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台轨道固定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26711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端子台轨道固定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端子台轨道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扣、固定轨道及总线结构本体。固定扣包括基板,其向上分别延伸有侧板,且侧板分别向外凸设有卡合钩;固定轨道包括底板及凸轨,凸轨分别从底板两侧向上并向外延伸,底板及凸轨并围绕形成凹槽,且底板包括开孔;总线结构本体容置于凹槽内,且总线结构本体包括开槽及肩部,肩部位于开槽二侧并分别朝向开槽延伸;其中,固定扣由下而上经由开孔嵌入开槽,且侧板的卡合钩分别对应卡合于肩部。本实用新型可达到安装快速、方便拆装、价格低廉及提高安装后稳固牢靠的目的。
【专利说明】端子台轨道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端子台轨道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确实达到安装快速、方便拆装、价格低廉及提高安装后稳固牢靠的目的的端子台轨道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端子台轨道固定装置为一种广泛应用在各种机器上的电子组件,其可用来连结两组或以上的端子台。换言之,端子台轨道固定装置主要包括一固定轨道及容置于该固定轨道的凹槽内的一总线结构本体,且总线结构本体上设有多个导电条。
[0003]请参阅图1,其为端子台轨道固定装置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传统的端子台轨道固定装置91主要包括一固定轨道911及一总线结构本体912,总线结构本体912容置于固定轨道911的凹槽913内。
[0004]此外,图1中的固定轨道911于二侧分别向上延伸一凸轨914,总线结构本体912的二侧分别凸设一或多个卡合钩915,当总线结构本体912容置于固定轨道911的凹槽913内时,卡合钩915分别卡合于凸轨914。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子台轨道固定装置。
[0006]为达到上述目 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实用新型端子台轨道固定装置包括一固定扣、一固定轨道以及一总线结构本体。该固定扣包括一基板,该基板向上分别延伸有二侧板,且该二侧板分别向外凸设有至少一卡合钩;该固定轨道包括一底板及二凸轨,该二凸轨分别从该底板的两侧向上并向外延伸,该底板及该二凸轨并围绕形成一凹槽,且该底板包括至少一开孔;该总线结构本体容置于该凹槽内,且该总线结构本体包括一开槽及二肩部,该二肩部位于该开槽的二侧并分别朝向该开槽延伸;其中,该固定扣由下而上经由该至少一开孔嵌入该开槽,且该二侧板的至少一卡合钩分别对应卡合于该二肩部。
[0008]上述基板向上分别延伸有二肩板,该二肩板分别位于该二侧板的外侧并分别对应于该二侧板的至少一^^合钩,该二肩板并分别低于该二侧板。
[0009]上述二肩板分别向外凸设有至少一卡钩。
[0010]上述底板更包括二凸肩部,该二凸肩部位于该至少一开孔的二侧并分别朝向该至少一开孔延伸,且该二肩板之至少一卡钩分别对应卡合于该二凸肩部。
[0011]如上所述,通过上述的结构设计,可确实达到安装快速、方便拆装、价格低廉及提高安装后稳固牢靠的目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现有端子台轨道固定结构的立体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固定扣的立体图。[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端子台轨道固定装置及固定扣的分解图。
[00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端子台轨道固定装置及固定扣的立体图。
[0016]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固定扣的立体图。
[0017]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端子台轨道固定装置及固定扣的分解图。
[0018]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端子台轨道固定装置及固定扣的立体图。
[0019]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端子台轨道固定装置及固定扣的分解图。
[0020]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端子台轨道固定装置及固定扣的组装过程示意图。
[0021]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端子台轨道固定装置及固定扣的立体图。
[0022]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端子台轨道固定装置及固定扣的分解图。
[0023]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端子台轨道固定装置及固定扣的组装过程示意图。
[0024]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端子台轨道固定装置及固定扣的立体图。`
