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组件、引线框组件和相关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47294发布日期:2019-01-08 20:55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组件、引线框组件和相关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组件、引线框组件和相关方法。



背景技术:

美国专利公开文献No.2011/0009011公开了一种具有边缘耦合型差分信号对的电连接器,其能够在可接受的串扰水平下以13GHz(近26吉比特/秒)运行。Amphenol TCS和FCI商业生产出XCEDE牌的电连接器。XCEDE牌电连接器设计用于25吉比特/秒的性能。ERNI Electronics制造了ERmet ZDHD电连接器。ERmet ZDHD连接器设计用于高达25吉比特/秒的数据速率。MOLEX还制造了IMPEL牌的电连接器。IMPEL牌的电连接器声称提供了可升级的性价比解决方案,使客户能够确保高速的25和40吉比特/秒的足迹。所有这些电连接器均具有边缘对边缘的差分信号对以及在插片配合界面上的梁。TE Connectivity制造了能够通过商业途径获得的STRADA WHISPER电连接器。STRADA WHISPER电连接器具有单独屏蔽的宽侧面对宽侧面差分信号对(twinax),设计用于高达40吉比特/秒的数据速率。STRADA WHISPER电连接器也使用了在插片配合界面上的梁。不承认任何以上描述的连接器是相对于以下描述的任何发明创造的符合条件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连接器在传输数据时的信号对间串扰问题。

为此,本申请在其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配置成沿第一方向与互补电连接器配合。电连接器可以包含电绝缘的连接器壳体以及由连接器壳体支撑的多个信号触头。多个信号触头中的每个可以限定安装端和插槽配合端(receptacle mating end),每个插槽配合端限定出末端,所述末端限定内凹表面和与内凹表面相反的外凸表面。信号触头可以布置成至少第一和第二线阵,第二线阵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紧邻第一线阵安置,以使第一线阵的信号触头的内凹表面面对第二线阵的信号触头的内凹表面。在线阵中的每个中布置的紧密相邻的信号触头可以限定出相应的差分信号对。

优选地,每个插槽配合端限定出第一和第二接触部位,并且被构造成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接触部位与具有与其成镜像的互补配合端配合。

优选地,每个插槽配合端沿中心轴线延展,并且限定出沿所述中心轴线从第一接触部位到所述末端的终止边缘测量的末端悬伸长度,所述末端悬伸长度的范围的下限为大约1mm、上限为大约3mm。

优选地,所述末端悬伸长度为大约1mm。

优选地,每个第一接触部位抵靠于互补配合端,并且沿互补配合端骑跨着行进一段刮擦距离,直至插槽配合端和互补配合端中的每个的第一接触部位抵靠于插槽配合端和互补配合端中的另一个的第二接触部位,所述刮擦距离的范围的下限为大约2mm、上限为大约5mm。

优选地,连接器壳体还包括至少一个间隔壁,其布置在第一和第二线阵之间,以使得第一线阵的信号触头的内凹表面面向间隔壁的第一表面,第二线阵的信号触头的内凹表面面向间隔壁的沿第二方向与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

优选地,连接器壳体还限定出至少一个罩壁,其从间隔壁沿第二方向延伸,从而沿第一方向与第一和第二线阵的末端的至少一部分交叠。

优选地,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从间隔壁沿第二方向延伸出来的一对肋,所述一对肋彼此之间沿垂直于第一和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相隔,从而限定出凹口,用以接收一个所述差分信号对的信号触头中的选定的一个信号触头。

优选地,各信号触头限定出彼此相反的宽侧面和连接在宽侧面之间的彼此相反的边缘,所述选定的一个信号触头被定向为使得其边缘面向所述肋。

优选地,所述选定的一个信号触头的配合端沿所述宽侧面中的每个从所述边缘之一连续延伸到所述边缘中的另一个。

优选地,第一线阵限定出布置在线阵第一端的单一电无偶触头,第二线阵限定出布置在第二线阵第二端的单一无偶触头,第二端与第一端相反,每个无偶触头具有相应的配合端和相应的安装端。

优选地,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布置在每个无偶触头的配合端与相应第一和第二线阵的差分信号对之间的相应接地配合端。

优选地,除了相应接地配合端以外,所述单一无偶触头不靠近相应线阵中的任何其它电触头布置。

优选地,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布置在至少一个线阵中的第一和第二差分信号对之间的接地配合端,其中,设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穿过接地配合端的开缝。

优选地,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引线框组件,其包括电绝缘的引线框壳体,其中第一线阵的信号触头由引线框壳体支撑,和附连于引线框壳体的接地板,其中接地板包括接地板本体和由接地板本体承载的多个肋,所述多个肋中的每个延伸到第一线阵的相邻差分信号对之间的位置,并且每个肋与相应的接地配合端和接地安装端对正。

优选地,多个所述安装端限定出引线,其具有杆部,所述杆部从引线框壳体向外延伸到远端,和从杆部远端沿着一个相对于杆部和与第一和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都成角度偏移的方向延伸的钩部。

优选地,第一线阵的信号触头安置在延伸穿过引线框壳体的沟槽中,引线框壳体限定出多个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延伸超出沟槽并且接触信号触头,从而在信号触头与互补信号触头配合时防止信号触头弯曲。

优选地,引线框组件限定出引线框开缝,其在与相应肋对正的位置延伸穿过引线框壳体,其中,引线框开缝在与相应肋对正的接地配合端和接地安装端之间限定出一段长度,所述长度为彼此对正的接地配合端和接地安装端之间相应肋的长度的至少一半。

优选地,所述肋通过压制形成于接地板本体中。

优选地,各安装端构造成被安装到沿着第一和第二方向限定的第一平面定向的第一基板上,各配合端在第一线阵和第二线阵之间限定出间隙,所述间隙的尺寸设置成适于接纳第二基板的前端,所述第二基板沿着由第一方向和同时与第一和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限定的第二平面定向。

优选地,每个线阵包括在配合界面处位于相邻信号触头配合端之间的接地配合端,和在安装界面处位于相邻信号触头安装端之间的接地安装端,所述电连接器在安装界面处限定出恒定的触头间距,并在配合界面处限定出变化的触头间距。

优选地,接地配合端布置在相应的差分信号对之间。

优选地,相应线阵中的接地配合端从边缘到边缘限定出的距离大于相应线阵中的信号触头配合端中的每个从边缘到边缘限定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配合端基本上垂直于所述安装端定向。

优选地,所述末端沿着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向连接器壳体中凹入。

优选地,每个第一和第二线阵中的每个差分信号对的配合端与沿该线阵位于该差分信号对的相反两侧的相应紧邻接地配合端比邻。

优选地,所述差分信号对被构造成适于以最高达40吉比特每秒的速率传输数据信号,其中受扰对承受的非同步多重主动最恶性串扰不超过百分之六,同时30GHz时的插入损失维持在大约零到-2dB的范围内。

本申请在其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被构造成适于沿第一方向与互补电连接器配合,包括:

电绝缘的连接器壳体;以及

第一和第二引线框组件,每个引线框组件包括引线框壳体,由引线框壳体支撑的多个信号触头,从而沿配合界面限定出多个配合端,和附连于引线框壳体的接地板,所述接地板限定出从连接器壳体基本上沿纵向方向延伸出来的多个接地安装端,各接地配合端沿基本上垂直于纵向方向的横贯方向布置在信号触头的差分信号对的配合端之间;

其中,接地板限定出被包围在其中并且沿侧向方向延伸穿过每个接地配合端的开缝。

优选地,每个接地配合端沿横贯方向从边缘到边缘限定出的距离大于每个信号触头配合端沿横贯方向从边缘到边缘限定出的距离。

优选地,电信号触头的配合端和接地配合端沿着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向连接器壳体中凹入。

优选地,壳体还包括至少一个间隔壁,其布置在第一和第二引线框组件之间,以使得第一引线框组件的接地配合端和电信号触头的配合端的内凹表面面向着间隔壁的第一表面,第二引线框组件的接地配合端和电信号触头的配合端的内凹表面面向着间隔壁的与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

优选地,第一引线框组件限定出第一线阵的配合端,第二引线框组件限定出第二线阵的配合端,第一引线框组件限定出布置在第一线阵的第一端处的单一电无偶触头,第二引线框组件限定出布置在第二线阵的第二端处的单一无偶触头,第二端与第一端相反。

优选地,除了相应第一和第二线阵中的单一接地配合端以外,每个所述单一无偶触头不靠近任何其它电触头布置。

优选地,每个引线框组件的接地板包括接地板本体和从接地板本体突伸至位于相应引线框组件的紧邻差分信号对之间的位置处的多个肋。

优选地,所述肋通过压制形成于接地板本体中,每个肋与相应的接地配合端和接地安装端对正。

优选地,引线框组件限定出引线框开缝,其在与相应肋对正的位置延伸穿过引线框壳体,其中,引线框开缝在与相应肋对正的接地配合端和接地安装端之间限定出一段长度,所述长度为彼此对正的接地配合端和接地安装端之间相应肋的长度的至少一半。

本申请在其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

引线框组件,其包括具有壳体本体的电绝缘的引线框壳体;

多个电信号触头,其由引线框壳体支撑并且布置成相应的差分信号对,其中,紧密相邻的电信号触头差分信号对之间分隔有间隙,其中,所述多个电信号触头中的每个限定出单一可挠曲梁,所述可挠曲梁具有限定出弯曲形状的表面;以及

附连于引线框壳体的接地板,所述接地板包括接地板本体,从接地板本体延伸的接地配合端,从接地板本体延伸的接地安装端,和多个肋,每个肋从接地板本体的外表面延伸到相应的间隙中。

优选地,所述单一可挠曲梁与配合连接器中的与其成镜像的可挠曲梁配合。

优选地,所述间隙沿横贯方向在相邻差分信号对之间延伸,接地配合端沿横贯方向从边缘到边缘限定出的距离大于所述差分信号对的信号触头的配合端中的每个沿横贯方向从边缘到边缘限定出的距离。

优选地,引线框组件限定出引线框开缝,其在与相应肋对正的位置延伸穿过引线框壳体,其中,引线框开缝在与相应肋对正的接地配合端和接地安装端之间限定出一段长度,所述长度为彼此对正的接地配合端和接地安装端之间相应肋的长度的至少一半。

优选地,所述肋通过压制形成于接地板中。

本申请在其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引线框组件,包括:

电绝缘的引线框壳体,其具有壳体本体;

多个电信号触头,其由引线框壳体支撑并且布置成相应的差分信号对,其中,相邻的电信号触头差分信号对之间分隔有间隙;以及

附连于引线框壳体的接地板,所述接地板包括接地板本体,从接地板本体延伸的接地配合端,从接地板本体延伸的接地安装端,和通过压制形成于接地板本体中的多个肋,每个肋从接地板本体延伸到所述间隙中,每个肋与相应的接地配合端和接地安装端对正;

其中,引线框组件限定出引线框开缝,其在与相应肋对正的位置延伸穿过引线框壳体,其中,引线框开缝中的每个在与相应肋对正的接地配合端和接地安装端之间限定出一段长度,所述长度为彼此对正的接地配合端和接地安装端之间相应肋的长度的至少一半。

优选地,各接地安装端沿纵向方向彼此分隔,各接地配合端沿垂直于纵向方向的横贯方向彼此分隔,开缝沿这着与纵向方向和横贯方向垂直的侧向方向延伸穿过相应接地配合端。

优选地,接地配合端限定出弯曲的末端,接地配合端的开缝由从引线框壳体向前相隔的第一位置延伸到从弯曲的末端向后相隔的第二位置。

本申请在其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

电连接器壳体;

由电连接器壳体支撑的多个电触头,所述电触头包括多个信号触头,每个信号触头具有配合端、安装端、多个接地配合端和多个接地安装端,其中,信号触头的配合端相对于信号触头的安装端垂直定向,接地配合端相对于接地安装端垂直定向,并且,信号触头的配合端中的每个与限定出其镜像的互补配合端配合,接地配合端中的每个与限定出其镜像的互补接地配合端配合;

其中,所述差分信号对被构造成在它们的配合端和安装端之间传输差分信号,数据传输速率为25吉比特每秒,在受扰差分信号对上产生的最恶性多重主动串扰不超过百分之六。

本申请在其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被构造成适于沿第一方向与互补电连接器配合,并且形式为直角电连接器,包括:

电绝缘的连接器壳体;

在配合界面处以线阵排列的多个配合端,所述配合端包括电信号触头的配合端和接地配合端;

沿安装界面排列的多个安装端,所述安装端包括电信号触头的安装端和接地安装端;

其中,各配合端在线阵中限定出变化的触头间距,各安装端沿安装界面在一包含线阵的平面中限定出恒定的触头间距;每个配合端沿中心轴线延展并且限定出第一和第二接触部位,所述第一和第二接触部位被构造成互补配合端上的与其成镜像的结构配合,每个配合端限定出从第一接触部位到所述配合端的终止边缘测量的末端悬伸长度,所述末端悬伸长度的范围的下限为大约1mm、上限为大约3mm;并且,每个第一接触部位抵靠于互补配合端,并且沿互补配合端骑跨行进一段刮擦距离,直至插槽配合端和互补配合端中的每个的第一接触部位抵靠于插槽配合端和互补配合端中的另一个的第二接触部位,所述刮擦距离的范围的下限为大约1mm、上限为大约4mm。

优选地,所述末端悬伸长度为大约1mm。

本申请在其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被构造成适于沿第一方向与互补电连接器配合,并且形式为直角电连接器,包括:

电绝缘的连接器壳体;

多个信号触头,所述多个信号触头中的每个限定出安装端和配合端,紧密相邻的信号触头限定出相应的差分对;以及

在相邻的第一和第二线阵中与信号触头对正地排列的多个接地配合端,以使得第一线阵中的每个差分信号对与沿第一线阵位于该差分信号对相反两侧的相应紧邻接地配合端比邻,第二线阵中的每个差分信号对与沿第二线阵位于该差分信号对相反两侧的相应紧邻接地配合端比邻;

其中,第一线阵限定出单一电无偶触头,其布置在第一线阵的第一端,第二线阵限定出单一无偶触头,其布置在第二线阵的第二端,第二端与第一端相反,每个无偶触头具有与相应线阵的接地配合端对正的配合端和与相应线阵的接地安装端对正的相应安装端。

优选地,除了接地配合端和对正的安装端之一以外,所述单一无偶触头不靠近相应线阵的中任何其它电触头布置。

本申请在其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制造多个第一引线框组件和多个第二引线框组件,每个引线框组件包括具有壳体本体的电绝缘的引线框壳体,由引线框壳体支撑并且布置成相应差分信号对的多个电信号触头,和附连于引线框壳体的接地板,所述接地板包括接地板本体,从接地板本体延伸的接地配合端,和从接地板本体延伸的接地安装端,其中,第一和第二引线框组件沿一公共方向限定出不同的触头分布模式,并且电信号触头和接地配合端中的每个与其镜像形式的电信号触头和接地配合端相配合;以及

将多个第一引线框组件中的一些和多个第二引线框组件中的一些支撑在第一直角连接器的电绝缘的连接器壳体中;以及

将多个第一引线框组件中的另一些和多个第二引线框组件中的另一些支撑在第二直角连接器的电绝缘的连接器壳体中。

优选地,电信号触头沿配合界面限定出与接地配合端对正的配合端,并且电信号触头沿安装界面限定出与接地安装端对正的安装端,所述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将第一和第二直角电连接器相配合,以使得各自的安装界面彼此共面。

优选地,电信号触头沿配合界面限定出与接地配合端对正的配合端,并且电信号触头沿安装界面限定出与接地安装端对正的安装端,所述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将第一和第二直角电连接器相配合,以使得各自的安装界面彼此反向共面。

本申请在其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

第一电连接器,构造成适于被安装于第一电元件,第一电连接器包括:

多个第一信号触头,所述多个第一信号触头中的每个限定出安装端和插槽配合端,每个插槽配合端限定出末端,所述末端限定出第一内凹表面和与第一内凹表面相反的第二外凸表面,

支撑多个第一信号触头的电绝缘的第一连接器壳体,其中,第一连接器壳体从所述末端向前延伸,第一连接器壳体限定出至少一个粗对正件和至少一个精密对正件;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信号触头布置成至少第一和第二信号触头线阵,其中,第一线阵的信号触头的第一内凹表面面向着第二线阵的信号触头的第一内凹表面;以及

第二电连接器,被构造成适于与第一电连接器配合,并且进一步构造成适于被安装于第二电元件,第二电连接器包括:

多个第二信号触头,所述多个第二信号触头中的每个限定出安装端和插槽配合端,每个插槽配合端限定出末端,所述末端限定出第一内凹表面和与第一内凹表面相反的第二外凸表面,

支撑多个第二信号触头的电绝缘的第二连接器壳体,其中,第二连接器壳体从所述末端向前延伸,第二连接器壳体限定出至少一个粗对正件和至少一个精密对正件;

其中,所述多个第二信号触头布置成至少第一和第二信号触头线阵,其中,所述多个第二信号触头的第一线阵的信号触头的第一内凹表面面向着所述多个第二信号触头的第二线阵的信号触头的第一内凹表面;

其中,第一和第二连接器壳体的粗对正件被构造成适于彼此接合,以将第一电连接器的信号触头安置在其与第二电连接器的信号触头间的第一对正级,第一和第二连接器壳体的精密对正件被构造成仅在粗对正件已经彼此接合后才彼此接合,以将第一电连接器的信号触头安置在其与第二电连接器的信号触头之间的第二对正级,第二对正级的精度高于第一对正级。

优选地,第一电连接器的粗对正件包括若干梁,第二电连接器的粗对正件包括若干凹陷部,所述凹陷部被构造成接纳所述梁,以使第一电连接器的粗对正件与第二电连接器的粗对正件接合。

优选地,第一电连接器的精密对正件包括若干梁,第二电连接器的精密对正件包括若干凹陷部,所述凹陷部被构造成接纳所述梁,以使第一电连接器的精密对正件与第二电连接器的精密对正件接合。

优选地,第一电连接器的精密对正件包括若干精密对正梁,第二电连接器的第二精密对正件包括若干臂,所述臂在与第一和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上是可挠曲的,其中,所述臂被构造成沿精密对正梁骑跨行进,从而将第一电连接器的精密对正件与第二电连接器的精密对正件接合。

根据本申请的上述各个方面,至少可有效地电连接器在传输数据时的信号对间串扰。

附图说明

前述发明内容,以及以下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在结合附图阅读时将被更好地理解,其中在图中示出用于展示目的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限于所示出的精确的布置和手段。在图中:

图1是按照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电连接器组件包含第一和第二基底,以及被配置成分别安装至第一和第二基底的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

图2A是图1中展示的第一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B是图2A中展示的第一电连接器的侧视立面图;

图2C是图2A中展示的第一电连接器的前视立面图;

图3A是图2A中展示的第一电连接器的引线框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3B是图3A中展示的引线框组件的组装后的立体图;

图4A是图1中展示的第二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4B是图4A中展示的第二电连接器的前视立面图;

图5A是图4A中展示的第二电连接器的引线框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5B是图5A中展示的引线框组件的组装后的立体图;

图5C是图5A中展示的引线框组件的一部分的立体图,示出了包覆模制到多个信号触头上的引线框壳体;

图6是图1中展示的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其被示出为配合至彼此;

图7A是按照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安装界面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7B是图7A中展示的安装界面的一部分的另一立体图;

图8A是类似于图2A中展示的第一电连接器、但按照一替代实施方式构建的第一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8B是类似于图4A中展示的第二电连接器、但按照一替代实施方式构建的第二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9A是类似于图2A中展示的第一电连接器、但按照一替代实施方式构建的第一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9B是图9A中展示的第一电连接器的前视立面图;

图10是类似于图4A中展示的第二电连接器的第二电连接器立体图,但其按照一替代实施方式构建并且配置成与图9A中展示的第一电连接器配合;

图11是图9A中展示的但欠缺盖壁的第一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12A是图10中展示的但包含盖壁的第二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12B是图12A中展示的第二电连接器的前视立面图;

图13是包含图9和11中展示的第一电连接器的其中之一以及图10和12A中展示的第二电连接器的其中之一的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示出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配合至彼此;

图14是包含配置成与彼此配合的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分解立体图,该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类似于图1中展示的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但按照一替代实施方式构建;

图15A是基本如图2A中展示的第一电连接器的立体图,但其按照一替代实施方式构建,且包含触头支撑突起;

图15B是图15A中展示的第一电连接器的引线框组件的其中之一的立体图;

图15C是图15B中展示的引线框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6A是基本如图4A中展示的第二电连接器的立体图,但其按照一替代实施方式构建,且包含触头支撑突起和引线框孔;

图16B是图15A中展示的第一电连接器的引线框组件的第一立体图;

图16C是图16B中展示的引线框组件的第二立体图;

图16D是图16B中展示的引线框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图1中展示类型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分解立体图,但其包含按照另一实施方式构建的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该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配置成配合至彼此,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以安装尾部出于展示目的被移除的方式示出;

图18A是如图2A中展示的第一电连接器的立体图,但其按照包含引线框孔的一替代实施方式构建,以安装尾部出于展示目的被移除的方式示出;

图18B是图18A中展示的第一电连接器的引线框组件的立体图,以安装尾部出于展示目的被移除的方式示出;

图18C是如图18B中展示的第一电连接器的引线框组件的分解图;

图19A是如图4A中展示的第二电连接器的立体图,但其按照包含引线框孔的一替代实施方式构建,并且配置成与图18A中展示的第一电连接器配合;

图19B是图19A中展示的第二电连接器的引线框组件的立体图;

图19C是如图19B中展示的第二电连接器的引线框组件的分解图;

图20是按照另一实施方式构建的正交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包含第一和第二基底,第一电连接器配置成安装至第一基底,第二电连接器正交于第一连接器且配置成安装至第二基底,以使第一和第二基底在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分别安装至第一和第二基底且与彼此配合时正交于彼此;

图21A是图20中展示的第一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1B是图20中展示的第一电连接器的另一立体图;

图22A是图21A中展示的第一电连接器的引线框组件的立体图;

图22B是图22A中展示的引线框组件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23A是图20中展示的第一电连接器的剖切立体图;

图23B是图23A中展示的第一电连接器在区域23B处取得的一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24A是图20中展示的第一电连接器的连接器壳体的前视立体图;

图24B是图20中展示的第一电连接器的连接器壳体的后视立体图;

图25是图20中展示的正交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但其另外包含中间板,以及配置成经过中间板安装并分别与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配合的一对电连接器;

图26A是按照一替代实施方式构建的正交电连接器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其包含第一基底、电连接器、和第二基底;

图26B是图26A中展示的正交电连接器组件的另一分解立体图;

图26C是图26A中展示的正交电连接器组件的侧视立面图,示出了安装至第一基底且与第二基底配合的电连接器;

图26D是图26A中展示的正交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示出了安装至第一基底且与第二基底配合的电连接器,其中电连接器的连接器壳体的一部分示出为被移除;

图26E是类似于图26A中展示的正交电连接器组件、被示出为按照一替代实施方式构建的正交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

图27是电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其按照一个实施方式构建,包含配置成配合至彼此的第一电连接器和第二电连接器;

图28是图27中展示的第二电缆连接器组件的引线框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29是图28中展示的引线框组件的立体图,以部分组装的配置示出;

图30是图27中展示的第二电连接器的缆的其中之一的截面图;

图31A是夹层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其包含配置成与其它们自己配合的第一和第二中性夹层连接器,示出了夹层连接器对准以便与彼此配合;

图31B是图31A中展示的夹层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示出了夹层连接器与彼此配合;

图31C是图31A中展示的夹层连接器的其中之一的引线框组件的立体图;

图31D是图31C中展示的引线框组件的立体图;

图32A是侧视立面图,示出了任何本文所描述实施方式的第一电连接器的其中一个相应信号触头的插槽配合端的几何形态;

图32B是侧视立面图,示出了图32A中展示的插槽配合端对准以便配合至任何本文所描述实施方式的第二电连接器的其中一个相应信号触头的互补插槽配合端;

图32C是侧视立面图,示出图32B中展示的插槽配合端,其以第一部分配合配置示出;

图32D是侧视立面图,示出图32C中展示的插槽配合端,其以比第一部分配合配置更完全地配合的第二部分配合配置示出;

图32E是侧视立面图,示出图32D中展示的插槽配合端,其以比第二部分配合配置更完全地配合的第三部分配合配置示出;

图32F是侧视立面图,示出图32E中展示的插槽配合端,其以完全配合配置示出;

图33A是第一图表,对照如本文所描述般构建的电连接器的信号触头的插入深度而展示法向力;以及

图33B是第二图表,对照如本文所描述般构建的电连接器的接地配合端的插入深度而展示法向力。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看图1-3B,一种电连接器组件10可包括第一电连接器100,被构造成适于与第一电连接器100配合的第二电连接器200,第一电元件例如第一基板300a,和第二电元件例如第二基板300b。第一和第二基板300a和300b可被分别构造为第一和第二印刷电路板。举例而言,第一基板300a可被构造为背板,或者备选地可被构造为中平面,附属卡,或任何适宜的其它备选电元件。第二基板300b可被构造为附属卡,或者作为替代可以被构造为背板,中平面,或任何适宜的其它备选电元件。第一电连接器100可被构造成适于被安装于第一基板300a,从而将第一电连接器100置于与第一基板300a电导通。类似地,第二电连接器200可被构造成适于被安装于第二基板300b,从而将第二电连接器200置于与第二基板300b电导通。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被进一步构造成适于沿配合方向彼此配合,从而将第一电连接器100置于与第二电连接器200电导通。配合方向可以,举例而言,限定出纵向方向L。这样,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可彼此配合,从而将第一基板300a置于与第二基板300b电导通。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可通过冲压引线框、冲压串扰屏蔽罩和简单的树脂包覆成型而容易地制造出来。不需要昂贵的带导电涂层的塑料。可挠曲梁与可挠曲梁之间的配合界面通过模拟展现出能够减小末端悬伸长度,这反过来又显著转移或降低不希望有的插入损失谐振的严重程度。

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第一电连接器100可被构造为垂直型电连接器,其限定出配合界面102和基本上平行于配合界面102定向的安装界面104。作为替代方式,第一电连接器100可被构造为直角电连接器,其中配合界面102基本上相对于安装界面104垂直定向。第二电连接器200可被构造为直角电连接器,其限定出配合界面202和基本上垂直于配合界面202定向的安装界面204。作为替代方式,第二电连接器200可被构造为垂直型电连接器,其中配合界面202基本上相对于安装界面204垂直定向。第一电连接器100被构造成在其配合界面102与第二电连接器200的配合界面202配合。类似地,第二电连接器200被构造成在其配合界面202与第一电连接器100的配合界面102配合。

第一电连接器100可包括介电或电绝缘的连接器壳体106和由连接器壳体106支撑的多个电触头150。相对于电连接器组件10,所述多个电触头150可被称作多个第一电触头。所述多个电触头150可包括多个第一信号触头152和多个第一接地触头154。

继续参看看图1-3B,第一电连接器100可包括多个引线框组件130,其包括选择出的多个电信号触头152和至少一个接地触头154。引线框组件130可由连接器壳体106支撑,以使得它们沿行方向彼此分隔,所述行方向可限定基本上垂直于纵向方向L的侧向方向A。每个引线框组件130的电触头150可沿列方向布置,列方向可由基本上同时垂直于纵向方向L和侧向方向A的横贯方向T限定。

电信号触头152可限定出沿配合界面102排列的相应配合端156,和沿安装界面104排列的安装端158。接地触头154中的每个可限定出沿配合界面102排列的相应接地配合端172,和沿安装界面104排列并且可与接地配合端172电导通的接地安装端174。因此可以说,电触头150可限定出配合端,其可包括电信号触头152的配合端156和接地配合端172,而电触头150可进一步限定出安装端,其可包括电信号触头152的安装端158和接地安装端174。从下面的描述可以理解,每个接地触头154,包括接地配合端172和接地安装端174,可由相应的引线框组件130的接地板168限定。接地板168可以是导电性的,视具体情况。作为替代方式,接地配合端172和接地安装端174可分别由单独的接地触头限定,视具体情况。

信号触头152可被构造为垂直型触头,由此配合端156和安装端158被基本上平行于彼此定向。作为替代方式,信号触头152可被构造为直角触头,举例而言,当第一电连接器100被构造为直角连接器时,由此配合端156和安装端158被基本上垂直于彼此定向。每个信号触头152可限定一对彼此相反的宽侧面160和在彼此相反的宽侧面160之间延伸的一对彼此相反的边缘162。各彼此相反的宽侧面160可沿侧向方向A并且因此而沿行方向彼此相隔第一距离。各彼此相反的边缘162可沿横贯方向T并且因此而沿列方向彼此相隔大于第一距离的第二距离。因此,宽侧面160可限定出彼此相反的边缘162之间沿横贯方向T的长度,边缘162可限定出彼此相反的宽侧面之间沿侧向方向A的长度。换言之,边缘162和宽侧面160在基本上同时垂直于边缘162和宽侧面160定向的平面可限定出各方向的长度。宽侧面160的长度大于边缘162的长度。

