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接触元件、插接件壳体和插接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37277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电接触元件、插接件壳体和插接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接触元件(2),其用于单极或者多极的插接件壳体(4),该插接件壳体具有至少一个接触室(6)用于容纳至少一个电接触元件(2)。电接触元件(2)具有第一固定段(8),其用于能够导电地固定电导线(110)的能够导电的导体(112)。电接触元件(2)具有接触段(12)。该接触段(12)设置用于沿插入方向(X)与相应的配对接触元件(120)插接在一起。所述接触段(12)和第一固定段(8)相互能够导电地连接。按本发明,所述第一固定段(8)与接触段(12)基本上横向于插入方向(X)相互隔开,从而在导体(112)固定地连接在固定段(8)上时,所述配对接触元件(120)能够穿过接触段(12)从第一固定段(8)旁经过。
【专利说明】电接触元件、插接件壳体和插接连接件

【背景技术】
[0001]由现有技术公开了用于形成电插接连接的电插接连接件。在汽车制造中恰好使用了不同构造的插接连接件,这些插接连接件具有多个极用于连接致动器、控制器、显示器以及传感器。在此,通常将电插接连接件固定在电缆束的端部。电插接连接件基本上包括带有至少一个接触室的插接件壳体,其中每个接触室能够装备有电接触元件。通常如此构造电插接连接件,使得其沿着插入方向推到具有相应的配对接触元件的配对插接连接件上,其中电导线反向于插入方向延伸。该电导线通常与电接触元件连接,从而使得带有位于内部的导体的导线的绝缘部由固定连接在接触元件上的作为牵拉卸载机构的固定段包围。借助于接触元件的第二固定段将电导线的能够导电的导体导电地与接触段连接,该接触段能够与配对接触元件导电地连接。电导线反向于插入方向从插接件壳体中导出的结构方案恰好证明了自己,因为这种插接件壳体是能够廉价制造的。此外,从插接件壳体导出的导线用于在分离插头-配对插头-组合时特定的结构方案中,从而通过导线上的拉力分离该组合。
[0002]随着上面所描述的结构方案以及逐渐增加的小型化而来的是,在汽车制造中这种插接连接件的长度仍会在特定的应用情况下具有干扰性。


【发明内容】

[0003]因此能够存在提供一种插接连接件的需求,该插接连接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构造得更紧凑。
[0004]这种需求能够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得到满足。有利的设计方案通过从属权利要求获得。
[0005]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单极或多极的插接件壳体的电接触元件,该插接件壳体具有至少一个接触室用于容纳至少一个电接触元件。电接触元件具有第一固定段用于能够导电地固定电导线的能够导电的导体。所述电接触元件具有接触段,其中该接触段用于沿插入方向与相应的配对接触元件插接在一起。所述接触段和第一固定段能够相互导电地连接。该第一固定段与接触段基本上横向于插入方向如此相互隔开,使得配对接触元件能够在所述导体连接在固定段上时穿过接触段从第一固定段旁经过。
[0006]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降低了电接触元件的结构高度,而由此不必改变网格尺寸。网格尺寸(Rastermafl)理解为第一电接触元件的第一中心轴线与相邻于第一接触元件的第二接触元件的第二中心轴线之间的间距。通过降低接触元件的结构高度能够额外地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实施方式减小插接件壳体。由此能够通过所提出的电接触元件将插接连接件构造得更紧凑。通常所述电导体以及其绝缘的包封部借助于卷曲法与接触元件连接。在实施卷曲法之前,通常将用于容纳导体的第一固定段以及用于容纳导体的绝缘包封部并且在需要时容纳密封件的第二固定段构造成U形的。在卷曲法中该U形的固定段由工具包围并且压成基本上C形的夹子,该夹子将包封部、确切说是导体可松开地连接到电接触元件上。在这里提出的接触元件中,所述导体不仅基本上沿着插入方向而且相对于插入方向以一个角度、尤其直角延伸。所述插接连接件的更紧凑的设计方案的这些优点的实现能够与所述接触段关于导线是笔直地还是成角度地延伸无关。尤其当所述电导体与接触元件基本上沿着插入方向延伸时,在所提出的电接触元件中,所述接触段如此朝第一固定段移动,使得第一固定段能够由卷曲工具包围,从而能够实施卷曲法。能够如此构造所述接触段,使得配对接触元件能够在导体与第一固定段连接时从第一固定段旁经过。在此,当提出的电接触元件关于配对接触元件移动到其预先确定的位置中时,所述配对接触元件至少部分地遮盖第一固定段。也能够关于第一固定段如此构造所述接触段,使得配对接触元件接触第一固定段。