[0025]【符号说明】
[0026]11固定扣111基板112侧板113卡合钩
[0027]12端子台轨道固定装置 121固定轨道 122总线结构本体 123底板
[0028]124凸轨125凹槽126开孔127开槽
[0029]128肩部21固定扣211基板212肩板
[0030]213侧板214卡合钩22端子台轨道固定装置221固定轨道
[0031]222总线结构本体 223底板224开孔225开槽
[0032]226肩部31固定扣311肩板312卡钩
[0033]313侧板314卡合钩 32端子台轨道固定装置 321固定轨道
[0034]322总线结构本体 323底板324凸轨325凹槽
[0035]326开孔327凸肩部328开槽329肩部
[0036]41固定扣42端子台轨道固定装置411肩板412卡钩
[0037]413侧板414卡合钩421固定轨道422总线结构本体
[0038]423底板426开孔427凸肩部428开槽
[0039]429肩部91端子台轨道固定装置 911固定轨道 912总线结构本体
[0040]913凹槽914凸轨915卡合钩
【具体实施方式】[0041]请参阅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固定扣的立体图。
[0042]于图2中显示有一固定扣11,此固定扣11包括一基板111,且此基板111向上分别延伸有二侧板112,而此二侧板112分别向外凸设有至少一卡合钩113。如图所示,于本实施例中,二侧板112分别向外凸设有三个彼此间隔开的卡合钩113,且二侧板112彼此相连。(于图2中因视角关系,仅示出其中一侧板112的卡合钩113,但另一侧的侧板112亦具有卡合钩113。)
[0043]请同时参阅图3及图4,其中的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端子台轨道固定装置及固定扣的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端子台轨道固定装置及固定扣的立体图,并请一并参照图2。
[0044]于图3及图4显示有一端子台轨道固定装置12,其配合如上所述的固定扣11使用,于本实施例中,使用多个固定扣11,且固定扣11的侧板112可具有二个、三个等不同数量的卡合钩113。
[0045]此外,图式中的端子台轨道固定装置12包括一固定轨道121以及一总线结构本体122。其中,固定轨道121包括一底板123及二凸轨124,二凸轨124分别从底板123的两侧向上并向外延伸,底板123及二凸轨124并围绕形成一凹槽125,且底板123包括至少一开孔126,于本实施例中,底板123开设有多个开孔126 ;总线结构本体122容置于固定轨道121的凹槽125内,且此总线结构本体122包括一开槽127及二肩部128,二肩部128位于开槽127的二侧并分别朝向开槽127延伸。
[0046]于组装时,如图3及图4所示,固定扣11由下而上经由固定轨道121的底板123的开孔126嵌入总线结构本体122的开槽127,且固定扣11的二侧板112的卡合钩113分别对应卡合于总线结构本体122的二肩部128。
[0047]因此,通过上述的固定扣11的结构设计,总线结构本体122可稳固地容置扣合于固定轨道121的凹槽125内,而当要由固定轨道121将总线结构本体122拆卸下来时,仅需将固定扣11取下即可。
[0048]换言之,通过上述固定扣11的结构设计,可确实达到安装快速、方便拆装、价格低廉及提高安装后稳固牢靠的目的。再者,上述固定扣11对于具有卡合钩的总线结构本体或不具有卡合钩的总线结构本体皆可适用。
[0049]请参阅图5,其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固定扣的立体图。
[0050]于图5中所示的固定扣21的主要结构大致与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相同。详言之,于图5中所示的固定扣21的基板211向上分别延伸有二肩板212,此二肩板212分别位于二侧板213的外侧并分别对应于二侧板213的卡合钩214,二肩板212并分别低于二侧板213 (即二肩板212的高度分别低于二侧板213的高度)。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固定扣21的二侧板213彼此不相连,且二侧板213的卡合钩214呈现一体状。
[0051]请同时参阅图6及图7,其中的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端子台轨道固定装置及固定扣的分解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端子台轨道固定装置及固定扣的立体图,并请一并参照图5。
[0052]同样的,于组装时,如图6及图7所示,固定扣21由下而上经由端子台轨道固定装置22的固定轨道221的底板223的开孔224嵌入总线结构本体222的开槽225,且固定扣21的二侧板213的卡合钩214分别对应卡合于二肩部226。[0053]如上所述,第二较佳具体实施例所示的结构设计同样可达成上述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所述的各种功效。
[0054]请同时参阅图8至图10,其中的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端子台轨道固定装置及固定扣的分解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端子台轨道固定装置及固定扣的组装过程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端子台轨道固定装置及固定扣的立体图。
