸至封闭的金属盒之外的应用中。在需要屏蔽件的情况下,导电膜(例如金属箔或金属/聚合物层合物)屏蔽件可包裹电缆或设置在电缆组的一侧或两侧上。在一些情况下,金属编织物屏蔽件可布置在嵌套式电缆结构之上。在一些情况下,尤其是使用屏蔽件或仅使用护套的情况下,导电电线或非导电强度构件可沿着电缆长度布置从而得到应变减轻。在一些情况下,可使用导电电线,并且所述导电电线可与屏蔽件(如果存在)电接触并可在一端或两端端接至连接器(底座)接地部分。
[0029]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嵌套式电缆组件I的示意性剖视图。嵌套式电缆组件I包括以嵌套式构型设置的第一电缆10和第二电缆20。第一电缆10包括设置在第一电缆10的相对两侧上的第一载体膜12和第二载体膜14,它们形成围绕第一导体组30a和第二导体组30b中的每一个的覆盖部分16。第一载体膜12和第二载体膜14还在第一导体组30a和第二导体组30b之间形成压紧部分18。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压紧部分18中,粘合剂13可设置在第一载体膜12和第二载体膜14之间。粘合剂13将第一载体膜12和第二载体膜14粘合在一起,并且在覆盖部分16中可具有或不具有粘合剂13。应当理解,在第一电缆10中可包括任何期望数量的导体组,每个导体组与相邻导体组通过压紧部分18间隔开。
[0030]第一导体组30a和第二导体组30b中的每个分别包括第一导体32a、32b和第二导体34a、34b。此外,第一导体32a、32b和第二导体34a、34b中的每个分别由绝缘体33a、35a、33b,35b围绕。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每个导体组包括两个绝缘导体;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在每个导体组中可包括任意数量的绝缘导体,例如在每个导体组中可包括1、
2、3、4或甚至5个或更多个绝缘导体。在一些情况下,在导体组中可包括非绝缘导体(未示出),例如接地线或排扰线可设为在若干位置与导体组相邻,如别处所述。[0031]按照相似的方式,第二电缆20还包括设置在第二电缆20的相对两侧上的第一载体膜22和第二载体膜24,它们形成第三导体组40a周围的覆盖部分26。第一载体膜22和第二载体膜24在第三导体组40a的任一侧上还形成压紧部分28。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压紧部分28中,粘合剂23可设置在第一载体膜22和第二载体膜24之间。粘合剂23将第一载体膜22和第二载体膜24粘合在一起,并且在覆盖部分26中可具有或不具有粘合剂23。应当理解,在第二电缆20中可包括任意期望数量的导体组,每个导体组与相邻导体组通过压紧部分28间隔开。
[0032]第三导体组40a包括由绝缘体43a围绕的第三导体42a。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三导体组包括一个绝缘导体;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在导体组中可包括任意数量的绝缘导体,例如在导体组中可包括1、2、3、4或甚至5个或更多个绝缘导体。在一些情况下,在导体组中可包括非绝缘导体(未示出),例如,接地线或排扰线可设为在若干位置与导体组相邻,如别处所述。
[0033]通过将第一电缆10的覆盖部分16布置为与第二电缆20的压紧部分28相邻,并且使第二电缆20的对应覆盖部分26与第一电缆10的压紧部分18相邻来形成嵌套式电缆组件1,如图1所示。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未示出),一个或多个绝缘导体或非绝缘导体也可设置在嵌套区2内,所述嵌套区位于靠近第一电缆10的覆盖部分16的第二载体膜14和靠近第二电缆20的覆盖部分26的第二载体膜24之间。
[0034]虽然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个导体组具有一个或两个绝缘导体,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导体组的一些或全部可包括仅一个绝缘导体,或可包括超过两个绝缘导体。例如,设计上与图1类似的替代形式的屏蔽电缆可包括具有八个绝缘导体的一个导体组或各自仅具有一个绝缘导体的八个导体组。导体组和绝缘导体布置方式的这种灵活性使得本发明所公开的屏蔽电缆可以采用适用于众多预期应用的方式而构造。例如,导体组和绝缘导体可以被构造用于形成:多个双轴电缆(即,多个导体组各自具有两个绝缘导体)、多个同轴电缆(即,多个导体组各自仅具有一个绝缘导体)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导体组还可包括围绕一个或多个绝缘导体设置的导电屏蔽件(未示出)和围绕导电屏蔽件设置的绝缘护套(未示出)。
[0035]导体和/或地线可包含任何合适的导电材料并可具有多种横截面形状和尺寸。例如,在横截面中,导体和/或地线或排扰线可为圆形、椭圆形、矩形或任何其他形状。电缆中的一个或多个导体和/或地线或排扰线可具有与电缆中其他一个或多个导体和/或地线不同的一种形状和/或尺寸。导体和/或地线或排扰线可为实心线或绞合线。电缆中全部导体和/或地线或排扰线可为绞合的、全部可为实心的、或一些可为绞合的并且一些为实心的。绞合的导体和/或地线或排扰线可呈现不同的尺寸和/或形状。连接器和/或地线或排扰线可用各种金属和/或金属材料(包括金、银、锡、和/或其他材料)涂覆或电镀。
[0036]用于使导体组的导体绝缘的材料可为达成电缆的期望电性质的任何合适的材料。在一些情况下,所使用的绝缘材料可为发泡绝缘材料(其包括空气)以减小电缆的介电常数和总厚度。屏蔽(载体)膜之一或二者可包括导电层和非导电聚合物层。屏蔽膜可具有在
0.0lmm至0.05mm范围内的厚度,并且电缆的总厚度可为小于2mm或小于1mm。在一些情况下,载体膜之一或二者可包括通过多个非导电聚合物层分离的多个导体层,诸如在例如美国专利申请N0.US2010/0300744 (Romanko等人)中描述的那些,该申请的全部内容包括于此。导电层可包含任何合适的导电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铜、银、铝、金及其合金。
[0037]非导电聚合物层可包括任何合适的聚合物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酯、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聚四氟乙烯、聚丙烯、聚乙烯、聚苯硫醚、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硅橡胶、乙烯丙烯二烯橡胶、聚氨酯、丙烯酸酯、硅树脂、天然橡胶、环氧树脂和合成橡胶粘合齐U。非导电聚合物层可包含一种或多种添加剂和/或填料,用于提供适于预期应用的属性。在另一方面,至少一个屏蔽膜可包括位于导电层和非导电聚合物层之间的层合粘合剂层。对于具有设置在非导电层上的导电层的屏蔽膜,或具有一个导电的主外表面和基本上不导电的相对的主外表面的屏蔽膜而言,可根据需要以若干不同的取向将屏蔽膜结合到屏蔽电缆中。在一些情况下,例如,导电表面可以面对绝缘线和地线的导体组,并且在一些情况下,非导电表面可以面对那些元件。如果电缆的相对侧上使用两个屏蔽膜,膜可被取向为使得它们的导电表面彼此面对,并且各自面对导体组和地线,或者它们可以被取向为使得它们的非导电表面彼此面对并各自面对导体组和地线,或者它们可以被取向为使得一个屏蔽膜的导电表面面对导体组和地线,而另一个屏蔽膜的非导电表面面对电缆另一侧的导体组和地线。
