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52888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不慎的拔出力较大地作用于扁平导体,扁平导体也不容易脱出的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可动构件具有能与扁平导体的两侧端的被卡定部卡定的卡定臂部,卡定臂部包括朝向后方延伸的弹性臂部、从弹性臂部的后部向下方突出且能与扁平导体的被卡定部卡定的卡定部、以及在卡定部的侧面沿排列方向突出的被限制部,外壳在与被限制部相比位于后方的位置具有能与被限制部沿拔出方向抵接的限制部,在完成了扁平导体的插入的状态下,卡定部位于能在扁平导体的被卡定部的后方位置与被卡定部沿拔出方向卡定的位置,当在完成了扁平导体的插入的状态下朝向后方的拔出力作用于扁平导体时,扁平导体的被卡定部与卡定部卡定,并且被限制部与限制部抵接。
【专利说明】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置在电路基板的安装面上、用于与扁平导体连接的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作为这种连接器,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供扁平导体的前端部沿与电路基板的安装面平行的一方向、即前后方向插入或拔出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该专利文献I的连接器包括外壳、多个端子和金属板制的壳,上述外壳以与上述前后方向垂直的一方向为长度方向而延伸,以该长度方向为排列方向将多个端子排列保持于上述外壳,上述金属板制的壳以将上述外壳的上表面、两侧面及前表面覆盖的方式安装于该外壳。
[0003]上述外壳的用于收纳扁平导体的上述前端部的收纳部形成为向后方开放的空间。上述壳在端子排列范围的两外侧位置具有弹性片,通过使从将上述外壳的上表面覆盖的上板部的后端延伸的带状片部分,在与该上板部相比位于下侧的位置朝向前方折返而形成该弹性片。该弹性片能够利用在前端侧朝向下方突出形成的卡定部沿扁平导体的拔出方向(后方)卡定于后述的扁平导体的被卡定部。该卡定部包括倾斜部和铅垂部,上述倾斜部随着向前方去而向下方倾斜延伸,上述铅垂部在该倾斜部的前端朝向上方直角压曲而延伸,该铅垂部卡定于扁平导体。
[0004]扁平导体在前部的侧缘部形成有缺口部,在该缺口部的前方朝向侧方突出的部分作为被卡定部而发挥功能。在朝向前方向外壳的收纳部内插入上述扁平导体时,首先,上述被卡定部的前缘与上述弹性片的卡定部的倾斜部抵接,在向前方的移动过程中作用于该倾斜部的抵接力的朝向上方的成分的力将该卡定部抬起,而使弹性片向上方弹性位移。当进一步朝向前方插入扁平导体,使上述被卡定部达到与上述卡定部相比位于前方的位置而完成到规定位置的插入时,弹性片从弹性位移状态解放出来,上述卡定部从上方进入到扁平导体的缺口部内。其结果是,该卡定部的前表面、即上述铅垂部位于与上述被卡定部的后缘面对的位置,从而成为能沿上述拔出方向卡定于该被卡定部的状态,防止朝向后方将扁平导体不慎拔出。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 - 108500
[0008]如上所述,关于专利文献I的连接器,能与该扁平导体的被卡定部卡定的卡定部设置于弹性片,通过使从壳延伸出来的带状片部分沿板厚方向压曲而形成该弹性片,该弹性片沿上下方向弹性位移。因而,当在完成了扁平导体的插入的状态下使朝向后方的强拔出力作用于扁平导体时,该扁平导体的被卡定部从前方与上述卡定部强有力地抵接而形成的冲击力,使上述弹性片向上方弹性位移,从而可能使上述卡定部与上述被卡定部的卡定状态解除而使扁平导体不慎脱出。另外,即使在上述弹性片不弹性位移的情况下,上述卡定部或被卡定部也可能因上述的冲击力而受损,使扁平导体不慎脱出。
[0009]那么,例如可以考虑将上述弹性片的板厚尺寸增大而使该弹性片不易弹性位移,从而易于保持上述卡定状态,但当弹性片不易弹性变形时,在插入扁平导体时需要过大的插入力,容易发生难以插入扁平导体的这一相反的新问题。


【发明内容】

[0010]本发明鉴于该情况,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插入扁平导体,并且能够可靠地防止该扁平导体的脱出的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
[0011]本发明的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配置在电路基板的安装面上,用于与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扁平导体连接,该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包括:外壳,该外壳形成有收纳部,该收纳部是为了朝向前方插入上述扁平导体而朝向后方开放的空间;多个端子,该多个端子以与上述安装面平行的一方向且与前后方向垂直的方向为排列方向排列保持于上述外壳;可动构件,该可动构件以能在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被上述外壳支承,在上述闭合位置,该可动构件在该端子的上方以与上述安装面平行的姿势容许上述扁平导体的向上述外壳的插入,在上述打开位置,该可动构件以相对于上述安装面具有角度的姿势容许上述扁平导体的从上述外壳的拔出。
[0012]在该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中,在本发明中特征在于,上述可动构件沿上述排列方向在上述端子的排列范围的外侧位置,具有能与形成在上述扁平导体的两侧端的被卡定部沿该扁平导体的拔出方向卡定的卡定臂部,该卡定臂部包括:朝向后方延伸且在上述闭合位置能至少沿上下方向弹性位移的弹性臂部、从该弹性臂部的后部的下缘朝向下方突出且能与扁平导体的被卡定部卡定的卡定部、以及在包含卡定部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沿上述排列方向突出的被限制部,上述外壳、安装于该外壳的构件或位于上述闭合位置的上述可动构件,在与上述被限制部相比位于后方的位置,具有能与该被限制部沿上述拔出方向抵接的限制部,在完成了上述扁平导体的插入的状态下,上述卡定部能在上述扁平导体的被卡定部的后方位置与该被卡定部沿上述拔出方向卡定,当在完成了上述扁平导体的插入的状态下朝向后方的拔出力作用于该扁平导体时,上述扁平导体的被卡定部与上述卡定部卡定,并且上述被限制部与上述限制部抵接。
