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式分裂变压器高压相间连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96111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干式分裂变压器高压相间连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干式分裂变压器高压相间连线结构,A相线圈的尾端与B相线圈的头端通过临近相间连接管I连接,B相线圈的尾端与C相线圈的头端通过临近相间连接管II连接,A相线圈的头端与C相线圈的尾端通过跨接相间连接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不但减少了变压器宽度方向的外形尺寸,而且避免了线圈引出线与相间连接线之间的交叉,提高了变压器电气运行的可靠性。
【专利说明】干式分裂变压器高压相间连线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干式分裂变压器高压相间连线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光伏发电用干式分裂变压器普遍存在设备结构陈旧、体积偏大的问题,因此造成所需土地面积较大,提高了所需的成本。由于结构陈旧,电气可靠性差,从而降低了运行的稳定性,运行维修成本较高,影响了光伏发电的推广。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式分裂变压器高压相间连线结构,其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方案为:
[0004]包括A相线圈、B相线圈和C相线圈,A相线圈的尾端与B相线圈的头端通过临近相间连接管I连接,B相线圈的尾端与C相线圈的头端通过临近相间连接管II连接,A相线圈的头端与C相线圈的尾端通过跨接相间连接管连接,跨接相间连接管在A相线圈的头端竖直向上引出,在A相线圈上端面朝向C相线圈水平折弯,在C相线圈外侧向下竖直折弯,在C相线圈的尾端水平折弯,跨接相间连接管在C相线圈尾端的折弯处通过绝缘子固定,绝缘子固定在绝缘子支撑架上。
[0005]本实用新型打破了常规变压器相间连线的连接结构的设计思路,不但减少了变压器宽度方向的外形尺寸,而且避免了线圈引出线与相间连接线之间的交叉,提高了变压器电气运行的可靠性,缩小了与箱变配合时的绝缘距离,从而减小箱变本体的占地面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08]如图1所示,A相线圈I的尾端与B相线圈2的头端通过临近相间连接管14连接,B相线圈2的尾端与C相线圈3的头端通过临近相间连接管115连接,A相线圈I的头端与C相线圈3的尾端通过跨接相间连接管6连接。跨接相间连接管6从A相线圈I头端先竖直向上引出,到达线圈上端面后朝向C相线圈3水平折弯到达C相线圈3外侧后再向下竖直折弯,到达C相线圈3尾端后水平折弯,此处折弯处用绝缘子7固定,绝缘子7固定在绝缘子支撑架上。
【权利要求】
1.一种干式分裂变压器高压相间连线结构,包括A相线圈(I)、B相线圈(2)和C相线圈(3),其特征在于:A相线圈(I)的尾端与B相线圈(2)的头端通过临近相间连接管I (4)连接,B相线圈(2)的尾端与C相线圈(3)的头端通过临近相间连接管II (5)连接,A相线圈(I)的头端与C相线圈(3)的尾端通过跨接相间连接管(6)连接,跨接相间连接管(6)在A相线圈(I)的头端竖直向上引出,在A相线圈(I)上端面朝向C相线圈(3)水平折弯,在C相线圈(3)外侧向下竖直折弯,在C相线圈(3)的尾端水平折弯,跨接相间连接管(6)在C相线圈(3)尾端的折弯处通过绝缘子(7)固定,绝缘子(7)固定在绝缘子支撑架上。
【文档编号】H01F27/28GK204215870SQ201420720719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7日
【发明者】闵德朋, 赵松, 刘文学, 张瑞, 周鹏飞, 刘国威, 毛振鹏 申请人:山东泰开特变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