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34209阅读:93来源:国知局
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以侧立方式组装于一外部电路板上,其包括绝缘本体、至少两组导电端子、定位件、至少两内壳以及外壳。绝缘本体凹设有至少两收容室,收容室内壁凸设有舌板;导电端子弹性地凸伸出舌板一侧面且竖直伸出绝缘本体;定位件组装于绝缘本体后端底部,若干导电端子插设于定位件中;内壳组装于收容室内;外壳盖合固定于该绝缘本体外,包括侧盖、前盖以及后盖。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侧立放置电路板,双接口并排侧立结构布局,组装结构稳定,安装高度降低。
【专利说明】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电子信息产品发展出多种不同规格的数据传输通讯协议,为了适用不同规格的通讯协议也产生出不同形式的USB (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USB电连接器具有即插即拔功能,极大的方便数据信号、电信号等接驳使用,因而深受人们喜欢,也得到广泛使用。在一般可携带式电子产品中,产品设计通常是以利用最小体积空间而能达到最多功能为目标,由于笔记本计算机必须设置不同通讯协议规格的母座电连接器,才能提供不同规格的母座电连接器插接;或者,设置几个相同规格的母座电连接器,例如设置两个USB电连接器,以同时供两种使用USB传输规格的电子产品插接。然而,分别设置两个以上的母座连接器会占用较大的空间,不符合可携带式电子产品对于降低空间占用率的要求。现有的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大部份为卧式结构,占用横向空间大,安装时易与其它电子组件发生干涉,不利于其它电子组件的排布,给生产带来诸多不便,为了克服卧式结构的USB电连接器的使用缺陷,已有厂家设计了侧立式USB电连接器,但其组装结构稳定性不足,影响使用。
[0003]但是,上述USB电连接器仅在产品装置结构布局的高度上达到要求时使用,当产品装置结构布局所提供的连接器空间无法满足此要求时,我们需要在结合二合一的要求进行构思设计时采用其它的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组装结构稳定,降低安装高度的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以侧立方式组装于一外部电路板上,其包括绝缘本体、至少两组导电端子、定位件、至少两内壳以及外壳。绝缘本体为一长方体结构,其前表面横向并排向后凹设有至少两收容室,收容室内壁中部向前凸设延伸形成侧立的舌板;导电端子组装于绝缘本体上,每一导电端子具有一竖直板状且前后延伸的固定部、自固定部后端向一侧垂直弯折延伸后再向下延伸形成的焊接脚以及自固定部前端向一侧倾斜延伸后再反向弯折延伸形成的接触臂,接触臂弹性地凸伸出舌板一侧面且于竖直方向上间隔排成一列,焊接脚向下竖直伸出于绝缘本体;定位件组装于绝缘本体后端底部,具有一长方体结构的基板,该基板上开设有至少两组上下贯穿的定位孔,若干导电端子的焊接脚分别插设于对应的定位孔中;内壳朝后组装于绝缘本体的对应的收容室内,该内壳由一金属板裁切并冲压弯折成一中空筒状;外壳盖合固定于该绝缘本体外,包括盖合于绝缘本体上表面和两侧面外的侧盖、盖合于绝缘本体前表面的前盖以及盖合于绝缘本体后表面的后盖。
[0006]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的收容室内壁上、下以及两侧分别开设有前后贯通绝缘本体的容置孔,容置孔的中部进一步向外凹设有避让槽,容置孔的上、下以及其中一侧孔壁后端的中部进一步凹设有卡槽;内壳具有两侧板、连接两侧板上端的顶板以及连接两侧板下端的底板,顶板、底板以及两侧板上冲设有至少一向内延伸的卡舌,顶板、底板以及其中一侧板后端中部向后延伸有导引部,导引部上向内冲设有向前延伸的第持片,内壳的顶板以及底板前侧缘分别向上和向下弯折延伸后再向一侧弯折延伸形成一弹抵部;内壳从前向后组装于收容室内,顶板、底板以及两侧板容置于容置孔内,卡舌对应避让槽,导引部伸入卡槽处,第一卡持片卡入卡槽内,弹抵部和外壳的前盖抵接。
