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操作式开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84812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操作式开闭装置,特别涉及适于利用电磁操作装置的电磁力对真空断路器等开闭器进行开闭的电磁操作式开闭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电磁操作式开闭装置之一的真空断路器由于规格改变、维修等,有时需要更换真空阀。但是,就构成真空阀的以往的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而言,在更换真空阀时,存在与对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进行操作的操作器相连结的轴部干扰更换作业,导致手无法够到将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固定的螺栓的状况。因此,在更换真空阀时,需要将干扰更换作业的轴部拆卸,但轴部被固定于操作器,为了拆卸轴部,需要将固定轴部的操作器拆卸。另外,操作器通常被壳体覆盖,因此,在拆卸操作器的情况下,需要将覆盖操作器的壳体拆卸。因此,在更换真空阀时,需要拆卸轴部、操作器、壳体,需要较多的时间。作为解决这样的问题的固定机构,具有专利文献1记载的机构。在该专利文献1中,图示了隔着中间固定板对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的底部和覆盖操作器的壳体进行螺栓固定,并通过解除螺栓固定,能够将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从壳体拆卸。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中国实用新型公告第202678204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要素: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隔着中间固定板对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和壳体进行螺栓固定的结构中,将固定螺栓穿过形成于中间固定板的孔而固定于形成至配置在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的底部的螺栓固定部的中途为止的孔中,由于形成于螺栓固定部的孔仅形成至中途,固定螺栓未贯通螺栓固定部,因此,在产生应力时,由于弹性模量的不同,可能在螺栓固定部产生断裂产生部分,存在缺乏可靠性这样的课题。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操作式开闭装置,即使在隔着中间固定板对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和壳体进行螺栓固定的结构中也能容易地将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拆卸,并且也能提高该固定的可靠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磁操作式开闭装置具备:收纳于壳体的电磁操作装置;具有由绝缘物一体浇铸成型的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的真空断路器;以及将来自上述电磁操作装置的驱动力传递至支撑上述真空断路器的可动电极的可动部的连杆机构,上述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隔着中间固定板而使用固定螺栓来安装于上述壳体,上述中间固定板具有形成于上述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的上述电磁操作装置一侧以及与上述电磁操作装置相反的一侧的螺栓固定用的第一螺栓固定孔,上述壳体具有:在与形成于上述中间固定板的上述电磁操作装置的相反侧的上述第一螺栓固定孔对应的位置所形成的螺栓固定用的第二螺栓固定孔;以及在与形成于上述中间固定板的上述电磁操作装置一侧的上述第一螺栓固定孔对应的位置形成,且比上述固定螺栓的头部的外径大的螺栓通过孔,上述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具有一体地形成于下部的多个螺栓固定部,上述多个螺栓固定部的一部分具有在与形成于上述中间固定板的上述电磁操作装置侧的上述第一螺栓固定孔对应的位置形成并供上述固定螺栓卡合的第一贯通孔,上述多个螺栓固定部的另一部分具有在与上述电磁操作装置的相反侧的上述第一螺栓固定孔对应的位置形成并供上述固定螺栓卡合的第二贯通孔。上述中间固定板设置为上述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的三相共用的中间固定板,在上述壳体的上述电磁操作装置侧的两侧的与形成于上述中间固定板的上述电磁操作装置侧的上述第一螺栓固定孔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第三螺栓固定孔。