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型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3203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作为设置于例如发动机舱中的车载电子控制装置的防水型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在内置有发热部件的防水密封壳体内与外部空气之间设有防水过滤器,从而保护防水密封结构的呼吸通气结构的改良。



背景技术:

将电路基板密封收容在由基座和盖子构成的壳体内,该电路基板上搭载有包含发热部件的电路部件、和一部分从壳体露出的外部布线用的连接器外壳,并且在基座、盖子以及连接器外壳的接合面上涂有防水密封材料,在具有该结构的防水型控制装置中,现有技术下,在盖子或基座上设置防水过滤器以将壳体内部的气体释放到大气中,从而防止因为基于壳体内部的发热部件的温度升高所产生的壳体内外的气压差而导致壳体结构发生变形或者气密密封结构损坏。

防水过滤器由包含多个微细气孔的扁平多孔材料构成,其中,该微细气孔阻止水滴流入并通过壳体内,且可使大气自由通过,但是,对于该多孔材料的安装结构进行了研究,以防其因直接被水淋到而发生污损。

作为广泛使用的形态之一,存在将防水过滤器设置于盖子侧的情况,但是,盖子是最容易直接被水淋到的部分,从而需要用于防止在高压清洗等时直接淋到水的通气结构,从而存在该结构复杂且价格高昂这一问题点。

作为广泛使用的另一形态,存在将防水过滤器设置于基座的背面部的情况,该情况下,虽然位于高压清洗时不易直接淋到水的有利位置,但是,在上述基座是由板金或铝压铸件制成的基座的情况下,存在防水过滤器的单体的粘接固定困难这一问题点。

另外,在上述基座是由树脂制成的基座的情况下,虽然能够通过热熔接轻松地固定防水过滤器,但是,存在无法对壳体内部产生的热进行导热并释放这一问题点。

另一方面,与线束连接的连接器外壳周围是不易直接淋到水的位置和考虑到周边结构的最有利的位置。

例如,根据下述专利文献1“防水壳的通气结构”的图1可知,在线束19的连接器20上,形成有多个用于使连接器20的内部与大气连通的通气孔23,通过熔接等将兼具通气性和防水性的防水过滤器24安装至该通气孔23。收容于防水壳11内的电路基板16的连接器17上,形成有1个或多个使线束19的连接器20的内部与防水壳11的内部连通的连通孔25。于是,通过连接器20、17的通气孔23和连通孔25而使防水壳11内和连接器20的内部两者与大气连通,从而能够防止因为负压而引起的吸水,由此能够防止连接器20内部的短路和电路基板16的短路这两方面的短路。

另外,根据下述专利文献2“防水壳体”的图9、图12可知,在收容电子基板15的防水壳体300的盖子18上设有通气孔20,从盖子18的外表面起,配置有由双面粘接密封材料11和过滤器主体12构成的呼吸过滤器10,并且除了与呼吸过滤器10连通且具有倾斜的通气槽26的前端开口部之外,利用遮蔽板24进行封闭。

因此,由于呼吸过滤器由呈迷宫结构的通气槽和遮蔽体构成,因此,无需像现有技术那样在壳体上设置多个通气孔、或者横跨两面设置呼吸过滤器。由此,能够使呼吸过滤器小型化,从而能够抑制成本,进而还可以减少呼吸过滤器的堵塞。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0-228243号公报(图1、第0013-0016段落)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1-165748号公报(图8-图12、第0058-0063段落)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1)现有技术的课题的说明

上述专利文献1涉及的“防水壳的通气结构”中,防水过滤器24安装于连接器20侧,并使防水壳11内和连接器20内部两者均与大气连通,从而防止因为吸水而导致连接器20内部短路和电路基板16短路。

因此,虽然防水过滤器24设置于不易直接被水淋到的位置,但是,由于防水过滤器24设置于连接器20内部的狭小空间中,因而通气面积变小,存在防水壳11内与大气之间产生气压差这一问题点。

另外,作为防水型控制装置单体并未内置防水过滤器,因此,存在装置单独无法进行功能检查这一问题点。

在上述专利文献2涉及的“防水壳体”的情况下,在连接器外壳17a、17b的靠近中间部的背面上,在盖子18侧设有具有呈迷宫结构的通气孔的呼吸过滤器10(防水过滤器),其大气开放口成为连接器外壳17a、17b的中间部。

因此,大气开放口位于不易直接被水淋到的位置,但是,盖子18需要具备与连接器外壳17a、17b抵接的开口壁面、和粘接固定呼吸过滤器10且具有通气孔20的内侧壁面,从而成为复杂的盖形状,因而存在至少不易适用于由板金制成的盖子这一问题点。