[0013]在本发明中,在将扁平导体连接于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时,当在将可动构件带来到闭合位置的状态下将扁平导体插入到外壳的收纳部内时,在插入的最初,上述扁平导体的前端与可动构件的卡定臂部的卡定部抵接,利用该抵接力使该卡定臂部的弹性臂部朝向上方进行弹性位移,并且能够进行将上述扁平导体插入至规定位置的操作。并且,在完成了将上述扁平导体插入至规定位置的状态下,上述弹性臂部以减少弹性位移量的方式朝向下方位移,上述卡定部位于能在上述扁平导体的被卡定部的后方位置与该被卡定部沿上述拔出方向卡定的位置,当沿拔出方向拉动扁平导体时,上述卡定部与扁平导体的被卡定部卡定而阻止扁平导体的拔出。
[0014]另外,在本发明中,在可动构件的卡定臂部设置有沿上述排列方向突出的被限制部,上述被限制部能与限制部沿扁平导体的拔出方向进行抵接,上述限制部设置于上述外壳、安装于该外壳的构件或位于上述闭合位置的上述可动构件。因而,当在完成了扁平导体的插入的状态下朝向后方的拔出力作用于该扁平导体时,不仅能利用上述卡定部接受该拔出力,而且还能利用上述限制部接受该拔出力,因此相应地减轻上述卡定部的负担。其结果是,弹性臂部不易向上方弹性位移,能对上述卡定部与上述被卡定部的卡定状态进行更加可靠的保持,防止扁平导体的不慎的脱出。另外,不再需要为了保持上述卡定状态而增大弹性臂部等,从而使弹性臂部不易弹性位移,因此也不会不易插入扁平导体。在将扁平导体拔出时,在进行拔出操作之前,上述可动构件被带来到打开位置。其结果是,上述卡定部与上述被卡定部的卡定状态以及上述限制部与上述卡定臂部的被限制部的抵接状态被解除,容许上述扁平导体的向后方的拔出。
[0015]在本发明中,沿上述排列方向观察,卡定臂部的被限制部可以设置在如下区域内,即,包含上述弹性臂部的下缘与上述卡定部的前缘相交而成的压曲部的区域。本发明中的卡定部在弹性臂部的后部从该弹性臂部向下方突出,被限制部沿端子排列方向即侧方突出。在上述后部沿两个方向突出的设置,可能在其周边特别是压曲部发生由拔出力引发的应力的集中。那么,当使被限制部在上述区域内与卡定部和弹性臂部都直接连接时,在上述拔出力作用于扁平导体时,该限制部作为对上述卡定部本身的朝向后方的变形,即,上述压曲部的压曲角度扩大那样的变形进行防止的加强部而发挥功能。即,能够避免在压曲部发生的应力集中。其结果是,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扁平导体的不慎的脱出。
[0016]在本发明中,限制部也可以形成在沿端子的排列方向与卡定臂部的被限制部相同的位置。或者,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将卡定臂部的弹性臂部形成为前后较长,因此除了能沿上下方向弹性位移,还能沿端子的排列方向弹性位移,因此扁平导体的被卡定部的后部和卡定臂部的卡定部的前部中的至少一方随着向前方去而沿上述排列方向向外侧倾斜,在将扁平导体插入到外壳的收纳部内之前的状态下,限制部沿上述排列方向设置在与上述卡定臂部的被限制部相比位于外侧的位置,在完成了上述扁平导体的插入的状态下,朝向后方的拔出力作用于该扁平导体,在该扁平导体的被卡定部的后部与上述卡定部的前部卡定时,当上述弹性臂部以前部的倾斜部分从扁平导体接受拔出力时,上述弹性臂部接受该拔出力的上述排列方向上的分力而沿上述排列方向向外侧弹性位移,从而上述被限制部被带来到沿上述排列方向与上述限制部相同的位置,而从前方与该限制部抵接。
[0017]在本发明中,外壳可以在与朝向后方的拔出力作用于扁平导体时的端子的排列方向上的被限制部相同的位置,沿上下方向贯穿形成有能收容该被限制部的孔部,在形成上述孔部的内壁面中,具有能在与上述被限制部相比位于后方的位置处沿扁平导体的拔出方向与该被限制部抵接的面的部分形成为限制部。在这样将具有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孔部的内壁面的部分形成为限制部时,通过根据该限制部将上述被限制部沿上下方向形成为较大,能够将限制部与被限制部的抵接面积确保为较大,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扁平导体的脱出。
[0018]在本发明中,可以在外壳安装有配件,在该配件设置有限制部。通过这样将限制部设置于配件,能使限制部本身的强度较大,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扁平导体的脱出。
[0019]在本发明中,当在完成了扁平导体的插入的状态下朝向后方的拔出力作用于该扁平导体时,不仅能利用上述卡定部接受该拔出力,而且还能利用上述限制部接受该拔出力,因此相应地减轻上述卡定部的负担。因而,弹性臂部不易向上方弹性位移,能够更加可靠地保持上述卡定部与上述被卡定部的卡定状态,防止扁平导体的不慎的脱出。另外,不再需要为了保持上述卡定状态而增大弹性臂部等,从而使弹性臂部不易弹性位移,因此也不会不易插入扁平导体。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一并表示插入前的扁平导体的、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可动构件:闭合位置)的立体图。
[0021]图2的(A)是图1的连接器的俯视图,(B)是只表示可动构件的俯视图。
[0022]图3的(A)是使可动构件向上方分离而表示图1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0023]图3的⑶是图3的(A)的连接器的图2中的IIIB-1IIB截面位置上、一并表示插入前的扁平导体的立体图(省略轴部46)。
[0024]图4是从下表面且从前方观察图3的(A)、⑶的可动构件而得到的立体图。
