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97702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线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线缆连接器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数字科技的发展,电子装置间传输电力或数据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如何通过稳固且可靠的连接器提供电子装置良好的传输质量,是现今所有相关业者皆相当关注的目标。[0003]目前在业界中,线缆连接器是一种常用以连接电子装置的重要组件。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开案TW201203749A1 (对应中国大陆专利申请号CN201010205618.3 ;对应美国专利公开号US2011/0312225A1)揭露一种现有的线缆连接器,其中每一端子具有一连接部,连接部的尾端形成一弧形内表面以贴合线缆的导电层,并通过一夹线器套接于线缆使线缆与端子达到固定接触。然而,这种夹持固定的方式抗拉强度较差,导致线缆在受到拉扯时容易与端子脱离。[0004]中国台湾专利公开案TW201244304A1 (对应中国大陆专利申请号 CN201110088114.2 ;对应美国专利公开号US2012/0258631A1)所揭露的另一种传统的线缆连接器,则利用两个导电端子折弯叠置成一锁扣部,并通过一锁扣件与一带线端子相互锁接。这种连接方式虽然具备较佳的线缆抗拉强度,但在制程中,带线端子与两个导电端子上的锁扣部的通孔不易对位而组装困难;此外,带线端子仅被锁扣件锁固而没有完全定位,因此在线缆受到拉扯时,带线端子与线缆会相对于导电端子产生旋转及偏移。发明内容[0005]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易于对位装配的线缆连接器。[000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不会造成线缆旋转及偏移的线缆连接器。[0007]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抗拉强度高的线缆连接器。[0008]于是,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包含至少一线缆、至少一连接于线缆的插头,及至少一固持件。线缆的一端包含一个用以连接于插头的金属接线头。金属接线头上具有一固持孔。该插头包括一壳体,及一第一端子与一第二端子。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相互面对组装于壳体,并分别具有延伸出壳体外的一第一尾部与一第二尾部。第一尾部与第二尾部对靠且构成一接线头安装槽及一挡止部。接线头安装槽具有一开口以供金属接线头插接。第一尾部形成一个位置对应于固持孔的第一穿孔。第二尾部具有一个位置对应该第一穿孔的第二穿孔。挡止部位于接线头安装槽相反于开口的一侧,用以挡止金属接线头并使固持孔与第一穿孔及第二穿孔对位。固持件穿设于第一穿孔、第二穿孔,及固持孔,并与金属接线头配合夹持第一尾部与第二尾部,用以将 金属接线头、第一尾部及第二尾部相互固定。[000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该插头可沿一插接方向插接;该接线头安装槽的该开口方向平行于该插接方向。[00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该第一尾部形成一环绕界定该接线头安装槽的环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该挡止部形成于该第一端子,并具有两个由该环壁冲裁而向该接线头安装槽方向弯折形成的弯折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该第二尾部还具有一 U形槽以搭接于该环壁,辅助该第一穿孔与该第二穿孔对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该第一尾部具有一基壁及两侧壁;该两侧壁分别由该基壁的两相反侧边垂直延伸。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该第二尾部还具有一片体;该第二穿孔设置于该片体;该片体抵靠于该基壁,并被该两侧壁限位以使该第一穿孔与该第二穿孔对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该挡止部形成于该第二端子,并具有一个由该片体冲裁弯折而垂直该开口方向的挡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该插头可沿一插接方向插接;该接线头安装槽的该开口方向垂直于该插接方向。