另外,根据防水壳体的安装方向的情况,大气开放口有可能直接被水淋到,存在无法适用于对于上述安装角度的用途这一问题点。

(2)发明目的的说明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将防水过滤器安装于防水型控制装置的内部,且不需要复杂的安装结构,能够避免大气开放口直接被水淋到的防水过滤器的安装结构。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对应于各种用途中的防水型控制装置的多种安装位置和安装角度,均能够避免直接被水淋到的防水过滤器的安装结构。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涉及的防水型控制装置具备:电路基板,该电路基板被密封收容在由具有安装面的基座和盖子构成的壳体内;连接器外壳,该连接器外壳是安装于电路基板的一边,且从盖子的侧面开口部露出的树脂成型材料;以及多个第一接线端子,该多个第一接线端子被压入连接器外壳的分离壁中,该第一接线端子的一端与电路基板的电路图案连接,另一端与设置于对接侧连接器内部的第二接线端子以接触导电的方式连接,由此将防水型控制装置连接至壳体外部的线束,在该防水型控制装置中,所述连接器外壳具备内侧环状周壁和外侧环状周壁,该内侧环状周壁设置于所述分离壁的内侧,外侧环状周壁设置于分离壁的外侧,并且与对接侧连接器嵌合,并且,在外侧环状周壁的端面部与嵌合于外侧环状周壁的对接侧连接器之间,设有防水填料,用于防止向包含第一接线端子与第二接线端子的接触导电部的封闭空间的浸水。

而且,在分离壁的内面,以紧密接触的方式固定有扁平多孔材料即防水过滤器,该防水过滤器包含阻止水滴流入并通过所述壳体内,且使大气自由通过的多个微细气孔,防水过滤器具有与壳体的内部空间连通的内面部、和与导入外部空气的呼吸通气孔连通的外面部,呼吸通气孔在设置于外侧环状周壁的侧面位置的通气壁的内部沿着贯穿分离壁的方向进入,并在通过连接通气孔将方向转换为与分离壁平行的安装面方向或者反安装面方向之后向大气开放,对于连接通气孔的转换方向,根据基座的安装环境而选择适用安装面方向或者反安装面方向,以使得不易从大气开放口直接淋到水。

发明效果

本发明涉及的防水型控制装置具有如下效果,即:由于防水过滤器安装于连接器外壳的内面,因而装置能够单独进行功能检查,并且,与设置于对接侧连接器的内部的情况相比,防水过滤器的面积增大,从而能够降低内外的气压差。

另外,具有如下效果,即:与将防水过滤器设置于盖子的特设中间壁的现有结构相比,安装结构简单且廉价,能够使用由树脂或板金制成的盖子。

另外,具有如下效果,即:对于连接通气孔的转换方向,只要改变嵌套金属模的插入位置便可适用安装面方向或者反安装面方向,能够应对安装环境以便于避免从大气开放面直接淋到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防水型控制装置的外观图。

图2是图1的连接器连接部的剖视图。

图3是图2的z-z线处的剖视图。

图4是图1的连接器外壳的详细剖视图。

图5是表示针对图1的防水型控制装置的多种安装角度的连接通气孔的开口部的位置的说明图。

图6是关于图1的防水型控制装置的“镜像产品”,表示针对多种安装角度的连接通气孔的开口部的位置的说明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防水型控制装置的外观图。

图8是图7的连接器连接部的俯视图。

图9是图7的连接器外壳的详细剖视图。

图10是图7的连接器外壳的仰视图。

图11是图7的变形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外壳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1)结构的详细说明

在图1的防水型控制装置10a的外观图中,壳体11a由四周具有安装脚且由铝压铸件或者板金制成的基座20a、和由树脂或板金制成的盖子30a构成,该壳体11a中密封收容有搭载之后在图4中说明的连接器外壳50a的电路基板40,连接器外壳50a的一部分和通气壁58a从壳体11a露出。

另外,连接器外壳50a的露出部中插入对接侧连接器12a,且经由线束60a而与外部设备连接。

图2是图1的连接器连接部的剖视图。在图2中,树脂性的连接器外壳50a具备设置于分离壁51a左右的内侧环状周壁53a和外侧环状周壁54a,从壳体11a露出的一侧即外侧环状周壁54a上安装有对接侧连接器12a。

内侧环状周壁53a的三条外周边与图1的盖子30a的开口面之间,经由未图示的防水密封材料抵接,剩余一条外周边与基座20a的一边之间,经由未图示的防水密封材料抵接,在分离壁51a内外的分离位置处,设有用于防止防水密封材料流出的环状突起部53c。

分离壁51a上压入固定有多个第一接线端子52a,第一接线端子52a的一端在正交转换后被焊接至之后在图4中说明的电路基板40上,另一端与设置于对接侧连接器12a上的第二接线端子14导电接触。

此外,分离壁51a上设有细孔59,将壳体11a的内部空间与连接器侧的密封空间连通。

对接侧连接器12a具备由插入有多个第二接线端子14的内侧主体部12x和包围该内侧主体部12x的外侧周壁12y构成的环状空间,连接器外壳50a的外侧环状周壁54a插入该环状空间中。

对接侧连接器12a与图1中的线束60a的嵌套位置处设有未图示的防水机构,但是,对接侧连接器12a与连接器外壳50a之间,通过配置于外侧环状周壁54a的内周面和内侧主体部12x的外周部的防水填料15进行防水。

图3是图2的z-z线处的剖视图。在图3中,对接侧连接器12a的内侧主体部12x中插入有图2中已说明的多个第二接线端子14,进而在该第二接线端子14中插入有第一接线端子52a。