[0025]图5是图1的连接器准备拔出扁平导体、可动构件位于打开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0026]图6表示扁平导体插入前的连接器的截面,(A)是第一端子的位置处的剖视图,(B)是可动构件的卡定臂部的位置处的剖视图,(C)是被限制部的位置处的剖视图。
[0027]图7表示扁平导体插入后的连接器的截面,(A)是第一端子的位置处的剖视图,(B)是可动构件的卡定臂部的位置处的剖视图,(C)是被限制部的位置处的剖视图。
[0028]图8表示将扁平导体插入后向后方拉动了扁平导体时的连接器的截面,(A)是第一端子的位置处的剖视图,(B)是可动构件的卡定臂部的位置处的剖视图,(C)是被限制部的位置处的剖视图。
[0029]图9表示即将拔出扁平导体之前(可动构件:打开位置)的连接器的截面,(A)是第一端子的位置处的剖视图,(B)是可动构件的卡定臂部的位置处的剖视图,(C)是被限制部的位置处的剖视图。
[0030]图10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可动构件的下表面侧的、从前方观察的立体图。
[0031]图11是以图10的可动构件(闭合位置)处的被限制部的高度位置来表示的横剖视图,(A)表示向后方对插入后的扁平导体进行拉动前的状态,(B)表示向后方强有力地拉动了扁平导体时的状态。
[0032]图12是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被限制部的位置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34]图1是将本实施方式的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I (以下称为“连接器I”)与扁平导体C 一起表示的立体图,在图中以前方为插入方向P来表示该扁平导体C的插入前的状态。图1的连接器I的外壳10对能在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进行转动的可动构件40进行支承,在该外壳10混合存在有第一端子20和第二端子30这两种端子且对这些端子进行保持,图1是可动构件40位于闭合位置时的扁平导体插入前的状态下的立体图,图2的(A)是图1的连接器的俯视图,图2的(B)是只表示图2的(A)的连接器的可动构件的俯视图。图3是以从外壳10将可动构件40卸下了的状态来表示图1的连接器的立体图,图4是将外壳和可动构件的一端部(右端部)去除而与插入前的扁平导体一并表示图3的连接器的立体图。另外,图5是准备将插入的扁平导体拔出、可动构件40位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下的连接器的立体图。图1的连接器I配置在电路基板(未图示)的安装面上,连接器I通过与扁平导体C连接而将上述电路基板与扁平导体C电气性接通。在此,“电路基板”指形成有与连接器的端子连接的电路部的基板,该“基板”不仅包括刚性高的板状的构件,而且还包括刚性低的柔软的片状的构件。
[0035]扁平导体C构成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带状,沿宽度方向(与前后方向垂直的方向)排列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电路部(未图示)。该电路部埋设在扁平导体C的绝缘层内且沿前后方向延伸,该电路部到达至扁平导体C的前端位置。另外,上述电路部只有前端侧部分露出在扁平导体C的上表面,能与后述的连接器I的第一端子20和第二端子30接触。另外,扁平导体C在上述前端侧部分的两侧缘形成有缺口部Cl,位于该缺口部Cl前方的耳部C2的后端缘作为与后述的连接器I的卡定部44A卡定的被卡定部C2A而发挥功倉泛。
[0036]连接器I包括由电绝缘材料制成的外壳10、排列保持于该外壳10的由金属制成的多个第一端子20和第二端子30(参照图3的(A)、图3的(B))、以能在后述的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进行转动的方式被外壳10支承的由电绝缘材料制成的可动构件40、以及保持于外壳10的由金属制成的固定配件50,在图1中,扁平导体C从后方沿箭头方向插入连接于连接器I。
[0037]在对连接器I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之前,首先对将扁平导体C插入到连接器I中以及从连接器I中拔出扁平导体C的动作的概要进行说明。在向连接器I插入扁平导体C之前,如图1所示,连接器I的可动构件40在构成为与电路基板的安装面(未图示)平行的姿势的闭合位置容许扁平导体C的插入。扁平导体在前端缘与第一端子20抵接而使该第一端子20的抵接部分弹性位移,从而能将扁平导体插入至规定位置。另外,在将扁平导体C插入连接于连接器I后,在连接器I的使用状态下,可动构件40也保持为闭合位置,见后述,可动构件40的卡定部44A和扁平导体C的被卡定部C2A位于能卡定的位置,此外可动构件的被限制部位于能与外壳的限制部抵接的位置,从而在过大的拔出力作用于扁平导体,扁平导体也使可动构件向后方移动时,可动构件的被限制部与外壳的限制部抵接,移动被阻止。另外,当在不使用连接器I时将扁平导体C拔出时,如图5所示,可动构件40向立起方向转动而被带到构成为相对于电路基板的安装面具有角度的姿势的打开位置,从而可动构件40的卡定部44A的与扁平导体C的被卡定部C2A的卡定状态被解除,而且可动构件40的被限制部与外壳的限制部的卡定状态被解除,容许向后方拔出扁平导体C。
[0038]回到连接器I的结构的说明。图2的㈧是图1的连接器的俯视图,图2的(B)是只表示可动构件的俯视图,表示上述可动构件的俯视结构,并且清楚地表示之后的图中的截面位置。图3的(A)、(B)是从后方侧表示使可动构件40从外壳10分离了的状态的连接器I的立体图,但图3的(A)沿连接器的宽度方向遍布整个区域无省略地表示连接器1,图3的⑶以图2中的IIIB-1IIB截面将连接器I的一部分去除而省略图示。图4是从前方且下表面侧表示图3的连接器I的可动构件40的立体图。如图1?图4所示,从上方观察,外壳10构成为以第一端子20和第二端子30的排列方向(称为“端子排列方向”)为长度方向的四方框状,外壳10包括:彼此平行且沿端子排列方向延伸的前方框部1A及后方框部10B,和沿端子排列方向对称设置且将前方框部1A与后方框部1B的端部彼此连接的一对侧框部10C。
