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聚丙烯薄膜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90824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聚丙烯薄膜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它公开了一种新型聚丙烯薄膜电容器,包括壳体、引出电极、引出端子和至少一个电容器芯子,所述电容器芯子包括耐高温聚丙烯薄膜,所述聚丙烯薄膜在高真空环境下蒸镀有一层金属铝作为电极的高方阻区,所述活动区的方阻控制在25—35欧姆;所述活动区边缘加厚蒸镀有一层纯锌形成加厚区,所述加厚区的方阻控制在2—4欧姆;所述电容器芯子并联。本实用新型电容器耐电压高、损耗小、承受有效电流和冲击能力强、温升低,电容器自身等效串联电阻小,抗氧化能力强;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易储存,散热性能好,成本低。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聚丙烯薄膜电容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新型聚丙烯薄膜电容器。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新能源领域的SVG(无功补偿发生器)、高压变频器、APF(有源滤波器)、风电 变流器、光伏逆变器等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提出了更高的技 术性能和可靠性要求,原来使用的铝电解电容器承受电流能力低、不能承受反向电压冲击、 电压低、内阻大、发热严重,存在酸污染、寿命短、不易储存的缺点和不足已经不能满足该场 合的使用要求。聚丙烯薄膜材料的高速发展使得薄膜电容器性能有了突破性的提高,采用 聚丙烯薄膜为介质的薄膜电容器代替铝电解电容器是必然趋势。
[0003] 中国专利201120304234. 7公开了一种边缘加厚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电容器,包括 两条引线、本体和电容器芯子,所述的电容器芯子包括相互叠合两层单留边金属化膜层,所 述的单留边金属化膜层包括聚丙烯基膜层及蒸镀在聚丙烯基膜层上的铝层,所述的铝层的 边缘处设有加厚铝层,其具有体积小、内部升温小、优异的阻燃性、可靠性高、抗脉冲冲击性 能好、能够承受过压冲击的优点。但是该实用新型的电容器在铝层的边缘处设有加厚铝层, 电容器芯子端面喷涂材料常常为纯锌,其两种材料相容性差,附着力不强,承受放电电流冲 击能力有限、损耗大、等效串联电阻大,自愈能力差。
[0004] 中国专利201010199130. 4公开了一种锌蒸镀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电容器的制备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用优质聚丙烯薄膜,采用真空蒸镀法在聚丙烯薄膜的表面蒸镀一 层铝核,使铝核均匀附着在塑料薄膜上;(2)在蒸镀了铝核的聚丙烯薄膜上采用真空蒸镀 法蒸镀一层均匀的锌层;(3)在蒸镀了锌层的聚丙烯薄膜上蒸镀一层氧化硅层;(4)用喷镀 的方法将电极接合在各蒸镀层上,并在电极上接续导线引子,然后形成由绝缘体构成的外 包装,从而制成金属化电容器。该发明通过在聚丙烯薄膜上蒸镀一层铝核,再在蒸镀了铝核 的聚丙烯薄膜上蒸镀一层锌层,然后在蒸镀了锌层的薄膜上采用高频磁控管溅射法蒸镀一 层氧化硅层,极大地提高了电容器的工作性能和安全性能。但是该发明在蒸镀了铝核的聚 丙烯薄膜上采用真空蒸镀法蒸镀一层均匀的锌层,其承受有效电流和冲击能力差,电容器 自身等效串联电阻大,抗氧化能力差,并不适用于电力电子线路电容器。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聚丙烯薄膜电容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铝电 解电容器承受电流能力低、不能承受反向电压冲击、电压低、内阻大、发热严重,存在酸污 染、寿命短、不易储存、安装公差较差,不利于标准化流水线安装、大体积电容器外壳的硬度 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 -种新型聚丙烯薄膜电容器,包括壳体、引出电极、引出端子和至少一个电容器芯 子,所述电容器芯子包括耐高温聚丙烯薄膜,所述聚丙烯薄膜在高真空环境下蒸镀有一层 金属铝作为电极的活动区,所述活动区的方阻控制在25-35欧姆;所述活动区边缘加厚蒸 镀有一层纯锌形成加厚区,所述加厚区的方阻控制在2-4欧姆;所述电容器芯子并联。
[0008] 优选的,所述活动区的宽度为47-48mm,所述加厚区的宽度为20-25mm。本实用 新型电容器在活动区边缘加厚蒸镀有一层纯锌形成加厚区,耐电压高、损耗小、承受有效电 流和冲击能力强、温升低,电容器自身等效串联电阻小,抗氧化能力强,适合电力电子线路 电容器的要求。
[0009] 优选的,所述镀锡紫铜带并联之间采用镀锡紫铜带并联。电容器内部采用多个电 容器芯子并联的模式,镀锡紫铜带并联之间采用镀锡紫铜带并联,有效改善了电容器芯子 发热和散热问题。
[0010] 优选的,所述壳体采用铝型材一次挤压而成,所述壳体两侧面设有加强筋。增强壳 体的硬度和有效散热面积,依靠模具采用铝型材一次挤压而成,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夕卜 形美观,安装孔标准,适合批量流水线生产。
[0011]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部采用固体导热性环氧树脂填充。固体导热性环氧树脂导热 系数是普通树脂和液体材料的3倍,解决了常规产品填充液体材料而渗漏的缺陷,同时将 产品内部的热量有效传导出来,降低了产品内部的温升,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寿命。产品 内部灌注环氧树脂时不渗漏,节省成本。
[0012] 优选的,所述壳体两侧设有凹形槽并设有安装孔。便于固定安装产品或镶压铆螺 母。
[0013] 优选的,所述引出端子采用六角形柱体结构,所述引出端子底部与所述引出电极 采用压铆连接。克服使用焊锡焊接的不足,既结合牢固,又节省材料和人工成本。
