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电池、隔板以及内部电阻测定装置的连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3515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层叠电池,具备:

交流电源部,其与至少包括将单位电池层叠而成的层叠电池的内部电阻测定对象连接,并向所述内部电阻测定对象输出交流电流;

交流调整部,其对交流电流进行调整使得正极侧交流电位差与负极侧交流电位差一致,该正极侧交流电位差是所述内部电阻测定对象的正极侧的电位与中途部分的电位的差,该负极侧交流电位差是所述内部电阻测定对象的负极侧的电位与中途部分的电位的差;以及

运算部,其基于调整后的所述交流电流和所述交流电位差,来运算所述层叠电池的内部电阻,

其中,所述单位电池具备:

隔板;以及

膜电极接合体,其被插入安装于所述隔板之间,并形成发电区域,其中,所述隔板具备:

源端连接点片,其用于进行来自所述交流调整部的交流电流的输入和输出;

感测连接点片,其用于检测向所述源端连接点片输入和从所述源端连接点片输出的交流电流的电位;以及

分离单元,其使所述感测连接点片与从所述源端连接点片向所述发电区域的交流电流的电流路径分离。

2.一种燃料电池的隔板,以夹持膜电极接合体的方式层叠,该膜电极接合体形成发电区域,该隔板具备:

源端连接点片,其用于进行内部电阻测定用的交流电流的输入和输出;

感测连接点片,其用于检测向所述源端连接点片输入和从所述源端连接点片输出的交流电流的电位;以及

分离单元,其使所述感测连接点片与从所述源端连接点片向所述发电区域的所述内部电阻测定用的交流电流的电流路径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电池、或者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单元通过将所述感测连接点片配置在远离所述电流路径的位置处,来使所述感测连接点片与所述电流路径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电池、或者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单元通过在所述源端片与所述感测片之间形成高电阻区域,来使所述感测连接点片与所述电流路径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电池、或者根据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隔板,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源端连接点片与所述感测连接点片连接成一个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层叠电池或者隔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电阻区域是通过在所述源端连接点片与所述感测连接点片之间形成狭缝而形成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层叠电池或者隔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电阻区域是通过在所述源端连接点片与所述感测连接点片之间配置绝缘体而形成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层叠电池或者隔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电阻区域是通过将所述源端连接点片与所述感测连接点片配置在隔着所述发电区域彼此相向的位置处而形成的。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层叠电池或者隔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电阻区域是通过将所述源端片与所述感测片配置在隔着所述发电区域的彼此成对角的位置处而形成的。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板,其特征在于,

调整所述内部电阻测定用的交流电流使得正极侧交流电位差与负极侧交流电位差一致,该正极侧交流电位差是层叠而成的所述燃料电池的正极侧的电位与所述感测连接点片的电位的差,该负极侧交流电位差是层叠而成的所述燃料电池的负极侧的电位与所述感测连接点片的电位的差,

基于调整后的所述交流电流和所述交流电位差,来运算层叠而成的所述燃料电池的内部电阻。

11.一种内部电阻测定装置的连接方法,该内部电阻测定装置对将具有形成发电区域的膜电极接合体的单位电池层叠而成的层叠电池的内部电阻进行测定,在该内部电阻测定装置的连接方法中,

所述内部电阻测定装置具备:源端线,其与所述层叠电池的中途部分的隔板连接,用于进行交流电流的输入和输出;以及感测线,其与所述隔板连接,用于将向所述源端线输入和从所述源端线输出的交流电流的电位输出到所述内部电阻测定装置,

将所述感测线连接到远离在所述源端线的连接部与所述发电区域之间形成的交流电流的电流路径的位置。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