在外侧环状周壁54a的外周存在对接侧连接器12a的外侧周壁12y,但是,z-z线的剖面位置为不存在外侧周壁12y的位置。

在朝向连接器外壳50a的分离壁51a的外侧突出的通气壁58a的内部,设有包含之后在图4中说明的第一和第二通气孔56a、56b的呼吸通气孔56a,各通气孔中设有包含第一和第二连接通气孔57a、57b(参照后述的图4)的连接通气孔57a。但是,也可以去除第一和第二通气孔56a、56b中的任意一个,随之可以去除第一和第二连接通气孔57a、57b中的任意一个。

另外,第一和第二通气孔56a、56b沿上下方向排列,但也可以沿左右方向排列。

图4是图1的连接器外壳的详细剖视图。在图4中,连接器外壳50a固定于电路基板40的一边上,并且焊接有多个直角型的第一接线端子52a。

在压入固定有多个第一接线端子52a的连接器外壳50a的分离壁51a的内壁面上,粘接固定有呈圆形、方形或者椭圆形的扁平多孔材料即防水过滤器55a,该防水过滤器55a具有内面部55a和外面部55b。

此外,使防水过滤器55a的内面部55a的整个面相对于壳体11a的内部空间开放,使外面部55b除了轮廓外周部之外的整个面相对于包含设置于分离壁51a的第一和第二通气孔56a、56b的呼吸通气孔56a开放。

第一通气孔56a经由与其垂直的缩径孔部57d和第二连接通气孔57a而向大气开放,第二通气孔56b经由与其垂直的缩径孔部57d和第二连接通气孔57b而向大气开放,利用第一和第二连接通气孔57a、57b构成连接通气孔57a。此外,本实施方式1中的连接通气孔57a的开口部与基座20a的安装面的同一平面相对,将该产品设为“标准产品”,若使制造连接器外壳50a的金属模的模芯的方向相反,则能够制造得到连接通气孔57a的开口部与基座20a的安装面的反方向(即,盖子30a的方向)的平面相对的“镜像产品(mirror-imageproduct)”。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呼吸通气孔56a构成为:沿着与分离壁51a正交的方向进入,并通过连接通气孔57a而将方向转换为与分离壁51a平行的向上或向下方向,但是,只要能够防止淋到水,呼吸通气孔56a与连接通气孔57a的角度并不限于正交。

(2)作用动作的详细说明

接着,对于实施方式1的防水型控制装置10a的作用、动作进行说明。

在图1、图4中,在密封收容于壳体11a的电路基板40上,搭载有未图示的发热部件,若基于壳体内外的温度差而产生气压差,则壳体11a内部的空气通过防水过滤器55a、呼吸通气孔56a以及连接通气孔57a进行呼吸作用,防止壳体11a发生变形,或者,防止基座20a与盖子30a之间的防水密封材料、连接器外壳50a与基座20a、盖子30a之间的防水密封材料发生龟裂剥离。

此外,关于被连接器外壳50a和对接侧连接器12a密封、且包含第一接线端子52a和第二接线端子14的导电接触部的连接器空间,通过细孔59(参照图2)和壳体11a的内部空间进行呼吸作用。

图5是关于图1所示的“标准产品”,表示针对多种安装角度的连接通气孔57a的开口部的位置的说明图。利用该图,对防水型控制装置10a的安装方向和防水过滤器55a是否被淋到水详细进行说明。

此外,图5中所示的“〇”、“×”、“△”简单表示安装方法是否合适。

在图5中,100简单表示将“标准产品”安装在搁板上表面等进行地板面安装的情况,因此,壳体11a经由其安装脚18而被固定在水平地板面即被安装面19上,在相对于内置在壳体11a中的防水过滤器55a的通气壁58a内,设有呼吸通气孔56a、缩径孔部57d以及连接通气孔57a,连接通气孔57a的开口部与被安装面19相对。

因此,朝向地板面的高压清洗等时的水不会直接淋到连接通气孔57a的开口部上,即使从地板面升起而流入的水到达开口部,由于连接通气孔57a为上升孔,因而水也不会淋到呼吸通气孔56a、防水过滤器55a上。

在图5中,110简单表示将“标准产品”安装于搁板下表面等进行顶面安装的情况,因此,相对于顶面而产生的回弹水流入连接通气孔57a的开口部中,从而水会淋到呼吸通气孔56a、防水过滤器55a上,因而成为不当的安装位置。

此外,在进行顶面安装的情况下,可以认为由于搁板本身或者其他任何障碍物而不会在高压清洗时直接淋到水。

在图5中,120简单表示将“标准产品”安装于垂直壁面上的情况,由于通气壁58a位于上方,因此,若淋到壁面上的水流入连接通气孔57a的开口部中,则防水过滤器55a会被水淋到。但是,若如图5中的300所示那样,将连接通气孔57a设为大径,并在其上部偏心位置处设置小径的缩径孔部57d,则少量的水就不会流入缩径孔部57d中,因而防水过滤器55a不会被水淋到。

在图5中,130简单表示将“标准产品”安装于垂直壁面上的情况,淋到壁面上的水有可能流入连接通气孔57a的开口部中。

但是,该情况下,通气壁58a位于下方位置,呼吸通气孔56a成为上升孔,因而防水过滤器55a不会被水淋到。

在图5中,140简单表示通气壁58a位于上方,且将“标准产品”安装于倾斜地板面上的情况,因此,淋到倾斜地板面上的水从连接通气孔57a的开口部通过,但是,由于连接通气孔57a为上升孔,因而水不会流入连接通气孔57a中,从而防水过滤器55a不会被水淋到。

