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管装置及X射线CT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1280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X射线管装置及X射线CT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x射线管装置及x射线ct(computedtomography)装置,特别是涉及防止从旋转阳极的旋转轴承脱落的固体润滑膜飞溅的构造。



背景技术:

x射线ct装置使向受检体照射x射线的x射线管装置和将透射了受检体的x射线量作为投影数据来检测的x射线检测器在受检体的周围旋转,从而得到来自多个角度的投影数据,使用该投影数据重建受检体的断层图像,显示重建好的断层图像。在x射线ct装置显示的图像描绘受检体中的内脏的形状,用于图像诊断。

在用于x射线ct装置的x射线管装置中,使用使圆盘形状的阳极旋转的旋转阳极型x射线管装置。将阳极能够旋转地支撑的旋转轴承为了在真空且高温的环境下使用,对于旋转轴承的润滑剂,广泛使用以类似于铅、银的软质金属为主成分的固体润滑膜。但是,固体润滑膜只是与构成旋转轴承的轴承滚珠及内环、内环的表面机械地贴紧,因此根据使用状况而存在脱落的情况。若脱落的固体润滑膜在x射线管内飞溅,则产生各种问题,例如产生放电。

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构造,为了抑制脱落的固体润滑膜在x射线管内飞溅,而在旋转轴承的附近设置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7923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构造中,也存在脱落的固体润滑膜从帽的间隙向x射线管内飞溅的情况,不能充分防止放电等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防止脱落的固体润滑膜在x射线管内飞溅的构造的x射线管装置,以及提供搭载该x射线管装置的x射线ct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为一种x射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通过被电子束照射而放射x射线的阳极;将上述阳极能够旋转地支撑的旋转轴承;形成于上述旋转轴承的表面且混入有强磁性体的固体润滑膜;以及用磁力吸附从上述旋转轴承脱落的固体润滑膜的吸附部。

另外,为一种x射线ct装置,其具备:上述x射线管装置;与上述x射线管装置对置配置并对透射了受检体的x射线进行检测的x射线检测器;搭载上述x射线管装置和上述x射线检测器并在上述受检体的周围旋转的旋转圆盘;基于由上述x射线检测器检测出的来自多个角度的透射x射线量来重建上述受检体的断层图像的图像重建装置;以及显示由上述图像重建装置重建好的断层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防止脱落的固体润滑膜在x射线管内飞溅的构造的x射线管装置,以及能够提供搭载该x射线管装置的x射线ct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x射线ct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块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x射线管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x射线管装置的阳极周边的构造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x射线管装置具备:通过被电子束照射而放射x射线的阳极;将上述阳极能够旋转地支撑的旋转轴承;形成于上述旋转轴承的表面且混入有强磁性体的固体润滑膜;以及用磁力吸附从上述旋转轴承脱落的固体润滑膜的吸附部。

另外,特征在于,在上述吸附部与上述旋转轴承之间配置顺磁性体。

另外,特征在于,上述吸附部包含永磁铁,上述永磁铁配置于不超过上述永磁铁的居里温度的位置。

另外,特征在于,还具备旋转体支撑机构,该旋转体支撑机构具有上述旋转轴承且使上述阳极旋转,上述永磁铁配置于上述旋转体支撑机构的出口。

另外,特征在于,上述吸附部包含强磁性体,该强磁形体配置为与上述永磁铁接触。

另外,特征在于,还具备使上述阳极旋转的旋转体支撑机构,该旋转体支撑机构具备在内表面保持上述旋转轴承的固定部,上述固定部具有在圆筒的一端设有底面的形状,上述永磁铁配置于上述固定部的内侧的底面。

另外,特征在于,还具备使上述阳极旋转的旋转体支撑机构,上述旋转体支撑机构具备固定部,上述固定部具有圆筒形状的顺磁性体和带台阶圆柱形状的强磁性体,在上述圆筒形状的顺磁性体的内表面保持上述旋转轴承,在上述带台阶圆柱形状的强磁性体的外周配置永磁铁或者卷绕磁线圈。