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磁操作式开闭装置具备:由电磁铁构成的操作器,该电磁铁具有相对置地配置的可动铁芯、固定铁芯以及根据电磁力使上述可动铁芯与固定铁芯分离或者接触的线圈;以及真空断路器,该真空断路器借助由驱动杆、杆、绝缘杆构成的连杆机构,使相对置地配置的可动电极与固定电极通过伴随由上述操作器的电磁铁产生的电磁力的驱动力而分离或者接触,且具有由绝缘物一体浇铸成型而成的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上述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与上述壳体隔着中间固定板被固定螺栓固定,上述电磁操作式开闭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中间固定板形成有螺栓固定孔,并且以覆盖上述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的下部周围的方式设置有螺栓固定部,在该螺栓固定部形成有与上述螺栓固定孔相同的孔,并且上述固定螺栓穿过上述中间固定板的上述螺栓固定孔并贯通上述螺栓固定部的孔,上述中间固定板设置为上述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的三相共用的中间固定板。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如下。根据本实用新型,能获得在对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和壳体隔着中间固定板进行螺栓固定的结构中也能容易地拆卸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且能提高该固定的可靠性的电磁操作式开闭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操作式开闭装置的实施例1的主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电磁操作式开闭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电磁操作式开闭装置的右视图。图4是包含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电磁操作式开闭装置的辅助触点、显示板、计数器的左视图。图5是从图4的箭头270的方向观察的图。图6A是在每相设置中间固定板的情况下的沿着图4的A-A′线的剖视图。图6B是沿着图6A的B-B′线的剖视图。图6C是沿着图6A的C-C′线的剖视图。图7A是表示以往的向螺栓固定部使用固定螺栓的中间固定板的固定构造的剖视图。图7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向螺栓固定部使用固定螺栓的中间固定板的固定构造的剖视图。图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向操作器侧的螺栓固定部使用固定螺栓的中间固定板的固定构造的剖视图。图9A是将中间固定板做成三相公用的情况下的沿着图4的A-A′线的剖视图。图9B是沿着图9A的B-B′线的剖视图。图9C是沿着图9A的C-C′线的剖视图。图10A是将中间固定板做成三相公用的情况下的其他的例子的沿着图4的A-A′线的剖视图。图10B是沿着图10A的B-B′线的剖视图。图10C是沿着图10A的C-C′线的剖视图。图10D是沿着图10A的D-D′线的剖视图。图1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操作式开闭装置的实施例2的右视图。图1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操作式开闭装置的实施例2的变形例的右视图。图中:10—壳体,11—电磁操作装置,12—开口,14—电磁铁,16—电容器,18—控制基板,20—衬垫,22—二次插头,28—信号线缆,32—真空断路器,34—辅助触点,36—显示板,38—计数器,48—线圈,48a—线圈线轴,50—发光二极管,52—“接通”用按钮开关,54—“断开”用按钮开关,56、171—板,58—可动铁芯,60—固定铁芯,62、88、98—轴,64、66—可动平板,68—永磁铁,70、72—罩,74、76、90、174—支撑板,78—固定杆,80—下部板,82、84—贯通孔,94、102、136、144—销,92—阻断弹簧,96、100、186、193—杆,114—绝缘杆,121—挠性导体,122—可动馈电导体,124—可动导体,124A—可动电极,125—固定导体,125A—固定电极,126—绝缘筒,129—固定馈电导体,130—上接头,132—下接头,170—操作拉杆,172—肋,173—固定件(螺栓、螺母),190—缓冲器,191—挡块,192—球状适配器,194—螺母,195—薄板,197—中间固定板,216、217、218、219、220、221、254—螺栓固定部,228、229、230—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250—操作机构部,260—固定螺栓,261—操作器侧固定螺栓,272—断裂产生部分,300—螺栓通过孔,301、303—螺栓固定孔,302—操作轴通过孔,400—触头侧端部,401—操作器侧端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图示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电磁操作式开闭装置。需要说明的是,在各实施例中,对于同一结构部件使用同一附图标记。