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蓄电池正板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74522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强度蓄电池正板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度蓄电池正板栅,包括四周边框筋围成的矩形,边框筋的上边筋偏侧设有极耳,边框筋的内框中设有若干纵横交错的等距竖筋和横筋,所述边框筋的上边筋截面积大于下边筋、侧边筋截面积,所述竖筋的其中一条上端延至极耳的一侧边线上,竖筋截面积由底端向靠近极耳的顶端逐渐增大,竖筋的平均截面积大于横筋截面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边框筋与竖筋、横筋的粗细结构,及由下而上不断增粗的竖筋,提高了板栅的耐腐蚀性能、增强导电能力,以及提高活性物质的利用率,能够大幅度的提升蓄电池的产品质量并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一种高强度蓄电池正板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蓄电池正板栅。
【背景技术】
[0002]蓄电池主要部件极板是由板栅和铅膏组成,板栅主要起支撑铅膏和传导电流作用。板栅主要有极耳,边框筋、内框中的横筋和竖筋构成,现有板栅大多采用横筋和竖筋相互垂直结构,而且竖筋大都采用上下粗细一样,由于电池电流是从极板底部向上汇集,电流逐步增大,相对大电流的上部筋条细了,会导致电阻增大,影响筋条的导电能力。同时,极板靠近极耳的上半部分活性物质的利用率最高,从解剖电池板栅来看,上半部分的板栅腐蚀导致电池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强度蓄电池正板栅,其耐腐蚀性能、导电能力增强,活性物质的利用率提高,能够大幅度的提升蓄电池的产品质量并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000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高强度蓄电池正板栅,包括四周边框筋围成的矩形,边框筋的上边筋偏侧设有极耳,边框筋的内框中设有若干纵横交错的等距竖筋和横筋,所述边框筋的上边筋截面积大于下边筋、侧边筋截面积,所述竖筋的其中一条上端延至极耳的一侧边线上,竖筋截面积由底端向靠近极耳的顶端逐渐增大,竖筋的平均截面积大于横筋截面积。
[000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边框筋的上边筋截面积是下边筋截面积的1.02-1.05倍,是侧边筋截面积的1.04-1.08倍,竖筋靠近极耳一端的截面积为另一端的1.2-1.4倍,竖筋的平均截面积是横筋截面积的1.28-1.34倍。
[0007]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上下最外侧的横筋离上下边筋的A间距内设有若干等距的辅竖筋。
[0008]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A间距大于横筋之间的B间距1.25-1.45倍。
[0009]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竖筋的平均截面积是辅竖筋截面积的
1.28-1.32 倍。
[0010]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边框筋、竖筋、横筋及辅竖筋的连接处为R0.2-R0.8cm 倒圆角。
[0011]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边框筋、竖筋、横筋及辅竖筋的截面为对称多边形。
[0012]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横筋、竖筋及辅竖筋的重量之和不低于正板栅总重量的42%。
[00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001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边框筋与竖筋、横筋的粗细结构,及由下而上不断增粗的竖筋,提高了板栅的耐腐蚀性能、增强导电能力,以及提高活性物质的利用率,能够大幅度的提升蓄电池的产品质量并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0015]【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四周边框筋I围成的矩形,边框筋I的上边筋11偏侧设有极耳2,边框筋I的内框中设有纵横交错的等距竖筋14和横筋15,所述边框筋I的上边筋11截面积是下边筋12截面积的1.02-1.05倍,是侧边筋13截面积的1.04-1.08倍,所述竖筋14的其中一条上端延至极耳I的一侧边线上,竖筋14截面积由底端向靠近极耳的顶端逐渐增大,靠近极耳一端的截面积为另一端的1.2-1.4倍,竖筋14的平均截面积是横筋15截面积的1.28-1.34倍。
[0018]所述上下最外侧的横筋15离上下边筋11、12的A间距16内设有等距的辅竖筋18,A间距16大于横筋15之间的B间距171.25-1.45倍,竖筋14的平均截面积是辅竖筋18截面积的1.28-1.32倍。
[0019]所述边框筋1、竖筋14、横筋15及辅竖筋18的连接处为R0.2-R0.8cm倒圆角。
[0020]所述边框筋1、竖筋14、横筋15及辅竖筋18的截面为对称多边形。
[0021]所述横筋15、竖筋14及辅竖筋18的重量之和不低于正板栅总重量的42%。
【权利要求】
1.一种高强度蓄电池正板栅,包括四周边框筋(I)围成的矩形,边框筋(I)的上边筋(11)偏侧设有极耳(2),边框筋的内框中设有若干纵横交错的等距竖筋(14)和横筋(15),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筋的上边筋(11)截面积大于下边筋(12)、侧边筋(13)截面积,所述竖筋(14)的其中一条上端延至极耳(I)的一侧边线上,竖筋(14)截面积由底端向靠近极耳的顶端逐渐增大,竖筋(14)的平均截面积大于横筋(15)截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蓄电池正板栅,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筋(I)的上边筋(11)截面积是下边筋(12)截面积的1.02-1.05倍,是侧边筋(13)截面积的1.04-1.08倍,竖筋(14)靠近极耳一端的截面积为另一端的1.2-1.4倍,竖筋(14)的平均截面积是横筋(15)截面积的1.28-1.34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蓄电池正板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最外侧的横筋(15)离上下边筋(11、12)的A间距(16)内设有若干等距的辅竖筋(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蓄电池正板栅,其特征在于:所述A间距(16)大于横筋(15)之间的B间距(17) 1.25-1.45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蓄电池正板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筋(14)的平均截面积是辅竖筋(18)截面积的1.28-1.32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蓄电池正板栅,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筋(I)、竖筋(14)、横筋(15)及辅竖筋(18)的连接处为R0.2-R0.8cm倒圆角。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蓄电池正板栅,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筋(I)、竖筋(14)、横筋(15)及辅竖筋(18)的截面为对称多边形。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蓄电池正板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筋(15)、竖筋(14)及辅竖筋(18)的重量之和不低于正板栅总重量的42%。
【文档编号】H01M4/73GK203812971SQ201420196573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2日
【发明者】方明学, 李军 申请人: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