另外,特征在于,还具备将上述阳极保持于真空环境的外封件,在上述带台阶圆柱形状的强磁性体的外周配置的永磁铁或卷绕的磁线圈处于上述外封件的外侧。

另外,特征在于,在上述圆筒形状的顺磁性体及上述带台阶圆柱形状的强磁性体的外周配置圆筒形状的强磁性体。

另外,特征在于,还具备使上述阳极旋转的旋转体支撑机构,上述旋转体支撑机构具备在内表面保持上述旋转轴承的固定部,上述固定部为顺磁性体,且在其外周配置圆筒形状的强磁性体,在上述圆筒形状的强磁性体的外周卷绕磁线圈。

另外,特征在于,以与上述旋转体支撑机构的工作状况同步的方式向上述磁线圈供给电力。

另外,特征在于,还具备使上述阳极旋转的旋转体支撑机构,上述旋转体支撑机构具备旋转圆筒部,上述旋转圆筒部为在圆筒的一端具有底面的形状,且与上述阳极连接,受旋转驱动力而旋转,上述吸附部包含在上述旋转圆筒部的内壁配置的圆环形状的永磁铁。

本发明的x射线ct装置具备:向受检体照射x射线的x射线源;与上述x射线源对置配置并对透射了上述受检体的x射线进行检测的x射线检测器;搭载上述x射线源和上述x射线检测器且在上述受检体的周围旋转的旋转圆盘;基于由上述x射线检测器检测出的透射x射线量来重建受检体的断层图像的图像重建装置;以及显示由上述图像重建装置重建好的断层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上述x射线ct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x射线源为上述x射线管装置。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x射线ct装置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及附图中,对于具有相同的功能结构的结构单元,通过标注相同的符号来省略重复说明。

使用图1,对应用了本发明的、x射线ct装置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x射线ct装置1具备扫描台架部100和操作台120。

扫描台架部100具备x射线管装置101、旋转圆盘102、准直器103、x射线检测器106、数据收集装置107、床位105、龙门控制装置108、床位控制装置109以及x射线控制装置110。

x射线管装置101是对载置于床位105的受检体照射x射线的装置。对于x射线管装置101的结构,稍后使用图2进行叙述。准直器103是限制从x射线管装置101照射的x射线的放射范围的装置。旋转圆盘102具备供载置于床位105的受检体进入的开口部104,并且搭载x射线管装置101和x射线检测器106,使x射线管装置101和x射线检测器106在受检体的周围旋转。

就x射线检测器106而言,与x射线管装置101对置配置,是通过对透射了受检体的x射线进行检测来测量透射x射线的空间上的分布的装置,其将多个x射线检测元件在旋转圆盘102的旋转方向上排列,或者在旋转圆盘102的旋转方向和旋转轴方向上二维地排列。数据收集装置107是将由x射线检测器106检测到的x射线量作为数字数据而收集的装置。龙门控制装置108是控制旋转圆盘102的旋转的装置。床位控制装置109是控制床位105的上下前后左右移动的装置。x射线控制装置110是控制向x射线管装置101输入的电力的装置。

操作台120具备输入装置121、图像运算装置122、显示装置125、存储装置123以及系统控制装置124。输入装置121时用于输入受检体姓名、检查日期、拍摄条件等的装置,具体而言,是键盘、定位设备。图像运算装置122是对从数据收集装置107发送的测量数据进行运算处理来重建断层图像的装置。

显示装置125是显示由图像运算装置122重建好的断层图像的装置,具体而言,是crt(cathode-raytube)、液晶显示器等。存储装置123是存储由数据收集装置107收集到的数据及由图像运算装置122重建好的断层图像的图像数据的装置,具体而言,是hdd(harddiskdrive)等。系统控制装置124是对这些装置及龙门控制装置108、床位控制装置109以及x射线控制装置110进行控制的装置。

x射线控制装置110基于从输入装置121输入的拍摄条件、特别是x射线管电压、x射线管电流等而控制向x射线管装置101输入的电力,从而x射线管装置101向受检体照射与拍摄条件相应的x射线。x射线检测器106用多个x射线检测元件检测从x射线管装置101照射且透射了受检体的x射线,测量透射x射线的分布。旋转圆盘102受龙门控制装置108控制,基于从输入装置121输入的拍摄条件、特别是旋转速度等进行旋转。床位105受床位控制装置109控制,基于从输入装置121输入的拍摄条件、特别是螺旋间距等而进行动作。