实施例1图1至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操作式开闭装置的实施例1。如该图所示,本实施例的电磁操作式开闭装置具备:电磁操作装置(操作器)11,其由电磁铁14构成;以及真空断路器32,其经由由驱动杆、杆、绝缘杆构成的连杆机构传递与由电磁铁14产生的电磁力相伴的驱动力,且该真空断路器32具有由绝缘物一体浇铸成型而成的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228(229、230),该电磁操作式开闭装置概要构成为隔着中间固定板197利用固定螺栓将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228和壳体10固定。以下,说明上述的详细内容。如图1至图3所示,电磁操作装置11具备形成为箱型形状的壳体10,壳体10在正面侧具有开口12,在壳体10的正面侧内侧拆装自如地固定有正面罩(省略图示)。在该壳体10内的中央,以电磁铁14为中心分别独立地在一方侧配置有电容器16,在另一方侧配置有控制基板18,电磁铁14经由肋172而使用螺栓、螺母(固定件173)固定于壳体10,电容器16和控制基板18分别固定于相反侧的壳体10的侧面。即,从图1的纸面近前方向观察,电容器16经由带体(未图示)且使用螺栓、螺母来固定于壳体10的左侧面,控制基板18经由衬垫20且使用螺栓、螺母来固定于壳体10的右侧面。再有,如图4所示,在壳体10内,将真空断路器32的开闭状态向外部发送的辅助触点34、显示开闭状态的显示板36、对开闭动作次数进行计数的计数器38收纳在电容器16的上部且收纳在固定于壳体10的板171上。附图标记22是二次插头,由挂在壳体10的上部侧的结构固定,在该二次插头22连接有电源用的线缆、来自数字继电器或模拟继电器的信号线缆28等。信号线缆28在壳体10的内部与辅助触点34、控制基板18相连接。控制基板18从二次插头22接收电力的供给,并且从数字继电器或模拟继电器等接收接通指令或断开指令(阻断指令),且安装有进行用于控制电磁铁14的驱动的逻辑运算的控制逻辑部、用于对电容器16进行充电放电的充电放电电路、用于控制线圈48的通电方向的继电器或继电器触点等。另外,在控制基板18上安装有表示电容器16的充电完成的情况的发光二极管50,并安装有:用于通过手动操作对真空断路器32发出接通指令的“接通”用按钮开关52;以及用于通过手动操作对真空断路器32发出断开指令(阻断指令)的“断开”用按钮开关54。接着,说明电磁铁14。如图3所示,电磁铁14由可动铁芯58、固定铁芯60、线圈48、轴62、两块可动平板64及66、永磁铁68、形成为筒状的铁制的罩70及72、铁制的支撑板76、以及固定杆78构成,线圈48收纳于配置在支撑板74与支撑板76之间的线圈线轴48a内。另外,轴62沿铅垂方向配置于电磁铁14的中央部,轴62的上部侧插入板64、66的贯通孔82内,下部侧插入支撑板76与支撑板174的贯通孔84内。由此,轴62成为升降及滑动自如。在该轴62的外周面,可动铁芯58、可动平板64及66使用螺母固定于轴62,在轴62的下部侧经由销(未图示)连结有轴(驱动杆)88。在轴62上安装有大小两个可动平板64及66(下侧的可动平板66大、上侧的可动平板64小),这是为了确保必要磁通密度并降低可动部质量、减少动作所需要的能量。再有,在轴62的下部侧连结有支撑板90,在该支撑板90与下部板80之间装配有描绘出以轴62的轴心为中心的圆的环状的阻断弹簧92(阻断弹簧92的一端安装于下部板80)。该阻断弹簧92经由支撑板90而向轴62施加用于使可动铁芯58从固定铁芯60分离的弹力。另外,在可动铁芯58的周围,且在可动平板66的下侧配置有永磁铁68,永磁铁68固定于支撑板74的上侧。固定铁芯60使用螺栓固定于支撑板76。在下部板80上,在相对于下部板80的电磁铁14而与电容器16相反的一侧设有支撑于下部板80的缓冲器190和挡块191。挡块191设于比缓冲器190靠近轴98的位置。缓冲器190与下部板80之间通过螺母194来固定,通过使该螺母194旋转,能够进行高度调整。另外,在挡块191与下部板80之间插入并固定有薄板195,通过使插入的薄板195的厚度变化,能够调整挡块191的高度。在缓冲器190上,在其高度方向上的与电磁铁14相反的一侧设有球形的球状适配器192,在轴98上具备以能够以该轴98为旋转轴相对于轴98旋转的方式支撑有杆193,杆193在真空断路器32的断开时与球状适配器192和挡块191双方接触。杆193的上表面形成为断开时与设置有真空断路器32的底面平行。缓冲器190与挡块191配置于相对于电磁铁14而与电容器16相反的ー侧(控制基板18侧)。即,在本实施例中,下部板80兼具固定阻断弹簧92的阻断弹簧固定物的作用、支撑缓冲器190的作用和支撑挡块191的作用。另外,缓冲器190的中心轴和电磁铁14的中心轴在图3的纸面进深方向上一致,沿纸面进深方向延伸的轴98与缓冲器190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和轴98与电磁铁14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相等(位于相同的距离处)。因此,经由球状适配器192而与缓冲器190接触的杆193和与电磁铁14相连结的杆96可以做成同一形状,由此,能减少部件的种类,能容易地制造部件。另外,电磁铁14经由固定件173固定于壳体10的真空断路器32侧。再有,轴88的下部侧还经由销94而与一对杆96相连结。该杆96构成为对与电磁铁14产生的电磁力相伴的驱动力的传递方向进行变换的连杆机构的一要素,被支撑于轴98,与轴98一体地旋转。在该轴98还支撑有杆100,通过使杆96转动,从而经由轴98的旋转,使杆100旋转。