[0038]在一些情况下,屏蔽膜中的至少一者可包括独立导电膜,如适形的或柔性的金属箔。可基于适于预期应用的多个设计参数(例如柔性、电性能)和屏蔽电缆的构型(例如,是否存在接地导体和接地导体的位置)来选择屏蔽膜的构造。在一些情况下,屏蔽膜具有一体地形成的构造。在一些情况下,屏蔽膜可具有0.0lmm至0.05mm范围内的厚度。屏蔽膜有利地在导体组之间提供绝缘、屏蔽和精确间距,并允许进行自动化更高和成本更低的电缆制造过程。另外,屏蔽膜防止被称为“信号吸出(suck-out)”的现象或共振,由此在特定频度范围内出现高信号衰减。这种现象通常出现在导电屏蔽件被导体组卷绕的传统屏蔽电缆中。
[0039]如本文其他地方所述,电缆构造中可使用粘合剂材料在电缆的覆盖区域处将一个或两个屏蔽膜粘合到导体组中的一个、一些或所有,和/或可用粘合剂材料在电缆的压紧区域处将两个屏蔽膜粘合在一起。粘合剂材料层可设置在至少一个屏蔽膜上,在电缆的相对侧上使用两个屏蔽膜的情况中,粘合剂材料层可设置在两个屏蔽膜上。在后一种情况下,一个屏蔽膜上使用的粘合剂优选地与另一个屏蔽膜上使用的粘合剂相同,但如果需要也可以不同。给定的粘合剂层可包含电绝缘粘合剂,并可提供两个屏蔽膜之间的绝缘粘合。此夕卜,给定的粘合剂层可提供屏蔽膜中的至少一个与导体组中的一个、一些或所有的绝缘导体之间,以及屏蔽膜中的至少一个与接地导体中的一个、一些或所有(如果有的话)之间的绝缘粘合。或者,给定的粘合剂层可包含导电粘合剂,并可提供两个屏蔽膜之间的导电粘合。此外,给定的粘合剂层可提供屏蔽膜中的至少一个与接地导体中的一个、一些或所有(如果有的话)之间的导电粘合。合适的导电粘合剂包括导电颗粒,以提供电流的流动。导电颗粒可为当前所使用的任何类型的颗粒,如球体、薄片、棒、立方体、无定形或其他颗粒形状。它们可为固体或基本为固体的颗粒,如炭黑、碳纤维、镍球体、带镍涂层的铜球体、带金属涂层的氧化物、带金属涂层的聚合物纤维或其他类似的导电颗粒。这些导电颗粒可由被镀覆或涂覆有诸如银、铝、镍或铟锡氧化物之类的导电材料的电绝缘材料制成。这些带金属涂层的绝缘材料可为基本中空的颗粒,如中空玻璃球体,或者可包括固体材料,如玻璃微珠或金属氧化物。导电颗粒可为约数十微米至纳米级的材料,如碳纳米管。合适的导电粘合剂还可包括导电性聚合物基质。
[0040]当用于给定电缆构造时,粘合剂层优选地相对于电缆的其他元件在形状上基本上适形,并适形于电缆的弯曲运动。在一些情况下,给定的粘合剂层可为基本上连续的,如沿着给定屏蔽膜的给定主表面的基本上整个长度和宽度延伸。在一些情况下,粘合剂层可包括基本上不连续的粘合剂层。例如,粘合剂层可只存在于沿着给定屏蔽膜的长度或宽度的某些部分中。不连续的粘合剂层可例如包括多个纵向粘合剂条,它们设置在例如每个导体组两侧的屏蔽膜的压紧部分之间和接地导体(如果有的话)旁边的屏蔽膜之间。给定粘合剂材料可为或包括压敏粘合剂、热熔性粘合剂、热固性粘合剂和固化性粘合剂中的至少一种。粘合剂层可被构造用于提供比一个或多个绝缘导体与屏蔽膜之间的粘合显著更强的屏蔽膜之间的粘合。这可例如通过适当选择粘合剂配方实现。这种粘合剂构型的优点是易于将屏蔽膜从绝缘导体的绝缘部分剥离。在其他情况下,粘合剂层可被构造用于提供强度基本上相等的屏蔽膜之间的粘合和一个或多个绝缘导体与屏蔽膜之间的粘合。这种粘合剂构型的优点是在屏蔽膜之间锚接绝缘导体。当具有该构造的屏蔽电缆弯曲时,允许进行极小的相对移动,从而减小屏蔽膜翘曲的可能性。可基于预期应用选择合适的粘合强度。在一些情况下,可使用厚度为小于约0.13mm的适形的粘合剂层。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粘合剂层具有小于约0.05mm的厚度。
[0041]给定的粘合剂层可以适形,以实现所需的屏蔽电缆的机械性能和电性能特性。例如,粘合剂层可以适形,以便使导体组之间的区域中的屏蔽膜之间更薄,这可至少增加屏蔽电缆的横向柔韧性。这样可更易于将屏蔽电缆设置到曲线型外侧护套中。在一些情况下,粘合剂层可以适形,以便使紧邻导体组的区域中更厚并基本上适形于导体组。这可提高机械强度并能够在这些区域中形成大致曲线形状的屏蔽膜,从而可例如在折曲电缆时提高屏蔽电缆的耐久性。另外,这有助于沿着屏蔽电缆的长度保持绝缘导体相对于屏蔽膜的位置和间距,从而可以使屏蔽电缆获得更均匀的阻抗和更佳的信号完整性。
[0042]给定的粘合剂层可以适形,以便有效地将其从导体组之间的区域中(例如电缆压紧区域中)的屏蔽膜之间部分地或完全地移除。因此,在这些区域中屏蔽膜可彼此电接触,这可提高电缆的电性能。在一些情况下,粘合剂层可以适形,以便有效地将其从屏蔽膜中的至少一个与接地导体之间部分地或完全移除。因此,在这些区域中,接地导体可电接触屏蔽膜中的至少一个,这可提高电缆的电性能。即使在薄粘合剂层保留在屏蔽膜中的至少一个与给定接地导体之间的情况下,接地导体上的突起物可穿透薄粘合剂层,以按照预期建立电接触。
[0043]图2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嵌套式电缆组件100的示意性俯视图。嵌套式电缆组件100包括电缆宽度W和电缆长度L,第一电缆110和第二电缆120沿着电缆长度嵌套在一起。第一电缆110和第二电缆120可与图1中描述的第一电缆10和第二电缆20相似。在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中的至少一者的压紧部分中,嵌套式电缆组件100还包括多个槽115a-115d,如别处所述。多个槽115a-115d中的每个通常具有小于电缆长度L的槽长度“1”,并可设置在嵌套式电缆组件100的不止一个位置处。
[0044]图2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图2A的嵌套式电缆组件100通过截面A_A’的示意性剖视图。图2B中所示的元件110-143a中的每个对应于已在先前描述的图1中所示的相似编号的元件10-43a,并且预期的材料和材料的特性同样对应。例如,图2B中的第一电缆110对应于图1中的第一电缆10,等等。
[0045]嵌套式电缆组件100包括按照嵌套式取向设置的第一电缆110和第二电缆120。第一电缆110包括设置在第一电缆110的相对两侧上的第一载体膜112和第二载体膜114,从而在第一导体组130a、第二导体组130b、第三导体组130c和第四导体组130d中的每个的周围形成覆盖部分116。第一载体膜112和第二载体膜114在每个相邻的第一导体组至第四导体组130a-130d之间还形成压紧部分118,所述第一载体膜和第二载体膜延伸以使得第一导体组至第四导体组130a-130d中的每个包括围绕每个覆盖部分116的压紧部分118。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压紧部分118中,粘合剂113可设置在第一载体膜112和第二载体膜114之间,如别处所述。粘合剂113将第一载体膜112和第二载体膜114粘合在一起,并且在覆盖部分116中可具有或不具有粘合剂113。如图2B所示,在第一电缆110中设置了四个导体组;然而,应当理解,在第一电缆110中可包括任意期望数量的导体组,每个导体组与相邻导体组通过压紧部分118间隔开,如别处所述。
[0046]第一导体组至第四导体组130a_130d中的每个包括导体和绝缘体;然而,为了简明起见,将仅描述与第一导体组130a相连的组件。应当理解,在第一导体组至第四导体组130a-130d中包括相似的组件。第一导体组130a包括第一导体132a和第二导体134a。此夕卜,第一导体132a和第二导体134a中的每个分别由绝缘体133a、135a围绕。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B所示,每个导体组包括两个绝缘导体;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在每个导体组中可包括任意数量的绝缘导体,例如,在每个导体组中可包括1、2、3、4或甚至5个或更多个绝缘导体。在一些情况下,在导体组中可包括非绝缘导体(未示出),例如,接地线或排扰线可设为在若干位置与导体组相邻,如别处所述。
