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装置的弹性机构及其切换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22793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切换装置的弹性机构及其切换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切换装置的弹性机构及其切换装置,其框架(10)具有一个底部(16)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12)。其弹簧(40)设置于两个侧壁之间且其一端可抵压于框架的底部。其滑块(30)可抵压于弹簧的另一端,且滑块可藉由弹簧的弹性力沿一滑动方向滑动。其操作件(20)包括一个连接部(22)和一个接触部(24),连接部可与两个侧壁枢转连接,连接部具有两个可分别贴靠在两个侧壁上的连接端(222),接触部突设在连接部上、且可随连接部一起枢转,滑块可在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下与接触部接触。切换装置的弹性机构可保证操作件与滑块接触后枢转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弹性机构的切换装置。
【专利说明】切换装置的弹性机构及其切换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性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在切换装置中用于辅助切换的弹性机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弹性机构的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切换装置中,为了实现切换动作的快速完成,通常设有辅助切换的机构,主要是利用弹簧存储或释放弹性势能以辅助切换动作的完成。同时可以利用弹簧在切换动作中产生的大辅助扭矩,增加切换动作的切换力。
[0003]现有的弹性机构中,一般包括一个可由弹簧支撑的滑块,和一个可相对于滑块枢转、且可在枢转过程中与滑块接触的操作件。操作件在枢转过程中,会先推动滑块压缩弹簧以存储弹性势能,然后经过死点位置后,弹簧释放弹性势能推动操作件继续枢转,以完成切换动作。现有弹性机构中,操作件一般由两个可绕一支撑轴枢转的摇臂构成,请参见申请号为200910167593.X的专利,两个摇臂在枢转后与滑块接触的过程中,会在较大的相互作用力下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容易发生位置偏移,出现例如摇臂相对于支撑轴倾斜、两个摇臂枢转不同步等问题,使操作件与滑块的接触位置不理想,造成摩擦力增大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切换装置的弹性机构,其可保证操作件与滑块接触后枢转的稳定性。
[000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切换装置,其弹性机构在完成辅助切换动作时的稳定性更好。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切换装置的弹性机构,弹性机构包括一个框架、一个弹簧、一个滑块和一个操作件。框架具有一个底部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弹簧设置于两个侧壁之间且其一端可抵压于框架的底部。滑块可抵压于弹簧的另一端,且滑块可藉由弹簧的弹性力沿一滑动方向滑动。操作件包括一个连接部和一个接触部,连接部可与两个侧壁枢转连接,连接部具有两个可分别贴靠在两个侧壁上的连接端,接触部突设在连接部上、且可随连接部一起枢转,滑块可在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下与接触部接触。
[0007]在切换装置的弹性机构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接触部包括复数个突设在连接部上的接触臂,和一个可连接各接触臂的接触轴,接触部可藉由相邻接触臂之间的接触轴与滑块接触。
[0008]在切换装置的弹性机构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接触部包括两个或三个突设在连接部上的接触臂。
[0009]在切换装置的弹性机构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接触部包括一个突设在连接部上的接触臂,和一个可穿设并固定在接触臂上的接触轴,接触部可藉由接触臂两侧的接触轴与滑块接触。
[0010]在切换装置的弹性机构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各连接端在朝向各侧壁的表面上分别设有一个凸台,各连接端可通过凸台贴靠在各侧壁上。
[0011]在切换装置的弹性机构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凸台为一个圆环形凸台,且圆环形凸台的圆心设置在连接部的枢转轴上。
[001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切换装置,其包括一个上述弹性机构和一个切换机构,切换机构可与弹性机构的操作件连接,以带动操作件的连接部枢转。
[0013]弹性机构连接部的两个连接端可分别贴靠在框架的两个侧壁上,使连接部自身在绕其枢转轴枢转的过程中,不会在枢转轴的轴向方向上移位,也不会出现连接部相对于侧壁倾斜的状况,且接触部与连接部为整体结构,使接触部与滑块的接触更加稳定。