[0039]如图3的㈧和图3的⑶所示,前方框部1A包括:构成下部的前方端子保持部11,和从该前方端子保持部11向上方突出且遍布上述端子排列范围形成的前壁12。前方端子保持部11通过一体注塑成形而排列保持有后述的第二端子30。前壁12的上端面以能与位于闭合位置的可动构件40的下表面抵接的方式与可动构件40面对(例如参照图6的(A)、图7的㈧和图8的(A)),对可动构件40的向下方的过度的位移进行限制。
[0040]后方框部1B作为沿端子排列方向遍布端子排列范围地延伸,而排列保持有后述的第一端子20的后方端子保持部13发挥功能。该后方端子保持部13通过一体注塑成形而排列保持有第一端子20。
[0041]侧框部1C包括:板状的侧基部14,其将前方端子保持部11与后方端子保持部13的端部彼此连接;侧壁15,其位于端子排列方向上的该侧基部14的外侧端部,且从该侧基部14立起;后述的侧引导部16、侧限制部17及前方限制部18,该侧引导部16、侧限制部17及前方限制部18在端子排列方向上与该侧壁15相比位于内侧(端子排列范围侧),且从侧基部14朝向上方突出。
[0042]另外,如图3的(A)、⑶所示,侧基部14在靠后端的位置形成有随着向后方去而向下方倾斜的引导面14B,引导面14B对插入的扁平导体C的下表面进行支承,并且向外壳10内引导扁平导体C。
[0043]侧壁15在靠后端的位置以上部构成为半圆状且下部开放的方式沿端子排列方向贯穿形成有支承孔部15A,该支承孔部15A用于将可动构件40的后述的轴部46的外侧被支承部46A收纳,以能使外侧被支承部46A转动的方式对外侧被支承部46A进行支承。另夕卜,侧壁15在靠前端的位置以从该侧壁15的内侧面(端子排列范围侧的面)突出的方式形成有锁定部15B,该锁定部15B与后述的可动构件40的被锁定部45卡定。该锁定部15B的上表面形成为倾斜面,以使被锁定部45的向卡定位置的引导容易进行。
[0044]如图3中清楚所示,侧引导部16形成为在侧基部14的靠后端的位置与侧壁15连接。该侧引导部16具有随着向前方去而在端子排列方向上朝向内侧倾斜的引导面16A,利用该引导面16A沿端子排列方向向外壳10内对被插入的扁平导体C进行引导。
[0045]如图3和图4所示,彼此面对的一对侧限制部17在沿端子排列方向与侧壁15相比位于内侧的位置且在与上述支承孔部15A相比位于前方的位置,形成为具有与端子排列方向垂直的板面的壁部,与侧壁15接近且面对。侧限制部17的内侧面(端子排列范围侧的板面)形成为用于对插入到外壳10内的扁平导体C的宽度方向即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移动进行限制的侧限制面17A。另外,侧限制部17在沿前后方向与侧壁15的支承孔部15A相同的位置形成有支承凹部17B,该支承凹部17B用于将可动构件40的后述的轴部46的内侧被支承部46B收纳,以使内侧被支承部46B能转动的方式对内侧被支承部46B进行支承。该支承凹部17B向上方开放,并且下部形成为半圆状。此外,在与上述支承凹部17B相比位于前方的位置,形成有具有垂立前后缘的凹状的限制部17C。
[0046]如图3和图4所示,前方限制部18形成为在沿端子排列方向与侧限制部17相比位于内侧的位置且侧基部14的靠前端的位置,与侧限制部17及前壁12连接。如图3所示,前方限制部18的与前后方向垂直的后表面,形成为与插入到外壳10内的扁平导体C的前端部抵接而对该扁平导体C的进一步的插入进行限制,从而作为定位部发挥功能的前方限制面18A。
[0047]如图3及图6的(A)、(B)中清楚所示,在外壳10中形成有具有接下来的收纳部19A、收容部19B及弹性位移容许部19C的空间19。S卩,参照图6的(A)、(B)可知,上述空间19包括:供扁平导体C从后方收纳的收纳部19A、位于该收纳部19A的上方且用于将位于闭合位置的可动构件40收容的收容部19B、以及位于收纳部19A的下方且容许第一端子20的下臂部22的向下方的弹性位移的弹性位移容许部19C。
[0048]收纳部19A在上下方向上,与后方端子保持部13相比位于上方,且与闭合位置的可动构件40相比位于下方,在端子排列方向上,遍布形成在两个侧限制部17的彼此间。该收纳部19A朝向后方开放,能将扁平导体C收纳。
[0049]收容部19B位于收纳部19A的上方,与该收纳部19A连通,在上述排列方向上,收容部19B形成在两个侧壁15的彼此之间。收容部19B朝向上方开放,能够将被带到闭合位置的可动构件40收容。如图3的(A)、(B)所示,收容部19B沿端子排列方向相对于侧限制部17遍及到内外的两侧,位于该侧限制部17彼此间的内侧的空间形成为用于将可动构件40的后述的主体部41及卡定臂部44收容的主体收容部19B -1。另外,收容部19B中沿端子排列方向位于侧壁15与侧限制部17之间的外侧的空间,形成为用于将可动构件40的后述的端臂部42收容的端臂收容部19B - 2。另外,上述收容部19B在前后方向上,从后述的第一端子20和第二端子30的上臂部21、31的后端部的位置遍及至外壳10的前端部地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收容部19B位于收纳部19A的上方,但该“位于上方”也包括将收容部19B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一部分与收纳部19A重叠的状态。
[0050]另外,弹性位移容许部19C被外壳10的四角框状部分(由前方框部10A、后方框部1B及侧框部1C构成的部分)包围,并且形成为沿上下方向贯穿的空间。该弹性位移容许部19C将后述的第一端子20的下臂部22收容,并且容许该下臂部22的向下方的弹性位移。
[0051 ] 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由彼此形状不同的两种的第一端子20及第二端子30构成。该第一端子20及第二端子30具有图6?图9所示的那种截面形状,且交替排列。
[0052]通过将以端子排列方向为宽度方向的带状的金属板沿板厚方向压曲而制作第一端子20,第一端子20包括:沿前后方向(图6?图9中的左右方向)延伸且能沿上下方向弹性位移的上臂部21及下臂部22、将上臂部21与下臂部22的前端彼此连接的连接部23、以及从下臂部22向后方延伸的连接部24。第一端子20通过具有上述那样的上臂部21、下臂部22及连接部23,而形成朝向后方开口的横U字形部分,见后述,该横U字形部分能从左侧收纳扁平导体C,并且在收纳扁平导体C时进行弹性位移,从而能利用上臂部21和下臂部22对扁平导体C进行夹压。上述下臂部22的靠后端的部分形成为被外壳10的后方端子保持部13以一体注塑成形的方式保持的被保持部22B。
