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26137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端子组、线材和屏蔽壳体,所述屏蔽壳体包括上下对应的上壳体和下壳体,该上、下壳体彼此扣合包住端子组与线材的接线位置形成接线腔,该下壳体在底板的后端两侧凸缘开设第一扣孔,该上壳体在左后侧板和右后侧板的底部凸设第一扣片,该第一扣片包括一翻折部和一支撑部,该支撑部穿过第一扣孔,当翻折部折弯后,该支撑部铆合压紧于扣孔的外边缘,上壳体的左后侧板和右后侧板夹住线材的左右两侧,上壳体的顶板和下壳体的底板压住线材的上下两侧;使上、下壳体形成一个整体,有效提高产品整体强度,能够压紧线材,使线材后端摇摆夹紧避免过分摆动,降低摇摆对连接器内部机构的破坏,提高产品的可靠度。
【专利说明】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HDMI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传统HDMI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端子组、线材和屏蔽壳体,该端子组插装于绝缘本体内,该线材连接于端子组后端,该屏蔽壳体包覆于绝缘本体外形成插接头。
[0003]现有的屏蔽壳体一般包括前壳和后壳,常见的前壳和后壳是分体式设置的两部分,前壳套于绝缘本体外,后壳包住线材和端子组的接线位置,并且夹紧线材的后端。目前市面上的后壳有一体式结构,也有分为上壳体和下壳体相互扣合的分体式结构。
[0004]—体式的后壳组装时,是使线材的后端穿入后壳内部,再向前推并与前壳卡扣式组装。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端子组与线材的接线位置零件多,难以确保每个零件都是齐平无凸起,一旦出现凸起,后壳插装时便会遇到挡死问题,无法与前壳组配,此时需要人工按压整齐内部的各个零件,再进行组装,造成安装麻烦,费时费力。
[0005]而将后壳设计为上、下壳体相互扣合的结构,单单凭借凸包和凹槽形成的卡扣进行卡紧,力度有限,当线材的尾部摆动幅度过大时,容易造成内部零件松动,更有甚者,造成卡扣松脱、变形、起翘、脱落,存在组装强度弱,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0006]此外,现有的HDMI电连接器的在插接头位置的尺寸规格基本上规范化,但是除插接头外的其它部分可以依据需要的大小生产,目前市面上的HDMI电连接器基本尺寸如下:舌片的长度为12mm,该基座与舌片的长度之和为17mm,该基座、舌片与线夹三者的长度之和为20mm,该线夹的宽度为15mm。所述后壳的宽度为17. 5mm,前壳的前缘至后壳的底板后缘的长度为31mm,前壳的最前缘至后壳的最后端总长度为37mm。受限于相邻两端子之间接线位置需要一定的空间,因此,难以做到小型化,不能满足市场多元化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在上壳体和下壳体用扣孔和扣片进行铆合,使上、下壳体形成一个整体,有效提高产品整体强度,从而压紧线材,使线材后端摇摆夹紧避免过分摆动,降低摇摆对连接器内部机构的破坏,提闻广品的可罪度。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9]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端子组、线材和屏蔽壳体,该端子组插装于绝缘本体内,该线材连接于端子组后端,所述屏蔽壳体包括上下对应的上壳体和下壳体,该下壳体的前端一体延伸出前壳,该前壳套于绝缘本体外形成插接头,该上、下壳体彼此扣合包住端子组与线材的接线位置形成接线腔,该下壳体在底板的后端两侧凸缘开设第一扣孔,该上壳体在左后侧板和右后侧板的底部凸设第一扣片,该第一扣片包括一翻折部和一支撑部,该支撑部穿过第一扣孔,当翻折部折弯后,该支撑部铆合压紧于扣孔的外边缘,上壳体的左后侧板和右后侧板夹住线材的左右两侧,上壳体的顶板和下壳体的底板压住线材的上下两侧。
[0010]优选的,所述上壳体的顶板前侧设有第二扣孔,且于顶板的前端缘延伸出支撑臂;所述前壳的顶面后缘向上延伸出第二扣片,该第二扣片卡装于第二扣孔内,且第二扣片翻折反扣压住第二扣孔的边沿,该支撑臂与前壳的顶面相抵触。
[0011]优选的,所述上壳体包括顶板、由顶板两侧向下延伸的第一左侧板、第一右侧板,在第一左侧板和第一右侧板的底部凸设第三扣片;所述下壳体包括底板、由底板两侧向上延伸的第二左侧板、第二右侧板,该第一左侧板、第一右侧板分别夹设于第二左侧板、第二右侧板外,该第三扣片在第二左侧板、第二右侧板的底缘翻折反扣扣住底板。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左侧板和第一右侧板上设有数个卡孔,所述第二左侧板和第二右侧板上设有数个凸点,该凸点卡装于对应的卡孔内。
