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0598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防连焊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请参考2015年6月17日公开的第CN104716464A号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其公开了一种与本发明相关的电连接器,这种电连接器在其附图3的步骤3和步骤4浸锡焊过程中,相邻前安装端子和后安装端子之间柔性导线被封盖在电路板的与绝缘载体后壁之间,浸锡焊过程容易产生与前安装端子连接的柔性导线滑动至相邻后安装端子出现连焊现象。对接端子之间的间距大于相邻前安装端子和后安装端子之间的横向间距,不容易产生连焊,且即使产生连焊,由于对接端子排列成靠近电路板外边缘的一排,很容易观察到从而可以纠正其连焊现象。但是前安装端子相比后安装端子位于位于电路板内部深处,不容易观察到柔性导线的位置变化,即使发生前后安装端子的连焊,也不易察觉。

鉴于上述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不易发生连焊的电连接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磁性模组,所述磁性模组具有绝缘载体、滤波元件及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载体具有前壁、后壁、两侧壁及由这些壁围成的收容腔,每一导电端子具有向上延伸超出前壁或后壁的顶部,所述顶部的末端具有向上开口的U形夹持结构,所述滤波元件包括设置于收容腔的磁芯和缠绕于磁芯的柔性导线,所述柔性导线延伸至夹持结构并穿过夹持结构的开口,所述柔性导线焊接于夹持机构,若干导电端子包括分别固持在前壁上的一排对接端子和固持在后壁上的两排安装端子,两排安装端子包括一排前安装端子和一排后安装端子,且前安装端子和后安装端子分别错开设置,其中所述绝缘载体具有位于一前安装端子和一相邻后安装端子之间的分隔凸柱,所述分隔凸柱用以将与相邻前安装端子和后安装端子连接的两根柔性导线分隔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绝缘载体具有位于一前安装端子和一相邻后安装端子之间的分隔凸柱,所述分隔凸柱用以将与相邻前安装端子和后安装端子连接的两根柔性导线分隔开,从而避免了前安装端子和后安装端子之间发生连焊。

【附图说明】

图1是符合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3是图2所示磁性模组的立体图。

图4是图2所示磁性模组移除电路板的立体图。

图5是图2所示磁性模组移除电路板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为符合本发明的一种电连接器100,其包括前屏蔽壳体1、绝缘本体2、发光二极管3、磁性模组4及后屏蔽壳体5。

如图2至图5所示,磁性模组4具有绝缘载体41、滤波元件(未图示) 、若干对接端子43、若干安装端子44及安装在绝缘载体41上方的电路板46。绝缘载体41大致呈矩形状,且绝缘载体41具有前壁411、后壁412、两侧壁413、底壁414及由这些壁围成的收容腔415。绝缘载体41还具有自前壁411底部向前水平延伸形成的舌板418,对接端子43包括镶埋于前壁411和舌板418的镶埋部(未标号)以及自镶埋部前端弯曲后向上和向后延伸的对接部435。安装端子44具有镶埋于后壁412的镶埋部(未标号)以及自镶埋部向下延伸超出后壁412的焊接脚445。滤波元件包括设置于收容腔415的若干磁芯(未图示)和缠绕于磁芯的柔性导线42,所述柔性导线42可以为漆包线。

对接端子43固持在前壁411上,安装端子44固持在后壁412上。对接端子43具有向上延伸超出前壁411的第一顶部431,安装端子44具有向上延伸超出后壁412的第二顶部441。第一顶部431的末端具有向上开口的U形第一夹持结构432,第二顶部441的末端具有向上开口的U形第二夹持结构442。柔性导线42包括具有延伸至对接端子43的第一夹持结构432并穿过第一开口433的第一线头421,及延伸至安装端子44的第二夹持结构442并穿过第二开口443的第二线头422。第一线头421收容并焊接于第一开口433,第二线头422收容并焊接于第二开口443。柔性导线42缠绕磁芯用于形成变压器和共模抑制器。变压器包括具有由柔性导线形成的中心抽头,所述侧壁413上安装有若干抽头端子47,所述抽头端子47用于与变压器的中心抽头相连接。