[0047]按照相似的方式,设置在第二电缆120的相对两侧上的第二电缆120包括第一载体膜122和第二载体膜124,它们在第一导体组140a、第二导体组140b、第三导体组140c和第四导体组140d中的每个的周围形成覆盖部分126。第一载体膜122和第二载体膜124在每个相邻的第一导体组至第四导体组140a-140d之间还形成压紧部分128,所述第一载体膜和第二载体膜延伸以使得第一导体组至第四导体组140a-140d中的每个包括围绕每个覆盖部分126的压紧部分128。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压紧部分128中,可在第一载体膜122和第二载体膜124之间设置粘合剂123,如别处所述。粘合剂123将第一载体膜122和第二载体膜124粘合在一起,并且在覆盖部分126可具有或不具有粘合剂123。如2B图所示,在第二电缆120设置了四个导体组;然而,应当理解,在第二电缆120中可包括任意期望数量的导体组,每个导体组与相邻导体组通过压紧部分128间隔开,如别处所述。
[0048]第一导体组至第四导体组140a_140d中的每个包括导体和绝缘体;然而,为了简明起见,将仅描述与第一导体组140a相连的组件。应当理解,在第一导体组至第四导体组140a-140d中包括相似的组件。第一导体组140a包括第一导体142a和第二导体144a。此夕卜,第一导体142a和第二导体144a中的每个分别由绝缘体143a、145a围绕。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B所示,每个导体组包括两个绝缘导体;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在每个导体组中可包括任意数量的绝缘导体,例如在每个导体组中可包括1、2、3、4或甚至5个或更多个绝缘导体。在一些情况下,在导体组中可包括非绝缘导体(未示出),例如,接地线或排扰线可设为在若干位置与导体组相邻,如别处所述。
[0049]如图2B所示,通过将第一电缆110的覆盖部分116布置为与第二电缆120的压紧部分128相邻,并且使第二电缆120的对应覆盖部分126与第一电缆110的压紧部分118相邻来形成嵌套式电缆组件100。嵌套式电缆组件100还包括在第一电缆110的压紧部分118中的多个槽115a-115d。多个槽115a_115d中的每个在压紧部分118上方延伸以使得第一载体膜112和第二载体膜114通过粘合剂113保持粘合至彼此。在一些情况下,多个槽115a-115d设置在每个压紧部分118中;然而,一个或多个压紧部分118不含有槽。在一些情况下,如图2B所示,多个槽115a-115d可在嵌套式电缆组件100的宽度W上布置为彼此相邻;然而,作为替代,一个或多个槽可沿着嵌套式电缆组件100的长度L设置在不同的位置上。在一些情况下,多个槽115a-115d可设置在嵌套式电缆组件100的任一端部或两个端部上。多个槽115a-115d中的每个可具有足够大的宽度,以允许第二电缆120的覆盖部分126至少部分地穿入槽。
[0050]图2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图2A的嵌套式电缆组件100通过截面A_A’的示意性剖视图。在图2C中,将图2A的嵌套式电缆组件100被指定为包括第二多个槽的嵌套式电缆组件100a,如下所述。图2C中示出的元件110-143a中的每个对应于已在先前描述的图2B中示出的相似编号的元件110-143a,并且预期的材料和材料的特性同样对应。例如,图2B中的第一电缆110对应于图2C中的第一电缆110,等等。
[0051]如图2B所示,通过将第一电缆110的覆盖部分116布置为与第二电缆120的压紧部分128相邻,并且使第二电缆120的对应覆盖部分126与第一电缆110的压紧部分118相邻来形成嵌套式电缆组件100a。嵌套式电缆组件IOOa在第一电缆110的压紧部分118中还包括多个槽115a-115d。多个槽115a-115d中的每个在压紧部分118之上延伸,以使得第一载体膜112和第二载体膜114通过粘合剂113保持粘合至彼此。在一些情况下,多个槽115a-115d设置在每个压紧部分118中;然而,一个或多个压紧部分118可不包含槽。在一些情况下,如图2B所示,多个槽115a-115d可在嵌套式电缆组件100的宽度W上布置为彼此相邻;然而,作为替代,一个或多个槽可沿着嵌套式电缆组件100的长度L设置在不同的位置上。在一些情况下,多个槽115a_115d可设置在嵌套式电缆组件100的任一端部或两个端部上。多个槽115a-115d中的每个具有足够大的宽度,以允许第二电缆120的覆盖部分126至少部分地穿入槽。
[0052]嵌套式电缆组件IOOa在第二电缆120的压紧部分128中还包括第二多个槽125a-125d。第二多个槽125a_125d中的每个在压紧部分128上方延伸,以使得第一载体膜122和第二载体膜124通过粘合剂123保持粘合至彼此。在一些情况下,第二多个槽125a-125d设置在每个压紧部分128中;然而,一个或多个压紧部分128可不包含槽。在一些情况下,如图2C所示,第二多个槽125a-125d可在嵌套式电缆组件IOOa的宽度W上布置为彼此相邻;然而,作为替代,一个或多个槽可沿着嵌套式电缆组件IOOa的长度L设置在不同的位置上。在一些情况下,第二多个槽125a_125d可设置在嵌套式电缆组件IOOa的任一端部或两个端部上。在一些情况下,多个槽115a-115d和第二多个槽125a-125d可设置在嵌套式电缆组件IOOa的相同区内;然而,它们也可设置在嵌套式电缆组件IOOa的不同区内。多个槽125a-125d中的每个具有足够大的宽度,以允许第一电缆110的覆盖部分116至少部分地穿入槽。
[0053]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嵌套式电缆组件200的剖视组装示意图。嵌套式电缆组件200将每个嵌套式电缆的中性轴线彼此更加靠近地对齐,从而减少当施加任何外部应力时电缆相对于彼此分离或发生活塞式运动的趋势。图3中示出的元件210-243a中的每个对应于已在先前描述的图2A-2C中示出的相似编号的元件110-143a,并且预期的材料和材料的特性同样对应。例如,图3中的第一电缆210对应于图2A中的第一电缆110,
坐坐寸寸ο
[0054]嵌套式电缆组件200包括第一电缆210和第二电缆220,它们各自分别具有覆盖部分216、226和压紧部分218、228。第一电缆210的每个压紧部分218设为与第一中性轴线211相距第一最大压紧间距250,并且每个覆盖部分216设为与第一中性轴线211相距第一最大覆盖间距255。按照相似的方式,第二电缆220的每个压紧部分228设为与第二中性轴线221相距第二最大压紧间距260,并且每个覆盖部分226设为与第二中性轴线221相距第二最大覆盖间距265。第一最大压紧间距250和第二最大压紧间距260分别大于或等于第一最大覆盖间距255和第二最大覆盖间距265。这样,嵌套式电缆组件200包括可与第一中性轴线211和第二中性轴线221 —致的嵌套式中性轴线201。
