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59221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一种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电信号隔离控制电路和与其连接的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电路;隔离控制电路包括光耦、上拉电阻和单片机控制信号输入端,光耦的输入端一引脚通过上拉电阻连接电源,另一引脚接入单片机控制信号输入端;光耦的输出端并联PNP型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电路。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光耦输入输出间互相隔离,电信号传输具有单向性等特点,所以光耦具有良好的电绝缘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专利说明】一种继电器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继电器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0002]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当输入量(如电压、电流、温度等)达到规定值时,继电器使被控制的输出电路导通或断开。目前,普遍应用的继电器控制电路为由单片机一引脚连接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电路,在监控【技术领域】,由于电路和设备的集成化程度很高,各个节点之间存在很高的共模电压,产生很大的干扰,就需要消除这种电磁干扰,使设备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抗干扰能力强,传输速率快的继电器控制电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电信号隔离控制电路和与其连接的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电路;隔离控制电路包括光耦、上拉电阻和单片机控制信号输入端,光耦的输入端一引脚通过上拉电阻连接电源,另一引脚接入单片机控制信号输入端;光耦的输出端并联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电路。
[0005]优选的,所述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电路为PNP型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电路。
[0006]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光耦输入输出间互相隔离,电信号传输具有单向性等特点,所以光耦具有良好的电绝缘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发明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光耦U10、电阻R18和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电路;光耦UlO的输入端引脚I通过限流电阻R18连接电源,引脚2接单片机控制信号输入端,引脚3接地,光耦UlO的输出端并联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电路,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电路包括PNP型三极管Q1、电阻R24、电阻R12、续流二极管D15和继电器K1,三极管Ql的发射极接5V电源,发射极与基极之间设有电阻R24,基极通过电阻R12连接光耦UlO的引脚4,继电器Kl作为集电极负载接在集电极与地之间,续流二极管D15与继电器Kl线圈并联;光耦UlO的型号为PC817 DIP4,继电器Kl的型号为HRS4H/DC-5V。
[0009]本实例的工作过程:由单片机控制光耦UlO的导通与隔离,隔离时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电路输入为OV时,三极管Ql饱和,从而使继电器Kl线圈有相当的电流流过,继电器Kl吸合;相反,光耦UlO导通时,输入为正电压+V,三极管Ql截止,继电器Kl释放;当输入电压由+V变为OV时,三极管Ql由饱和变为截止,流经继电器Kl线圈的电流将迅速减小,这时线圈会产生很高的自感电动势与电源电压叠加后加在Ql的c、e两极间,续流二极管D15,可将线圈的自感电动势钳位于其的正向导通电压,使三极管不会被击穿。
[0010]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电路前端连接有电信号隔离控制电路;电信号隔离控制电路包括光耦、上拉电阻和单片机控制信号输入端,光耦的输入端一引脚通过上拉电阻连接电源,另一引脚接入单片机控制信号输入端,光稱的输出端并联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继电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电路为PNP型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电路。
【文档编号】H01H47/02GK104241024SQ201310229696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8日
【发明者】宋志宏 申请人:天津克莱沃德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