每个信号触头152的配合端156可被构造为可挠曲梁,其也可被称作插槽配合端,限定出弯折的例如曲线形的远侧末端164,该远侧末端可限定出信号触头152的自由端。这里描述的弯折结构是指弯曲形状,举例而言,其可以通过弯折端部或通过冲压出弯曲形状,或通过任何其它适宜的制造工艺制成。曲线形的末端164的至少一部分可沿侧向方向相对于安装端158偏移。举例而言,随着电信号触头152沿配合方向延伸,末端164可沿侧向方向A向外张开,然后随着电信号触头152进一步沿配合方向延伸而沿侧向方向A向内翻转。电触头150可被布置成使得相互靠近的电信号触头152沿列方向可限定出对166。每对166电信号触头152可限定出差分信号对。此外,每对166中的每个电信号触头152的边缘162之一可面向该对166中的另一电信号触头152的边缘162之一。因此,对166可被称作边缘耦合型差分信号对。电触头150可包括接地配合端172,其沿列方向布置在紧邻对166的电信号触头152之间。电触头150可包括接地安装端174,其沿列方向布置在紧邻对166的电信号触头152的安装端156之间。紧邻(紧密相邻)可以指这样的事实,即紧邻差分信号对166之间没有额外的差分信号对或信号触头。

可以理解,电触头150,包括电信号触头152的配合端156和接地配合端172,可在沿列方向延伸的电触头150线阵中彼此相隔。线阵151可由相应的引线框组件130限定。举例而言,电触头150可沿第一方向例如列方向以从第一端151a至第二端151b的线阵的形式彼此相隔,和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以从第二端151b至第一端151a的线阵的形式彼此相隔。第一和第二方向二者因此沿列方向延伸。电触头150,包括配合端156和接地配合端172,并且进一步包括安装端158和接地安装端174,可限定出任何重复的触头分布模式,例如在沿第一方向的优选分布模式中,包括S-S-G、G-S-S、S-G-S,或任何适宜的其它备选触头分布模式,其中“S”表示电信号,“G”表示接地。此外,引线框组件130的沿行方向彼此靠近的电触头150可限定出不同的触头分布模式。根据一种实施方式,引线框组件130可被布置为分别沿行方向彼此靠近的第一和第二引线框组件130a和130b的对161。第一引线框组件130a的电触头150在配合端沿第一线阵151布置。第一引线框组件130a的电触头150在配合端沿第二线阵151布置。第一引线框组件130a可沿第一方向限定出第一触头分布模式,第二引线框组件130b可沿第一方向限定出第二触头分布模式,其不同于第一引线框组件的第一触头分布模式。

第一和第二线阵151中的每个可包括接地配合端172,其沿第一和第二方向二者靠近每个相应线阵151的各差分信号对166的配合端156。因此,每个差分信号对166的配合端156沿相应的线阵在相反两侧与相应接地配合端172比邻。类似地,第一和第二线阵151中的每个可包括接地安装端174,其沿第一和第二方向二者靠近每个相应线阵151的各差分信号对166的安装端154。因此,每个差分信号对166的安装端154沿相应线阵在相反两侧与相应的接地安装端174比邻。

举例而言,第一引线框组件130a可沿第一方向限定出重复的G-S-S型触头分布模式,以使得第二端151b(可以是最低端)处最后的电触头150是单一无偶触头152a,其可以通过包覆成型而被包覆于引线框壳体或钉入引线框壳体中,如针对电信号触头152所描述的。可以理解,为了清楚起见,参考的信号触头152包括单一无偶触头152。所述单一无偶触头152a的配合端156和安装端158可沿列方向被布置成靠近接地配合端172和接地安装端174中的选定的一个,并且被布置成沿列方向不靠近任何其它电触头150,包括配合端或安装端。因此,接地配合端172和接地安装端176中选定的一个可沿线阵151的第一方向与所述单一无偶触头152a分隔。第二引线框组件130b可沿第二方向限定出G-S-S型的重复的触头分布模式,以使得线阵第一端151a(可以是最高端)处最后的电触头150为单一无偶触头152a。第二引线框组件130b的所述单一无偶触头152a可沿列方向被布置成靠近所选择的接地配合端172和接地安装端174,并且被布置成沿列方向不靠近任何其它电触头150,包括配合端和安装端。因此,选定的一个接地配合端172和接地安装端174可沿线阵的第二方向与所述单一无偶触头152a分隔。因此,所述单一无偶触头152a的位置可从相应的第一线阵151的第一端151a到紧邻第一线阵且平行于第一线阵定向的相应的第二线阵151的第二相对端151b交替分布。所述单一无偶触头152a可以是单端信号触头,低速或低频信号触头,电源触头,接地触头,或一些其它实用的触头。

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信号触头152的配合端156和接地配合端172可在配合界面102处沿线阵151并且因此而沿横贯方向T对正。此外,信号触头152的安装端158和接地安装端174可在安装界面104处沿线阵151并且因此而沿横贯方向T对正。信号触头152的安装端158和接地安装端174可在安装界面104处沿横贯方向T彼此相隔,从而在安装界面104处沿线阵或沿包括线阵的平面限定出恒定触头间距,也被称作行距。换言之,电触头150的相邻安装端之间的中心-至-中心距离可沿线阵151是恒定的。因此,电触头150可限定出第一、第二和第三安装端,由此第一和第三安装端二者紧邻第二安装端。电触头150限定出沿侧向方向A延伸的相应中心线,使得所述安装端沿横贯方向T分叉。电触头150限定出第一安装端的中心线和第二安装端的中心线之间的第一距离,以及第二安装端的中心线和第三安装端的中心线之间的第二距离。第一距离可以等于第二距离。

信号触头152的配合端156和接地配合端172可在配合界面102处沿横贯方向T彼此相隔,从而在配合界面102处沿列方向或线阵151限定出变化的触头间距,也被称作行距。换言之,电触头150的相邻配合端之间的中心-至-中心距离可沿线阵151变化。因此,电触头150可限定出第一、第二和第三配合端,由此第一和第三配合端二者紧邻第二配合端。电触头150限定出沿侧向方向A延伸的相应中心线,使得所述配合端沿横贯方向T分叉。电触头150限定出第一配合端的中心线和第二配合端的中心线之间的第一距离,以及第二配合端的中心线和第三配合端的中心线之间的第二距离。第二距离可以大于第一距离。

第一和第二配合端和第一和第二安装端可限定出相应第一和第二电信号触头152的配合端156和安装端158。第三配合端和安装端可分别由接地配合端172和接地安装端174限定。举例而言,接地配合端172可限定出沿横贯方向T的高度,其大于线阵151中的每个电信号触头152沿横贯方向的高度。举例而言,每个接地配合端172可限定一对彼此相反的宽侧面176和在彼此相反的宽侧面176之间延伸的一对彼此相反的边缘178。各彼此相反的宽侧面176可沿侧向方向A并且因此而沿行方向彼此相隔第一距离。各彼此相反的边缘178可沿横贯方向T并且因此而沿列方向彼此相隔大于第一距离的第二距离。因此,宽侧面176可沿横贯方向T限定出彼此相反的边缘178之间的长度,而边缘178可沿侧向方向A限定出彼此相反的宽侧面176之间的长度。换言之,边缘178和宽侧面176可在基本上同时垂直于边缘178和宽侧面176定向的平面中限定出不同方向上的长度。宽侧面176的长度大于边缘178的长度。此外,宽侧面176的长度大于电信号触头152的宽侧面160的长度,特别是在配合端156处。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信号触头152的紧邻配合端156,即彼此之间没有其它配合端的紧邻配合端,沿线阵151限定出触头间距为大约1.0mm。沿线阵151紧邻于彼此的配合端156和接地配合端172限定出沿线阵151的触头间距为大约1.3mm。此外,电触头150的紧邻配合端的边缘可限定出它们之间沿线阵151的恒定间隙。电触头的紧邻安装端可以全都彼此相隔恒定的距离,例如大约1.2mm。电触头150的紧邻安装端可沿线阵限定出基本上恒定的行距,举例而言,为大约1.2mm。这样,信号触头152的紧邻安装端158沿线阵151限定出触头间距为大约1.2mm。沿线阵151紧邻于彼此的安装端156和接地安装端174还可限定出沿线阵151的触头间距为大约1.2mm。接地配合端可限定出沿相应的线阵并且因此而沿横贯方向T从边缘到边缘的距离,其大于信号触头的配合端中的每个沿相应的线阵并且因此而沿横贯方向T从边缘到边缘限定的距离。

第一电连接器100可包括任何适宜的介电材料,例如空气或塑料,其将信号触头152沿行方向和列方向之一或二者彼此隔离。安装端158和接地安装端174可被构造为压配尾端,表面安装尾端,可熔元件例如焊球,或它们的组合,其被构造成电连接至互补电元件例如第一基板300a。在这方面,第一基板300a可被构造为背板,以使得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电连接器组件10可被称作背板电连接器组件。

如上所述,第一电连接器100被构造成沿第一方向配合和脱离第二电连接器200,第一方向可限定出纵向方向L。举例而言,第一电连接器100被构造成沿纵向向前的配合方向M与第二电连接器200配合,并且可沿纵向向后的脱离方向UM从第二连接器200脱离。每个引线框组件130可被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限定的平面定向,第二方向可限定出横贯方向T,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方向延伸。每个引线框组件130的信号触头152,包括相应配合端156和安装端158,以及接地配合端172和接地安装端174,沿横贯方向T彼此分隔,横贯方向可限定出列方向。引线框组件130可沿第三方向彼此相隔,第三方向可限定出侧向方向A,其基本上同时垂直于第一和第二方向延伸,并且可限定出行方向R。如图所示,纵向方向L和侧向方向A水平延伸,横贯方向T竖直延伸,当然可以理解,这些方向可以改变,取决于,例如,电连接器组件10在使用中的定向。这里除非另加规定,术语“侧向”、“纵向”和“横贯”用于描述被提到的电连接器组件10中的组成元件的正交方向分量。

现在特别地参看图3A-3B,第一电连接器100可包括由连接器壳体106支撑且沿行方向分布的多个引线框组件130。电连接器100可包括任何数量的引线框组件130,视具体情况,例如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为六个。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每个引线框组件130可包括介电或电绝缘的引线框壳体132和由引线框壳体132支撑的多个电触头150。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每个引线框组件130包括由引线框壳体132支撑的多个信号触头152和可被构造为接地板168的接地触头154。信号触头152可通过包覆成型由介电引线框壳体132包覆,以使得引线框组件130被构造为嵌入模制的引线框组件(IMLA),或者可以钉入引线框壳体132中或以其它方式由其支撑。接地板168可被附连于引线框壳体132。

接地板168包括板本体170和从板本体170延伸出来的多个接地配合端172。举例而言,接地配合端可从板本体170沿纵向方向L向前延伸。接地配合端172可因此沿横贯方向T和线阵151相对正。接地板168此外包括从板本体170延伸出来的多个接地安装端174。举例而言,接地安装端174可从板本体170向后延伸,沿纵向方向L与接地配合端172相反。因此,接地配合端172和接地安装端174可被基本上平行于彼此定向。当然,可以理解,接地板168可被构造成附连至直角引线框壳体,以使得接地配合端172和接地安装端174被基本上垂直于彼此定向。接地配合端172可被构造成电连接至互补电连接器例如第二电连接器200的互补接地配合端172。接地安装端174可被构造成电连接至基板例如第一基板300a的电迹线。

每个接地配合端172可被构造为插槽型接地配合端,其限定出弯折的例如曲线形的末端180,该末端可限定出接地配合端的自由端。曲线形的末端180的至少一部分可相对于接地安装端174沿侧向方向偏移。举例而言,末端180可随着其沿配合方向延伸而沿侧向方向A向外张开,然后随着其进一步沿配合方向延伸而沿侧向方向A向内翻转。电触头150,特别地接地触头154,可限定出开缝182,其沿侧向方向A延伸穿过至少一个或多个例如全部接地配合端172。因此,至少一个或多个、最多全部接地配合端可限定出相应的开缝182,其延伸到每个宽侧面176中并且穿透它。开缝182可定尺寸和形状,视具体情况,从而控制随着接地配合端172与互补电触头配合由接地配合端172施加在互补电连接器例如第二电连接器200的互补电触头上的法向力的量值。开缝182可被构造为沿纵向方向L延展的凹槽,其相对两端沿纵向方向L被倒圆。开缝182可从沿纵向方向与引线框壳体168向前相隔的第一位置延伸到沿纵向方向L与曲线形的末端180向后相隔的第二位置。因此,开缝182可以完全封闭和包容在引线框壳体168和曲线形的末端180之间。然而可以理解,接地配合端172可以视具体情况替代性地构造成任何其它适宜的开缝几何形状,或视具体情况不具有开缝。

由于信号触头152的配合端156和接地板168的接地配合端172分别设置成插槽配合端和插槽接地配合端,第一电连接器100可被称作插槽连接器,如图所示。接地安装端174可被构造为前面针对信号触头152的安装端158描述的形式。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每个引线框组件130可包括接地板168,其限定出五个接地配合端172和九个信号触头152。九个信号触头152可包括四对166信号触头152,其被构造为边缘耦合型差分信号对,其中第九信号触头152保留用作单一无偶触头152a,如上面所描述。每个差分信号对的电信号触头152的配合端156可被布置在相继的接地配合端172之间,而单一无偶触头152a可被布置成在列的端部靠近一个接地配合端172。可以理解,当然,每个引线框组件130可包括任何数量的信号触头152和任何数量的接地配合端172,视具体情况。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每个引线框组件可包括奇数个信号触头152。

每个引线框组件130的接地配合端172和信号触头152的配合端156可沿列方向在线阵151中对正。一或多个、最多全部相邻差分信号对166可沿横贯方向T彼此分隔间隙159。换言之,由引线框壳体132支撑的电信号触头152可限定出布置在相邻差分信号对166之间的间隙159。接地配合端172被构造成布置在每个差分信号对166的电信号触头152的配合端156之间的所述间隙159中。类似地,在接地板168被附连于引线框壳体132时,接地安装端174被构造成被布置在每个差分信号对166的电信号触头152的安装端158之间的间隙159中。

每个引线框组件130可进一步包括接合组件,其被构造成将接地板168附连至引线框壳体132。举例而言,接合组件可包括由接地板本体170支撑的接地板168的至少一个接合件,和引线框壳体132的互补的至少一个接合件。接地板168的接合件被构造成附连至引线框壳体132的接合件,从而将接地板168紧固至引线框壳体132。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接地板168的接合件可被构造为开缝169,其沿侧向方向A延伸穿过接地板本体170。开缝169可沿纵向方向L对正且布置在接地配合端172和接地安装端174之间。

引线框壳体132可包括引线框壳体本体157,并且引线框壳体132的接合件可被构造为突出部193,其可从壳体本体157沿侧向方向A延伸出来。突出部193的至少一部分可限定出沿选定方向的横截面尺寸,其基本上等于或略大于将被附连于引线框壳体132的接地板168的开缝169的横截面尺寸。这样,突出部193的至少一部分可延伸穿过开缝169并且可压配于开缝169中,从而将接地板168附连至引线框壳体132。电信号触头152可安置在引线框壳体132的沿纵向方向L延伸到引线框壳体本体157前表面的沟槽中,以使得配合端156从引线框壳体132的引线框壳体本体157的前表面向前延伸。

引线框壳体132可限定出凹陷区195,其沿侧向方向A延伸到引线框壳体本体157中。举例而言,凹陷区195可沿侧向方向A延伸到第一表面中并且终止于此,而不延伸穿过与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因此,凹陷区195可限定出凹陷表面197,其沿侧向方向A布置在引线框壳体本体157的第一和第二表面之间。凹陷表面197和引线框壳体本体157的第一表面可协作而限定出引线框壳体132的外表面,其在接地板168被附连于引线框壳体132时面向着接地板168。突出部193可沿背离第二表面且朝向第一表面的方向从凹陷区195例如从凹陷表面197延伸出来。

引线框组件130可进一步包括磁损耗材料,或磁吸收材料。举例而言,接地板168可由任何适宜的导电性金属、任何适宜的磁损耗材料或导电性金属和磁损耗材料的组合制成。因此,接地板168可以是导电性的,并且因此而被构造成反射在使用中由电信号触头152产生的电磁能量,当然,可以理解,接地板168可替代性地被构造成吸收电磁能量。磁损耗材料可以是任何适宜的磁吸收材料,并且可以是导电性或非导电性的。举例而言,接地板168可由一或多种ECCOSORB吸收性制品(可商业购自Emerson&Cuming,地址Randolph,MA)制成。接地板168可替代性地由一或多种SRC PolyIron吸收性制品(可商业购自SRC Cables,Inc,地址Santa Rosa,Ca)制成。导电性或非导电性的磁损耗材料可涂覆,例如注射成型,到接地板本体170的载有肋184的相对的第一和第二板本体表面上,如后面参照图3A-3B所描述。作为替代方式,导电性或非导电性的磁损耗材料可被形成,例如注射成型,以限定出这里描述的类型的磁损耗型接地板本体170。接地配合端172和接地安装端174可被附连于磁损耗型接地板本体170,从而从这里描述的磁损耗型接地板本体170延伸。作为替代方式,磁损耗型接地板本体170可被包覆成型到接地配合端172和接地安装端174上。还可替代地,当磁损耗型接地板本体170是非导电性的时,磁损耗型接地板168可取消接地配合端172和接地安装端174。

继续参看看图3A-B,所述多个接地板168中的每个的至少一部分,例如突出部,可被定向为离开板本体170限定的平面。例如,接地板168可包括由接地板本体170支撑的至少一个肋184,例如多个肋184。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所述多个肋184中的每个可被冲压或通过压制形成于板本体170中,并且因此与板本体170集成为单体。因此,所述肋184可进一步被称作隆起部。这样,所述肋184可限定出从板本体170的第一表面沿侧向方向A延伸出来的突出部,并且可进一步限定出沿侧向方向A延伸到与第一板本体表面相反的第二板本体表面中的多个凹陷部。所述肋184限定出相应的封闭外周,它们沿接地板本体170彼此分隔。因此,所述肋184完全包含在接地板本体170中。

引线框壳体132的凹陷区195可被构造成在接地板168被附连于引线框壳体132时至少部分地接纳所述肋184。所述肋184可沿横贯方向T彼此相隔,以使得每个肋184布置在相应的一个接地配合端172和相应的一个接地安装端174之间,并且沿纵向方向L与相应的接地配合和安装端172和174对正。所述肋184可沿纵向方向L延展于接地配合端172和接地安装端174之间。

所述肋184可沿侧向方向A从接地板本体170例如从板本体170的第一表面延伸一段距离,该距离足以使得每个肋184的一部分延伸到由电信号触头152的至少一部分限定的平面中。该平面可由纵向和横贯方向L和T限定。举例而言,每个肋的一部分可限定出平坦部,其在接地板168被附连于引线框壳体132时沿与接地配合端172的表面共面并且因此而也与信号触头152的配合端156的表面共面的平面延伸。因此,所述肋184的沿侧向方向A位于最外侧的最外侧表面可以说沿着由纵向方向L和横贯方向T限定的平面与接地配合端172和信号触头152的配合端156在侧向方向A上各自的最外侧表面对正。

所述肋184沿纵向方向L与所述间隙159对正,以使得在接地板168被附连于引线框壳体132时所述肋184可延伸到引线框壳体132的凹陷区195中。在这方面,所述肋184可以以引线框壳体132中的接地触头的形式操作。可以理解,接地配合端172和接地安装端174可定位,视具体情况,在接地板168上,以使得接地板168可以构造成适于包含在第一或第二引线框组件130a-b中,如上面所描述。此外,虽然接地触头154可包括接地配合端172、接地安装端174、肋184和接地板本体170,可以理解,接地触头154可包括分立的离散的接地触头,每个包括配合端,安装端,和从所述配合端延伸到所述安装端的本体,以取代接地板168。延伸穿过接地板本体170的开缝169可延伸穿过相应的肋184,以使得每个肋184限定出相应的一个开缝169。因此,可以说接地板168的接合件由相应的肋184支撑。这样,接地板168可包括由肋184支撑的至少一个接合件。

可以理解,引线框组件130不局限于所示出的接地触头154构型。例如,根据替代性实施方式,引线框组件130可包括离散的接地触头,由引线框壳体132支撑,如上面针对电信号触头152所描述。所述肋184可以替代性地构造成接触引线框壳体132中的离散接地触头。作为替代方式,板本体170可以是基本上平坦的,并且可取消所述肋184或其它隆起部,并且离散的接地触头可通过其它方式电连接至接地板168或电隔离于接地板168。

现在特别地参看图2A-2C,连接器壳体106可包括壳体本体108,其可由任何适宜的介电或电绝缘材料构成,例如塑料。壳体本体108可限定出前端108a,沿纵向方向L与前端108a分隔的相对的后端108b,顶壁108c,沿横贯方向T与顶壁108c分隔的底壁108d,和沿侧向方向A彼此分隔的相对的第一和第二侧壁108e和108f。第一和第二侧壁108e和108f可延伸于顶和底壁108c和108d之间,举例而言从顶壁108c至底壁108d。

壳体本体108可进一步限定出抵接壁108g,其被构造成在第一电连接器100与互补电连接器配合时抵靠互补电连接器例如第二电连接器200的互补壳体。抵接壁108g可被分别布置在壳体本体108的前和后端108a和108b之间的位置,并且可因此被称作中间表面(举例而言,在壁108g不接触与电连接器100配合的其它连接器的实施方式中)。抵接壁108g可分别延伸于第一和第二侧壁108e和108f之间,并且进一步于顶和底壁108c和108d之间。举例而言,抵接壁108g可沿由侧向方向A和横贯方向T限定的平面延伸。因此,至少一部分、最多全部抵接壁108g可被布置在顶和底壁108c和108d和第一和第二侧壁108e和108f之间。顶和底壁108c和108d和第一和第二侧壁108e和108f可延伸于后端108b和抵接壁108g之间,举例而言从后端108b至抵接壁108g。所示出的壳体本体108被构造为使得配合界面102沿纵向方向L与安装界面104分隔。壳体本体108可进一步限定出空隙110,其被构造成接纳由连接器壳体106支撑的引线框组件130。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空隙110可以限定顶和底壁108c和108d、第一和第二侧壁108e和108f以及后壁108b和抵接壁108g之间。

壳体本体108可进一步限定出至少一个对正件120,例如多个对正件120,其被构造成与第二电连接器200的互补对正件配合,从而将在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彼此配合时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的将被彼此配合的组成元件对正。举例而言,至少一个对正件120,例如所述多个对正件120,被构造成与第二电连接器的互补对正件配合,从而沿配合方向M将电触头150的配合端与第二电连接器200的互补电触头的相应配合端对正。对正件120和互补对正件可在第一电连接器100的配合端接触第二电连接器200的配合端之前配合。

所述多个对正件120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或粗对正件120a,例如多个第一对正件120a,其被构造成与第二电连接器200的互补第一对正件配合,从而实施初步或第一级对正,其可被看作粗对正。因此,第一对正件120a可被称作粗对正件。所述多个对正件120可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或精密对正件120b,例如多个第二对正件120b,其被构造成在第一对正件120已经配合后与第二电连接器200的互补第二对正件配合,从而实施二次或第二级对正,其可被看作精密对正,其为比粗对正更精确的对正。第一对正件120a和第二对正件120b之一或二者可在电触头150与第二电连接器200的相应互补电触头发生接触之前与第二电连接器200的互补对正件接合。

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第一或粗对正件120a可被构造为对正梁,包括第一对正梁122a,第二对正梁122b,第三对正梁122c,和第四对正梁122d。因此,参照对正梁122a-d的描述适用于粗对正件120a,除非以其它方式指出。对正梁122a-d可被定位成使得分别连接在第一和第二对正梁122a-b的中心、第二和第三对正梁122b-c的中心、第三和第四对正梁122c-d的中心和第四和第一对正梁122d-a的中心之间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线限定出矩形。第二和第四线可长于第一和第三线。每个对正梁122a-d可从抵接壁108g基本上沿纵向方向L向外或沿配合方向向前突伸至相应的自由端125。端125可沿向前纵向方向L并且因此而沿配合方向被布置成相对于壳体本体108的前端108a向外。这样,可以说每个对正梁122a-d沿纵向方向L向外,例如向前,突伸超出壳体本体108的前端108a。因此,对正梁122a-d可沿纵向方向L相对于配合界面102进一步向外,例如向前,突伸。自由端125可全部在横贯方向T和侧向方向A限定的平面中彼此对正。

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对正梁122a-d可被布置在抵接壁108g的相应的象限中。举例而言,第一对正梁122a可被布置成接近包含第一侧壁108e的平面和包含顶壁108c的平面之间的界面。第二对正梁122b可被布置成接近包含顶壁108c的平面和包含第二侧壁108f的平面之间的界面。第三对正梁122c可被布置成接近包含第一侧壁108e的平面和包含底壁108d的平面之间的界面。第四对正梁122d可被布置成接近包含底壁108d的平面和包含第二侧壁108f的平面之间的界面。

因此,第一梁122a可沿侧向方向A与第二梁122b对正,和沿横贯方向T与第四梁122d对正。第一梁122a可沿侧向方向和横贯方向T二者与第三梁122c分隔。第二梁122b可沿侧向方向A与第一梁122a对正,和沿横贯方向T与第三梁122c对正。第二梁122b可沿侧向方向和横贯方向T二者与第四梁122d分隔。第三梁122c可沿侧向方向A与第四梁122d对正,并且沿横贯方向T与第二梁122b对正。第三梁122c可沿侧向方向和横贯方向T二者与第一梁122a分隔。第四梁122d可沿侧向方向A与第三梁122c对正,和沿横贯方向T与第一梁122a对正。第四梁122d可沿侧向方向和横贯方向T二者与分隔第二梁122b。每个梁122a-d可随着它们从抵接壁108g朝向自由端125延伸而基本上平行于彼此延伸,或可替代性地,随着它们从抵接壁108g朝向自由端125延伸出来相对于一或多个、最多全部其它梁122a-d会聚或散开。

每个对正梁122a-d可限定出至少一个第一倒角表面,例如一对第一倒角表面124,它们沿侧向方向A彼此分隔,并且随着它们向前沿配合方向延伸而沿侧向方向A向内朝向彼此呈楔形直至自由端115。所述一对第一倒角表面124被构造成在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彼此配合时将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沿侧向方向A相对于彼此粗对正,或实施第一级对正。每个对正梁122a-d可进一步限定出第二倒角表面126,其被构造成在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彼此配合时将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沿横贯方向T相对于彼此粗对正。第二倒角表面126可沿相应对正梁122a-d的内侧横贯方向表面布置在各第一倒角表面124之间。第二倒角表面126可随着它们向前沿配合方向延伸而沿横贯方向朝向自由端125向外张开。

如上所述,第一电连接器100可限定出任何数量的引线框组件130,视具体情况,并且因此而限定出任何数量的第一和第二引线框组件130a-b的对,视具体情况。如图所示,第一电连接器可包括引线框组件130a-b的第一和第二外侧对161a,和相对于侧向方向A位于外侧对161a之间的引线框组件130a-b的至少一个内侧对161b。虽然第一电连接器100展示了单一内侧对161b,可以理解,第一电连接器可包括多个内侧对161b。对161a和161b可沿侧向方向A彼此之间等距地相隔。对161a和161b中的选定的一个的第一和第二引线框组件130a和130b可沿侧向方向A彼此相隔一段距离,其可以等于或不同于,例如大于或小于,选定的一个对161a和161b的第一和第二引线框组件之一与紧邻的对161a和161b的紧邻引线框组件之间的距离。因此,对161b的第二引线框组件130b与对161b的第一引线框组件130a分隔的距离可以等于或小于紧邻内侧对161b的第二引线框组件130b布置的对161b的第二引线框组件130b和对161a的第一引线框组件130a之间的距离。第一和第四对正梁122a和122d可被布置在第一个外侧对161a的相对侧,并且可沿横贯方向T与第一个外侧对161a的至少一个引线框组件130对正。第二和第三对正梁122b和122c可被布置在第二个外侧对161a的相对侧,并且可沿横贯方向T与第二个外侧对161a的至少一个引线框组件130对正。

所述一对第一倒角表面124中的每个限定出沿侧向方向A的相应宽度W,第二倒角表面126限定出沿横贯方向T的高度H。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每个对正梁的第一倒角表面124的宽度W之和大于第二倒角表面126的高度H。每个对正梁122a-122d可被构造成相同形状,从而第一电连接器100可以以两种不同的定向之一与第二电连接器200配合。作为替代方式,对正梁122a-d中的一或多个限定出的形状和尺寸中的至少一个可不同于其它对正梁122a-d中的一或多个的相应形状或尺寸,以使得对正梁122a和122b可以以极性元件的形式操作,在此期间仅当第一电连接器100处在预定的定向时允许第一电连接器100与第二电连接器200配合。

壳体本体108可进一步限定出第二或精密对正件120b,形式为精密对正梁128,例如第一和第二对正梁128a和128b。因此,参照对正梁128的描述适用于精密对正件120b,除非以其它方式指出。对正梁128可被构造成在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彼此配合时提供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沿侧向方向A相对于彼此的精密对正,或第二级对正,从而将电触头150与第二电连接器200的互补电触头对正,举例而言,相对于侧向方向A和横贯方向T。对正梁128a-b可从抵接壁108g向前基本上沿纵向方向L向外突伸。对正梁128a-b可大致终止于自由端135,该自由端可被布置成大致对正于壳体本体108的前端108a或从前端108a沿纵向方向L向后凹陷的位置,并且因此而位于前端108a和抵接壁108g之间。在这方面,可以说对正梁122a-d沿纵向方向L相对于抵接壁108g突伸得多于对正梁128a-b。

对正梁128a-b可限定出至少一个导向表面,其可被构造成在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彼此配合时提供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沿侧向方向A相对于彼此的精密对正,或第二级对正,从而将电触头150与第二电连接器200的互补电触头对正,举例而言,相对于侧向方向A和横贯方向T。举例而言,对正梁128a-b可限定出至少一个第一倒角导向表面,例如一对第一倒角表面131,沿侧向方向A彼此分隔的,并且随着它们向前沿配合方向延伸而沿侧向方向A向内朝向彼此呈楔形,直至自由端135。所述一对第一倒角表面131被构造成在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彼此配合时提供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沿侧向方向A相对于彼此的精密对正。对正梁128a-b可进一步限定出相应的第二导向表面129,其可被布置在相应对正梁的外侧横贯方向表面上,并且随着导向表面129沿配合方向延伸,沿内侧横贯方向T形成倒角,其朝向其它对正梁128a和128b。导向表面129被构造成在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彼此配合时提供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沿侧向方向A相对于彼此的精密对正。