[0053]在利用外壳10的后方端子保持部13对第一端子20进行保持的状态下,第一端子20的连接部24从该后方端子保持部13朝向后方以曲柄状延伸出来。该连接部24的下表面与上述后方端子保持部13的下表面相比位于下方,且与电路基板的电路部焊锡连接。
[0054]通过将以上述端子排列方向为宽度方向的带状的金属板沿板厚方向压曲而制作第二端子30,第二端子30整体形成为大致曲柄状。第二端子30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且能沿上下方向弹性位移的上臂部31、与该上臂部31相比向前方延伸的下臂部32、将上臂部31的前端与下臂部32的后端连接的连接部33、以及从下臂部32朝向前方延伸的连接部34,第二端子30构成为上述大致曲柄状。
[0055]第二端子30的上臂部31的宽度形成为比下臂部32窄,上臂部31的宽度方向尺寸与第一端子20的上臂部21的后半部(自由端侧)的宽度方向尺寸大致相同。上臂部31具有在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以朝向下方突出的方式压曲形成的接触突部31A,在将扁平导体C插入时,上臂部31弹性位移,在此基础上能利用该接触突部31A与扁平导体C的电路部接触。另一方面,第二端子30的下臂部32的靠前端的部分形成由外壳10的前方端子保持部11以一体注塑成形的方式保持的被保持部。
[0056]第二端子30的连接部33形成为与下臂部32相同宽度,与第一端子20的连接部23相比位于前方。在将第二端子30保持于外壳10的前方端子保持部11的状态下,第二端子30的连接部34从该前方端子保持部11朝向前方以曲柄状延伸出来。该连接部24的下表面与外壳10的前方端子保持部11的下表面相比位于下方,与电路基板的电路部焊锡连接。
[0057]上述的第一端子20和第二端子30这两种端子本身并非本发明的主要着眼点,因此省略进一步的说明。
[0058]如图2、图4和图5所示,可动构件40包括:构成为沿端子排列方向延伸的大致板状的主体部41、在图2和图5中在该主体部41的两侧外侧位置朝向下方(闭合位置时的后方)延伸的端臂部42、使主体部41与端臂部42的上端彼此结合的结合部43、从该结合部43延伸且构成为U字形且沿端子排列方向(连接器宽度方向)具有弹性的弹性被锁定臂45、在主体部41与端臂部42之间从结合部43朝向下方以悬臂梁状延伸的卡定臂部44、以及从主体部41的两侧端面的下部向端子排列方向外侧延伸出来且与端臂部42的下端连接的轴部46。上述弹性被锁定臂45沿端子排列方向朝向外侧设置有被锁定突部45A。
[0059]如图1所示,将主体部41形成为如下尺寸:当可动构件40位于闭合位置时,在端子排列方向上,主体部41遍布端子排列范围的整个区域,在前后方向上,主体部41从第一端子20和第二端子30的上臂部21、31的后端部遍及至连接部24、34的中间位置(亦参照图6)。
[0060]如图4所示,主体部41的下端侧部分(图6的㈧中所示的闭合位置时的后端侧部分)朝向前方(闭合位置时的下方)突出,并且沿端子排列方向在与各第一端子20和第二端子30对应的位置形成有收容槽部41A,该收容槽部41A用于将该第一端子20和第二端子30的上臂部21、31的自由端部收容(参照图6的(A))。这样,通过将上述上臂部21、31的自由端部21B、31B收容到收容槽部41A内,利用收容槽部41A的相对内壁面(与上述排列方向垂直的面)对上述排列方向上的上臂部21、31的自由端部21B、31B乃至上臂部21、31的不慎的位移进行限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沿端子排列方向观察时,收容槽部4IA设置在后述的轴部46的区域内的近旁,因此在可动构件40从闭合位置到打开位置的移动范围内的任一位置,上述上臂部21、31的自由端部21B、31B的至少一部分都是被收容在收容槽部41A内的,上述区域位于轴部46 (旋转中心)近旁,即使可动构件40进行开闭动作也不怎么移动,因此上述区域始终位于包含上述自由端部的位置,能够始终对上述自由端部21B、31B的端子排列方向上的位移进行限制。另外,收容槽部41A形成于可动构件40,因此不必为了进行上述限制而设置除可动构件以外的其它构件,因而连接器I不会沿上下方向大型化。
[0061]如图4所示,主体部41在上端侧部分(图6的(A)中所示的闭合位置时的前端侧部分)具有壁部41B,该壁部41B朝向前方(闭合位置时的下方)突出,并且沿端子排列方向遍布端子排列范围地延伸。该壁部41B的上表面的前半部(闭合位置时的前表面的下半部)遍布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大致整个区域而形成没入部41B- 1,从而后半部即未没入的部分形成为操作部41B - 2。并且,当可动构件40位于闭合位置时,通过将手指勾在该操作部41B - 2,使可动构件40朝向打开位置转动。
[0062]如图3和图4所示,端臂部42在主体部41的两侧外侧位置朝向下方(图1中后方)延伸,并且下端与轴部46连接。另外,沿端子排列方向观察,端臂部42以曲柄状压曲,在表示闭合位置时的可动构件的图3中,端臂部42的前半部与后半部相比位于上方。
[0063]如图4所示,卡定臂部44在作为自由端的下端部形成有朝向前方(闭合位置时的下方)突出的卡定部44A。如图6的(C)所示,当可动构件40位于闭合位置时,该卡定部44A从上方向外壳10的收纳部19A内突入,并且与侧基部14的上表面抵接或接近侧基部14的上表面。另外,如图6的(B)所示,在卡定部44A的后端面形成有随着向前方去而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44A - 1,该倾斜面44A -1形成为:当插入过程的扁平导体C的耳部C2的前端部与上述倾斜面44A -1抵接时,接受该抵接力而使卡定臂部44朝向上方容易地弹性位移的弹性臂部。另外,卡定部44A的前端面形成为与前后方向垂直的卡定面44A - 2,该卡定面44A - 2与扁平导体C的被卡定部C2A可靠地卡定,防止该扁平导体C的不慎的拔出。