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该第一尾部具有分别呈L形的一第一弯折壁及一第二弯折壁,该第一弯折壁与该第二弯折壁彼此内侧相对以配合界定该接线头安装槽;该挡止部形成于该第一端子,并连接该第一弯折壁及该第二弯折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各壳体的前端具有一插口 ;该第一端子在相反于第一尾部的一端形成一第一接触部;该第二端子在相反于第二尾部的一端形成一第二接触部;该第一接触部与该第二接触部位于该壳体的插口且彼此间隔相对,并各具有多个条状的接触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包含两线缆、两插头,及两对应的固持件;该线缆连接器还包含一个用以供该两插头组装的框架;该框架包括两个并排的安装孔以分别供该两插头卡合固定于对应的安装孔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该固持孔是一螺孔,该固持件是一配合锁固于该螺孔的螺丝。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各金属接线头为矩形,各接线头安装槽为配合各金属接线头的矩形槽。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通过接线头安装槽与挡止部的设计,使线缆的金属接线头插入接线头安装槽时受限位而与插头相互定位,并让固持孔、第一穿孔及第二穿孔彼此正确对位,提升线缆与插头装配时的方便性而增进了组装效率。此外,金属接线头因受到接线头安装槽的限位,使线缆不会相对于插头旋转及偏移。另外,通过金属接线头与固持件配合将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夹置锁固在金属接线头与固持件之间,使线缆连接器具备极佳的抗拉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附图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中清楚地呈现,其中:图1是一立体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的第一较佳实施例;[0025]图2是一分解图,说明两插头组装于一框架;[0026]图3是一立体图,说明一插头与对应线缆的结合;[0027]图4是一分解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细部结构;[0028]图5是沿图1中的V-V剖线所取的剖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内部结构;[0029]图6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的第二较佳实施例;[0030]图7是一分解图,说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细部结构;[0031] 构;图8是一分解图,说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中一第一端子与一第二端子的细部结[0032]图9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的第三较佳实施例;[0033]图10是一分解图,说明该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细部结构;[0034] 构;及图11是一分解图,说明该第三较佳实施例中一第一端子与一第二端子的细部结[0035]图12是一立体图,说明该第三较佳实施例中一框架具有两块导引板。[0036]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0037]I线缆[0038]10热缩套管[0039]11金属接线头[0040]111固持孔[0041]2插头[0042]20插口[0043]21壳体[0044]211卡固块[0045]212凹槽[0046]22第一端子[0047]220第一尾部[0048]221第一接触部[0049]222环壁[0050]223第一穿孔[0051]224接线头安装槽[0052]225 开口226基壁[0054]227侧壁[0055]228第一弯折壁[0056]229第二弯折壁[0057]23第二端子[0058]230第二尾部[0059]231第二接触部[0060]232第二穿孔[0061]233 U形槽[0062]234 片体24挡止部241弯折片242 挡壁25 卡勾26接触条3固持件4 框架41安装孔42卡固槽43导引板5电极板I插接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不。参阅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的第一较佳实施例,该线缆连接器包含两线缆1、两分别连接于对应线缆I的插头2、两分别用以锁固两线缆I与对应插头2的固持件3,及一用以供该两插头2组装的框架4。两热缩套管10分别包覆于各线缆I与对应插头2的连接处以提供一保护。各插头2前端具有一插口 20可与一电极板5沿一插接方向I插接。框架4包括两个并排的安装孔41以供插头2卡合于安装孔41内,并在界定安装孔41边缘处形成多个卡固槽42,以分别将两插头2外侧的卡固块211限位固定。每一线缆I的一端包含一个基本为矩形的金属接线头11以连接于对应插头2,各金属接线头11上具有一固持孔111。每一插头2包括一壳体21、一第一端子22与一第二端子23。壳体21前端具有一插口 20,第一端子22与第二端子23相互面对组装于壳体21。第一端子22与第二端子23各具有一形成于外侧的卡勾25,利用卡勾25卡合固定于两个对应形成在壳体21内侧的凹槽212 (见图5),使第一端子22和一第二端子23稳固地固定在壳体21内。各第一端子22还具有一延伸出壳体21外的一第一尾部220,及一形成在相反于第一尾部220的一端的第一接触部221。