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芯导线分支线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95895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四芯导线分支线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四芯导线分支线夹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导线的接续与分支金具,特别是四芯绝缘导线用的分支线夹。
背景技术
:目前四芯绝缘导线用的分支线夹都采用双螺栓紧固结构,安装操作费时,导线受到的紧固压力不均匀。并且,现有分支线夹没有设计对分支线的穿刺功能,分支线必须人工剥开绝缘层后才可固定导通主线,操作过程很麻烦,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操作方便的四芯导线分支线夹。本实用新型包括设有主线通腔的壳体,在主线通腔的空间四角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四组双向穿刺刀片,壳体的上、下端均设置有压块,压块和各双向穿刺刀片的相应端部之间的空隙构成支线夹口,长螺栓贯穿壳体及两端的压块,且长螺栓的末端连接有力矩螺母,形成力矩式单螺栓紧固穿刺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合理,安装操作时只需将长螺栓拧紧,即可将压块内压,各双向穿刺刀片将主线和分支线都穿刺导通,无需人工剥开绝缘层,非常方便,安装效率大大提高,并且通过力矩螺母的控制,紧固力量恰当,导线受力均匀。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实施例的主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垫铁的立 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接线状态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的接线状态立体示意图。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壳体I设有主线通腔2,在主线通腔2的空间四角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四组双向穿刺刀片3,壳体I的上、下端均设置有压块4,压块4和各双向穿刺刀片3的相应端部之间的空隙构成支线夹口 5。长螺栓6贯穿壳体I及两端的压块4,且长螺栓6的末端连接有力矩螺母7,形成力矩式单螺栓紧固穿刺结构。本实施例在主线通腔2内还布置有两个活动隔片8,构成主线10的各芯线分隔装置。各压块4上还连接有垫铁9,可以防止压块4被压裂,并使压块4的压力更均匀。实际上,垫铁9的两侧还可设有两根扣脚13,扣脚13和壳体I的相应侧壁移动扣合,这样在拧紧穿刺过程中,壳体I两侧也被扣脚13扣紧,防止受力变形凸起。安装接线时,如图4和图5所示,主线10,也即四芯导线穿过主线通腔2,两个活动隔片8可以将四芯导线的各芯线分隔开,使穿刺更准确,并且活动隔片8可以适应各种截面形状的四芯导线。如果主线10的规格较细时,活动隔片8的根部还可活动连接有压紧调节片12,使四芯导线的各芯线被正确分隔。分支线11的各芯线也需要分别放入到对应的支线夹口 5中,然后拧紧长螺栓6,壳体I两端的压块4向内压,各双向穿刺刀片3的两端即可将对应处的主线10及分支线11穿刺导通,操作方便快速。而且,力矩螺母7可控制紧固力,避免过紧过松。
权利要求1.一种四芯导线分支线夹,包括设有主线通腔的壳体,其特征为:在主线通腔(2)的空间四角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四组双向穿刺刀片(3),壳体(I)的上、下端均设置有压块(4),压块(4)和各双向穿刺刀片(3)的相应端部之间的空隙构成支线夹口( 5),长螺栓(6)贯穿壳体(I)及两端的压块(4),且长螺栓(6)的末端连接有力矩螺母(7),形成力矩式单螺栓紧固穿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芯导线分支线夹,其特征为:在主线通腔(2)内还布置有两个活动隔片(8),构成主线(10)的各芯线分隔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芯导线分支线夹,其特征为:活动隔片(8)的根部还活动连接有压紧调节片(1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四芯导线分支线夹,其特征为:各压块(4)上还连接有垫铁(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四芯导线分支线夹,其特征为:垫铁(9)的两侧设有两根扣脚(13),扣 脚(13)和壳体(I)的相应侧壁移动扣合。
专利摘要一种四芯导线分支线夹,包括设有主线通腔的壳体,在主线通腔的空间四角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四组双向穿刺刀片,壳体的上、下端均设置有压块,压块和各双向穿刺刀片的相应端部之间的空隙构成支线夹口,长螺栓贯穿壳体及两端的压块,且长螺栓的末端连接有力矩螺母,形成力矩式单螺栓紧固穿刺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合理,安装操作时只需将长螺栓拧紧,即可将压块内压,各双向穿刺刀片将主线和分支线都穿刺导通,无需人工剥开绝缘层,非常方便,安装效率大大提高,并且通过力矩螺母的控制,紧固力量恰当,导线受力均匀。
文档编号H01R4/44GK203119118SQ20132009411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日
发明者周宙龙, 薛迪龙 申请人:浙江左易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