[0007]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电接触元件具有第二固定段用于固定电导线的电绝缘的包封部。该导线基本上沿着插入方向延伸。当所述包封部与第二固定段固定连接时,所述第二固定段能够通过基本上沿着插入方向延伸并且横截面基本上为正方形的空心柱状的周面限定。当导体连接到第一固定段上时,所述周面不会被接触段超过。
[0008]在此,正方形的空心柱状的周面沿着中心轴线延伸,其中该中心轴线也能够是具有连接在电导线上的电接触元件的电导线的中心轴线。所述周面能够接触第二固定段。接触段同样能够接触周面或者朝中心轴线的方向与该周面隔开。由此能够将如此构造的电接触元件沿插入方向移动到插接件壳体中,而不必将插接件壳体构造成两部分以能够容纳超出第二固定段的可能的超出部分。由此,构造在插接件壳体中的接触室能够具有面对接触元件的内壁,该内壁至少在部分区域内基本上形成正方形的空心柱状的周面。
[0009]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电接触元件具有第二固定段用于固定电导线的电绝缘的包封部。该导线基本上沿着插接方向延伸。该第二固定段能够在包封部与第二固定段固定连接时通过基本上沿着插入方向延伸并且横截面基本上为圆形的空心柱状的周面限定。当导体连接在第一固定段上时,所述周面不会被接触段超过。
[0010]在此提出的实施方式与在倒数第二段落中描述的实施例的区别仅仅在于,正方形的横截面由圆形的横截面代替。通常圆形的横截面在面积方面小于正方形的横截面,其中正方形的周面的侧面能够与圆形的周面相切。相应地,插接件壳体的接触室能够以有利的方式至少在一个部分区域内同样具有基本上圆形的横截面。由此,具有横截面通常构造为圆形的密封元件的电接触元件能够被如此导入到接触室中,从而通过密封元件防止湿气以及脏物进入到电接触元件中,其中所述密封元件通常连同第二固定段的电导线的电绝缘的包封部一起可松开地连接到电接触元件上。
[0011]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如此布置所述第一固定段以及第二固定段,从而当导体以及包封部固定在其相应的固定段上时,该导体和包封部基本上沿着共同的第一中心轴线延伸。
[0012]通过这种设计方案,通过卷曲过程,所述电导体不会相对于其包封部移动。由此由施加到电导体上的压紧力额外地避免由于意外的偏转引起的弯曲力。这能够有利地影响电接触元件到电导体上的连接,从而能够延长电插接连接件的使用寿命。
[0013]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接触段沿着第二中心轴线延伸,其中第一中心轴线和第二中心轴线相互平行地延伸。
[0014]由此,能够以有利的方式实现插头与配对插头沿着插入方向插接在一起,而不产生横向于插入方向的相对运动,如在第一中心轴线和第二中心轴线形成一角度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相对运动。由此能够通过配对插接连接与插接连接插接在一起来避免由弯曲力引起的对配对插接接触元件、确切说是接触元件的损坏。
[0015]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由第一固定段、第二固定段以及接触段构成的接触元件主体是一体的。
[0016]由此能够将接触元件主体构造成冲压弯曲件,并且由此能够成本低廉地进行制造。尤其通过下述这种设计方案确保第一固定段与接触段之间良好的导电性:即所述接触元件主体能够由可良好导电的材料、例如黄铜或青铜制成。尤其能够如此设计所述接触段,使得其弹性地抵靠在配对插接接触元件上,从而由此能够补偿接触元件和/或配对接触元件的制造公差。
[0017]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用于容纳配对接触元件的接触段构造有基本上矩形的横截面。
[0018]在此也包括正方形的横截面。这种配对接触元件也以刀具接触元件或销接触元件的概念公开。当然也能够将接触段构造成其它形式,从而容纳相应的配对接触元件。