[0007]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后表面上开设有一竖直贯穿绝缘本体底端的收容槽;导电端子的固定部后端和焊接脚上端之间连接有连接部,每组导电端子按照接触臂排列顺序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第三导电端子以及第四导电端子,其中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的焊接脚是自连接部后端朝一侧弯折后再向下延伸形成,第三导电端子和第四导电端子的焊接脚是自连接部后端朝另一侧弯折后再向下延伸形成,导电端子的焊接脚延伸于收容槽内并在横向上呈两排排列,且第一导电端子的焊接脚和第三导电端子的焊接脚位于横向的一竖直平面内,第二导电端子的焊接脚和第四导电端子的焊接脚位于横向的一竖直平面内,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三导电端子的连接部长度一致,第二导电端子和第四导电端子的连接部的长度一致。
[0008]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舌板的一侧表面上开设有向后贯穿绝缘本体的端子槽;导电端子的固定部位于竖向的一平面内,固定部的延伸长度相同,接触臂的弯折角度和延伸长度相同;导电端子分别插设于绝缘本体的舌板的端子槽内,固定部收容于端子槽后段,接触臂可对应地挤压收容于开设在舌板上的端子槽内。
[0009]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端子槽后端一侧进一步向上向下凹设有干涉槽,固定部的相对两侧缘向外凸设有至少一对倒刺,倒刺与干涉槽干涉卡固。
[0010]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的收容槽的两侧槽壁下端凸设有前后延伸的第一卡持台,第一卡持台朝向收容槽的表面为从下向上向收容槽内倾斜的第一导引斜面,收容槽两侧槽壁于第一卡持台上方凸设有第一限位台,收容槽前侧槽壁底端中部向前凹设有开槽,收容槽前侧槽壁下端中部向后向下凸设有伸出开槽并延伸至绝缘本体下表面的导引卡条,收容槽前侧槽壁于导引卡条上方凸设有第二限位台;定位件的基板两侧表面凸设有前后延伸的第二卡持台,第二卡持台的外侧表面为从下向上向内倾斜的第二导引斜面,基板前表面中部下端向前凸伸有一凸板;定位件从下向上组装于绝缘本体的收容槽下部,第二导引斜面沿第一导引斜面向上滑动后,第二卡持台卡持于第一卡持台上方,定位件的凸板插入绝缘本体下表面的开槽中,定位件的基板前表面中部与凸板中部还开设有一穿槽,绝缘本体的导引卡条对应容置于定位件的穿槽内,第一限位台以及第二限位台抵挡定位件上表面。
[0011]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件上的定位孔在横向上呈两排排列,定位件的基板上表面前部向下凹设形成凹台,两组导电端子中的第二导电端子与第四导电端子插设于凹台上的定位孔中,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三导电端子插设于后排的定位孔中。
[0012]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前端左、右以及上表面凹设有一容置槽,容置槽槽底以及绝缘本体下表面凸设有若干卡持块;外壳的前盖具有一竖直板状的第一基板部,第一基板部中部横向并排开设有至少两插孔,第一基板部左、右、上以及下边缘分别向后弯折延伸形成第一侧板,第一侧板上对应于绝缘本体的卡持块开设有卡持孔;前盖的第一基板部盖合于绝缘本体前表面上,前盖的第一侧板收容于容置槽中,插孔对应于收容室,绝缘本体的卡持块卡持固定于前盖的第一侧板的卡持孔内。