[0014]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电容器耐电压高、损耗 小、承受有效电流和冲击能力强、温升低,电容器自身等效串联电阻小,抗氧化能力强;安全 可靠,使用寿命长,易储存,散热性能好,成本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容器聚丙烯薄膜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容器正视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容器俯视图;
[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容器侧视图;
[0019]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容器引出端子俯视图;
[0020]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容器引出端子正视图。
[0021] 图中,1 一聚丙烯薄膜,2-活动区,3-加厚区,4一加强筋,5-凹形槽,6-引出端 子,7-引出电极,8-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0023]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新型聚丙烯薄膜电容器,包括壳体、引出端子6、 引出电极7和至少一个电容器芯子,电容器芯子包括耐高温聚丙烯薄膜1,聚丙烯薄膜1在 高真空度环境下蒸镀有一层金属铝作为电极的活动区2,活动区2的方阻控制在25-35欧 姆;活动区2边缘加厚蒸镀有一层纯锌形成加厚区3,加厚区3方阻控制在2-4欧姆;电容 器采用多个电容器芯子并联的模式。
[0024] 本实施例中,活动区2的宽度为47- 48mm,加厚区3的宽度为20- 25mm。本实施 例电容器在活动区2边缘加厚蒸镀有一层纯锌形成加厚区3,薄膜基材采用耐高温聚丙烯 薄膜,工艺相同的条件下,耐高温聚丙烯薄膜比普通聚丙烯薄膜耐温高出15°C-20°C,70°C 环境下耐压高出7. 5% -15% ;采用锌加厚、加宽蒸镀的设计、芯子端面喷涂纯锌与薄膜加 厚边镀层金属锌结合牢固,损耗小,接触电阻低,承受有效电流和脉冲电流冲击能力强、温 升低;活动区采用髙方阻蒸镀铝的工艺,抗氧化能力强。
[0025] 本实施例中,各电容器芯子之间采用镀锡紫铜带并联。电容器内部采用多个电容 器芯子镀锡紫铜带并联的模式,有效改善了电容器芯子发热和散热问题。
[0026]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壳体采用铝型材一次挤压而成,所述壳体两侧面设有加 强筋4。加强筋4增强外壳的硬度和有效散热面积,依靠模具采用铝型材一次挤压而成,制 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外形美观,安装孔标准,适合批量流水线生产。
[0027] 本实施例中,壳体内部采用固体导热性环氧树脂填充。固体导热性环氧树脂导热 系数是普通树脂和液体材料的3倍,解决了常规产品填充液体材料而渗漏的缺陷,同时将 产品内部的热量有效传导出来,降低了产品内部的温升,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寿命。产品 内部灌注环氧树脂时不渗漏,节省成本。
[0028]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壳体两侧设有凹形槽5并设有安装孔。便于固定安装产 品或镶压铆螺母。
[0029] 如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引出端子6采用六角形柱体结构,引出端子6底部 与引出电极7采用压铆连接,克服使用焊锡焊接的不足,既结合牢固,又节省材料和人工成 本。
[0030]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性能,下面详细介绍薄膜电容器与铝电解电容器性能 对比:
[0031]

【权利要求】
1. 一种新型聚丙烯薄膜电容器,包括壳体、引出电极、引出端子和至少一个电容器芯 子,所述电容器芯子包括耐高温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薄膜在高真空环境下 蒸镀有一层金属铝作为电极的活动区,所述活动区的方阻控制在25- 35欧姆;所述活动区 边缘加厚蒸镀有一层纯锌的加厚区,所述加厚区的方阻控制在2- 4欧姆;所述电容器芯子 并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聚丙烯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区的宽度为 47- 48mm,所述加厚区的宽度为20- 25m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聚丙烯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芯子之间 采用镀锡紫铜带并联。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聚丙烯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采用铝型材 一次挤压而成,所述壳体两侧面设有加强筋。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聚丙烯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采用固 体导热性环氧树脂填充。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聚丙烯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两侧设有凹 形槽并设有安装孔。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聚丙烯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端子采用六 角形柱体结构,所述引出端子底部与所述引出电极采用压铆连接。
【文档编号】H01G4/38GK204130349SQ201420565598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8日
【发明者】陈忠友, 卫中科 申请人:宁国市裕华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