随着旋转圆盘102的旋转,重复进行来自x射线管装置101的x射线照射和x射线检测器106对透射x射线分布的测量,从而取得来自各个角度的投影数据。取得的来自各种角度的投影数据被发送至图像运算装置122。图像运算装置122对发送来的来自各种角度的投影数据进行逆投影处理,从而重建断层图像。重建后的断层图像显示于显示装置125。

使用图2,对x射线管装置101的结构进行说明。x射线管装置101具备产生x射线的x射线管210和收纳x射线管210的容器220。

x射线管210具备产生电子束的阴极211、对阴极211施加正的电位的阳极212、以及将阴极211和阳极212保持于真空环境中的外封件213。

阴极211具备丝极或冷阴极和聚焦电极。丝极是将钨等高熔点材料卷绕成线圈状而成,通过流通电流而被加热,放出电子。冷阴极是将镍、钼等金属材料削尖得尖锐而成,通过在阴极表面集中电场,从而利用场致发射而放出电子。聚焦电极形成用于使放出的电子朝向阳极212上的x射线焦点聚焦的聚焦电场。丝极或者冷阴极和聚焦电极为同电位。

阳极212具备对阴极和阳极基材。对阴极由钨等高熔点且原子序数大的材质构成。从阴极211放出来的电子与对阴极上的x射线焦点碰撞,从而从x射线焦点放射x射线217。阳极基材由铜等热导率高的材质构成,并保持对阴极。对阴极和阳极基材为同电位。

外封件213为了将阴极211与阳极212之间电绝缘而将阴极211和阳极212保持于真空环境中。在外封件213具备用于向x射线管210外放射x射线217的放射窗218。放射窗218由x射线透射率高的铍等原子序数小的材质构成。放射窗218也配备于后述的容器220。外封件213的电位为接地电位。

从阴极211放出来的电子被施加于阴极与阳极之间的电压加速而成为电子束216。当电子束216因聚焦电场而聚焦并与对阴极上的x射线焦点碰撞时,从x射线焦点产生x射线217。产生的x射线的能量取决于对阴极与阳极之间施加的电压,所谓的管电压。产生的x射线的线量取决于从阴极放出的电子的量即所谓的管电流、和管电压。

电子束216的能量内,转换成x射线的比例不超过1%左右,剩余的大部分的能量成为热。在搭载于医疗用x射线ct装置1的x射线管装置101中,管电压为数十上百kv,管电流为数百ma,因此阳极212被数十kw的热量加热。为了防止阳极212因这样的加热而过热熔融,阳极212连接于旋转体支撑机构215,利用旋转体支撑机构215的驱动,以图2中的点横线219为旋转轴进行旋转。

在以下的说明中,对阳极212的旋转轴使用符号219,称为旋转轴219。旋转体支撑机构215以励磁线圈214产生的磁场为旋转驱动力而进行驱动。通过使阳极212旋转,从而电子束216碰撞的部分即x射线焦点始终移动,因此能够保持x射线焦点的温度比对阴极的熔点低,能够防止阳极212过热熔融。

x射线管210和励磁线圈214收纳于容器220中。在容器220中,将x射线管210电绝缘,并且填充作为冷却介质的绝缘油。填充到容器220内的绝缘油经过与x射线管装置101的容器220连接着的配管而被引导至冷却器,在冷却器散热后,经过配管而返回容器220内。

阳极212因在x射线焦点产生的热而成为平均温度1000℃左右。产生的热的大半利用阳极212的来自表面的辐射而向外封件213散热,剩余的热利用热传递而通过旋转体支撑机构215流向外封件213。