[0055]图8至图10所示的固定扣31的主要结构大致相同于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所述的固定扣11 (请参照图2),唯差别在于二肩板311分别向外凸设有至少一卡钩312。于本实施例中,二肩板311分别向外凸设有彼此间隔的二卡钩312。同样的,卡钩312的数量亦可加以变化。
[0056]此外,于图式中亦显示有一端子台轨道固定装置32,其配合如上所述的固定扣31使用,且此端子台轨道固定装置32包括一固定轨道321以及一总线结构本体322。其中,固定轨道321包括一底板323及二凸轨324,二凸轨324分别从底板323的两侧向上并向外延伸,底板323及二凸轨324并围绕形成一凹槽325,且底板323包括至少一开孔326及二凸肩部327,二凸肩部327位于至少一开孔326的二侧并分别朝向至少一开孔326延伸,于本实施例中,底板323开设有多个开孔326,二凸肩部327分别形成位于每一开孔326的二侧;总线结构本体322容置于固定轨道321的凹槽325内,且此总线结构本体322包括一开槽328及二肩部329,二肩部329位于开槽328的二侧并分别朝向开槽328延伸。
[0057]于组装时,如图9及图10所示,固定扣31由下而上经由固定轨道321的底板323的开孔326嵌入总线结构本体322的开槽328,且固定扣31的二肩板311的卡钩312分别对应卡合于固定轨道321的底板323的凸肩部327,固定扣31的二侧板313的卡合钩314分别对应卡合于总线结构本体322的二肩部329。
[0058]详言之,当固定扣31由下而上进行嵌入时,固定扣31的二肩板311的卡钩312可先分别对应卡合于固定轨道321的底板323的凸肩部327,即固定扣31会先稳固地扣合于固定轨道321 (如图9所示),如此,可增加安装时的便利性(固定扣31可先稳固地扣合于固定轨道321而不会掉落);之后,固定扣31的二侧板313的卡合钩314会再分别对应卡合于总线结构本体322的二肩部329,即固定扣31、固定轨道321与总线结构本体322之间稳固地扣合在一起。
[0059]因此,如上所述,第三较佳具体实施例所示的结构设计亦同样可达成上述各较佳具体实施例所述的各种功效。
[0060]请同时参阅图11至图13,其中的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端子台轨道固定装置及固定扣的分解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端子台轨道固定装置及固定扣的组装过程示意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端子台轨道固定装置及固定扣的立体图。
[0061]图11至图13所示的固定扣41的主要结构大致相同于第二较佳具体实施例所述的固定扣21 (请参照图5),唯差别在于二肩板411分别向外凸设有至少一卡钩412。于本实施例中,卡钩412呈现一体状并由肩板411向外凸设。
[0062]于组装时,相同于上述第三较佳具体实施例所述,固定扣41由下而上经由固定轨道421的底板423的开孔426嵌入总线结构本体422的开槽428,且固定扣41的二肩板411的卡钩412分别对应卡合于固定轨道421的底板423的凸肩部427,固定扣41的二侧板413的卡合钩414分别对应卡合于总线结构本体422的二肩部429。
[0063]详言之,当固定扣41由下而上进行嵌入时,固定扣41的二肩板411的卡钩412可先分别对应卡合于固定轨道421的底板423的凸肩部427,即固定扣41会先稳固地扣合于固定轨道421 (如图12所示),如此,可增加安装时的便利性(固定扣41可先稳固地扣合于固定轨道421而不会掉落);之后,固定扣41的二侧板413的卡合钩414会再分别对应卡合于总线结构本体422的二肩部429,即固定扣41、固定轨道421与总线结构本体422之间稳固地扣合在一起。
[0064]因此,如上所述,第四较佳具体实施例所示的结构设计亦同样可达成上述各较佳具体实施例所述的各种功效。
[006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端子台轨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固定扣,包括一基板,该基板向上分别延伸有二侧板,且该二侧板分别向外凸设有至少一^^合钩; 一固定轨道,包括一底板及二凸轨,该二凸轨分别从该底板两侧向上并向外延伸,该底板及二凸轨并围绕形成一凹槽,且该底板包括至少一开孔;以及 一总线结构本体,容置于该凹槽内,且该总线结构本体包括一开槽及二肩部,该二肩部位于开槽二侧并分别朝向开槽延伸; 其中,该固定扣由下而上经由开孔嵌入开槽,所述卡合钩分别对应卡合于二肩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台轨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向上分别延伸有二肩板,该二肩板分别位于二侧板的外侧并分别对应于该二侧板之至少一^^合钩,该二肩板并分别低于该二侧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台轨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肩板分别向外凸设有至少一卡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子台轨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还包括二凸肩部,该二凸肩部位于该至少一开孔的二侧并分别朝向该至少一开孔延伸,且该二肩板之至少一卡钩分别对应卡合于该二凸肩部。
【文档编号】H01R9/16GK203521661SQ201320635578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5日
【发明者】吴上财 申请人:町洋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