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双浮子气体继电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3014017阅读:795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变压器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双浮子气体继电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双浮子气体继电器是保护变压器不可缺少的附件,在变压器运行中起到集气报警、无油跳闸和油流涌动跳闸的作用。
现有双浮球气体继电器在线路故障跳闸、无油跳闸和油流涌动跳闸后,进行的故障分析时需要逐项检查,费时费力。在跳砸信号输出时,可能原因有三个:1、油流涌动冲击挡板动作;2、油面下降;3、线路故障。因挡板动作后,挡板自动复位,检查时不好区分跳闸原因。另外,现有气体继电器没有动作指示功能,无法区分线路故障跳闸和油流涌动跳闸。因此,检修时要从线路到变压器本体全部检查一遍,而对变压器本体的检查费时费力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因此而产生的直接和间接费用巨大,而大多数跳闸都是由线路故障引起。
目前,气体继电器能反映油浸式变压器油位下降、绝缘击穿、铁芯故障、线圈短路等内部故障。所以在安装和检修时,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气体继电器进行调节,以避免颠簸、振动产生的误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方便区分跳闸信号产生原因的多功能双浮子气体继电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接线端子和放气塞,壳体下端与竖向支架上端固定连接,其结构要点竖向支架上部设置有横向上轴杆,上轴杆分别与上摆杆中部、上摆架中部固定连接,上摆杆前端设置有上浮子,上摆架后端设置有上磁钢,支架上相应于上磁钢运动轨迹的顶点设置有上干簧管。
所述竖向支架下部设置有横向下轴杆,下轴杆分别与下摆杆、第一下摆架中部固定连接,下摆杆前端设置有下浮子,第一下摆架后端设置有第一下磁钢,竖向支架上相应于第一下磁钢运动轨迹的顶点设置有第一下干簧管。
所述竖向支架中部设置有横向中轴杆,中轴杆与挡板中部固定连接,竖向支架上设置有挡板竖向位置限位自复位部件。
所述竖向支架下端设置有横向底轴杆,底轴杆与L形指针下部固定,L形指针的竖板和下浮子均设置在挡板上部的下摆轨迹上;竖向支架下端相应于L形指针横板运动轨迹的顶点设置有底磁钢;竖向支架上设置有L形指针复位部件,L形指针复位部件的操作端设置在壳体外侧;所述上干簧管的信号输出端和第一下干簧管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接线端子对应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限位自复位部件包括横向调整螺栓和吸引挡板的限位磁钢,调整螺栓和限位磁钢均设置在挡板的上部后侧,调整螺栓的前端顶在挡板上,调整螺栓通过螺纹孔设置在竖向支架上。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接线端子包括上接线端子和下接线端子,上接线端子设置在壳体内侧,下接线端子设置在壳体下端外侧,上接线端子与下接线端子相连。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竖向支架上与第一下摆架相对侧设置有第二下摆架,第二下摆架中部与下轴杆固定连接,第二下摆架后端设置有第二下磁钢,竖向支架上相应于第二下磁钢运动轨迹的顶点设置有第二下干簧管,第二下干簧管与接线端子对应连接。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接线端子为六个,上干簧管、第一下干簧管、第二下干簧管分别对应两个接线端子。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罩盖,罩盖一侧与壳体铰接,壳体两侧设置有观察窗。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上浮子与挡板之间的竖向支架上前侧设置有横向倾斜标尺板,标尺板下端与横向连接板前端固定,横向连接板通过竖向连接孔和紧固件与竖向支架相连,连接孔沿竖向支架的前后方向至少设置有两个。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上干簧管、第一下干簧管和第二下干簧管均通过两个倾斜半圆夹片设置在竖向支架上,两个倾斜半圆夹片一端通过紧固件、夹片上的通孔、角板一折板上的倾斜长条孔与角板相连,角板另一折板通过角板另一折上的连接孔和紧固件与竖向支架相连。
其次,本发明所述L形指针复位部件包括竖向探针,竖向探针的上端置于壳体上部外侧,竖向探针的下端穿过壳体上的通孔与折形脱磁钢丝的上端相连,脱磁钢丝的下端穿通所述底磁钢的中部通孔;竖向支架上设置有横向上支板、横向中支板、横向下支板,竖向探针的下端依次穿过横向上支板、横向中支板通过横向下支板上的连接座与折形脱磁钢丝的上端相连;横向上支板与横向中支板之间的竖向探针上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下端与横向中支板固定,复位弹簧上端与竖向探针固定。
另外,本发明所述竖向支架上部为倒L形框,下部为U形框,L形框上端横板通过紧固件与壳体下端面固定;所述挡板设置在U形框内侧,上磁钢、上干簧管、第一下磁钢、第一下干簧管、第二下磁钢、第二下干簧管、竖向探针均设置在U形框外侧。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具有挡板动作功能指示功能,指针随挡板一起动作,在挡板复位后,指针留在动作后位置;方便区分跳闸信号的产生原因,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
