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器液体软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0106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接触器液体软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触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触器液体软触装置。



背景技术:

接触器在广义上是指在工业用电中,利用线圈流过电流产生磁场,使触点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

具体地,接触器的工作原理是,当接触器的线圈通电后,线圈中流通的电流会产生磁场,产生的磁场使静铁心产生电磁吸力以吸引动铁心,并带动接触器的触点发生动作,此时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当接触器的线圈断电时,电磁吸力消失,衔铁在弹簧的作用下释放,使触点复原至起始状态,此时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其中,接触器中的常闭触点和常开触点两者是联动的。

然而,在工业用电中,当接触器的线圈断电时,衔铁在弹簧作用下被释放,导致常开触点断开的瞬间,在常开触点处会产生非常大的电弧放电现象。产生的电弧会对接触器的触点产生严重的危害,进而缩短接触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满足接触器的正常工作需要,并可以在接触器断电时,避免出现电弧放电的接触器液体软触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接触器液体软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组合体和第二组合体,第一组合体包括第一绝缘体和第一导体部,第一导体部包括第一导体分部和第二导体分部,第二组合体具有第二绝缘体;第一绝缘体具有一端开口且供第二绝缘体来回移动的第一腔体;第一导体分部与第一绝缘体之间以及第二导体分部与第一绝缘体之间均密封连接;在第二绝缘体移动至第一腔体内时,第二组合体与第一腔体的侧壁之间形成有密封腔室,密封腔室内填充有导电液态物质,第一导体分部和第二导体分部通过密封腔室内的导电液态物质进行电性连接。其中,上述的导电液态物质为水银或导电液体。导电液体可以是电解液,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导电液体。

为了在第二组合体与第一腔体的侧壁之间形成上述密封腔室,所述第二绝缘体具有填充有所述导电液态物质的通道,在第二绝缘体移动至第一腔体内时,导电液态物质在通道的一端口处电性连接第一导体分部,导电液态物质在通道的另一端口处电性连接第 二导体分部。采用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使得当第二绝缘体移动至第一腔体内时,第一腔体的侧壁以及位于第二绝缘体上的通道形成上述密封腔室,通道内的导电液态物质则实现第一导体分部和第二导体分部的电性连接。

作为第二组合体与第一腔体侧壁之间形成上述密封腔室的另一种结构设计方案,所述第二绝缘体上具有填充有所述导电液态物质的凹槽;在第二绝缘体移动至第一腔体内时,凹槽与第一腔体的侧壁之间形成所述密封腔室,第一导体分部和第二导体分部通过位于密封腔室内的导电液态物质实现电性连接。当第二绝缘体移动至第一腔体内时,第一腔体的侧壁以及第二绝缘体上的凹槽在密封接触后便形成了上述密封腔室。由于凹槽内具有导电液态物质,所以此时密封腔室内的导电液态物质可以实现第一导体分部和第二导体分部的电性连接。

当然,上述凹槽在第二绝缘体上也可以选择如下设置方式,例如,上述凹槽至少包括两个独立且连通的独立凹槽,导电液态物质填充在各独立凹槽内;在第二绝缘体移动至第一腔体内时,各独立凹槽与第一腔体的侧壁之间分别形成所述密封腔室,第一导体分部和第二导体分部通过连通各密封腔室的导电液态物质实现电性连接。或者,所述凹槽为连续的环状凹槽,在第二绝缘体移动至第一腔体内时,所述环状凹槽与第一腔体的侧壁之间形成所述密封腔室,此时形成的密封腔室为环状密封腔室。

为了实现第一导体分部与第二导体分部的电性连接,并避免第二绝缘体和第一腔体在形成密封腔室过程中致使导电液态物质的泄漏,作为进一步改进措施,所述第一腔体的侧壁处至少具有两个独立的第一独立腔室和第二独立腔室,导电液态物质填充在各独立腔室内;在第二绝缘体移动至第一腔体内时,第二绝缘体表面与各独立腔室形成所述密封腔室,且第一导体分部与第二导体部之间以及第一导体分部与第二导体部之间均通过各对应密封腔室内的导电液态物质实现电性连接。

