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凑型电源分配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78516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紧凑型电源分配单元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紧凑型电源分配单元,涉及工业电气领域。由安装在同一外壳内的功能性插座、多功能控制模块、故障指示灯、电源指示灯和接地指示灯组成,一模块组合板的一面与外壳固定,另一面固定于安装组合板上,所述的安装组合板包括依次固定的前紧固板、输入端盖、前安装片、后紧固件、后端盖和后安装片,所述前紧固板中间为封闭的梯形空间,后端盖中间为封闭的圆形空间,前安装片的中间为与一端外边缘接通的圆形空间。这种新型的模块化PDU使用户能将电源分散到支架上,使得用户能有效地将电源输出接口沿机架分散配置,易于安装,可以增加输出口的数量,可按用户要求对PDU的电源输入多方位进线。而且本产品可全方位满足360度安装要求。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电气领域,特别是一种通过模块化的方式来满足多国制式插 座、多种功能控制、多重安全保护的电源分配单元。 一种紧凑型电源分配单元

【背景技术】
[0002] PDU是英文power distribution unit的缩写,即电源分配单元,也就是常说的机 柜用电源分配插座。通过工业标准PDU产品的使用,可使安装在标准机柜中信息化设备的 电源安全性大大提高,满足了重要设备电源输入的各种管理控制与高可靠性要求。目前市 面上的PDU只是大多为功能比较单一,产品体积较大的机柜插座,有些达不到工业标准,部 份也具浪涌保护功能。PDU是所有设备用电的最后一道关口,如果它不够稳定,且缺乏足够 的保护安全功能,将有可能导致昂贵设备被毁,甚至整个系统崩溃。但随着大数据、云计算 的兴起,服务器、交换机、各种电子设备等关键设备对电源连接与保护的要求也越高,特别 是大量的IDC数据中心的规模越来越大,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使其对电源分配单元(PDU) 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对电源分配单元(PDU)安全性、可靠性、智能化程度等性能要求越 来越高。目前市面上的PDU产品大多体积较大,占用机柜空间多,越来越难适应集成化程度 高的IDC机房的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插座模块自由组合及调节线材出 线方向的结构。
[0004] 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0005] -种紧凑型电源分配单元,由安装在同一外壳内的功能性插座、多功能控制模块、 故障指示灯、电源指示灯和接地指示灯组成,一模块组合板的一面与外壳固定,另一面固定 于安装组合板上,所述的安装组合板包括依次固定的前紧固板、输入端盖、前安装片、后紧 固件、后端盖和后安装片,所述前紧固板中间为封闭的梯形空间,后端盖中间为封闭的圆形 空间,前安装片的中间为与一端外边缘接通的圆形空间。
[0006] 以上所述的模块化电源分配单元中,优选地:模块组合板的相对两侧边缘分别为 向内凹陷的凹槽及向外凸起的卡槽,卡槽的形状与凹槽的形状配合。
[0007] 以上所述的模块化电源分配单元中,优选地:各模块组合板分别设有多国制式插 座模块、多功能控制模块和多重安全保护模块,各模块组合板相互无缝组合。
[0008] 以上所述的模块化电源分配单元中,优选地:所述的前紧固板、输入端盖、前安装 片、后紧固件、后端盖和后安装片四周各设有用以相互固定的固定孔,前安装片中部与输入 端盖中部配合,围绕输入端盖转动。
[0009] 以上所述的模块化电源分配单元中,优选地:后紧固件、后端盖和后安装片相互固 定并与模块组合板的一端连接,前紧固板、输入端盖和前安装片相互固定并与模块组合板 的另一端连接。
[00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前紧固板、输入端盖和前安装片组合,前安装片与输 入端盖中部配合,可围绕输入端盖处转动,通过转动前安装片的方向而带动线材向上、下、 左、右四个方向转动。安装组合板中的后紧固件、后端盖和后安装片组合后,通过改变后安 装片的方向,可实现转动整体模块组合板的目的。本新型可改变线材方向以及整体模块组 合板角度,从而达到全方位满足360度的安装要求.节约了安装空间。同时把多国制式插座 模块、多种控制功能模块、多重安全保护模块化,可将各模块进行任意组合,提高了 PDU产 品的使用便利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紧固板、输入端盖、前安装片组合爆炸图;
[0012] 图2为前紧固板、输入端盖、前安装片组合后,前安装片开口向左的状态图;
[0013] 图3为前紧固板、输入端盖、前安装片组合后,前安装片开口向上的状态图;
[0014] 图4为前紧固板、输入端盖、前安装片组合后,前安装片开口向下的状态图;
[0015] 图5为前紧固板、输入端盖、前安装片组合后,前安装片开口向右的状态图;
[0016] 图6为后紧固件、后端盖和后安装片组合爆炸图;
[0017] 图7为后紧固件、后端盖和后安装片组合图;
