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全自动化生产的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76976阅读:8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全自动化生产的变压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尤其涉及变压器。



背景技术:

LED照明、电源适配器使用的变压器,为了增加抗EMI和屏蔽效果,磁芯的结构慢慢趋向有PQ型向ER型转变。

目前,变压器的发展方向为减少人工,降低成本,自动化。尤其LED照明、电源适配器方面更加突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可全自动化生产的变压器,方便自动操作绕线,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制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全自动化生产的变压器,包括变压器骨架及安装于变压器骨架上的磁芯,所述变压器骨架沿中轴线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所述变压器骨架的上下两端设有端板且在两端板之间形成供变压器绕线用的绕线槽,所述变压器骨架的上下两端对应设有第一初级引脚支架和第二初级引脚支架,所述变压器骨架的上下两端对应设有在变压器骨架绕线完成后将次级引线端头部进行临时固定的第一次级挂线柱和第二次级挂线柱,所述第一初级引脚支架和第二初级引脚支架的周向位置与第一次级挂线柱和第二次级挂线柱的周向位置间隔180度,所述第一次级引脚支架、第二次级引脚支架、第一次级挂线柱和第二次级挂线柱的中间设有分隔槽,所述第一次级挂线柱和第二初级引脚支架在分隔槽的对称两侧壁上开设有分线槽,所述第一初级引脚支架设有向上凸出的凸点;所述磁芯设有两个且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中部垂直设有插入通孔内的中柱,所述底板的两侧设有与底板垂直且与中柱同向凸出的侧板;所述变压器骨架的外侧包覆有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底壁、后壁和左右两侧的侧壁,所述底壁、后壁与左右两侧侧壁之间围成安装变压器的骨架的安装腔,所述外壳的底部后侧设有次级引脚支架,从次级挂线柱上拉出的次级引线端头部固定在次级引脚支架上并形成次级引脚。

优选的,所述中柱采用椭圆形结构,所述通孔也为椭圆形结构,所述底板在侧板与中柱之间形成扇形过渡结构。

优选的,所述扇形过渡结构在内弧端与中柱连接处设有出线间隙。

优选的,所述侧壁的前边缘设有向后侧翻折以阻挡磁芯的挡壁,所述侧壁的后侧设有向前凸出以与挡壁配合卡紧变压器骨架的凸台。

优选的,所述第二次级引脚支架上设有方PIN针脚。

优选的,所述分隔槽的底面与绕线槽对应面平齐。

优选的,所述次级引脚支架上设有一排圆弧形的出线口和PIN脚。

本发明为了增加安全性,将初级和次级隔离,使变压器骨架整体置于外壳内,这样可以取消复杂的包胶工艺,节约人工成本,更加会符合安全规范。而且由于将次级引脚支架设置于外壳上,次级引脚在变压器骨架绕线完成后再固定在次级引脚支架上,因此便于变压器自动化绕线。另外,变压器骨架在初级引脚支架和次级挂线柱上均设有分线槽,利于自动机分线和挂线,且上锡不易连脚。第一初级引脚支架顶部的凸点,可用于自动机绕制屏蔽线断线和绕组中间抽头之用,可避免断线头置于线包内造成的安全隐患。

因此,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不但符合安规,而且还可以实现自动化,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制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变压器骨架的顶部视角立体图;

图2是变压器骨架的底部视角立体图。

图3是变压器骨架的侧面视图;

图4是磁芯的立体图;

图5是磁芯的俯视图;

图6是外壳的俯视图;

图7是外壳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可全自动化生产的变压器,包括变压器骨架1及安装于变压器骨架上的磁芯3,所述变压器骨架的外侧包覆有外壳2。

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变压器骨架沿中轴线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100,所述变压器骨架的上下两端设有端板101且在两端板之间形成供变压器绕线用的绕线槽102,所述变压器骨架的上下两端对应设有第一初级引脚支架11和第二初级引脚支架12,所述变压器骨架的上下两端对应设有在变压器骨架绕线完成后将次级引线端头部进行临时固定的第一次级挂线柱13和第二次级挂线柱14,所述第一初级引脚支架和第二初级引脚支架的周向位置与第一次级挂线柱和第二次级挂线柱的周向位置间隔180度,所述第一次级引脚支架、第二次级引脚支架、第一次级挂线柱和第二次级挂线柱的中间设有分隔槽,所述第一次级挂线柱和第二初级引脚支架在分隔槽的对称两侧壁上开设有分线槽16,所述第一初级引脚支架设有向上凸出的凸点。

所述第二次级引脚支架上设有方PIN针脚121。采用方PIN针脚利于断线。如图3所示,针脚侧进出线为了避免初次级相碰造成耐压隐患,采用内高外低的斜边结构17。

所述分隔槽的底面与绕线槽对应面平齐15,没有台阶和起伏点,这样利于自动机出线和避免与下一组绕组相碰而造成的安全隐患。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磁芯3设有两个且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中部垂直设有插入通孔内的中柱31,所述底板的两侧设有与底板垂直且与中柱同向凸出的侧板32;所述中柱31采用椭圆形结构,同时与其配合的通孔100也为椭圆形结构,所述底板在侧板与中柱之间形成扇形过渡结构。椭圆形中柱的AE更加大,在不增加更大的空间情况下效率更高。扇形过渡结构在内弧端与中柱连接处留空以形成出线间隙,因此利于配合变压器骨架使其采用自动机出线。

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外壳2包括底壁、后壁和左右两侧的侧壁,所述底壁、后壁与左右两侧侧壁之间围成安装变压器的骨架的安装腔,所述外壳的底部后侧设有次级引脚支架21,从次级挂线柱上拉出的次级引线端头部固定在次级引脚支架上并形成次级引脚。第一初级引脚支架和第二初级引脚支架从前侧开口突出,后壁上端设有凹槽25以便于第一次级挂线柱放入。底壁前部形状与磁芯底板轮廓形状对应24。

其中,侧壁的前边缘设有向后侧翻折以阻挡磁芯的挡壁23,所述侧壁的后侧设有向前凸出以与挡壁配合卡紧变压器骨架的凸台22。这样使磁芯和变压器骨架安装稳定。

所述次级引脚支架上设有一排圆弧形的出线口211和PIN脚。在电流较大,引线较粗时,次级引线端头部可以直接卡合与圆弧形出线口并固定形成次级引脚,在电流较小,次级引线较细时,可以将次级引线端头部固定在PIN脚上,形成次级引脚,因此电流大小均可使用。

综上,本发明的变压器具有提高装配自动化、降低人工成本、减少工人劳动强度的优点,同时也符合抗EMI和屏蔽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