[0019]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接触段由带有卡锁矛的保持架元件包围。该卡锁矛能够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中并且还能够反向移动。该卡锁矛在第一位置中倾斜地向外伸出并且能够与插接件壳体的接触室卡锁。该接触段基本上横向于插入方向背离第一固定段地通过一平面限定。该平面既不会被接触元件超过也不会被卡锁矛超过。
[0020]通过所述平面以及接触元件的对置于该平面的上端部确定了电接触元件的长度。通常示为单独部件并且通常由钢制成的保持架元件如此包围接触段,从而不改变该平面与该上端部之间的长度。由此,所述保持架元件能够支持接触段的弹性特性。
[0021]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插接件壳体,其具有由电绝缘材料制成的接触室用来容纳如前面所描述的电接触元件。能够沿着第三中心轴线将电接触元件导入到接触室中。沿着第四中心轴线能够将电配对接触元件导入到接触室中。电接触元件的第一中心轴线和第三中心轴线基本上相同。电接触元件的第二中心轴线与第四中心轴线基本上相同。
[0022]由此能够确保一方面为了批量生产能够将带有固定在其上的电导线的电接触元件以简单的方式导入到插接件壳体中,其中卡锁矛与接触室卡锁并且如此能够防止接触元件意外地脱离插接件壳体。另一方面能够通过这种设计确保装备有电接触元件的插接件壳体以及装备有配对接触元件的配对插接件壳体能够没有问题地插接在一起。
[0023]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插接连接件,其具有如前面所描述的插接件壳体以及如前面所描述的电接触元件。
[0024]要注意的是,本发明的构思在上下文中不仅用电接触元件、插接件壳体而且用插接连接件进行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此也清楚的是,各个所描述的特征能够以不同的方式相互组合,从而也可得到本发明的其它设计方案。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附图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且不符合比例。
[0026]图1示出了由现有技术公开的、带有布置在插接件壳体中的电接触元件的电插接连接件的纵剖图;
图2示出了所提出的、带有所提出的布置在相关的插接件壳体中的电接触元件的电插接连接件的纵剖图;
图3示出了由图2公开的电插接连接件的横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图1示出了按现有技术的电插接连接件100。电插接连接件100基本上由电接触元件102以及带有接触室106的插接件壳体104组成。在电导线110上固定有电接触元件102。电接触元件102卡锁在接触室106中。电导线110具有能够导电的导体112,该导体借助于第一固定段108与电接触元件102能够导电地连接。此外,所述电导线110具有绝缘的包封部116,该包封部借助于第二固定段114与电接触元件102连接。此外,在第一固定段108上朝插入方向X连接有接触段118,该接触段能够导电地接触配对接触元件120。带有基本上圆形的横截面的密封元件122串到电导线110上,其中密封元件112与第二固定段114不可松开地连接。如此借助于密封元件122沿着插入方向X密封所述接触室106,从而与这里没有示出的电配对插接连接件连接地密封所述电接触元件102以抵抗湿气或脏物进入。在这里所示的附图中能够看到,与配对接触元件120连接的接触段118、第一固定段108、确切说是与第一固定段108连接的能够导电的导体112,以及第二固定段114、确切说是与第二固定段114固定连接的绝缘的包封部116沿着共同的中心轴线I延伸。由此获得了接触段118的下边缘126与接触元件102的上边缘124之间的由现有技术公开的电接触元件102的第一长度A。