[0064]在上述卡定臂部44的作为自由端的下端部也设置有沿端子排列方向从卡定部44A的侧面向外侧突出的被限制部47。在沿端子排列方向观察时,该被限制部47形成在与上述卡定部44A的范围的一部分重叠的范围内。在图示的例子中,被限制部47设置在包含图4中弹性臂部的下表面(图4中下表面)与上述卡定部44A的上表面(前缘)相交而成的压曲部的区域内。通过这样设置,利用成为使卡定部44A从卡定臂部44突出的基点的上述压曲部,和成为上述被限制部47与卡定臂部44和卡定部44A的边界的台阶状角部,使卡定臂部44、卡定部44A和被限制部47设置为一体而彼此相互加强,提高强度。当可动构件40位于闭合位置时,该被限制部47进入到形成于外壳的侧限制部17的、凹状的限制部17C内,与限制部17C的垂立侧缘17C-1沿前后方向面对,处于沿此方向从限制部17C接受限制的位置关系。
[0065]如在与该被限制部47相比位于连接器宽度方向一端侧的位置将外侧部分去除而表示的剖视立体图、即图3的(B)和图6的(C)所示,上述被限制部47设置为收纳在构成为凹部形状的上述限制部17C内的大小以及位置,上述被限制部47构成为具有两个被限制缘47A、47B的多边形截面形状,这两个被限制缘47A、47B在上述被限制部47的前后缘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彼此平行,位于能沿前后方向与限制部17C的垂立侧缘17C -1以空有间隙的方式面对而接受限制的位置。与被限制缘47A、47B相邻的斜缘47C、47D形成为斜缘,以使相对于限制部17C的出入顺利地进行。
[0066]此外,可动构件40设置有从结合部43延伸出来的已述的弹性被锁定臂部45,如表示打开位置的可动构件40的图5所示,该弹性被锁定臂部45构成为在图5中的前方具有U字形底部且在后方具有U字形开放部的U字形,该弹性被锁定臂部45沿连接器宽度方向具有弹性,且在后端侧形成有被锁定突部45A。上述弹性被锁定臂部45的上表面是与结合部43的上表面位于同一等级的面。当可动构件40位于闭合位置时,被锁定突部45A在外壳10的锁定部15B的下方位于能与该锁定部15B卡定的位置,从而防止可动构件40不慎向打开位置转动。在本实施方式中,被锁定突部45A设置在可动构件40的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端,但被锁定突部的位置不限定于此,只要与外壳10的锁定部15B相辅对应,则可以位于任意位置。
[0067]轴部46位于沿排列方向延伸的一条轴线上,以从端臂部42向外侧和内侧延伸的圆柱体形状分别形成为外侧被支承部46A和内侧被支承部46B。外侧被支承部46A从基部朝向前端被切掉为一部分成为斜面46A -1,从而前端面形成为半圆状。内侧被支承部46B为圆柱体形状不变。
[0068]如上所述,上述端臂部42被收纳在形成为位于侧壁15与侧限制部17之间的空间的端臂收容部19B - 2,因此外侧被支承部46A被收纳在侧壁15的支承孔部15A,利用该支承孔部15A以使外侧被支承部46A能转动的方式对外侧被支承部46A进行支承。另一方面,内侧被支承部46B收纳在侧限制部17的支承凹部17B,利用该支承凹部17B以使内侧被支承部46B能转动的方式对内侧被支承部46B进行支承。
[0069]这种结构的可动构件40以如下要点来安装。首先,使可动构件40从上方进入到外壳10的两个侧壁15彼此之间。此时,在图5那样的姿势下,形成于可动构件40的轴部46的外侧被支承部46A的斜面46A -1位于下侧,利用该斜面46A -1将外壳10的两个侧壁15彼此沿轴线方向推开。并且,以支点部1C -1为支点使外壳10的侧框部1C的外侧部分朝向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外侧进行弹性位移,并且使轴部46的外侧被支承部46A从内侧进入到外壳10的侧壁15的支承孔部15A内,并且使轴部46的内侧被支承部46B从上方进入到外壳10的侧限制部17的支承凹部17B内。并且,上述外侧部分返回为自由状态,从而将可动构件40安装于外壳10。
[0070]如图1和图2的㈧所示,当可动构件40位于闭合位置时,该可动构件40的主体部41和卡定臂部44被收容到外壳10的主体收容部19B(参照图3的(A)、(B))内,并且可动构件40的端臂部42被收容到外壳10的端臂收容部19B - 2(参照图3的(A)、(B))内。如图1所示,可动构件40在上述闭合位置,上下方向上的大致整体被收容在上述收容部19B内,相应地能够减小连接器I的上下方向尺寸(亦参照图6的(A)、图7的(A)和图8的(A))。另外,在闭合位置,由于可动构件40将端子排列范围覆盖,因此由此防止灰尘和尘土附着于第一端子20和第二端子30。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可动构件40的上下方向上的大致整体收容在收容部19B内,但取而代之地将可动构件的上下方向上的一部分收容到收容部内,也能与被收容的尺寸量相对应地减小连接器I的上下方向尺寸。
[0071]固定配件50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靠外壳10的两端的位置且前后方向上的后端侧由该外壳10的侧基部14保持。通过将以端子排列方向为宽度方向的带状的金属板沿板厚方向压曲而制作固定配件50,固定配件50包括保持于外壳10的被保持部(未图示)和与电路基板的对应部焊锡连接的固定部51。上述被保持部通过与外壳10的侧基部14注塑成形为一体而保持于该侧基部14。固定配件50朝向后方延伸出来,固定配件50的下表面与上述侧基部14的下表面相比位于下方,且与电路基板的对应部焊锡连接。此焊锡连接帮助连接器I的向电路基板的固定。
[0072]接下来,基于图6?图9对连接器I与扁平导体C的连接动作进行说明。图6?图9是与上述排列方向垂直的面上的连接器I的剖视图,分别表示扁平导体C的插入前的状态、扁平导体C的插入后的状态、在插入扁平导体C后沿拔出方向拉动了扁平导体的状态、以及即将拔出扁平导体C之前的状态。另外,在图6?图9的各图中,(A)表示第一端子20的位置处的截面,(B)表示可动构件的卡定臂部44的位置处的截面,(C)表示可动构件40的从卡定臂部44延伸出来的被限制部47的位置处的截面。
[0073]首先,将连接器I的第一端子20和第二端子30的连接部24、34焊锡连接于电路基板的对应电路部,并且将固定配件的固定部51焊锡连接于电路基板的对应部。利用该固定部51的焊锡连接将外壳10的侧框部1C的外侧部分固定于电路基板,因此以支点部1C -1为支点的上述外侧部分的弹性位移受到限制。其结果是,防止可动构件40脱离外壳10。
