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55355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开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开关,例如可由单手的手指对在电动工具上设置的多个控制电路分别进行切换的触发开关。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具有能够分别地切换多个控制电路的触发开关的电动工具,具有汽车轮胎更换用的车轮螺母的紧固工具。

所述紧固工具在筒体壳50中的把持部的基部配置有对旋转部13的旋转方向进行切换的正反切换杆15。另外,所述紧固工具在设于所述把持部的下端部的操作面板壳体部52的侧面部配置有强弱切换开关59(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1及图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67910号公报

但是,所述紧固工具的所述强弱切换开关59和所述正反切换杆15配置在分开的位置。因此,操作者不能够利用单手的手指操作所述正反切换杆15和所述强弱切换开关59,需要使用双手。其结果,所述紧固工具具有操作性差的问题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点,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由单手的手指分别切换多个控制电路且操作性良好的开关。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开关具有:印刷配线基板;第一、第二配线图案,其在所述印刷配线基板的一面上配线;第一、第二曲柄部件,其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印刷配线基板的一面上;切换用第一滑动体,其与所述第一曲柄部件一体地转动,并且在所述第一配线图案上滑动;切换用第二滑动体,其与所述第二曲柄部件一体地转动,并且在所述第二配线图案上滑动,将所述第一曲柄部件和所述第二曲柄部件配置在可由单手的手 指进行操作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通过由单手的手指操作第一、第二曲柄部件,能够分别地操作多个控制电路,可得到操作性良好的开关。

作为本发明的一方面,也可以经由被可转动地支承的操作杆使所述第一曲柄部件转动。

根据该方面,通过利用所述操作杆能够利用杠杆原理以较小的操作力对第一曲柄部件进行操作,操作性提高。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也可以具有:触发器;柱塞,其被安装在一端部的所述触发器向轴心方向按压;控制用滑动体,其配置在所述柱塞,并且在所述印刷配线基板的另一面上滑动。

根据本方面,也能够适用于触发开关,可得到通用性高的开关。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也可以具有第一切换部件和第二切换部件,所述第一切换部件沿着轴心方向可往复移动地被支承且使所述第一曲柄部件转动,所述第二切换部件沿着轴心方向可往复移动地被支承且使所述第二曲柄部件转动,将所述第一切换部件和所述第二切换部件配置在可由单手的手指进行操作的位置。

根据本方面,通过由单手的手指操作第一、第二切换部件,能够分别地操作多个控制电路,可得到操作性良好的开关。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电动工具在主体壳的表面中的、由握持所述主体壳的手柄的单手的手指可进行操作的位置配置有上述的第一、第二切换部件。

特别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电动工具只要在主体壳的表面中的、由握持所述主体壳的手柄的单手的手指可进行操作的位置配置有第一、第二切换部件即可。

根据本发明,通过由握持手柄的单手的手指操作第一、第二切换部件,能够分别地切换多个控制电路,可得到操作性良好的电动工具。

作为本发明的一方面,也可以利用所述第一切换部件切换电动机的旋转方向。

根据本方面,由于能够由单手的手指任意地切换电动机的旋转方向,故而可得到使用性良好的电动工具。

作为本发明的其他方面,也可以由所述第二切换部件切换电动机的旋转输出。

根据本方面,由于能够由单手的手指任意地切换电动机的旋转输出,故而可得到使用性良好的电动工具。

附图说明

图1是组装有本发明的开关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驱动器的立体图;

图2是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到的图1中图示的电动驱动器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开关单体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从图3所示的开关将第一罩及第一、第二切换部件去除后的情况的立体图;

图5是图3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从与图5的分解立体图不同的视角观察到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表示印刷配线基板和第一、第二滑动体的接触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在图7所示的印刷配线基板的上面设置的正转、反转切换用配线图案的平面图;

图9是表示在图7所示的印刷配线基板的上面设置的强、中、弱输出切换用配线图案的平面图;

图10是图3所示的开关的第一、第二切换部件的立体图;

