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接装置承载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70909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外接装置承载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外接装置承载架,用以装载外接装置,并使外接装置能够与主电路板进行信号传输,外接装置承载架包括:固定架,具有容纳空间;转接装置,连接固定架,转接装置包括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电性连接于主电路板;托盘,可拆卸地置于容纳空间中,托盘具有容置槽,容置槽用以放置外接装置;连杆,连杆的一端枢接固定架,且能够相对固定架旋转;以及锁杆,连接连杆的另一端,锁杆可活动地与托盘连接,当托盘置于容纳空间中且锁杆与托盘连接时,锁杆能够朝容纳空间移动而带动连杆旋转,使托盘朝转接装置方向位移,以使外接装置连接电连接器。
【专利说明】外接装置承载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外接装置承载架,特别是一种可使多个外接装置通过电路板上同一扩充插槽而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外接装置承载架。
【背景技术】
[0002]虽然目前多数的主机板已内建有多种功能,但一般而言,主机板上仍然会设有扩充插槽(expansion slot),以让使用者之后可视其需求来增加主机的功能。
[0003]一般来说,要扩充主机新功能,即是必须将具有特定功能的外接插卡,如网络卡、声卡或影像撷取卡等,插接至主机板上的扩充插槽,以使外接插卡可与主机板上的处理单元建立沟通。惟目前最通常的作法是,一片外接插卡插接一个扩充插槽,扩充插槽利用效率极差。即便现在已有通过转接卡转接,使主机板上的扩充插槽可同时电性连接多片外接插卡的插卡方式,但目前在装设或拔除这些外接插卡时,使用者必须先拆除主机外壳的上盖,再徒手一片片将外接插卡插上或拔除;这种增加了外接插卡可被使用的数量,却没有任何辅助装设或拆卸外接插卡的机构,对使用者在进行功能的扩充实为不便。
[0004]因此,实有必要发明一种辅助外接插卡装卸的机构,以改善前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可使多个外接装置通过电路板上同一扩充插槽而与电路板同时电性连接的外接装置承载架。
[0006]为达成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外接装置承载架能够用以装载外接装置,并使外接装置与主电路板进行信号传输。本实用新型的外接装置承载架包括有固定架、转接装置、托盘、连杆及锁杆。固定架具有容纳空间。转接装置连接该固定架,且包括有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电性连接于主电路板。托盘可拆卸地置于容纳空间中,其具有用以放置外接装置的容置槽。连杆的一端枢接固定架,且能够相对固定架旋转。锁杆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且可活动地与托盘连接。当托盘置于容纳空间中且锁杆与托盘连接时,锁杆能够朝容纳空间移动而带动连杆旋转,使托盘朝转接装置方向位移,以使外接装置连接电连接器。
[0007]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架还包括有定位柱,而托盘包括有穿孔;当托盘朝转接装置方向位移时,定位柱用以穿过穿孔,以确保外接装置连接至电连接器。
[0008]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外接装置承载架还包括有闩锁件,上述闩锁件与上述锁杆连接,用以将上述托盘固定于上述容纳空间中
[0009]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托盘包括有把手,手把包括有凹槽,闩锁件用以穿入凹槽中,以固定托盘。
[0010]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托盘包括有把手,把手用以移动托盘。
[0011]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外接装置承载架还包括有散热装置;散热装置连接固定架,用以冷却外接装置。[0012]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外接装置承载架还包括有弹性元件;弹性元件的一端与固定架连接,另一端与锁杆连接;弹性元件用以提供锁杆弹力。当外接装置未连接电连接器时,托盘通过弹力朝连杆方向位移。
[0013]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上述锁杆具有凸点,而上述托盘包括导槽,当上述托盘置于上述容纳空间中,上述凸点卡入上述导槽,且能够于上述导槽中移动,以使上述锁杆与上述托盘能够相对移动。
[0014]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架还包括轴杆;连杆与轴杆枢接,且能够以轴杆为轴心而旋转。
[0015]根据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外接装置承载架的抽屉式的设计,让使用者在装设或拆卸外接装置时,无须拆除主机外壳的上盖,便可完成装设或拆卸,有效节省了装设或拆卸时的时间。
[0016]由于本实用新型构造新颖,能提供产业上利用,且确有增进功效,故依法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接装置承载架的外观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接装置承载架的分解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外接装置承载架的俯视图;