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第一和第二对正梁128a和128b沿横贯方向T彼此相隔,并且基本上彼此对正。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第一和第二对正梁128a和128b可被布置在内侧对161b的相对侧,并且可沿横贯方向T与内侧对161b的至少一个引线框组件130对正。可以理解,第一电连接器可包括一对对正梁128,位于电连接器100的一或多个、最多全部内侧对161b的相对侧,视具体情况,举例而言,当第一电连接器100包括多个内侧对161b时(例如,大于六个引线框组件,例如八个,十个,十二个,十四个,或任何适宜的其它备选数量,视具体情况)。因此,第一和第二对正梁128a和128b可被基本上对中地布置在第一和第二侧壁108e和108f之间。第一对正梁128a可被布置成接近顶壁108c,第二对正梁128b可被布置成接近底壁108d,以使得第一和第二对正梁128a-b沿横贯方向T相隔。此外,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第一和第二对正梁122a和122b可朝向彼此成角度。

继续参看看图2A-2C,壳体本体108可进一步限定出至少一个间隔壁112,例如多个间隔壁112,其被构造成在配合界面102处至少部分地封罩,并且因此而保护,电触头150。每个间隔壁112可从抵接壁108g沿纵向方向L向前延伸于抵接壁108g和壳体本体108的前端108a之间,例如从抵接壁108g至前端108a。在这方面,可以说至少一个间隔壁112可限定出壳体本体108的前端108a。每个间隔壁112可进一步沿横贯方向T延伸,并且因此而能够位于由纵向方向L和横贯方向T限定的相应平面。间隔壁112沿侧向方向A彼此相隔,并且定位在第一和第二侧壁108e和108f之间。每个间隔壁112可限定出第一侧表面111和相对的第二侧表面113,该第二侧表面沿侧向方向A与第一侧表面111分隔并且面向着对置的第一侧表面111。

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壳体本体108限定出多个间隔壁112,包括第一间隔壁112a,第二间隔壁112b,和第三间隔壁112c。第一间隔壁112a延伸于第一和第二对正梁128a和128b之间,第二间隔壁112b延伸于第一和第四对正梁122a和122d之间,第三间隔壁112c延伸于第二和第三对正梁122b和122c之间。

如上所述,第一电连接器100可包括多个引线框组件130,它们布置在连接器壳体106的空隙110中并且沿侧向方向A彼此相隔。引线框组件130可包括紧邻第一和第二相应的引线框组件130a-b的第一和第二外侧对161a,和紧邻第一和第二相应的引线框组件130a-b的至少一个内侧对161b。信号触头152的配合端156的末端164和至少一个、最多全部第一引线框组件130a的接地配合端172的末端180可根据第一定向被布置,其中,所述末端164和180是曲线形的并且朝向壳体本体108的第一侧壁108e定向,沿从相应安装端至相应配合端的方向,并且因此而相对于第一侧壁108e凹入。信号触头152的配合端156的末端164和至少一个、最多全部第二引线框组件130b的接地配合端172的末端180可根据第二定向被布置,其中,所述末端164和180被朝向壳体本体108的第一侧壁108e定向,沿从相应安装端至相应配合端的方向,并且因此而相对于第一侧壁108e凹入。第一电连接器100可被构造成分别交替分布第一和第二引线框组件130a和130b,布置在连接器壳体106中,从第一电连接器100的前视图中看从左至右位于第一侧壁108e和第二侧壁108f之间。

每个间隔壁112可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地封罩,并且因此而保护,相应两列电触头150的各相应电触头150的配合端156和接地配合端172。例如,第一引线框组件130a的配合端156和接地配合端172可被布置成靠近相应间隔壁112a-c的第一表面111,并且可与相应间隔壁112a-c的第一表面111分隔。第二引线框组件130的配合端156和接地配合端172可被布置成靠近相应间隔壁112a-c的第二表面113,并且可与相应间隔壁112a-c的第二表面113分隔。间隔壁112可因此发挥作用而保护电触头150,例如通过防止布置在相邻线阵151中的电触头150之间接触。

壳体本体108可被构造成在配合界面102处至少部分地封罩,并且因此而保护,电触头150。例如,壳体本体108可进一步限定出至少一个肋114,例如多个肋114从相应的至少一个间隔壁112(包括相应的多个间隔壁112、最多全部间隔壁112)沿侧向方向A延伸并且被构造成被布置在各紧邻的电触头150之间,在它们的相应配合端处。例如一个肋114可被布置在相应的一个接地配合端172和特定线阵151中的电触头150的相应一个配合端156之间,或者可以被布置在特定线阵中的各相应的电触头150的配合端之间,举例而言,对166的信号触头152的配合端156之间。因此,连接器壳体106沿每个线阵151可包括从间隔壁112延伸出来的相应的肋114,位于线阵的至少两个、最多全部电触头150的各紧邻配合端之间。

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壳体本体108可限定出从间隔壁的第一表面111延伸的多个第一肋114a和从间隔壁112的第二表面113延伸的多个第二肋114b。从第一和第二表面111和113中公共的一个突伸的各紧邻的肋114可从间隔壁112延伸,从而沿横贯方向T在选定的一个电触头150的相反两侧相隔,并且沿横贯方向T分开的距离可大于选定的一个电触头150的相应宽侧面的长度。可以理解,宽侧面可沿配合端156的整个长度从一个所述相对边缘至另一个所述相对边缘连续延伸,以使得每个配合端156不在相对边缘之间分叉。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每个电信号触头152限定出仅一个配合端156和仅一个安装端158。至少一个或多个所述肋114可被布置成靠近紧邻电触头150的边缘并且从其分开,其中,所述边缘彼此面向对方。因此,可以理解,每个间隔壁112的相应的第一和第二表面111和113可分别限定出基部141,其分别沿电触头150的宽侧面沿给定对161的第一和第二引线框组件130a和130b的横贯方向T延伸。每个基部141的至少一部分可沿侧向方向A与相应电触头150的末端对正。壳体本体108可进一步限定出肋114,其从间隔壁112的基部141的相对端沿背离间隔壁112的方向延伸出来,举例而言,分别在给定的一个所述差分信号对161的第一和第二引线框组件130a和130b的电触头150的边缘之间的位置沿侧向方向A延伸。

间隔壁112的基部141可彼此集成为单体。可以理解,间隔壁112,包括基部141和所述肋114,可沿电触头150的四侧中的三侧延伸,并且可沿其形成细长形,例如沿两个边缘和一个宽侧面。所述肋114可沿整个相应的边缘在配合端延伸,或者可以沿整个相应的边缘在配合端延伸之前终止。因此,可以说间隔壁112至少部分地围绕电触头150的三侧,三侧之一基本上垂直于三侧中的另两个定向。此外,可以说间隔壁212,包括基部141和相应的肋114,可限定出相应的凹口,用以接纳电触头150的至少一部分,举例而言在它们的配合端。至少一个或多个、最多全部凹口可被设置尺寸以便只接纳单一一个电触头150的配合端。从下面的描述可以理解,随着电触头150与第二电连接器200的电触头配合,电触头150挠曲以使得电信号触头152的配合端156和接地配合端172被偏压而沿侧向方向A朝向间隔壁112的相应基部141移动,但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不抵靠于此。因此,在配合时,配合端156和172布置成比不配合时更靠近相应基部141。

可以理解,信号触头152的配合端156的末端164和接地配合端172的末端180可以相对于相应间隔壁112的相应外表面内凹,例如,在相应基部141。举例而言,电信号触头152可限定出相应的第一或内表面153a,其相对于相应基部141和侧壁108e和108f之一凹入,例如,在配合端156,并且特别是在末端164,如上面所描述。此外,被沿相应的第一和第二线阵151布置并且布置在公共间隔壁的相反表面111和113处的第一和第二引线框组件130的信号触头152的内表面153a可相对于彼此内凹,尽管它们可以沿它们的相应线阵相对于彼此偏移。因此,第一线阵151的信号触头152的内表面153a可面向第二线阵151的信号触头152的内表面153a。电信号触头152可进一步限定出相应的第二或外表面153b,其可以沿侧向方向A外凸并且与内表面153a相对。类似地,接地配合端172可限定出相应的第一或内表面181a,其相对于相应基部141和侧壁108e和108f之一凹入,例如,在末端180,如上面所描述。此外,被沿相应的第一和第二线阵151布置并且布置在公共间隔壁的相反表面111和113处的第一和第二引线框组件130的接地配合端172的内表面181a可相对于彼此内凹。因此,第一线阵151的接地配合端172的内表面181a可面向第二线阵151的接地配合端172的内表面181a。接地配合端172可进一步限定出相应的第二或外表面181b,其可以沿侧向方向A内凹并且与内表面181a相对。内表面153a和181a可限定出第一宽侧面表面,且外表面153b和181b可限定出第二宽侧面表面。

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靠近公共间隔壁第一表面111的第一线阵的信号触头152的配合端156可与紧邻第一线阵的第二线阵的信号触头152成镜像,并且靠近公共间隔壁的第二表面113,以使得公共间隔壁布置在第一和第二线阵之间。术语“紧邻”和“紧密相邻”可指没有电触头线阵布置在第一和第二线阵之间。此外,第一线阵的接地配合端172可与第二线阵的接地配合端172成镜像。可以理解,所述配合端可沿相应的线阵或横贯方向T成镜像,尽管它们可以相对于彼此偏移。选择出的信号触头152的配合端156,例如,沿第一和第二线阵在电触头150的每个第三配合端处,可沿侧向方向A彼此成镜像并与彼此对正。

可以理解,信号触头152可被布置成多个线阵151,如上面所描述,包括沿侧向方向A彼此分隔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线阵151。第二线阵可被布置在第一和第三线阵之间。第一和第二线阵151可分别由第一和第二引线框组件130a-b限定,并且因此而第一线阵151的内凹内表面153a可面向第二线阵151的内凹内表面153a。此外,第二线阵151的选定差分信号对166可限定出受扰差分信号对,其可安置成靠近侵扰差分信号对166,侵扰差分信号对可被布置成靠近受扰差分信号对。举例而言,各侵扰差分信号对166可被沿第二线阵布置并且沿横贯方向T与受扰差分信号对分隔。此外,各侵扰差分信号对166可被布置成第一线阵,并且因此而与受扰差分信号对166沿侧向方向A和横贯方向T之一或二者分隔。此外,各侵扰差分信号对166可被布置成第三线阵151,并且因此而与受扰差分信号对166沿侧向方向A和横贯方向T之一或二者分隔。全部线阵的差分信号触头,包括侵扰差分信号对,被构造成以一定数据传输速率在相应配合端和安装端之间传输差分信号,同时在受扰差分信号对上产生不超过百分之六的非同步最恶性多重主动串扰。数据传输速率可在下述端点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以下各个端点:六又四分之一吉比特每秒(6.25Gb/s)和大约五十吉比特每秒(50Gb/s)(包括大约十五吉比特每秒(15Gb/s),十八吉比特每秒(18Gb/s),二十吉比特每秒(20Gb/s),二十五吉比特每秒(25Gb/s),三十吉比特每秒(30Gb/s),和大约四十吉比特每秒(40Gb/s))。

电触头150的边缘还可沿横贯方向T与所述肋114分隔。多个第一肋114a中选定的那些可因此被布置在第一引线框组件130a之一的相应接地配合端172和相邻配合端156之间,并且进一步位于第一引线框组件130a之一的每对166信号触头152的配合端156之间。多个第二肋114b中选定的那些可因此被布置在一个第二引线框组件130b的相应接地配合端172和相邻配合端156之间,并且进一步位于一个第二引线框组件130b的每对166信号触头152的配合端156之间。所述肋114可发挥作用而保护电配合端156和接地配合端172,例如通过防止相应线阵151中配合端156和电触头150的接地配合端172之间接触。

当所述多个引线框组件130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被布置在连接器壳体106中时,信号触头152的末端164和所述多个电触头150中的每个的接地配合端172的末端180可被布置在连接器壳体106中,以使得所述末端164和180从壳体本体108的前端108a相对于纵向方向L凹陷。在这方面,可以说连接器壳体106沿配合方向延伸超出信号触头152的插槽配合端156的末端164且超出接地板168的插槽接地配合端172的末端180。因此,前端108a可保护电触头150,例如通过防止所述末端164和180和靠近壳体本体108的前端108a布置的物体之间接触。

现在参看图4A-5C,第二电连接器200可包括介电或电绝缘的连接器壳体206和由连接器壳体206支撑的多个电触头250。所述多个电触头250可被称作针对电连接器组件10的多个第二电触头。所述多个电触头250中的每个可包括多个第一信号触头252和多个第一接地触头254。

第二电连接器200可包括多个引线框组件230,它们每个包括介电或电绝缘的引线框壳体232以及选择出的多个电信号触头252和至少一个接地触头254。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每个引线框组件230包括由引线框壳体232支撑的相应的多个信号触头252和由引线框壳体232支撑的接地触头254。接地触头254可被构造为接地板268,其可被附连于介电壳体232。接地板268可以是导电性的。引线框组件230可由连接器壳体206支撑,以使得它们沿行方向彼此分隔,行方向可限定出基本上垂直于纵向方向L的侧向方向A。每个引线框组件230的电触头250可沿列方向布置,列方向可由基本上同时垂直于纵向方向L和侧向方向A的横贯方向T限定。

电信号触头252可限定出沿配合界面202延伸的相应配合端256,和沿安装界面204延伸的安装端258。每个接地触头254可限定出沿配合界面202延伸的相应接地配合端272,和沿安装界面204延伸的接地安装端274。

因此,可以说电触头250可限定出配合端,其可包括电信号触头252的配合端256和接地配合端272,并且电触头250可进一步限定出安装端,其可包括电信号触头252的安装端258和接地安装端274。从下面的描述可以理解,每个接地触头254,包括接地配合端272和接地安装端274,可由相应引线框组件230的接地板268限定。作为替代方式,接地配合端272和接地安装端274可由单独的接地触头限定,视具体情况。

电触头250,包括电信号触头252,可被构造为直角触头,由此配合端256和安装端258被基本上垂直于彼此定向。作为替代方式,电触头250,包括信号触头252,可被构造为垂直型触头,举例而言,当第二电连接器200被构造为垂直型连接器时,由此配合端256和安装端258被基本上平行于彼此定向。安装端258和接地安装端274可被提供为压配尾端,表面安装尾端,可熔元件例如焊球,或它们的组合,其被构造成电连接至互补电元件例如第二基板300b。

每个信号触头252可限定一对彼此相反的宽侧面260和在彼此相反的宽侧面260之间延伸的一对彼此相反的边缘262。彼此相反的宽侧面260中的每个可沿侧向方向A并且因此而沿行方向彼此相隔第一距离。彼此相反的边缘262中的每个可沿横贯方向T并且因此而沿列方向彼此相隔大于第一距离的第二距离。因此,宽侧面260可限定出彼此相反的边缘262之间沿横贯方向T的长度,而边缘262可限定出彼此相反的宽侧面之间沿侧向方向A的长度。换言之,边缘262和宽侧面260可在基本上同时垂直于边缘262和宽侧面260定向的平面中限定出相应的长度。宽侧面260的长度大于边缘262的长度。

电触头250可被布置成使得相互靠近的电信号触头252沿列方向可限定出对266。每个电信号触头252的对266可限定出差分信号对266。此外,每对266的每个电信号触头252的所述边缘262之一可面向该对266的另一电信号触头252的所述边缘262之一。因此,对266可被称作边缘耦合型差分信号对。电触头250可包括接地配合端272,其沿列方向布置在电信号触头252的紧邻对266的配合端256之间。电触头250可包括接地安装端274,其沿列方向布置在电信号触头252的紧邻对266的安装端258之间。紧邻可以指这样的事实,即紧邻差分信号对266之间没有额外的差分信号对,或信号触头。

可以理解,电触头250,包括电信号触头252的配合端256和接地配合端272,可沿电触头250的沿列方向延伸的线阵251彼此相隔。线阵251可由相应的引线框组件130限定。例如,电触头250可沿第一方向例如列方向沿线阵251从第一端251a至第二端251b彼此相隔,并且沿线阵沿着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从第二端251b至第一端251a彼此相隔。第一和第二方向二者因此沿列方向延伸。并且电触头250,包括配合端256和接地配合端272,进一步包括安装端258和接地安装端274,可限定出任何重复的触头分布模式,例如在沿第一方向的优选分布模式中,包括S-S-G、G-S-S、S-G-S或任何适宜的其它备选触头分布模式,其中“S”表示电信号,“G”表示接地。此外,沿行方向彼此靠近的引线框组件230的电触头250可限定出不同的触头分布模式。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引线框组件230可分别在彼此沿行方向靠近的第一和第二引线框组件230a和230b中被布置成至少一个或多个对261。第一引线框组件230a可沿第一方向限定出第一触头分布模式,而第二引线框组件230b可沿第一方向限定出第二触头分布模式,其不同于第一引线框组件的第一触头分布模式。第二电连接器可进一步包括单独的引线框组件,例如第一和第二单独的引线框组件230c和230d,它们与引线框组件的对261分隔,以使得引线框组件对261被布置在第一和第二单独的引线框组件230c和230d之间。这里,单独的引线框组件230c和230d可被称作外侧引线框组件,而引线框组件对261的引线框组件230可被称作内侧引线框组件。第二电连接器可限定出尺寸相等或变化的间隙263,其沿侧向方向A布置在引线框组件230的各紧邻对261之间,并且还分别布置在引线框组件的各单独的引线框组件230c和230d和它们的相应紧邻对261之间。

第一和第二线阵251中的每个可包括接地配合端272,其沿第一和第二方向二者靠近每个相应线阵251的每个差分信号对266的配合端252。因此,每个差分信号对266的配合端252沿相应的线阵在相反两侧与相应接地配合端272比邻。类似地,第一和第二线阵251中的每个可包括接地安装端274,其沿第一和第二方向二者靠近每个相应线阵251的每个差分信号对266的安装端254。因此,每个差分信号对266的安装端254沿相应的线阵在相反两侧与相应接地安装端274比邻。

举例而言,第一引线框组件230a可沿第一方向限定出重复的G-S-S型触头分布模式,以使得第二端251b(可以是最低端)处的最后的电触头250为单一无偶触头252a,其可以通过包覆成型而被包覆于引线框壳体或钉入引线框壳体中,如针对电信号触头152所描述。配合端256和安装端258中的每个的所述单一无偶触头252a可沿列方向被布置成靠近接地配合端272和接地安装端274中的选定的一个,并且不被布置成沿列方向靠近任何其它电触头250,包括配合端或安装端。因此,接地配合端272和接地安装端274中选定的一个可沿第一方向沿线阵251与相应的单一无偶触头252a分隔。第二引线框组件230b可沿第二方向限定出重复的G-S-S型触头分布模式,以使得在线阵第一端251a(可以是最高端)处的最后的电触头250为单一无偶触头252a。第二引线框组件230b的所述单一无偶触头252a可被布置成沿列方向靠近所选择的接地配合端272和接地安装端274,并且不被沿列方向布置成靠近任何其它电触头250,包括配合端和安装端。因此,接地配合端272和接地安装端274中选定的一个可沿第二方向沿线阵与所述单一无偶触头252a分隔。因此,所述单一无偶触头252a的位置可从相应第一线阵251的第一端251a至紧邻第一线阵并且平行于第一线阵定向的相应第二线阵251的第二相对端251b交替分布。所述单一无偶触头252a可以是单端信号触头,低速或低频信号触头,电源触头,接地触头,或一些其它实用的触头。

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信号触头252的配合端256和接地配合端272可在配合界面202处沿线阵251并且因此而沿横贯方向T对正。此外,信号触头252的安装端258和接地安装端274可在安装界面204处沿纵向方向L对正。信号触头252的安装端258和接地安装端274可在安装界面204处沿纵向方向彼此相隔L,从而沿线阵或包括线阵的平面限定出恒定触头间距。换言之,电触头250的相邻安装端之间中心-至-中心的距离可以沿线阵251是恒定的。因此,电触头250可限定出第一、第二和第三安装端,由此第一和第三安装端二者紧邻第二配合端。电触头250限定出相应的中心线,使得配合端沿横贯方向T分叉。电触头250限定出第一配合端的中心线和第二配合端的中心线之间的第一距离,和第二配合端的中心线和第三配合端的中心线之间的第二距离。第一距离可以等于第二距离。

信号触头252的配合端256和接地配合端272可在配合界面202处沿横贯方向T彼此相隔,从而限定出变化的触头间距。换言之,电触头250的相邻安装端之间中心-至-中心的距离可沿线阵251变化。因此,电触头250可限定出第一、第二和第三配合端,由此第一和第三配合端二者紧邻第二配合端。电触头150限定出沿侧向方向A延伸的相应中心线,使得配合端沿横贯方向T分叉。电触头250限定出第一配合端的中心线和第二配合端的中心线之间的第一距离,和第二配合端的中心线和第三配合端的中心线之间的第二距离。第二距离可以大于第一距离。

第一和第二配合端和第一和第二安装端可限定出相应第一和第二电信号触头252的配合端256和安装端258。第三配合端和安装端可分别由接地配合端272和接地安装端274限定。举例而言,接地配合端272可限定出沿横贯方向T的高度,其大于线阵251中每个电信号触头252沿横贯方向的高度。举例而言,每个接地配合端272可限定一对彼此相反的宽侧面276和在彼此相反的宽侧面276之间延伸的一对彼此相反的边缘278。彼此相反的宽侧面276中的每个可沿侧向方向A并且因此而沿行方向彼此相隔第一距离。彼此相反的边缘278中的每个可沿横贯方向T并且因此而沿列方向彼此相隔大于第一距离的第二距离。因此,宽侧面276可沿横贯方向T限定出彼此相反的边缘278之间的长度,而边缘278可沿侧向方向A限定出彼此相反的宽侧面276之间的长度。换言之,边缘278和宽侧面276可在基本上同时垂直于边缘278和宽侧面276定向的平面中限定出相应的长度。宽侧面276的长度大于边缘278的长度。此外,宽侧面276的长度大于电信号触头252的宽侧面260的长度,特别是在配合端256处。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信号触头252的紧邻配合端256,即彼此之间没有其它配合端的紧邻配合端,限定出沿线阵251的触头间距为大约1.0mm。沿线阵251紧邻于彼此的配合端256和接地配合端272限定出沿线阵251的触头间距为大约1.3mm。此外,电触头150的紧邻配合端的边缘可限定出它们之间沿线阵251的恒定间隙。电触头的紧邻安装端可以全都彼此相隔恒定的距离,例如大约1.2mm。电触头150的紧邻安装端沿线阵可限定出基本上恒定的行距,举例而言为大约1.2mm。这样,信号触头252的紧邻安装端258限定出沿线阵251的触头间距为大约1.2mm。沿线阵251紧邻于彼此的安装端256和接地安装端274还可限定出沿线阵251的触头间距为大约1.2mm。接地配合端272可限定出沿相应线阵251并且因此而沿横贯方向T从边缘到边缘的距离,其大于每个信号触头252的配合端256沿相应线阵并且因此而沿横贯方向T从边缘到边缘限定的距离。

第二电连接器200可包括任何适宜的介电材料,例如空气或塑料,其将信号触头252彼此沿行方向和列方向之一或二者隔离。安装端258和接地安装端274可被构造为压配尾端,表面安装尾端,或可熔元件例如焊球,其被构造成电连接至互补电元件例如第二基板300b。在这方面,第二基板300b可被构造为附属卡,其被构造成安置为与背板电导通,背板可由第一基板300a限定,以使得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电连接器组件10可被称作背板电连接器组件。

如上所述,第二电连接器200被构造成沿第一方向与第一电连接器100配合和脱离,第一方向可限定出纵向方向L。举例而言,第二电连接器200被构造成沿纵向向前配合方向M与第一电连接器100配合,并且可沿纵向向后脱离方向UM从第二连接器200脱离。引线框组件230中的每个可被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限定的平面定向,第二方向可限定出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方向延伸的横贯方向T。每个引线框组件130的电触头150的配合端沿可限定出列方向的第二或横贯方向T彼此分隔。每个引线框组件130的电触头150的安装端沿纵向方向L彼此分隔。引线框组件230可沿第三方向彼此相隔,第三方向可限定出侧向方向A,基本上同时垂直于第一和第二方向延伸,并且可限定出行方向R。如图所示,纵向方向L和侧向方向A水平延伸,而横贯方向T竖直延伸,当然,可以理解,这些方向可以改变,取决于,举例而言,电连接器组件10在使用中的定向。除非另加规定,这里术语“侧向”、“纵向”和“横贯方向”用于描述被提到的电连接器组件10中的组成元件的正交方向分量。

现在特别参看图5A-5C,第二电连接器200可包括多个引线框组件230,它们由连接器壳体206支撑且沿行方向分布,如上面所描述。第二电连接器200可包括任何数量的引线框组件230,视具体情况,例如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为六个。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每个引线框组件230可包括介电或电绝缘的引线框壳体232和由引线框壳体232支撑的多个电触头250。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每个引线框组件230包括由引线框壳体232支撑的多个信号触头252和接地触头254,接地触头可被构造为接地板268。

接地板268包括板本体270和从板本体270延伸出来的多个接地配合端272。举例而言,接地配合端可从板本体270沿纵向方向L向前延伸。接地配合端272可因此沿横贯方向T和线阵251对正。接地板268此外包括从板本体270延伸出来的多个接地安装端274。举例而言,接地安装端274可从板本体270沿横贯方向T向下延伸,垂直于接地配合端272。因此,接地配合端272和接地安装端274可基本上垂直于彼此定向。可以理解,当然,接地板268可被构造成附连至垂直型引线框壳体,以使得接地配合端272和接地安装端274被基本上平行于彼此定向。接地配合端272可被构造成电连接至互补电连接器的互补接地配合端,例如第一电连接器100的接地配合端172。接地安装端274可被构造成电连接至基板例如第二基板300b的电迹线。

每个接地配合端272可被构造为可挠曲梁,其也可被称作插槽接地配合端,限定出弯折(例如曲线形的)末端280。弯折末端280的至少一部分可随着其沿配合方向延伸而沿侧向方向A向外张开,然后随着其进一步沿配合方向延伸向内沿侧向方向A翻转。电触头250,并且特别地接地触头254,可限定出开缝282,其沿侧向方向A延伸穿过至少一个或多个例如全部接地配合端272。因此,至少一个或多个、最多全部接地配合端可限定出相应的开缝282,其延伸到每个宽侧面276中并且穿透它。开缝282可定尺寸和形状,视具体情况,从而控制随着接地配合端272与配合互补电触头由接地配合端272施加在互补电连接器的互补电触头例如第一电连接器100的接地配合端172上的法向力的量值。开缝282可被构造为沿纵向方向L延展的凹槽,其沿纵向方向L的相对端被倒圆。开缝282可从沿纵向方向L由引线框壳体268向前相隔的第一位置延伸到沿纵向方向L由曲线形的末端280向后相隔的第二位置。因此,开缝282可被完全包含在引线框壳体268和曲线形的末端280之间。然而,可以理解,接地配合端272可以视具体情况替代性地构造成任何其它适宜的开缝几何形状,或视具体情况不具有开缝。

由于信号触头252的配合端256和接地板268的接地配合端272分别设置成插槽配合端和插槽接地配合端,第二电连接器200可被称作插槽连接器,如图所示。接地安装端274可被构造为前面针对信号触头252的安装端258描述的形式。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每个引线框组件230可包括接地板268,其限定出五个接地配合端272和九个信号触头252。九个信号触头252可包括四对266信号触头252,其被构造为边缘耦合型差分信号对,其中第九个信号触头252保留用作单一无偶触头252a,如上面所描述。每个差分信号对的电信号触头252的配合端256可被布置在相继的接地配合端272之间,单一无偶触头252a可被布置成靠近位于列的端部的一个接地配合端272。可以理解,当然,每个引线框组件230可包括任何数量的信号触头252和任何数量的接地配合端272,视具体情况。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每个引线框组件可包括奇数个信号触头252。第二电连接器可具有相等数量的引线框组件230,和每个引线框组件130中相等数量的电触头,与第一电连接器100中一样。

每个引线框组件230的接地配合端272和信号触头252的配合端256可沿列方向在线阵251中对正。一或多个、最多全部相邻差分信号对266可沿横贯方向T彼此分隔间隙259。换言之,由引线框壳体232支撑的电信号触头252可限定出布置在相邻差分信号对266之间的间隙259。接地配合端272被构造成被布置在每个差分信号对266的电信号触头252的配合端256之间的间隙259中。类似地,接地安装端274被构造成被布置在每个差分信号对266的电信号触头252的安装端258之间的间隙259中。

每个引线框组件230可进一步包括接合组件,其被构造成将接地板268附连至引线框壳体232。举例而言,接合组件可包括接地板268的至少一个接合件,其由接地板本体270支撑,且与引线框壳体232的至少一个接合件互补。接地板268的接合件被构造成附连至引线框壳体232的接合件,从而将接地板268紧固至引线框壳体232。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接地板268的接合件可被构造为至少一个开缝,例如多个开缝,包括一对开缝269,其沿侧向方向A延伸穿过接地板本体270。开缝269可对正和布置在接地配合端272和接地安装端274之间。