若干对接端子43包括横向排成一排的八根对接端子,若干安装端子44固持在后壁412上并横向排列成两排。若干安装端子44包括一排前安装端子50和一排后安装端子60,前安装端子50和后安装端子60分别错开设置。相邻对接端子43之间的间距大于相邻前安装端子50和后安装端子60在横向方向上的间距。

绝缘载体41具有位于一前安装端子50和一相邻后安装端子60之间的分隔凸柱45,所述分隔凸柱45用以将与相邻前安装端子50和后安装端子60连接的两根柔性导线42分隔开。所述分隔凸柱45包括用于支撑电路板46的支撑台451和自支撑台451后端向上凸伸出的尾部452,所述尾部452靠近电路板46的后侧面462,且尾部452向上延伸未超出电路板的顶侧面463。相邻两个支撑台451与电路板46围成一收容空间455。

安装端子44向上超出后壁412的顶面4121,所述后壁412还设有位于相邻两分隔凸柱45之间并自顶面4121向下凹陷形成的凹槽4122。后壁412还设有自顶面4121向上凸伸出的两个定位柱417,所述电路板46设有用于两个定位柱417分别插入的两个定位通孔464。两排安装端子44位于两个定位柱417之间,且两个定位柱417在前后方向上错开设置。

绝缘载体41还设有位于绝缘载体41内侧的理线槽419,理线槽419的设置方便柔性导线42的理线操作。

如图3所示,电路板46的顶侧面463或者下侧面上设有若干电阻器和电容器(未图示)用以形成鲍勃史密斯电路(Bob-Smith circuit),且电路板46具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电路板46的若干导电通孔461。对接端子43的第一顶部431和安装端子44的第二顶部441分别穿过相应导电通孔461并具有部分位于电路板46的上方。

如图2所示,绝缘本体2由塑胶材料注塑成型而成。绝缘本体2具有对接端口21、安装端口22、安装柱23、发光二极管槽24及锁扣孔25。对接端口21用于网络插头连接器RJ45的插入配合。磁性模组4安装至安装端口22以与绝缘本体2配合。安装柱23用于安装至主机板等外部电路板。发光二极管槽24用于发光二极管3的安装。锁扣孔25用于网络插头连接器RJ45插入后的锁扣。对接端子43的对接部435延伸至对接端口21内(图1所示)。

发光二极管3用于指示电连接器100的通信状况。发光二极管3具有发光体31和转接端子32,发光体31安装在发光二极管槽24内,转接端子32向后延伸超过磁性模组4并向下弯折后用于直接焊接至外部电路板上。

前屏蔽壳体1和后屏蔽壳体5均有金属板材冲压成型而成。前屏蔽壳体具有锁块11和锁孔12。后屏蔽壳体设有卡孔51和卡片52,其中卡孔51用于和锁块11扣合,卡片52用于伸入至锁孔12内。前屏蔽壳体1与后屏蔽壳体5锁扣配合后包覆在绝缘本体2和磁性模组4的外侧。

电连接器100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 提供具有收容腔415的绝缘载体41,绝缘载体41固持有对接端子43和安装端子44,对接端子43和安装端子44的顶部均具有夹持结构;

2) 提供缠绕有柔性导线42的磁芯,将磁芯安装至收容腔415内并点胶固定,将柔性导线42的线头端拉伸并穿过夹持结构的开口(理线操作);

3) 提供一设有导电通孔461的电路板46,将电路板46安装至绝缘载体41上,夹持结构和收容在开口内的柔性导线42部分穿过导电通孔461延伸至电路板46的上方。

4) 将夹持结构和收容在开口内的柔性导线42浸锡完成焊接操作,夹持结构和漆包线通过锡焊球焊接至电路板46上。

5) 将漆包线超出夹持结构位于绝缘载体41外部的部分切断形成磁性模组4。

6) 提供绝缘本体2、发光二极管3、前屏蔽壳体1及后屏蔽壳体5,将磁性模组4和发光二极管3安装至绝缘本体2,将前屏蔽壳体1及后屏蔽壳体5包附至绝缘本体2和磁性模组4外。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不是全部或唯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发明说明书而对本发明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