[0028]图2示出了所提出的、带有所提出的电接触元件2的电插接连接件1,该电接触元件固定在插接件壳体4的接触室6中。如已经由图1公开的那样,由电导体110将能够导电的导体112固定地连接在第一固定段8上并且将绝缘的包封部116在与密封元件122连接的情况下与第二固定段10固定连接。在此,第一固定段8、确切说是能够导电的导体112,以及第二固定段10、确切说是带有密封件122的绝缘的包封部116沿着共同的第一中心轴线II延伸。接触段12能够导电地与第二固定段10连接。导线110沿着第一中心轴线I1、确切说是反向于插入方向X远离接触元件2延伸。第一固定段8和接触段12横向于电接触元件2的插入方向X如此相互隔开,从而使得配对接触元件120穿过接触段12从第一固定段8旁经过。在此,插入方向X不仅涉及接触元件2插入到插接件壳体4中,而且也涉及接触元件2与配对接触元件120插接在一起。在此,接触段12在与配对接触元件120连接的情况下沿着第二中心轴线III延伸。第一中心轴线II和第二中心轴线III基本上相互平行地延伸并且借助于预先确定的间距B相互隔开。具有电导线110的电接触元件2沿着插入方向X被导入到插接件壳体4、确切说是接触室6中。该接触室6在此沿着第三中心轴线IV延伸,其中在装配好的状态下第三中心轴线IV和第一中心轴线II相同。缺口 19以间距B沿着第四中心轴线V在插接件壳体4中延伸,配对接触元件120穿过该缺口反向于插入方向X被导入到接触室6中。在此,第四中心轴线V也与第二中心轴线III相同。此夕卜,接触段12关于接触元件2的纵向延伸方向L与第一固定段8如此隔开,使得卷曲工具(Crimp-Werkzeug)能够包围用于将导体112固定在电接触元件2上的第一固定段8,而不会被接触段12妨碍。根据这种要求,接触段12也能够比在图2中所示更靠近第一固定段8移动。第一固定段8、第二固定段10以及接触段12形成了接触元件主体18,该接触元件主体一体地由能够良好传导的材料、也就是黄铜制成。所述接触段12构造成弹性的,从而使得该接触段可靠地与配对接触元件120导电地连接。该接触段12由带有卡锁矛(Rastlanze)16的、通常由其它材料也就是钢制成的保持架元件(Kafigelement) 14包围,其中该卡锁矛16能够与插接件壳体104松开地闭锁。接触段12在背离第一固定段8的一侧上通过平面E限定。该平面E既不会被保持架元件14超过也不会被卡锁矛16超过。电接触元件2具有在平面E与接触元件2的上边缘124之间产生的第二长度C。与图1所示相比能够看出,所述第二长度C短于第一长度A。例如如果当网格尺寸为4mm时尺寸A为16mm,那么尺寸C为10.8mm。由此,所提出的接触元件2的第二长度C相对于接触元件102的第一长度A减少了大约三分之一。由此能够将插接件壳体4构造得比插接件壳体104更短。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公开的电插接连接件100实现了电插接连接件I的更紧凑的设计。
[0029]如在图3中更好地看出的那样,接触室6具有基本上沿着插入方向X延伸并且基本上圆形的空心柱状的周面22,该周面同时也形成了接触室6的内壁。出于清晰缘故,在图3中仅仅示出了没有电导线的第一固定段8以及具有配对接触元件120的接触段12,该配对接触元件具有基本上矩形的横截面20。能够明显看到,所述接触段12位于接触室6的周面22内部。通过这种设计能够相对于现有技术不改变如尤其在多极的插接连接件I中常规的网格尺寸。
【权利要求】
1.电接触元件,用于单极或者多极的插接件壳体(4),所述插接件壳体具有至少一个接触室(6 )用于容纳至少一个电接触元件(2 ), 其中所述电接触元件(2)具有第一固定段(8),所述第一固定段用于能够导电地固定电导线(110)的能够导电的导体(112), 其中所述电接触元件(2)具有接触段(I2), 其中所述接触段(12)设置用于沿插入方向(X)与相应的配对接触元件(120)插接在一起, 其中所述接触段(12)和所述第一固定段(8)相互能够导电地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段(8)与所述接触段(12)基本上横向于所述插入方向(X)如此相互隔开,从而在所述导体(112)固定地连接在所述固定段(8)上时,所述配对接触元件(120)能够穿过所述接触段(12)从所述第一固定段(8)旁经过。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接触元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接触元件(2)具有第二固定段(10),所述第二固定段设置用于固定所述电导体(110)的电绝缘的包封部(116), 其中所述导线(110)基本上沿着所述插入方向(X)延伸, 其中当所述包封部(116)与所述第二固定段(10)固定地连接时,所述第二固定段(10)能够通过基本上沿着所述插入方向(X)延伸并且横截面基本上为正方形的空心柱状的周面限定, 其中当所述导体(112)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段(8)上时,所述周面不会被所述接触段(12)超过。