[0055]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最大压紧间距250和第二最大压紧间距260彼此相等,并且第一最大覆盖间距255和第二最大覆盖间距265也彼此相等,并且嵌套式中性轴线201与第一中性轴线211和第二中性轴线221 —致,如图所示。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第一电缆210和第二电缆220中,每个电导体(例如132a、134a以及142a、144a,如图2B-2C所示)的直径相同,并且嵌套式中性轴线201与第一中性轴线211和第二中性轴线221 —致,如图所示。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在第一电缆210和第二电缆220中,每个电导体(例如132a、134a以及142a、144a,如图2B-2C所示)的直径不同,并且嵌套式中性轴线201与第一中性轴线211和第二中性轴线221不一致。
[0056]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第一电缆210和第二电缆220嵌套之前,可单独地形成压紧部分218、228 (例如通过在模具或结构内轧制或按压),以使得第一最大压紧间距250和第二最大压紧间距260分别大于或等于第一最大覆盖间距255和第二最大覆盖间距265。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压紧部分218、228在相邻的覆盖部分216、226之间可具有足够大的间距,以使得在第一电缆210和第二电缆220嵌套和按压在一起时,压紧部分218、228变形和成型为覆盖部分216、226的轮廓,从而第一最大压紧间距250和第二最大压紧间距260分别大于或等于第一最大覆盖间距255和第二最大覆盖间距265。
[0057]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电缆210和第二电缆220中的每个还可包括沿着电缆设置在任何期望位置处的任意期望数量的可选的地线和/或排扰线270、272、275。在一些情况下,可选的地线和/或排扰线270、272、275可与相同或不同载体膜(诸如第一载体膜112,122或第二载体膜114、124)电接触。如图3所示,可选的第一地线/排扰线270可与第一载体膜112、122电接触;可选的第二地线/排扰线272可与第二载体膜114、124电接触;并且可选的第三地线/排扰线275可位于覆盖部分216、226中并与第一载体膜112、122或第二载体膜114、124之一或二者的内表面273、274相邻。应当理解,在本文描述的任何嵌套式电缆组件中可包括相似的可选的地线和/或排扰线270、272、275,但它们并未在所有附图中具体地示出。
[0058]图4A-4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嵌套式电缆组件400a、400b的示意性剖视图。在图4A-4B中,较低模量膜使得嵌套式电缆组件400a、400b的刚度降低,并提高弯曲时折曲的能力。图4A-4B中示出的元件410-428中的每个对应于已在先前描述的图2A-2C中示出的相似编号的元件110-128,并且预期的材料和材料的特性同样对应。例如,图4A-4B中的第一电缆410对应于图2A中的第一电缆110,等等。
[0059]在图4A中,第一电缆410a包括覆盖部分416和压紧部分418,它们包括通过粘合剂413粘合在一起的第一载体膜412和第二载体膜414。围绕电缆组件(例如,诸如在图2B中标记为130a-130d的那些)的覆盖部分416和压紧部分418中的每个设置在第一载体膜417上,所述第一载体膜417连接电缆组件并且与第一载体膜412或第二载体膜414相比具有更低的模量。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载体膜417可选自弹性材料或非弹性材料。
[0060]第二电缆420a包括覆盖部分426和压紧部分428,它们包括通过粘合剂423粘合在一起的第一载体膜422和第二载体膜424。如图4A所示,通过将第一电缆410的覆盖部分416布置为与第二电缆420的压紧部分428相邻,并使第二电缆420的对应覆盖部分426与连接第一电缆110的电缆组件的第一载体膜417相邻来形成嵌套式电缆组件400a。在嵌套式电缆组件400a的弯曲过程中,第一载体膜417的较低模量允许较大的柔性。
[0061]在图4B中,第一电缆410b包括覆盖部分416和压紧部分418,它们包括通过粘合剂413粘合在一起的第一载体膜412和第二载体膜414。围绕电缆组件(例如,在图2B中标记为130a-130d)的覆盖部分416和压紧部分418中的每个设置在第一载体膜417上,所述第一载体膜417连接电缆组件,并且与第一载体膜412或第二载体膜414相比具有更低的模量。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载体膜417可选自弹性材料或非弹性材料。
[0062]第二电缆420b包括覆盖部分426和压紧部分428,它们包括通过粘合剂423粘合在一起的第一载体膜422和第二载体膜424。围绕电缆组件(例如,在图2B中标记为130a-130d)的覆盖部分426和压紧部分428中的每个设置在第一载体膜427上,所述第一载体膜427连接电缆组件,并且与第一载体膜422或第二载体膜424相比具有更低的模量。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载体膜427可选自弹性材料或非弹性材料。
[0063]如图4B所示,通过将第一电缆410的覆盖部分416布置为与连接第二电缆420的电缆组件的第一载体膜427相邻,并使第二电缆420的对应覆盖部分426与连接第一电缆110的电缆组件的第一载体膜417相邻来形成嵌套式电缆组件400b。在嵌套式电缆组件400b的弯曲过程中,第一载体膜417、427的较低模量允许更大的柔性。
[0064]图5A-5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带护套的嵌套式电缆组件501、502的示意性剖视图。带护套的嵌套式电缆组件501包括具有第一电缆510和第二电缆520的嵌套式电缆组件500,如别处所述。护套590围绕嵌套式电缆组件500。护套590可为电缆提供例如环境保护、电绝缘和提高的稳健性。可选的地线/排扰线580可设置在护套590中,以为电缆提供额外强度,以及还为电缆组件的接线端提供应变减轻。在一些情况下,特别是不需要额外接地的情况下,替代性地,可选的地线/排扰线580可由像尼龙或另一聚合物的加固电介质制成。
[0065]带护套的嵌套式电缆组件502包括具有第一电缆510和第二电缆520的嵌套式电缆组件500,如别处所述。护套590围绕嵌套式电缆组件500。护套590可为电缆提供例如环境保护、电绝缘和提高的稳健性。可选的导电屏蔽物585可设置在护套590中,以为电缆组件提供附加的屏蔽。在一些情况下,尤其是由于过量的外部场而需要附加的屏蔽的情况下,在护套590中可包括若干层导电屏蔽物585。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若干层导电屏蔽物585可包括在聚合物膜中的多层导电材料,例如在美国专利申请N0.US2010/0300744 (Romanko等人)中的描述。在一些情况下,每层导电屏蔽物585可与附加的可选的地线/排扰线(未示出)接触,以提供在底座接地部分封端的电接触。
[0066]图6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封端的嵌套式电缆组件600的示意性俯视图。图6A中不出的兀件610-645中的每个对应于已在先前描述的图2B中不出的相似编号的兀件110-145,并且预期的材料和材料的特性同样对应。例如,图6A中的第一电缆610对应于图2A中的第一电缆110,等等。为了清楚起见,在以下图6A的说明中,仅示出和描述一些代表性的元件。