[0014]下文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优选实施例,对切换装置的弹性机构及其切换装置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
[0015]以下附图仅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16]图1用以说明切换装置的弹性机构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结构。
[0017]图2用以说明图1所示的弹性机构的组合立体结构。
[0018]图3用以说明操作件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
[0019]图4用以说明操作件的再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
[0020]标号说明
[0021]10 框架
[0022]12 侧壁
[0023]16 底部
[0024]20操作件
[0025]22连接部
[0026]222连接端
[0027]224 凸台
[0028]24接触部
[0029]242接触臂
[0030]244接触轴
[0031]26操作端部
[0032]30 滑块
[0033]40 弹簧
[0034]50枢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对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结构相同或结构相似但功能相同的部分。
[0036]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0037]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为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
[0038]图1用以说明切换装置的弹性机构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结构。图2用以说明图1所示的弹性机构的组合立体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弹性机构包括一个框架10、一个弹簧40、一个滑块30和一个操作件20。框架10具有一个底部16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12。弹簧40设置于两个侧壁12之间且其一端可抵压于框架10的底部16。滑块30可抵压于弹簧40的另一端,且滑块30可藉由弹簧40的弹性力沿一滑动方向滑动。
[0039]操作件20包括一个连接部22和一个接触部24,连接部22可与两个侧壁12枢转连接,连接部22具有两个可分别贴靠在两个侧壁12上的连接端222,接触部24突设在连接部22上、且可随连接部22 —起枢转,滑块30可在弹簧40的弹性力作用下与接触部24接触。
[0040]采用上述结构的弹性机构,由于连接部22的两个连接端222可分别贴靠在框架10的两个侧壁12上,请参见图2,所以连接部22自身在绕其枢转轴50枢转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侧壁12的限制,其不会在枢转轴50的轴向方向上移位,也不会出现连接部22相对于侧壁12倾斜的状况,且接触部24突设在连接部22上,即接触部24与连接部22为一整体结构,使接触部24与滑块30的接触更加稳定。可以理解,在本文中,“贴靠”一词并非严格或绝对意义上的限制,其也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在制造或使用中允许的误差。
[0041]图1和图2中的接触部24包括两个突设在连接部22上接触臂242,和一个可连接各接触臂242的接触轴244,滑块30可在弹簧40的弹性力作用下与两个接触臂242之间的接触轴244接触。采用这样的设计,使接触臂242通过接触轴244和滑块30接触,其结构简单,可保证两个接触臂242同步运动,且提高了操作件20与滑块30接触后枢转的稳定性。当然接触部24的形状和结构也可以不局限于图1和图2中所示,例如,请参见图3和图4。
[0042]如图3所示的操作件,其接触部24包括三个突设在连接部22上的接触臂242,和一个可连接各接触臂242的接触轴244,滑块可在弹簧(图中未画出)的弹性力作用下与相邻的接触臂242间的接触轴244接触,此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操作件枢转后与滑块接触时的稳定性。操作件也可如图4所示,其接触部24包括一个突设在连接部22上的接触臂242,和一个可穿设并固定在接触臂242上的接触轴244,滑块可在弹簧(图中未画出)的弹性力作用下与接触臂242两侧的接触轴244接触。另外,根据设计需要的不同,上述各接触部24中也可以不设计接触轴244,而使接触臂242直接与滑块接触,当然,还可以在接触臂242上设计其他结构来替代接触轴244。可知接触部24的结构是与滑块的结构相适应的,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不同结构的接触部24及具有相应结构的滑块,在此不再赘述。