另外,如图4所示,在与显示板36相连的操作拉杆170上连接有杆186,杆186被支撑于轴98。从轴98观察,杆186向与杆100相反的ー侧延伸。上述的杆100经由销102而与绝缘杆114相连结。另外,如图3所示,在绝缘杆114的内部组装有施加接触压力的擦拭机构(未图示),绝缘杆114的上部侧经由具有挠性的挠性导体121而与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可动馈电导体122相连结,并且与真空断路器32的可动导体124相连结。可动导体124与可动电极124A相连结,与可动电极124A相对置地配置有固定电极125A。该固定电极125A与固定导体125相连结。上述各部件与可动电极124A一并收纳于构成真空断路器32的绝缘筒126内,该真空断路器32内被保持为真空。另外,固定导体125与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固定馈电导体129相连结,在固定馈电导体129上连结有作为阻断部触头的上接头130,在可动馈电导体122上连结有作为阻断部触头的下接头132,在上接头130及下接头132连接有配电盘的导体。另外,固定馈电导体129与可动馈电导体122在高度方向上隔离,沿高度方向(纵向)配置的真空断路器32将两者之间电连接。而且,通过真空断路器32的内部的可动电极124A与固定电极125A接触来接通电流,固定馈电导体129与可动馈电导体122电导通。另ー方面,通过使可动电极124A从固定电极125A断开,从而断开固定馈电导体129与可动馈电导体122。另外,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组合三台电容器16来确保规定的静电电容。将由这三台电容器16蓄积的电力向线圈48通电,产生磁场,从而实现接通或断开动作。由电容器16蓄积的电力向线圈48的通电方向由控制基板18来控制。通过做成这样的结构,与利用一台电容器来确保规定的静电电容的情况相比,虽然占据面积变大,但能够降低电容器16的高度,因此,能够确保电容器16的上部的空间较宽,能够提高维修性。此外,电容器16的数量当然不限于三台。如图1及图4所示,辅助触点34和显示板36以及计数器38作为真空断路器32的状态检测机构,分别配置于电磁铁14的侧方且配置于电容器16的上部并固定于板171。如图4所示,操作拉杆170中与连接于杆186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经由销136而与显示板36连接。操作拉杆170经由杆186而与轴98一起旋转,所以能够根据操作拉杆170的位置来确定真空断路器32的状态(接通或阻断)。显示板36经由销144而与操作拉杆170连接,所以显示板36也对应真空断路器32的状态地动作,根据其动作位置,能够表示当前的真空断路器32的状态。显示板36与计数器38连接,着眼于真空断路器32的可动电极124A的动作次数=操作拉杆170的动作次数=显示板36的动作次数这样的关系性,根据显示板36的动作次数来对真空断路器32的可动电极124A的动作次数进行计数。在操作拉杆170与辅助触点34之间设有杆138、销142、销136。接着,使用图4、图5以及图6A、图6B、图6C来说明作为本实施例的特征的中间固定板197及其周边的结构。如图5以及图6A所示,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228、229、230分别设置有中间固定板197。即,中间固定板197设置于每个相。另外,如图6A~图6C所示,各中间固定板197形成有螺栓固定孔301、操作轴通过孔302、螺栓固定孔303,在壳体10设有螺栓固定孔301、操作轴通过孔302、螺栓通过孔300。中间固定板197位于壳体10的上接头130以及下接头132侧。通过将后述的固定螺栓260穿过螺栓固定孔301,来将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228(229、230)经由中间固定板197而固定于壳体10。即,如图5所示,以覆盖该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228、229、230的下部周围的方式设置由绝缘物构成的螺栓固定部216、217、218、219、220、221。螺栓固定部216、217、218、219、220、221分别一体化于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228、229、230。螺栓固定部216、217、218、219、220、221以与螺栓固定孔301相同的方式具备孔,并且在各孔设有与固定螺栓260的外螺纹卡合的内螺纹。通过将固定螺栓260穿过壳体10以及中间固定板197的螺栓固定孔301并贯通螺栓固定部216、217、218、219、220、221的各孔的内部,使得三相的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228、229、230分别一体地固定于各中间固定板197,并且固定于壳体10。此外,固定螺栓260在本实施例中合计为六根。另外,设于壳体10的螺栓通过孔300位于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228、229、230的操作器(电磁操作装置11)侧,而且,形成为比固定螺栓261的头部的外径大的孔,在安装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228、229、230时,固定螺栓261仅是穿过壳体10的螺栓通过孔300而与固定并没有关系。