[0067]在图6A中,封端的嵌套式电缆组件600包括嵌套的第一电缆610和第二电缆620,它们各自具有第一嵌套式电缆端604和相对的第二嵌套式电缆端608。第一电缆610和第二电缆620中的每个分别包括第一导体组630a、630b和第二导体组640a、640b。第一导体组和第二导体组(630a、630b、640a、640b)中的每个包括导体(例如632a、634a、642b、644b)和绝缘体(例如633a、635a、643b、645b)。封端的嵌套式电缆组件600的第一嵌套式电缆端604和第二嵌套式电缆端608设置为分别邻近它们各自电连接的第一印刷电路板601和第二印刷电路板605。可通过任何已知的合适技术实现电连接,所述技术包括例如卷曲、夹钳、粘附、焊接、钎焊、超声粘合等。
[0068]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嵌套式电缆端604具有来自与第一印刷电路板601的第一侧导体垫602电连接的第一电缆610的电导体(例如634a、632b)和来自与第一印刷电路板601的第二侧导体垫603电连接的第二电缆620的电导体(例如642a、644b)。在一些情况下,来自第一电缆610或第二电缆620的任意数量的电导体(例如634a、632a、642a、644b)可与第一印刷电路板601的第一侧导体垫602、第二侧导体垫603或第一侧导体垫602和第二侧导体垫603 二者电连接。
[0069]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嵌套式电缆端608具有来自与第二印刷电路板605的第一侧导体垫606电连接的第一电缆610的电导体(例如634a、632b)和来自与第二印刷电路板605的第二侧导体垫607电连接的第二电缆620的电导体(例如642a、644b)。在一些情况下,来自第一电缆610或第二电缆620的任意数量的电导体(例如634a、632a、642a、644b)可与第二印刷电路板605的第一侧导体垫606、第二侧导体垫607或第一侧导体垫606和第二侧导体垫607 二者电连接。
[0070]图6B-6D示出了图6A的由6B-6E指示的在第一嵌套式电缆端604附近的那部分(也就是,第一嵌套式电缆端604)通过线A-A’截取的示意性侧视图。图6B-6D中示出的元件601-645中的每个对应于已在先前描述的图6A中不出的相似编号的兀件601-645,并且预期的材料和材料的特性同样对应。例如,图6B-6D中的第一印刷电路板601对应于图6A中的第一印刷电路板601,等等。为了清楚起见,在以下图6B-6D的说明中,仅示出和描述一些代表性的元件。
[0071]在一个方面,图6B-6D中描述的实施例示出了嵌套式电缆构造提供许多可定制接线端方案的能力,其中来自一根带状物的信号线可在切换卡(例如在近端接线端)的一侧封端以及在远端接线端的切换卡的相同侧或相对侧封端。使用两根常规现有技术的带状物(非如本发明中的错列式或嵌套式)在相对两侧上完成封端可需要针对给定的连接方案拧转和/或翻转带状物以实现任何随意的端接次序(称为“引脚分配”)。应当理解,针对本文所述的任何嵌套式电缆,每一对电缆可端接至PCB或切换卡的任意侧,另外,来自任一对(如果电缆成对)的任何单根信号线可位于一侧,而所述对的另一线可引至PCB或切换卡的相对侧。另外,根据需要,每个嵌套式电缆可在切换卡的相同侧上端接。
[0072]另外,应当理解,针对本文所述的任何嵌套式电缆,在不解嵌套或使用所述的槽的情况下,可将导体引至PCB或切换卡的相对侧。非如本发明中的错列式或嵌套式那样的常规现有技术的带状物可要求导体足够长以当弯曲时接触另一侧,从而导致电信号由于串扰和阻抗变化而变得失能。通过嵌套电缆,导体不需要在接线端之前延伸得过长,并且所述信号当到达时将具有更好的形状。在这些情况下,如果有必要穿到PCB或切换卡的另一侧,则可较好地保持信号完整性。
[0073]在图6B中,第一电缆610和第二电缆620在第一印刷电路板601附近从封端的嵌套式电缆组件600的嵌套的位置(在别处所述)移位。在一些情况下,例如通过将图3的组装反向进行,电缆可通过“解嵌套”(也就是,如图所示稍从彼此拉开)而移位。在一些情况下,例如如图2A-2C中所述,可通过在一根或两根电缆的一端开槽和交织电缆来移位电缆。如所示,电导体632b、644b中的每个分别固定至第一侧导体垫602和第二侧导体垫603,并在导体上形成最小弯曲或应力。
[0074]在图6C中,在第一印刷电路板601附近,第一电缆610和第二电缆620保持在封端的嵌套式电缆组件600的嵌套的位置。电导体632b、644b中的每个通过如图所示弯曲导体分别固定至第一侧导体垫602和第二侧导体垫603。
[0075]在图6D中,第一电缆610和第二电缆620在第一印刷电路板601附近从封端的嵌套式电缆组件600的嵌套的位置(在别处所述)略微移位。在一些情况下,例如通过将图3的组装反向进行,电缆可通过“解嵌套”(也就是,如图所示稍从彼此拉开)而移位。在一些情况下,例如如图2A-2C中所述,可通过在一根或两根电缆的一端开槽和交织电缆来移位电缆。如所示,电导体632b、644b中的每个分别固定至第一侧导体垫602和第二侧导体垫603,并在导体上形成最小弯曲或应力。
[0076]图6E示出了图6A的由6B-6E指示的在第一嵌套式电缆端604附近的那部分通过线A-A”截取的示意性端视图。图6E中示出的元件601-645中的每个对应于已在先前描述的图6A中示出的相似编号的元件601-645,并且预期的材料和材料的特性同样对应。例如,图6E中的第一印刷电路板601对应于图6A中的第一印刷电路板601,等等。
[0077]图6E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最直接对应于图6B或图6D中示出的侧视图,其中在第一印刷电路板601附近,每根电缆已经至少部分地“解嵌套”。
[0078]图6F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封端的嵌套式电缆组件600的示意性俯视图。图6F中不出的兀件610-645中的每个对应于已在先前描述的图6A中不出的相似编号的元件610-645,并且预期的材料和材料的特性同样对应图6F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其中第一嵌套式电缆端604的电连接部分附接到第一印刷电路板的第一侧,并且第二嵌套式电缆端608的电连接部分附接到第二印刷电路板的第二侧。
[0079]在图6F中,封端的嵌套式电缆组件600包括嵌套的第一电缆610和第二电缆620,它们各自具有第一嵌套式电缆端604和相对的第二嵌套式电缆端608。第一电缆610和第二电缆620中的每个分别包括第一导体组630a、630b和第二导体组640a、640b。第一导体组和第二导体组(630a、630b、640a、640b)中的每个包括导体(例如632a、634a、642b、644b)和绝缘体(例如633a、635a、643b、645b)。封端的嵌套式电缆组件600的第一嵌套式电缆端604和第二嵌套式电缆端608设为分别邻近它们各自电连接的第一印刷电路板601和第二印刷电路板605。可通过任何已知的合适的技术形成电连接部分,所述技术包括例如卷曲、夹钳、粘附、焊接、钎焊、超声粘合等。
[0080]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嵌套式电缆端604具有来自与第一印刷电路板601的第一侧导体垫602电连接的第一电缆610的电导体(例如634a、632b)和来自与第一印刷电路板601的第二侧导体垫603电连接的第二电缆620的电导体(例如642a、644b)。在一些情况下,来自第一电缆610或第二电缆620的任意数量的电导体(例如634a、632a、642a、644b)可与第一印刷电路板601的第一侧导体垫602、第二侧导体垫603或第一侧导体垫602和第二侧导体垫603 二者电连接。