引线框壳体232可包括引线框壳体本体257,并且引线框壳体232的接合件可被构造为至少一个突出部293,例如多个,包括一对,突出部293,其可从壳体本体257沿侧向方向A延伸出来。突出部293的至少一部分可沿选定方向限定出横截面尺寸,其基本上等于或略大于将被附连于引线框壳体232的接地板268的开缝269的横截面尺寸。这样,突出部293的至少一部分可延伸穿过开缝269并且可压配于开缝269中,从而将接地板268附连至引线框壳体232。电信号触头252可安置在引线框壳体232的沟槽中,所述沟槽沿纵向方向L延伸到引线框壳体本体257的前表面,以使得配合端256从引线框壳体232的引线框壳体本体257的前表面向前延伸。

引线框壳体232可限定出凹陷区295,其沿侧向方向A延伸到引线框壳体本体257中。举例而言,凹陷区295可沿侧向方向A延伸到第一表面中并且终止于此,而不延伸穿过与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因此,凹陷区295可限定出凹陷表面297,其沿侧向方向A布置在引线框壳体本体257的第一和第二表面之间。当接地板268被附连于引线框壳体232时,凹陷表面297和引线框壳体本体257的第一表面可协作而限定出引线框壳体232的面向着接地板268的外表面。突出部293可从凹陷区295延伸出来,举例而言,从凹陷表面297沿背离第二表面且朝向第一表面的方向。

引线框组件230可进一步包括磁损耗材料,或磁吸收材料。举例而言,接地板268可由任何适宜的导电性金属,任何适宜的磁损耗材料,或导电性金属和磁损耗材料的组合制成。接地板268可以是导电性的,并且因此而被构造成反射在使用中电信号触头252产生的电磁能量,当然,可以理解,接地板268可以替代性地被构造成吸收电磁能量。磁损耗材料可以是磁损耗型的,并且是导电性或非导电性的。举例而言,接地板268可由一或多个ECCOSORB吸收性制品(可商业购自Emerson&Cuming,地址Randolph,MA)制成。接地板268可替代性地由一或多个SRC PolyIron吸收性制品(可商业购自SRC Cables,Inc,地址Santa Rosa,Ca)制成。导电性或非导电性的磁损耗材料可涂覆,例如注射成型,到接地板本体270的载有肋284的相对的第一和第二板本体表面上,如后面所描述参照图5A-5C。作为替代方式,导电性或非导电性的磁损耗材料可被形成,例如注射成型,为限定出以这里描述的方式构造的磁损耗型接地板本体270。接地配合端272和接地安装端274可被附连于磁损耗型接地板本体270,从而延伸从磁损耗型接地板本体270,如这里描述的。作为替代方式,磁损耗型接地板本体270可被包覆成型到接地配合端272和接地安装端274上。还可替代地,当磁损耗型接地板本体270是非导电性的时,磁损耗型接地板268可取消接地配合端272和接地安装端274。

继续参看看图5A-5C,所述多个接地板268中的每个的至少一部分,例如突出部,可被定向为离开板本体270限定的平面。例如,接地板268可包括由接地板本体270支撑的至少一个肋284,例如多个肋284。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所述多个肋284中的每个可被冲压或压制形成于板本体270中,并且因此与板本体270集成为单体。因此,所述肋284可进一步被称作隆起部。这样,所述肋284可限定出沿侧向方向A从板本体270的第一表面延伸出来的突出部,并且可进一步限定出沿侧向方向A延伸到与第一板本体表面相反的第二板本体表面中的多个凹陷部。所述肋284限定出沿接地板本体270彼此分隔的相应的封闭外周。因此,所述肋284完全包含在接地板本体270中。所述肋284可包括接近配合界面202的第一端和接近安装界面204的基本上垂直于第一端的第二端。所述肋284可在第一和第二端之间被弯折或以其它方式形成曲线形的。

引线框壳体232的凹陷区295可被构造成当接地板268被附连于引线框壳体232时至少部分地接纳所述肋284。所述肋284可沿横贯方向T彼此相隔,以使得每个肋284布置在相应的一个接地配合端272和相应的一个接地安装端274之间并且沿纵向方向L与相应的接地配合和安装端272和274对正。所述肋284可沿纵向方向L延展于接地配合端272和接地安装端274之间。

所述肋284可沿侧向方向A从接地板本体270,举例而言从板本体270的第一表面,延伸一段距离,该距离足以使得每个肋284的一部分延伸到由电信号触头252的至少一部分限定的平面中。该平面可由纵向和横贯方向L和T限定。举例而言,每个肋的一部分可限定出平坦部,其沿着在接地板268被附连于引线框壳体232时与接地配合端272的表面共面并且因此而也与信号触头252的配合端256的表面共面的平面延伸。因此,所述肋284沿侧向方向A位于最外侧的最外侧表面可以说在由纵向方向L和横贯方向T限定的平面中沿侧向方向A对正接地配合端272和信号触头252的配合端256的相应最外侧表面。

所述肋284沿纵向方向L与所述间隙259对正,以使得当接地板268被附连于引线框壳体232时所述肋284可延伸到引线框壳体232的凹陷区295中,在这方面,所述肋284可以在引线框壳体232中以接地触头的形式操作。可以理解,接地配合端272和接地安装端274可视具体情况定位在接地板268上,以使得接地板268可以构造成适于包含在第一或第二引线框组件230a-b中,如上面所描述。此外,虽然接地触头254可包括接地配合端272,接地安装端274,所述肋284,和接地板本体270,可以理解,接地触头254可包括分立的离散的接地触头,它们每个包括配合端、安装端和本体,所述本体从所述配合端延伸到所述安装端,以取代接地板268。延伸穿过接地板本体270的开缝269可延伸穿过相应的肋284,以使得每个肋284限定出相应的一个开缝269。因此,可以说接地板268的接合件由相应的各肋184支撑。这样,接地板268可包括由肋284支撑的至少一个接合件。

可以理解,引线框组件230不局限于所示出的接地触头254构型。例如,根据替代性实施方式,引线框组件230可包括由引线框壳体232支撑的离散的接地触头,如上面针对电信号触头252所描述的。所述肋284可以替代性地构造成接触引线框壳体232中的离散的接地触头。作为替代方式,板本体270可以是基本上平坦的并且可取消所述肋284或其它隆起部,并且离散的接地触头可通过其它方式电连接至接地板268或电隔离于接地板268。

再次特别参看图4A-4B,连接器壳体206可包括壳体本体208,其可由任何适宜的介电或电绝缘材料构成,例如塑料。壳体本体208可限定出前端208a,沿纵向方向L与前端208a分隔的相对的后端208b,顶壁208c,沿横贯方向T与顶壁208c分隔的底壁208d,和沿侧向方向A彼此分隔的相对的第一和第二侧壁208e和208f。第一和第二侧壁208e和208f可延伸于顶和底壁208c和208d之间,举例而言,从顶壁208c至底壁208d。第一和第二侧壁208e和208f可进一步从壳体本体208的后端208b延伸到壳体本体208的前端208a。从下面的描述可以理解,顶和底壁208c和208d和侧壁208e和208f中的每个可限定出抵靠表面,举例而言,在它们的前端,其被构造成面向或抵靠第一连接器壳体本体108的抵接壁108g。

壳体本体208的前端208a可被构造成当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配合时抵靠第一电连接器100的抵接壁108g。例如,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前端208a可位于由侧向方向A和横贯方向T限定的平面内。所示出的壳体本体208被构造为使得配合界面202沿配合方向相对于安装界面204分开向前。壳体本体208可进一步限定出空隙210,以使得当引线框组件230由连接器壳体206支撑时被布置在空隙210中。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空隙210可由顶和底壁208c和208d以及第一和第二侧壁208e和208f限定。

第二壳体本体208可进一步限定出至少一个对正件220,例如多个对正件220,其被构造成与第一电连接器100的互补对正件120配合,从而在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彼此配合时将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的将被彼此配合的组成元件对正。举例而言,至少一个对正件220,例如所述多个对正件220,被构造成与配合第一电连接器100的互补对正件120,从而将电触头250的配合端与第二电连接器200的互补电触头的相应配合端沿配合方向M对正。对正件220和互补对正件120可在第二电连接器200的配合端接触第一电连接器100的配合端之前配合。

所述多个对正件220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或粗对正件220a,例如多个第一对正件220a,其被构造成与第一电连接器100的互补第一对正件120a配合,从而实施初步或第一级对正,其可被看作粗对正。因此,第一对正件220a可被称作粗对正件。所述多个对正件220可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或精密对正件220b,例如多个第二对正件220b,其被构造成与第一电连接器100的互补第二对正件120a配合,在第一对正件220a和120a已经配合之后,从而实施二次或第二级对正,其可被看作精密对正,其为比粗对正更精确的对正。在电触头250与第一电连接器100的相应的互补电触头150发生接触之前,第一对正件220a和第二对正件220b之一或二者可与第一电连接器100的互补第一和第二对正件120a-b接合。

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第一或粗对正件220a可被构造为延伸到壳体本体208中的对正凹陷部222。因此,针对对正凹陷部222a-d的描述适用于粗对正件220a,除非以其它方式指出。举例而言,第二电连接器可包括第一凹陷部222a,其被构造成接纳第一电连接器100的第一对正梁122a,第二凹陷部222b,其被构造成接纳第一电连接器100的第二对正梁122b,第三凹陷部222c,其被构造成接纳第三对正梁122c,和第四凹陷部222d,其被构造成接纳第四对正梁122d。

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第一和第二凹陷部222a和222b中的每个分别沿内侧横贯方向T延伸到壳体本体208的顶壁208c中直至限定出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凹陷部222a和222b的内侧横贯方向边界的底板224。壳体本体208可进一步限定出第一和第二侧表面225a-b,它们沿侧向方向A分开并且从底板224沿横贯方向T延伸出来。举例而言,侧表面225a-b可至少部分地限定出第一和第二凹陷部222a和222b,并且可从相应的底板224沿横贯方向T延伸到顶壁208c。第一和第二凹陷部222a和222b中的每个可因此延伸于相应的第一和第二侧表面225a-b之间。一或多个、最多全部第一和第二侧表面225a-b和底板224可在与壳体本体208的前端208a之间的界面处形成倒角。倒角第一和第二侧表面225a-b中的每个的可向外延伸而沿侧向方向A背离其它的侧表面225a-b随着倒角沿配合方向延伸。底板224的倒角可向外延伸而沿横贯方向背离壳体本体208的顶壁208c随着底板224沿配合方向延伸。壳体本体208还限定出后壁226,其向后凹入从壳体本体208的前端208a沿纵向方向在与配合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后壁226可延伸于第一和第二侧表面225a-b之间,并且进一步之间顶壁208c和底板224。第一和第二凹陷部222a和222b中的每个可从前端208a延伸到后壁226。因此,相应的底板224、侧表面225a-b和后壁226中的每个可分别至少部分地限定,并且可组合起来限定,相应的各第一和第二凹陷部222a和222b。此外,第一和第二凹陷部222a和222b中的每个可限定出凹槽227,其从前端208a向后延伸穿过底板224并且被构造成接纳第一电连接器100的间隔壁112之一,例如第三间隔壁112c。

此外,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第三和第四凹陷部222c和222d中的每个分别沿内侧横贯方向T延伸到壳体本体208的底壁208d中直至限定出相应的第三和第四凹陷部222c和222d之间的内侧横贯方向边界的底板224。壳体本体208可进一步限定出第一和第二侧表面225a-b,它们沿侧向方向A分开并且从相应的底板224沿横贯方向T延伸出来直至底壁208d。第一和第二凹陷部222a和222b中的每个可因此延伸于相应的第一和第二侧表面225a-b之间。一或多个、最多全部第一和第二侧表面225a-b和底板224可在与壳体本体208的前端208a之间的界面处形成倒角。随着倒角沿配合方向延伸,第一和第二侧表面225a-b中的每个的倒角可沿侧向方向A向外延伸背离其它的侧表面225a-b。随着底板224沿配合方向延伸,底板224的倒角可沿横贯方向T向外延伸背离壳体本体208的底壁208d。侧表面225a-b至少部分地限定出第一和第二凹陷部222a和222b,并且可从相应的底板224沿横贯方向T延伸到底壁208d。壳体本体208还限定出后壁226,其从壳体本体208的前端208a沿纵向方向在与配合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向后凹入。后壁226可延伸于第一和第二侧表面225a-b之间,并且进一步在底壁208d和底板224之间。第二和第三凹陷部222c和222d中的每个可从前端208a延伸到后壁226。因此,相应的底板224、侧表面225a-b和后壁226中的每个可分别至少部分地限定,并且可组合起来限定,相应的各第二和第三凹陷部222c和222d。此外,第三和第四凹陷部222c和222d中的每个可限定出凹槽227,其从前端208a向后延伸穿过底板224并且被构造成接纳第一电连接器100的间隔壁112之一,例如第三间隔壁112c。

凹陷部222a-d可被定位成使得分别连接在第一和第二凹陷部222a-b的中心、第二和第三凹陷部222b-c的中心、第三和第四凹陷部222c-d的中心和第四和第一凹陷部222d-a的中心之间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线限定出矩形。第二和第四线可长于第一和第三线。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凹陷部222a-d可被布置在壳体本体208的前端208a的相应的象限中。举例而言,第一凹陷部222a可被布置成接近包含第一侧壁208e的平面与包含顶壁208c的平面之间的界面。第二凹陷部222b可被布置成接近包含顶壁208c的平面与包含第二侧壁208f的平面之间的界面。第三凹陷部222c可被布置成接近包含第二侧壁208e的平面与包含底壁208d的平面之间的界面。第四凹陷部222d可被布置成接近包含底壁208d的平面与包含第一侧壁208f的平面之间的界面。

因此,第一凹陷部222a可沿侧向方向A与第二凹陷部222b对正,并且沿横贯方向T与第四凹陷部222d对正。第一凹陷部222a可沿侧向方向和横贯方向T二者与第三凹陷部222c分隔。第二凹陷部222b可沿侧向方向A与第一凹陷部222a对正,并且沿横贯方向T与第三凹陷部222c对正。第二凹陷部222b可沿侧向方向和横贯方向T二者与第四凹陷部222d分隔。第三凹陷部222c可沿侧向方向A与第四凹陷部222d对正,并且沿横贯方向T与第二凹陷部222b对正。第三凹陷部222c可沿侧向方向和横贯方向T二者与第一凹陷部222a分隔。第四凹陷部222d可沿侧向方向A与第三凹陷部222c对正,并且沿横贯方向T与第一凹陷部222a对正。第四凹陷部222d可沿侧向方向和横贯方向T二者与第二凹陷部222b分隔。凹陷部222a-d中的每个,包括相应的底板224和侧表面225a-b,可随着它们朝向后壁226延伸到前壁208a中基本上平行于彼此从前壁208a延伸,或可替代性地,随着它们朝向后壁226延伸到前壁208a中,相对于一或多个、最多全部其它凹陷部222a-d会聚或散开。

现在总体上参看图1-4B,当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配合时,对正梁122a-d的第一和第二倒角表面124和126可分别沿限定互补凹陷部222a-d的侧表面225a-b和底板224的倒角表面骑跨行进,从而沿侧向方向A和横贯方向T实施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的第一级对正。如上所述,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的第一级对正可包括沿侧向方向A和横贯方向T中的至少一个或二者将第一和第二连接器壳体106和206和相应的电触头150和250至少部分地对正。例如,当开始进行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彼此之间的配合时,如果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沿侧向方向A相对于彼此错位,第一倒角表面124可与侧表面225a-b的倒角之一或二者接合以校正第一电连接器100沿侧向方向A相对于第二电连接器200的对正。类似地,当开始进行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之间的配合时,如果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沿横贯方向T相对于彼此错位,倒角表面126可与底板224的倒角接合以校正第一电连接器100沿横贯方向T相对于第二电连接器200的对正。因此,对正梁122a-d可与互补凹陷部222a-d对正,从而在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彼此配合时插入到互补凹陷部222a-d中。

再次参看图4A-B,对于各凹陷部222a-d,每个凹陷部222a-d可以相同地定尺寸和形状,或者可以一或多个、最多全部凹陷部222a-d不同地定尺寸和形状,以使得至少一个凹陷部222a-d可限定出极性元件,其允许当第一和第二连接器100和200中的每个相对于另一个沿预定定向时实现彼此配合。例如,凹陷部222a-d之一的侧表面225a-b之间沿侧向方向A的距离可不同于凹陷部222a-d中的另一个。可以理解,凹陷部222a-d彼此之间可能不同的尺寸和/或形状不局限于各宽度,并且第一和第二凹陷部222a-d的任何其它适宜的特性可以彼此不同,以使得第一和第二凹陷部222a-d可限定出极性元件。

如上所述,第二电连接器200可限定出任何数量的引线框组件230,视具体情况,并且因此而任何数量的第一和第二引线框组件230a-b的对261,视具体情况,单独或与外侧引线框组件130c和130d相组合。如图所示,第一电连接器可包括至少一个对261,例如多个对261,举例而言,第一对261a和第二对261b,其相对于侧向方向A被布置在外侧引线框组件230a和230b之间。举例而言,第一对261a可被布置成靠近第一外侧引线框组件230c和第二对261b,第二对261b可被布置在第二外侧引线框组件230d和第一对261a之间。第二电连接器200可进一步限定出沿侧向方向A延伸的相应的间隙263,包括第一外侧引线框组件230c和第一对261a之间的第一间隙263a,第一和第二对261a和261b之间的第二间隙263b,和第二对261b和第二外侧引线框组件230d之间的第三间隙263c。第一和第三间隙263a和263c可被称作外侧间隙,第二间隙263b可被称作内侧间隙,相对于侧向方向A布置在外侧间隙之间。第一和第四对正件220a,举例而言,对正凹陷部222a和222d,可与第一间隙263a对正以使得第一间隙263a延伸于第一和第四对正凹陷部222a和222d之间。第二和第三对正件220a,举例而言,对正凹陷部222b和222c,可与第三间隙263c对正,以使得第三间隙263c布置在第二和第三对正凹陷部222b和222c之间。

对正凹陷部222a-d可被称作粗对正凹陷部,并且壳体本体208可进一步限定出精密对正件220b,形式为精密对正凹陷部228,例如第一和第二对正凹陷部228a和228b,其限定出成对的,例如第一对的第二对正凹陷部。因此,针对对正凹陷部228d的描述适用于粗对正凹陷部222a,除非以其它方式指出。第一和第二凹陷部228a和228b被布置在第二间隙263b的相对端上,以使得第二间隙263b沿横贯方向T布置在第一和第二凹陷部228a和228b之间。因此,凹陷部228可相对于侧向方向A被布置在相应对的第一凹陷部222之间。对正凹陷部228a-b可被构造成接纳对正梁128a和128b,从而在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彼此配合时提供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沿侧向方向A相对于彼此的精密对正,或第二级对正,从而将电触头150与第二电连接器200的互补电触头对正,举例而言,相对于侧向方向A和横贯方向T。

第一精密对正凹陷部228a可沿与内侧横贯方向T相反的外侧横贯方向T延伸到壳体本体208的顶壁208c中,直至限定出第一凹陷部228a的外侧横贯方向边界的底板239。壳体本体208可进一步限定出第一和第二侧表面245a-b,它们沿侧向方向A分开并且从底板239中沿横贯方向T延伸。举例而言,侧表面245a-b可至少部分地限定出第一凹陷部228a,并且可从相应的底板239沿横贯方向T延伸到顶壁208c的内表面。第一凹陷部228a可因此延伸于相应的第一和第二侧表面245a-b之间。一或多个、最多全部第一和第二侧表面245a-b和底板239可在与壳体本体208的前端208a之间的界面处形成倒角,视具体情况。壳体本体208还限定出后表面247,其从壳体本体208的前端208a沿纵向方向L在与配合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向后凹入。后表面247可延伸于第一和第二侧表面245a-b之间,并且进一步在顶壁208c和底板239之间。第一凹陷部222a可从前端208a延伸到后表面247。因此,各底板239、侧表面245a-b和后表面247中的每个可至少部分地限定,并且可组合起来限定,相应的第一凹陷部228a。

类似地,第二精密对正凹陷部228b可沿与内侧横贯方向T相反的外侧横贯方向T延伸到壳体本体208的底壁208d中,直至限定出第二凹陷部228b的外侧横贯方向边界的底板239。壳体本体208可进一步限定出第一和第二侧表面245a-b,它们沿侧向方向A分开并且从底板239中沿横贯方向T延伸。举例而言,侧表面245a-b可至少部分地限定出第二凹陷部228b,并且可沿横贯方向T从相应的底板239延伸到顶壁208c的内表面。第二凹陷部228b可因此延伸于相应的第一和第二侧表面245a-b之间。一或多个、最多全部第一和第二侧表面245a-b和底板239可在与壳体本体208的前端208a之间的界面处形成倒角,视具体情况。壳体本体208还限定出后表面247,其从壳体本体208的前端208a沿纵向方向L在与配合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向后凹入。后表面247可延伸于第一和第二侧表面245a-b之间,并且进一步在顶壁208c和底板239之间。第一凹陷部222a可从前端208a延伸到后表面247。因此,相应的底板239、侧表面245a-b和后表面247中的每个可至少部分地限定,并且可组合起来限定,相应的第二凹陷部228b。

现在总体上参看图1-4B,上面描述的第一对正级对正已被如上面所描述完成,第一和第二精密对正凹陷部228a-b中的每个被对正以接纳互补第一和第二精密对正梁128a和128b,从而随着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配合实施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的组成元件沿侧向和横贯方向A和T的第二级对正。因此,随着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在第一级对正之后沿配合方向M进一步配合,将通过将对正梁128a-b插入相应对正凹陷部228a-b中而启动第二级对正,从而对正电触头150和250的配合端以使它们配合彼此,如下面更详细描述。可以理解,1)第一电连接器100的一或多个、最多全部粗对正件和一或多个、最多全部精密对正件可以以前面描述的方式限定出突出部,例如梁,或凹陷部,和2)第二电连接器200的一或多个、最多全部粗对正件和一或多个、最多全部精密对正件可以以前面描述的方式限定出突出部,例如梁,或凹陷部,以使得,3)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的粗对正件可以以前面描述的方式彼此配合,并且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的精密对正件可以以前面描述的方式彼此配合。

再次参看图4A-B,第二壳体本体208可进一步限定出至少一个间隔壁212,例如多个间隔壁212,其被构造成在配合界面202至少部分地封罩,并且因此而保护,电触头250。每个间隔壁212可从壳体本体的前端208a沿纵向方向L向后延伸到空隙210中,例如从前端208a朝向后端208b。在这方面,可以说至少一个间隔壁212可限定出壳体本体208的前端208a。每个间隔壁212可进一步沿横贯方向T延伸于顶和底壁208c和208d之间,并且因此而能够位于由纵向方向L和横贯方向T限定的相应的平面中。间隔壁212沿侧向方向A彼此相隔,并且定位在第一和第二侧壁208e和208f之间。每个间隔壁212可限定出第一侧表面211和沿侧向方向A与第一侧表面211分隔并且沿侧向方向A面向着对置的第一侧表面211的相对第二侧表面213。

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壳体本体208限定出多个间隔壁212,包括第一间隔壁212a和第二间隔壁212b。第一和第二间隔壁212a可相对于侧向方向A安置在第一和第二对粗对正凹陷部228a之间,并且可延伸于顶和底壁208c和208d之间。第一和第二侧壁208e和208f可进一步限定出相应的第三和第四间隔壁212c和212d。因此,第三和第四间隔壁212c和212d可被称作外侧间隔壁,第一和第二间隔壁212a和212b可被称作内侧间隔壁,布置在外侧间隔壁之间。第二电连接器200可被构造成使得第一和第二引线框组件230a和230b的对261可被布置在至少一个、最多全部间隔壁的相对侧,举例而言,内侧间隔壁的相对侧。第二电连接器200可进一步被构造成使得单独的引线框组件230c和230d可被布置成靠近至少一个、最多全部间隔壁的一侧,举例而言,外侧间隔壁的一侧。

如上所述,第二电连接器200可包括多个引线框组件230,它们布置在连接器壳体206的空隙210中并且沿侧向方向A彼此相隔。至少一些、最多全部引线框组件230可被布置在相应对261的紧邻第一和第二相应引线框组件230a-b中。引线框组件230可进一步限定出第一外侧引线框组件230c,其可被布置成靠近第一侧壁208e并且可被构造为这里针对第一引线框组件230a描述的方式。引线框组件230可进一步限定出第二外侧引线框组件230d,其可被布置成靠近第二侧壁208f并且可被构造为这里针对第二引线框组件230b描述的方式。

每个信号触头252的配合端256可被构造为插槽配合端,其限定出弯折的,举例而言曲线形的,远侧末端264,其可限定出配合端256的自由端。例如,末端264可限定出第一部分,其随着电信号触头252沿配合方向延伸而沿侧向方向A背离间隔壁212的相应表面向外张开,和第二部分,其随着电信号触头252进一步沿配合方向延伸从第一部分沿侧向方向A朝向间隔壁212的相应表面向内延伸。类似地,接地配合端272可被构造为插槽配合端,其限定出弯折的,举例而言曲线形的,远侧末端280,其可限定出接地配合端272的自由端。例如,末端280可限定出第一部分,其随着接地配合端272沿配合方向延伸而沿侧向方向A背离间隔壁212的相应表面向外张开,和第二部分,其随着接地配合端272进一步沿配合方向延伸从第一部分沿侧向方向A朝向间隔壁212的相应表面向内延伸。

因此,信号触头252的配合端256的末端264和至少一个、最多全部第一引线框组件230a的接地配合端272的末端280可被根据第一定向布置,其中,末端264和280沿相应配合端沿着从相应安装端至相应配合端的方向相对于壳体本体108的第二侧壁208e凹入,举例而言,沿所述肋284从接地安装端274至接地配合端272。因此,末端264和280可以相对于第二侧壁208e内凹。信号触头252的配合端256的末端264和至少一个、最多全部第二引线框组件230b的接地配合端272的末端280可被根据第二定向布置,其中,末端264和280相对于壳体本体208的第一侧壁208e凹入。因此,第二引线框组件230b的末端264和280可以相对于第一侧壁208e内凹。信号触头252的配合端256的末端264和至少一个、最多全部第二引线框组件130b的接地配合端272的末端280可被根据第二定向布置,其中,末端264和280弯折,举例而言,呈曲线形,沿相应配合端沿着从相应安装端至相应配合端的方向朝向壳体本体208的第一侧壁208e,举例而言沿所述肋284从接地安装端274至接地配合端272。第二电连接器200可被构造成分别交替分布第一和第二引线框组件230a和230b,布置在连接器壳体206中,从第二电连接器200的前视图中看从右至左位于第一侧壁208e和第二侧壁208f之间。

每个间隔壁212可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地封罩,并且因此而保护,相应两列电触头250中各相应电触头250的配合端256和接地配合端272。例如,第一引线框组件230a的配合端256和接地配合端272可被布置成靠近相应间隔壁212a-c的第一表面211,并且可与相应间隔壁212a-c的第一表面211分隔。第二引线框组件230的配合端256和接地配合端272可被布置成靠近相应间隔壁212a-c的第二表面213,并且可与相应间隔壁212a-c的第二表面213分隔。间隔壁212可因此发挥作用而保护电触头250,例如通过防止布置在相邻线阵251中的电触头250之间接触。

间隔壁212,并且因此而壳体本体208,可进一步被构造成在配合界面202处至少部分地封罩,并且因此而保护,电触头250。例如,壳体本体208可进一步限定出至少一个肋214,例如多个肋214,其沿侧向方向A延伸并且被构造成在各紧邻的电触头250的相应配合端处布置在它们之间。例如一个肋214可被布置在特定线阵251中的电触头250的相应的一个接地配合端272和相应的一个配合端256之间,或者可以被布置在特定线阵中的各相应的电触头250的配合端之间,举例而言信号触头252的对266的配合端256之间。因此,沿每个线阵251的连接器壳体206可包括相应的肋214,其在线阵的至少两个、最多全部电触头250的各紧邻配合端之间从间隔壁212延伸出来。

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至少一个间隔壁212,例如每个间隔壁212,可限定出从间隔壁212的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213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两个表面211和213)延伸的多个肋214。举例而言,限定出第三间隔壁212c的第一侧壁208e可进一步限定出第一表面211,其面向着第一间隔壁212a的第二表面213,限定出第四间隔壁212d的第二侧壁208f可进一步限定出第二表面213,其面向着第二间隔壁212b的第一表面211。

第一、第二和第三间隔壁212a-c可限定出相应的第一组肋214a,其从间隔壁的第一侧211沿侧向方向A延伸出来。第一、第二和第四间隔壁212a、212b和212d可限定出从间隔壁的第二侧213延伸的相应的第二组肋214b。从相应间隔壁的公共侧沿横贯方向T突伸的各紧邻的肋214可从间隔壁212延伸,从而在电触头250中的选定的一个的相反两侧相隔,并且可沿横贯方向T分开一段距离,该距离大于选定的一个电触头250的相对边缘之间相应宽侧面的长度。可以理解,宽侧面可沿配合端156的整个长度从一个所述相对边缘连续延伸到另一个所述相对边缘,以使得配合端256中的每个不在彼此相反的边缘之间分叉。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每个电信号触头152限定出仅一个配合端156和仅一个安装端158。至少一个或多个所述肋214可被布置成靠近紧邻电触头250的边缘,并且从其分开,其中,紧邻电触头250的边缘彼此面向对方。