使用图3,对与阳极212连接的旋转体支撑机构215进行说明。图3(a)是表示阳极212周边的构造的图,是沿旋转轴219的剖视图。此外,为了简化附图,图示出从旋转轴219靠上侧的一半。旋转体支撑机构215连接于阳极212与阴极211对置的面的背面侧,具备固定部300、旋转轴承304、旋转轴部302、旋转圆筒部301以及衬垫305。

固定部300是将在圆筒的一端设有底面的形状和带台阶圆柱部组合而成的形状,圆柱部的一端支撑于外封件213。在固定部300的圆筒的内表面保持旋转轴承304。

旋转轴承304相对于固定部300将旋转轴部302能够旋转地支撑,是所谓的滚动轴承。旋转轴承304在旋转轴219方向上设于多个部位,例如两个部位。在多个旋转轴承304之间设置衬垫305。使用图3(b),对旋转轴承304的结构稍后进行叙述。

旋转轴部302呈带台阶圆柱形状,配置于固定部300的圆筒的内侧。

在旋转轴部302连接旋转圆筒部301,在旋转圆筒部301连接阳极212。

旋转圆筒部301为在圆筒的一端具有底面的形状,在旋转圆筒部301的内侧配置固定部300及旋转轴部302。旋转圆筒部301由于受到励磁线圈214产生的磁场而以旋转轴219为中心旋转。随着旋转圆筒部301的旋转,与旋转圆筒部301连接的阳极212及旋转轴部302也旋转。

使用图3(b),对旋转轴承304进行说明。图3(b)是将图3(a)中的点线的四角部放大后的图。旋转轴承304具有内环304a、轴承滚珠304b、内环304c。内环304a是在旋转轴部302的外周所形成的圆弧形状的槽。内环304c是在内侧具有圆弧形状的槽的圆环形状的部件。内环304c与旋转轴部302同心,以内环304a和内环304c的槽对置的方式配置。

在内环304a与内环304c之间,沿旋转轴部302的外周配置多个轴承滚珠304b。对于内环304a和轴承滚珠304b、内环304c,使用即使在数百℃的高温环境下耐磨损性也优异的高速度工具钢。用于旋转轴承304的高速度工具钢被消磁,若消磁不充分,则旋转时的摩擦增加,对旋转产生障碍。为了进一步降低旋转时的摩擦,在内环304a和轴承滚珠304b、内环304c的表面形成铅、银、锡、或者它们的合金的膜作为固体润滑膜。

存在形成于内环304a和轴承滚珠304b、内环304c的表面的固体润滑膜脱落的情况,若脱落的固体润滑膜飞溅,则成为x射线管210内的放电的原因。另外,若脱落的固体润滑膜再附着于内环304a和轴承滚珠304b、内环304c的表面,则存在旋转时的摩擦增大的情况。为了抑制这样的问题,只要即使固体润滑膜脱落,也能够防止其飞溅即可。

另外,用于旋转轴承304的高速度工具钢的主成分是铁,由于内环304a及内环304c和轴承滚珠304b摩擦,向固体润滑膜中混入铁。混入了作为强磁性体的铁的固体润滑膜被磁力吸附。也就是,在x射线管210内的合适的位置设置产生磁力的部件,使固体润滑膜吸附于该部件,从而能够防止脱落的固体润滑膜的飞溅。

以下,对具备通过磁力吸附固体润滑膜的吸附部的x射线管装置101的各种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使用图3,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固定部300的圆筒部分的外周,且在旋转轴219方向上,在旋转圆筒部301的开放端部的位置配置磁铁303来作为通过磁力吸附脱落的固体润滑膜的吸附部。旋转圆筒部301的开放端部的位置对于脱落的固体润滑膜而言,相当于旋转体支撑机构215的出口。磁铁303配置于旋转体支撑机构215的出口,从而如点线箭头306所示地飞溅的固体润滑膜如虚线箭头307所示地吸附于磁铁303。此外,为了利用磁铁303吸附脱落的固体润滑膜,需要向固体润滑膜中混入强磁性体、例如铁,因此在表面形成固体润滑膜的旋转轴承304包含强磁性体、例如铁。