在图5中,150简单表示通气壁58a位于下方,且将“标准产品”安装于倾斜地板面上的情况,淋到倾斜地板面上的水从连接通气孔57a的开口部通过,但是,由于连接通气孔57a和呼吸通气孔56a均为上升孔,因而防水过滤器55a不会被水淋到。

在图5中,160简单表示通气壁58a位于上方,且将“标准产品”设置于倾斜顶面上的情况,淋到倾斜顶面上的水会经由连接通气孔57a和呼吸通气孔56a流入防水过滤器55a中,因而成为不当的安装位置。

在图5中,170简单表示通气壁58a位于下方,且将“标准产品”设置于倾斜顶面上的情况,淋到倾斜顶面上的水从连接通气孔57a的开口部通过,此时水会流入连接通气孔57a中,但是,由于呼吸通气孔56a为上升孔,因而防水过滤器55a不会被水淋到。但是,需要等待流入连接通气孔57a中的水通过防水型控制装置10a的温度升高或者环境温度升高而蒸发至外部,从而并非理想的安装位置。

图6是关于相对于图1的“标准产品”的“镜像产品”,表示针对多种安装角度的连接通气孔57a的开口部的位置的说明图。此外,图6中所示的“〇”、“×”、“△”与图5同样地简单表示安装方法是否合适。

在图6中,200简单表示对“镜像产品”进行地板面安装的情况,该“镜像产品”中的连接通气孔57a的方向与“标准产品”相反,因此,壳体11a经由其安装脚18而被固定在搁板上表面等的水平地板面即被安装面19上,在相对于内置在壳体11a中的防水过滤器55a的通气壁58a内,设有呼吸通气孔56a、缩径孔部57d以及连接通气孔57a,连接通气孔57a的大气开口部朝向与被安装面19相反的方向。

因此,朝向地板面方向的高压清洗等时的水直接淋到连接通气孔57a的开口部上,而且连接通气孔57a为下降孔,因而水会流入呼吸通气孔56a、防水过滤器55a中,从而是不当的安装位置。

在图6中,210简单表示将“镜像产品”安装于搁板下表面等进行顶面安装的情况,相对于顶面而产生的回弹水淋到连接通气孔57a的开口部上,但是,由于该连接通气孔57a为上升孔,因而水不会淋到呼吸通气孔56a、防水过滤器55a上。

此外,在进行顶面安装的情况下,可以认为由于搁板本身或者其他任何障碍物而不会在高压清洗时直接淋到水。

在图6中,220简单表示将“镜像产品”安装于垂直壁面上的情况,由于通气壁58a位于上方,因此,若水流入连接通气孔57a的开口部中,则防水过滤器55a会被水淋到。但是,若如图6中的300所示那样,将连接通气孔57a设为大径,并在其上部偏心位置处设置小径的缩径孔部57d,则少量的水就不会流入缩径孔部57d中,因而防水过滤器55a不会被水淋到。

在图6中,230简单表示将“镜像产品”安装于垂直壁面上的情况,即使水淋到连接通气孔57a的开口部上,由于该情况下通气壁58a位于下方位置,呼吸通气孔56a成为上升孔,因而防水过滤器55a不会被水淋到。

在图6中,240简单表示通气壁58a位于上方,且将“镜像产品”搭载于倾斜地板面上的情况,高压清洗等时淋到连接通气孔57a的开口部的水会流入呈下降孔的连接通气孔57a和呼吸通气孔56a中,从而防水过滤器55a会被水淋到,因而是不当的安装位置。

在图6中,250简单表示通气壁58a位于下方,且将“镜像产品”搭载于倾斜地板面上的情况,高压清洗等时淋到连接通气孔57a的开口部的水流入连接通气孔57a,但是,由于呼吸通气孔56a为上升孔,因而防水过滤器55a不会被水淋到。但是,需要等待流入连接通气孔57a中的水通过防水型控制装置10a的温度升高或者环境温度升高而蒸发至外部,从而并非理想的安装位置。

在图6中,260简单表示通气壁58a位于上方,且将“镜像产品”设置于倾斜顶面上的情况,由于连接通气孔57a和呼吸通气孔56a均为上升孔,因而,淋到连接通气孔57a的开口部上的水不会流入防水过滤器55a中。

在图6中,270简单表示通气壁58a位于下方,且将“镜像产品”设置于倾斜顶面上的情况,由于连接通气孔57a和呼吸通气孔56a均为上升孔,因而,淋到连接通气孔57a的开口部上的水不会流入防水过滤器55a中。此外,在图6中,可认为260和270的情况与210的情况同样,由于搁板本身或者其他任何障碍物而不会在高压清洗时直接淋到水。

若将图5与图6相对比,则针对防水型控制装置10a的各种安装方向,只要选择“标准产品”或“镜像产品”的任意一种,就可以使防水过滤器55a不被水淋到。

此外,在图5中的120、130的情况以及图6中的220、230的情况下,在壁面安装方式中,连接器外壳50a安装于成为壳体11a的上部顶面侧或者下部地板面侧的方向上,但是,在将其设为水平方向的情况下,由于连接通气孔57a和呼吸通气孔56a均水平,因而若水流入连接通气孔57a,则防水过滤器55a会被水淋到。但是,若将连接通气孔57a设为大径,并在其上部偏心位置处设置小径的缩径孔部57d,则少量的水就不会流入缩径孔部57d中,因而防水过滤器55a不会被水淋到。

