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电缆生产线模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20190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橡胶电缆生产线模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橡胶电缆生产线模头,包括模头体和贯穿于模头体腔的过线管,在过线管和模头体之间设有分流体单元,在过线管的出口端设有内口单元和外口单元,其中内口单元的一端与分流体单元相抵,另一端与外口单元内侧相抵;外口单元的外侧设有通过端盖和螺钉固定在模头体上的密封法兰;在模头体的尾端设有可调节分流体单元的尾座;在模头体的中部设有两个与分流体单元相通的进胶口,可以连接一个或两个进胶机构。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改变外部主机等主要装置结构位置的前提下,只更换模头内部部分结构零件,就可完成单机单挤和双层共挤的互换,满足客户的多样性要求,提高了实用性。同时还可减少生产线的设备投资,降低生产成本。
【专利说明】橡胶电缆生产线模头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设备,尤其是一种电缆生产线,具体的说是一种橡胶电缆生产线模头。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橡胶电缆由于其柔软性和良好的防鼠、防虫咬特性而深受用户欢迎。但由于橡胶的流动性差,其制造难度远远大于塑料电缆,尤其是在多层包覆结构上应用很少,而由于不能进行屏蔽层的包覆,又反过来限制了橡胶电缆的应用,目前的橡胶电缆生产线大多以单层包覆结构为主,即使有部分双层包覆的电缆也是经过二次包覆才能形成,使橡胶电缆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如能开发一种既可完成单挤一层的橡胶包覆生产线,又可一次性完成屏蔽层和绝缘层挤出的双层共挤式生产线,不仅可以减少生产工序,降低成本,而且还可满足客户的多样性要求。但目前现有的生产线模头,尚不能通过简单的装配来满足单、双层橡胶电缆生产线的需求,对生产效率的提高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简单装配就可满足单、双层橡胶电缆生产线的需求的技术方案。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橡胶电缆生产线模头,包括模头体和贯穿于模头体腔的共挤过线管或单挤过线管。在上述过线管和模头体之间设有分流体单元,在过线管的出口端设有内口单元和外口单元,其中内口单元的一端与分流体单元相抵,另一端与外口单元内侧相抵;外口单元的外侧设有通过端盖和螺钉固定在模头体上的密封法兰;在模头体的尾端设有可调节分流体单元的尾座;在所述模头体的中部,设有与分流体单元相通的第一导胶座和第二导胶座.所述第一导胶座位于靠近模头体口部的一侧,第二导胶座位于靠近模头体尾部的一侧。
[0006]所述分流体单元为单一分流体结构或组合分流体结构;单一分流体结构包括隔套和一个小单挤分流体或一个大单挤分流体,其前端与内口单元相抵,末端通过圆螺母固定于单挤过线管上;组合分流体结构包括叠合设置的一个绝缘分流体和一个外屏分流体,其中绝缘分流体位于内侧,临近共挤过线管;外屏分流体位于外侧,临近模头体;绝缘分流体的尾端装有球面分流体座和用于压紧的并帽;球面分流体座上还安装有与绝缘分流体相抵的调偏环;在模头体与外屏分流体之间设有外屏分流体加热套。在绝缘分流体与共挤过线管之间设有绝缘分流体加热套。
[0007]所述内口单元为单挤内口结构或共挤内口结构;其中,单挤内口结构包括一个单挤模芯,其一端与单挤过线管和小单挤分流体或大单挤分流体相连,另一端与外口单元相连;共挤内口结构包括球面模芯座、模芯座、共挤模芯和内模套,其中球面模芯座与绝缘分流体相抵,模芯座安装在球面模芯座内,共挤模芯与模芯座相连;
[0008]所述外口单元包括共挤口模座或单挤口模座、口模和口模压圈,其中,口模和口模压圈均位于上述口模座内,且口模压圈由外侧压在口模上;在共挤口模座或单挤口模座上设有口模座加热套。
[0009]所述内模套位于共挤模芯和口模之间,且与外屏分流体相连。
[0010]在绝缘分流体的外表面上设有绝缘分流体流道,与位于共挤模芯和内模套之间的内流道相通;在外屏分流体的外表面设有外屏分流体流道,与位于内模套和口模之间的外流道相通。
[0011]所述小单挤分流体或大单挤分流体的外锥与隔套的内锥相抵;隔套的外锥与模头体的内锥相抵。
[0012]所述绝缘分流体流道为环绕在绝缘分流体表面的凹槽结构,且槽深由下向上逐渐变浅。
[0013]所述的外屏分流体流道为环绕在外屏分流体表面的凹槽结构,且槽深由下向上逐渐变浅。