本发明通过挡板竖向位置限位自复位部件对挡板灵敏度进行微调,防止振动误报、卡死。通过指针指示功能区分线路误报和区分无油与油流涌动跳闸;并通过指针复位部件方便的使指针复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
图1是本发明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后视图。
图3是本发明左视图。
图4是本发明右视图。
图中,1为放气塞、2为探针、3为下接线端子、4为标尺板、5为上浮子、6为指针复位部件、7为第一下干簧管、8为第一下磁钢、9为挡板、10为指针、11为下浮子、12为上干簧接管、13为第二下干簧管、14为上磁钢、15为第二下磁钢、16为底磁钢、17为防雨罩、18为重锤。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发明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接线端子和放气塞,壳体下端与竖向支架上端固定连接,其结构要点竖向支架上部设置有横向上轴杆,上轴杆分别与上摆杆中部、上摆架中部固定连接,上摆杆前端设置有上浮子,上摆架后端设置有上磁钢,支架上相应于上磁钢运动轨迹的顶点设置有上干簧管。
所述竖向支架下部设置有横向下轴杆,下轴杆分别与下摆杆、第一下摆架中部固定连接,下摆杆前端设置有下浮子,第一下摆架后端设置有第一下磁钢,竖向支架上相应于第一下磁钢运动轨迹的顶点设置有第一下干簧管。
所述竖向支架中部设置有横向中轴杆,中轴杆与挡板中部固定连接,竖向支架上设置有挡板竖向位置限位自复位部件。
所述竖向支架下端设置有横向底轴杆,底轴杆与L形指针下部固定,L形指针的竖板和下浮子均设置在挡板上部的下摆轨迹上;竖向支架下端相应于L形指针横板运动轨迹的顶点设置有底磁钢;竖向支架上设置有L形指针复位部件,L形指针复位部件的操作端设置在壳体外侧;所述上干簧管的信号输出端和第一下干簧管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接线端子对应连接。
所述上摆杆前端设置有重锤;匹配重量便于上浮子动作。
所述限位自复位部件包括横向调整螺栓和吸引挡板的限位磁钢,调整螺栓和限位磁钢均设置在挡板的上部后侧,调整螺栓的前端顶在挡板上,调整螺栓通过螺纹孔设置在竖向支架上。通过旋转调整螺栓推动挡板上部,调整挡板上部与限位磁钢之间的距离,可调整挡板所受拉力,可根据具体情况调节灵敏度。
所述接线端子包括上接线端子和下接线端子,上接线端子设置在壳体内侧,下接线端子设置在壳体下端外侧,上接线端子与下接线端子相连。下接线端子便于与干簧管连接,上接线端子便于与外部检测设备连接。
所述竖向支架上与第一下摆架相对侧设置有第二下摆架,第二下摆架中部与下轴杆固定连接,第二下摆架后端设置有第二下磁钢,竖向支架上相应于第二下磁钢运动轨迹的顶点设置有第二下干簧管,第二下干簧管与接线端子对应连接。
所述接线端子为六个,上干簧管、第一下干簧管、第二下干簧管分别对应两个接线端子;便于分别输出报警信号与跳闸信号。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罩盖,罩盖一侧与壳体铰接,壳体两侧设置有观察窗;便于观察油位。
所述观察窗采用防爆玻璃观察窗。
所述上浮子与挡板之间的竖向支架上前侧设置有横向倾斜标尺板,标尺板下端与横向连接板前端固定,横向连接板通过竖向连接孔和紧固件与竖向支架相连,连接孔沿竖向支架的前后方向至少设置有两个。通过连接不同的连接孔,可调整标尺板的前后位置,调整阻流强度。
所述上干簧管、第一下干簧管和第二下干簧管均通过两个倾斜半圆夹片设置在竖向支架上,两个倾斜半圆夹片一端通过紧固件、夹片上的通孔、角板一折板上的倾斜长条孔与角板相连,角板另一折板通过角板另一折上的连接孔和紧固件与竖向支架相连。松开夹片,可调整磁钢与干簧管间的距离,调整干簧管灵敏度。
所述L形指针复位部件包括竖向探针,竖向探针的上端置于壳体上部外侧,竖向探针的下端穿过壳体上的通孔与折形脱磁钢丝的上端相连,脱磁钢丝的下端穿通所述底磁钢的中部通孔;竖向支架上设置有横向上支板、横向中支板、横向下支板,竖向探针的下端依次穿过横向上支板、横向中支板通过横向下支板上的连接座与折形脱磁钢丝的上端相连;横向上支板与横向中支板之间的竖向探针上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下端与横向中支板固定,复位弹簧上端与竖向探针固定。
所述竖向支架上部为倒L形框,下部为U形框,L形框上端横板通过紧固件与壳体下端面固定;所述挡板设置在U形框内侧,上磁钢、上干簧管、第一下磁钢、第一下干簧管、第二下磁钢、第二下干簧管、竖向探针均设置在U形框外侧。
所述竖向探针的上端外侧设置有防雨罩。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工作过程。
本发明使用时浸泡在封闭的油中。当集气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在重力作用下,上浮子随着液面下沉,上轴杆转动,带动上磁钢升起使上干簧管发出报警信号,用扳手旋动放气塞旋钮放气。
当油流速度达到一定值时,油流冲击挡板使挡板脱离限位磁钢的束缚向油流方向运动,挡板上部下摆,推动下浮子向下转动,下轴杆转动,带动第一下磁钢、第二下磁钢向上运动,使第一下干簧节管和第二下干簧节管发出跳闸信号;同时挡板上部下摆,推动L形指针倾斜,倾斜L形指针横板上升被底磁钢吸住。当挡板恢复原状态后,由于倾斜L形指针横板被底磁钢吸住,L形指针仍然倾斜。按动探针,折形脱磁钢丝下端伸出底磁钢中部通孔将L形指针横板顶下,使L形指针横板与底磁钢脱离,在重力作用下,L形指针复位。复位弹簧使探针复位。
当无油时,在重力作用下,下浮子落下,下轴杆转动,带动第一下磁钢、第二下磁钢向上运动,使第一下干簧节管和第二下干簧节管发出跳闸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受限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