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棱柱铅酸蓄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43652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三棱柱铅酸蓄电池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一种三棱柱铅酸蓄电池,包括呈三棱柱状的底壳、与底壳匹配的上盖和与底壳匹配的呈三棱柱的极群;所述的极群包括底壳内部呈水平层叠交错设置正极板和负极板、以及设置在相邻两个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的隔纸板,所述的底壳内侧的侧楞处设有向外突出的凹槽,所述的正极板和负极板的板耳分别设置在极群的不同侧楞上,正极板的板耳和负极板的板耳分别通过纵向的正汇流排和负汇流排连接在一起,正汇流排和负汇流排匹配放置在底壳侧棱处的凹槽内,正汇流排和负汇流排顶部设有正端子和负端子并与上盖的端子孔匹配。本发明抗震动性能强、使用寿命长、铅膏不易脱落、极群分布合理。
【专利说明】三棱柱铅酸蓄电池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具体涉及一种三棱柱铅酸蓄电池。
【背景技术】
[0002]对于现有的铅酸蓄电池,通常都为一个正端子和一个负端子,对应的其正极板的板耳也为一个,由于正极板的铅膏为二氧化铅,导电性差,负板铅膏是绒状铅存在,导电性较好,所以对于铅酸蓄电池的放电性能和使用寿命都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0003]常规铅酸蓄电池为方形,极板为立式放置,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极板的铅膏容易脱落软化,同时在集群的装配压力下,方形外壳容易鼓胀变形。极板的叠片方式,正负板耳一般都在同一面,导致极板底部的活物导电性极差,所以电池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导电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三棱柱型铅酸蓄电池。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三棱柱铅酸蓄电池,包括呈三棱柱状的底壳、与底壳匹配的上盖和与底壳匹配的呈三棱柱的极群;所述的极群包括底壳内部呈水平层叠交错设置正极板和负极板、以及设置在相邻两个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的隔纸板,所述的底壳内侧的侧楞处设有向外突出的凹槽,所述的正极板和负极板均包括呈三角形与底壳匹配的边框、交错设置在边框内侧的筋条、设置在三角形边框顶点处的板耳和填充在边框与筋条之间的铅膏,所述的正极板和负极板的板耳分别设置在极群的不同侧楞上,正极板的板耳和负极板的板耳分别通过纵向的正汇流排和负汇流排连接在一起,正汇流排和负汇流排匹配放置在底壳侧棱处的凹槽内,正汇流排和负汇流排顶部设有正端子和负端子并与上盖的端子孔匹配。
[0006]所述的上盖上还设有阀孔,阀孔内匹配设置有安全阀。
[0007]所述的正极板的板耳为两个,正极板的两个板耳和负极板的一个板耳分别设置在极群的三条不同的侧棱上,所述的极群的侧棱上设有对应的两个正汇流排和一个负汇流排。
[0008]所述的正极板和负极板的边框内部的筋条由中部向四周间距逐渐增大。
[0009]所述的正极板和负极板的筋条包括至少一个与边框成比例缩小的三角形主筋、连接主筋与边框的支撑筋、以及加强筋。
[0010]所述的正极板和负极板的边框为等边三角形。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①本发明内部集群装配压力在100?120KPa此菱柱形电池不会变形,常规电池为30?85KPa,高的装配压力在使用过程中确保铅膏不会脱落已经软化;
②三菱形板栅结构:筋条内密外疏不规则分布有效抑制铅膏向外膨胀缺陷;正板耳为两个增加二氧化铅在板栅上的导电能力,负板为一个板耳,绒状铅导电性能好,所以省铅。特别是能够增强电池的大电流放电能力,提高20% ;
③集群的正负板耳夹角120°放置,两根正汇流排和一根负汇流排,这样极板各部位电流反应分布一致,避免铅膏局部软化现象;
④电池内部集群的叠片方式是上下重叠,耐振动性能强,特别适合电动自行车或者电动汽车使用,避免常规电池集群立式叠片方式在振动下容易掉膏现象;
⑤电池使用寿命提高30%,以电动自行车电池为例:常规方形电池一般使用寿命为300次,大约为1.5年;此菱柱形电池使用寿命为390次,大约为2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底壳与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极群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正极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负极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序号:1为底壳、2为上盖、3为正极板、4为负极板、5为隔纸板、6为凹槽、7为边框、8为主筋、9为板耳、10为正汇流排、11为负汇流排、12为正端子、13为负端子、14为端子孔、15为阀孔、16为支撑筋、17为加强筋、18为安全阀、19为铅膏。