[0018] 图8为多个模块组合板组合示意图;
[0019] 图9为整体单元的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 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 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0021] 如图1-9所示,一种紧凑型电源分配单元,由安装在同一外壳内的功能性插座、多 功能控制模块、故障指示灯、电源指示灯和接地指示灯组成,一模块组合板7的一面与外壳 固定,另一面固定于安装组合板上,所述的安装组合板包括依次固定的前紧固板1、输入端 盖2、前安装片3、后紧固件4、后端盖5和后安装片6,所述前紧固板1中间为封闭的梯形空 间,后端盖5中间为封闭的圆形空间,前安装片3的中间为与一端外边缘接通的圆形空间。
[0022] 以上所述的模块化电源分配单元中,优选地:模块组合板7的相对两侧边缘分别 为向内凹陷的凹槽71及向外凸起的卡槽72,卡槽72的形状与凹槽71的形状配合。由于每 个单元的模块组合板7形状均为一致,因而可将多个单元通过卡槽72、凹槽71的配合实现 无缝组合,自由组合需要的个数。
[0023] 以上所述的模块化电源分配单元中,优选地:各模块组合板7分别设有多国制式 插座模块、多功能控制模块和多重安全保护模块,各模块组合板相互无缝组合。
[0024] 以上所述的模块化电源分配单元中,优选地:所述的前紧固板1、输入端盖2、前安 装片3、后紧固件4、后端盖5和后安装片6四周各设有用以相互固定的固定孔,前安装片3 中部与输入端盖2中部配合,围绕输入端盖2转动。
[0025] 以上所述的模块化电源分配单元中,优选地:后紧固件4、后端盖5和后安装片6 相互固定并与模块组合板7的一端连接,前紧固板1、输入端盖2和前安装片3相互固定并 与模块组合板7的另一端连接。
[0026] 对于本新型,其增加的安装组合板中,前紧固板1、输入端盖2和前安装片3组合, 由于前安装片3中间为空心,其与输入端盖2中部配合,可围绕输入端盖2处转动,而前 安装片3的一端缺口与中部连通,配合上前紧固板1中间的空间,可达到同时转动前安装 片3缺口、前紧固板1的方向而带动线材8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转动(如图2?5的 31/32/33/34状态),达到改变前安装片3的方向实现线材8的方向改变。安装组合板中的 后紧固件4、后端盖5和后安装片6组合为如图7的组合状态61,主要用于改变固定于其上 的模块组合板7的整体角度,因而通过改变后安装片6的方向,可实现带动整体模块组合板 7转动的目的。通过调节安装组合板的各部件转动位置,即可实现整个模块及出线的360度 转动。
[0027] 同时,模块组合板的多个自由组合设计可将多国制式插座模块、多种功能控制模 块、多重安全保护功能模块集成在工业标准PDU产品上,同时把多国制式插座模块、多种控 制功能模块、多重安全保护模块化以达到任意组合的目的。可以令用户将电源分散到支架 上,使得用户能有效地将电源输出接口沿机架分散配置,不仅易于安装,而且可以增加输出 口的数量。
[0028] 以上所述并非对本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 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紧凑型电源分配单元,由安装在同一外壳内的功能性插座、多功能控制模块、故 障指示灯、电源指示灯和接地指示灯组成,其特征在于:一模块组合板的一面与外壳固定, 另一面固定于安装组合板上,所述的安装组合板包括依次固定的前紧固板、输入端盖、前安 装片、后紧固件、后端盖和后安装片,所述前紧固板中间为封闭的梯形空间,后端盖中间为 封闭的圆形空间,前安装片的中间为与一端外边缘接通的圆形空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凑型电源分配单元,其特征在于:模块组合板的相对 两侧边缘分别为向内凹陷的凹槽及向外凸起的卡槽,卡槽的形状与凹槽的形状配合。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紧凑型电源分配单元,其特征在于:各模块组合板分别 设有多国制式插座模块、多功能控制模块和多重安全保护模块,各模块组合板相互无缝组 合。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凑型电源分配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紧固板、输 入端盖、前安装片、后紧固件、后端盖和后安装片四周各设有用以固定的固定孔,前安装片 中部与输入端盖中部配合,围绕输入端盖转动。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凑型电源分配单元,其特征在于:后紧固件、后端盖和 后安装片相互固定并与模块组合板的一端连接,前紧固板、输入端盖和前安装片相互固定 并与模块组合板的另一端连接。
【文档编号】H01R13/717GK203911108SQ201420287096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3日
【发明者】周会生, 周泉生 申请人:北京同为西门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