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接触元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接触元件(2)具有第二固定段(10),所述第二固定段用于固定所述电导线(110)的电绝缘的包封部(116), 其中所述导线(10)基本上沿着插入方向(X)延伸, 其中当所述包封部(116)与所述第二固定段(10)固定连接时,所述第二固定段(10)能够通过基本上沿着插入方向(X)延伸并且横截面基本上为圆形的空心柱状的周面(22)限定, 其中当所述导体(112)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段(8)上时,所述周面(22)不会被所述接触段(12)超过。
4.按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接触元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段(8)和所述第二固定段(10)如此布置,从而当所述导体(112)和所述包封部(116)固定在其相应的固定段(8、10)上时,所述导体(112)和所述包封部(116)基本上沿着共同的第一中心轴线(II)延伸。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接触元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段(12)沿着第二中心轴线(III)延伸, 其中所述第一中心轴线(II)和所述第二中心轴线(III)基本上相互平行地延伸。
6.按权利要求2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接触元件, 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第一固定段(8)、所述第二固定段(10)以及所述接触段(12)构成的接触元件主体(18)是一体的。
7.按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接触元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段(12)构造用于容纳具有基本上矩形的横截面(20)的配对接触元件(120)。
8.按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接触元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段(12)由带有卡锁矛(16)的保持架元件(14)包围, 其中所述卡锁矛(16)能够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中并且能够反向移动, 其中所述卡锁矛(16)在所述第一位置中倾斜地向外伸出并且能够与插接件壳体(4)的接触室(6)卡锁, 其中所述接触段(12)基本上横向于所述延伸方向(X)背离所述第一固定段(8)通过平面(E)限定, 其中所述平面(E)既不被所述保持架元件(14)超过也不被所述卡锁矛(16)超过。
9.插接件壳体,具有由电绝缘的材料制成的接触室(6),其用于容纳按权利要求1到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接触元件(2),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接触元件(2)能够沿着第三中心轴线(IV)被导入到所述接触室(6)中, 其中电配对接触元件(120)能够沿着第四中心轴线(V)被导入到所述接触室(6)中, 其中所述电接触元件(2)的第一中心轴线(II)与第三中心轴线(IV)基本上相同, 其中所述电接触元件(2)的第二中心轴线(III)与第四中心轴线(V)基本上相同。
10.插接连接件,具有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接件壳体(4)以及按权利要求1到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接触元件(2 )。
【文档编号】H01R13/11GK104170174SQ201380014069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4日
【发明者】M.绍尔 申请人: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