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压缩机接线柱的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97456阅读:1226来源:国知局
用于压缩机接线柱的接线端子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线端子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压缩机接线柱的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压缩机的电机与接线柱之间需要通过接线端子进行连接,现有的接线端子与接线柱之间通常为线接触,会出现局部发热严重、局部变形等问题,严重影响压缩机的使用安全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发热均匀、使用安全可靠的用于压缩机接线柱的接线端子。

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压缩机接线柱的接线端子。

一种用于压缩机接线柱的接线端子,包括用于夹持所述接线柱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包括多个在周向上间隔设置的夹持单元,多个所述夹持单元能够在所述接线柱的径向外侧将所述接线柱夹持,多个所述夹持单元中的每一个均与所述接线柱形成面接触。

优选地,所述夹持部还包括基板,在所述接线柱的轴向上,所述夹持单元的一端与所述基板固定,另一端为自由端,多个所述夹持单元的自由端的径向内侧空间形成所述接线柱的入口。

优选地,在所述入口处设置有导向斜面。

优选地,所述夹持单元包括夹持面,所述夹持面上设置有凹部,所述凹部沿所述接线柱的轴向延伸并与所述接线柱的径向外侧形状相适配。

优选地,所述接线柱为圆柱体,所述凹部在与所述接线柱的轴线垂直的面上的截面呈圆弧形,多个所述夹持单元的圆弧形位于同一圆上。

优选地,多个所述夹持单元的圆弧形所在的圆的直径d1与所述接线柱的外径d2满足关系:d1≤d2≤d1+0.02。

优选地,相邻所述夹持单元之间经连接臂连接。

优选地,所述夹持单元呈片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夹持单元上设置有通孔。

优选地,所述通孔呈长条形并沿所述接线柱的轴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接线端子还包括接线部,所述接线部构造为,所述接线部中的电线的轴线与所述夹持部夹持的所述接线柱的轴线垂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线端子的夹持单元能够与压缩机的接线柱形成面接触,大大增加了接线端子与接线柱的接触面积,使得接线端子发热均匀,即使通过其的电流较大也不会出现局部过热变形的问题,提高了安全可靠性。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接线端子的主视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接线端子的俯视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接线端子与接线柱配合的俯视图。

图中,1、夹持部;11、基板;111、弹片;12、夹持单元;121、凹部;122、导向斜面;123、夹持面;124、弧面;125、通孔;13、入口;14、连接臂;141、延伸段;2、接线部;21、底板;22、第一压片;23、第二压片;3、加强板;4、接线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文中所述的“上”“下”为如图1所示的方位。

针对现有压缩机接线端子局部发热严重、局部变形的问题,本申请发现其是由于现有接线端子与接线柱的接触面积过小造成的,现有接线端子与接线柱为线接触,造成接线端子能够承受的电流相对较小,当通过其的电流较大时就会容易造成局部发热严重,接线柱膨胀,玻璃体破损,进行导致接线柱与压缩机脱离的问题,严重影响压缩机的使用安全性。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接线端子,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线端子包括相连接的夹持部1和接线部2,夹持部1用于夹持接线柱4,接线部2用于接电机的电线。

夹持部1包括基板11以及设置于基板11上的两个夹持单元12,两个夹持单元12相对设置,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夹持单元12可以为三个或者更多,当夹持单元12为三个以上时,其结构与夹持单元12为两个时类似,多个夹持单元12分布于接线柱4的径向外周上,并在接线柱4的径向外侧将接线柱4进行夹持。

如图3所示,两个夹持单元12能够在接线柱4的径向外侧将接线柱4进行夹持,夹持单元12与接线柱4形成面接触,从而增大了接线端子与接线柱4的接触面积,使得接线端子发热均匀,即使通过其的电流较大也不会出现局部过热变形的问题,提高了安全可靠性。

进一步地,在接线柱4的轴向(即图1中上下延伸的方向)上,两个夹持单元12的一端(即图1中的下端)分别与基板11相对的两侧边缘固定,另一端(即图1中的上端)为自由端,两个夹持单元12的自由端之间形成接线柱4的入口13(当夹持单元12为三个以上时,在所有夹持单元12的自由端围成的径向内侧空间形成入口13),接线柱4能够自该入口13穿入两个夹持单元12之间,使得夹持单元12产生微量的形变,以将接线柱4与两个夹持单元12形成过盈配合,从而使得两个夹持单元12将接线柱4夹持住。