[0013]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左、右表面前部底端分别向两侧延伸后再向上弯折延伸与绝缘本体的左、右表面形成一夹槽,绝缘本体左、右以及上表面开设有纵向延伸的凹槽,绝缘本体左、右以及上表面中部的凹槽槽底壁向外凸设有连接两侧槽壁的止挡条;前盖的第一侧板上冲设有若干向前向外延伸的第二卡持片;外壳的侧盖具有一水平板状的第二基板部,第二基板部两侧分别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第二侧板,第二侧板底边缘分别向下凸伸有两接地臂,侧盖的前端对应于前盖的第二卡持片开设有卡持孔,侧盖的各表面对应于绝缘本体的止挡条冲设有向后向内延伸的第三卡持片;侧盖盖合于绝缘本体上表面、两侧面以及第一侧板外,侧盖的第二侧板前端下侧插入于绝缘本体的夹槽,侧盖上的第三卡持片滑过止挡条后卡入绝缘本体的凹槽内且抵顶止挡条,第一侧板的第二卡持片卡入侧盖各表面的卡持孔中。
[0014]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侧盖的第二基板部上冲设有若干向前向内延伸的第四卡持片,侧盖的第二侧板上冲设有若干向前向外延伸的第五卡持片;外壳的后盖具有一呈长方板状的第三基板部,第三基板部上侧对应于侧盖的第四卡持片弯折延伸形成若干中空的插舌,第三基板部左右两侧分别弯折延伸形成第三侧板,第三侧板上对应于侧盖的第五卡持片开设有卡持孔;后盖盖合于绝缘本体后表面,插舌插设于绝缘本体的凹槽内,侧盖的第四卡持片卡入后盖的插舌内,后盖的第三侧板盖合于侧盖外,侧盖的第五卡持片卡入第三侧板的卡持孔中。
[0015]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因为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侧立放置电路板以及双接口并排侧立结构布局,以实现在较小空间的电子装置中实现多个USB连接器并排排列放置,定位件的设计可有效解决因导电端子的焊接脚共面度不好引起的导电端子与电路板焊接不良的问题,组装结构稳定,安装高度降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的立体图。
[0017]图2为图1所示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0018]图3为图1所示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0019]图4为图1所示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立体图。
[0020]图5为图4所示绝缘本体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0021]图6为图1所示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和定位件组装于绝缘本体的立体图。
[0022]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3]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100
[0024]绝缘本体10 收容室11
[0025]舌板111 端子槽1111
[0026]干涉槽1112 容置孔112
[0027]避让槽113 卡槽114[0028]收容槽12第一卡持台 121
[0029]第一导引斜面1211第一限位台 122
[0030]开槽123导引卡条 124
[0031]第二限位台125容置槽 13
[0032]卡持块14夹槽 15
[0033]凹槽16止挡条 161
[0034]固定柱17导电端子 20
[0035]固定部21倒刺 211
[0036]焊接脚22接触臂 23
[0037]连接部24第一导电端子25
[0038]第二导电端子26第三导电端子27
[0039]第四导电端子28定位件 30
[0040]基板31定位孔 311
[0041]凹台312第二卡持台32
[0042]第二导引斜面 321凸板 33
[0043]穿槽34内壳 40
[0044]侧板41顶板 42
[0045]底板43卡舌 44
[0046]导引部45第一^^持片451
[0047]弹抵部46前盖 50
[0048]第一基板部51插孔 511
[0049]第一侧板52第二卡持片521
[0050]卡持孔53侧盖 60
[0051]第二基板部61第四卡持片611
[0052]第二侧板62第五卡持片621