[0081]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嵌套式电缆端608具有来自与第二印刷电路板605的第二侧导体垫607电连接的第一电缆610的电导体(例如634a、632b)和来自与第二印刷电路板605的第一侧导体垫606电连接的第二电缆620的电导体(例如642a、644b)。在一些情况下,来自第一电缆610或第二电缆620的任意数量的电导体(例如634a、632a、642a、644b )可与第二印刷电路板605的第一侧导体垫606、第二侧导体垫607或第一侧导体垫606和第二侧导体垫607 二者电连接。图6B-6D示出了图6F的由6B-6E指示的在第一嵌套式电缆端604附近的那部分通过线A-A’截取的示意性侧视图,并且图6E示出了图6F的由6B-6E指示的在第一嵌套式电缆端604附近的那部分通过线A-A”截取的示意性端视图,这两部分如先前通过参照图6A进行的描述。
[0082]图6G示出了图6F的由6G指示的在第二嵌套式电缆端608附近的那部分(也就是,包括第二嵌套式电缆端608)通过线B-B’截取的示意性端视图。图6G中示出的元件601-645中的每个对应于已在先前描述的图6A中不出的相似编号的兀件601-645,并且预期的材料和材料的特性同样对应。
[0083]图6G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最直接对应于图6B或图6D中示出的侧视图,其中每根电缆通过在电缆的第二端608开槽和交织电缆而移位,例如如图2A-2C中的描述。在封端的嵌套式电缆组件600的第二嵌套式电缆端608,分别拉动第一电缆610和第二电缆620穿过第一槽615a、615b和第二槽625a、625b。在该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导体组630a和第二导体组630b中的每个设为靠近第二侧导体垫603,并且第一导体组640a和第二导体组640b中的每个设为靠近第一侧导体垫602。如图所示,电导体(例如632b、644b)中的每个固定至第二侧导体垫和第一侧导体垫(分别为603、602),并在导体上具有最小弯曲或应力。
[0084]以下为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列表。
[0085]项I是一种电缆组件,所述电缆组件包括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每根电缆包括沿着电缆组件的长度延伸并沿着电缆组件的宽度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导体组,所述第一电缆包括各自包括至少两个绝缘导体的至少第一导体组和第二导体组,所述第二电缆中的每个导体组包括至少一个绝缘导体,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中的每个导体组包括设置在电缆的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上的第一载体膜和第二载体膜,所述第一载体膜和第二载体膜包括覆盖部分和压紧部分,所述覆盖部分和压紧部分被布置成使得在横截面中,第一载体膜和第二载体膜的覆盖部分结合起来基本上围绕每个导体组,并且第一载体膜和第二载体膜的所述压紧部分结合起来在每个导体组的每一侧上形成电缆的压紧部分;以及粘合剂层,其在电缆的压紧部分中粘合第一载体膜和第二载体膜;其中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被布置成使得每根电缆的每个导体组设置在另一电缆的压紧部分内,并且其中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中的至少一者包括在电缆的压紧部分中的穿过电缆延伸的槽,所述槽具有不大于压紧部分的宽度的槽宽度、以及小于电缆的长度的槽长度,所述槽足够宽以允许设置在压紧部分中的另一电缆的导体组的绝缘导体至少部分地穿入槽。
[0086]项2是根据项I所述的电缆组件,所述电缆组件还包括包裹所述电缆组件的宽度并沿着所述电缆组件的长度延伸的至少一个柔性导体。
[0087]项3是根据项2所述的电缆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柔性导体包括金属化聚合物膜。
[0088]项4是根据项3所述的电缆组件,其中所述金属化聚合物膜包括至少两个金属化层。
[0089]项5是根据项I至项4所述的电缆组件,所述电缆组件还包括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电缆组件的护套。
[0090]项6是根据项I至项5所述的电缆组件,其中所述第二电缆中的每个导体组包括至少两个绝缘导体。
[0091]项7是根据项I至项6所述的电缆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电缆和所述第二电缆各自包括至少四个导体组,每个导体组包括两个绝缘导体。
[0092]项8是根据项I至项7所述的电缆组件,其中将导体组容纳于其中的所述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中的每个压紧部分包括槽,容纳的导体组的至少一些绝缘导体的至少一部分被引导穿过对应槽到达所述压紧部分的相对侧。
[0093]项9是一种电缆组件,所述电缆组件包括沿着电缆的长度延伸并沿着电缆的宽度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导体组,所述多个导体组包括至少一个导体组,所述至少一个导体组包括至少两个绝缘导体,每个导体组包括设置在电缆的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上的第一屏蔽膜和第二屏蔽膜,所述第一屏蔽膜和第二屏蔽膜包括覆盖部分和压紧部分,所述覆盖部分和压紧部分被布置成使得在横截面中,所述第一载体膜和第二载体膜的覆盖部分结合起来基本上围绕每个导体组,并且所述第一膜和第二膜的所述压紧部分结合起来在每个导体组的每一侧上形成电缆的压紧部分;以及粘合剂层,其在电缆的压紧部分中粘合第一屏蔽膜和第二屏蔽膜;其中电缆的压紧部分与同每个导体相交的平面相距的最大第一间距大于所述压紧部分的任一侧上的所述覆盖部分与同每个导体相交的平面相距的最大第二间距。
[0094]项10是一种电缆组件,所述电缆组件包括一对互相结合的电缆,每根电缆根据项9所述,其中所述一对电缆被布置成使得每根电缆的每个导体组设置在另一电缆的压紧部分内。
[0095]项11是根据项10所述的电缆组件,其中所述导体包括中性面。
[0096]项12是根据项10或项11所述的电缆组件,所述电缆组件还包括包裹所述电缆组件的宽度并沿着电缆组件的长度延伸的至少一个柔性导体。
[0097]项13是根据项12所述的电缆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柔性导体包括金属化聚合物膜。
[0098]项14是根据项13所述的电缆组件,其中所述金属化聚合物膜包括至少两个金属化层。
[0099]项15是根据权利要求10至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缆组件,所述电缆组件还包括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电缆组件的护套。
[0100]项16是一种电缆组件,所述电缆组件包括沿着电缆的长度延伸并沿着电缆的宽度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导体组,每个导体组包括至少一个绝缘导体;设置在所述电缆的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上的第一载体膜和第二载体膜,所述第一载体膜和第二载体膜包括覆盖部分和压紧部分,所述覆盖部分和压紧部分被布置成使得在横截面中,所述第一载体膜和第二载体膜的所述覆盖部分结合起来基本上围绕每个导体组,并且所述第一载体膜和第二载体膜的所述压紧部分结合起来在每个导体组的每一侧上形成电缆的压紧部分;粘合剂层,其在电缆的压紧部分中粘合所述第一载体膜和第二载体膜;以及第一载体膜,其固定至每个第一载体膜并在相邻的导体组之间延伸;其中所述第一载体膜与所述第一载体膜或第二载体膜相比具有更小的模量。