[0014]所述小单挤分流体流道为凹槽结构,且槽深由下向上逐渐变浅。
[0015]所述大单挤分流体流道为凹槽结构,且槽深由下向上逐渐变浅。
[0016]所述隔套上有两孔分别与分流体单元的流道口相对应。
[0017]所述进胶结构包括第一进胶结构和第二进胶结构。其中,第一进胶结构包括第一导胶管及通过圆螺母与第一导胶管相连通的第一前导胶管。第一前导胶管的另一端以一定的角度与固定于模头体上的第一导胶座相连通。所述第二进胶结构包括第二导胶管及通过圆螺母与第二导胶管相连通的第二前导胶管。所述第二前导胶管的另一端以一定的角度与在固定于模头体上的第二导胶座相连通。
[0018]所述圆螺母、第一前导胶管和第二前导胶管上分别设有螺母加热套、第一前导胶管加热套和第二前导胶管加热套。
[0019]所述口模座加热套、外屏分流体加热套、螺母加热套、绝缘分流体加热套、第一前导胶管加热套和第二前导胶管加热套均与水循环加热装置相连。
[00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使一套生产线方案在不改变外部主机等主要装置结构位置的前提下,只更换模头内部部分结构零件,就可完成单机单挤和双层共挤的互换,满足客户的多样性要求,极大的提高了实用性。同时还可减少生产线的设备投资,降低生产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 ]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双层共挤状态下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小单挤状态下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大单挤状态下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绝缘分流体流道的平面展开图。
[0025]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外屏分流体流道的平面展开图。
[0026]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小单挤分流体流道的平面展开图。
[0027]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大单挤分流体流道的平面展开图。
[0028]其中:1_支架;2-端盖;3_密封法兰;4_共挤口模座;5_ 口模压圈;6_ 口模;7_内模套;8_共挤模芯;9_模芯座;10-球面模芯座;12-调偏螺钉;13-绝缘分流体;14-外屏分流体;15-模头体;16-第一前导胶管;17-第一导胶管;18_圆螺母;19_第一导胶座;20_第二导胶座;21_第二导胶管;22_第二前导胶管;23_调偏环;24_球面分流体座;25_并帽;26-共挤过线管;27_单挤口模座;28_单挤模芯;29_隔套;30_小单挤分流体;31_单挤过线管;32_调整环;33_大单挤分流体;34_ 口模座加热套;35_分流体加热套;36_螺母加热套;37_第一前导胶管加热套;38_第二前导胶管加热套;39_绝缘分流体加热套;41_外流道;42_内流道43-外屏分流体流道;44_绝缘分流体流道;45_小单挤分流体流道;46_大单挤分流体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30]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共挤状态。包括支架I和安装在支架上的模头体15,共挤过线管26贯穿于模头体腔内,且在上述模头体与过线管之间设有组合分流体结构的分流体单元。该分流体单元包括叠合设置的一个绝缘分流体13和一个外屏分流体14。其中绝缘分流体13位于内侧,临近共挤过线管26。外屏分流体14位于外侧,临近模头体15。绝缘分流体13的尾端装有球面分流体座24和用于压紧的并帽25。球面分流体座24上还安装有与绝缘分流体13相抵的调偏环23。
[0031]上述分流体单元的前端与共挤内口单元相抵。该共挤内口单元包括球面模芯座
10、共挤模芯座9、共挤模芯8和内模套7。其中球面模芯座10与绝缘分流体13相抵,共挤模芯座9安装在球面模芯座10内,共挤模芯8与共挤模芯座9相连。内模套7位于共挤模芯8和口模6之间,且与外屏分流体14相连。
[0032]在内口单元的外侧设有外口单元,包括共挤口模座4、口模6和口模压圈5。其中,口模压圈5将口模6定位安装在共挤口模座4后,整体嵌装在密封法兰3中,并通过端盖3将密封法兰固定在模头体上。在共挤口模座4上还设有口模座加热套34。
[0033]在绝缘分流体13的外表面上设有绝缘分流体流道44,与位于共挤模芯8和内模套7之间的内流道42相通。在外屏分流体14的外表面设有外屏分流体流道43,与位于内模套7和口模6之间的外流道41相通。上述绝缘分流体流道和外屏分流体流道均为凹槽结构,且槽深由下向上逐渐变浅,如图4和5所示。在模头体15和外屏分流体之间设有外屏分流体加热套35。在绝缘分流体13与共挤过线管26之间设有绝缘分流体加热套39。
