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保护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92762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池保护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池保护盖。
背景技术
目前,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将电池成组放入一个空间中,或者直接将整个电池组通过导电片连接,裸露于空气中。不管什么形式,单体电芯的极柱都不会有保护装置,时间久了极柱处会有大量灰尘,从而增大电池内阻,影响电池性能;同时有安全隐患,在一些突发情况下,容易产生短路。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防止电池极柱裸露于外部,无任何安全保护装置,存在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保护盖,保护单体电芯极柱,绝缘且防尘;当出现突发状况时,导线不会直接与壳体相连,造成短路,从而提高安全性能。所述电池保护盖通用性强,不管电池如何串联与并联,都可使用。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电池保护盖,包括与电池外壁进行固定的固定结构;放置连接电池的采样线束的采样线槽;放置电池电极和电池连接部件的竖直空间结构;放置电池间串并联连接部件的水平空间结构。较佳地,所述固定结构为卡扣结构。较佳地,所述竖直空间结构的位置与形状与所放置的电池电极和电池连接部件相对应。较佳地,所述水平空间结构的位置与形状与所放置的电池间串并联连接部件相对应。较佳地,所述保护盖上与所保护的电池的极柱与防爆阀对应处有通气散热孔。较佳地,所述保护盖整个结构为一体。

图1为一实施例的电池保护盖的示意图。图2为一实施例的安装有电池保护盖的电池的示意图。图3为一实施例的安装有电池保护盖的电池同列连接的示意图。图4为一实施例的安装有电池保护盖的电池同行连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上述电池保护盖的使用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电池保护盖的结构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电池保护盖9包括卡扣结构1、采样线槽2、竖直空间结构3、水平空间结构4和散热孔5。如图1所示,电池保护盖有散热孔5,如图2所示,电池保护盖9放置于电池6上方时,散热孔5对应极柱空间和中间的排气阀,保证了空气的流通和电池的散热。如图2所示,将电池保护盖9放置于电池6上方,由于电池本身的结构,通过卡扣I与电池两侧外壁固定,使之不会松动,既简单方便又保证了电气连接的绝缘特性。由于电池单体有采样线束,本电池保护盖9包含采样线槽2,连接电池的采样线束可整齐美观的排布在采样线槽2中。如图3所示,当多个电池6同一列放置时,每个电池上方都可固定电池保护盖9,这样保证电池保护盖9保护到每个电池。这时,每个电池的极柱7和连接电池的导电片8,包括其它连接器件,如螺栓或电缆端子,处于电池保护盖9竖直结构空间3内,电池保护盖9起到保护电池极柱7和导电片8等连接器件的作用。如图4所示,当多个电池6同一行放置时,每个电池上方同样都可固定电池保护盖,这时,每个电池的极柱7和连接电池的导电片8,包括其它连接器件,如螺栓或电缆端子,同样处于电池保护盖9竖直空间结构3内,同时,由于设计水平空间结构4,导电片可通过此空间结构使电池串并联。这样每个单体电芯的极柱都处于电池保护盖保护9下,极柱处会极大减少由于极柱裸露在空气中染上的灰尘,保证电池不会因为杂质增加内阻,从而影响电池性能;同时电池保护盖9会降低由于导电片8等连接器件偏移产生的安全隐患。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此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电池保护盖,包括与电池外壁进行固定的固定结构;放置连接电池的采样线束的采样线槽;放置电池电极和电池连接部件的竖直空间结构;放置电池间串并联连接部件的水平空间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为卡扣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空间结构的位置与形状与所放置的电池电极和电池连接部件相对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空间结构的位置与形状与所放置的电池间串并联连接部件相对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上与所保护的电池的极柱与防爆阀对应处有通气散热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整个结构为一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保护盖,整个结构为一体,简单且便于安装。该电池保护盖包括与电池外壁进行固定的固定结构;放置连接电池的采样线束的采样线槽;放置电池电极和电池连接部件的竖直空间结构;放置电池间串并联连接部件的水平空间结构。该电池保护盖不仅能保护电芯极柱,提高安全性能,并且外观美观。
文档编号H01M2/04GK203038992SQ201320011909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0日
发明者谢昌平, 陈健 申请人:深圳中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