[0053]接地臂63第三卡持片64
[0054]卡持孔65后盖 70
[0055]第三基板部71插舌 72
[0056]第三侧板73卡持孔 74。
【具体实施方式】
[0057]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58]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100适用于以侧立方式组装于一外部电路板(图未示)上,其包括一绝缘本体10、组装于绝缘本体10上的至少两组导电端子20、一组装于绝缘本体10上的定位件30、至少两组装于绝缘本体10上的内壳40以及一套设于该绝缘本体10上的外壳(图中未标不)。其中,外壳包括前盖50、侧盖60以及后盖70。
[0059]请参阅图2至图5,所述绝缘 本体10为一长方体结构,其前表面横向并排向后凹设有两收容室11,收容室11内壁中部向前凸设延伸形成侧立的舌板111,舌板111的一侧表面上开设有向后贯穿绝缘本体10的端子槽1111,端子槽1111后端一侧进一步向上向下凹设有干涉槽1112 ;绝缘本体10的收容室11内壁上、下以及两侧分别开设有前后贯通绝缘本体10的容置孔112,容置孔112的中部进一步向外凹设有避让槽113,容置孔112的上、下以及其中一侧孔壁后端的中部进一步凹设有卡槽114。绝缘本体10后表面上开设有一竖直贯穿绝缘本体10底端的收容槽12,绝缘本体10的收容槽12的两侧槽壁下端凸设有前后延伸的第一^^持台121,第一^^持台121朝向收容槽12的表面为从下向上向收容槽12内倾斜的第一导引斜面1211,收容槽12两侧槽壁于第一卡持台121上方凸设有第一限位台122,收容槽12前侧槽壁底端中部向前凹设有开槽123,收容槽12前侧槽壁下端中部向后向下凸设有伸出开槽123并延伸至绝缘本体10下表面的导引卡条124,收容槽12前侧槽壁于导引卡条124上方凸设有第二限位台125。绝缘本体10前端左、右、上表面凹设有一容置槽13,容置槽13槽底以及绝缘本体10下表面凸设有若干卡持块14。绝缘本体10左、右表面前部底端分别向两侧延伸后再向上弯折延伸与绝缘本体10的左、右表面形成一夹槽15,绝缘本体10左、右以及上表面开设有纵向延伸的凹槽16,绝缘本体10左、右以及上表面中部的凹槽16槽底壁向外凸设有连接两侧槽壁的止挡条16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100能稳定安装定位于印刷电路板上,绝缘本体10下表面向下凸设有一固定柱17。
[0060]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导电端子20组装于绝缘本体10上,每一导电端子20具有一竖直板状且前后延伸的固定部21、自固定部21后端向一侧垂直弯折延伸后再向下延伸形成的焊接脚22以及自固定部21前端向一侧倾斜延伸后再反向弯折延伸形成的接触臂23。具体的,导电端子20的固定部21后端和焊接脚22上端之间连接有连接部24,每组导电端子20按照接触臂23排列顺序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导电端子25、第二导电端子26、第三导电端子27以及第四导电端子28。其中第一导电端子25和第二导电端子26的焊接脚22是自连接部24后端朝一侧弯折后再向下延伸形成,第三导电端子27和第四导电端子28的焊接脚22是自连接部24后端朝另一侧弯折后再向下延伸形成。导电端子20的焊接脚22延伸于收容槽12内并在横向上呈两排排列,且第一导电端子25的焊接脚22和第三导电端子27的焊接脚22位于横向的一竖直平面内,第二导电端子26的焊接脚22和第四导电端子28的焊接脚22位于横向的一竖直平面内,第一导电端子25和第三导电端子27的连接部24长度一致,第二导电端子26和第四导电端子28的连接部24的长度一致。导电端子20的固定部21位于竖向的一平面`内,固定部21的延伸长度相同,接触臂23的弯折角度和延伸长度相同,固定部21收容于端子槽1111后段,固定部21的相对两侧缘向外凸设有至少一对倒刺211。