[0034]在模头体15的中部,设有与外屏分流体相通的第一导胶座(19)及与绝缘分流体相通的第二导胶座(20)。所述第一导胶座(19)位于靠近模头体15 口部的一侧,第二导胶座位于靠近模头体15尾部的一侧。所述进胶结构包括第一进胶结构和第二进胶结构。其中,第一进胶结构包括第一导胶管17及通过圆螺母18与第一导胶管17相连通的第一前导胶管16。第一前导胶管16的另一端以一定的角度与固定于模头体15上的第一导胶座19相连通。所述第二进胶结构包括第二导胶管21及通过圆螺母18与第二导胶管21相连通的第二前导胶管22。所述第二前导胶管22的另一端以一定的角度与在固定于模头体15上的第二导胶座20相连通。所述圆螺母18、第一前导胶管16和第二前导胶管22上分别设有螺母加热套36、第一前导胶管加热套37和第二前导胶管加热套38。所述口模座加热套34、外屏分流体加热套35、螺母加热套36、第一前导胶管加热套37、第二前导胶管加热套38和绝缘分流体加热套39均与水循环加热装置相连。[0035]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小单挤状态。通过将上述共挤状态下的共挤口模座
4、内模套7、共挤模芯I 8、模芯座9、球面模芯座10、绝缘分流体13、外屏分流体14、调偏环23、球面分流体座24、并帽25及共挤过线管26移除,用单挤口模座27和口模压圈5来固定口模6,单挤模芯28安装在单挤过线管31上。单挤过线管31上设有小单挤分流体30,另一端通过调整环32将小单挤分流体30固定于单挤过线管31上。小单挤分流体30与模头体15之间设有隔套29,其出口端方向与单挤口模座27相抵。同时,小单挤分流体30的外锥与隔套29的内锥相抵,隔套29的外锥与模头体15的内锥相抵。进胶结构也相应的由两个变为只保留第二进胶结构。在小单挤分流体30表面设有小单挤分流体流道45。该流道为凹槽结构,且槽深由下向上逐渐变浅,如图6所示。
[0036]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大单挤状态。是在上述小单挤状态的基础上,将小单挤分流体30替换为大单挤分流体33,并将进胶结构由第二进胶结构变为第一进胶结构。在大单挤分流体33的表面设有大单挤分流体流道46。该流道为凹槽结构,且槽深由下向上逐渐变浅,如图7所示。其他结构均无改动。
[0037]本实用新型为单挤与双层共挤可互换式橡胶生产线模头,共挤实施方式时其中的绝缘分流体13用于挤出绝缘层橡胶,外屏分流体14用于挤出绝缘屏蔽层的橡胶;单挤实施方式时,小单挤分流体30或大单挤分流体33根据线缆规格,分别可用于裸线挤出包覆绝缘层橡胶或已包覆好绝缘层后包覆外屏蔽层橡胶。
[0038]共挤时的双层分流体及单挤单层分流体的各流道面均采用锥面设计,可有效地克服橡胶流动性差的问题,同时保证挤出的橡胶制品有较高的致密性。模头体15、绝缘分流体13及共挤口模座4之间采用循环水道加热方式,保证橡胶流体的流动性。
[003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0040]双层共挤时,待包覆的电缆芯线从图1右端共挤过线管26进入本实用新型的模头中。在共挤模芯8和内模套7之间形成绝缘层包覆,在内模套7和口模6之间形成绝缘屏蔽层,最后成缆挤出。通过调偏环23上的调偏螺钉12和球面模芯座10后部的弧面做支点,来完成绝缘层橡胶的同心度。同时通过端盖2上的螺钉来调节共挤口模座4径向位置,来保证外屏橡胶挤出层的同心度,达到电缆设计要求。
[0041]单挤时,待包覆的电缆芯线从图2或图3右端单挤过线管31进入本实用新型的模头中。在单挤模芯28和口模6之间形成绝缘层或外屏蔽层,最后成缆挤出。通过调节端盖2上的螺钉,来调整单挤口模座27的径向位置,以保证挤出层橡胶的同心度,达到电缆设计要求。
[0042]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权利要求】
1.一种橡胶电缆生产线模头,其特征是该模头包括模头体(15)和贯穿于模头体腔的共挤过线管(26)或单挤过线管(31);在所述过线管和模头体(15)之间设有套装于过线管上的分流体单元,并在上述过线管的出口端设有内口单元和外口单元;所述内口单元的一端与分流体单元相抵,另一端与外口单元相抵;所述外口单元的外侧设有通过端盖(2)和螺钉固定在模头体(15)上的密封法兰(3);所述模头体(15)的中部,设有与分流体单元相通的第一导胶座(19)和第二导胶座(20);所述第一导胶座(19)位于靠近模头体(15) 口部的一侧,第二导胶座位于靠近模头体(15)尾部的一侧; 