[0074]接着,如图6的㈧?(C)所示,将可动构件40带来到闭合位置,并且,使扁平导体C以沿电路基板的面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方式位于连接器I的后方。接着,将扁平导体C朝向前方插入到连接器I的收纳部19A中。在进行此插入时,利用形成于外壳10的引导面14B和引导面16A朝向收纳部19A对扁平导体C进行引导。另外,利用外壳10的侧限制部17的侧限制面17A(参照图3的(A)、(B))沿宽度方向对插入到收纳部19A内的扁平导体C进行定位。另外,利用外壳10的前方限制部18的前方限制面18A沿前后方向对扁平导体C进行定位。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仅通过将扁平导体C插入到收纳部19A内,就能容易地将该扁平导体C带来到规定的标准位置。
[0075]在向收纳部19A插入扁平导体C的过程中,扁平导体C进入到第一端子20的横U字形部分内,使该横U字形部分弹性位移。详细而言,扁平导体C的前端与第一端子20的上臂部21的接触突部21A抵接,利用该抵接力的上下方向分力上推该接触突部21A,并且扁平导体C的前端与第一端子20的下臂部22的支承突部22A抵接而下压该支承突部22A,从而以使上臂部21朝向上方弹性位移并且使下臂部22朝向下方弹性位移而将上臂部21与下臂部22之间推开的方式前进。其结果是,如图7的(A)所示,在完成了扁平导体C的插入的状态下,利用上臂部21的接触突部21A和下臂部22的支承突部22A沿上下方向对该扁平导体C进行夹压,露出在扁平导体C的上表面的电路部(未图示)与上臂部21的接触突部21A以具有接触压力的方式接触。
[0076]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臂部21的接触突部2IA与下臂部22的支承突部22A相比位于后方,从上臂部21的基部(与连接部23连接的部分)到接触突部21A的长度,比从下臂部的基部到支承突部22A的长度大而容易发生弹性挠曲。因而,在将扁平导体C插入到上臂部21与下臂部22之间的状态下,上臂部21的弹性位移量比下臂部大。
[0077]另外,在向收纳部19A插入扁平导体C的过程中,扁平导体C的前端与第二端子30的上臂部31的接触突部31A抵接而利用该抵接力的上下方向分力上推该接触突部31A,从而使上臂部31朝向上方弹性位移。其结果是,如图7的(A)所示,在完成了扁平导体C的插入的状态下,露出在扁平导体C的上表面的电路部(未图示)与上臂部31的接触突部31A以具有接触压力的方式接触。
[0078]另外,在向收纳部19A插入扁平导体C的过程中,位于靠扁平导体C的两侧端的位置的耳部C2与形成在可动构件40的卡定臂部44的后端的卡定部44A的倾斜面44A -1抵接,利用该抵接力的上下方向分力使卡定臂部44朝向上方弹性位移而来到容许扁平导体C的插入的位置。当进一步插入扁平导体C而使耳部C2通过卡定部44A的位置时,卡定臂部44以减少弹性位移量的方式朝向下方位移而返回到自由状态,进入到扁平导体C的缺口部Cl内。其结果是,如图7的(B)所示,在完成了扁平导体C的插入的状态下,扁平导体C的被卡定部C2A位于能与卡定部44A的卡定面44A - 2卡定的位置,因此扁平导体C的向后方的拔出被阻止。另外,卡定臂部44不必一定要完全返回到自由状态。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如下这种结构:在卡定臂部44剩余若干的弹性位移量的状态下,使卡定部44A进入到扁平导体C的缺口部Cl内而位于能与被卡定部C2A卡定的位置,并且利用上述卡定臂部44和侧基部14沿上下方向对扁平导体C的耳部C2进行夹持。
[0079]接着,在打算将图7的(A)?(C)的状态的扁平导体C拔出前,当该扁平导体接受了不慎的向后方的过大的力时,该扁平导体C为了将设置于上述可动构件40的卡定臂部44的卡定部44A强有力地拉到后方,如图8的(A)?(C)所示欲使可动构件40本身向后方偏离。但是,在可动构件40上,从上述卡定臂部44向侧方突出的被限制部47位于外壳的凹状的限制部17C内,即使可动构件40偏离到后方,如图8的(C)所示,上述被限制部47的后侧的被限制缘47B与上述限制部17C的后侧的垂立侧缘17C -1抵接而阻止可动构件40的进一步的移动。因而,不会发生可动构件40脱离或卡定部44A破损的情况。上述偏离使可动构件与外壳之间的晃动的大小成为最大值。
[0080]在打算从连接器I中将处于图7的㈧?(C)所示的状态,即,与连接器I连接的状态的扁平导体C拔出时,使位于闭合位置的可动构件40转动而来到图9的(A)?(C)所示的打开位置。如图9的(C)所示,当可动构件40位于打开位置时,转动了的卡定臂部44的卡定部44A位于自扁平导体C的缺口部Cl而向上方脱离的位置,被限制部47位于与限制部17C相比向上方脱离的位置。也就是说,卡定部44A与扁平导体C的被卡定部C2A的卡定状态,以及限制部17C与被限制部47的限制状态被解除,容许向后方将扁平导体C拔出。并且,当在该状态下向后方拉动扁平导体C时,能够容易地拔出该扁平导体C。
[0081]在本发明中,设置于卡定臂部44的被限制部47不局限于如下形式,S卩,当可动构件40来到了闭合位置时,该被限制部47朝向下方进入外壳的凹状的限制部17C内的形式,也能以具有朝向下方和侧方的动作的方式进入限制部17C内。
[0082]如图10所示,将卡定臂部44的卡定部44A从侧方内侧朝向前方形成为斜面,将该卡定部44A的前端形成为与被限制部47的前端一致的形状,当扁平导体C位于标准的插入位置时,使上述被限制部47位于外壳的限制部17的侧方(参照图11的(A))。在将构成为在扁平导体C的缺口部Cl形成的耳部C2的后端缘的被卡定部C2A设置为与上述卡定部44A匹配的斜缘时,当扁平导体C位于标准位置时,具有图11的(A)所示的被卡定部C2A与卡定部44A的位置关系,当向后方强有力地拉动扁平导体C时,扁平导体C的卡定部44A从扁平导体C的被卡定部C2向后方接受力,利用其侧方的成分的力使卡定臂部44向侧方挠曲,而使被限制部47具有沿相同方向位移的凸轮功能,如图11的(B)所示被限制部47进入限制部17C。随后的由限制部17C进行的对被限制部47的向后方的限制与前述的例子相同。关于上述卡定部44A与被卡定部C2A的关系,即使卡定部44A和被卡定部C2A都不是斜面,只要至少一方相对于另一方相对性地为斜面而具有凸轮功能即可。