[0061]所述定位件30组装于绝缘本体10后端底部,具有一长方体结构的基板31,该基板31上开设有至少两组上下贯穿的定位孔311,定位件30上的定位孔311在横向上呈两排排列,定位件30的基板31上表面前部向下凹设形成凹台312。定位件30的基板31两侧表面凸设有前后延伸的第二卡持台32,第二卡持台32的外侧表面为从下向上向内倾斜的第二导引斜面321,基板31前表面中部下端向前凸伸有一凸板33,定位件30的基板31前表面中部与凸板33中部还开设有一穿槽34。若干导电端子20的焊接脚22分别插设于对应的定位孔311中,绝缘本体10的导引卡条124对应容置于定位件30的穿槽34内。
[0062]所述内壳40朝后组装于绝缘本体10的对应的收容室11内,该内壳40由一金属板裁切并冲压弯折成一中空筒状。内壳40具有两侧板41、连接两侧板41上端的顶板42以及连接两侧板41下端的底板43。顶板42、底板43以及两侧板41上冲设有至少一向内延伸的卡舌44,顶板42、底板43以及其中一侧板41后端中部向后延伸有导引部45,导引部45上向内冲设有向前延伸的第一卡持片451。内壳40的顶板42以及底板43前侧缘分别向上和向下弯折延伸后再向一侧弯折延伸形成一弹抵部46。
[0063]所述外壳盖合固定于该绝缘本体10外,包括盖合于绝缘本体10上表面与两侧面外的侧盖60、盖合于绝缘本体10前表面的前盖50以及盖合于绝缘本体10后表面的后盖70。前盖50具有一竖直板状的第一基板部51,第一基板部51中部横向并排开设有至少两插孔511,第一基板部51左、右、上以及下边缘分别向后弯折延伸形成第一侧板52,第一侧板52上对应于绝缘本体10的卡持块14开设有卡持孔53,第一侧板52上冲设有若干向前向外延伸的第二卡持片521。
[0064]所述侧盖60具有一水平板状的第二基板部61,第二基板部61两侧分别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第二侧板62,第二侧板62底边缘分别向下凸伸有两接地臂63。侧盖60的各边缘对应于绝缘本体10的止挡条161冲设有向后向内延伸的第三卡持片64,侧盖60的前端对应于前盖50的第二卡持片521开设有卡持孔65,侧盖60的第二基板部61上冲设有若干向前向内延伸的第四卡持片611,侧盖60的第二侧板62上冲设有若干向前向外延伸的第五卡持片621。
[0065]所述后盖70具有一呈长方板状的第三基板部71,第三基板部71上侧对应于侧盖60的第四卡持片611弯折延伸形成若干中空的插舌72,第三基板部71左右两侧分别弯折延伸形成第三侧板73,第三侧板73上对应于侧盖60的第五卡持片621开设有卡持孔74。
[0066]请参阅图1至图 6,本实用新型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100组装时,两组导电端子20分别插设于绝缘本体10的舌板111的端子槽1111内,固定部21收容于端子槽1111后段,倒刺211与干涉槽1112干涉卡固,导电端子20的接触臂23对应地挤压收容于开设在舌板111上的端子槽1111内,接触臂23弹性地凸伸出舌板111 一侧面且于竖直方向上间隔排成一列,焊接脚22向下竖直伸出于绝缘本体10。定位件30从下向上组装于绝缘本体10的收容槽12下部,第二导引斜面321沿第一导引斜面1211向上滑动后,第二卡持台32卡持于第一^^持台121上方,定位件30的凸板33插入绝缘本体10下表面的开槽123中,绝缘本体10的导引卡条124对应容置于定位件30的穿槽34内,第一限位台122以及第二限位台125抵挡定位件30上表面。两组导电端子20中的第二导电端子26与第四导电端子28插设于凹台312上的定位孔311中,第一导电端子25与第三导电端子27插设于后排的定位孔311中。
[0067]内壳40从前向后组装于收容室11内,内壳40的顶板42、底板43以及两侧板41容置于容置孔112内,卡舌44对应避让槽113,导引部45伸入卡槽114处,第一卡持片451卡入卡槽114内。
[0068]外壳的前盖50的第一基板部51盖合于绝缘本体10前表面上,前盖50的第一侧板52收容于容置槽13中,第一基板部51的插孔511对应于收容室11,绝缘本体10的卡持块14卡持固定于前盖50的第一侧板52的卡持孔53内,内壳40的弹抵部46与前盖50抵接。侧盖60盖合于绝缘本体10上表面、两侧面以及第一侧板52外,侧盖60的第二侧板62前端下侧插入于绝缘本体10的夹槽15,侧盖60上的第三卡持片64滑过止挡条161后卡入绝缘本体10的凹槽16内且抵顶止挡条161,第一侧板52的第二卡持片521卡入侧盖60各表面前端的卡持孔65中。后盖70盖合于绝缘本体10后表面,插舌72插设于绝缘本体10的凹槽16内,侧盖60的第四卡持片611卡入后盖70的插舌72内,后盖70的第三侧板73盖合于侧盖60外,侧盖60的第五卡持片621卡入第三侧板73的卡持孔74中。