第一尾部220具有一环壁222及一位置对应于固持孔111的第一穿孔223。各第二端子23还具有延伸出壳体21外的一第二尾部230,及一形成在相反于第二尾部230的一端的第二接触部231。第二尾部230具有一个位置对应于固持孔111的第二穿孔232,及一个用以与环壁222搭接的U形槽233。通过U形槽233对环壁222的限位及第一端子22与第二端子23组装于壳体21后,辅助第一穿孔223与第二穿孔232的对位。第二接触部231与第一接触部221位于壳体21的插口 20且具有弹性且彼此间隔相对,借此在对应的电极板5与插头2插接时彼此配合夹持该电极板5并与电极板5产生电连接。此外,第一接触部221与 第二接触部231各具有多个条状的接触条26,能增加第一接触部221与第二接触部231的弹性,使电极板5更容易插入第一接触部221与第二接触部231之间及增加接触的稳定性。[0080] 第一尾部220与一第二尾部230对靠且构成一接线头安装槽224及一挡止部24。 接线头安装槽224基本为配合金属接线头11的矩形槽,接线头安装槽224用以供对应线缆 I的金属接线头11容置定位,并具有一方向平行于该插接方向I的开口 225以供金属接线头11插接。在本实施例中接线头安装槽224是由环壁222所环绕界定。[0081 ] 挡止部24位于接线头安装槽224相反于开口 225的一侧,用以挡止金属接线头11 穿出接线头安装槽224,并在金属接线头11插入对应接线头安装槽224时提供对位辅助, 使固持孔111与第一穿孔223及第二穿孔232相互对位。在本较佳实施例中,各挡止部24 具有两个弯折片241,该两个弯折片241是由第一尾部220的环壁222冲裁向接线头安装槽 224方向弯折而形成,不须通过额外的制程制作,同时也节省了材料的使用。[0082]参阅图3至图5,各固持件3配合穿设于对应的第一穿孔223、第二穿孔232,及固持孔111中,并与对应线缆I的金属接线头11配合夹持第一尾部220与第二尾部230,借此使金属接线头11、第一尾部220及第二尾部230相互稳固地固定及电连接,提供线缆连接器良好的抗拉强度。[0083]具体而言,本较佳实施例中各固持孔111是一螺孔,各固持件3为一个配合锁固于螺孔的螺丝,利用螺孔与螺丝配合紧锁,使第一尾部220与第二尾部230被紧密夹合于固持件3与金属接线头11之间,不须另外使用一螺帽与螺丝配合便达到夹合固定的效果,缩减了线缆连接器的体积与组件组成的复杂度。当然,固持件3也能配合一螺帽使用而不将固持孔111设为螺孔,或选用螺丝以外的任意具有固定功能的组件,只须使固持件3能将第一尾部220、第二尾部230及金属接线头11相互牢靠地固定即可。[0084]参阅图6至图8,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第二较佳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其主要差别在于第一尾部220、第二尾部230及挡止部24的结构。在第二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尾部220具有一基壁226及两侧壁227,两侧壁227分别由基壁226的两相反侧边垂直延伸而共同形成一 U型结构,借此配合第二尾部230共同界定接线头安装槽224。此种第一尾部220未完全环绕接线头安装槽224的结构,使金属接线头 11能由垂直插接方向I的方向进入接线头安装槽224而让组装更加方便。[0085]第二尾部230则以一容置限位于接线头安装槽224内的片体234取代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U形槽233。该第二穿孔232设置于片体234。片体234平行抵靠于第一尾部220 的基壁226,并被两侧壁227限位以达到辅助第一穿孔223与第二穿孔232对位的功效。此外在第二较佳实施例中,挡止部24是形成于第二端子23,并具有一个由片体234冲裁弯折的挡壁242。挡壁242的方向垂直于接线头安装槽224的开口 225方向, 借此限制金属接线头11在接线头安装槽224内的位置,以使固持孔111对位于第一穿孔223及第二穿孔232。[0086]参阅图9至图12,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的第三较佳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主要差别在于:在第三较佳实施例中接线头安装槽224的开口 225方向垂直于插接方向I,金属接线头11是沿垂直插接方向I的方向插入定位于接线头安装槽224内。 此外,第一尾部220具有分别呈L形的一第一弯折壁228及一第二弯折壁229,第一弯折壁 228与第二弯折壁229彼此内侧相对以配合围绕界定接线头安装槽224。另外,挡止部24 形成于该第一端子22而呈一平板状,并连接第一弯折壁228及第二弯折壁229。[0087]第二尾部230弯折形成一贴合于挡止部24与第二弯折壁229外侧的L形结构,借此辅助第二尾部230与第一尾部220的定位,同时让第一穿孔223与第二穿孔232对位。另外需注意的,在第三较佳实施例中,框架4还包括两个由框架4邻近电极板5 (图未示)的一侧向外延伸的导引板43。该两块导引板43间隔位于两插头2间且末端呈一 V形,在插头2插入两电极板5时能产生一导引的作用,避免电极板5被误插于两插头2间,正确导引两插头2插接于对应的电极板5上。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利用接线头安装槽224与挡止部24的结构,使线缆I的金属接线头11插入接线头安装槽224时受到限位而产生定位效果,同时让金属接线头11插入接线头安装槽224时,固持孔111即可自动与第一穿孔223及第二穿孔232完成对位,让整体的装配程序更为简易。