[0013]优选的,所述顶板的前端两侧下凹有凹点,两凹点分别与第一左侧板、第一右侧板之间形成夹隙;所述第二左侧板和第二右侧板的前侧顶缘设有导引弹片,该导引弹片滑入嵌装于夹隙内。
[0014]优选的,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一体式设置的基座和舌片,于基座的后端安装有一线夹;该舌片的长度不超过11mm,该基座与舌片的长度之和不超过14mm,该基座、舌片与线夹三者的长度之和不超过16_,该线夹的宽度不超过13. 9_。
[0015]优选的,所述上壳体/下壳体的宽度不超过15. 5mm,前壳前缘至上壳体/下壳体的底板后缘的长度不超过23. 9mm,前壳的最前缘至上壳体/下壳体的最后端总长度不超过28. 9mmο
[001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在上壳体后端设置第一扣片,在下壳体的后端设置第一扣孔,通过第一扣片和第一扣孔扣装铆合,使上、下壳体形成一个整体,以此提高产品整体强度,并且屏蔽壳体后侧的左后侧板和右后侧板挡于线材的两侧,并且压紧线材,使线材后端摇摆夹紧避免过分摆动,降低摇摆对连接器内部机构的破坏,提高产品的可靠度。
[0017]再者,还有第二扣片与第二扣孔的配合结构设在前壳与上壳体前端的相叠合位置;第三扣片在左右两侧直接向内折弯使上、下壳体铆接为一体;加上于上、下壳体的左右侧板上设置凸点与卡孔的配合结构,以及在内侧设置导引弹片与夹隙的配合结构,使整个屏蔽壳体从多个方位进行铆合形成一个整体,有效提高产品整体强度;加上上壳体的支撑臂与前壳形成面接触配合,在线材在后端摇摆时供可靠的支点,将力传导,大大降低摇摆对连接器内部机构的破坏,提高产品可靠度。
[0018]此外,使产品的整体尺寸做得比传统电连接器小,实现小型化,迷你化,满足客户的需求。
[0019]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I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端子组插装于绝缘本体内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的电连接器分解图;
[0022]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电连接器的上壳体示意图;[0023]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电连接器的上、下壳体的分解图;
[0024]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电连接器的上、下壳体扣装后铆合前的状态图;
[0025]图7是图6的背面视角图;
[0026]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的电连接器组装图;
[0027]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的电连接器沿第二扣点与第二扣孔扣合位置的截面图;
[0028]图10是图9中A处的放大图,图中的电连接器显示了线材向下摆动时的受力状态。
[0029]图11是图9中A处的放大图,图中的电连接器显示了线材向上摆动时的受力状态。
[0030]附图标识说明。
[0031]10、绝缘本体11、基座
[0032]12、舌片13、线夹
[0033]20、端子组30、线材
[0034]40、屏蔽壳体
[0035]41、上壳体4101、顶板
[0036]4102、第一左侧板4103、第一右侧板
[0037]4104、左后侧板4105、右后侧板
[0038]411、第一扣片4111、翻折部
[0039]4112、支撑部412、第二扣孔
[0040]413、支撑臂414、第三扣片
[0041]415、卡孔416、凹点
[0042]417、夹隙42、下壳体
[0043]4201、底板4202、第二左侧板
[0044]4203、第二右侧板4204、凸缘
[0045]421、第一扣孔422、凸点
[0046]423、导引弹片424、前壳
[0047]4241、第二扣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48]首先,本实施例以HDMI电连接器为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不限于用在HDMI连接器中,亦可为其它连接器。
[0049]请参照图1至图11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该电连接器包括有绝缘本体10、端子组20、线材30和屏蔽壳体40,该端子组20插装于绝缘本体10内,该线材30连接于端子组20后端,该屏蔽壳体40包覆于绝缘本体10、端子组20与线材30的接线位置外形成HDMI插接头。
