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终端设备及耳机连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94677发布日期:2018-06-05 04:11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耳机、终端设备及耳机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耳机是移动终端等电子设备最为重要的配件之一,越来越多的人们习惯在嘈杂的环境中佩戴耳机以隔离外界噪音,从而进行打电话、听音乐或看视频等操作。目前,移动终端的耳机插头都是采用插孔式,常用的耳机插头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耳机插头部分11、耳机插头座部分12、软体护套13与耳机线14。

然而,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目前的插孔式耳机插入移动终端后,耳机插头座与移动终端之间会形成一个凸起,当插有耳机的移动终端不小心跌落时,由于耳机不能自动脱落,极容易导致移动终端落地后的重力压在凸起部位,造成耳机插头座变形或损坏,以致不能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机、终端设备及耳机连接方法,使得耳机插头的端子与终端设备磁性连接,并被被吸附于终端设备上,从而在终端设备跌落过程中,断开磁性吸附,使耳机自动脱落,有效保护耳机不受损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耳机,包括:耳机插头与耳机线,所述耳机插头包括:插头座和设置于所述插头座的语音连接部;

所述语音连接部设置有用于与终端设备磁性连接的端子;

所述耳机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端子进行语音传输。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弹片触点、通电螺线管和耳机孔;

所述弹片触点位于所述耳机孔内,用于与耳机插头电性连接;

所述通电螺线管用于在所述弹片触点与所述耳机插头电性连接时,生成用于吸附所述耳机插头的端子的磁力。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耳机连接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在检测到弹片触点被按下时,在耳机孔处产生磁力,吸附住耳机插头;

当所述耳机插头处于吸附状态时,检测本终端设备是否处于跌落状态,并在检测到处于跌落状态时,断开在所述耳机孔处产生的磁力。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语音连接部设置有用于与终端设备磁性连接的端子,使得耳机通过端子与终端设备的磁性而被吸附于终端设备上,耳机与终端设备通过端子进行语音传输,在终端设备跌落过程中,通过断开磁性吸附,可使耳机自动脱落,有效保护耳机不受损害。

另外,所述语音连接部的各端子单独与所述插头座形成阶梯状;或者,所述语音连接部的各端子作为一个整体,与所述插头座形成阶梯状。便于各端子与终端设备接触,从而与终端设备磁性连接,并使耳机固定于终端设备上。

另外,所述左声道端子、右声道端子、麦克风端子与地线端子,均为金属磁性材料制作。采用易被磁力吸附的金属磁性材料,使得端子易被磁力吸附,从而使耳机牢固地连接在终端设备上。

另外,所述耳机孔的形状与所述耳机插头的形状相匹配。与耳机插头相匹配的耳机孔,使得耳机插头可以方便、牢固地与终端设备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一种耳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一种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另一种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设备耳机孔触发电路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一种耳机连接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耳机。具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耳机包括耳机插头27与耳机线26,耳机插头27包括插头座25和设置于插头座的语音连接部,其中,语音连接部设置有用于与终端设备磁性连接的端子,分别为左声道端子21、右声道端子22、麦克风端子23与地线端子24,耳机与终端设备通过左声道端子21、右声道端子22、麦克风端子23与地线端子24进行语音传输,其中,左声道端子21、右声道端子22、麦克风端子23与地线端子24,均为金属磁性材料制作,且该金属磁性材料可以为铁、钴、镍,也可以为铁、钴、镍的组合物或化合物,也可以为其它的能够被磁力吸附的金属材料。

进一步地说,语音连接部的各端子可以单独与插头座形成阶梯状,即各端子凸起于语音连接部,如图2所示,音连接部的各端子也可以作为一个整体,与插头座形成阶梯状,即各端子组合成一个整体,凸起于语音连接部,如图3所示。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实施方式中,语音连接部设置有用于与终端设备磁性连接的端子,使得耳机通过端子与终端设备的磁性而被吸附于终端设备上,端子均为铁、钴、镍等金属磁性材料制作,使得端子易被磁力吸附,从而使耳机牢固地连接在终端设备上,在终端设备跌落过程中,可以通过断开磁性吸附,使耳机自动脱落,有效保护耳机不受损害。

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终端设备。具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终端设备包括弹片触点41、通电螺线管42和耳机孔43。

具体地说,弹片触点41位于耳机孔43内,用于与耳机插头电性连接,通电螺线管用于在弹片触点与耳机插头电性连接时,生成用于吸附耳机插头的端子的磁力,其中,通电螺线管相当于一个条形磁铁,采用安培定则确定磁铁极性。耳机孔43的形状与耳机插头的形状相匹配,当耳机插头为如图2所示的形状时,终端设备采用如图4所示的耳机孔形状,当耳机插头为如图3所示的形状时,终端设备采用如图5所示的耳机孔形状,采用与耳机插头相匹配的耳机孔,使得耳机插头可以方便、牢固地与终端设备连接。