进一步地,由于接线柱4的径向外周面呈圆柱面,因此夹持单元12上与接线柱4相配合的部分优选也呈圆柱面,具体地,如图2所示,夹持单元12靠近接线柱4一侧为夹持面123,夹持面123上设置有凹部121,该凹部121沿接线柱4的轴向延伸并且呈与接线柱4的径向外侧形状相适配的圆柱面,如此,接线柱4能够经两个凹部121上端之间的空间穿入两个夹持单元12之间,使得两个凹部121的圆柱面将接线柱4夹持,从而使得接线端子与接线柱4形成面接触。

进一步地,凹部121在与接线柱4的轴线垂直的面上的截面呈圆弧形,两个夹持单元12的圆弧形相对设置且位于同一圆上,如图2和图3所示,如此,使得夹持单元12能够对接线柱4形成可靠的夹持,避免接线柱4发生偏移。

进一步优选地,直径d1与外径d2满足关系:d1≤d2≤d1+0.02,如此,既能够保证夹持单元12为接线柱4提供可靠的夹持力,又能够避免夹持单元12发生过大的形变而影响结构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为方便接线柱4能够顺利插入两夹持单元12之间,优选在夹持部1的入口13位置设置有导向斜面122,为接线柱4经入口13插入两夹持单元12之间提供导向作用。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导向斜面122形成在凹部121的上端。

进一步地,为提高夹持单元12的弹性,如图2所示,夹持单元12优选设置为大致呈片状结构,其靠近接线柱4的一面为夹持面123,由于在夹持面123上设置有凹部121,因此优选地,夹持单元12背离接线柱4的一面呈向外凸出的弧面124,从而提高夹持单元12的结构强度,避免夹持单元12因受力而发生弯折断裂。进一步优选地,如图2所示,夹持单元12在与接线柱4的轴线垂直的面上的截面呈拱桥形,即夹持单元12背离接线柱4的弧面124的半径大于靠近接线柱4一面的凹部121的半径。

进一步,为提高夹持单元12的弹性,在夹持单元12上设置有通孔125,通过设置通孔125来提供夹持单元12的形变余量,进一步优选地,通孔125呈长条形并沿接线柱4的轴向延伸,通孔优选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如图1中所示的夹持单元12的弧面124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地,为保证两夹持单元12对接线柱4的夹持力,避免接线柱4与接线端子脱开,夹持单元12之间经连接臂14连接,通过连接臂14来避免夹持单元12之间分开的距离过大,优选地,如图2所示,包括两个连接臂14,夹持单元12在与轴线垂直的面内的两个端部分别与另一夹持单元的两个端部经连接臂14连接,并且,在接线柱4的轴向上,连接臂14位于夹持单元12的中部位置。

进一步优选地,连接臂14从其中一夹持单元12的端部延伸至另一夹持单元12的端部,并有一段延伸段141延伸出另一夹持单元12的端部,延伸段141向另一夹持单元12的方向弯折,从而将连接臂14卡在另一夹持单元12上。优选地,在夹持单元12的端部与延伸段141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凹槽(图中未示出),其中一夹持单元12的延伸段141能够卡入另一夹持单元12的凹槽中,进一步提高两夹持单元12的连接可靠性。

进一步地,基板11上还设置有弹片111,通过弹片111可以将该接线端子卡在插座中,以便对接线端子进行整体的固定。

进一步地,接线部2与基板11相连,且接线部2中的电线的轴线优选与夹持部1夹持的接线柱4的轴线垂直,如此,方便进行接线柱4穿入夹持部1的操作,且接线端子的结构更加合理,易于加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接线部2包括底板21,底板21与基板相连,底板21上相对的两侧边(分别与两个夹持单元12同侧)分别设置有压片,两侧边上的压片相对设置,相对的压片对弯以将电线固定在接线部2内。进一步优选地,底板21的一侧边上间隔设置两个压片,分别为靠近夹持单元12的第一压片22以及远离夹持单元12的第二压片23,第一压片22在电线的轴线延伸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二压片23。

进一步优选地,为提高结构强度,在夹持单元12与底板21之间设置有加强板3,加强板3优选呈三角形或梯形。

进一步优选地,接线端子为一体式结构,由一整块板弯折形成,方便接线端子的生产且结构强度好。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应当理解,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上述细节做出的各种明显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换,都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