[0101]项17是一种电缆组件,所述电缆组件包括一对互相结合的电缆,每根电缆根据项16所述,其中所述一对电缆被布置成使得每根电缆的每个导体组设置在另一电缆的相邻覆盖部分之间。
[0102]项18是根据项17所述的电缆组件,其中所述导体包括中性面。
[0103]项19是根据项17或项18所述的电缆组件,所述电缆组件还包括包裹电缆组件的宽度并沿着电缆组件的长度延伸的至少一个柔性导体。
[0104]项20是根据项19所述的电缆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柔性导体包括金属化聚合物膜。
[0105]项21是根据项20所述的电缆组件,其中所述金属化聚合物膜包括至少两个金属化层。
[0106]项22是根据项17至项21所述的电缆组件,所述电缆组件还包括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电缆组件的护套。
[0107]项23是一种电缆组件,所述电缆组件包括沿着电缆的长度延伸并沿着电缆的宽度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多个导体组以及沿着电缆的长度延伸的第二多个排扰线,每个导体组包括至少一个绝缘导体;设置在所述电缆的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上的第一屏蔽膜和第二屏蔽膜,所述第一屏蔽膜和第二屏蔽膜包括覆盖部分和压紧部分,所述覆盖部分和压紧部分被布置成使得在横截面中,所述第一屏蔽膜和第二屏蔽膜的所述覆盖部分结合起来基本上围绕每个导体组,并且所述第一屏蔽膜和第二屏蔽膜的所述压紧部分结合起来在每个导体组的每一侧上形成电缆的压紧部分;以及粘合剂层,其在所述电缆的所述压紧部分中粘合所述第一屏蔽膜和第二屏蔽膜;其中,当放平所述电缆时,所述绝缘导体限定第一中性面,不带有所述第二多个排扰线的电缆限定与所述第一中性面不重合的第二中性面,并且带有第二多个排扰线的电缆限定与所述第一中性面重合的第三中性面。
[0108]项24是一种电缆组件,所述电缆组件包括一对互相结合的电缆,每根电缆根据项23所述,其中所述一对电缆被布置成使得每根电缆的每个导体组设置在另一电缆的一部分内。
[0109]项25是根据项23或项24所述的电缆组件,所述电缆组件还包括包裹电缆组件的宽度并沿着电缆组件的长度延伸的至少一个柔性导体。
[0110]项26是根据项25所述的电缆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柔性导体包括金属化聚合物膜。[0111]项27是根据项26所述的电缆组件,其中所述金属化聚合物膜包括至少两个金属化层。
[0112]项28是根据项23至项27所述的电缆组件,所述电缆组件还包括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电缆组件的护套。
[0113]项29是根据项I至项28所述的电缆组件,其中至少一个绝缘导体电连接至电路板上的导体垫。
[0114]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表示特征的尺寸、数量和物理特性的所有数字应当被理解为由术语“约”来修饰。因此,除非有相反的指示,否则在上述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提出的数值参数为近似值,这些近似值可根据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利用本文所公开的教导内容寻求获得的所需特性而变化。
[0115]本文中所引用的所有参考文献和出版物均明确地以全文引用方式并入本发明中,但它们可能会与本发明直接冲突的部分除外。尽管本文中示出和描述了特定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大量的替代形式和/或同等实施方式可以替代所示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旨在覆盖本文讨论的特定实施例的任何改动和变化。因此,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等同内容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缆组件,包括: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每根电缆包括沿着所述电缆组件的长度延伸并沿着所述电缆组件的宽度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导体组,所述第一电缆包括各自包括至少两个绝缘导体的至少第一导体组和第二导体组,所述第二电缆中的每个导体组包括至少一个绝缘导体,所述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中的每个导体组包括: 设置在所述电缆的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上的第一载体膜和第二载体膜,所述第一载体膜和第二载体膜包括覆盖部分和压紧部分,所述覆盖部分和压紧部分被布置成使得在横截面中,所述第一载体膜和第二载体膜的所述覆盖部分结合起来基本上围绕每个导体组,并且所述第一载体膜和第二载体膜的所述压紧部分结合起来在每个导体组的每一侧上形成所述电缆的压紧部分;以及 粘合剂层,其在所述电缆的所述压紧部分中粘合所述第一载体膜和第二载体膜; 其中所述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被布置成使得每根电缆的每个导体组设置在另一电缆的压紧部分内,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中的至少一者包括在所述电缆的所述压紧部分中的穿过所述电缆延伸的槽,所述槽具有不大于所述压紧部分的宽度的槽宽度、以及小于所述电缆的长度的槽长度,所述槽足够宽以允许设置在所述压紧部分中的所述另一电缆的导体组的绝缘导体至少部分地穿入所述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组件,还包括包裹所述电缆组件的宽度并沿着所述电缆组件的长度延伸的至少一个柔性导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柔性导体包括金属化聚合物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组件,其中所述金属化聚合物膜包括至少两个金属化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组件,还包括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电缆组件的护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组件,其中所述第二电缆中的每个导体组包括至少两个绝缘导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电缆和所述第二电缆各自包括至少四个导体组,每个导体组包括两个绝缘导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组件,其中容纳有导体组的所述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中的每个压紧部分包括槽,所容纳的导体组的至少一些所述绝缘导体的至少一部分被引导穿过对应的槽到达所述压紧部分的相对侧。