图11是从与图10的立体图不同的视角观察到的第一、第二切换部件的立体图;

图12是图3所示的开关的中央纵向剖面图;

图13是将图12的主要部分放大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14是图3所示的开关的纵向剖面图;

图15是图3所示的开关的横向剖面图;

图16是表示以与图15所示的横向剖面图不同的高度切断的情况的横向剖面图;

图17是图1所示的开关的电路图;

图18是组装有本发明的开关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动驱动器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19是组装有本发明的开关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动驱动器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20是组装有本发明的开关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电动驱动器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21是组装有本发明的开关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电动驱动器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22是组装有本发明的开关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电动驱动器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标记说明

10:电动驱动器

11:主体壳

12:握持部

14:旋转部(アンビル)

15:操作孔

16:操作孔

20:触发开关

21:触发开关主体

22:第一罩

23:肋

25:第二罩

26:肋

28:轴部

30:印刷配线基板

31:切出片

32:端子

33:连接器

40:第一曲柄部件

41:第一转动轴

42:第一切换突部

44:第一螺旋弹簧

45:第一小球

50:第一滑动体

51:滑动片

52:滑动片

55:第二滑动体

56:滑动片

57:滑动片

60:第二曲柄部件

61:第二转动轴

62:第二切换突部

64:第二螺旋弹簧

65:第二小球

70:柱塞

71:操作台

72:操作轴

73:嵌合孔

74:复位螺旋弹簧

75:插入槽

76:插入槽

77:接通断开用滑动体

78:滑动电阻用滑动体

80:触发器

81:加强肋

82:限位突部

85:操作杆

86:轴孔

87:切换突部

88:卡合槽

90:第一切换部件

91:切换用突部

92:卡合槽

95:第二切换部件

96:切换用突部

97:嵌合孔

98: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22的附图对本发明的开关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及图17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关适用于组装到电动驱动器10的主体壳11的触发开关20。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对附图表示的构成进行了说明的基础上,使用表示“上”、“下”、“左”、“右”等方向的用语以及包含这些用语的其他用语,但使用这些用语的目的是为了通过附图容易理解实施方式。因此,这些用语不限于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实际使用时的方向,不应由这些用语限定地解释权利要求记载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电动驱动器10将触发开关20组装到主体壳11的握持部12的基部。另外,所述电动驱动器10在所述握持部12的下端部设有可拆装地连接未图示的充电蓄电池的连接台13。

而且,所述电动驱动器10由从所述触发开关20输出的控制信号来控制具有场效应晶体管(FET)的控制电路(未图示)。而且,所述电动驱动器10通过经由所述控制电路对电动机(未图示)供给所述充电蓄电池的电力,以所希望的旋转方向及所希望的旋转力转动旋转部14。

所述触发开关20如图3所示地具有触发开关主体21、第一、第二切换部件90、95。

所述触发开关主体21如图5、6所示地,在组装第一、第二罩22、25而形成的壳体内组装有印刷配线基板30、第一、第二曲柄部件40、60、柱塞70等内部构成部件。另外,所述触发开关主体21具有触发器80、操作杆85。

第一罩22如图5、图6所示地为箱形状的树脂成型件。而且,所述第一罩22在相对的内侧面突设有一对肋23、23(图6)。将后述的印刷配线 基板30定位在所述肋23、23上。另外,所述第一罩22在其上面缘部形成有一对半圆形的切口部24a、24b。另外,所述第一罩在其侧壁的缘部设有用于将后述的柱塞70的操作轴72插入的半圆形的切口部24c。而且,所述第一罩22如图15所示地在与后述的第二罩25相对的内侧面设有定位凹部22a、22b、22c及定位凹部22d、22e、22f。这些定位凹部22a~22f在对后述的第一、第二曲柄部件40、60进行操作时,用于使操作者感到喀嗒感。