另外,在倾斜地板面的情况下,若使用“标准产品”,则连接通气孔57a成为上升孔,在倾斜顶面的情况下,若使用“镜像产品”,则连接通气孔57a成为上升孔,从而防水过滤器55a不会被水淋到。

(3)实施方式1的要点和特征

由以上说明明确可知,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防水型控制装置10a包括:电路基板40,该电路基板40密封收容于由具有安装面的基座20a和盖子30a构成的壳体11a内;连接器外壳50a,该连接器外壳50a是安装于该电路基板40的一边,且从盖子30a的侧面开口露出的树脂成型材料;以及多个第一接线端子52a,该多个第一接线端子52a被压入该连接器外壳50a的分离壁51a中,该第一接线端子52a的一端与电路基板40的电路图案连接,另一端与设置于对接侧连接器12a内部的第二接线端子14以接触导电的方式连接,由此使得所述防水型控制装置10a与壳体11a外部的线束60a连接,连接器外壳50a具备设置于分离壁51a内侧的内侧环状周壁53a、和设置于分离壁51a外侧且与对接侧连接器12a嵌合的外侧环状周壁54a,并且,在外侧环状周壁54a的端面部与嵌合于外侧环状周壁54a的对接侧连接器12a之间,设有防水填料15,用于防止向包含第一接线端子52a与第二接线端子14的接触导电部的封闭空间的浸水。

而且,在分离壁51a的内面上,以紧密接触的方式固定有包含多个微细气孔的扁平多孔材料即防水过滤器55a,该多个微细气孔阻止水滴流入并通过壳体11a内,且使大气自由通过,

防水过滤器55a具有与壳体11a的内部空间连通的内面部55a、和与导入外部空气的呼吸通气孔56a连通的外面部55b,

呼吸通气孔56a在设置于外侧环状周壁54a的侧面位置上的通气壁58a的内部沿着贯穿分离壁51a的方向进入,并通过连接通气孔57a将方向转换为与分离壁51a平行的安装面方向或者反安装面方向之后向大气开放,

对于连接通气孔57a的转换方向,根据基座20a的安装环境而选择适用安装面方向或者反安装面方向,以使不易从大气开放口直接淋到水,这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1相关联。

通过这种结构,具有如下效果,即:由于防水过滤器55a安装于连接器外壳50a的内面,因而装置能够单独进行功能检查,并且,与设置于对接侧连接器12a的内部的情况相比,防水过滤器55a的面积增大,从而能够降低内外的气压差。

另外,具有如下效果,即:与将防水过滤器设置于盖子的特设中间壁上的现有技术相比,安装结构简单且廉价,能够使用由树脂或板金制成的盖子。

另外,具有如下效果,即:对于连接通气孔57a的转换方向,只要改变嵌套金属模的插入位置便可适用安装面方向或者反安装面方向,能够应对安装环境以便于避免从大气开放面直接淋到水。

进而具有如下效果,即:通过将由呼吸通气孔56a、连接通气孔57a构成的通气通道形成为复杂且尺寸长的形状,并将呼吸通气孔56a或连接通气孔57a中的任意一个配置为上升孔,能够避免防水过滤器55a直接被水淋到,并且具有如下经济效果,即:由于呼吸通气孔56a和连接通气孔57a的结构不受对接侧连接器12a的结构影响,因而对于安装有防水过滤器55a的连接器外壳50a、和未安装防水过滤器的现有型的连接器外壳的任意一个,对接侧连接器12a均可通用,从而无需另外制作新的金属模。

进而,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防水型控制装置10a中,外侧环状周壁为1个外侧环状周壁54a,且对接侧连接器也为1个对接侧连接器12a,设置于外侧环状周壁54a的侧面位置的通气壁58a设置在远离外侧环状周壁54a的外壁面的位置、或者设置在所插入的对接侧连接器12a的内部且远离外侧环状周壁54a的开口端的位置,以免妨碍对接侧连接器12a的插入。

以上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2相关联,设有呼吸通气孔56a和连接通气孔57a的通气壁58a被限制在不会妨碍对接侧连接器12a的插入的位置。因此,可以将通气壁58a邻接设置于与对接侧连接器12a相连接的连接位置周围,该对接侧连接器12a设置在考虑到避免直接淋到水的有利位置处。

进而,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防水型控制装置10a中,多个第一接线端子52a沿着与电路基板40的基板面正交的方向设置为上下多段,并且,呼吸通气孔56a由沿着与电路基板40的基板面正交的纵向、或者与基板面平行的横向配置的第一通气孔56a和第二通气孔56b构成,该第一和第二通气孔56a、56b的一端均与防水过滤器55a的外面部55b连通,另一端经由第一连接通气孔57a和第二连接通气孔57b正交转换后向大气开放。

以上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3相关联,与防水过滤器55a的外面部55b连通的第一和第二通气孔56a、56b沿纵向或者横向设置,且在通过第一和第二连接通气孔57a、57b正交转换后向大气开放。因此,即使一个通气孔发生堵塞,也可以通过另一个通气孔进行通气,从而可靠性提高。