另外,如图4所示,在具有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的真空断路器32的操作器侧,在与螺栓固定部221相对置的位置设有螺栓固定部254。另外,虽省略图示,但相同地,在与螺栓固定部216、217、218、219、220的各个相对置的位置设有螺栓固定部254。这些螺栓固定部254也分别一体化于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228、229、230。螺栓固定部254以与螺栓固定孔303相同的方式具备孔,再有,在各孔设有与固定螺栓261的外螺纹卡合的内螺纹。在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228、229、230的操作器侧,通过将固定螺栓261穿过中间固定板197的螺栓固定孔303并贯通螺栓固定部254的孔的内部,使得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228、229、230固定于中间固定板197。因此,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228、229、230分别被固定螺栓260、261固定于中间固定板197。此外,固定螺栓261在本实施例中合计为六根。设于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228、229、230的操作轴通过孔302是供传递来自电磁操作装置11的驱动的连结于绝缘杆114的操作轴通过的孔。图7A表示以往的固定螺栓部,图7B表示作为本实施例的固定螺栓部之一的螺栓固定部216。如图7A所示,在以往的固定螺栓部,固定螺栓260未贯通螺栓固定部216。在线圈通电时,在图3、图4所图示的方向产生电磁力232,另外,如图7A所示,电磁力232也作用于螺栓固定部216、固定螺栓260。若产生电磁力232,则由粗框包围的部分(由附图标记272表示的部分)向与固定螺栓260的接触面侧和同与固定螺栓260的接触面相反的一侧延伸。但是,固定螺栓260成为延伸的妨碍,由粗框包围的部分无法延伸,从而应力集中于同与固定螺栓260的接触面相反的一侧。其结果,导致在由粗框包围的部分产生开裂,从而产生断裂产生部分272。另外,在应力产生时,因固定螺栓260与螺栓固定部216的弹性模量的不同,也可能在螺栓固定部216产生断裂产生部分272。特别是如本实施例那样,在由于轴部成为妨碍而使手无法够到而使得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228(229、230)向壳体10的固定仅在与操作器侧相反的一侧进行的情况下,由较少根数的固定螺栓承受因电磁力的影响而产生的应力,将会导致在断裂产生部分272应力集中。另一方面,在图7B所示的本实施例的构造中,固定螺栓260贯通螺栓固定部216,不存在由图7A所示的粗框包围的部分,因此不会产生断裂产生部分272。另外,也不会在应力产生时产生因弹性模量的不同而引起的断裂产生部分272。因此,能够获得减少应力的影响的螺栓固定部216。这些情况在其他的螺栓固定部217、218、219、220、221中也相同。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图8也示出了操作器侧的螺栓固定部254。即,即使在螺栓固定部254,固定螺栓261也贯通螺栓固定部254,从而不产生断裂产生部分。此外,螺栓固定部254如螺栓固定部216、217、218、219、220、221那样不集中较大的应力,所以也可以是与以往相同的构造,即,固定螺栓261不贯通。接着,使用图4及图5来说明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230的拆卸方法。首先,拆卸将中间固定板197以及壳体10与螺栓固定部221固定的固定螺栓260和在图4的里侧方向也同样地将中间固定板197以及壳体10与螺栓固定部220固定的其他的固定螺栓260。在操作器侧,固定螺栓261保持紧固于螺栓固定部254的状态。然后,将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230与中间固定板197一起自壳体10呈直角地提起。由此,不拆卸操作器部侧固定螺栓261及里侧的其他的固定螺栓261就能够将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230从壳体10拆卸。另外,沿进深方向排列配置的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228及229也能够同样地拆卸。通过做成这样的本实施例的结构,即使是将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228、229、230和壳体10经由中间固定板197进行螺栓固定的结构中,除了也能够容易地拆卸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228、229、230之外,还能够提高经由中间固定板197对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228、229、230和壳体10进行的螺栓固定的可靠性。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在每相设置中间固定板197,但也可以如图9A、图9B、图9C所示,将中间固定板197做成三相公用的一片中间固定板。除了中间固定板197为三相公用以外与图6A、图6B、图6C相同。