[0083]此外,为了不影响插入性地提高由上述限制部17C和被限制部47产生的限制力,可以使被限制部47的卡定量比卡定部44A大,如图11所示,也可以将限制部17C不形成为凹部,而是形成为贯穿至外壳底部的孔部或槽部,不必改变卡定部44A的高度尺寸就能相应地增大被限制部47的高度尺寸,这样,限制抵接面高度增大,相应地提高限制力。
[0084]在本发明中,限制部不限定于如实施方式所示地形成于外壳的情况,也可以形成于安装于外壳的构件、例如固定配件,或形成在当可动构件位于闭合位置时能与被限制部抵接的位置。另外,被限制部向相对于限制部的被限制位置的位移方向也可以朝向下方。
[0085]在本发明中,设置于可动构件的卡定臂部不限定于图示的实施方式那样向后方延伸,可以向成为连接器的宽度方向的侧方延伸即可。总之,将卡定臂部形成为弹性臂部,当可动构件位于闭合位置时,设置在该卡定臂部的前端的卡定部来到与扁平导体的被卡定部卡定的位置即可。
[0086]此外,可动构件不必形成为将外壳的收纳部覆盖的板状。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的(A)所示,在外壳上未设置将端子排列区域(前后和宽度方向范围)覆盖的上壁,收纳部向上方全面开放,但当在外壳上设置将该端子排列区域覆盖的上壁部时,可动构件已经不需要将收纳部覆盖的功能,因此也可以将可动构件形成为由上述上壁部的两侧缘和前端缘从三方将该上壁部包围的U字形框体。
[0087](符号说明)
[0088]10…外壳;44----_定臂部;170..限制部;44A----^定部;19A…收纳部;47…被限制部;2(l...(第一)端子;C…扁平导体;3(l...(第二 )端子;C2A…被卡定部;40…可动构件。
【权利要求】
1.一种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该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配置在电路基板的安装面上,用于与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扁平导体连接,该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包括: 外壳,该外壳形成有收纳部,该收纳部是为了朝向前方插入所述扁平导体而至少朝向后方开放的空间, 多个端子,该多个端子以与所述安装面平行的一方向且与前后方向垂直的方向为排列方向排列保持于所述外壳, 可动构件,该可动构件以能在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被所述外壳支承,在所述闭合位置,该可动构件在所述收纳部的上方以与所述安装面平行的姿势容许所述扁平导体的向所述外壳的插入,在所述打开位置,该可动构件以相对于所述安装面具有角度的姿势容许所述扁平导体的从所述外壳的拔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构件沿所述排列方向在所述端子的排列范围的外侧位置,具有能与形成在所述扁平导体的两侧端的被卡定部沿该扁平导体的拔出方向卡定的卡定臂部, 该卡定臂部包括:在所述闭合位置能至少沿上下方向弹性位移的弹性臂部、从该弹性臂部的后部的下缘朝向下方突出且能与扁平导体的被卡定部卡定的卡定部、以及在包含卡定部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沿所述排列方向突出的被限制部, 所述外壳、安装于该外壳的构件或位于所述闭合位置的所述可动构件,在与所述被限制部相比位于后方的位置,具有能与该被限制部沿所述拔出方向抵接的限制部, 在完成了所述扁平导体的插入的状态下,所述卡定部能在所述扁平导体的被卡定部的后方位置与该被卡定部沿所述拔出方向卡定, 当在完成了所述扁平导体的插入的状态下朝向后方的拔出力作用于该扁平导体时,所述扁平导体的被卡定部与所述卡定部卡定,并且所述被限制部与所述限制部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排列方向观察,卡定臂部的被限制部设置在如下区域内,即,包含所述弹性臂部的下缘与所述卡定部的前缘相交而成的压曲部的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限制部形成在沿端子的排列方向与卡定臂部的被限制部相同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卡定臂部的弹性臂部除了能沿上下方向弹性位移,还能沿端子的排列方向弹性位移, 扁平导体的被卡定部的后部及卡定臂部的卡定部的前部中的至少一方随着向前方去而沿所述排列方向向外侧倾斜, 限制部设置在如下位置:在将扁平导体插入到外壳的收纳部之前的状态下,沿所述排列方向与所述卡定臂部的被限制部相比位于外侧的位置, 当完成了所述扁平导体的插入的状态下,朝向后方的拔出力作用于该扁平导体而使该扁平导体的被卡定部的后部与所述卡定部的前部卡定时,所述弹性臂部沿所述排列方向向外侧弹性位移,从而所述被限制部沿所述排列方向被带来到与所述限制部相同的位置,而从前方与该限制部抵接。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被限制部与所述卡定部相比向下方突出, 在外壳上,在朝向后方的拔出力作用于扁平导体时、在端子的排列方向上与被限制部相同的位置,形成有能将该被限制部收容的孔部或通孔部, 将下述部分形成为限制部:该部分在形成所述孔部或通孔部的内壁面中,具有能在与所述被限制部相比位于后方的位置处沿扁平导体的拔出方向与该被限制部抵接的面。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外壳上安装有配件,在该配件上设置有限制部。
【文档编号】H01R13/639GK104283028SQ201410315370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4日
【发明者】村上阳彦 申请人: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