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0019]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5, —种三棱柱铅酸蓄电池,包括呈三棱柱状的底壳1、与底壳I匹配的上盖2和与底壳I匹配的呈三棱柱的极群;所述的极群包括底壳I内部呈水平层叠交错设置正极板3和负极板4、以及设置在相邻两个正极板3和负极板4之间的隔纸板5,所述的底壳内侧的侧楞处设有向外突出的凹槽6,所述的正极板3和负极板4均包括呈三角形与底壳I匹配的边框7、交错设置在边框7内侧的筋条、设置在三角形边框7顶点处的板耳9和填充在边框7与筋条之间的铅膏19,所述的正极板3和负极板4的筋条包括至少一个与边框7成比例缩小的三角形主筋8、连接主筋8与边框7的支撑筋16、以及加强筋17,所述的正极板3和负极板4的板耳9分别设置在极群的不同侧楞上,正极板3的板耳和负极板4的板耳分别通过纵向的正汇流排10和负汇流11排连接在一起,正汇流排10和负汇流排11匹配放置在底壳侧棱处的凹槽内,正汇流排10和负汇流排11顶部设有正端子12和负端子13并与上盖2的端子孔14匹配,所述的上盖2上还设有阀孔15,阀孔15内匹配设置有安全阀18。
[0020]实施例二:参见图1-图5,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再重述,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正极板3的板耳为两个,正极板3的两个板耳和负极板4的一个板耳分别设置在极群的三条不同的侧棱上,所述的极群的侧棱上设有对应的两个正汇流排10和一个负汇流排11。
[0021]实施例三:参见图1-图5,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再重述,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正极板3和负极板4的边框7为等边三角形,所述的正极板3和负极板4的边框7内部的筋条由中部向四周间距逐渐增大。[0022]本发明的叠片方式:负板+隔板+正板+隔板+负板+隔板+正板+......+负板。
两个正板耳和一个负板耳形成的夹角120°放置,这样极板各部位电流反应分布一致,避免铅膏局部软化现象。正板耳焊接在一起形成正汇流排,负板耳焊接在一起形成负汇流排,再分布从汇流排上端引出两个正端子和一个负端子。
[0023]电流方式:此极群装配在外底壳里,加入电解液,如果给电池充电:正电子从两个正端子输入,传递到两正汇流排,再从两角传递到各片正极板;负电子从负端子输入,传递到负汇流排,再传递到各片负极板;正负极板中间隔离有隔板纸,同时在电解液作用下,正极板的铅膏转换为二氧化铅,负极板的铅膏转换成绒状铅,这样就储存电能。如果给电池放电:在电解液作用下,正负板相互产生电化学反应,正负极板的铅膏都转换成硫酸铅,正电子从各片正极板传递到两正汇流排,再经两正端子传出;负电子从各片负极板传递到负汇流排,再经过到负端子传出。
【权利要求】
1.一种三棱柱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呈三棱柱状的底壳、与底壳匹配的上盖和与底壳匹配的呈三棱柱的极群;所述的极群包括底壳内部呈水平层叠交错设置正极板和负极板、以及设置在相邻两个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的隔纸板,所述的底壳内侧的侧楞处设有向外突出的凹槽,所述的正极板和负极板均包括呈三角形与底壳匹配的边框、交错设置在边框内侧的筋条、设置在三角形边框顶点处的板耳和填充在边框与筋条之间的铅膏,所述的正极板和负极板的板耳分别设置在极群的不同侧楞上,正极板的板耳和负极板的板耳分别通过纵向的正汇流排和负汇流排连接在一起,正汇流排和负汇流排匹配放置在底壳侧棱处的凹槽内,正汇流排和负汇流排顶部设有正端子和负端子并与上盖的端子孔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棱柱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上还设有阀孔,阀孔内匹配设置有安全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棱柱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板的板耳为两个,正极板的两个板耳和负极板的一个板耳分别设置在极群的三条不同的侧棱上,所述的极群的侧棱上设有对应的两个正汇流排和一个负汇流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棱柱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板和负极板的边框内部的筋条由中部向四周间距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棱柱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板和负极板的筋条包括至少一个与边框成比例缩小的三角形主筋、连接主筋与边框的支撑筋、以及加强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棱柱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板和负极板的边框为等边三角形。
【文档编号】H01M10/14GK103904370SQ201410089025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2日
【发明者】李松林, 柴成雷 申请人:河南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