因此,可以理解,第一和第二间隔壁212a-b中的每个的相应第一和第二表面211和213可分别限定出基部241,其分别沿电触头250的宽侧面沿给定对261的第一和第二引线框组件230a和230b的横贯方向T延伸,和肋214,其分别在给定对261的第一和第二引线框组件230a和230b的电触头250的边缘之间的位置处沿侧向方向A从基部241相对端延伸出来。还应理解,第三和第四间隔壁212c和212d的相应第一和第二表面211和213中的每个可分别限定出基部241,其分别沿相应第一和第二引线框组件230a和230b的横贯方向T沿宽侧面电触头250延伸,和肋214,其分别在第一和第二引线框组件230a和230b的电触头250的边缘之间的位置处沿侧向方向A从基部241的相对端延伸出来。基部241的相对端可沿横贯方向T彼此相隔。

间隔壁212的基部241可彼此集成为单体。可以理解,间隔壁212,包括基部241和所述肋214,可沿电触头250的四侧中的三侧(例如两个边缘和一个宽侧面)延伸,并且可沿其形成细长形。所述肋214可沿整个相应边缘在配合端处延伸,或者可以在沿整个相应边缘在配合端处延伸之前终止。因此,可以说间隔壁212至少部分地围绕电触头250的三侧,三侧之一被基本上垂直于三侧中的另两侧定向。此外,可以说间隔壁212,包括基部241和相应的肋214,可限定出相应的凹口,用以接纳电触头250的至少一部分,举例而言,在它们的配合端。从下面的描述可以理解,随着电触头250与第二电连接器200的电触头配合,电触头250挠曲,以使得电信号触头252的配合端256和接地配合端272被偏压而沿侧向方向A朝向间隔壁214的相应基部241移动,但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不抵靠于此。因此,在配合时,配合端256和272布置成比不配合时更靠近相应基部241。可以理解,信号触头252的配合端256的末端264和接地配合端272的末端280可以相对于相应间隔壁212的相应外表面内凹,例如,在相应基部241处。

举例而言,电信号触头252可限定出相应的第一或内表面253a,其相对于相应基部241和侧壁108e和108f之一凹入,举例而言,在配合端256,并且特别是在末端264,如上面所描述。电信号触头252可进一步限定出相应的第二或外表面253b,其可以沿侧向方向A外凸并且与内表面253a相对。类似地,接地配合端272可限定出相应的第一或内表面281a,其相对于相应基部241和侧壁108e和108f之一凹入,例如,在末端280,如上面所描述。接地配合端272可进一步限定出相应的第二或外表面281b,其可以沿侧向方向A内凹并且与内表面253a相对。内表面253a和181a可限定出第一宽侧面表面,而外表面253b和281b可限定出第二宽侧面表面。此外,第一和第二引线框组件230的信号触头252的被沿相应的第一和第二线阵251布置并且布置在公共间隔壁212的相反表面211和213处的内表面253a可以相对于彼此内凹,尽管它们可以沿它们的相应线阵相对于彼此偏移。因此,第一线阵251的信号触头252的内表面253a可面向第二线阵251的信号触头252的内表面253a。此外进一步地,第一和第二引线框组件230的接地配合端272的被沿相应的第一和第二线阵251布置,并且布置在公共间隔壁的相反表面211和213处的内表面281a可相对于彼此内凹。因此,第一线阵251的接地配合端272的内表面281a可面向第二线阵251的接地配合端272的内表面281a。

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第一线阵的信号触头252的与公共间隔壁的第一表面211靠近的配合端256可与紧邻第一线阵且与公共间隔壁的第二表面213靠近的第二线阵的信号触头252成镜像,以使得公共间隔壁布置在第一和第二线阵之间。术语“紧邻”可指没有电触头线阵被布置在第一和第二线阵之间。此外,第一线阵的接地配合端272可与第二线阵的接地配合端272成镜像。可以理解,所述配合端可成镜像,尽管它们可以相对于彼此沿相应的线阵或横贯方向T偏移。选择出的信号触头252的配合端256,例如,在沿第一和第二线阵的电触头250的每个第三配合端处,可彼此成镜像并且沿侧向方向A彼此对正。

可以理解,信号触头252可被布置成多个线阵251,如上面所描述,包括沿侧向方向A彼此分隔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线阵251。第二线阵可被布置在第一和第三线阵之间。第一和第二线阵251可分别由第一和第二引线框组件230a-b限定,并且因此而第一线阵251的内凹内表面253a可面向第二线阵251的内凹内表面253a。此外,第二线阵251的选定差分信号对266可限定出受扰差分信号对,其可安置成靠近侵扰差分信号对266,侵扰差分信号对可被布置成靠近受扰差分信号对。举例而言,各侵扰差分信号对266可被沿第二线阵布置并且沿横贯方向T与受扰差分信号对分隔。此外,各侵扰差分信号对266可被布置成第一和第三线阵251,并且因此而沿侧向方向A和横贯方向T之一或二者与受扰差分信号对266分隔。全部线阵的差分信号触头,包括侵扰差分信号对,被构造成以一定数据传输速率在相应配合端和安装端之间传输差分信号,同时在受扰差分信号对上产生不超过百分之六的最恶性非同步多重主动串扰。数据传输速率可在下述端点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以下各个端点:六又四分之一吉比特每秒(6.25Gb/s)和大约五十吉比特每秒(50Gb/s)(包括大约十五吉比特每秒(15Gb/s),十八吉比特每秒(18Gb/s),二十吉比特每秒(20Gb/s),二十五吉比特每秒(25Gb/s),三十吉比特每秒(30Gb/s),和大约四十吉比特每秒(40Gb/s))。

电触头250的边缘还可沿横贯方向T与所述肋214分隔。多个第一肋214a中选定的那些可因此被布置在第一引线框组件230a之一的相应接地配合端272和相邻配合端256之间,并且进一步在第一引线框组件230a之一的信号触头252的每对266配合端256之间。多个第二肋214b中选定的那些可因此被布置在第二引线框组件230b之一的相应接地配合端272和相邻配合端256之间,并且进一步在第二引线框组件230b之一的每对266信号触头252的配合端256之间。所述肋214可发挥作用而保护电配合端256和接地配合端272,例如通过防止相应线阵251中的电触头250的配合端256和接地配合端272之间接触。可以理解,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间隔壁212,包括所述肋214和基部241,沿至少一个或多个、最多全部信号触头252延伸一段距离,该距离小于从相应配合端256至相应的安装端258的距离的一半。

当所述多个引线框组件230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被布置在连接器壳体206中时,所述多个电触头250中的每个的信号触头252的末端264和接地配合端272的末端280可被布置在连接器壳体206中,以使得末端264和280相对于纵向方向L从壳体本体208的前端208a向后凹入。在这方面,可以说连接器壳体206沿配合方向延伸超出插槽信号触头252的配合端256的末端264和超出插槽接地板268的接地配合端272的末端280。因此,前端208a可保护电触头250,例如通过防止末端264和280和靠近壳体本体208的前端208a布置的物体之间接触。

还请参看图6,当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彼此配合时,侧壁108e和208e可彼此抵靠,例如,在抵靠表面208g和侧壁208e的前端208a处。此外,侧壁108f和208f可彼此抵靠,例如,在抵靠表面208g和侧壁208f的前端208a处。侧壁208e和208e可因此而基本上彼此并排延伸并且沿纵向方向L彼此对正。类似地,侧壁208f和208f可基本上彼此并排延伸并且沿纵向方向L彼此对正。因此,当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配合时第一连接器壳体106和第二连接器壳体206彼此抵靠的壁的相应外表面可进一步彼此平齐。

此外,当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配合时,相应引线框组件230的配合端插入到相邻间隔壁121之间的间隙中。此外,引线框组件130的配合端插入到相应的间隙263中。因此,各配合端中的每个的第一和第二组电触头150和250被带到彼此接触,从而将第一和第二电触头150和250安置成彼此电导通。举例而言,电信号触头152和252被带到彼此电导通,接地触头152和254被带到彼此电导通,并且无偶触头152a和252a被带到彼此电导通。电触头150的配合端中的每个可将电触头250朝向相应间隔壁212偏压,并且电触头250的配合端中的每个可将电触头150朝向相应间隔壁偏压。举例而言,信号触头152和252的外表面253b和153b分别可以沿彼此骑跨行进,从而将信号触头152和252朝向它们的相应间隔壁例如基部偏压,并且进入到相应的凹口中。类似地,接地配合端172和272的外表面181b和281b分别可以沿彼此骑跨行进,从而将信号触头152和252朝向它们的相应间隔壁例如基部偏压,并且进入到相应的凹口中。

此外,电触头150和250的配合端可至少部分地例如基本上被第一和第二连接器壳体106和206围绕。例如,当电连接器100和200配合时,每个电触头150被布置成靠近第二连接器壳体的沿电触头150的第四表面延伸的一个间隔壁212,该第四表面可以是例如与靠近间隔壁112的相应基部141的宽侧面相反的电触头150的宽侧面。此外,当电连接器100和200配合时,每个电触头250被布置成靠近第一连接器壳体100的沿电触头250的第四表面延伸的一个间隔壁112相邻,该第四表面可以是例如与靠近间隔壁212的相应基部241的宽侧面相反的电触头250的宽侧面。因此,连接器壳体106和206组合而基本上围绕每个电触头150和250的配合端。

可以认识到,电触头150的配合端,包括接地配合端172和电信号触头152的配合端156,可被构造为中性化的,以使得配合端156和接地配合端172中的每个可与其自身的镜像配合。因此,第一电连接器100的电触头150的配合端与第二电连接器的电触头250成镜像并且配合。由于第一电连接器100可被构造为直角连接器,如这里针对第二电连接器200描述的类型的,可以理解,一种方法可被提供用于制造两种直角连接器,例如第一电连接器100和第二电连接器200,它们的相应的电触头150和250是中性化的。所述方法可包括下述步骤:制造多个第一引线框组件,例如第一引线框组件130a,如这里描述的,和多个第二引线框组件,例如第二引线框组件130b,如这里描述的。因此,第一和第二引线框组件130a和130b限定出沿它们的相应的第一和第二线阵151彼此对正的配合端156和接地配合端172。每个线阵限定出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线阵的第一端基本上与第二线阵的第一端对正,第一线阵的第二端基本上与第二线阵的第二端对正。沿一公共方向从第一端至第二端,第一引线框组件130a可限定出第一触头分布模式,例如重复的G-S-S型分布模式,第二引线框组件130b可限定出第二触头分布模式,例如S-G-S,其不同于第一触头分布模式。此外,第一引线框组件130a的配合端可以相对于第二引线框组件130b的配合端内凹。此外,配合端156和接地配合端172可以是中性化的配合端。用于制造这两种直角电连接器的方法可包括将第一组第一和第二引线框组件130a和130b支撑在第一电连接器的连接器壳体中,和将第二组第一和第二引线框组件130a和130b支撑在第二电连接器的连接器壳体中。

可以理解,第一和第二直角电连接器可配合于彼此,以使得它们的安装界面彼此共面。作为替代方式,第一和第二直角电连接器之一可以相对于第一和第二直角电连接器中的另一个沿反向定向配合,以使得它们的安装界面沿横贯方向T彼此分隔,也被称作反向共面构型。

不局限于理论,可以相信,基本上包封每个第一和第二组电触头150和250提高了电连接器组件10并且因此而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的电性能特性。此外,不局限于理论,可以相信,电触头150和250的配合端的形状提高了电连接器组件10并且因此而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的电性能特性,举例而言,通过电学模拟表明,这里描述的第一、第二和第二电连接器100、200和400的实施方式分别能够操作而传输数据,例如在每个电触头的相应配合和安装端之间,在下述端点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以下各个端点:大约八吉比特每秒(8Gb/s)和大约五十吉比特每秒(50Gb/s)(包括大约二十五个吉比特每秒(25Gb/s),大约三十吉比特每秒(30Gb/s),和大约四十吉比特每秒(40Gb/s)),例如最小为大约三十吉比特每秒(30Gb/s),包括大约它们之间任何0.25吉比特每秒(Gb/s)左右的递增量,其中最恶性多重主动串扰不超过大约0.1%-6%的范围,包括所有子范围和整数值,举例而言,1%-2%,2%-3%,3%-4%,4%-5%,和5%-6%包括1%,2%,3%,4%,5%,和6%,大体上在可接受的串扰级别内,例如低于大约百分之六(6%)。此外,这里描述的第一、第二和第二电连接器100、200和400的实施方式分别可操作在下述端点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以下各个端点:大约1和25GHz,包括1和25GHz之间的任何0.25GHz左右的递增量,例如在大约15GHz。

如这里描述的电连接器可具有边缘耦合型差分信号对,并且可电触头150的所述配合端和所述安装端之间传输数据信号,传输速率为至少大约28,29,30,31,32,33,34,35,36,37,38,39或40吉比特每秒(或它们之间的任何0.1吉比特每秒增量值)(在大约30至25皮秒上升时间),其中在受扰对上产生的非同步多重主动最恶性串扰不超过百分之六,同时维持差分阻抗在系统阻抗(典型地85或100欧姆)的正负百分之十,并且同时保持插入损失在下述范围内:通过20GHz(模拟)时在大约零至-1dB的范围内,通过30GHz(模拟)时在大约20GHz零至-2dB的范围内,通过33GHz时在内零至-4dB的范围,而通过40GHz时在大约零至-5dB的范围内。在10吉比特每秒数据传输速率下,模拟产生综合串扰杂波(ICN),其可全部是不超过3.5的NEXT值,且ICN(全部FEXT)值低于1.3。在20吉比特每秒数据传输速率,模拟产生ICN(全部NEXT)值低于5.0,且ICN(全部FEXT)值低于2.5。在30吉比特每秒数据传输速率,模拟产生ICN(全部NEXT)值低于5.3,且ICN(全部FEXT)低于4.1。在40吉比特每秒数据传输速率,模拟产生ICN(全部NEXT)值低于8.0,且ICN(全部FEXT)低于6.1。可以认识到,2吉比特/秒为大约1GHz。

从这里的描述可以理解,一种具有边缘耦合型差分信号对的电连接器可以包括串扰限制器,例如屏蔽罩,金属板,或谐振降低元件(磁损耗型屏蔽罩),位于相邻各列(沿横贯方向T)或各行(沿侧向方向A)的差分信号对之间和列方向或行方向内相邻差分信号对之间。串扰限制器,与插槽-至-插槽电连接器配合界面组合,在电模型模拟中已被展示增大电连接器的数据传输率至40吉比特每秒,而不增大非同步多重主动最恶性串扰超出百分之六,其中差分阻抗为系统阻抗的正负百分之十,插入损失在15GHz为大约-0.5dB和在21GHz为大约-1dB(数据传输速率为大约42吉比特每秒),差分对密度为每线性英寸卡边缘大约70至83或84至100个差分信号对,或每平方英寸大约98至99个差分信号对),以使得列方向上一英寸将包含一个低速信号触头和7个带有交插接地的差分对。为了实现这种差分对密度,沿行方向的中心-至-中心列间距范围可在1.5mm至3.6mm,包括1.5mm至3.0mm,包括1.5mm至2.5mm,例如1.8mm,且沿列方向中心-至-中心行距的范围可在1.2mm至2.0mm,并且是可变的。当然,触头可通过其它方式布置以实现任何期望的差分对密度,视具体情况。

现在参看图7A-B,如上面所描述,电触头150和250的安装端可被构造为压配尾端,表面安装尾端,可熔元件例如焊球,或它们的组合。因此,虽然图7A-B展示出第二电连接器200的安装端,可以理解,第一电连接器100的安装端也可以以如图7A-B中所示和参照其描述的方式构建。例如,接地安装端274可被构造为针眼压配尾端,其被构造成被压配到相应第二基板30b的相应的过孔中。电信号触头252的安装端258可被构造为引线271,其从相应的引线框壳体232突伸出来。举例而言,根据直角连接器,引线271可从相应的引线框壳体232的底表面向下延伸。根据垂直型连接器,引线271可从相应的引线框壳体232的后表面向后延伸。引线271被构造成被压靠于,或以其它方式实现与互补电元件例如第二基板300b的一表面例如导电性触垫接触,从而将信号触头252安置成与第二基板电导通。

引线271中的每个可包括杆部271a,其从相应的引线框壳体232延伸出来直至远端,和钩部271b,其从杆部271a的远端沿着从杆部271a成角度偏移并且也相对于包括相应的线阵251和纵向方向L的平面成角度偏移的方向延伸。因此,引线271可基本上是“J形”的,并且可被称作J形引线。举例而言,各紧邻的引线271的钩部271b可被沿不同的例如相反的方向定向。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引线271中的第一个273a可被沿第一方向定向,引线271中的第二个273b可被沿相对于第一方向成角度偏移例如与其相反的第二方向定向。引线271的第一和第二个273a-b中的第一和第二紧邻触头可由信号触头252限定,其限定出差分信号对266。因此,限定出差分信号对的第一和第二信号触头可包括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偏移(例如可被相对于彼此沿相反方向定向)并且相对于由横贯方向和纵向方向T和L限定的平面成角度偏移的引线271,该平面进一步穿过接地安装端274。举例而言,每对266的引线271中第一和第二个273a-b之一的钩部271b可从杆部271a的远端朝向接地板268延伸,且每对266的引线271第一和第二个273a-b中另一个的钩部271b可从杆部271a的远端背离接地板268延伸。给定对261的第一个引线框组件230a的引线271中的每个可相对于给定对的第二个引线框组件230b的引线271中的每个偏移,举例而言沿纵向方向L。引线271可以下述文献中描述的方式构成: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No.13/484,774,提交日2012年5月31日,其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申请,正如其全文在本申请中记载了一样。

如上所述,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之一或二者可包括任何数量的引线框组件230,并且因此而任何数量的引线框组件230的对261和它们之间相应的间隙263。举例而言,如示于图8A,第一电连接器100可包括第一和第二内侧对161b的引线框组件,且精密对正件120b可包括第二对的第一和第二精密对正梁128a和128b,它们分别对正和位于间隔壁112的相反两侧,该间隔壁以前面描述的方式布置在第二内侧对161b的第一和第二引线框组件130a和130b之间。第一电连接器100被构造成与互补第二电连接器配合,互补第二电连接器具有两对内侧精密对正插槽,所述内侧精密对正插槽被构造成接纳这两对内侧对正梁128a和128b中的每个。此外,如示于图8A,侧壁108e和108f可延伸到壳体本体108的前端108a。因此连接器壳体106可在侧壁108e和108f中的每个和它们的紧邻粗对正件120a之间限定出间隙。

此外,如示于图8B,第二电连接器200可包括至少一个例如多个引线框组件230,其可被布置为对261,在对261a和261b之间。举例而言,第二电连接器可包括第三对261c的引线框组件230a-b,布置在第一和第二内侧对261a和261b的引线框组件230a-b之间。因此,电连接器200可限定出第二内侧间隙263,布置在引线框组件的各相应的内侧对261之间。类似地,电连接器可包括第三和第四对正凹陷部228c和228d,其限定出第二对精密对正凹陷部,以如上面针对第一对的第一和第二对正凹陷部228c-d所描述的方式构成,但与布置在第三和第四对正凹陷部228c和228d之间的第二内侧间隙263对正。第二内侧间隙可被布置成靠近布置在第一和第二对正凹陷部228a-b之间的第一内侧间隙263,并且通过至少一个引线框组件230例如引线框组件230a-b的对261分开第一内侧间隙263。此外,可以理解,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之一或二者的壳体本体可被构造成任何形状和尺寸,视具体情况。举例而言,壳体本体208的顶壁208c可从前端208a延伸到引线框组件230的最后侧表面,从而限定出壳体本体208的后端208b。因此,顶壁208c可覆盖基本上整个引线框组件230。

如上所述,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的连接器壳体可根据任何适宜的实施方式被构造。例如,现在参看图9A-B,第一电连接器100,包括第一连接器壳体106,可被构造为前面针对图1-2C描述的形式或任何替代性实施方式,除非以其它方式指出。举例而言,壳体本体108可包括至少一个罩壁116,其从电触头250的配合端沿纵向配合方向向前布置,并且可限定出沿侧向方向A的尺寸,其大于间隔壁112的沿侧向方向A的宽度。因此,每个罩壁116可被构造成沿纵向方向L交叠于至少一部分、最多全部至少一些、最多全部所述配合端,例如引线框组件130或组件130a-b的被布置成靠近相应间隔壁112、例如布置在间隔壁112限定的相应凹口中的末端,如上面所描述。因此,沿纵向方向延伸的线可同时穿过间隔壁112之一和相应的一个配合端156或接地配合端172这二者。

所述多个罩壁116中的每个可沿侧向方向A从相应间隔壁112的第一和第二表面111和113中的至少一个延伸,例如从第一和第二表面111和113中的每个。因此,第一和第二表面111和113中的每个可沿侧向方向A被布置在相应罩壁116的相对最外侧端之间。每个罩壁116可这样沿侧向方向A朝向第一侧壁108e从相应间隔壁112延伸足够的距离,以使得罩壁116沿纵向方向L交叠于电触头150的特定线阵251中的布置成靠近间隔壁112的第一表面111的配合端156的末端164和接地配合端172的末端180的至少一部分。作为附加,每个罩壁116可沿侧向方向A朝向第二侧壁108f延伸一段距离,以使得罩壁116沿纵向方向L交叠于被布置成靠近间隔壁112的第二表面113的配合端156的末端164和接地配合端172的末端180的至少一部分。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每个罩壁116从相应间隔壁112朝向壳体本体108的第一和第二侧108e和108f二者延伸,以使得间隔壁112和罩壁116限定出基本上“T”形结构。

此外,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每个罩壁116可基本上垂直于相应间隔壁112延伸,并且因此而能够位于纵向方向L和侧向方向A限定的平面内。然而可以理解,罩壁116可以替代性地根据任何其它几何形状构造,视具体情况。所述多个罩壁116可发挥作用而保护由罩壁116覆盖的电触头150。壳体本体108可进一步限定出凹槽117,其延伸穿过罩壁116。凹槽117可与被布置成靠近表面111和113之一或二者、例如如图所示表面113的一或多个、最多全部接地配合端172对正。凹槽117还可被完全包含在与凹槽对正的接地配合端172的边缘之间。

此外,粗对正件120a可沿横贯方向T与第一和第二引线框组件130a-b的中间对161b对正,并且可包括第一和第二对正梁128a和128b,其可被基本上如上面所描述构造。因此,对正梁128a和128b可沿配合方向相对于抵接壁108g和壳体本体108的前端108a二者向前延伸,并且可限定出倒角表面124和126,如上面所描述。对正梁128a和128b可进一步沿配合方向相对于罩壁116二者向前。对正梁128a和128b可在横贯方向T上与沿横贯方向T与对正梁128a和128b对正的罩壁116彼此相隔,从而在每个对正梁128a和128b和沿横贯方向T与其对正的那个罩壁116之间限定出间隙。

精密对正件120b可被构造为对正梁122a-d,布置成对,包括沿横贯方向T对正的第一和第四对正梁122a和122d限定的第一对,和分别沿横贯方向T对正的第二和第三对正梁122b和122c限定的第二对。第一对的对正梁122a和122d可被布置在引线框组件130的外侧对161a中的第一个的相对端上,并且沿横贯方向T与外侧对161a中的第一个对正。第二对的对正梁122b和122c可被布置在引线框组件130的外侧对161a中的第二个的相对端上,并且沿横贯方向T与外侧对161a中的第二个对正。罩壁116中的第一个可延伸于第一对的对正梁的对正梁122a和122d之间,举例而言从第一对正梁122a至第四对正梁122d。罩壁116中的第二个可延伸于第一对的对正梁的对正梁122b和122c之间,举例而言从第二对正梁122b至第三对正梁122c。可以理解,第一电连接器100可包括罩壁116,如示于图9A-B,或者可以取消罩壁116,举例而言,如示于图11。

现在参看图10,第二电连接器200,包括第二连接器壳体206,可被构造为前面针对图4A-5C描述的形式,除非根据下面的替代性实施方式以其它方式指出。举例而言,第二电连接器200可被构造,从而与上面参照图9A-B描述的第一电连接器配合。因此,第二电连接器200的粗对正件220a可被布置在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对的精密对正件220b之间,并且可构造为一对第一和第二凹陷部222a和222b,它们的尺寸设置成当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配合时适于接纳第一电连接器100的对正梁128a和128b中的相应第一和第二个。第一和第二凹陷部222a和222b可沿横贯方向与内侧间隙263b对正,并且布置在内侧间隙263的相对端上,以使得内侧间隙263b沿横贯方向T延伸于第一和第二凹陷部222a和222b之间。

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第一和第二凹陷部222a和222b中的每个可被构造为参照图4A-5C相对于第一和第三凹陷部222a和222c描述的形式。因此,第一凹陷部222a可沿内侧横贯方向T延伸到壳体本体208的顶壁208c中,直至限定出第一凹陷部222a的内侧横贯方向边界的底板224。壳体本体208可进一步限定出第一和第二侧表面225,它们沿侧向方向A分开并且沿横贯方向T从底板224延伸出来。举例而言,侧表面225可至少部分地限定出第一凹陷部222a,并且可沿横贯方向T从相应的底板224延伸到顶壁208c。第一凹陷部222a可因此延伸于相应的第一和第二侧表面225之间。第一和第二侧表面225和底板224这两者中的一或多个可在与壳体本体208的前端208a之间的界面处形成倒角。第一和第二侧表面225中的每个的倒角可随着倒角沿配合方向延伸而沿侧向方向A向外背离其它的侧表面225延伸。底板224的倒角可随着底板224沿配合方向延伸而沿横贯方向背离壳体本体208的顶壁208c向外延伸。壳体本体208还限定出后壁226,其在与配合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从壳体本体208的前端208a沿纵向方向向后凹入。后壁226可延伸于第一和第二侧表面225之间,并且进一步顶壁208c和底板224之间。第一凹陷部222a可从前端208a延伸到后壁226。因此,相应底板224、侧表面225和后壁226中的每个可至少部分地限定,并且可组合起来限定,第一凹陷部222a。此外,第一凹陷部222a可限定出凹槽227,其从前端208a向后延伸穿过底板224并且被构造成接纳第一电连接器100的间隔壁112之一,例如第三间隔壁112c。第二凹陷部222b可被构造为相对于第一凹陷部222a描述的形式,除了第二凹陷部222b沿内侧横贯方向T延伸到壳体本体208的底壁208d中,直至限定出第二凹陷部222b的内侧横贯方向边界的底板224。

壳体本体208可进一步限定出第二或精密对正件220b,形式为一或多个弹性可挠曲臂231,其可被构造成抵靠第一电连接器100的对正梁128的相应的外侧横贯方向表面。这样,一对对正梁128中的各对正梁128可沿横贯方向T被布置在相应对的可挠曲臂231的可挠曲臂231之间。根据展示于图10的实施方式,壳体本体208可分别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可挠曲臂231a、231b、231c和231d。可挠曲臂231被构造成接触第一电连接器100的相应对正梁128,以实施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沿横贯方向T的第二级对正。

可挠曲臂231可以在壳体本体208的前和后端108a和108b之间或包括它们的相应位置处是悬臂的形式,并且从相应的位置沿纵向方向L向前延伸到一位置,该位置可基本上对正和共面于壳体本体208的前端208a。作为替代方式,可挠曲臂231可从相应的位置沿纵向方向L向前延伸到一位置,该位置可被布置为从前端208a沿纵向方向L向前或向后。举例而言,可挠曲臂231可以从壳体本体208的抵靠表面形成悬臂的形式。壳体本体因此可限定一对凹槽229,其被布置在沿侧向方向A彼此分隔的臂231中的每个的相对侧。各凹槽229可以,举例而言将第一和第四可挠曲臂231a和231d从第一侧壁208e和从壳体本体208的第一内部壁208h分开。类似地,各凹槽229可以,举例而言将第二和第三可挠曲臂231b和231c从第二侧壁208f和从壳体本体208的第二内部壁208i分开。

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第一对可挠曲臂231的第一和第四可挠曲臂231a和231d沿横贯方向T彼此相隔并且基本上彼此对正。类似地,第二对可挠曲臂231的第二和第三可挠曲臂231b和231c可沿横贯方向T彼此相隔并且基本上彼此对正。所述一对凹陷部222a和222b可相对于侧向方向A被布置在第一和第二对的可挠曲臂231之间。

可挠曲臂231a-d被构造成接合各相应对正梁122a-d以实施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沿横贯方向T的第二级对正。例如,在通过对正梁128a和128b分别与第一和第二凹陷部222a和222b接合而发生第一对正级之后,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的第一和第二连接器壳体106和206沿侧向方向A和纵向方向L至少部分地对正,例如基本上相对于彼此对正,并且可进一步沿横贯方向T基本上彼此对正。

如上所述,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的连接器壳体可根据任何适宜的实施方式被构造。例如,如示于图10,第二电连接器200可取消相对于图9A-B中的第一电连接器100所描述的类型的罩壁。作为替代方式,参看图12A-B,第二电连接器200可包括一或多个罩壁216。如示于图12A-B,第二电连接器,包括第二连接器壳体206,可被构造为前面针对图10描述的形式或这里描述的任何适宜的其它备选实施方式,除非以其它方式指出。举例而言,壳体本体208可包括至少一个罩壁216,其从电触头250的配合端沿纵向配合方向向前布置,并且可限定出沿侧向方向A的尺寸,其大于间隔壁212的沿侧向方向A的宽度。因此,每个罩壁216可被构造成沿纵向方向L交叠于至少一部分、最多全部至少一些、最多全部所述配合端,举例而言,引线框组件230的或组件230a-b的被布置成靠近相应间隔壁212的末端、例如布置在相应的凹口限定的间隔壁212中的,如上面所描述。因此,沿纵向方向延伸的线可同时穿过间隔壁212之一和相应的一个配合端256或接地配合端272这二者。