第二罩25如图5所示地为具有与所述第一罩22同一开口面积的箱形树脂成形件。而且,所述第二罩25在相对的内侧面突设有一对肋26、26。在所述肋26、26将后述的印刷配线基板30定位。另外,所述第二罩25在其上面的缘部形成有一对半圆形的切口部27a、27b并且突设有轴部28。另外,所述第二罩25在其侧壁缘部设有用于将后述的柱塞70的操作轴72插入的半圆形的切口部27c。而且,所述第二罩25在与所述第一罩22相对的侧壁设有狭缝29(图6)。另外,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轴部28以将其上端部热铆接后的状态进行图示。

印刷配线基板30如图7所示地在其一边形成有切出片31。另外,所述印刷配线基板30在其上面形成有以不同的两点为中心的两组圆弧状的配线图案。

一组配线图案用于切换旋转部14的旋转方向(图8),使第一滑动体50的滑动片51、52滑动。所述配线图案由共同配线图案34、与所述共同配线图案34同心圆状地配置的正、反转切换用配线图案35a、35b形成。而且,所述正转切换用配线图案35a和所述反转切换用配线图案35b夹着中立位置而不连续且对称地配置。

剩余的其他一组配线图案用于切换旋转部14的旋转输出(图9),使第二滑动体55的滑动片56、57滑动。所述配线图案由共同配线图案36、与所述共同配线图案36同心圆状地配置的强、中、弱输出切换用配线图案37b、37a、37c形成。而且,所述强、中、弱输出切换用配线图案37b、37a、37c以规定的间距配置在同一圆周上。

另外,所述印刷配线基板30在其下面平行地并设有接通断开用配线图案、滑动电阻用配线图案。所述接通断开用配线图案在同一直线上不连续地印刷配线形成有一组导电体。同样地,所述滑动电阻用配线图案在同一 直线上不连续地印刷配线有导电体及滑动电阻。另外,所述滑动电阻用配线图案的所述滑动电阻在其两端部配置有导电部。

另外,所述印刷配线基板30的切出片31经由以规定的间距并设有多个端子32的连接器33与外部电路连接。

第一曲柄部件40如图5、6所示地用于切换所述旋转部14的旋转方向。

所述第一曲柄部件40如图5所示地在其上面突设第一转动轴41,并且使第一切换突部42从所述第一转动轴41的上端部延伸。

另外,第一曲柄部件40在其外周面设有第一收纳孔43。所述第一收纳孔43经由第一螺旋弹簧44以可出入的方式收纳第一小球45。所述第一小球45用于对操作者赋予喀嗒感。

而且,第一曲柄部件40如图6所示地在其下面设有用于配置后述的第一滑动体50的第一台阶部46。所述第一台阶部46在其角部形成有用于将后述的第一滑动体50的压入部50a压入的第一压入槽47。

所述第一滑动体50从将其一端部弯曲而形成的压入部50a平行地并设有两个滑动片51、52(图7)。所述滑动片51、52为了提高接触可靠性而构成双触点构造。

另外,后述的第二滑动体55也同样地,从将其一端部弯曲而形成的压入部55a平行地并设有两个滑动片56、57。所述滑动片56、57为了提高接触可靠性而构成双触点构造。

第二曲柄部件60如图5所示地用于将所述旋转部14的旋转力切换成强、中、弱三级。

第二曲柄部件60在其上面突设第二转动轴61,并且从所述第二旋转轴61的上端部延伸有第二切换突部62。

另外,第二曲柄部件60在其外周面设有第二收纳孔63。所述第二收纳孔63经由第二螺旋弹簧64以可出入的方式收纳第二小球65。所述第二小球65用于对操作者赋予喀嗒感。

而且,第二曲柄部件60如图6所示地在其下面设有用于配置后述的第二滑动体55的第二台阶部66。所述第二台阶部66在其角部形成有用于将所述第二滑动体55的压入部55a压入的第二压入槽67。