磁铁303是圆环形状的永磁铁,包覆于固定部300的外周面。永磁铁在居里点点以上失去强磁性的性质,因此优选在不超过磁铁303的居里点的位置配置磁铁303。在图3(a)中,配置磁铁303的位置处于远离发热部即阳极212的位置,在x射线管210内为成为相对低温的位置。

另外,在制造x射线管装置101的过程中,也可以将具有比配置磁铁303的位置的最高温度高的居里点的物质用于磁铁303。具体而言,由于存在为了释放x射线管装置101的管内表面的吸藏气体而加热至接近300℃的脱气处理,所以,在磁铁303使用例如钐钴磁铁(居里点约800℃)、钕磁铁(居里点约310℃)、铁氧体磁铁(居里点约460℃)、磁钢(居里点约850℃)的任一个。

另外,若旋转轴承304被配置于x射线管210内的磁铁303磁化,则阳极212旋转时的旋转轴承304的摩擦增加,对旋转产生障碍。因此,优选磁铁303配置于远离旋转轴承304的位置。进一步地,为了抑制磁铁303的磁力向旋转轴承304传递,优选在磁铁303与旋转轴承304之间具有顺磁性体、例如铜。在本实施方式中,由铜构成固定部300,从而使磁铁303与旋转轴承304之间具有顺磁性体。

以上,在上述的本实施方式中,磁铁303配置于旋转体支撑机构215的出口。根据这种结构,脱落的固体润滑膜被吸附于磁铁303,因此能够防止固体润滑膜的飞溅。进一步地,使旋转轴承304的摩擦不增加。

(第二实施方式)

使用图4,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上添加磁性部400,并将磁性部400用作吸附部。以下,对磁性部400详细地进行说明。

在旋转阳极型的x射线管装置中,为了收束旋转体支撑机构215的旋转驱动力即励磁线圈214产生的磁场,存在在固定部300的外周配置圆筒形状的磁性部400的情况。对磁性部400使用强磁性体、例如纯铁。磁性部400配置于固定部的外周,从而励磁线圈214产生的磁场会收束于磁性部400,能够使旋转圆筒部301效率良好地旋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将该磁性部400用于吸附脱落的固体润滑膜,使磁性部400与磁铁303接触。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磁性部400与磁铁303一同成为吸附部。磁铁303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使磁性部400与磁铁303接触,从而磁性部400磁化,因此,具有磁力的部分的面积扩大,脱落的固体润滑膜如图4中的点线箭头所示地吸附于磁性部400或磁铁303。也就是说,相比第一实施方式,能够提高固体润滑膜的捕捉率。另外,固定部300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由铜构成,因此抑制从磁铁303及磁性部400产生的磁力向旋转轴承304的传递。

此外,在由于使磁铁303和磁性部400接触而成为旋转驱动力的励磁线圈214产生的磁场紊乱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例如磁铁303的附近设置用于修正磁场的修正线圈。

以上,在所述的本实施方式中配置为使磁铁303与磁性部400接触。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磁性部400及磁铁303吸附脱落的固体润滑膜,防止固体润滑膜的飞溅。

(第三实施方式)

使用图5,对第三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上添加磁铁500作为吸附部。以下,对磁铁500详细地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固定部300内的底部设置磁铁500。磁铁500是圆板形状的永磁铁,例如使用与用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永磁铁相同的磁铁。在图5中,配置磁铁500的位置为远离作为发热部的阳极212的位置,在x射线管210内成为相对低温,因此是比使用的永磁铁的居里点低的温度。另外,磁铁500与旋转轴承304不直接接触,在两者之间具有铜制的固定部300。

脱落的固体润滑膜不仅成为x射线管210内的放电的原因,还可能因向内环304a及轴承滚珠304b、内环304c的表面的再次附着而使旋转轴承304的摩擦增加。通过在固定部300内的底部设置磁铁500,从而脱落到固定部300的圆筒部内的固体润滑膜如图5中的点线箭头501所示地吸附于磁铁500,因此能够防止向旋转轴承304的再次附着、向x射线管210的飞溅。