[0043]另外,连接部22的两个连接端222在朝向各侧壁12的表面上还可分别设有一个凸台224,请参见图1 (图中角度仅能显示出一个凸台244),各连接端222可通过凸台224贴靠在各侧壁12上。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减少连接部22的连接端222与侧壁12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枢转过程中的摩擦力,减少枢转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其中,如图1所示,凸台224可以设计为一个圆环形凸台,且圆环形凸台的圆心设置在连接部22的枢转轴50 (请参见图2)上,采用这样的设计,可以减少枢转过程中连接部22与侧壁12之间的摩擦力的扭矩,从而进一步减少能量损失,另外,可以进一步提高连接部22枢转过程中的稳定性。当然根据设计需要的不同,凸台224的结构、形状和数量也可以不局限于图中所示的结构,例如上述的圆环形凸台也可以由多个排列成圆环形状的小凸台构成。
[004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弹性机构的切换装置,如图2所示,切换装置包括一个弹性机构和一个切换机构(图中未画出),弹性机构的操作件20上设计有两个操作端部26,切换机构可与操作端部26连接并推动操作端部26,以带动连接部22及接触部24绕枢转轴50枢转,使接触部24与滑块30接触,实现弹簧存储或释放弹性势能的过程。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计操作端部26的结构和形状,并不局限于图中所示结构。
[0045]在切换装置的弹性机构中,将操作件20的接触部24和连接部22设计为一个整体结构,且使连接部22在枢转过程中的位置直接由框架10的两个侧壁12限制,可以提高操作件20与滑块30接触后枢转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弹性机构在辅助切换过程中的稳定性。
[0046]应当理解,在本文中所引证的文件仅供参考之用,且不包含任何其可能与本文的相冲突的内容。
[0047]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是按照各个实施例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0048]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案或变更,如特征的组合、分割或重复,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切换装置的弹性机构,所述弹性机构包括: 一个框架(10),所述框架(10)具有一个底部(16)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12); 一个弹簧(40),所述弹簧(40)设置于两个所述侧壁(12)之间且其一端可抵压于所述框架(10)的所述底部(16); 一个滑块(30 ),该滑块(30 )可抵压于所述弹簧(40 )的另一端,且所述滑块(30 )可藉由所述弹簧(40)的弹性力沿一滑动方向滑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机构还包括一个操作件(20),所述操作件(20)包括: 一个可与两个所述侧壁(12)枢转连接的连接部(22),所述连接部(22)具有两个可分别贴靠在两个所述侧壁(12)上的连接端(222);和 一个突设在所述连接部(22)上、且可随所述连接部(22)—起枢转的接触部(24),所述滑块(30)可在所述弹簧(40)的弹性力作用下与所述接触部(24)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机构,其中,所述接触部(24)包括: 复数个突设在所述连接部(22)上的接触臂(242);和 一个可连接各所述接触臂(242)的接触轴(244),所述接触部(24)可藉由相邻所述接触臂(242)之间的所述接触轴(244)与所述滑块(30)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机构,其中,所述接触部(24)包括两个突设在所述连接部(22)上的接触臂(242)。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机构,其中,所述接触部(24)包括三个突设在所述连接部(22)上的接触臂(24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机构,其中,所述接触部(24)包括: 一个突设在所述连接部(22)上的接触臂(242);和 一个可穿设并固定在所述接触臂(242)上的接触轴(244),所述接触部(24)可藉由所述接触臂(242 )两侧的所述接触轴(244 )与所述滑块(30 )接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机构,其中,各所述连接端(222)在朝向各所述侧壁(12)的表面上分别设有一个凸台(224),各所述连接端(222)可通过所述凸台(224)贴靠在各所述侧壁(12)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性机构,其中,所述凸台(224)为一个圆环形凸台,且所述圆环形凸台的圆心设置在所述连接部(22 )的枢转轴(50 )上。
8.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包括: 一个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机构, 一个切换机构,所述切换机构可与所述弹性机构的操作件(20)连接,以带动所述操作件的连接部(22)枢转。
【文档编号】H01H5/04GK203456324SQ201320538118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30日
【发明者】刘明华, 宋磊, 沈建良, 蒲恩强, 刘云 申请人:西门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