柱塞70如图5所示地在操作台71的相对的侧面中的一侧面突设操作 轴72,在另一侧面与所述操作轴72同轴心地设有嵌合孔73。所述操作轴72在其前端侧设有卡合肋72a。另外,在所述嵌合孔73插入复位螺旋弹簧74。而且,所述操作台71在其上面并设有两条插入槽75、76。所述插入槽75、76以与所述操作轴72平行的方式形成。所述插入槽75、76用于分别配置后述的接通断开用滑动体77、滑动电阻用滑动体78。而且,所述插入槽75、76在其相对的内侧面的中央部分别形成有压入用切口部75a、76a。

接通断开用滑动体77如图5所示,具有其两端被一分为二的双触点构造,将其中央部的两侧缘部弯曲而形成有弹性爪部77a。

而且,所述接通断开用滑动体77通过将所述接通断开用滑动体77的弹性爪部77a压入在所述柱塞70的插入槽75设置的压入用切口部75a来防止脱落。

滑动电阻用滑动体78如图5所示地为将其两端一分为二的双触点构造,将其中央部的两侧缘部弯曲而形成有弹性爪部78a。

而且,所述滑动电阻用滑动体78通过将所述滑动电阻用滑动体78的弹性爪部78a压入在所述柱塞70的插入槽76设置的压入用切口部76a来防止脱落。

触发器80为截面コ形的成形件,在其相对的内侧面架设有加强肋81。所述加强肋81在其中央上面突设有限位突部82。

而且,所述触发器80如图12所示地,在设于撞块的内侧面的卡合承受部83上卡合在所述柱塞70的操作轴72的前端侧设置的卡合肋72a,从而与所述柱塞70一体化。

操作杆85如图5、6所示地在其中央设有轴孔86。而且,所述操作杆85在其一端部突设切换突部87,并且在其另一端部设有卡合槽88。

而且,所述操作杆85通过将在所述第二罩25突设的所述轴部28插通轴孔86,被可转动地支承。

第一切换部件90如图10、11所示地具有截面椭圆形的棒形状,可滑动地插入所述主体壳11的操作孔15(图1、2)中。另外,所述第一切换部件90在从其一侧侧面突出的切换用突部91的前端面形成有卡合槽92。所述卡合槽92与第一曲柄部件40的第一切换突部42卡合。

第二切换部件95如图10、11所示地具有截面椭圆形的棒形状,可滑 动地插入所述主体壳11的操作孔16。另外,所述第二切换部件95在从其底面突出的切换用突部96的下端面形成有嵌合孔97。所述嵌合孔97与第二曲柄部件60的第二切换突部62卡合。

对由上述的构成部件构成的触发开关20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在设于柱塞70的插入槽75的压入用切口部75a组装有接通断开用滑动体77的弹性爪部77a。同样地,在设于柱塞70的插入槽76的压入用切口部76a组装有滑动电阻用滑动体78的弹性爪部78a。另外,将复位螺旋弹簧74插入所述柱塞70的嵌合孔73中。

另外,在第一曲柄部件40的第一收纳孔43组装有第一螺旋弹簧44及第一小球45。同样地,在第二曲柄部件60的第二收纳孔63组装有第二螺旋弹簧64及第二小球65。

而且,将第一滑动体50的压入部50a压入第一曲柄部件40的第一压入槽47并组装。同样地,将第二滑动体55的压入部55a分别压入第二曲柄部件60的第二压入槽67并组装。

而且,将印刷配线基板30在第二罩25的肋26、26定位,使所述印刷配线基板30的切出片31从狭缝29突出。接着,将第一、第二曲柄部件40、60的第一、第二转动轴41、61分别与第二罩25的半圆形的切口部27a、27b嵌合。另外,将所述柱塞70的操作轴72与所述第二罩25的半圆形的切口部27c嵌合。另外,将第一罩22在所述第二罩25上组装并一体化。由此,形成图17所示的电路。另外,第一、第二曲柄部件40、60的第一、第二切换突部42、62分别从所述第一、第二罩22、25突出。