[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外接装置承载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1]图5是表示外接装置置于容纳空间中但尚未连接至电连接器时的示意图;
[0022]图6是表示外接装置置于容纳空间中且连接至电连接器时的示意图;以及
[0023]图7是表示闩锁件穿入托盘把手的凹槽中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0025]首先,请参考图1至图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接装置承载架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接装置承载架的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外接装置承载架的俯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外接装置承载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6]如图1所示,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外接装置承载架I可用以装载多个外接装置EX,并使各外接装置EX能通过一扩充插槽ES而与主电路板CB电性连接,以使外接装置EX与主电路板CB之间可进行信号传输。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外接装置EX为各类型扩充卡,如显卡、网络卡或声卡等,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其也可为固态硬盘(solid-state disk, SSD)或其它装置。如图2所示,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外接装置承载架I包括有固定架10、转接装置20、多个托盘30、多个连杆40、多个锁杆50、多个闩锁件60、多个散热装置70、多个弹性元件80及盖体90。
[0027]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固定架10包括有第一壁11、第二壁12、第三壁13、多个隔板14、一对定位柱15及多个轴杆16。第二壁12的对应两侧分别与第一壁11及第三壁13相连接。各隔板14设置在由第一壁11、第二壁12与第三壁13共同包围形成的空间中,以使固定架10形成内部具有多个容纳空间17的承载架体。定位柱15连接于第一壁11,而轴杆16则与第三壁13连接。
[0028]如图1及图2所示,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转接装置20包括有与容纳空间17数量相等的电连接器21。转接装置20与固定架10的第一壁11连接,且各电连接器21的连接口朝向第三壁13。转接装置20的电连接器21用以电性连接主电路板CB。
[0029]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各托盘30可拆卸地置于各容纳空间17中,其中托盘30各具有容置槽31、一对穿孔32、把手33及导槽34。容置槽31用以提供放置外接装置EX0各穿孔32分别对应定位柱15设置,以使定位柱15穿过。把手33用以让使用者便于移动托盘30,其中把手33上设有一凹槽331。
[0030]如图3所示,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各连杆40的一端与固定架10上的各轴杆16枢接,且可以轴杆16为轴心而旋转。
[0031]锁杆50用以带动连杆40旋转。如图2及图3所示,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各锁杆50包含一对凸点51及多个连接柱52,各锁杆50通过一对连接柱52而与多个连杆40中的各一对连杆40的另一端连接。当托盘30置于容纳空间17中时,凸点51卡入托盘30的导槽34中,且可在导槽34中移动,以使锁杆50与托盘30可活动地连接而可相互地相对移动。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锁杆50为工型铆钉,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0032]如图3及图4所示,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H锁件60与锁杆50连接,闩锁件60可穿入托盘30的凹槽331中,以将托盘30固定于容纳空间17中。
[0033]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散热装置70连接于固定架10的第二壁12。当外接装置EX置于容置槽31而被移入容纳空间17中时,散热装置70可用以冷却外接装置EX。
[0034]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各弹性元件80 —端连接固定架10的第三壁13,而其另一端与各锁杆50连接。弹性元件80用以提供各锁杆50弹力。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弹性元件80为伸缩弹簧,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0035]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盖体90与固定架10连接,其用以覆盖容纳空间17。
