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接线柱与导线的导电胶接方法

文档序号:7014178阅读:976来源:国知局
电气设备接线柱与导线的导电胶接方法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电气设备接线柱与导线的导电胶接方法,首先将置于壳体内腔的内部导线一端与内部元件固定连接,然后将内部导线另一端和接线柱一端固定连接,最后将壳体密封;然后将外部导线一端缠绕在接线柱另一端并拧紧,用绸布或脱脂棉蘸乙醇或汽油将外部导线和接线柱的缠绕部位清洗干净,涂覆导电胶液;最后将涂覆导电胶液的部位室温晾干或在一定温度下固化即可。本发明可降低接线柱与导线间的连接温度,防止接线柱内部焊点失效,提高电气设备导电连接质量,从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能。
【专利说明】电气设备接线柱与导线的导电胶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设备接线柱与导线的导电胶接方法,特别适用于电气设备(电源、电子仪器仪表)上接线柱与导线的导电胶接。
【背景技术】
[0002]电气设备、电子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航空、航天、船舶等工业领域,通常需要对内接入电源和对外输出各种控制和信号数据。这类产品一般体积小、重量轻、内部空间有限,同时要求具有一定的密封措施,使内外相互隔离,所以一般是通过壳体上短而细的接线柱来实现内外导电连接,先将内部导线与接线柱连接,再密封壳体,在使用或试验时,再将接线柱与外部导线连接,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螺纹紧固法和锡铅钎料焊接法来进行连接,这两种方法的缺点是:螺纹紧固法采用机械力压紧接线柱与导线,达到两者紧密接触,但是在产品使用过程中,遇到反复振动,就容易出现松动,造成接触不良;而且容易受环境影响,在潮湿或盐雾条件下,接触点会发生腐蚀、导致电阻增大或发生接头失效;锡铅钎料焊接法由于接线柱的内外两端都采用锡铅钎料焊接,壳体密封后,在进行壳体上的接线柱与外部导线焊接过程中,烙铁加热熔化外部钎料的同时,对内部已焊好的接线柱与内部导线的焊点进行了二次熔化,而且由于接线柱一般长度短、直径小,达到热平衡时间很快,这种二次熔化作用十分明显,造成了接线柱的内部焊点变形、有效部位变薄、虚焊、甚至脱落失效,同时由于这种变化发生在仪表内,不能发现,只有线路不通时,才能发现问题。而且虽然通常采取了内部焊接用熔点较高的S-Sn40PbA钎料,外部焊接用熔点较低的S-Sn60PbA钎料,以及控制焊接时间的方法,但是都不能杜绝对内部焊点造成的损害。S-Sn40PbA钎料的熔点为183?238°C,S-Sn60PbA钎料的熔点为183?190°C,两者有所差异,但初熔温度相同,也就是说两种钎料同时熔化变软,而且一般钎焊的焊接温度比钎料熔点要高60?80°C,才能使钎料完全熔融,保证焊点质量。控制焊接时间的方法也不可行:每个操作者对I?2秒时间的感觉不一样,而且实际中存在焊接后需进行返修的情况。焊接时间过短会影响外部焊接钎料熔化,造成“硬心”。产品售出后,用户在焊接外部引线过程中,焊接时间更难控制,对内部焊点造成的损害不可避免,从而降低了产品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气设备接线柱与导线的导电胶接方法,可使接线柱与导线间的连接不受温度影响,防止接线柱内部焊点失效,提高电气设备导电连接质量,从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能。
[0004]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电气设备接线柱与导线的导电胶接方法,包含下述步骤:
[0005]I)将置于壳体内腔的内部导线一端与内部元件固定连接,然后将内部导线另一端和接线柱一端固定连接,最后将壳体密封;
[0006]2)将外部导线一端缠绕在接线柱另一端并拧紧,用绸布或脱脂棉蘸乙醇或汽油将外部导线和接线柱的缠绕部位清洗干净,涂覆导电胶液;
[0007]3)将涂覆导电胶液的部位室温晾干或在一定温度下固化即可。
[0008]上述步骤2)中,所述导电胶液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构成:环氧树脂1,银粉3?4,添加剂0.2?0.3,其中所述添加剂由可增加导电胶液流动性的三乙醇胺和可增加导电胶液强度的白炭黑构成,且三乙醇胺和白炭黑的重量比为6?8:1。
[0009]上述步骤2)中,在外部导线与接线柱一端的缠绕部位涂覆导电胶液时,视情况可涂2?3遍,直至涂胶部位饱满、不露导线为止。
[0010]优选地,内部导线另一端和接线柱一端钎焊连接。
[0011]优选地,内部导线另一端和接线柱一端也通过涂覆导电胶液固定连接。