另外,在所述印刷配线基板30的切出片31上组装连接器33。而且,在所述操作杆85的卡合槽88上卡合第一曲柄部件40的第一切换突部42。另外,将所述第二罩25的轴部28插通所述操作杆85的轴孔86并将突出的所述轴部28的上端部热铆接。接着,在设于所述柱塞70的操作轴72的前端侧的卡合肋72a上卡合触发器80的卡合承受部83,由此将所述触发器80与所述柱塞70一体化。

另外,在第一曲柄部件40的第一切换突部42上卡合第一切换部件90的卡合槽92。另外,在第二曲柄部件60的第二切换突部62上卡合第二切换部件95的嵌合孔97。然后,通过在电动驱动器10的操作孔15、16上组 装触发开关20的第一、第二切换部件90、95,从而完成组装操作。

接着,对所述触发开关20的操作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12所示,对第一切换部件90位于中立位置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第一切换部件90位于中立位置时,将切换突部87在第一切换部件90的卡合槽92卡合的所述操作杆85也在中立位置定位。此时,触发器80的限位突部82位于操作杆85的轴心上。而且,组装在所述第一曲柄部件40的第一滑动体50也位于中立位置。因此,如图8所示,第一滑动体50的滑动片51与共同配线图案34接触,但滑动片52不与配线图案接触。

而且,即使拉所述触发器80,操作杆85的前端部与在所述触发器80设置的限位突部82抵接,不将所述触发器80拉入。因此,柱塞70不能够在轴心方向上滑动,配置在操作台71上的接通断开用滑动体77及滑动电阻用滑动体78不在印刷配线基板30的下面滑动。

接着,若将图12所示的第一切换部件90从纸面的里侧向跟前侧压出,则与第一切换部件90的卡合槽92卡合的操作杆85的切换突部87被向纸面的跟前侧按压。因此,所述操作杆85以第二罩25的轴部28为中心而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其结果,所述操作杆85的轴心从所述触发器80的限位突部82偏移。而且,将第一切换突部42卡合在所述操作杆85的卡合槽88上的第一曲柄部件40以其第一转动轴41为中心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因此,在所述第一曲柄部件40设置的第一滑动体50在印刷配线基板30的上面滑动。其结果,如图8所示,滑动片51与共同配线图案34接触且滑动片52与正转切换用配线图案35a接触。此时,在第一曲柄部件40的第一小球45从第一罩22的定位凹部22b(图15)脱离后,落入到定位凹部22c中,由此使操作者感到喀嗒感。

另一方面,在第二切换部件95在中输出位置(图9)定位的情况下,将第二切换突部62嵌合在第二切换部件95的嵌合孔97的第二曲柄部件60也处于中立位置。因此,组装在所述第二曲柄部件60上的第二滑动体55的滑动片56与共同配线图案36接触,并且滑动片57与中输出切换用配线图案37a接触。因此,第二滑动体55与用于以强、中、弱输出中的中输出将旋转力输出的控制电路电连接。

而且,若将所述触发器80拉入,则将柱塞70压入。因此,对抗复位螺旋弹簧74的弹力,所述柱塞70沿着轴心方向滑动。因此,在柱塞70的操作台71的上面设置的接通断开用滑动体77及滑动电阻用滑动体78在印刷配线基板30的下面滑动。而且,最初,滑动电阻用滑动体78的两端部与滑动电阻用配线图案接触而短路。但此时,接通断开用滑动体77的两端不与接通断开用配线图案接触。因此,控制信号不向用于控制电动机的控制电路输出,电动机不旋转。

另外,若将触发器80拉入,则接通断开用滑动体77与接通断开用配线图案接触而短路,向控制电路供给电流。而且,随着将触发器80拉入,滑动电阻用滑动体78在滑动电阻用配线图案上滑动,电阻发生变化。因此,随着电阻的变化,将控制信号向控制电路输出。基于该控制信号,经由控制电路的场效应晶体管向电动机供电,使电动机旋转。因此,旋转部14在中输出的旋转力下开始向正转方向旋转。另外,若将触发器80拉入,则根据所述触发器80的拉入量,电阻增大。因此,控制信号增大,电动机的转速增大,达到最高转速。

