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绕体工件自旋转退磁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31729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缠绕体工件自旋转退磁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缠绕体工件自旋转退磁装置,包括轴套、轴承、销轴、刚性挂架,轴承固定在轴套内,轴承固定在轴套内,销轴嵌入轴承内,销轴下端有通孔,刚性挂架穿过销轴通孔;本实用新型的缠绕体工件自旋转退磁装置制作简单,成本低,配合常规线圈式退磁机即可完成退磁;退磁过程简单,便于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操作难度;退磁效果好,一次退磁合格率高,节省了时间和能源,保证退磁质量;可多个退磁装置同时使用,进一步提高了退磁效率。
【专利说明】缠绕体工件自旋转退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无损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缠绕体工件自旋转退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缠绕体工件(如弹簧)在使用工况恶劣或有特殊要求时,在加工完成后进行磁粉检测,以保证其表面无影响产品质量的缺陷。磁粉检测时,对缠绕体工件施加不同方向的磁场来实现对不同位置、走向的缺陷的检测。磁粉检测结束后,需要对缠绕体工件进行退磁,一般要求剩磁强度不大于0.3mT,甚至更低。采用常规的线圈式退磁机配合常用的退磁方法难以保证退磁后剩磁强度满足标准要求。
[0003]若缠绕体工件周围安装较精密仪器,工件剩磁强度过高,会造成检测仪器出现偏差,影响整套产品的使用安全。
[0004]因为缠绕体工件特殊的结构,退磁时会产生较强的退磁场,影响退磁效果。目前常用的方法有交变磁场工件远离法和交变磁场工件远离+旋转法,这两种方法均能实现缠绕体工件的初步退磁,一般剩磁强度大于0.5mT甚至更高,不能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目前,缠绕体工件的低剩磁退磁依然是业界难题。由于一般退磁方法退磁效率低、耗费大量人力、时间、能源且退磁效果差。部分单位无奈只能采用常规方法反复多次退磁来保证满足剩磁要求,甚至降低对剩磁的控制要求。
[0005]经调研,国内航天系统的总装厂,均存在缠绕体工件退磁后剩磁较高的问题。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常规退磁设备上使用,利用该装置可以提高退磁高效率,能够高质量、低成本的完成缠绕体工件的退磁的缠绕体工件自旋转退磁装置。
[0007]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0008]一种缠绕体工件自旋转退磁装置,包括轴套、轴承、销轴、刚性挂架,轴承固定在轴套内,轴承固定在轴套内,销轴嵌入轴承内,销轴下端有通孔,刚性挂架穿过销轴通孔。
[000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
[0010]( I)本实用新型的缠绕体工件自旋转退磁装置制作简单,成本低,配合常规线圈式退磁机即可完成退磁。
[0011]( 2 )本实用新型的缠绕体工件自旋转退磁装置退磁过程简单,便于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操作难度。
[0012]( 3 )本实用新型的缠绕体工件自旋转退磁装置退磁效果好,一次退磁合格率高,节省了时间和能源,保证退磁质量。
[0013](4)本实用新型的缠绕体工件自旋转退磁装置可多个退磁装置同时使用,进一步提局了退磁效率。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缠绕体工件自旋转退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结合图1:
[0017]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缠绕体工件自旋转退磁装置,包括轴套1、轴承2、销轴3、刚性挂架4,轴承2固定在轴套I内,轴承2固定在轴套I内,销轴3嵌入轴承2内,销轴3下端有通孔,刚性挂架4穿过销轴3通孔。
[0018]销轴3通过过盈配合嵌入轴承2内。
[0019]轴套1、轴承2和销轴3同轴。
[0020]刚性挂架4两端水平。
[0021]本实用新型的退磁方法:将该退磁装置通过轴套I固定在普通线圈式退磁机线圈上部,缠绕体工件两端悬挂在刚性挂架4上,调整缠绕体中心轴线与线圈中心轴线平行。接通衰减退磁电流,由于轴承2、销轴3、刚性挂架4组成的结构具备水平方向转动自由度,在强大的交变磁场作用下,缠绕体会以销轴3的轴线为中心水平旋转,保证缠绕体变化的磁极始终同线圈磁极在同一轴线上,使缠绕体原本的定向磁畴发生最大化的紊乱无序,达到退磁目的。电流衰减完毕后,退磁结束。消除缠绕体磁性后,取下缠绕体工件,悬挂另一件工件即可继续退磁。
[0022]实施例:
[0023]一种缠绕体工件自旋转退磁装置,包括轴套1、轴承2、销轴3、刚性挂架4,轴承2固定在轴套I内,轴承2固定在轴套I内,销轴3通过过盈配合嵌入轴承2内,轴套1、轴承2和销轴3同轴,销轴3下端有通孔,刚性挂架4穿过销轴3通孔,且刚性挂架4两端水平。
[0024]将该退磁装置通过轴套I固定在普通线圈式退磁机线圈上部,缠绕体工件两端悬挂在刚性挂架4上,调整缠绕体中心轴线与线圈中心轴线平行。接通衰减退磁电流,由于轴承2、销轴3、刚性挂架4组成的结构具备水平方向转动自由度,在强大的交变磁场作用下,缠绕体会以销轴3的轴线为中心水平旋转,保证缠绕体变化的磁极始终同线圈磁极在同一轴线上,使缠绕体原本的定向磁畴发生最大化的紊乱无序,达到退磁目的。电流衰减完毕后,退磁结束。消除缠绕体磁性后,取下缠绕体工件,悬挂另一件工件即可继续退磁。
[0025]某型号弹簧,Φ44X256nim,丝径Φ8ιμιι,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及方法,选用国产普通线圈式退磁机,2-3s即可实现退磁。每百件弹簧退磁时间由常规方法2个人2天缩短到I个人2小时,退磁效果由常规方法最小0.3mT减小由剩磁强度均< 0.2mT。
【权利要求】
1.一种缠绕体工件自旋转退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轴套(I)、轴承(2)、销轴(3)、刚性挂架(4),轴承(2)固定在轴套(I)内,轴承(2)固定在轴套(I)内,销轴(3)嵌入轴承(2)内,销轴(3 )下端有通孔,刚性挂架(4 )穿过销轴(3 )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缠绕体工件自旋转退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销轴(3)通过过盈配合嵌入轴承(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缠绕体工件自旋转退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套(I)、轴承(2)和销轴(3)同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缠绕体工件自旋转退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刚性挂架(4)两端水平。
【文档编号】H01F13/00GK203607187SQ201320773016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8日
【发明者】宛静, 胡伟叶, 许有昌, 耿永健, 孟哲, 向立冬 申请人: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