[0036]接着请参考图5至图7,图5是表示外接装置置于容纳空间中但尚未连接至电连接器时的示意图;图6是表示外接装置置于容纳空间中且连接至电连接器时的示意图;图7是表示闩锁件穿入托盘把手的凹槽中的示意图,并请继续参考图2。
[0037]如图2及图5所示,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外接装置承载架I时,使用者并不需要拆解主机外壳的上盖(图未示)。在装设时,使用者只须将欲装设的外接装置EX放置在托盘30上,接着将托盘30的导槽34与锁杆50的凸点51结合后,将托盘30朝容纳空间17中推移,直至其不能再向内推移,此时,托盘30会靠近固定架10的第三壁13。
[0038]接着,如图6所示,使用者只要再将锁杆50朝容纳空间17中移动(如箭头Fl所示),由于托盘30向内移动方向(即Fl所指方向)已经被限制住了,因此,当使用者把锁杆50朝容纳空间17中移动而带动连杆40旋转时,托盘30便只会朝转接装置20方向位移(如箭头F2所示),其中连杆40朝容纳空间17中移动的方向与托盘30朝转接装置20位移的方向实质上垂直。移动过程中,为使外接装置EX可精准地连接至电连接器21,定位柱15会先穿过托盘30上的穿孔32而先使外接装置EX与电连接器21对位后再行连接,亦即定位柱15在此是具有对位及定位功用。在使外接装置EX连接至电连接器21后,外接装置EX便可通过转接装置20而与主电路板CB进行信号传输。[0039]如图7所示,在完成上述动作后,为确保托盘30可以稳固地位在容纳空间17中,使用者可推移闩锁件60卡入把手33上的凹槽331 (即箭头F3所示)中,以通过闩锁件60来卡固托盘30,由此以将托盘30固定在容纳空间17中。
[0040]如图6所示,当使用者欲更换外接装置EX时,其只需将锁杆50朝容纳空间17外方向拉移,以带动各连杆40朝第三壁13方向旋转,托盘30便会在连杆40的旋转带动下朝第三壁13方向移动,而使外接装置EX与电连接器21分开。一旦外接装置EX与电连接器21不再连接,弹性元件80的回复力便会使得托盘30朝连杆40方向位移,由此,让使用者可以更为省力且方便的方式,将托盘30自容纳空间17中取出。
[0041]经由以上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外接装置承载架I不仅可使多个外接装置EX通过同一扩充插槽ES而与主电路板CB电性连接,提升扩充插槽ES使用效率,更可利用抽屉式的设计,让使用者在装设或拆卸外接装置EX时,无须拆除主机外壳的上盖,便可完成装设或拆卸,有效节省了装设或拆卸时的时间。
[0042]综上所陈,本实用新型无论就目的、手段及功效,在在均显示其迥异于现有技术的特征。惟应注意的是,上述诸多实施例仅为了便于说明而举例而已,本实用新型所主张的权利范围自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外接装置承载架,用以装载外接装置,并使上述外接装置能够与主电路板进行信号传输,其特征是,上述外接装置承载架包括: 固定架,具有容纳空间; 转接装置,连接上述固定架,上述转接装置包括电连接器,上述电连接器电性连接于上述主电路板; 托盘,可拆卸地置于上述容纳空间中,上述托盘具有容置槽,上述容置槽用以放置上述外接装置; 连杆,上述连杆的一端枢接上述固定架,且能够相对上述固定架旋转;以及 锁杆,连接上述连杆的另一端,上述锁杆可活动地与上述托盘连接,当上述托盘置于上述容纳空间中且上述锁杆与上述托盘连接时,上述锁杆能够朝上述容纳空间移动而带动上述连杆旋转,使上述托盘朝上述转接装置方向位移,以使上述外接装置连接上述电连接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装置承载架,其特征是,上述固定架还包括定位柱,上述托盘包括穿孔,当上述托盘朝上述转接装置方向位移时,上述定位柱用以穿过上述穿孔,以确保上述外接装置连接至上述电连接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装置承载架,其特征是,还包括闩锁件,上述闩锁件与上述锁杆连接,用以将上述托盘固定于上述容纳空间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接装置承载架,其特征是,上述托盘包括把手,上述把手包括凹槽,上述闩锁件用以穿入上述凹槽中,以固定上述托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装置承载架,其特征是,上述托盘包括把手,上述把手用以移动上述托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装置承载架,其特征是,还包括散热装置,上述散热装置连接上述固定架,用以冷却上述外接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装置承载架,其特征是,还包括弹性元件,上述弹性元件的一端与上述固定架连接,另一端与上述锁杆连接,上述弹性元件用以提供上述锁杆弹力,当上述外接装置未连接上述电连接器时,上述托盘通过上述弹力朝上述连杆方向位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装置承载架,其特征是,上述锁杆具有凸点,而上述托盘包括导槽,当上述托盘置于上述容纳空间中,上述凸点卡入上述导槽,且能够于上述导槽中移动,以使上述锁杆与上述托盘能够相对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装置承载架,其特征是,上述固定架还包括轴杆,上述连杆与上述轴杆枢接,且能够以上述轴杆为轴心而旋转。
【文档编号】H01R12/71GK203733975SQ201420114008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8日
【发明者】陈耀淞, 陈江科 申请人: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