所述分流体单元为单一分流体结构或组合分流体结构;单一分流体结构包括临近模头体的隔套(29)和临近单挤过线管(31)的小单挤分流体(33)或大单挤分流体(30);所述小单挤分流体(33)或大单挤分流体(30)的前端与内口单元相抵,末端通过调整环(32)固定于单挤过线管(31)上;组合分流体结构包括叠合设置的一个绝缘分流体(13)和一个外屏分流体(14),其中绝缘分流体(13)位于内侧,临近共挤过线管(26);外屏分流体(14)位于外侧,临近模头体(15);绝缘分流体(13)的尾端装有球面分流体座(24)和用于压紧的并帽(25);球面分流体座(24)上还安装有与绝缘分流体(13)相抵的调偏环(23);在模头体与外屏分流体之间设有外屏分流体加热套(35);在绝缘分流体(13)与共挤过线管(26)之间设有绝缘分流体加热套(39); 所述内口单元为单挤内口结构或共挤内口结构;其中,单挤内口结构包括一个单挤模芯(28),其一端与单挤过线管(31)和小单挤分流体(33)或大单挤分流体(30)相连,另一端与外口单元相连;共挤内口结构包括球面模芯座(10)、模芯座(9)、共挤模芯(8)和内模套(7),其中球面模芯座(10)与绝缘分流体(13)相抵,模芯座(9)安装在球面模芯座(10)内,共挤模芯(8)与模芯座(9)相连; 所述外口单元包括共挤口模座(4 )或单挤口模座(27 )、口模(6 )和口模压圈(5 ),其中,口模(6)和口模压圈(5)均位于上述口模座内,且口模压圈(5)由外侧压在口模(6)上;在共挤口模座(4 )或单挤口模座(27 )上设有口模座加热套(34 );` 所述内模套(7)位于共挤模芯(8)和口模(6)之间,且与外屏分流体(14)相连;在绝缘分流体(13)的外表面上设有绝缘分流体流道(44),与位于共挤模芯(8)和内模套(7)之间的内流道(42)相通;在外屏分流体(14)的外表面设有外屏分流体流道(43),与位于内模套(7)和口模(6)之间的外流道(41)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橡胶电缆生产线模头,其特征是所述小单挤分流体(33)或大单挤分流体(30)的外锥与隔套(29)的内锥相抵;隔套(29)的外锥与模头体(15)的内锥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橡胶电缆生产线模头,其特征是所述绝缘分流体流道(44)为环绕在绝缘分流体(13 )表面的凹槽结构,且槽深由下向上逐渐变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橡胶电缆生产线模头,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屏分流体流道(43)为环绕在外屏分流体(14)表面的凹槽结构,且槽深由下向上逐渐变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橡胶电缆生产线模头,其特征是所述小单挤分流体流道(45)为凹槽结构,且槽深由下向上逐渐变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橡胶电缆生产线模头,其特征是所述大单挤分流体流道(46)为凹槽结构,且槽深由下向上逐渐变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橡胶电缆生产线模头,其特征是所述隔套(29)上有两孔分别与模头体上的第一导胶座(19)或第二导胶座(20)的开口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橡胶电缆生产线模头,其特征是该橡胶电缆生产线模头还包括第一进胶结构和第二进胶结构;所述第一进胶结构包括第一导胶管(17)及通过圆螺母(18)与第一导胶管(17)相连通的第一前导胶管(16);第一前导胶管(16)的另一端以一定的角度与第一导胶座(19)相连通;所述第二进胶结构包括第二导胶管(21)及通过圆螺母(18)与第二导胶管(21)相连通的第二前导胶管(22);所述第二前导胶管(22)的另一端以一定的角度与第二导胶座(20)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橡胶电缆生产线模头,其特征是所述圆螺母(18)、第一前导胶管(16 )和第二前导胶管(22 )上分别设有螺母加热套(36 )、第一前导胶管加热套(37 )和第二前导胶管加热套(38)。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橡胶电缆生产线模头,其特征是所述口模座加热套(34)、外屏分流体加热套(35)、螺母加热套(36)、第一前导胶管加热套(37)、第二前导胶管加热套(38)和绝缘分流体 加热套(39)均与水循环加热装置相连。
【文档编号】H01B13/24GK203433903SQ201320468158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日
【发明者】孙竹, 张钧星, 丁杰, 张萍萍 申请人:南京艺工电工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