所述多个罩壁216中的每个可沿侧向方向A从相应间隔壁212的第一和第二表面211和213中的至少一个延伸,例如从第一和第二表面211和213中的每个。因此,第一和第二表面211和213中的每个可沿侧向方向A被布置在相应罩壁216的相对最外侧端之间。每个罩壁216可这样沿侧向方向A朝向第一侧壁208e从相应间隔壁212延伸足够的距离,以使得罩壁216沿纵向方向L交叠于特定线阵251中的布置成与间隔壁212的第一表面211靠近的电触头250配合端256的末端264和接地配合端272的末端280的至少一部分。作为附加,每个罩壁216可沿侧向方向A朝向第二侧壁208f延伸一距离,以使得罩壁216沿纵向方向L交叠于被布置成靠近间隔壁212的第二表面213配合端256的末端264和接地配合端272的末端280的至少一部分。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每个罩壁216从相应间隔壁212朝向壳体本体208的第一和第二侧208e和208f二者延伸,以使得间隔壁212和罩壁216限定出基本上“T”形结构。

此外,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每个罩壁216可基本上垂直于相应间隔壁212延伸,并且因此而能够位于纵向方向L和侧向方向A限定的平面中。然而可以理解,罩壁216可以替代性地根据任何其它几何形状构造,视具体情况。所述多个罩壁216可发挥作用而保护由罩壁216覆盖的电触头250。壳体本体208可进一步限定出凹槽217,其延伸穿过罩壁216。凹槽217可与对正一或多个、最多全部被布置成靠近表面211和213之一或二者例如如图所示的表面213的接地配合端272。凹槽217还可被完全包含在与凹槽对正的接地配合端272的边缘之间。

还请参看图13,展示于图9和11的一个第一电连接器100可与展示于图10和12A的一个第二电连接器200配合,如上面所描述。举例而言,对正梁128a-b被接纳于对正凹陷部222a-b中,从而完成第一对正级。随着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进一步沿相应配合方向M配合,通过对正梁128与可挠曲臂231的接触而启动第二级对正。例如,随着对正梁128的导向表面129接触可挠曲臂231,第一和第二对正梁122a和122b可引起第一和第二可挠曲臂231a和231b被沿外侧横贯方向T向上偏压,且第三和第四对正梁122b和122d可引起第三和第四可挠曲臂231c和231d被沿外侧横贯方向T向下偏压。可挠曲臂231可因此施加垂直于配合方向的法向力于对正梁128,基本上沿横贯方向T。

法向力可偏压第一电连接器100使之移动至沿横贯方向T相对于第二电连接器200基本上中心对正。因此,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之间沿横贯方向T的错位,例如,引起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的配合公差,可被消除。该第二对正级允许多个第一电触头150和配合端256的配合端156和接地配合端172和多个第二电触头250的接地配合端272实现沿横贯方向T相对于彼此基本上理想适配,以使得配合的电触头的配合端处的相应边缘可基本上共面,从而减小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在相应配合界面102和202处出现的阻抗下降,并且提高电连接器组件10的性能特性。

现在参看图14,可以理解,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不局限于所示出的对正件120,还可理解,第一或第二连接器壳体106或206之一或二者可以替代性地构造成任何其它适宜的对正件,视具体情况。举例而言,第一电连接器100粗对正件120a的可被构造为第一和第二对的对正梁122,其中,第一和第二对正梁122中的每个的对以前面描述的方式沿横贯方向T相隔并且对正。第一电连接器100的精密对正件120b可被构造为一对第一和第二对正梁128,它们以前面描述的方式沿横贯方向T彼此分隔并且对正。所述一对对正梁128可沿侧向方向A被布置在第一和第二对的对正梁122之间,举例而言等距地在它们之间。对正梁122可突伸至从对正梁128沿配合方向向前的位置。

第二电连接器200的粗对正件220a可被构造为第一和第二对的对正凹陷部222,其中,第一和第二对正凹陷部222中的每个的对以前面描述的方式沿横贯方向T相隔并且对正。凹陷部222可至少部分地由壳体本体208的顶壁208c和底壁208d之一限定,举例而言接近壳体本体208的第一和第二侧208e和208f之一。第二电连接器200的精密对正件220b可被构造为上面描述的类型的弹性的可挠曲臂231。精密对正件220b可被构造为一对第一和第二臂231,它们可沿侧向方向A被布置在第一和第二对的对正凹陷部222之间,举例而言等距地在它们之间。可挠曲臂231被构造成沿相应对正梁128骑跨行进,从而提供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的第二对正级,如上面所描述。

现在参看图15A-C,第一电连接器100可根据替代性实施方式被构造。如上相对于图2A-3B和图8A所述,第一电连接器100可包括任何数量的引线框组件130,视具体情况,和任何数量的粗对正件120a,视具体情况,其可安置为内侧对正件。举例而言,第一电连接器可包括至少一个例如多个对的粗对正件120a。图15A展示了四对的粗对正件120a,沿侧向方向A彼此相隔,且沿侧向方向A布置在可安置为外侧对正件的第一和第二对的精密对正件120b之间。粗对正件120a可被构造为粗对正梁128,如上面所描述。

每个相应对的粗对正件120a中的粗对正件120a可沿横贯方向T彼此对正和彼此相隔。引线框组件的至少一个对例如对161,举例而言,第一和第二引线框组件130a和130b,可沿横贯方向T延伸于一对粗对正件120a中的每个之间。举例而言,电连接器100的引线框组件130的全部内侧对161b沿侧向方向A可延伸于各相应对的内侧对正件、可以是沿横贯方向T的粗对正件120a之间。引线框组件130的外侧对161a中的每个可延伸于各相应对的外侧对正件、可以是精密对正件120b之间。此外,每对的粗对正件120a中的每个粗对正件可被布置至少一个引线框组件例如第一和第二引线框组件130a-b的对161的相对侧。此外,每对161的第一和第二引线框组件130a-b可被布置成靠近相应一个间隔壁112的相对表面111和113,如上面所描述。

现在特别地参看图15B-C,每个引线框组件130可包括至少一个触头支撑突出部177,其被构造成抵靠至少一些电触头150的配合端,并且在所述配合端与互补信号触头的互补配合端配合时防止所述配合端弯曲。如上所述,电触头250的配合端可施加力于电触头150的配合端,垂直于配合方向。这种法向力可将电触头150和250的配合端中的每个偏压而使之朝向它们的相应间隔壁112和212挠曲任何距离,视具体情况。触头支撑突出部177被构造成支撑电触头150,举例而言在配合端,并且提供力于电触头150以对抗第二电触头250施加的法向力,从而在第一电连接器100配合至第二电连接器200时减小配合端朝向相应间隔壁112挠曲的距离。根据一种实施方式,触头支撑突出部177可加固第一电触头150,以使得第一电触头150的挠性在配合端处减小。因此,触头支撑突出部177可增大第一电触头150和第二电触头250在配合时在配合端施加至彼此的接触力。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触头支撑突出部177可从引线框壳体本体157的前表面沿纵向方向L向前延伸,并且因此而从引线框壳体132中保持着电信号触头152的相应沟槽向前。突出部177可在相应的抵靠位置179抵靠接地配合端172和电信号触头的配合端156中的选定的一个,例如,在相应的内表面153a和181a处。因此,随着相应的内凹外表面153b和181b沿电触头150的内凹外表面骑跨行进,在其它情况下可能挠曲的抵靠位置179此时被触头支撑突出部177牢固地并保持。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触头支撑突出部177与配合端156对正,并且在相应的第一表面153a接触所述配合端。举例而言,全部信号触头152和所述单一无偶触头152a可在它们的相应内表面153a抵靠触头支撑突出部177。这样,触头支撑突出部177可被布置在相应配合端156和相应间隔壁112之间。

接地板168可进一步包括多个阻抗控制开缝196,其沿侧向方向A延伸穿过接地板本体170。举例而言,阻抗控制开缝196可沿横贯方向T在各紧邻的肋184之间的位置延伸穿过接地板本体70。开缝196可沿着由纵向方向L和横贯方向T限定的平面被封闭。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阻抗控制开缝196中的每个可被对正在电信号触头152的配合端156中的选定的一个和电信号触头152的安装端158中的选定的一个之间。例如,阻抗控制开缝196可包括多个第一阻抗控制开缝196a,布置成靠近电信号触头152的配合端156,和多个第二阻抗控制开缝196b,布置成靠近电信号触头152的安装端158。因此,相对于第二阻抗控制开缝196b与配合端156分隔的距离而言,多个第一阻抗控制开缝196a与配合端156之间分开的距离更近。第一和第二组阻抗控制开缝196a和196b中的每个可限定出沿横贯方向T的相应第一尺寸,和沿纵向方向L的相应第二尺寸。第二阻抗控制开缝196b的第一和第二尺寸可以大于第一阻抗控制开缝196a的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尺寸。可以认识到,金属具有较高介电常数,并且可以认识到,阻抗是可以控制的,举例而言,通过去除接地板本体170的一部分以产生阻抗控制开缝196。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每对的对正配合端156和安装端174之间的连线沿纵向方向L延伸,举例而言,对分多个第一阻抗控制开缝196a之一和多个第二阻抗控制开缝196b之一。在与接地配合端172、肋184和接地安装端174分别对正的位置,接地板168可取消阻抗控制开缝。可以理解,阻抗控制开缝196可包括任何数量的延伸穿过接地板本体170的开缝,具有任何尺寸和形状,视具体情况。此外,任何这里描述的电连接器可包括这里描述的类型的阻抗控制肋。

现在参看图16A-D,第二电连接器200可根据替代性实施方式被构造。如上相对于图4A-5C和图8B所述,第二电连接器200可包括任何数量的引线框组件230,视具体情况,和任何数量的粗对正件220a,视具体情况,其可安置为内侧对正件。举例而言,第二电连接器200可包括至少一个例如多个对的粗对正件220a。图16A展示了四对的粗对正件220a,沿侧向方向A分开,且布置在可安置为外侧对正件的第一和第二对的精密对正件220b之间。粗对正件220a可被构造为粗对正凹陷部222,如上面所描述。

每对的粗对正件220a可沿横贯方向T彼此对正和彼此相隔。至少一个、例如一对所述间隙263,例如外侧间隙,可沿横贯方向T延伸于相应对的粗对正件220a中的每个之间。第二电连接器200的至少一个、最多全部内侧对的沿侧向方向A的间隙263可沿横贯方向T延伸于各相应对的内侧对正件、可以是精密对正件220b之间。此外,粗对正件每对的粗对正件220a中的每个的可被布置在一个所述间隙263的相对侧上。此外,每对261的第一和第二引线框组件230a-b可被布置成靠近相应的一个间隔壁212的相对表面211和213,如上面所描述。

现在特别地参看图16B-D,每个引线框组件230可包括至少一个触头支撑突出部277,其被构造成抵靠至少一些电触头250的配合端。如上所述,电触头150的配合端可施加力于电触头250的垂直于配合方向的配合端。法向力可将电触头150和250的配合端中的每个偏压以将其朝向它们的相应间隔壁112和212挠曲任何距离,视具体情况。触头支撑突出部277被构造成支撑电触头250,举例而言,在配合端,并且提供力于电触头250,以对抗第二电触头150施加的法向力,从而减小在第二电连接器200配合至第一电连接器100时在配合端朝向相应间隔壁212挠曲的距离。根据一种实施方式,触头支撑突出部277可加固第一电触头250,以使得第一电触头250的挠性在配合端减小。因此,触头支撑突出部277可增大第一电触头150和第二电触头250在配合端在配合时施加至彼此的接触力。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触头支撑突出部277可从引线框壳体本体257的前表面沿纵向方向L向前延伸,并且因此而从引线框壳体232中保持着电信号触头252的相应沟槽向前。突出部277可在相应的抵靠位置279抵靠接地配合端272和电信号触头252的配合端256中的选定的一个,例如,在相应的内表面253a和281a。因此,随着相应的内凹外表面253b和281b沿电触头250的内凹外表面骑跨行进,在其它情况下可能挠曲的抵靠位置279此时被触头支撑突出部277牢固地保持。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触头支撑突出部277与配合端256对正,并且在相应的第一或内表面253a接触所述配合端。举例而言,全部的信号触头252和所述单一无偶触头252a可在它们的相应的内表面253a抵靠触头支撑突出部277。这样,触头支撑突出部277可被布置在相应配合端256和相应间隔壁212之间。

继续参看看图16A-D,至少一个或多个、最多全部引线框组件可包括多个引线框开缝265,其在与所述肋284对正的位置延伸穿过引线框壳体本体257。举例而言,如上面所描述,接地板268被构造成附连于引线框壳体本体257的第一侧257a,以使得所述肋284的突出表面至少部分地布置在引线框壳体232的凹陷区295中,以使得所述肋284的突出表面面向引线框壳体232的凹陷表面297。引线框壳体本体257还限定出沿侧向方向A与第一侧257a相反的第二侧257b。引线框壳体232可限定出引线框开缝265,其沿侧向方向A从第二侧257b通过凹陷表面297延伸穿过引线框壳体本体257。因此,电信号触头252可位于延伸于引线框开缝265和接地板268之间的平面内。引线框开缝265可沿侧向方向A与相应的间隙259对正,并且可因此而对正接地配合端272和接地安装端274之间。因此,各相应的引线框开缝265可分别与相应的间隙259对正,以使得每个间隙259可与选定的至少一个例如多个引线框开缝265对正。

引线框开缝265限定出第一端265a,其布置成接近接地安装端274,和第二端265b,其布置成接近接地配合端272。引线框开缝265限定出第一部分,其可以相对于引线框开缝265的第二部分是弯折的例如曲线形的,当引线框组件230是直角引线框组件和第二电连接器200是直角电连接器时。第一部分可以,举例而言,限定在第一端265a,并且可沿横贯方向T背离接地安装端274的方向形成细长形,且沿横贯方向T和纵向方向L朝向接地配合端272。第二部分可以限定在第二端265b,并且可沿其形成细长形a方向背离接地配合端272沿纵向方向L,且沿纵向方向L和横贯方向T朝向接地安装端274。至少一个或多个、最多全部引线框开缝265可从第一端265a连续延伸到第二端265b,或者可以在第一端265a和第二端265b之间分段,从而限定出至少两个例如多个开缝段267。至少一个或多个、最多全部段267可沿横贯方向T和纵向方向L二者延展。

引线框开缝265,包括相应段267中的每个,可沿相应的中心轴线265c从第一端265a延展至第二端265b。每个开缝265的相应的段267可沿所述中心轴线265c彼此对正。每个中心轴线265c可延伸于选定的接地安装端274和选定的接地配合端272之间并且可与其对正。至少两个或多个、最多全部引线框开缝265的中心轴线265c可平行于彼此。

开缝段267可被引线框壳体本体257的支撑着电信号触头252的相应部分分开。引线框壳体本体257的各部分可以,举例而言,从第二侧257b朝向第一侧257a延伸,举例而言至凹陷表面297,并且可限定出凹陷表面297。此外,引线框壳体本体257的各部分可限定出沟槽275以保持各相应的信号触头252。举例而言,引线框壳体本体257的各部分可被包覆成型到信号触头252上,并且可在引线框组件230的构建过程中限定出注射成型流路。引线框开缝265中的每个,包括开缝段267,可限定出由引线框壳体本体257完全封闭的周边。作为替代方式,引线框开缝265的周边,包括至少一个或多个开缝段267,可在引线框壳体本体257的前端或底端敞开。

如上所述,引线框开缝265中的每个可沿侧向方向A与布置在相邻信号对266之间的一个肋284和相应的一个间隙259对正。因此,沿侧向方向A延伸的线可穿过引线框开缝265之一、所对正的一个肋284和所对正的一个所述间隙259,而不穿过任何信号触头252。此外,根据一种实施方式,引线框组件230不限定出沿侧向方向A延伸穿过引线框开缝265之一、所对正的一个肋284、所对正的一个间隙259和一个信号触头252的线。根据一种实施方式,引线框开缝265中的每个,并且特别地所述中心轴线265c,可等距地分开于被布置在与相应开缝265对正的间隙259的相对侧的相邻差分信号对266之间。

引线框开缝265中的每个可限定出沿中心轴线265c的长度。举例而言,如果引线框开缝265从第一端265a连续延伸到第二端265b,所述长度可由限定沿所述中心轴线265c从第一端265a至第二端265b的距离。如果引线框开缝265分为各段267,所述长度可由每个开缝265的全部段267沿所述中心轴线265c的距离之和限定。根据一种实施方式,至少一个或多个、最多全部引线框开缝265的长度可以是对正的一个肋284沿所述中心轴线265c测量的长度的至少一半,举例而言大部分,例如大于60%,例如大于75%,例如大于80%,例如大于90%,最高达且包括其100%。

可以认识到,塑料的介电常数大于空气的介电常数。由于引线框壳体232可由塑料制成,引线框开缝265限定出的介电常数小于引线框壳体232的介电常数。已发现,引线框开缝265可减小相邻差分信号对266之间的远端串扰。

现在参看图17,电连接器组件10可包括第一电连接器100,其根据这里描述的任何实施方式构成,除非以其它方式指出,和第二电连接器200,其根据这里描述的任何实施方式构成,除非以其它方式指出。举例而言,第二电连接器200可包括引线框开缝265,如上面所描述。从下面的描述可以理解,第一电连接器100可进一步包括相应的引线框开缝。此外,如上面所描述,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可包括任何数量的引线框组件230,视具体情况,可包括任何数量的粗对正件220a,视具体情况,其可安置为内侧对正件或外侧对正件,并且可包括任何数量的精密对正件220b,视具体情况,其可安置为内侧对正件或外侧对正件。内侧对正件沿侧向方向A被布置在外侧对正件之间。

举例而言,第一电连接器100可包括至少一个例如一对粗对正件120a,和一对精密对正件120b,其布置成靠近所述一对粗对正件120a。图17展示了一对粗对正件120a和沿侧向方向A与所述一对粗对正件120a分隔的一对精密对正件120b。类似地,第二电连接器200可包括至少一个例如一对粗对正件220a,和一对精密对正件220b,其布置成靠近所述一对粗对正件220a。图17展示了一对粗对正件220a和沿侧向方向A与所述一对粗对正件220a分隔的一对精密对正件220b。

此外,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可分别包括任何数量的引线框组件130和230,视具体情况,例如四个,如图所示。第一电连接器100的引线框组件130可被布置在两对第一和第二引线框组件130a-b中,每对布置成靠近间隔壁的相对表面,如上面所描述。第二电连接器的引线框组件230可成对布置,它们被布置在间隔壁212的相反两侧,或布置为单独的引线框组件,其被布置成接近间隔壁212或以其它方式由连接器壳体208支撑。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第二电连接器包括第一和第二单独的引线框组件230c和230d,和单一对261的第一和第二引线框组件230a-b,布置成靠近间隔壁的相应第一和第二侧111和113,如上面所描述。第二电连接器限定出第一间隙263,沿侧向方向A布置在对261和第一单独的引线框组件230c之间,和第二间隙263,沿侧向方向布置在对261和第二单独的引线框组件230d之间。粗对正件220a可与第一间隙263对正,如上面所描述,精密对正件220b可与第二间隙263对正,如上面所描述。

可以理解,这里描述的类型的连接器组件可包括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之一可包括一定数量的间隔壁,该数量等于引线框组件的数量的一半,以使得全部引线框组件布置成第一和第二引线框组件的对,它们布置在间隔壁的相反两侧,如上面所描述。其它的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可包括一定数量的间隔壁,该数量等于引线框组件的数量加一。所述其它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的间隔壁可包括相应连接器壳体的侧壁。因此,所述其它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的引线框组件可布置成第一和第二引线框组件的对,它们布置在相应间隔壁的相反两侧,如上面所描述,和单独的第一和第二引线框组件,其布置成靠近专用于相应单独的引线框组件的相应间隔壁。专用间隔壁可以,举例而言,由连接器壳的侧壁体限定。

继续参看看图17,粗对正件120a可包括上面描述的类型的第一和第二粗对正梁122。精密对正件120b可包括上面描述的类型的第一和第二精密对正梁128。精密对正梁128可沿横贯方向从粗对正梁122向外布置。换言之,粗对正件120a可相对于横贯方向T被布置在精密对正件120b之间。粗对正件120a可从精密对正件120b沿侧向方向A偏移。第二电连接器200的粗对正件220a可包括第一和第二粗对正凹陷部222,其沿向外横贯方向T延伸到顶和底壁208c和208d中。第二电连接器200的精密对正件220b可包括第一和第二精密对正凹陷部228,其沿内侧横贯方向T延伸到顶和底壁208c和208d中。因此,粗对正件220a可相对于横贯方向T被布置在精密对正件220b之间。粗对正件220a可从精密对正件220b沿侧向方向A偏移。粗对正件120a和220a被构造成相接合,从而以前面描述的方式完成第一对正级。在完成第一对正级之后,精密对正件120a和220a被构造成相接合,从而以前面描述的方式完成第二对正级。

现在参看图18A,第一电连接器100可被根据这里描述的任何实施方式构成,除非以其它方式指出。第一电连接器100可包括对正件120,它们构造成与第二电连接器200的互补接合件配合(见图19A),从而随着电连接器配合提供第一和第二级对正。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粗对正件120a可被构造为粗对正梁122,沿配合方向M从抵接壁108g向前延伸出来直至从前端108a向前的位置。粗对正梁122可延伸于第一侧108e和第二侧108f之间,举例而言从第一侧108e至第二侧108f。对正梁122可沿横贯方向T与一或多个、最多全部引线框组件130对正,以使得一或多个、最多全部引线框组件130被布置在对正梁122之间并且与其对正。精密对正件120b可被构造为精密对正梁128,其在与相应对的引线框组件130对正的位置从抵靠表面延伸出来,以使得每对的引线框组件可与一对精密对正梁128对正且布置在它们之间。第一电连接器100可被构造为垂直型电连接器,由此配合界面102可被基本上平行于安装界面104定向,如上面所描述。

现在参看图18B-18C,至少一个或多个、最多全部引线框组件130可包括多个引线框开缝165,其延伸穿过引线框壳体本体157,并且因此而通过引线框壳体132,在与所述肋184对正的位置。举例而言,如上面所描述,接地板168被构造成附连于引线框壳体本体157的第一侧157a,以使得所述肋184的突出表面至少部分地布置在引线框壳体132的凹陷区195中,以使得所述肋184的突出表面面向引线框壳体132的凹陷表面197。引线框壳体本体157还限定出沿侧向方向A与第一侧157a相反的第二侧157b。引线框壳体132可限定出引线框开缝165,其沿侧向方向A延伸穿过引线框壳体本体157从第二侧157b通过凹陷表面197。因此,电信号触头152可位于延伸于引线框开缝165和接地板168之间的平面内。引线框开缝165可沿侧向方向A与相应的间隙159对正,并且可因此而对正在接地配合端172和接地安装端174之间。因此,各相应的引线框开缝165可分别与相应的间隙159对正,以使得每个间隙159可与选定的至少一个例如多个引线框开缝165对正。

引线框开缝165限定出第一端165a,其布置成接近接地安装端174,和第二端165b,其布置成接近接地配合端172。至少一个或多个、最多全部引线框开缝165可从第一端165a连续延伸到第二端165b,或者可以在第一端165a和第二端165b之间分段,从而限定出至少两个例如多个开缝段167。至少一个或多个、最多全部段167可沿纵向方向L延展于接地配合端172和接地安装端174之间。

引线框开缝165,包括相应的段167中的每个,可沿相应的中心轴线165c从第一端165a延展至第二端165b。每个开缝165的相应段267可沿所述中心轴线165c彼此对正。每个中心轴线165c可延伸于选定的接地安装端174和选定的接地配合端172之间并且可与其对正。至少两个或多个、最多全部引线框开缝165的中心轴线165c可平行于彼此。

开缝段167可被引线框壳体本体157的支撑着电信号触头152的相应部分分开。引线框壳体本体157的各部分可以,举例而言,从第二侧157b朝向第一侧157a延伸,举例而言至凹陷表面197,并且可限定出凹陷表面197。此外,引线框壳体本体157的各部分可限定出沟槽以保持各相应的信号触头152。举例而言,引线框壳体本体157的各部分可被包覆成型到信号触头152上,并且可在引线框组件130的构建过程中限定出注射成型流路。引线框开缝165中的每个,包括开缝段167,可限定出由引线框壳体本体157完全封闭的周边。作为替代方式,引线框开缝165的周边,包括至少一个或多个开缝段167,可引线框壳体本体157的在前端或底端敞开。

如上所述,引线框开缝165中的每个可沿侧向方向A与布置在相邻信号对166之间的一个肋184和相应的一个间隙159对正。因此,沿侧向方向A延伸的线可穿过引线框开缝165之一、所对正的一个肋184和所对正的一个所述间隙159,而不穿过任何信号触头152。此外,根据一种实施方式,引线框组件130不限定出沿侧向方向A延伸通过引线框开缝165之一、所对正的一个肋184、所对正的一个所述间隙159和一个信号触头152的线。根据一种实施方式,引线框开缝165中的每个,并且特别地所述中心轴线165c,可等距地分开于布置在与相应开缝165对正的间隙159的相对侧的相邻差分信号对166之间。

引线框开缝165中的每个可限定出沿所述中心轴线165c的长度。举例而言,如果引线框开缝165从第一端165a连续延伸到第二端165b,所述长度可由从第一端165a至第二端165b沿所述中心轴线165c的距离限定。如果引线框开缝165分为各段167,所述长度可由每个开缝165的全部段167沿所述中心轴线165c的距离之和限定。根据一种实施方式,至少一个或多个、最多全部引线框开缝165的长度可以是与其对正的那个隆起部184沿所述中心轴线165c测量的长度的至少一半,举例而言大部分,例如大于60%,例如大于75%,例如大于80%,例如大于90%,最高达且包括其100%。

可以认识到,塑料的介电常数大于空气的介电常数。由于引线框壳体132可由塑料制成,引线框开缝165限定出的介电常数小于引线框壳体132的介电常数。已发现,引线框开缝165可减小相邻的差分信号对166之间的远端串扰。此外,接地板170可包括上面描述的类型的第一和第二组阻抗控制开缝196a和196b。

现在参看图19A,并且如上面所描述,第二电连接器200可被构造为垂直型连接器,由此配合界面202基本上垂直于安装界面204。第二电连接器200可被构造成以前面描述的方式与图18A中所示的第一电连接器100配合。因此,电触头250可被构造为垂直型电触头,其配合端被基本上平行于安装端定向。因此,当第一电连接器100被安装至第一基板300a,第二电连接器200被安装至第二基板300b,并且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彼此配合时(见图1),第一和第二基板300a和300b可被基本上平行于彼此定向。

第二电连接器200可被根据这里描述的任何实施方式构成,除非以其它方式指出。第二电连接器200可包括对正件220,它们构造成与第一电连接器100的互补接合件配合(见图18A)。因此,粗对正件220a可被构造为粗对正凹陷部222,其分别沿纵向向后方向即沿与配合方向M相反的方向向下延伸到顶壁108c和底壁108d中。对正凹陷部222可延伸于第一侧208e和第二侧208f之间,举例而言从第一侧208e至第二侧208f。对正凹陷部222可沿横贯方向T与一或多个、最多全部引线框组件230对正,以使得一或多个、最多全部引线框组件230被布置在对正凹陷部222之间并且与其对正。粗对正凹陷部222a被构造成接纳前面针对图18A描述的第一电连接器100的粗对正梁。精密对正件220b可被构造为凹陷部228,其分别延伸到顶和底壁203c-d中,在沿横贯方向T与各相应开缝265对正的位置,以使得开缝265以前面描述的方式被布置在一对对正凹陷部的对正凹陷部228之间。

现在参看图19B-C,至少一个或多个、最多全部引线框组件230可包括多个引线框开缝265,其在与所述肋284对正的位置延伸穿过引线框壳体本体257。因此,可以理解,电连接器组件10的电连接器中的至少一个或二者可包括各相应的引线框开缝。举例而言,如上面所描述,接地板268被构造成附连于引线框壳体本体257的第一侧257a,以使得所述肋284的突出表面至少部分地布置在引线框壳体232的凹陷区295中,以使得所述肋284的突出表面面向引线框壳体232的凹陷表面297。引线框壳体本体257还限定出沿侧向方向A与第一侧257a相反的第二侧257b。引线框壳体232可限定出引线框开缝265,其沿侧向方向A从第二侧257b通过凹陷表面297延伸穿过引线框壳体本体257。因此,电信号触头252可位于延伸于引线框开缝265和接地板268之间的平面内。引线框开缝265可沿侧向方向A与相应的间隙259对正,并且可因此而对正在接地配合端272和接地安装端274之间。因此,各相应的引线框开缝265可分别与相应的间隙259对正,以使得每个间隙259可与选定的至少一个例如多个引线框开缝265对正。

引线框开缝265限定出第一端265a,其布置成接近接地安装端274,和第二端265b,其布置成接近接地配合端272。至少一个或多个、最多全部引线框开缝265可从第一端265a连续延伸到第二端265b,或者可以在第一端265a和第二端265b之间分段,从而限定出至少两个例如多个开缝段267。至少一个或多个、最多全部段267可沿纵向方向L延展于接地配合端272和接地安装端274之间。

引线框开缝265,包括相应段267中的每个,可沿相应的中心轴线265c从第一端265a延展至第二端265b。每个开缝265的相应的段267可沿所述中心轴线265c彼此对正。每个中心轴线265c可延伸于选定的接地安装端274和选定的接地配合端272之间并且可与其对正。至少两个或多个、最多全部引线框开缝265的中心轴线265c可平行于彼此。

