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舱保险丝盒的橡胶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70401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舱保险丝盒,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舱保险丝盒的橡胶件。



背景技术:

汽车保险丝盒用于安装汽车保险丝的盒子,按安装保险丝尺寸的大小可分为:小号汽车保险丝盒;中号汽车保险丝盒;大号汽车保险丝盒。通用注塑材料有:塑料、尼龙、电木、pbt工程塑料,每种材质不同其耐高温程度不一。

目前,当制造汽车发动机舱线束时,需穿约100根回路过发动机舱线束的保险丝盒(ejb)的橡胶件,非常不便工人操作并且非常浪费时间。

如果发动机舱线束完成制作后发现橡胶件有损坏,需要拆下线束上相关塑件才能更换,非常不方便维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舱保险丝盒的橡胶件。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舱保险丝盒的橡胶件,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的上盖和下盖通过第一卡扣连接后形成橡胶件的穿线孔。

所述的橡胶件由上盖和下盖两部分组成,所述的下盖上设有用于固定橡胶件和保险丝盒的第二卡扣。

所述的上盖与保险丝盒连接处通过密封胶条密封。

所述的穿线孔内设有用于固定线束的pvc胶带。

所述的下盖为u型结构,所述的第一卡扣设有两个,分布设在u型的两端部,所述的上盖设有与第一卡扣对应的卡槽。

所述的穿线孔设有多个引导片。

所述的引导片设有六个,其中三个设在上盖,另外三个设在下盖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方便布线:本发明解放了工人布线阶段一根根导线穿过橡胶件,可以在线束完全布好后再安装橡胶件。

2、节省工时并提高线束产能:本发明采用上下盖结构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工人组装,节省了大量导线穿孔的时间,一定程度上提供高了线束产能。

3、方便维修:本发明采用上下盖结构工人维修时不需拆下相关塑件,便可更换橡胶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合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舱保险丝盒的橡胶件,包括上盖1和下盖2,所述的上盖1和下盖2通过第一卡扣3、4连接后形成橡胶件的穿线孔6。

所述的下盖2上设有用于固定橡胶件和保险丝盒的第二卡扣5。所述的上盖1与保险丝盒连接处通过密封胶条7、8密封。所述的穿线孔6内设有用于固定线束的pvc胶带。所述的下盖2为u型结构,所述的第一卡扣3、4设有两个,分布设在u型的两端部,所述的上盖设有与第一卡扣3、4对应的卡槽。所述的穿线孔6设有多个引导片。所述的引导片设有六个,其中三个设在上盖1,另外三个设在下盖2上。

本发明将橡胶件分成上盖和下盖,再通过卡扣来固定上下盖。线束布好后再组装橡胶件,完全避免了布线过程中一根根导线穿过橡胶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舱保险丝盒的橡胶件,包括上盖(1)和下盖(2),所述的上盖(1)和下盖(2)通过第一卡扣(3、4)连接后形成橡胶件的穿线孔(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方便布线、节省工时并提高线束产能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孙小兵;龚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德尔福派克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10.19
技术公布日:2018.04.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