进一步地说,终端设备耳机孔触发电路如图6所示,61表示左声道端子,62表示检测端口HS-DET,63表示右声道端子,64表示麦克风端子,65表示地线端子,66表示10K上拉电阻,67表示100K下拉电阻。

其中,在耳机插头在贴附于终端设备的耳机孔时,会下压耳机孔内的弹片触点,即弹片触点与耳机插头电性连接,从而使检测端口HS-DET与左声道端子实现物理连接,其中,HS-DET接100K下拉电阻至地,左声道端子接10K上拉电阻至检测电压。需要说明的是,当耳机插头未贴附于耳机孔时,不会按压到弹片触点,于是HS-DET一直为高电平,不产生中断信号,从而不触发系统给通电螺线管上电,进而通电螺线管不产生吸附耳机插头端子的磁力。当耳机插头贴附于终端设备的耳机孔,并使弹片触点与耳机插头电性连接时,HS-DET与左声道端子连通,使得HS-DET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并产生一个中断信号,系统根据该中断信号即可检测到耳机已经贴附于耳机孔,于是触发系统给通电螺线管上电,从而产生吸附耳机插头端子的磁力。当用户主动拔出耳孔插头,导致弹片触点未被按下时,HS-DET的电平会由低电平跳变到高电平,也会产生一个中断信号,从而触发系统给通电螺线管断电,进而通电螺线管不产生吸附耳机插头端子的磁力,于是,实现了终端设备对HS-DET电平的变化所产生的中断的准确检测与响应。

更进一步地说,终端设备还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图中未画出,其中,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终端设备的重力加速度,实时检测终端设备的重力加速度,从而可以准确判断出终端设备是否处于跌落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采用与耳机插头相匹配的结构,并通过弹片触点触发的中断,准确检测耳机插头是否贴附于耳机孔,进而决定是否给相当于条形磁铁的通电螺线管通电,使其产生吸附耳机插头的端子的磁力。

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耳机连接方法,具体流程如图7所示。

在步骤701中,检测弹片触点是否被按下,如果检测到弹片触点被按下,则执行步骤702,否则结束。

具体地说,终端设备通过检测端口HS-DET处电平的跳变所触发的中断,判断弹片触点是否被按下,如果HS-DET处电平一直为高电平,未发生跳变,则弹片触点未被按下,即没有耳机贴附于耳机孔,如果HS-DET处电平发生了由高电平到低电平的跳变,则弹片触点被按下,即有耳机贴附于耳机孔,执行步骤702,在耳机孔处产生磁力,如果HS-DET处电平发生了由低电平到高电平的跳变,则说明用户主动拔出耳孔插头,弹片触点未被按下,没有耳机贴附于耳机孔。

在步骤702中,在耳机孔处产生磁力。

具体地说,当终端设备在检测到弹片触点被按下时,触发系统给通电螺线管上电,于是,通电螺线管在耳机孔处产生磁力,从而吸附住耳机插头的端子,进而吸附住耳机插头。

在步骤703中,检测重力加速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如果大于,则执行步骤704,否则返回步骤703,持续检测。

具体地说,终端设备通过重力加速度传感器,测量本终端设备的重力加速度,并将实时检测到的重力加速度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当重力加速度大于预设阈值时,则判定终端设备处于跌落状态,执行步骤704,断开耳机孔处产生的磁力,否则持续检测终端设备的重力加速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实时检测终端设备的重力加速度,从而可以准确判断出终端设备是否处于跌落状态。

在步骤704中,断开耳机孔处产生的磁力。

具体地说,一旦检测到终端设备处于跌落状态,则对通电螺线管断电,使通电螺线管断开在耳机孔处产生的磁力,从而使耳机由于重力的作用从手机耳机孔自动脱落,有效保护耳机不受损害,起到保护耳机的作用。

进一步地说,当在步骤701中,检测到HS-DET处电平发生了由低电平到高电平的跳变时,说明用户主动拔出耳孔插头,弹片触点未被按下,此时也需要给通电螺线管断电,使通电螺线管断开在耳机孔处产生的磁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检测弹片触点是否被按下,准确检测出耳机是否贴附于耳机孔,从而进一步决定是否给通电螺线管上电,使其在耳机孔处产生磁力,通过检测重力加速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准确判断出终端设备是否处于跌落状态,一旦检测到终端设备处于跌落状态,则对通电螺线管断电,使通电螺线管断开在耳机孔处产生的磁力,从而使耳机由于重力的作用从手机耳机孔自动脱落,有效保护耳机不受损害,起到保护耳机的作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