以上,在所述的本实施方式中,设置磁铁303,并且在固定部300内的底部设置磁铁500。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磁铁500及磁铁303吸附脱落的固体润滑膜,防止固体润滑膜向旋转轴承304的再次附着、飞溅。

(第四实施方式)

使用图6,对第四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300的一部分由强磁性体构成,并且磁铁600配置于外封件213外。本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结构类似,因此对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的点即固定部300和磁铁600详细地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300由铁制固定部300-1和铜制固定部300-2构成。

铁制固定部300-1由强磁性体、例如纯铁构成,呈带台阶圆柱形状。在外封件213的外侧且在铁制固定部300-1的直径小的圆柱部分的外周配置圆环形状的磁铁600。除了安装的位置外,磁铁600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磁铁300相同的结构。

铜制固定部300-2由顺磁性体、例如铜构成,呈圆筒形状。在铁制固定部300-1及铜制固定部300-2的外周配置圆筒形状的磁性部400。除了旋转轴219方向的长度外,磁性部400为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磁性部400的内表面配置铁制固定部300-1和铜制固定部300-2,因此磁性部400也可以成为连接两者的部件。

根据这样的结构,磁铁600的磁力传递至与磁铁600接触的铁制固定部300-1及与铁制固定部300-1接触的磁性部400,因此在x射线管210内,铁制固定部300-1及磁性部400成为吸附部。即,脱落的固体润滑膜吸附于铁制固定部300-1或磁性部400,因此能够防止向旋转轴承304的再次附着、向x射线管210的飞溅。

另外,带磁力的磁铁600及铁制固定部300-1、磁性部400和旋转轴承304不直接接触,隔着铜制固定部300-2。即,抑制磁铁600的磁力对旋转轴承304的磁化,不会使旋转轴承304的摩擦增加。

进一步地,在外封件213的外侧配置磁铁600,因此只要在对x射线管210进行加热的脱气处理后安装磁铁600即可,相比第一~第三实施方式,x射线管装置101的制造变得容易。另外,能够利用绝缘油冷却磁铁600,因此,相比第一~第三实施方式,能够使用居里点低的永磁铁。

以上,在所述的本实施方式中,将固定部300的一部分即铁制固定部300-1由强磁性体构成,而且在处于外封件213的外侧的铁制固定部300-1设置磁铁600。进一步地,在外封件213内,在铁制固定部300-1的外周配置磁性部400。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铁制固定部300-1及磁性部400吸附脱落的固体润滑膜,防止固体润滑膜向旋转轴承304的再次附着、飞溅。

(第五实施方式)

使用图7对第五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取代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永磁铁,而是使用电磁铁作为吸附部。以下,对构成作为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点的电磁铁的磁线圈700和磁性部400详细地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配置于固定部300的外周的磁性部400卷绕磁线圈700。磁性部400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为圆筒形状的强磁性体,由例如纯铁构成。磁线圈700是用陶瓷等涂敷铜等裸线进行绝缘而成,优选在真空中不产生气体的结构。利用电力供给线701向磁线圈700供给电力。

另外,电力供给线701通过密封而在外封件213的内和外连接。磁线圈700与磁性部400成为同电位,因此在磁性部400相对于接地电位具有数十kv程度的电位差的情况下,在电力供给线701与电源之间连接绝缘变压器。此外,在使阳极212的电位为接地电位的所谓阳极接地型的x射线管装置中,无需绝缘变压器。

当从电力供给线701向磁线圈700供给电力时,磁性部400具有磁力,脱落的固体润滑膜被吸附于磁性部400。通过在磁性部400吸附固体润滑膜,从而能够防止固体润滑膜的飞溅。

此外,无需始终进行向磁线圈700的电力供给,可以根据旋转体支撑机构215的工作状况进行电力供给。即,只要通过系统控制装置124,使与向励磁线圈214的电力供给同步地向磁线圈700供给电力即可。根据这样地进行动作,在旋转轴承304旋转的期间,脱落的固体润滑膜吸附于磁性部400,因此能够防止因固体润滑膜向旋转轴承304的再次附着而引起的问题,并且能够节约向磁线圈700的电力供给。