此外,矩形的金属接线头11因受到矩形的接线头安装槽224的限位,因此在线缆I受到拉扯时不会相对于插头2旋转及偏移。另外,通过金属接线头11与固持件3的配合将第一端子22与第二端子23夹置锁固在金属接线头11与固持件3之间,大幅提升了线缆连接器的抗拉强度。故确实能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专利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 型权利要求书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至少一线缆,于一端包含一金属接线头,该金属接线头具有一固持孔; 至少一插头,连接于该线缆,并包括一壳体,及一第一端子与一第二端子,该第一端子与该第二端子相互面对组装于该壳体,并分别具有延伸出该壳体外的一第一尾部与一第二尾部,第一尾部具有对应该固持孔的第一穿孔,该第二尾部具有一对应该固持孔的第二穿孔,该第一尾部与该第二尾部对靠且构成一接线头安装槽及一挡止部,该接线头安装槽具有一开口以供该金属接线头插接,该挡止部位于该接线头安装槽相反于该开口的一侧,用以挡止该金属接线头,并使该固持孔与该第一穿孔及该第二穿孔对位;及 至少一固持件,穿设于该第一穿孔、该第二穿孔及该固持孔,并与该金属接线头配合夹持该第一尾部与该第二尾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插头可沿一插接方向插接;该接线头安装槽的该开口方向平行于该插接方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尾部形成一环绕界定该接线头安装槽的环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挡止部形成于该第一端子,并具有两个由该环壁冲裁而向该接线头安装槽方向弯折形成的弯折片。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尾部还具有一U形槽以搭接于该环壁,辅助该第一穿孔与该第二穿孔对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尾部具有一基壁及两侧壁;该两侧壁分别由该基壁的两相反侧边垂直延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尾部还具有一片体;该第二穿孔设置于该片体;该片体抵靠于该基壁,并被该两侧壁限位以使该第一穿孔与该第二穿孔对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挡止部形成于该第二端子,并具有一个由该片体冲裁弯折而垂直该开口方向的挡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插头可沿一插接方向插接;该接线头安装槽的该开口方向垂直于该插接方向。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尾部具有分别呈L形的一第一弯折壁及一第二弯折壁,该第一弯折壁与该第二弯折壁彼此内侧相对以配合界定该接线头安装槽;该挡止部形成于该第一端子,并连接该第一弯折壁及该第二弯折壁。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壳体的前端具有一插口 ;该第一端子在相反于第一尾部的一端形成一第一接触部;该第二端子在相反于第二尾部的一端形成一第二接触部;该第一接触部与该第二接触部位于该壳体的插口且彼此间隔相对,并各具有多个条状的接触条。
12.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特征在于,包含两线缆、两插头,及两对应的固持件;该线缆连接器还包含一个用以供该两插头组装的框架;该框架包括两个并排的安装孔以分别供该两插头卡合固定于对应的安装孔内。
13.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固持孔是一螺孔,该固持件是一配合锁固于该螺孔的螺丝。
14.如权利要求1至 10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金属接线头为矩形,各接线头安装槽为配合各金属接线头的矩形槽。
专利摘要一种线缆连接器,包含至少一线缆、至少一连接线缆的插头及至少一固持件。线缆一端包含一具有固持孔的金属接线头。插头包括一壳体及相互组装于壳体的一第一端子与一第二端子。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分别具有延伸出壳体外的一第一尾部与一第二尾部。第一尾部与第二尾部对靠构成一接线头安装槽及一挡止部,且第一尾部的一第一穿孔与第二尾部的一第二穿孔对应固持孔。接线头安装槽具有一开口供金属接线头插接,挡止部位于接线头安装槽相反于开口的一侧以挡止金属接线头,并使固持孔、第一穿孔与第二穿孔对位。固持件穿设于第一穿孔、第二穿孔及固持孔,并与金属接线头配合夹持第一尾部与第二尾部。
文档编号H01R13/02GK203166159SQ20132018477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2日
发明者何宜泽 申请人:莫列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