开缝段267可被引线框壳体本体257的支撑着电信号触头252的相应部分分开。引线框壳体本体257的各部分可以,举例而言,从第二侧257b朝向第一侧257a延伸,举例而言至凹陷表面297,并且可限定出凹陷表面297。此外,引线框壳体本体257的各部分可限定出沟槽以保持各相应的信号触头252。举例而言,引线框壳体本体257的各部分可被包覆成型到信号触头252上,并且可在引线框组件230的构建过程中限定出注射成型流路。引线框开缝265中的每个,包括开缝段267,可限定出由引线框壳体本体257完全封闭的周边。作为替代方式,引线框开缝265的周边,包括至少一个或多个开缝段267,可在引线框壳体本体257的前端或底端敞开。

如上所述,引线框开缝265中的每个可沿侧向方向A与布置在相邻信号对266之间的一个肋284和相应的一个间隙259对正。因此,沿侧向方向A延伸的线可穿过引线框开缝265之一、所对正的一个肋284和所对正的一个所述间隙259,而不穿过任何信号触头252。此外,根据一种实施方式,引线框组件230不限定出沿侧向方向A延伸通过引线框开缝265之一、所对正的一个肋284、所对正一个所述间隙259和一个信号触头252的线。根据一种实施方式,引线框开缝265中的每个,并且特别地所述中心轴线265c,可等距地分开于布置在与相应开缝265对正的间隙259的相对侧的相邻差分信号对266之间。

引线框开缝265中的每个可限定出沿中心轴线265c的长度。举例而言,如果引线框开缝265从第一端265a连续延伸到第二端265b,所述长度可由沿所述中心轴线265c从第一端265a至第二端265b的距离限定。如果引线框开缝265分为各段267,所述长度可由每个开缝265的全部段267沿所述中心轴线265c的距离之和限定。根据一种实施方式,至少一个或多个、最多全部引线框开缝265的长度可以是对正的一个肋284沿所述中心轴线265c测量的长度的至少一半,举例而言大部分,例如大于60%,例如大于75%,例如大于80%,例如大于90%,最高达且包括其100%。

可以认识到,塑料的介电常数大于空气的介电常数。由于引线框壳体232可由塑料制成,引线框开缝265限定出的介电常数小于引线框壳体232的介电常数。已发现,引线框开缝265可减小相邻差分信号对266之间的远端串扰。

现在参看图20,电连接器组件10可被构造为正交电连接器组件,并且可包括第一电连接器100和第二电连接器200,其被构造为正交连接器。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可被根据这里描述的任何实施方式构成,除非以其它方式指出。举例而言,第一电连接器100可被构造为正交连接器,如下面描述。第二电连接器200可被构造为直角连接器,举例而言前面针对图12A描述的类型的,当然,可以理解,第二电连接器200可被根据这里描述的任何替代性实施方式构成。举例而言,第二电连接器200可被构造为垂直型电连接器。因此,每个引线框组件的电触头250的配合端和电触头250的安装端可基本上位于彼此同向平面中。换言之,每个引线框组件230的电触头250的配合端可位于第一平面内,相应引线框组件230的电触头250的安装端可位于第二平面内,且第二平面和第一平面可至少平行于彼此,并且可基本上彼此重合。第一和第二平面可由横贯方向T和纵向方向L限定。因此,安装界面204可被相对于配合界面202正交定向。安装界面204可被布置成靠近壳体本体208的底壁208d,举例而言当第二电连接器200是直角连接器时。安装界面204可被布置成靠近壳体本体208的后壁208b,举例而言当第二电连接器200是垂直型连接器时。

电触头250的配合端,包括每个引线框组件230的电信号触头252的配合端256和接地配合端272可彼此相隔,并且因此而在沿沿横贯方向T延伸的相应线阵251中布置在配合界面202。线阵251在在配合界面202处可因此而基本上垂直于安装界面204定向,并且因此而也垂直于第二基板300b,第二电连接器200被构造成适于安装到所述第二基板上。

参看图20-23B,第一电连接器100可被构造基本上如上面针对图9A所描述,当然,可以理解,第一电连接器100可被根据这里描述的任何实施方式构成,除非以其它方式指出。因此,第一电连接器100可包括粗对正件120a,其被构造为粗对正梁122,和精密对正件120b,其被构造为精密对正梁128。

如前面所指出,第一电连接器100可被构造为正交连接器,由此配合界面102可被以前面描述的方式布置成靠近壳体本体108的前端108a。安装界面104可被布置成靠近壳体本体108的一侧,举例而言第一侧108e。从下面的描述可以理解,电触头150的配合端可位于所述安装端电触头150限定的平面之外。举例而言,每个引线框组件130的电触头150的配合端可位于第一平面内,而相应的引线框组件的电触头150的安装端能够位于第二平面内,且第二平面和第一平面可相对于彼此正交。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第一平面由横贯方向T和纵向方向L限定,而第二平面由横贯方向T和侧向方向A限定。

因此,安装界面104和204构造成被安装于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基板300a和300b,而第一和第二连接器100和200被构造成在它们的相应配合界面102和202直接配合至彼此。作为替代方式,如下面针对图25所描述,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可以通过中平面组件间接彼此配合。

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每个引线框组件130的电触头150的配合端,包括每个引线框组件130的电信号触头152的配合端156和接地配合端172可彼此相隔,并且因此而在沿横贯方向T延伸的相应线阵151中布置在配合界面102处。线阵151沿侧向方向A在配合界面102处彼此分隔。然而,不同于第二电连接器200的线阵251,线阵151被基本上平行于安装界面104定向,并且还基本上平行于在其上安装第一电连接器100的第二基板200b。因此,可以理解,当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被安装至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基板300a和300b并且配合于彼此时,第二基板300b相对于第一基板300a正交定向。此外,可以理解,第一电连接器100是对称的,并且可用于90度正交应用或270度正交应用。换言之,第一电连接器100可被相对于第二电连接器200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二者选择性地90度定向,从中位至相应的第一或第二位置,并随后在第一或第二位置配合于第二电连接器。

引线框组件130沿侧向方向A在配合界面102处并且沿纵向方向L在安装界面104处彼此分隔。每个引线框组件130的信号触头152的配合端156和接地配合端172沿线阵151或横贯方向T相隔,并且每个引线框组件130的信号触头152的安装端158和接地安装端174还沿相同的横贯方向T分开。一对相互靠近的引线框组件130之一可嵌入所述一对相互靠近的引线框组件130中的另一个中,以使得所述一对相互靠近的引线框组件130中的另一个的电触头150被相对于所述一对相互靠近的引线框组件130之一的电触头150向外布置,举例而言沿纵向方向L和侧向方向A。如示于图23B,引线框组件130可进一步包括触头支撑突出部177,其从引线框壳体132延伸出来并且抵靠相应电触头150的至少一个或多个、最多全部安装端。举例而言,突出部可抵靠电信号触头152的安装端158。

现在参看图24A-25B,连接器壳体106可由任何适宜的介电材料制成,并且可包括多个间隔壁183,它们沿侧向方向A彼此分隔,并且可基本上位于沿纵向方向L和横贯方向T的平面正。连接器壳体106限定出互补凹口185,其布置在相互靠近的间隔壁183之间。凹口185中的每个的尺寸可设置成适于沿纵向方向L接纳各相应引线框组件130的至少一部分,以使得信号触头152的配合端156和接地配合端172从相应的凹口185向前延伸。特别地,引线框组件130,包括接地板168和引线框壳体132,可弯折,从而限定出配合部186a,安装部186b,和九十度弯曲区186c,其将配合部186a从安装部186b分开的,以使得配合和安装部186a和186b被基本上垂直于彼此定向。弯曲区186c可绕基本上平行于线阵151的轴线弯折。

各相应引线框组件130的配合部186a可限定出弯曲区186c和电触头150的配合端之间沿纵向方向L的长度。随着每个引线框组件130的配合和安装部的位置分别与配合界面102和安装界面104分隔得更远,各相应引线框组件130的长度可相对于其它各引线框组件130增大。此外,各相应引线框组件130的安装部186b可限定出弯曲区186c和电触头150的安装端之间沿侧向方向A长度。随着每个引线框组件130的配合和安装部的位置与配合界面102和安装界面104分隔得更远,各相应引线框组件130的长度可增大。因此,还可以理解,随着引线框组件130与配合界面102和安装界面104分别分隔得更远,引线框组件130的弯曲区186c与配合界面102和安装界面104二者分隔的距离加大。

现在参看图25,如上面所描述,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可直接配合于彼此,例如,在相应配合界面102和202处。这样,电触头150和250可在它们的相应配合端物理和电连接至彼此。作为替代方式,电连接器组件10可包括中平面组件175,包括第三基板300c,其可以是可被构造为中平面的印刷电路板,和第一和第二中平面电连接器100’和200’,其可以是垂直型电连接器,构造成被安装于第三基板300c,从而将被安置成通过中平面实现彼此电导通。第一中平面电连接器100’被构造成与第一电连接器100配合,而第二电连接器200’被构造成与第二电连接器200配合,从而将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安置成通过中平面实现彼此电导通。第一和第二中平面电连接器100’和200’可被根据这里针对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描述的任何实施方式构成,除非以其它方式指出。第一和第二中平面电连接器100’和200’的电触头150’和250’的安装端延伸到延伸穿过中平面的公共过孔的相反两端中,从而通过中平面将第一和第二中平面电连接器100’和200’电连接至彼此。中平面电连接器100’和200’可分别包括相应的互补粗对正组件120a和200a,以及各自相应的互补精密对正组件120b和200b,从而以前面描述的方式对正电连接器以便配合。可以理解,中平面连接器100’和200’的电触头150’和250’的配合端可被构造为上面描述的类型的插槽配合端。类似地,中平面连接器100’和200’的电触头150’和250’的配合端可被构造为上面描述的类型的插槽配合端,从而在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与第一和第二中平面连接器100’和200’分别配合时与电触头150’和250’的配合端配合。

虽然电连接器组件10根据一种实施方式可被构造为正交连接器组件,如上面针对图20A-25所描述,可以设想,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之一或二者分别可被构造为正交连接器,其被构造成与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中的另一个配合,从而将正交的第一和第二基板300a和300b安置成彼此电导通。然而,如示于图26A-E,可以进一步认识到,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之一或二者可被构造为正交连接器,它们被称作直接配合正交连接器。直接配合正交连接器可被构造成适于被安装到相应的第一或第二基板300a-b上,并且被构造成直接配合于第一或第二基板300a-b中的另一个。

举例而言,第一电连接器100被展示为上面描述的类型的直角电连接器,举例而言前面针对图2A描述的类型的。连接器壳体106可支撑至少一对沿侧向方向A彼此相隔的第一和第二引线框组件130。每个引线框组件130可被构造为上面描述的,并且特别地可包括引线框壳体132,电触头150,包括限定出相应配合端156和安装端158的电信号触头152,和接地配合端172和接地安装端174,由引线框壳体132支撑,如上面所描述。每个引线框组件的安装端158和接地安装端174可沿纵向方向L彼此相隔。第一电连接器100被构造成在安装界面104处被安装于第一基板300a,如这里描述的,以使得安装端158和接地安装端174适于被安置成与第一基板300a电导通。连接器壳体106可包括至少一个或多个开缝305,其延伸穿过壳体本体108,壳体本体被构造成接纳相应的紧固件306,例如螺钉,紧固件可进一步驱动到第一基板本体300a中,从而将第一电连接器100紧固至第一基板300a。

每个引线框组件130的配合端156和接地配合端172可沿相应的线阵151彼此相隔,所述线阵可被沿横贯方向T定向。举例而言,如上面所描述,电信号触头152可限定出内凹内表面153a,其可以限定在宽侧面之一,和外凸表面153b,其可以限定在宽侧面中的另一个。内凹和外凸表面153a-b可以分别限定在配合端156。类似地,接地配合端172可限定出内凹表面181a,其可以限定在宽侧面之一,和外凸表面181b,其可以限定在宽侧面中的另一个。连接器壳体106可限定插槽(receptacle)109,其延伸到壳体本体108的前端108a中。

插槽109沿侧向方向A可由壳体本体108的沿侧向方向A彼此分隔的相应内侧侧向表面109a和109b限定。内侧侧向表面109a和109b可限定出沿侧向方向A彼此分开的第一对表面。内侧侧向表面109a和109b可分别由第一和第二侧壁108e和108f限定,如图所示,或者可以由它们与第一和第二侧壁108e和108f分隔的其它壁限定。插槽109沿横贯方向T可由壳体本体108的沿横贯方向T彼此分隔的相应内侧横贯方向表面109c和109d限定。内侧横贯方向表面109c和109d可限定出沿横贯方向T彼此分开的第二对表面。内侧横贯方向表面109c和109d可由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壁限定,例如分别由顶和底壁108c和108d限定,如图所示,或者可以由与顶和底壁108c和108d分隔的其它壁限定。内侧侧向表面109a-b之一或二者可形成倒角,以使得随着它们沿配合方向M向前延伸而背离其它的内侧侧向表面109a-b。类似地,内侧横贯方向表面109c-d可形成倒角之一或二者,以使得随着它们沿配合方向M向前延伸而背离其它的内侧横贯方向表面109c-d。

插槽109可与间隙163对正,该间隙沿侧向方向A限定在所述一对引线框组件130中的各引线框组件130之间,并且因此在引线框组件130限定的第一和第二线阵151之间。所述间隙163可至少部分地由配合端156和接地配合端172限定,并且特别地分别由配合端156和接地配合端172的外凸表面153b和181b限定。插槽109可沿横贯方向T延伸在壳体本体108的相对内侧横贯方向表面109c和109d之间。

第二基板300b可包括基板本体301,其限定出一对相对侧302a和302b,和延伸在相对侧302a和302b之间的各自相对的第一和第二接触表面302c和302d。基板本体301被构造成,在1)相对侧302a和302b沿横贯方向T彼此分隔、并且2)相对表面302c和302d分别沿横贯方向T和纵向方向L限定的相应平面定向时,插入到插槽309中,以使得接触表面302c和302d沿侧向方向A彼此分隔。基板本体301还限定出前端302e,其可由基板本体301的连接在接触表面302c和302d之间的边缘限定。前端302e的至少一部分被构造成插入到插槽109中,从而将第一电连接器100与第二基板300b配合。第二基板本体300b可进一步在前端302e限定出多个电触垫303,其由基板本体301承载,举例而言由相对接触表面302c和302d中的至少一个或二者承载。电触垫303可包括信号触垫303a和接地触垫303b。触垫303与第二基板300b的电迹线电导通。

当前端302e的至少一部分沿配合方向M被插入到插槽109中时,由第一表面302c承载的信号触垫303a适于被安置成与第一引线框组件130的信号触头152的配合端156接触并且因此而电导通,例如,在内凹表面153b处。此外,由第二表面302d承载的信号触垫303a适于被安置成与第二引线框组件130的信号触头152的配合端156接触并且因此而电导通,例如,在内凹表面153b处。类似地,当前端302e的至少一部分被沿配合方向M插入到插槽109中时,由第一表面302c承载的接地触垫303b适于被安置成与第一引线框组件130的接地配合端172接触并且因此而电导通,例如,在内凹表面181b处。此外,由第二表面302d承载的接地触垫303b适于被安置成与第二引线框组件130的接地配合端172接触并且因此而电导通,例如,在内凹表面181b处。因此,触垫303可被安置成与至少一个引线框组件、例如第一和第二引线框组件130中的每个的电触头150的各相应配合端接触并且因此而电导通,从而将第一基板300a置于与第二基板300b电导通。接地触垫303b可长于信号触垫303a,并且因此而被构造成在信号触垫303a与配合端156配合之前与接地配合端172配合。

第二基板300b可包括沿纵向方向L延伸到前端302e中的至少一个凹槽例如一对凹槽304,沿侧向方向A从第一接触表面302c至第二接触表面302d。凹槽304可被定位成使得触垫被布置在凹槽304之间。凹槽304可限定出沿横贯方向T的厚度,其至少等于限定出内侧横贯方向表面109c和109d的第一和第二壁、例如顶和底壁108c和108d的厚度。这样,顶和底壁108c和108d的尺寸设置成适于随着第二基板300b被插入到插槽109中被接纳在凹槽304中。因此,凹槽304以及顶和底壁108c和108d可被分别构造为第二基板300b和第一电连接器100的相应对正件,其被构造成在触垫303插入到所述间隙163中之前将触垫303与电触头150的配合端对正。

现在参看图27-30,一种电连接器组件20可包括第一电连接器100,和第二电连接器400,其可以是线缆连接器,被构造成适于与第一电连接器100配合且安装至多个线缆500。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400可相配合,从而将第一电连接器100置于与第二电连接器400电导通。可以理解,任何一或多个、最多全部这里描述的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可被构造为线缆连接器,视具体情况。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第一电连接器100可被构造成适于被安装于第一基板300a,从而以前面描述的方式被置于与第一基板300a电导通。第二电连接器400可被构造成适于被安装于所述多个线缆500,从而被置于与所述多个线缆500电导通,从而限定出线缆组件,其包括安装至所述多个线缆500的第二电连接器400。

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400可彼此配合,从而将第一基板300a置于通过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400与所述多个线缆500电导通。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第一电连接器100被构造为垂直型电连接器,第二电连接器400可被构造为垂直型电连接器,以限定出基本上平行于配合界面402定向的配合界面402和安装界面404。可以理解,当然,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400之一或二者可被构造为直角连接器,由此配合界面基本上垂直于安装界面定向。

第二电连接器400可包括介电或电绝缘的连接器壳体406和由连接器壳体406支撑的多个电触头450。所述多个电触头450可包括相应的组信号触头452和接地触头454。如后面详细描述,第二电连接器400可包括由连接器壳体406支撑的多个引线框组件430。每个引线框组件430可包括介电或电绝缘的引线框壳体432,由引线框壳体432支撑的多个电触头450,和压紧式屏蔽罩490。

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每个引线框组件430包括由引线框壳体432支撑的多个信号触头452和被构造为导电性接地板468的接地触头454。信号触头452可通过包覆成型而包覆于介电引线框壳体432上,以使得引线框组件430被构造为嵌入模制的引线框组件(IMLA),或者可以钉入引线框壳体432中或以其它方式由其支撑。接地板468可被附连于介电壳体432。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400可被构造成沿配合方向M彼此配合和脱离。每个引线框组件430的信号触头452,包括所述配合端456和所述安装端458,彼此沿列方向分隔。引线框组件430可沿侧向方向A在连接器壳体406中彼此相隔。

引线框壳体432包括壳体本体434,其限定出前壁436,所述前壁沿侧向方向A延伸并且限定出沿侧向方向A彼此相隔的相对第一和第二端436a和436b。前壁436可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地支撑信号触头452。例如,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信号触头由前壁436支撑,以使得信号触头452被布置在第一和第二端436a和436b之间。引线框壳体432可进一步分别限定出第一和第二附连臂438和440,从前壁436沿纵向方向L向后延伸。第一和第二附连臂438和440可以以用于接地板468和压紧式屏蔽罩490中的至少一个或二者的附连位置的形式操作,如下面更详细描述。第一附连臂438可被布置成与前壁436的第一端436a之间的距离小于与第二端436b之间的距离,例如基本上在第一端436a。类似地,第二附连臂440可被布置成与前壁436的第二端436b之间的距离小于与第一端436a之间的距离,例如基本上在第二端436b。

现在参看图30,所述多个线缆500中的每个可分别包括至少一个信号承载导体502,例如一对信号承载导体502,和电绝缘层504,其围绕所述一对信号承载导体502中的每个。每个线缆的电绝缘层504可减小线缆500的导体502之一施加至线缆500中的另一个导体502的串扰。线缆500中的每个可进一步包括导电性接地插座506,其围绕线缆500的相应绝缘层504二者。接地插座506可被连接至在其上安装线缆500的互补电元件的相应的接地平面。例如,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所述多个线缆500中的每个的接地插座506可被置于与接地板468接触。根据某些实施方式,接地插座506可承载排扰线。线缆500中的每个可进一步包括外层508,其为电绝缘的为围绕相应的接地插座506。外层508可减小由相应的线缆500施加到所述多个线缆500中的另一个的串扰。绝缘和外层504和508可由任何适宜的介电材料构成,例如塑料。导体502可由任何适宜的导电性材料构成,例如铜。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每个线缆500,并且特别地每个线缆500的外层508,可限定出沿侧向方向A的第一横截面尺寸D5和沿横贯方向T的第二横截面尺寸D6。

所述多个线缆500中的每个可具有一端512,其可被构造成被安装或以其它方式附连于引线框组件530,从而将线缆500安置成与引线框组件530电导通。例如,每个线缆500的端512可被构造成使得信号承载导体502中的每个的相应部分被暴露,每个信号承载导体502的暴露部分限定出相应的信号导体端514,其可被电连接至引线框组件530。例如,每个线缆500的绝缘和外层504和508和接地插座506的相应部分可在端512处从相应的信号承载导体502去除,从而暴露信号导体端514。每个线缆500的绝缘和外层504和508和接地插座506的相应部分可被去除,以使得每个信号导体端514从绝缘和外层504和508和接地插座506沿纵向方向L向外延伸。作为替代方式,所述多个线缆500可制造为使得相应的信号承载导体502从每个线缆500的绝缘和外层504和508和接地插座506在端512纵向向外延伸,从而暴露信号导体端514。作为附加,每个线缆500的位于导体端516后面的外层508的一部分可被去除,从而限定出每个线缆500的接地插座506的相应的暴露部分507。作为替代方式,所述多个线缆500可被制造成使得外层508的至少一部分被去除,从而限定出接地插座506的暴露部分507。

再次参看图27-30,信号触头452限定出沿配合界面402延伸的相应配合端456,和沿安装界面404延伸的安装端458。信号触头452可被构造为垂直型触头,由此所述配合端456和所述安装端458被基本上平行于彼此定向。每个信号触头452可限定一对彼此相反的宽侧面460和延伸在彼此相反的宽侧面460之间的一对彼此相反的边缘462。彼此相反的边缘462可彼此相隔第一距离D1。每个信号触头452的配合端456可被构造为插槽配合端,其限定出曲线形的末端464。信号触头452可成对布置466,其可限定出边缘耦合型差分信号对。任何适宜的介电材料,例如空气或塑料,可被用于将信号触头452彼此隔离。所述安装端458可被提供为线缆导体安装端,每个安装端458被构造成接纳所述多个线缆500中相应的一个的信号导体端514。第一基板300a可被提供为背板电元件,中平面电元件,附属卡电元件,或诸如此类。在这方面,电连接器组件20可被提供为背板电连接器组件。

由于配合界面402基本上平行于安装界面404定向,第一电连接器400可被称作垂直型连接器,当然,可以理解,第二电连接器400可被根据任何期望的构型构成,从而将第三互补电元件,例如电连接至所述多个线缆500相对端的互补电元件,电连接至第一电连接器100,并且因此而电连接至第一互补电元件,例如第一基板300a。举例而言,第二电连接器400可被构造为垂直型或夹层(mezzanine)连接器或直角连接器,视具体情况。

接地板468包括板本体470和从板本体470沿纵向方向L向前延伸的多个接地配合端472。接地配合端472沿横贯方向T排列。每个接地配合端472可限定一对彼此相反的宽侧面476和延伸在彼此相反的宽侧面476之间的一对彼此相反的边缘478。彼此相反的边缘478可沿横贯方向T彼此相隔第二距离D2。每个接地配合端472可被构造为插槽接地配合端,其限定出曲线形的末端480。至少一个,例如每个接地配合端472,可限定出开缝482,其沿侧向方向A延伸穿过接地配合端472。开缝482可定尺寸和形状从而控制由接地配合端472施加在互补电连接器的互补电触头例如第一电连接器100的接地配合端172上的法向力的量值。所示出的实施方式的开缝482被构造为凹槽,具有沿纵向方向L延展的带圆角端部。然而可以理解,接地配合端472可以替代性地构造成任何其它适宜的开缝几何形状,视具体情况。

板本体470限定出第一板本体表面,其可限定出内表面470a,和相对的第二板本体表面,其可限定出接地板468本体的第二或外表面470b。外表面270b沿侧向方向A与内表面470a分隔。当接地板468被附连于引线框壳体432时,内表面470a面向着所述多个线缆500。接地板468可进一步包括相对的第一和第二侧壁467和469,它们沿横贯方向T彼此相隔,以使得引线框壳体432可以干涉配合的形式被接纳于第一和第二侧壁467和469之间,例如通过将引线框壳体432朝向接地板468推压以使得引线框壳体432卡扣就位于第一和第二侧壁467和469之间。第一和第二侧壁467和469中的每个可包括翼471,其从接地板468沿横贯方向T向外延伸,翼471被构造成在引线框组件被插入到连接器壳体406中时由连接器壳体406支撑。接地板468可由任何适宜的导电性材料形成,例如金属。

由于信号触头452的配合端456和接地板468的接地配合端472分别设置成插槽配合端和插槽接地配合端,第二电连接器400可被称作插槽连接器,如图所示。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每个引线框组件430可包括接地板468,其限定出五个接地配合端472和九个信号触头452。九个信号触头452可包括四对466信号触头452,其被构造为边缘耦合型差分信号对,而第九信号触头452被保留。每个引线框组件430的接地配合端472和信号触头452的配合端456可被布置成列,沿列方向延伸。所述差分信号对可被布置在相继的接地配合端472之间,而第九信号触头452可被布置成在列的端部靠近一个接地配合端472。

所述多个引线框组件430中的每个可包括根据第一构型提供多个第一引线框组件430的和根据第二构型提供的多个第二引线框组件430。根据第一构型,第一引线框组件430的第九信号触头452布置在电触头450列的上端。根据第二构型,第二引线框组件430的第九信号触头452布置在电触头450列的下端。可以理解,第一和第二引线框组件430的相应的引线框壳体432可被构造成基本类似,但存在结构上的差异以便适应于第一和第二引线框组件430中电触头450的相应构型和相应接地板468的构型。还可以理解,所示出的接地板468被构造成用于第一引线框组件430,并且被构造成用于第二引线框组件430的接地板468可以在沿板本体470的与被构造成用于第一引线框组件430的接地板468不同的位置限定出接地配合端472。

压紧式屏蔽罩490可被构造成附连于引线框壳体432,从而将线缆500的接地插座506的暴露部分与接触接地板468压紧。压紧式屏蔽罩490可被进一步构造成将每个线缆500与所述多个线缆500中的其它线缆500隔离。压紧式屏蔽罩490可包括屏蔽罩本体492,其限定出外侧端492a和沿横贯方向T与外侧端492a分隔的内侧端492b,以及沿横贯方向T彼此相隔的相对的第一和第二侧492c和492d。压紧式屏蔽罩490被构造成附连于引线框壳体432,以使得内侧端492b与接地板468之间的距离小于外侧端492a与其之间的距离。当压紧式屏蔽罩490被附连于引线框壳体432时,屏蔽罩本体492的内侧端492b可面向所述接地板468。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当压紧式屏蔽罩490被附连于引线框壳体432时,屏蔽罩本体492的至少一部分的内侧端492b可抵靠接地板468。

每个压紧式屏蔽罩490的屏蔽罩本体492可限定出多个基本上“U”形顶盖494,它们沿横贯方向T彼此相隔。每个顶盖494被构造成接纳相应的一个线缆500的一端512并将其与所述多个线缆500中的被布置在相应的相邻各空腔504中的其它线缆相应端512隔离,举例而言,以减小当线缆500承载数据信号时线缆500之间的电串扰。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每个顶盖494包括沿侧向方向A与内侧端492b分隔的顶壁497,和沿横贯方向T彼此相隔的相对的第一和第二侧壁493和495。压紧式屏蔽罩490可包括附连件498,其被构造成附连于引线框壳体432的第一和第二附连臂438和440。附连件498可被布置在屏蔽罩本体492的第一和第二侧492c和492d。附连件498可被构造成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形状。

顶壁497可限定出内表面497a,其面向着屏蔽罩本体492的内侧端492b。内表面497a可沿侧向方向A与内侧端492b分隔距离D7,其小于所述多个线缆500中的每个的第二横截面尺寸D6。第一和第二侧壁493和495可沿横贯方向T彼此相隔距离D8,其大于所述多个线缆500中的每个的横截面尺寸D5,以使得顶盖494中的每个被构造成接纳至少一个所述多个线缆500。距离D8可小于一对相邻的多个线缆500的组合横截面尺寸,以使得当压紧式屏蔽罩490被附连于引线框壳体432时顶盖494中的每个只接收单一线缆500。可以理解,所示出的压紧式屏蔽罩490被构造成用于第一引线框组件430,并且被构造成用于第二引线框组件430的压紧式屏蔽罩490可以在沿屏蔽罩本体492的与被构造成用于第一引线框组件430的压紧式屏蔽罩490不同的位置上限定出顶盖494,如这里描述的,并且,如这里描述的用于第一和第二引线框组件430的压紧式屏蔽罩490的附连件498可根据任何替代性实施方式构成,视具体情况。

根据组装引线框组件430的优选方法,引线框壳体432,包括信号触头452,可附连于接地板468,如上面所描述。所述多个线缆500然后可被制备,例如通过去除绝缘和外层506或508之一或二者上的部分,以限定出接地插座506的导体端514和暴露部分507。导体端514可被构造成被布置在信号触头452的相应的安装端458上。每个线缆500的接地插座506的暴露部分507可被构造成与板本体470的内表面470a交叠,并且当每个线缆500的导体端514被附连于信号触头452的相应的一个安装端458时可抵靠于板本体470的内表面470a。

所述多个线缆500中的每个的导体端514然后可被附连于信号触头452的相应的安装端458。例如,所述多个线缆500中的每个的导体端514可被焊接,或以其它方式附连于信号触头452的相应的安装端458。压紧式屏蔽罩490然后可被附连于引线框组件430。在将压紧式屏蔽罩490附连至引线框组件430之前,所述多个线缆500中的每个限定的横截面尺寸D6小于距离D7,以使得随着压紧式屏蔽罩490被附连于引线框组件430,压紧式屏蔽罩490发挥作用而至少压紧所述多个线缆500的端512。

