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减反射膜太阳能电池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75155阅读:7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层减反射膜太阳能电池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层减反射膜太阳能电池板。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太阳能电池板是对太阳能进行有效利用的光电转化装置,太阳能电池片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单元,太阳能电池片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太阳能电池片的主要组成部分为硅片,硅片的硅晶体在生长中受应力、温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会造成悬挂键、晶界等缺陷,并成为非平衡载流子的复合中心,导致晶体硅中少数载流子寿命及扩散长度的降低。

现有的太阳能电池板减反射情况较差,且现有的太阳能电池板移动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减反射膜太阳能电池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层减反射膜太阳能电池板,包括铝合金边框和太阳能电池板,所述铝合金边框内部设置有挡条,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铝合金边框内,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由第一减反射膜、第二减反射膜、基板和TPT组成,且基板下表面设置有TPT,基板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减反射膜,第二减反射膜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减反射膜。

优选的,所述第一减反射膜上表面设置有钢化玻璃。

优选的,所述铝合金边框一端设置有提手,且铝合金边框另一端设置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铝合金边框两侧设置有流水口,且流水口位于靠近通孔一端。

优选的,所述铝合金边框底端安装有万向轮,且万向轮位于靠近通孔一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双层减反射膜的太阳能电池板,可形成两层折射率不同的减反射膜,使太阳能电池板在某一波段反射率最低的同时,在其他的波段也有较低的反射率,进而使太阳能电池片的对太阳光不同的几个波段都具有较低的反射率,达到反射率整体水平降低的效果,使得太阳能电池片的短路电流明显上升,电池转换效率获得提升,通过设置万向轮,使其移动更加方便,通过设置铝合金边框,结构新颖稳定,重量轻,使用寿命长,通过设置在铝合金边框上设置有通孔和流水口,便于雨天排水,使其使用寿命延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铝合金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太阳能电池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铝合金边框;2-提手;3-太阳能电池板;4-万向轮;5-挡条;6-通孔;7-流水口;8-钢化玻璃;9-第一减反射膜;10-第二减反射膜;11-基板;12-TPT。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双层减反射膜太阳能电池板,包括铝合金边框1和太阳能电池板3,铝合金边框1内部设置有挡条,太阳能电池板3安装在铝合金边框1内,铝合金边框1使该装置结构新颖稳定,重量轻,使用寿命长,太阳能电池板3由第一减反射膜9、第二减反射膜10、基板11和TPT12组成,且基板11下表面设置有TPT12,基板11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减反射膜10,第二减反射膜10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减反射膜9,第一减反射膜上表面设置有钢化玻璃8,可形成两层折射率不同的减反射膜,使太阳能电池板3在某一波段反射率最低的同时,在其他的波段也有较低的反射率,进而使太阳能电池片的对太阳光不同的几个波段都具有较低的反射率,达到反射率整体水平降低的效果,使得太阳能电池片的短路电流明显上升,电池转换效率获得提升,铝合金边框1一端设置有提手2,且铝合金边框1另一端设置有通孔6,铝合金边框1两侧设置有流水口7,且流水口7位于靠近通孔6一端,通孔6和流水口7便于雨天排水,使其使用寿命延长,铝合金边框1底端安装有万向轮4,且万向轮4位于靠近通孔6一端,万向轮4使该装置移动更加方便,。

具体使用方式:本发明工作中,通过双层减反射膜的太阳能电池板,可形成两层折射率不同的减反射膜,使太阳能电池板在某一波段反射率最低的同时,在其他的波段也有较低的反射率,进而使太阳能电池片的对太阳光不同的几个波段都具有较低的反射率,达到反射率整体水平降低的效果,使得太阳能电池片的短路电流明显上升,电池转换效率获得提升,需要移动时,通过提手2推动该装置,万向轮4使其移动更加方便,下雨时,通过铝合金边框1上的通孔6和流水口7可将雨天排水。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