[0050]其中,如图4-6所示,所述屏蔽壳体40包括上下对应的上壳体41和下壳体42,该下壳体42的前端一体延伸出前壳424,该前壳424套于绝缘本体10外形成插接头,该上、下壳体41、42彼此扣合包住端子组20与线材30的接线位置形成接线腔。[0051]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所述上壳体41包括顶板4101、由顶板4101两侧向下延伸的第一左侧板4102、第一右侧板4103。如图4所示,所述下壳体42包括底板4201、由底板4201两侧向上延伸的第二左侧板4202、第二右侧板4203。该下壳体42在底板4201的后端两侧凸缘4204开设第一扣孔421,该上壳体41在左后侧板4104和右后侧板4105的底部凸设第一扣片411,如图4所示,该第一扣片411卡装于第一扣孔421内。且所述第一扣片411包括一翻折部4111和一支撑部4112,该支撑部4112穿过第一扣孔421,当翻折部4111折弯后,该支撑部4112压紧于扣孔的外边缘(见图8 )。
[0052]如图3、4所示,所述上壳体41的顶板4101前侧设有第二扣孔412,且于顶板4101的前端缘延伸出支撑臂413 ;所述前壳424的顶面后缘向上延伸出第二扣片4241,该第二扣片4241卡装于第二扣孔412内,且第二扣片4241翻折反扣压住第二扣孔412的边沿,使支撑臂413与前壳424的顶面相抵觸(见图10、图11)。
[0053]如图4所示,在第一左侧板4102和第一右侧板4103的底部凸设第三扣片414 ;该第一左侧板4102、第一右侧板4103分别夹设于第二左侧板4202、第二右侧板4203外,该第三扣片414在第二左侧板4202、第二右侧板4203的底缘翻折反扣扣住底板4201 (见图8)。
[0054]此外,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左侧板4102和第一右侧板4103上设有数个卡孔415,所述第二左侧板4202和第二右侧板4203上设有数个凸点422,该凸点422嵌入于对应的卡孔415内(见图5、图6)。还有,结合图3、图4所示,所述顶板4101的前端两侧下凹有凹点416,两凹点416分别与第一左侧板4102、第一右侧板4103之间形成夹隙417 ;所述第二左侧板4202和第二右侧板4203的前侧顶缘设有导引弹片423,该导引弹片423嵌紧于夹隙417 内。
[0055]综上,上述第一扣片411与第一扣孔421的配合结构设在屏蔽壳体40的后端底部两侧;第二扣片4241与第二扣孔412的配合结构设在前壳424与上壳体41的相叠合位置;第三扣片414位于左右两侧且直接向内折弯使上、下壳体41、42铆接为一体;加上于上、下壳体41、42的左右侧板上设置凸点422与卡孔415的配合结构,以及内侧设置导引弹片423与夹隙417的配合结构,使整个屏蔽壳体40从多个方位进行铆合形成一个整体,上壳体41的左后侧板4014和右后侧板4204夹住线材30的左右两侧,上壳体41的顶板4101和下壳体42的底板4201压住线材30的上下两侧,有效提高产品整体强度。加上上壳体41的支撑臂413与前壳424形成面接触配合,在线材30在后端摇摆时供可靠的支点,将力传导,大大降低摇摆对连接器内部机构的破坏,提高产品可靠度。
[0056]结合图8至图11所示,分析线材30摆动的情况,该线材30会在X轴和Y轴的任意方向上摆动。如图10,(1)当线材30尾部受力向下摆动时,会受到向下的力,由于杠杆效应支撑点a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力Fa,但由于第二扣片4241折弯后压住支撑臂413,产生一个向下力Fb,防止上壳体41前端翘起,脱落。(2)当线材30尾部受力向上摆动时,受到向上的力,杠杆支点移动至a点,产生一个向下的力Fa,上壳体41的支撑臂413压住前壳424,同时第二扣片4241折弯也会压住支撑臂413产生向下力Fb,防止上壳体41前端翘起,脱落。
(3)当线材30尾部受力向左或向右摆动时,由于后端两侧第一扣片411与第一扣孔421的配合,从左右方位夹住线材30的两侧,线材30摆动对左后侧板4104和右后侧板4105产生力,而左后侧板4104和右后侧板4105产生反作用力减弱线材30的摆动幅度,防止过渡偏摆损坏内部构件。[0057]如图I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0包括一体式设置的基座11和舌片12,于基座11的后端安装有一线夹13 ;该舌片12的长度LI不超过11mm,该基座11与舌片12的长度之和L2不超过14_,该基座11、舌片12与线夹13三者的长度之和L3不超过16_,该线夹13的宽度L4不超过13. 9mm。如图8所示,所述上壳体41或下壳体42的宽度L5不超过15. 5mm,前壳424最前缘至底板4201后缘的长度L6不超过23. 9mm,屏蔽壳体40最前缘至最后端总长度L7不超过28. 9mm。上述各个尺寸相对于传统产品均有减少,传统产品中,LI为12mm,L2为1 7mm’ L3为2Ctam, L4为15臟,L5为17. 5臟,L6为31臟,L7为37臟。对比而言,本实用新型公开的HDMI电连接器更短小,其实现小型化的设计主要是对线夹13的结构进行改进,使线夹13的宽度L4基本上与舌片12的宽度相同,这样端子槽无需翘曲折弯扩大,而是直接从舌片12直线延伸到后端,相邻两端子槽之间的间距也随之变小。此外,还使屏蔽壳体40的长度变小,宽度变小,实现小型化,迷你化。