[006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100因为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100侧立放置电路板以及双接口并排侧立结构布局,以实现在较小空间的电子装置中实现多个USB连接器并排排列放置,定位件30的设计可有效解决因导电端子20的焊接脚22共面度不好引起的导电端子20与电路板焊接不良的问题,组装结构稳定,安装高度降低。
【权利要求】
1.一种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以侧立方式组装于一外部电路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本体、至少两组导电端子、定位件、至少两内壳以及外壳;所述绝缘本体为一长方体结构,其前表面横向并排向后凹设有至少两收容室,收容室内壁中部向前凸设延伸形成侧立的舌板;所述导电端子组装于绝缘本体上,每一导电端子具有一竖直板状且前后延伸的固定部、自固定部后端向一侧垂直弯折延伸后再向下延伸形成的焊接脚以及自固定部前端向一侧倾斜延伸后再反向弯折延伸形成的接触臂,接触臂弹性地凸伸出舌板一侧面且于竖直方向上间隔排成一列,焊接脚向下竖直伸出于绝缘本体;所述定位件组装于绝缘本体后端底部,具有一长方体结构的基板,该基板上开设有至少两组上下贯穿的定位孔,若干导电端子的焊接脚分别插设于对应的定位孔中;所述内壳朝后组装于绝缘本体的对应的收容室内,该内壳由一金属板裁切并冲压弯折成一中空筒状;所述外壳盖合固定于该绝缘本体外,包括盖合于绝缘本体上表面与两侧面外的侧盖、盖合于绝缘本体前表面的前盖以及盖合于绝缘本体后表面的后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收容室内壁上、下以及两侧分别开设有前后贯通绝缘本体的容置孔,容置孔的中部进一步向外凹设有避让槽,容置孔的上、下以及其中一侧孔壁后端的中部进一步凹设有卡槽;内壳具有两侧板、连接两侧板上端的顶板以及连接两侧板下端的底板,顶板、底板以及两侧板上冲设有至少一向内延伸的卡舌,顶板、底板以及其中一侧板后端中部向后延伸有导引部,导引部上向内冲设有向前延伸的第一^^持片,内壳的顶板以及底板前侧缘分别向上和向下弯折延伸后再向一侧弯折延伸形成一弹抵部;内壳从前向后组装于收容室内,顶板、底板以及两侧板容置于容置孔内,卡舌对应避让槽,导引部伸入卡槽处,第一卡持片卡入卡槽内,弹抵部和外壳的前盖抵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后表面上开设有一竖直贯穿绝缘本体底端的收容槽;导电端子的固定部后端和焊接脚上端之间连接有连接部,每组导电端子按照接触臂排列顺序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第三导电端子以及第四导电端子,其中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的焊接脚是自连接部后端朝一侧弯折后再向下延伸形成,第三导电端子和第四导电端子的焊接脚是自连接部后端朝另一侧弯折后再向 下延伸形成,导电端子的焊接脚延伸于收容槽内并在横向上呈两排排列,且第一导电端子的焊接脚和第三导电端子的焊接脚位于横向的一竖直平面内,第二导电端子的焊接脚和第四导电端子的焊接脚位于横向的一竖直平面内,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三导电端子的连接部长度一致,第二导电端子和第四导电端子的连接部的长度一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板的一侧表面上开设有向后贯穿绝缘本体的端子槽;导电端子的固定部位于竖向的一平面内,固定部的延伸长度相同,接触臂的弯折角度和延伸长度相同;导电端子分别插设于绝缘本体的舌板的端子槽内,固定部收容于端子槽后段,接触臂可对应地挤压收容于开设在舌板上的端子槽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槽后端一侧进一步向上向下凹设有干涉槽,固定部的相对两侧缘向外凸设有至少一对倒刺,倒刺与干涉槽干涉卡固。