进而,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防水型控制装置10a中,连接通气孔57a在与呼吸通气孔56a连通且进行正交转换的位置处设有孔径变小的缩径孔部57d。

以上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4相关联,在与呼吸通气孔56a连通的连接通气孔57a的内部设有缩径孔部。因此,在根据防水型控制装置10a的安装环境的不同,连接通气孔57a水平或者从水平位置稍微倾斜,从而使防水过滤器55a变为低位置的情况下,可以形成流入的水的蓄积部,从而可以防止水流入防水过滤器55a中。

此外,连接通气孔57a内的积水最终被干燥蒸发。

另外,在防水型控制装置10a的安装面大幅倾斜,且连接通气孔57a的开放口直接被水淋到的情况下,通过使用将连接通气孔57a的方向改变后的防水型控制装置10a,能够避免直接被水淋到,并且,通过使连接通气孔57a成为上升孔,从而水不会流入防水过滤器55a中。

这在实施方式2中也是同样的。

进而,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防水型控制装置10a中,缩径孔部57d偏离连接通气孔57a的中心位置,与预定的安装倾斜角相对应地,将缩径孔部57d配置为朝向水的蓄积部变大的方向偏离。

以上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5相关联,在使用与基座20a的安装倾斜角相对应的嵌套金属模的情况下,能够轻松地增多连接通气孔57a中的水滞留量。

这在实施方式2中也是同样的。

进而,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防水型控制装置10a中,在外侧环状周壁54a的内面,设有与壳体11a的内部空间连通的细孔59。

以上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6相关联,基于壳体11a内外的温度差的壳体11a内部与外部气体的呼吸作用不经由与对接侧连接器12a连接的连接器部的狭小空间,而可以经由防水过滤器55a自由地进行,并且,对于连接有对接侧连接器12a的连接器部的封闭空间,也可以经由壳体11a的内部空间进行呼吸作用。

另外,在插拔对接侧连接器12a时,能够抑制因为空气阻力而产生插拔阻力,并且,在未安装对接侧连接器12a的单品状态下,能够防止尘埃从连接器的开口面自由地侵入。

这在实施方式2中也是同样的。

实施方式2.

(1)结构和作用、动作的详细说明

以下,以与实施方式1的图1至图5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在各图中,同一符号表示相同或相当部分。

与实施方式1的主要不同点在于,连接器外壳50b的外侧环状周壁54b被分割为第一和第二环状周壁54a、54b,分离壁51b上压入保持有第一组和第二组的第一接线端子52a、52b。

在图7的防水型控制装置10b的外观图中,壳体11b由四周具有安装脚且由铝压铸件或者板金制成的基座20b、和由树脂或板金制成的盖子30b构成,在该壳体11b内密封收容有搭载之后在图9中说明的连接器外壳50b的电路基板40,连接器外壳50b的一部分从壳体11b露出。

另外,在连接器外壳50b的露出部中插入由第一和第二对接侧连接器12a、12b分割构成的对接侧连接器12b,并分别经由线束60b而与外部设备连接,该线束60b由第一和第二线束60a、60b构成。

此外,由树脂制成的连接器外壳50b采用将图2中所记载的符号a改为符号b的结构,具备设置于分离壁51b左右的内侧环状周壁53b和外侧环状周壁54b,从壳体11b露出的一侧即外侧环状周壁54b上安装有对接侧连接器12b。内侧环状周壁53b的三条外周边与图7的盖子30b的开口面之间,经由未图示的防水密封材料抵接,剩余一条外周边与基座20b的一边之间,经由未图示的防水密封材料抵接,在分离壁51b内外的分离位置处,设有用于防止防水密封材料流出的环状突起部53c。分离壁51b上压入固定有多个第一接线端子52b,第一接线端子52b的一端在正交转换后被焊接至之后在图9中说明的电路基板40,另一端与设置于对接侧连接器12b上的第二接线端子14导电接触。

此外,分离壁51b上设有细孔59(未图示),将壳体11b的内部空间与连接器侧的密封空间连通。

对接侧连接器12b与图2中所述同样地具备由插入有多个第二接线端子14的内侧主体部12x和围绕该内侧主体部12x的外侧周壁12y构成的环状空间,连接器外壳50b的外侧环状周壁54b被插入到该环状空间中。对接侧连接器12b与图7中的线束60b的嵌套位置处设有未图示的防水机构,而在对接侧连接器12b与连接器外壳50b之间,通过配置于外侧环状周壁54b的内周面和内侧主体部12x的外周部的防水填料15进行防水。

图8是图7的连接器连接部的俯视图。在图8中,第一和第二对接侧连接器12a、12b的内侧主体部12x中插入有图2中所述的多个第二接线端子14,该第二接线端子14中插入有成为第一接线端子52b的第一组和第二组的第一接线端子52a、52b。