另外,在将中间固定板197做成三相公用的一片中间固定板的情况下,更优选如图10A、图10B、图10C、图10D所示,在操作器侧的两侧,在壳体10不设置螺栓通过孔300,而是以与对应螺栓固定部216等的位置相同地方式设置螺栓固定孔301,通过固定螺栓将螺栓固定部254施加于中间固定板197并固定于壳体10。即,在操作器侧的两侧能容易地接触固定螺栓,通过在中间固定板197的包含四角的位置安装至壳体10,使得绝缘浇铸成型阻断部的固定变得可靠。除了操作器侧的两侧以外,与图6A以及图6B的情况相同地在壳体10设置螺栓通过孔300,从而确保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228、229、230的拆卸容易性。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即使在隔着中间固定板对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和壳体进行螺栓固定的结构中也能容易地将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拆卸、且也能提高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与中间固定板的接触面的刚性的电磁操作式开闭装置。即,本实施例的电磁操作式开闭装置具备:操作器,其由电磁铁构成,该电磁铁具有相对置地配置的可动铁芯、固定铁芯以及根据电磁力使上述可动铁芯与固定铁芯分离或者接触的线圈,该电磁铁被壳体覆盖,并且配置于上述壳体中央部;以及真空断路器,其借助由驱动杆、杆、绝缘杆构成的连杆机构被传递与由上述操作器的电磁铁产生的电磁力相伴的驱动力来使相对置地配置的可动电极与固定电极分离或者接触,且该真空断路器具有由绝缘物一体浇铸成型而成的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上述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与上述壳体隔着中间固定板而被固定螺栓固定,上述中间固定板的接触子侧端部以及/或者操作器侧端部向上方或者下方弯折。在本实施例中,除了能容易地拆卸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还能获得能够提高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与中间固定板的接触面的刚性的电磁操作式开闭装置。以下,使用图11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电磁操作式开闭装置的实施例2。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将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228的中间固定板197的触头侧端部400相对于壳体10的接触面向下方呈直角弯折(也可以向上方弯折)。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根据这样的本实施例的结构,除了能获得与实施例1同样的效果,还通过在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228的中间固定板197的触头侧端部400设置弯曲,能够提高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228与中间固定板197的接触面的刚性。图12表示实施例2的变形例。在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仅中间固定板197的触头侧端部400相对于壳体10的接触面向下方呈直角弯折,但在图12所示的本实施例中,除此以外,例如在实施例2的结构的基础上,如图12所示,使中间固定板197的操作器侧端部401相对于与壳体10的接触面向上方呈直角弯折(也可以向下方弯折)。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根据这样的本实施例的结构,能获得与图11所示的实施例同样的效果,通过将中间固定板197的操作器侧端部401相对于壳体10的接触面向上侧呈直角弯折,能进ー步提高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228与中间固定板197的接触面的刚性。上述的实施例2说明了以实施例1的结构为基础的结构的例子,但将隔着中间固定板对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和壳体进行螺栓固定的结构作为现有结构,在该现有结构中加入实施例2的结构,不言而喻,也能实现提高绝缘物浇铸成型阻断部与中间固定板的接触面的刚性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包含各种各样的变形例。例如,为了容易明确说明本实用新型而详细说明了上述的实施例,并不限定于一定具备说明过的所有结构。另外,能够将某一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为其他的实施例的结构,而且,也可以在某一实施例的结构中加入其他实施例的结构。另外,关于各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能够进行其他的结构的追加、删除、置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