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合式磁锁继电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67113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拍合式磁锁继电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拍合式磁锁继电器,包括由骨架、线圈、Γ形动簧片、铁芯、L形轭铁、衔铁、磁钢、支点片以及动触点、上静触片脚、上静触点、下静触片脚、下静触点、线圈引出脚、壳体所组成,所述衔铁后沿切断面为一斜面,并与放置于L形轭铁后部的磁钢N极相吸合,磁钢的S极与L形轭铁后部相吸合,其特征是固定在Γ形动簧片上的衔铁后部顶于L形轭铁的支点片上,衔铁后部斜面被紧贴磁钢N极吸合,使衔铁上翘保持一角度。
【专利说明】拍合式磁锁继电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双稳态特性的拍合式磁锁继电器。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申请号201220492513.5的拍合式继电器磁保持双稳态机构,利用永磁铁的磁场干扰继电器衔铁的停留位置,在线圈通过脉动供电的基础上使其实现继电器的双稳态功能,在两种稳定状态下不需要给继电器提供能量。
[0003]利用这个拍合式继电器磁保持双稳态机构的继电器,由于衔铁固定在动簧片上,不设其他作用力给衔铁定位而悬与铁芯上方,在实际使用环境如有震动和冲击力时,固定在动簧片上的衔铁极易跳动,使动簧片上的动触点随之跳动,造成误动作,原因是质量较大的衔铁冲击惯力能轻易克服动簧片的反力而跳动,虽然结构简单,但可靠性差,需要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拍合式磁锁继电器,能在原结构的基础上改进,以提高抗震动和抗冲击能力,使其更稳定可靠。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拍合式磁锁继电器,包括由骨架、线圈、r形动簧片、铁芯、L形轭铁、衔铁、磁钢、支点片以及动触点、上静触片脚、上静触点、下静触片脚、下静触点、线圈引出脚、壳体所组成,所述衔铁后沿切断面为一斜面,并与放置于L形轭铁后部的磁钢N极相吸合,磁钢的S极与L形轭铁后部相吸合,其特征是固定在动簧片上的衔铁后部顶于L形轭铁的支点片上,衔铁后部斜面被紧贴磁钢N极吸合,使衔铁上翘保持一角度,构成可动磁路部件。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实现了拍合式磁锁继电器在动触点释放状态时,固定在gamma形动簧片上的衔铁增加了一个磁钢吸合力,弥补了固定在gamma形动簧片上的衔铁易受衔铁震动冲击惯性力影响的不足,并能在驱动脉冲电压变换时随之改变磁路方向,使衔铁也随之吸合和释放,不仅提高了动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而且结构简单,便于制造、成本较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0009]图3、本实用新型的可动磁路吸合状态(局部)示意图。
[0010]图4、本实用新型的可动磁路释放状态(局部)示意图。
[0011]图5、本实用新型的正脉冲驱动示意图。
[0012]图6、本实用新型的吸合保持状态示意图。[0013]图7、本实用新型的负脉冲驱动示意图。
[0014]图8、本实用新型的释放保持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16]见图1所示,包括由骨架2、线圈11、r形动簧片8、铁芯10、L形轭铁15、衔铁9、磁钢12、支点片13以及动触点7、上静触片脚6、上静触点5、下静触片脚3、下静触点4、线圈引出脚14和壳体I所组成的拍合式磁锁继电器,其中,所述的包括一绕有线圈11的骨架2,一铁芯10穿在绕有线圈11的骨架2中心孔内,铁芯10的下端固定在L形轭铁15的下平面中间孔内,构成固定磁路结构;与r形动簧片8固定在一起的衔铁9后部安放在L形轭铁15上端面,通过r形动簧片8下面的固定卡与L形轭铁15垂直面卡口固定,构成可动磁路结构;见图2所示,磁钢12竖式跨放于衔铁9后部和L形轭铁15上部垂直面,组成磁保持所需磁场。[0017]见图3是可动磁路吸合状态(局部)示意图,衔铁9后沿切断面的斜面91与在L形轭铁15的垂直面上的磁钢12形成间隙,并与L形轭铁15形成夹角α 2,磁路从衔铁9、磁钢S极、磁钢N极、L形轭铁15通过;图4是可动磁路释放状态(局部)示意图,衔铁后沿切断面的斜面91与在L形轭铁15的垂直面上的磁钢12面紧贴,并与L形轭铁15形成夹角α 1,磁钢12的S极经衔铁9、L形轭铁15到磁钢12Ν极构成磁短路。
[0018]使用时,见图5所示,给线圈11通上正向脉冲电压,根据右手定则,铁芯10产生电磁场N极,磁力线Cl向上,与磁钢12磁力线C3方向一致,衔铁迅速吸向铁芯10 ;见图6所示,当线圈11的正向脉冲电压切断时,电磁场消失,此时靠L形轭铁15的垂直面上的磁钢12通过对L形轭铁15、铁芯10、衔铁9构成磁回路,衔铁9被保持吸合;见图7所示,在需要释放时,给线圈11通上负向脉冲电压,根据右手定则,铁芯10产生电磁场S极,磁力线C2向下,与磁钢12磁力线C3方向相反而抵消,衔铁在r形动簧片8的反力作用下迅速离开铁芯12 ;见图8所示,当线圈11负向脉冲电压切断时,电磁场消失,衔铁9后沿斜面紧贴磁钢12,磁力线C4经L形轭铁15和衔铁9后沿斜面形成磁短路,使衔铁9上翘保持一角度,即回到了图5起始状态,完成一个过程。
[0019]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磁路结构,与r形动簧片8固定在一起的衔铁9在释放状态时,被磁短路所定位,抗震和抗冲击性能大为提高,r形动簧片9前端铆接有动触点7与上静触点5下静触点3转换更可靠和稳定。
【权利要求】
1.拍合式磁锁继电器,包括由线圈骨架、线圈、gamma形动簧片、铁芯、L形轭铁、衔铁、磁钢、支点片以及动触点、上静触片脚、上静触点、下静触片脚、下静触点、线圈引出脚、壳体所组成,所述衔铁后沿切断面为一斜面,并与放置于L形轭铁后部的磁钢N极相吸合,磁钢的S极与L形轭铁后部相吸合,其特征是固定在gamma形动簧片上的衔铁后部顶于L形轭铁的支点片上,衔铁后部斜面被紧贴磁钢N极吸合,使衔铁上翘保持一角度,构成可动磁路部件。
2.根据权利1所述的拍合式磁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衔铁后沿切断面加工成为一个斜面,与上平面构成钝角,与下平面构成锐角,衔铁上平面有二个凸点与gamma形动簧片铆接固定,作为可动磁路构件。
3.根据权利1所述的拍合式磁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磁钢的N极在上和S极在下垂直放置在L形轭铁后部,N极露出部分与衔铁后沿斜面紧贴吸合。
【文档编号】H01H50/16GK203707040SQ201420022329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8日
【发明者】郏威栋 申请人:郏威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