随着压紧式屏蔽罩490被附连于引线框壳体432,顶壁497的内表面497a与线缆500接触,从而压紧线缆以使得线缆500中的每个的接地插座506的暴露部分507被压紧抵靠于板本体470的内表面470a,直至所述多个线缆500中的每个限定的横截面尺寸D6基本上等于距离D7。压紧式屏蔽罩490可因此而被构造成将所述多个线缆500中的每个的至少一部分,举例而言接地插座506的暴露部分507,偏压抵靠于接地板468的相应部分,以使得接地插座506的暴露部分507适于被安置成与接地板468电导通。可以理解,压紧式屏蔽罩490可由任何适宜的材料构成,视具体情况。举例而言,压紧式屏蔽罩490可由导电性材料例如金属或导电塑料制成,或任何适宜的磁损耗材料,视具体情况,例如导电性磁损耗材料。可以理解,第二电连接器400不局限于所示出的引线框组件430。例如,电连接器400可以替代性地利用任何其它适宜的引线框组件构成,举例而言,视具体情况构造的一或多个引线框组件。

现在参看图27,连接器壳体406可被构造基本上类似于连接器壳体206,除了某些连接器壳体406的某些组成元件被不同地构造,如下面更详细描述。这样,为了清楚,连接器壳体406上的那些与连接器壳体206中的相应元件基本类似的元件的附图标记被加上200。例如,连接器壳体406被构造为垂直型连接器壳体而非直角连接器壳体。此外,连接器壳体406不包括连接器壳体206的可挠曲臂231。

第二电连接器400可包括多个引线框组件430,它们布置在连接器壳体406的空隙中并且沿侧向方向A彼此相隔。每个引线框组件430可在电连接器400中限定出相应列的电触头450。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连接器壳体406支撑六个引线框组件430。六个引线框组件430可包括交替分布的第一和第二引线框组件430,它们从左至右布置在连接器壳体406中。第一引线框组件的信号触头452的配合端456的末端464和接地板468的接地配合端472的末端480可被根据第一定向布置,其中,所述末端464和480朝向壳体本体408的第一侧壁408e是曲线形的。第二引线框组件的信号触头452的配合端456的末端464和接地板468的接地配合端472的末端480可被根据第二定向布置,其中,所述末端464和480朝向壳体本体408的第二侧壁408f是曲线形的。第二电连接器400可被构造成交替分布第一和第二引线框组件430,它们布置在连接器壳体406中,从左至右在第一侧壁408e和第二侧壁408f之间。

第一和第二连接器壳体106和406可进一步限定出互补限位件,其被构造成将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400限制在相对于彼此的配合位置。例如,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连接器壳体106还限定出至少一个闩锁接收件123,例如第一和第二闩锁接收件123a和123b,分别沿横贯方向T延伸到第一和第二对正梁122a和122b中。连接器壳体406此外包括至少一个闩锁件423,例如第一和第二闩锁件423a和423b。第一闩锁件423a布置在壳体本体408的顶壁408c上,并且被构造成与第一闩锁接收件123a可释放地接合。第二闩锁件423b被构造成类似于第一闩锁件423a,布置在壳体本体408的底壁408d上,并且被构造成与第二闩锁接收件123b可释放地接合。

壳体本体408可被进一步构造成保护第一和第二闩锁件423a和423b。例如,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第一和第二侧壁408e和408f沿横贯方向T延伸到顶壁408c上方,并且沿横贯方向T延伸到底壁408d下方。可以理解,第一和第二连接器壳体106和406不局限于所示出的限位件,并且,第一和第二连接器壳体106和406之一或二者可以替代性地构造成任何其它适宜的限位件,视具体情况。还可以理解,第二连接器壳体206可以替代性地构造有根据所示出的形式的限位件或带有任何其它适宜的限位件,视具体情况。

另外,可以理解,第二电连接器400可以替代性地构造成与直角插槽电连接器例如第二电连接器200配合。举例而言,连接器壳体406可以替代性地构造有第一和第二对正梁,其构造基本上类似于第一电连接器100的第一和第二对正梁122a和122b。作为替代方式,第一电连接器100的连接器壳体106可以替代性地构造成适于接纳第二电连接器400的引线框组件430。

现在参看图31A-31D,一种电连接器组件20可被构造为夹层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它们二者都是夹层连接器,具有电触头150和250,包括这里描述的类型的多个电信号触头152和多个接地触头154。特别地,信号触头的配合端156和接地配合端172中的每个被构造成与它们自身成镜像形式的互补电触头配合。配合端156和接地配合端172可被基本上平行于彼此定向,且安装端158和接地安装端174可被基本上平行于彼此定向。电连接器100中的每个可包括第一和第二引线框组件130a和130b,由相应的连接器壳体106支撑,如上面所描述。此外,每个连接器壳体106可限定出一或多个例如多个对正件120,其可包括梁和凹陷部,它们被构造成接纳彼此。对正件120可被构造成使得连接器壳体106是阴阳双性的,用于与限定出它们自身成镜像的壳体配合。由于电连接器100被构造成可彼此互换,电连接器组件20可被称作阴阳双性的连接器组件,且电连接器100可被称作阴阳双性的电连接器。举例而言,电触头150的配合端被构造成与限定出其自身镜像的配合端配合,当电连接器100倒置时电触头150限定出其自身成镜像,并且当电连接器100倒置时线阵151彼此对称,夹层连接器100可被称作阴阳双性的连接器。阴阳双性的连接器,例如第一电连接器100,可被根据这里描述的任何实施方式构成,除非以其它方式指出。当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配合时,它们可限定出任何堆叠高度,视具体情况,从第一电连接器100的安装界面104至第二电连接器的安装界面104测量,或从在其上安装第一电连接器100的第一基板300a至在其上安装第二电连接器200的第二基板300b(例如见图1)测量。堆叠高度可以,举例而言,位于大约10mm的下限到大约50mm范围内。

现在参看图32A,所述多个信号触头152中相应的一个的插槽配合端156,代表多个最多全部信号触头152的配合端156,可限定出如这里描述的插槽。信号触头152,并且因此而所述配合端164,限定出第一和第二相对表面,例如宽侧面160a和160b,和连接在彼此相反的宽侧面160a-b中的每个之间的相对边缘162。内表面153a可由第一宽侧面160a限定,外表面153b可由第二宽侧面限定。因此,配合端156a可限定出从外表面153b朝向内表面153a的内侧方向198a,举例而言沿侧向方向A,和与内侧方向198a相反并且因此而从内表面153b朝向外表面153a的外侧方向198b,举例而言沿侧向方向A。根据所示出的实施方式,配合端156包括至少第一区段,其可限定出杆部187,所述杆部基本上沿触头中心轴线CA笔直延伸,所述触头中心轴线可基本上沿纵向方向L定向。

配合端156可限定一对区段,例如第二区段189和第三区段191,它们可组合而限定出基本上“S”形的轮廓。第二区段189可从第一区段191纵向向前延伸,其延伸方向可以限定为从相应的安装端朝向配合端156的方向,举例而言,沿配合方向M。第三区段191可从第二区段189纵向向前延伸。第三区段191可因此沿纵向方向L限定出外侧部分,第二区段189可限定出内侧部分,其沿纵向方向L与外侧部分向内分隔,外侧部分限定出的曲率大于内侧部分。此外,外侧部分的弯曲方向可相对于触头中心轴线CA与内侧部分的弯曲方向相反。

配合端156限定出第一区段187和第二区段189之间的第一界面199a,和第二区段189和第三区段191之间的第二界面199b。在第一区段187,第一和第二宽侧面160a-b可在基本上平行于触头中心轴线CA且由纵向方向L和横贯方向T限定的相应平面中基本上共面。举例而言,在第一界面199a处,随着配合端156沿纵向方向向前延伸,配合端156可弯折,例如呈曲线形,沿第一方向例如内侧方向198a背离触头轴线CA,所述纵向方向可以限定为从相应的安装端朝向配合端156的方向,举例而言,沿配合方向M。因此,内表面153a可以在第一界面199a内凹,而外表面153b可以在第一界面199a外凸。

在第二区段189,配合端156可随着其沿纵向方向L向前延伸而弯折,例如呈曲线形,沿外侧方向。因此,在第二区段189,外表面153b可以内凹,且内表面153a可以外凸。配合端156可延伸到第二界面199b,其限定出从第二区段189至第三区段191的过渡,第三区段可随着其沿纵向方向向前延伸而沿内侧方向198a弯折,例如呈曲线形。因此,内表面153a可以在第三区段191内凹,外表面153b可以在第三区段191外凸。第三区段191可限定出末端164,如上面所描述。内表面153a在第三区段的曲率可大于外表面153b在第二区段的曲率。类似地,外表面153b在第三区段191的曲率可以大于内表面153a在第二区段189的曲率。

可以理解,接地配合端172、接地配合端272、接地配合端472和任何适宜的替代性地构造的接地配合端可以以这里描述的方式针对信号触头152的配合端156构成。因此,接地配合端172、接地配合端272、接地配合端472和任何适宜的替代性地构造的接地配合端可限定出第一、第二和第三区段187、189和191以及界面199a和199b,如这里针对信号触头152描述的方式。此外,信号触头的配合端256、配合端456和任何适宜的替代性地构造的配合端可被构造为这里针对信号触头152的配合端156描述的形式。因此,信号触头的配合端256、配合端456和任何适宜的替代性地构造的配合端可限定出第一、第二和第三区段187、189和191以及界面199a和199b,如这里针对信号触头152描述的形式。举例而言,图32B-32F展示出以这里针对配合端156描述的方式构造的配合端256,但附图标记被递加100以便清楚。

现在参看图32B,第一电连接器100的配合端156和第二电连接器的配合端256沿配合方向M之间的配合被展示出,举例而言,在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已经完成如上面所描述的第二级精密对正之后。配合端156和256被展示出经历一系列时间段,从第一时间T1开始,此时配合端156和256处在脱离位置,终止于第五时间T5,此时配合端156和256处在相对于彼此的基本上完全配合位置,而时间T2至T4表示T1和T5之间随着配合端156和256沿相应配合方向配合经历的时间顺序。

在第一时间T1,所述末端164处的外凸外表面153b与所述末端180处的外表面181b对正。在第一时间T1之后的第二时间T2,配合端156的末端164和配合端256的末端264在接触部位L1发生初始彼此接触,例如,分别在相应的外表面153b和253b。配合端156和配合端256施加法向力于彼此,所述法向力的朝向基本上垂直于配合方向,并且因此而朝向可以基本上沿侧向方向A。此外,在时间T1和T2之间,配合端156和256响应于沿配合方向施加至电连接器100和200的配合力沿彼此移动。配合端156限定出第一末端悬伸长度SL1,配合端256限定出第二末端悬伸长度SL2,如下面更详细描述。可以理解,第一末端悬伸长度SL1基本上等于第二末端悬伸长度SL2。

在第二时间T2之后的第三时间T3,随着配合端156和256沿它们的相应配合方向M持续移动,外表面153b和253b分别在所述末端164和264滑动经过彼此,并且彼此抵靠在相应的第二区段189和289,在此外表面153b和253b凹入。在时间T2和时间T3之间,配合力减小并接近于零。当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彼此配合时,在第一和第二连接器壳体106和206沿侧向方向A相隔第一距离时,例如在时间T2,多个第一信号触头150的插槽配合端156和多个第二信号触头250的插槽配合端256之间的接合产生非零配合力,并且,当第一和第二连接器壳体106和206相隔小于第一距离的第二距离时,多个第一信号触头150的插槽配合端156和多个第二信号触头250的插槽配合端256之间的接合产生基本上为零的配合力(见图33A-33B)。

在第三时间T3之后,在第三时间T3和第四时间T4之间,所述末端264的外表面253b沿外表面153b朝向第二区段189和第一区段187之间的界面199a骑跨行进。类似地,所述末端164的外表面153b沿外表面253b朝向第二部分289和第一部分287之间的界面299a骑跨行进。在第四时间T4,第一和第二配合端164和264限定出第一和第二接触部位L1和L2。在第一接触部位L1,外表面153b在所述末端164处在界面299a接触外表面253b。在第二接触部位L2,外表面253b在所述末端264在界面199a处接触外表面153b。在时间T3和时间T4之间,配合力增大。

可以理解,每个插槽配合端172和156以及272和256,沿相应的中心轴线延展,并且每个插槽配合端限定出两个接触部位L1和L2,它们被构造成与其自身镜像形式的配合端配合。举例而言,接触部位L1和L2可位于配合端156和172的最内侧位置,该位置与上面描述的间隔壁之间最近。第二接触部位L2可与相应的末端分隔第一距离,且第一接触部位L1可与相应的末端分隔第二距离,第二距离小于第一距离。举例而言,第一接触部位L1可由末端限定。因此,第一接触部位L1可被称作远侧接触部位,第二接触部位L2可被称作近侧接触部位。近侧接触部位L2与相应的引线框壳体分隔第一距离,远侧接触部位L1与相应的引线框壳体分隔大于第一距离的第二距离。每个插槽配合端限定出末端悬伸长度,其为从接触部位之一例如最远侧接触部位至终止的边缘末端测量的。因此,所述配合端172和156限定出第一末端悬伸长度SL1,配合端272和256每个限定出第二末端悬伸长度SL2。所述末端悬伸长度SL1和SL2可位于下限为大约1.0mm、上限为大约3.0mm的范围内。举例而言,所述末端悬伸长度SL1和SL2可以为大约1.0mm。

此外,在第一接触部位L1处的所述配合端中的每个被构造成沿与其配合的互补配合端骑跨行进距一段离,称作刮擦距离,其可以限定为直线距离,沿该距离第一接触部位L1抵靠于互补配合端的配合端并且骑跨着其行进,直至第一和第二互补配合端中的每个的第一接触部位L1支靠于第一和第二互补配合端中的另一个的第二接触部位L2。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中的每个的接地配合端和信号触头的配合端可限定出一段刮擦距离,其范围的下限为大约1.0mm,例如大约2.0mm,上限为大约5.0mm,例如大约4.0mm,例如,刮擦距离可以是大约3.0mm。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刮擦距离为大约2.0mm。

在第四时间T4,信号触头152和252在第一和第二接触部位L1和L2之间限定出配合端156和配合端256之间的间隙G。所述间隙G可具有沿侧向方向A在相应的外表面153b和253b之间的宽度,其小于第一末端悬伸长度SL1和第二末端悬伸长度SL2这二者。由于两个接触位置,特别是L1和L2,可通过配合端156和配合端256而被维持,第一和第二末端悬伸长度SL1和SL2可保持恒定。这样,可以理解,第一和第二末端悬伸长度SL1和SL2保持基本上等于在时间T3呈现的值。

在第四时间T4之后,在第五时间T5,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和200基本上相对于彼此完全配合。特别地,所述末端164处的外表面153b接触杆部287处的外表面253b,从而限定出第一接触部位L1。类似地,所述末端264处的外表面253b接触杆部187处的外表面153b,从而限定出第二接触部位L1。相对于所述间隙G在时间T4的宽度,所述间隙G沿侧向方向A的宽度增大,但所述间隙G的宽度保持小于第一末端悬伸长度SL1和第二末端悬伸长度SL2二者。由于配合端156和256在两个接触部位特别是接触部位L1和L2彼此接触,第一和第二末端悬伸长度SL1和SL2维持恒定。这样,可以理解,第一和第二末端悬伸长度SL1和SL2维持基本上等于在时间T3呈现的值。如上所述,配合端156和256中的每个施加于配合端156和256中的另一个的法向力偏压相应配合端156和256,使之沿内侧方向198a朝向相应基部141(图2A-C)和241(图4A-B)移动。

通过电学模拟表明,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第二和第二电连接器100、200和400分别能够操作而传输数据,例如在每个电触头的相应配合和安装端之间,在下述端点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以下各个端点:大约八吉比特每秒(8Gb/s)和大约五十吉比特每秒(50Gb/s)(包括大约二十五个吉比特每秒(25Gb/s),大约三十吉比特每秒(30Gb/s),和大约四十吉比特每秒(40Gb/s)),例如最小为大约三十吉比特每秒(30Gb/s),包括任何0.25吉比特每秒(Gb/s)左右的递增量大约它们之间,其中最恶性多重主动串扰不超过的范围大约0.1%-6%,包括所有子范围和整数值,举例而言1%-2%,2%-3%,3%-4%,4%-5%,和5%-6%包括1%,2%,3%,4%,5%,和6%,在可接受的串扰级别内,例如低于大约百分之六(6%),大体上。此外,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第一、第二和第二电连接器100、200和400分别可操作在下述端点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以下各个端点:大约1和25GHz,包括任何0.25GHz左右的递增量1和25GHz,例如在大约15GHz。

如这里描述的电连接器可具有边缘耦合型差分信号对,并且可在电触头150的所述配合端和所述安装端之间传输数据信号,传输速率为至少大约28,29,30,31,32,33,34,35,36,37,38,39或40吉比特每秒(或它们之间的任何0.1吉比特每秒增量值)(在大约30至25皮秒上升时间),其中在受扰对上产生的非同步多重主动最恶性串扰不超过百分之六,同时维持差分阻抗在系统阻抗(典型地85或100欧姆)的正负百分之十,并且同时保持插入损失在下述范围内:通过20GHz(模拟)时在大约零至-1dB,通过30GHz(模拟)时在大约20GHz零至-2dB的范围内,和通过33GHz时在零至-4dB的范围内,和通过40GHz时在大约零至-5dB的范围内。在10吉比特每秒数据传输速率下,模拟产生ICN(全部NEXT)值不超过3.5且ICN(全部FEXT)值低于1.3。在20吉比特每秒数据传输速率下,模拟产生ICN(全部NEXT)值低于5.0且ICN(全部FEXT)值低于2.5。在30吉比特每秒数据传输速率下,模拟产生ICN(全部NEXT)值低于5.3且ICN(全部FEXT)低于4.1。在40吉比特每秒数据传输速率下,模拟产生ICN(全部NEXT)值低于8.0且ICN(全部FEXT)低于6.1。

可以理解,第一、第二和第二电连接器100、200和400分别不局限于引线框组件130、230和430的数量和构型,并且,第一、第二和第二电连接器100、200和400可以替代性地被构造为期望的。例如,根据这里描述和展示的实施方式,电连接器被构造为六列、四对电连接器。然而第一、第二和第二电连接器100、200和400可被构造为具有两对,四对,六对,六列,八列,十列,或诸如此类的任何组合,视具体情况。作为附加,连接器壳体106、206和406可被构造具有或不具有对正件或限位件之一或二者。

可以理解,第二连接器200和400可根据任何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被构造为前面针对第一电连接器100描述的形式,除非以其它方式指出,并且第一电连接器100可根据任何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被构造为前面针对第二电连接器200和400描述的形式,除非以其它方式指出。例如,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200和400之一或二者可被构造为垂直型连接器,直角连接器,或正交连接器,视具体情况。作为替代或附加,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0、200和400之一或二者可被构造为线缆连接器。此外,第二电连接器200的粗对正件220a和/或精密对正件220b和400可被布置在分开相邻引线框组件230的间隙263的相对侧,或布置在引线框组件230自身的相对侧,以前面描述的方式。此外,第一电连接器100的粗对正件120a和/或精密对正件120b可沿横贯方向T被布置在分开相邻引线框组件130例如对161的间隙的相对侧,或布置在引线框组件130自身例如对161的相反两侧。精密对正件220b可因此而与分开给定一对261的第一和第二引线框组件230a-b的相应间隔壁212对正,并且沿横贯方向T布置在各间隔壁212的相对侧。

第一电连接器100的精密对正件120b可被构造为如这里描述的对正梁,如这里描述的对正凹陷部,如这里描述的可挠曲臂,或如这里描述的任何适宜的其它备选对正结构。类似地,第二电连接器200和400的精密对正件可被构造为如这里描述的对正梁,如这里描述的对正凹陷部,如这里描述的可挠曲臂,或如这里描述的任何替代性对正结构。

此外,可以理解,第二电连接器200和400的粗对正件可被布置在分开相邻引线框组件或成对的引线框组件的间隙的相对侧,并且沿横贯方向T与所述间隙对正,以前面描述的方式。作为替代方式,第一电连接器的粗对正件可被布置在分开相邻引线框组件或成对的引线框组件的间隙的相对侧,并且沿纵向方向L与所述间隙对正,并且第二电连接器的对正插槽可与将给定一对引线框组件的第一和第二引线框组件分开的各相应间隔壁对正,并且沿纵向方向L布置在各相应间隔壁的相对侧。第一电连接器100的粗对正件可被构造为如这里描述的对正梁,如这里描述的对正凹陷部,如这里描述的可挠曲臂,或如这里描述的任何适宜的其它备选对正结构。类似地,第二电连接器200和400的粗对正件可被构造为如这里描述的对正梁,如这里描述的对正凹陷部,如这里描述的可挠曲臂,或如这里描述的任何替代性对正结构。

此外,第一电连接器100的一或多个、最多全部对的精密对正件120b可限定出内侧对正件,其沿侧向方向A布置在可限定出外侧对正件的相应对的粗对正件120a之间。作为替代或附加,第一电连接器100的一或多个、最多全部对的粗对正件120a可限定出内侧对正件,其沿侧向方向A布置在可限定出外侧对正件的相应对的精密对正件120b之间。可以理解,至少一对的粗对正件120a可被布置成靠近至少一对的精密对正件120b。还可替代地,第一电连接器100可包括一对粗对正件120a和布置成沿侧向方向A靠近所述一对粗对正件120a的一对精密对正件120b。因此,可以说第一电连接器100可包括至少一对的粗对正件120a和布置成靠近所述一对粗对正件120a的至少一对的精密对正件120b。此外,第一电连接器100可被构造成仅有一组对正件120,或取消全部对正件。

类似地,第二电连接器200和400的一或多个、最多全部对的精密对正件220b可限定出内侧对正件,其沿侧向方向A布置在可限定出外侧对正件的相应对的粗对正件之间。作为替代或附加,第二电连接器200和400的一或多个、最多全部对的粗对正件可限定出内侧对正件,其沿侧向方向A布置在可限定出外侧对正件的相应对的精密对正件之间。可以理解,第二电连接器200和400的至少一个对的粗对正件可被布置成靠近至少一个对的精密对正件。还可替代地,第二电连接器200和400可包括一对粗对正件和布置成沿侧向方向A靠近所述一对粗对正件的一对精密对正件。因此,可以说第二电连接器200和400可包括至少一个对的粗对正件和布置成靠近所述一对粗对正件的至少一个对的精密对正件。此外,第二电连接器200和400可被构造成仅有一组对正件,或取消全部对正件。

作为附加,虽然第一电连接器100可限定出连接器壳体的后端和连接器壳体的前端之间的抵靠表面,第二电连接器可替代性地或附加地包括相应的连接器壳体的后端和连接器壳体的前端之间的抵靠表面。作为替代方式,第一电连接器的连接器壳体的前端可限定出抵靠表面。此外,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之一或二者可包括相应的罩壁116和216,或者可以分别取消第一和第二罩壁116和216。此外,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之一或二者可包括相应的接触突出部,或者可以取消接触突出部。此外,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之一或二者可包括引线框开缝,或者可以取消引线框开缝。此外,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之一或二者的电触头的安装端可限定出引线如针对271所描述。此外,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之一或二者的电触头的配合端可基本上是“S形”的,如针对图32A-32F所描述。

一种方法可被提供,用于控制电连接器中的插入损失。所述方法可包括下述步骤:获取多个信号触头,每个限定出安装端和插槽配合端,每个插槽配合端限定出末端,该末端限定出内凹表面和与内凹表面相反的外凸表面。所述方法可进一步包括下述步骤:将信号触头定位在电绝缘的连接器壳体中,以使得信号触头被布置为至少第一和第二紧邻线阵,第一线阵的信号触头的内凹表面面向第二线阵的信号触头的内凹表面。所述方法可进一步包括下述步骤:沿第一和第二线阵中的每个限定出差分信号对。所述方法可进一步包括下述步骤:在第一和第二接触部位将所述配合端中的每个与其自身镜像形式的互补配合端配合。每个插槽配合端沿中心轴线延展并且限定出末端悬伸长度,该末端悬伸长度是沿所述中心轴线从第一接触部位至所述末端的终止边缘测量的,并且所述末端悬伸长度的范围的下限为大约1.0mm、上限为大约3.0mm。

所述方法可进一步包括下述步骤:使接触部位之一沿互补配合端抵靠和骑跨行进一段刮擦距离,直至插槽配合端和互补配合端中的每个的第一接触部位抵靠于插槽配合端和互补配合端中的另一个的第二接触部位,所述刮擦距离的范围的下限为大约2.0mm、上限为大约5.0mm。所述方法可进一步包括下述步骤:将第一和第二线阵中的每个靠近间隔壁的相对的第一和第二表面定位,以使得第一线阵的信号触头的内凹表面面向间隔壁的第一表面,且第二线阵的信号触头的内凹表面面向间隔壁的与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所述方法可进一步包括下述步骤:沿第一方向用罩壁覆盖第一和第二线阵的末端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方法可进一步包括下述步骤:限定出凹口,用以接收一个所述差分信号对中的选定的一个信号触头,所述凹口由从间隔壁延伸出来的一对肋限定。所述方法可进一步包括下述步骤:将信号触头定向成使得其边缘面向所述肋。

所述方法可进一步包括下述步骤:在第一线阵的第一端限定出单一电无偶触头,并且限定出布置在第二线阵的第二端的单一无偶触头,第二端与第一端相反,且每个无偶触头具有相应配合端和相应安装端。所述方法可进一步包括下述步骤:将布置在相应第一和第二线阵的无偶触头和差分信号对中的每个的配合端之间的相应接地配合端布置成使得所述单一无偶触头不沿相应的线阵靠近任何其它电触头布置,除了相应接地配合端以外。所述方法可进一步包括下述步骤:将接地配合端沿至少一个线阵布置在第一和第二差分信号对之间,其中,开缝沿第二方向延伸穿过接地配合端。

所述方法可进一步包括下述步骤:制造引线框组件,其包括电绝缘的引线框壳体,利用引线框壳体支撑第一线阵的信号触头,将接地板附连至引线框壳体,其中,接地板包括接地板本体和由接地板本体承载的多个肋,每个肋延伸到第一线阵的相邻差分信号对之间的位置,并且每个肋与相应的接地配合端和接地安装端对正。所述安装端可限定出引线,其具有从引线框壳体延伸出来至远端的杆部,和其从杆部的远端沿一方向延伸的钩部,该方向从二者杆部和垂直于第一和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成角度偏移。所述方法可进一步包括下述步骤:将信号触头与突出部接触,所述突出部延伸超出引线框壳体中的安置着第一线阵的信号触头的沟槽,从而防止信号触头随着它们与配合互补信号触头而弯曲。引线框组件可进一步限定出引线框开缝,其在与相应肋对正的位置延伸穿过引线框壳体,其中,引线框开缝在与相应肋对正的接地配合端和接地安装端之间限定出一段长度,所述长度为彼此对正的接地配合端和接地安装端的相应肋之间的长度的至少一半。所述方法可进一步包括下述步骤:通过压制在接地板本体形成所述肋。

所述方法可进一步包括下述步骤:将所述安装端安装至沿第一和第二方向限定的第一平面和第二方向定向的第一基板,将第二基板的前端插入限定在第一线阵和第二线阵之间配合端处的间隙,其中第二基板沿由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限定的第二平面定向,该第三方向同时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述方法可进一步包括下述步骤:将布置在相应的差分信号对之间的接地配合端布置成使得接地配合端限定出沿相应的线阵从边缘到边缘的距离,其大于信号触头的配合端中的每个沿相应的线阵从边缘到边缘限定的距离。所述方法可进一步包括下述步骤:将所述配合端基本上垂直于所述安装端定向,并且使所述末端凹陷到连接器壳体中。所述方法可进一步包括下述步骤:将每个第一和第二线阵的每个差分信号对的配合端与在线阵中的所述差分信号对的相反两侧的相应紧邻接地配合端比邻。所述方法可进一步包括下述步骤:沿所述差分信号对以一定数据传输速率传输数据信号,所述数据传输速率最高达40吉比特每秒,其中在受扰对上产生的非同步多重主动最恶性串扰不超过百分之六,同时维持插入损失在下述范围内:通过30GHz时在大约零至-2dB。

还可以提供一种销售电连接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下述步骤:借助于固定于引人注意的表达介质的声频文字或视觉说明,向第三方发布广告,向第三方许诺销售,或向第三方销售,商业供应的根据这里的任何实施方式构造的第一电连接器,包括下述第一电连接器,其具有边缘-至-边缘安置的差分信号对,插槽型配合界面,且其数据传输速率包括40吉比特每秒。另一步骤可以包括:借助于固定于引人注意的表达介质的声频文字或视觉说明,向第三方发布广告,关于商业供应的根据这里的任何实施方式构造的第二电连接器,其具有边缘-至-边缘安置的差分信号对,插槽型配合界面,且其数据传输速率包括40吉比特每秒,其中,第一电连接器和第二电连接器适于彼此配合。

前面的描述出于解释的目的被提供,并且不意在对电连接器构成限制。虽然参照优选实施例或优选方法描述了各种实施方式,可以理解,这里使用的文字仅仅用于描述和展示的目的,而不用于限制的目的。此外,尽管这里描述参照特定结构、方法和实施例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电连接器不意于局限在这里公开的细节。举例而言,可以理解,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的结构和方法同样可以应用于这里描述的其它实施方式,除非以其它方式指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启示下,可以针对这里描述的电连接器实现各种改型,并且,在不脱离这里的电连接器的主旨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各种修改,例如,在权利要求中所列举的那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