接着,若将所述触发器80的拉入解除,则以复位螺旋弹簧74的弹力将柱塞70压回。因此,接通断开用滑动体77及滑动电阻用滑动体78向与前述相反的方向滑动,随着滑动电阻的减少,电动机的转速降低。而且,在电动机的旋转停止之后,触发器80完全回归到原始位置。

接着,若将图12所示的第一切换部件90从纸面跟前侧超过中立位置压入里侧时,所述操作杆85以轴部28为中心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因此,将第一切换突部42卡合在所述操作杆85的卡合槽88的第一曲柄部件40绕顺时针方向转动。由此,第一曲柄部件40以第一转动轴41为中心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因此,在所述第一曲柄部件40设置的第一滑动体50在印刷配线基板30的上面滑动。其结果,在图8中,滑动片51与共同配线图案34接触且滑动片52与反转切换用配线图案35b接触。此时,第一曲柄部件40的第一小球45从第一罩22的定位凹部22c(图15)通过定位凹部22b。接着,所述第一小球45落入定位凹部22a,由此操作者感到两次喀嗒感。

同样地,若将图12所示的第二切换部件95从纸面的跟前侧压入里侧, 则第二曲柄部件60以第二转动轴61为中心向逆时针方向转动。而且,组装到所述第二曲柄部件60上的第二滑动体55从中输出切换用配线图案37a切换到强输出切换用配线图案37b,与控制强输出的控制电路电连接。此时,第二曲柄部件60的第二小球65在从第一罩22的定位凹部22e拔出后,落入定位凹部22f,从而使操作者感到喀嗒感。

而且,与上述同样地,若将触发器80压入,则柱塞70在轴心方向上滑动,从而接通断开用滑动体77及滑动电阻用滑动体78在印刷配线基板30的下面滑动,与上述同样地输出控制信号。因此,旋转部14在强输出的旋转力下反转。

另外,根据需要,通过将第二切换部件95从纸面的里侧最后压出到跟前侧,也能够在弱输出的旋转力下使旋转部14旋转。

第二实施方式如图18所示,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所述主体壳11倾斜安装有第二切换部件95。由此,能够提高操作性并且防止误操作。另外,所述第二切换部件95在其两端面分别突设有突起98。由此,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误操作。

其他方面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同样,故而对同一部分标注同一标记并省略说明。

第三实施方式如图19所示,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将第二切换部件95的两端部的截面形状形成为梯形。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误操作。

其他方面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同样,故而对同一部分标注同一标记并省略说明。

第四实施方式如图20所示,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将第二切换部件95的两端部的截面形状形成为梯形且在所述主体壳11上倾斜安装。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高操作者的操作性并且防止误操作。

另外,在所述第二切换部件95的两端面分别突设有突起98。由此,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误操作。

第五实施方式如图21所示,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将第一、第二切换部件90、95邻接配置。

根据本实施方式,操作者无需大幅度移动手指进行操作,可得到容易操作的触发开关。

另外,在第一、第二切换部件90、95的邻接的前端面之间设有台阶。用于防止误操作。

第六实施方式如图22所示,与上述第五实施方式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二切换部件95的两端面分别设有突起98。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所述突起98,更加不容易误操作。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旋转力切换成强、中、弱三级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以强、弱那样地两级地切换。另外,旋转力不限于三级,也可以四级或者五级地切换。另外,本发明的开关不仅切换电动工具的旋转方向、旋转力,也可以用于切换成其他动作状态的用途。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对适用于触发开关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适用于切换其他的控制电路的开关。

另外,对所述开关适用于电动驱动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适用于其他的电动工具、例如冲击驱动器、电动锯。

另外,本发明的电动工具不限于具有上述的内部构造的开关,只要在主体壳的表面中的能够由握持所述主体壳的手柄的单手的手指进行操作的位置配置有第一、第二切换部件的构成即可。另外,切换部件也可以为三个以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