9.一种电缆组件,包括:沿着所述电缆的长度延伸并沿着所述电缆的宽度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导体组,所述多个导体组包括至少一个导体组,所述至少一个导体组包括至少两个绝缘导体,每个导体组包括: 设置在所述电缆的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上的第一屏蔽膜和第二屏蔽膜,所述第一屏蔽膜和第二屏蔽膜包括覆盖部分和压紧部分,所述覆盖部分和压紧部分被布置成使得在横截面中,所述第一载体膜和第二载体膜的所述覆盖部分结合起来基本上围绕每个导体组,并且所述第一膜和第二膜的所述压紧部分结合起来在每个导体组的每一侧上形成所述电缆的压紧部分;以及 粘合剂层, 其在所述电缆的所述压紧部分中粘合所述第一屏蔽膜和第二屏蔽膜;其中所述电缆的压紧部分与同每个导体相交的平面相距的最大第一间距大于所述压紧部分的任一侧上的所述覆盖部分与同每个导体相交的所述平面相距的最大第二间距。
10.一种电缆组件,包括一对互相结合的电缆,每根电缆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其中所述一对电缆被布置成使得每根电缆的每个导体组被设置在另一电缆的压紧部分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缆组件,其中所述导体包括中性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缆组件,还包括包裹所述电缆组件的宽度并沿着所述电缆组件的长度延伸的至少一个柔性导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缆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柔性导体包括金属化聚合物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缆组件,其中所述金属化聚合物膜包括至少两个金属化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缆组件,还包括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电缆组件的护套。
16.一种电缆组件,包括:沿着所述电缆的长度延伸并沿着所述电缆的宽度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导体组,每个导体组包括: 至少一个绝缘导体; 设置在所述电缆的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上的第一载体膜和第二载体膜,所述第一载体膜和第二载体膜包括覆盖部分和压紧部分,所述覆盖部分和压紧部分被布置成使得在横截面中,所述第一载体膜和第二载体膜的所述覆盖部分结合起来基本上围绕每个导体组,并且所述第一载体膜和第二载体膜的所述压紧部分结合起来在每个导体组的每一侧上形成所述电缆的压紧部分; 粘合剂层,其在所述电缆的所述压紧部分中粘合所述第一载体膜和第二载体膜;以及 第一载体膜,其固定至每个第一载体膜并在相邻的导体组之间延伸; 其中所述第一载体膜与所述第一载体膜或第二载体膜相比具有更小的模量。
17.—种电缆组件,包括一对互相结合的电缆,每根电缆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其中所述一对电缆被布置成使得每根电缆的每个导体组被设置在另一电缆的相邻覆盖部分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缆组件,其中所述导体包括中性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缆组件,还包括包裹所述电缆组件的宽度并沿着所述电缆组件的长度延伸的至少一个柔性导体。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缆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柔性导体包括金属化聚合物膜。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缆组件,其中所述金属化聚合物膜包括至少两个金属化层。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缆组件,还包括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电缆组件的护套。
23.一种电缆组件,包括沿着所述电缆的长度延伸并沿着所述电缆的宽度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多个导体组以及沿着所述电缆的长度延伸的第二多个排扰线,每个导体组包括: 至少一个绝缘导体; 设置在所述电缆的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上的第一屏蔽膜和第二屏蔽膜,所述第一屏蔽膜和第二屏蔽膜包括覆盖部分和压紧部分,所述覆盖部分和压紧部分被布置成使得在横截面中,所述第一屏蔽膜和第二屏蔽膜的所述覆盖部分结合起来基本上围绕每个导体组,并且所述第一屏蔽膜和第二屏蔽膜的所述压紧部分结合起来在每个导体组的每一侧上形成所述电缆的压紧部分;以及 粘合剂层,其在所述电缆的所述压紧部分中粘合所述第一屏蔽膜和第二屏蔽膜; 其中,当放平所述电缆时,所述绝缘导体限定第一中性面,不带有所述第二多个排扰线的电缆限定与所述第一中性面不重合的第二中性面,并且带有所述第二多个排扰线的电缆限定与所述第一中性面重合的第三中性面。
24.一种电缆组件,包括一对互相结合的电缆,每根电缆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其中所述一对电缆被布置成使得每根电缆的每个导体组被设置在另一电缆的一部分内。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缆组件,还包括包裹所述电缆组件的宽度并沿着所述电缆组件的长度延伸的至少一个柔性导体。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电缆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柔性导体包括金属化聚合物膜。
27.根据权利 要求26所述的电缆组件,其中所述金属化聚合物膜包括至少两个金属化层。
28.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缆组件,还包括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电缆组件的护套。
29.根据权利要求1、9、16或23所述的电缆组件,其中至少一个绝缘导体电连接至电路板上的导体垫。
【文档编号】H01B11/20GK103608873SQ201280027993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7日
【发明者】道格拉斯·B·贡德尔 申请人:3M创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