在构成外侧环状周壁54b的第一和第二外侧环状周壁54a、54b的外周,存在对接侧连接器12b的外侧周壁12y,但是,图8的剖面位置为不存在外侧周壁12y的位置。

在朝向连接器外壳50b的分离壁51b的外侧突出的通气壁58b的内部,设有包含之后在图9中说明的第一和第二通气孔56a、56b的呼吸通气孔56b,各通气孔中设有由第一和第二连接通气孔57a、57b构成的连接通气孔57b。但是,也可以去除第一和第二通气孔56a、56b中的任意一个,随之可以去除第一和第二连接通气孔57a、57b中的任意一个。另外,第一和第二通气孔56a、56b沿上下方向排列,但也可以沿左右方向排列。

图9是图7的连接器外壳的详细剖视图。在图9中,连接器外壳50b固定于电路基板40的一边,并且焊接有多个直角型的第一接线端子52b。

其中,第一接线端子52b被分割为第一组和第二组的第一接线端子52a、52b。在压入固定有多个第一接线端子52b的连接器外壳50b的分离壁51b的内壁面上,粘接固定有呈圆形、方形或者椭圆形的扁平多孔材料即防水过滤器55b,该防水过滤器55b具有内面部55a和外面部55b。

此外,防水过滤器55b的整个内面部55a相对于壳体11b的内部空间开放,外面部55b除了轮廓外周部之外的整个面相对于包含设置于分离壁51b的第一和第二通气孔56a、56b的呼吸通气孔56b开放。

第一通气孔56a经由与其垂直的缩径孔部57d和第二连接通气孔57a向大气开放,第二通气孔56b经由与其垂直的缩径孔部57d和第二连接通气孔57b向大气开放。利用第一和第二连接通气孔57a、57b构成连接通气孔57b。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2中,呼吸通气孔56b构成为:沿着与分离壁51b正交的方向进入,并通过连接通气孔57b而将方向转换为与分离壁51b平行的向上或向下方向,但是,只要能够防止被水淋到,呼吸通气孔56b与连接通气孔57b的角度并不限于正交。

另外,本实施方式2中的连接通气孔57b的开口部与基座20b的安装面的同一平面相对,将该产品设为“标准产品”,若使制造连接器外壳50b的金属模的模芯的方向相反,则能够制造得到连接通气孔57b的开口部与基座20b的安装面的反方向(即,盖子30b的方向)的平面相对的“镜像产品(mirror-imageproduct)”。

因此,针对多种安装角度的通气开口部的位置与实施方式1中所说明的图5、图6相同,针对防水型控制装置10b的各种安装方向,只要选择“标准产品”或“镜像产品”的任意一种,就可以防止防水过滤器55b被水淋到。

图10是图7的连接器外壳的仰视图。在图10中,在连接器外壳50b的底面,在第一和第二连接通气孔57a、57b的大气开口端的外周设有环状突起面57x,该环状突起面57x的高度与图9中所示的环状突起部53c的高度相同。该环状突起部53c设置于内侧环状周壁53b的周壁,用于防止涂敷于盖子30b的开口端面和基座20b的一边上的防水密封材料流出。

图11是图7的变形方式的连接器外壳的仰视图。在图11中,第一和第二连接通气孔57a、57b的大气开口端设置于与图9所示的环状突起部53c相同高度的面、即台地平面部57y上。

由此,在进行针对防水过滤器55b的通气测试时,若预先在用于封闭或打开连接通气孔57b的开口端的夹具的接触面上设置弹性体,则能够容易地进行气密密封。

此外,在进行针对防水过滤器55b的通气测试时,在未连接对接侧连接器12b的状态下,将加压或减压装置连接至连接器外壳50b的外侧环状周壁54b内,通过与图2相同的细孔59对壳体11b内部进行加压或减压,并测定连接通气孔57b的开口端封闭或打开的状态下的通气量。

(2)实施方式2的要点和特征

由以上说明明确可知,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防水型控制装置10b包括:电路基板40,该电路基板40密封收容于由具有安装面的基座20b和盖子30b构成的壳体11b内;连接器外壳50b,该连接器外壳50b是安装于该电路基板40的一边,且从盖子30b的侧面开口部露出的树脂成型材料;以及多个第一接线端子52b,该多个第一接线端子52b被压入该连接器外壳50b的分离壁51b中,该第一接线端子52b的一端与电路基板40的电路图案连接,另一端与设置于对接侧连接器12b内部的第二接线端子14以接触导电的方式连接,由此使得防水型控制装置10b与壳体11b外部的线束60b连接。

连接器外壳50b具有设置于分离壁51b内侧的内侧环状周壁53b、和设置于分离壁51b的外侧且与对接侧连接器12b嵌合的外侧环状周壁54b,并且,

在外侧环状周壁54b的端面部与嵌合于外侧环状周壁54b的对接侧连接器12b之间,设有防水填料15,用于防止向包含第一接线端子52b与第二接线端子14的接触导电部的封闭空间的浸水。

而且,在分离壁51b的内面上,以紧密接触的方式固定有包含多个微细气孔的扁平多孔材料即防水过滤器55b,该多个微细气孔阻止水滴流入并通过壳体11b内,且使大气自由通过,

防水过滤器55b具有与壳体11b的内部空间连通的内面部55a、和与导入外部空气的呼吸通气孔56b连通的外面部55b,

呼吸通气孔56b在设置于外侧环状周壁54b的侧面位置上的通气壁58b的内部沿着贯穿分离壁51b的方向进入,并在通过连接通气孔57b将方向转换为与分离壁51b平行的安装面方向或者反安装面方向后向大气开放,对于连接通气孔57b的转换方向,根据基座20b的安装环境而选择适用安装面方向或者反安装面方向,以使不易从大气开放口直接淋到水,这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1相关联。