[0012]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接线柱一端与外部导线连接时,原来采用螺纹紧固法和焊接方法存在的不足,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同时导电胶液的涂覆操作方便,导电胶液在室温或较低温度下固化,在实现接线柱与外部导线导电胶接的同时,不会导致内部焊点的焊点变形、变薄、虚焊、甚至脱落,保证了内部焊点的质量,防止了使用过程中接触点出现松动或腐蚀的问题,避免了产品存在的质量隐患,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1描述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
[0015]电气设备接线柱与导线的导电胶接方法,包含下述步骤:
[0016]I)将置于壳体5内腔的内部导线3 —端与内部元件4固定连接,然后将内部导线3另一端和接线柱2 —端固定连接,最后将壳体5密封;具体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一是内部导线3另一端和接线柱2 —端钎焊连接;二是内部导线3另一端和接线柱2 —端也通过涂覆导电胶液固定连接;
[0017]2)将外部导线I 一端缠绕在接线柱2另一端并拧紧,用绸布或脱脂棉蘸乙醇或汽油将外部导线I和接线柱2的缠绕部位清洗干净,涂覆导电胶液,视情况可涂2?3遍,直至涂胶部位饱满、不露导线为止;所述导电胶液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构成:环氧树脂1,银粉3?4,添加剂0.2?0.3,其中所述添加剂由可增加导电胶液流动性的三乙醇胺和可增加导电胶液强度的白炭黑构成,且三乙醇胺和白炭黑的重量比为6?8:1 ;上述导电胶液,其体积电阻率小、粘接强度大、耐老化性能好,涂在仪表壳体5上接线柱2(外露的接线柱一端,且其上套有玻璃或塑料绝缘体6与壳体5绝缘)与外部导线I的连接处形成外部胶接点7,达到既保证导电性及接头强度、又实现较低温度下连接,达到防止接线柱2—端(密封在壳体5内的一端)与内部导线3的内部焊接点8熔融失效的目的,如果内部导线3和外部导线I均采用胶接方式与接线柱2连接,效果更好。
[0018]3)将涂覆导电胶液的部位室温晾干或在一定温度下固化,检查胶接点的质量,并按要求捆扎固定导线即可。
[0019]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电气设备接线柱与导线的导电胶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步骤: 1)将置于壳体(5)内腔的内部导线(3)—端与内部元件(4)固定连接,然后将内部导线(3)另一端和接线柱(2) —端固定连接,最后将壳体(5)密封; 2)将外部导线(I)一端缠绕在接线柱(2)另一端并拧紧,用绸布或脱脂棉蘸乙醇或汽油将外部导线(I)和接线柱(2)的缠绕部位清洗干净,涂覆导电胶液; 3)将涂覆导电胶液的部位室温晾干或在一定温度下固化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设备接线柱与导线的导电胶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2)中,所述导电胶液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构成:环氧树脂1,银粉2?4,添加剂0.2?0.3,其中所述添加剂由可增加导电胶液流动性的三乙醇胺和可增加导电胶液强度的白炭黑构成,且三乙醇胺和白炭黑的重量比为6?8: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设备接线柱与导线的导电胶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2)中,在外部导线(I)与接线柱(2)—端的缠绕部位涂覆导电胶液时,视情况可涂2?3遍,直至涂胶部位饱满、不露导线为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气设备接线柱与导线的导电胶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I)中,内部导线(3)另一端和接线柱(2) —端钎焊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气设备接线柱与导线的导电胶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I)中,内部导线(3)另一端和接线柱(2) —端也通过涂覆导电胶液固定连接。
【文档编号】H01R4/04GK103700954SQ201310683535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3日
【发明者】付新广, 张 浩 申请人:陕西宝成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