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收容槽的两侧槽壁下端凸设有前后延伸的第一卡持台,第一卡持台朝向收容槽的表面为从下向上向收容槽内倾斜的第一导引斜面,收容槽两侧槽壁于第一卡持台上方凸设有第一限位台,收容槽前侧槽壁底端中部向前凹设有开槽,收容槽前侧槽壁下端中部向后向下凸设有伸出开槽并延伸至绝缘本体下表面的导引卡条,收容槽前侧槽壁于导引卡条上方凸设有第二限位台;定位件的基板两侧表面凸设有前后延伸的第二卡持台,第二卡持台的外侧表面为从下向上向内倾斜的第二导引斜面,基板前表面中部下端向前凸伸有一凸板;定位件从下向上组装于绝缘本体的收容槽下部,第二导引斜面沿第一导引斜面向上滑动后,第二卡持台卡持于第一卡持台上方,定位件的凸板插入绝缘本体下表面的开槽中,定位件的基板前表面中部与凸板中部还开设有一穿槽,绝缘本体的导引卡条对应容置于定位件的穿槽内,第一限位台以及第二限位台抵挡定位件上表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上的定位孔在横向上呈两排排列,定位件的基板上表面前部向下凹设形成凹台,两组导电端子中的第二导电端子与第四导电端子插设于凹台上的定位孔中,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三导电端子插设于后排的定位孔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前端左、右以及上表面凹设有一容置槽,容置槽槽底以及绝缘本体下表面凸设有若干卡持块;外壳的前盖具有一竖直板状的第一基板部,第一基板部中部横向并排开设有至少两插孔,第一基板部左、右、上以及下边缘分别向后弯折延伸形成第一侧板,第一侧板上对应于绝缘本体的卡持块开设有卡持孔;前盖的第一基板部盖合于绝缘本体前表面上,前盖的第一侧板收容于容置槽中,插孔对应于收容室,绝缘本体的卡持块卡持固定于前盖的第一侧板的卡持孔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左、右表面前部底端分别向两侧延伸后再向上弯折延伸与绝缘本体的左、右表面形成一夹槽,绝缘本体左、右以及上表面开设有纵向延伸的凹槽,绝缘本体左、右以及上表面中部的凹槽槽底壁向外凸设有连接两侧槽壁的止挡条;前盖的第一侧板上冲设有若干向前向外延伸的第二卡持片;外壳的侧盖具有一水平板状的第二基板部,第二基板部两侧分别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第二侧板,第二侧板底边缘分别向下凸伸有两接地臂,侧盖的前端对应于前盖的第二卡持片开设有卡持孔,侧盖的各表面对应于绝缘本体的止挡条冲设有向后向内延伸的第三卡持片;侧盖盖合于绝缘本体上表面、两侧面以及第一侧板外,侧盖的第二侧板前端下侧插入于绝缘本体的夹槽,侧盖上的第三卡持片`滑过止挡条后卡入绝缘本体的凹槽内且抵顶止挡条,第一侧板的第二卡持片卡入侧盖各表面的卡持孔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盖的第二基板部上冲设有若干向前向内延伸的第四卡持片,侧盖的第二侧板上冲设有若干向前向外延伸的第五卡持片;外壳的后盖具有一呈长方板状的第三基板部,第三基板部上侧对应于侧盖的第四卡持片弯折延伸形成若干中空的插舌,第三基板部左右两侧分别弯折延伸形成第三侧板,第三侧板上对应于侧盖的第五卡持片开设有卡持孔;后盖盖合于绝缘本体后表面,插舌插设于绝缘本体的凹槽内,侧盖的第四卡持片卡入后盖的插舌内,后盖的第三侧板盖合于侧盖外,侧盖的第五卡持片卡入第三侧板的卡持孔中。
【文档编号】H01R25/00GK203674491SQ201320849756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9日
【发明者】蓝荣钦, 吴迎龙, 王木银 申请人: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