通过这种结构,具有如下效果,即:由于防水过滤器55b安装于连接器外壳50b的内面上,因而装置能够单独进行功能检查,并且,与设置于对接侧连接器12b的内部的情况相比,防水过滤器55b的面积增大,从而能够降低内外的气压差。

另外,具有如下效果,即:与将防水过滤器设置于盖子的特设中间壁上的现有技术相比,安装结构简单且廉价,能够使用由树脂或板金制成的盖子。

另外,具有如下效果,即:对于连接通气孔57b的转换方向,只要改变嵌套金属模的插入位置便可适用安装面方向或者反安装面方向,能够应对安装环境以便于避免从大气开放面直接淋到水。

进而具有如下效果,即:通过将由呼吸通气孔56b、连接通气孔57b构成的通气通道形成为复杂且尺寸长的形状,并将呼吸通气孔56b或连接通气孔57b中的任意一个配置为上升孔,能够避免防水过滤器55b直接被水淋到,并且具有如下经济效果,即:由于呼吸通气孔56b和连接通气孔57b的结构不受对接侧连接器12b的结构影响,因而对于安装有防水过滤器55b的连接器外壳50b、和未安装防水过滤器的现有型的连接器外壳的任意一个,对接侧连接器12b均可通用,从而无需另外制作新的金属模。

进而,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防水型控制装置10b中,外侧环状周壁为至少分离成第一和第二环状周壁54a、54b的分割型外侧环状周壁54b,且对接侧连接器也为至少分离成第一和第二对接侧连接器12a、12b的分割型连接器12b,在第一和第二环状周壁54a、54b的中间位置设置通气壁58b,并且,通气壁58b设置在远离外侧环状周壁54b的外壁面的位置、或者设置在所插入的对接侧连接器12b的内部且远离外侧环状周壁54b的开口端的位置,以免妨碍对接侧连接器12b的插入。

以上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2相关联,设有呼吸通气孔56b和连接通气孔57b的通气壁58b被限制在不会妨碍对接侧连接器12b的插入的位置。因此,可以将通气壁58b邻接设置于与对接侧连接器12a相连接的连接位置周围,该对接侧连接器12a设置在考虑到避免直接淋到水的有利位置处。

另外,由于在第一和第二环状周壁54a、54b的中间设置通气壁58b,因此,呼吸通气孔56b和连接通气孔57b位于左右的对接侧连接器12b之间,从而更加不易直接被水淋到。

进而,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防水型控制装置10b中,多个第一接线端子52b沿着与电路基板40的基板面正交的方向设置为多段,并且,呼吸通气孔56b由沿着与电路基板40的基板面正交的纵向、或者与基板面平行的横向配置的第一通气孔56a和第二通气孔56b构成,该第一和第二通气孔56a、56b的一端均与防水过滤器55b的外面部55b连通,另一端经由第一连接通气孔57a和第二连接通气孔57b正交转换后向大气开放。

以上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3相关联,与防水过滤器55b的外面部55b连通的第一和第二通气孔56a、56b沿纵向或者横向设置,且在通过第一和第二连接通气孔57a、57b正交转换后向大气开放。因此,即使一个通气孔发生堵塞,也可以通过另一个通气孔进行通气,从而可靠性提高。

进而,能够有效利用第一和第二环状周壁54a、54b之间的狭小空间来设置成为一对的第一和第二通气孔56a、56b。

进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防水型控制装置10b中,连接通气孔57b的开口端具有将该连接通气孔57b包围的环状突起面57x、或者设置为使得连接通气孔57b露出于位于比周边部要高的位置的台地平面部57y。

以上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7相关联,在进行针对防水过滤器55b的通气测试时,若预先在用于封闭或打开连接通气孔57b的开口端的夹具的接触面上设置弹性体,则能够容易地进行气密密封。

这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相同。

进而,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防水型控制装置10b中,在内侧环状周壁53b的周壁部设有用于防止涂敷于盖子30b的开口端面和基座20b的一边的防水密封材料流出的环状突起部53c,环状突起面57x或者台地平面部57y的高度尺寸在环状突起部53c的高度尺寸同等以上,相互结合而成为一体。

以上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8相关联,环状突起面57x或者台地平面部57y兼作为用于防止密封材料流出的环状突起部53c的一部分,能够在狭小空间内设置通气测试用的夹具。

这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相同。

此外,本发明能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将各实施方式自由地加以组合、或者对各实施方式适当地进行变形、省略。

符号说明

10a、10b防水型控制装置、11a、11b壳体、12a、12b对接侧连接器、12x内侧主体部、12y外侧周壁、14第二接线端子、15防水填料、20a、20b基座、30a、30b盖子、40电路基板、50a、50b连接器外壳、51a、51b分离壁、52a、52b第一接线端子、53a、53b内侧环状周壁、54a、54b外侧环状周壁、55a、55b防水过滤器、55a内面部、55b外面部、56a、56b呼吸通气孔、57a、57b连接通气孔、57d缩径孔部、57x环状突起面、57y台地平面部、58a、58b通气壁、59细孔、60a、60b线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