[005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在上壳体41后端设置第一扣片411,在下壳体42的后端设置第一扣孔421,通过第一扣片411和第一扣孔421扣装铆合,使上、下壳体41、42形成一个整体,以此提高产品整体强度,并且上壳体41后侧的左后侧板4104和右后侧板4105挡于线材30的两侧,并且压紧线材30,使线材30后端摇摆夹紧避免过分摆动,降低摇摆对连接器内部机构的破坏,提高产品的可靠度。
[0059]再者,还有第二扣片4241与第二扣孔412的配合结构设在前壳424与上壳体41前端的相叠合位置;第三扣片414在左右两侧直接向内折弯使上、下壳体41、42铆接为一体;加上于上、下壳体41、42的左右侧板上设置凸点422与卡孔415的配合结构,以及在内侧设置导引弹片423与夹隙417的配合结构,使整个屏蔽壳体40从多个方位进行铆合形成一个整体,有效提高产品整体强度;加上上壳体41的支撑臂413与前壳424形成面接触配合,在线材30在后端摇摆时供可靠的支点,将力传导,大大降低摇摆对连接器内部机构的破坏,提闻广品可罪度。
[0060]此外,使产品的整体尺寸做得比传统电连接器小,实现小型化,迷你化,满足客户的需求。
[006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端子组、线材和屏蔽壳体,该端子组插装于绝缘本体内,该线材连接于端子组后端,所述屏蔽壳体包括上下对应的上壳体和下壳体,该下壳体的前端一体延伸出前壳,该前壳套于绝缘本体外形成插接头,该上、下壳体彼此扣合包住端子组与线材的接线位置形成接线腔,其特征在于:该下壳体在底板的后端两侧凸缘开设第一扣孔,该上壳体在左后侧板和右后侧板的底部凸设第一扣片,该第一扣片包括一翻折部和一支撑部,该支撑部穿过第一扣孔,当翻折部折弯后,该支撑部铆合压紧于扣孔的外边缘,上壳体的左后侧板和右后侧板夹住线材的左右两侧,上壳体的顶板和下壳体的底板压住线材的上下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顶板前侧设有第二扣孔,且于顶板的前端缘延伸出支撑臂;所述前壳的顶面后缘向上延伸出第二扣片,该第二扣片卡装于第二扣孔内,且第二扣片翻折反扣压住第二扣孔的边沿,该支撑臂与前壳的顶面相抵觸。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包括顶板、由顶板两侧向下延伸的第一左侧板、第一右侧板,在第一左侧板和第一右侧板的底部凸设第三扣片;所述下壳体包括底板、由底板两侧向上延伸的第二左侧板、第二右侧板,该第一左侧板、第一右侧板分别夹设于第二左侧板、第二右侧板外,该第三扣片在第二左侧板、第二右侧板的底缘翻折反扣扣住底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侧板和第一右侧板上设有数个卡孔,所述第二左侧板和第二右侧板上设有数个凸点,该凸点卡装于对应的卡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前端两侧下凹有凹点,两凹点分别与第一左侧板、第一右侧板之间形成夹隙;所述第二左侧板和第二右侧板的前侧顶缘设有导弓丨弹片,该导引弹片滑入嵌装于夹隙内。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一体式设置的基座和舌片,于基座的后端安装有一线夹;该舌片的长度不超过11mm,该基座与舌片的长度之和不超过14mm,该基座、舌片与线夹三者的长度之和不超过16mm,该线夹的宽度不超过13. 9mmο
7.根据权利要求I或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下壳体的宽度不超过15. 5mm,前壳前缘至上壳体/下壳体的底板后缘的长度不超过23. 9mm,前壳的最前缘至上壳体/下壳体的最后端总长度不超过28. 9mm。
【文档编号】H01R13/516GK203589305SQ201320619548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9日
【发明者】陶武松, 王钰 申请人:东莞联基电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