(第六实施方式)

使用图8对第六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取代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永磁铁,使用电磁铁作为吸附部。以下,对构成与第四实施方式不同的点即电磁铁的磁线圈800详细地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封件213的外侧切铁制固定部300-1的直径小的圆柱部分的外周卷绕磁线圈800。铁制固定部300-1与第四实施方式同样地由强磁性体、例如纯铁构成。磁线圈800也是用陶瓷等涂敷铜等的裸线进行绝缘而成,也可以用釉、乙烯等树脂对裸线进行绝缘而成。磁线圈800与铁制固定部300-1成为同电位,因此在铁制固定部300-1相对于接地电位具有数十kv程度的电位差的情况下,在磁线圈800与电源之间连接绝缘变压器。此外,在使阳极212的电位为接地电位的所谓阳极接地型的x射线管装置中,无需绝缘变压器。

可以始终进行向磁线圈800的电力供给,也可以与第五实施方式同样地,通过系统控制装置124,与向励磁线圈214的电力供给同步。通过与向励磁线圈214的电力供给同步,从而在旋转轴承304旋转的期间,使脱落的固体润滑膜吸附于磁性部400,因此能够防止因固体润滑膜向旋转轴承304的再次附着而引起的问题,并且能够节约向磁线圈800的电力供给。

(第七实施方式)

使用图9对第七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在第六实施方式的结构添加磁铁900及磁铁901作为吸附部。以下,对磁铁900及磁铁901详细地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旋转圆筒部301的内壁设置磁铁900和磁铁901。磁铁900和磁铁901均为圆环形状的永磁铁,例如,使用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永磁铁相同的磁铁。

根据这样的结构,相比第六实施方式,对脱落的固体润滑膜进行吸附的部位增加,因此能够提高固体润滑膜的捕捉率。另外,吸附于磁铁900或磁铁901的固体润滑膜受旋转的旋转圆筒部301的离心力而被挤压于旋转圆筒部301的内壁。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设置磁铁900和磁铁901两个磁铁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为磁铁900和磁铁901的任一个磁铁,也可以在旋转圆筒部301的内表面设置三个以上的磁铁。配置磁铁的部位地点优选为不使励磁线圈214产生的磁界紊乱的位置。在将磁铁配置于使励磁线圈214产生的磁场紊乱的位置的情况下,也可以设置用于修正磁场的修正线圈。

以上,对多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例如,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磁铁500可以不是永磁铁,而由电磁铁构成。在将磁铁500由电磁铁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与第五实施方式同样地,与向励磁线圈214的电力供给同步地使磁铁500动作。另外,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磁铁600配置于磁性部400的外周。

另外,本发明也可以适当地组合多个实施方式来使用。例如,可以将在第七实施方式所说明的在旋转圆筒部301的内壁设置的磁铁900与第一至第五中任一个实施方式组合来使用。

符号说明

1—x射线ct装置,100—扫描台架部,101—x射线管装置,102—旋转圆盘,103—准直器,104—开口部,105—床位,106—x射线检测器,107—数据收集装置,108—龙门控制装置,109—床位控制装置,110—x射线控制装置,120—操作台,121—输入装置,122—图像运算装置,123—存储装置,124—系统控制装置,125—显示装置,210—x射线管,211—阴极,212—阳极,213—外封件,214—励磁线圈,215—旋转体支撑,216—电子束,217—x射线,218—放射窗,219—旋转轴,220—容器,300—固定部,300-1—铁制固定部,300-2—铜制固定部,301—旋转圆筒部,302—旋转轴部,303—磁铁,304—旋转轴承,304a—内环,304b—轴承滚珠,304c—内环,305—衬垫,306—点线箭头,307—虚线箭头,400—磁性部,500—磁铁,501—点线箭头,600—磁铁,700—磁线圈,701—电力供给线,800—磁线圈,900—磁铁,901—磁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