为了既可确保第一导体分部与第二导体分部的电性连接,又可以避免电弧放电对第一组合体的不利影响,作为改进,所述第二组合体还具有第二导体部,第二导体部处于第二绝缘体的上下端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二导体部表面与第二绝缘体表面之间形成填充导电液态物质的凹槽;在第二绝缘体移动至第一腔体内时,所述凹槽与第一腔体的侧壁之间形成所述密封腔室。

再改进,作为第二组合体与第一腔体侧壁之间形成密封腔室的另一种结构设计方案,所述第一腔体的侧壁处至少具有两个独立的第一独立腔室和第二独立腔室,导电液态物质填充在各独立腔室内;在第二绝缘体移动至第一腔体内时,第二绝缘体表面与各独立腔室形成所述密封腔室,且第一导体分部与第二导体部之间以及第一导体分部与第二导体部之间均通过各对应密封腔室内的导电液态物质实现电性连接。其中,第一独立腔室和第二独立腔室在第一腔体的侧壁处可以选择两者相对设置;当然,第一独立腔室和第二独立腔室之间也可以选择非相对设置。

为了在第二绝缘体下移至第一腔体内后,使得第二绝缘体又可以自动地返回至原来位置,作为改进措施,上述的接触器液体软触装置还包括弹性部件,第二绝缘体具有匹配弹性部件的第二腔体,弹性部件的一端位于第一腔体内,弹性部件的另一端位于第二腔体内。此处的弹性部件可以选择为弹簧或者弹性片。这样,当第二绝缘体向下顶压弹性部件时,弹性部件受顶压产生形变;一旦该接触器液体软触装置断电,则第二绝缘体便会在弹性部件的反弹力作用下发生上移,从而实现了第二绝缘体的自动上移至原来位置的效果。

进一步地,根据接触器液体软触装置的接电或者断电需要,所述第一组合体还至少包括一个与第一导体部结构相同的第三导体部,第三导体部与第一导体部以相同的方式设置在第一绝缘体上,且第一导体部与第三导体部处于不同的水平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当接触器液体软触装置需要导电时,第二组合体在第一腔体内下移至第一导体分部和第二导体分部所处的水平面,此时第二组合体与第一腔体的侧壁密封接触并形成密封腔室,密封腔室内的导电液态物质则将第一导体分部和第二导体分部电性连接,从而接触器液体软触装置实现了通电;当接触器液体软触装置断电时,第二组合体在当前第一导体分部和第二导体分部所处的水平面上移,此时密封腔室内的导电液态物质分别与第一导体分部、第二导体分部产生偏移,即导电液态物质不再接触第一导体分部和第二导体分部,从而实现了接触器液体软触装置的断电。由于导电液态物质与第一导体分部、第二导体分部之间为液态物质与导体的电连接,即使此时出现断电,也不会产生电弧放电现象,从而也就不会对接触器产生危害,进而延长了接触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接触器液体软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接触器液体软触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a)为图1所示接触器液体软触装置中第一组合体的俯视图;图3(b)为图1所示接触器液体软触装置中第一组合体的仰视图;

图4为图1所示接触器液体软触装置中第二组合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接触器液体软触装置的第二组合体移动至第一腔体内时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接触器液体软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接触器液体软触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所示接触器液体软触装置中第二组合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6所示接触器液体软触装置的第二组合体移动至第一腔体内时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接触器液体软触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a)为图10所示接触器液体软触装置中第一组合体的俯视图;图11(b)为 图10所示接触器液体软触装置中第一组合体的仰视图;

图12为图10所示接触器液体软触装置的第二组合体移动至第一腔体内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一中的接触器液体软触装置,包括第一组合体1和第二组合体2,第一组合体1包括第一绝缘体10和第一导体部11,第一导体部11包括第一导体分部和第二导体分部,第二组合体2具有第二绝缘体20,第二绝缘体20具有填充有导电液态物质的通道200;第一绝缘体10具有一端开口且供第二绝缘体20来回移动的第一腔体100;第一导体分部与第一绝缘体10之间以及第二导体分部与第一绝缘体10之间均密封连接;在第二绝缘体20移动至第一腔体100内时,第二组合体2与第一腔体100的侧壁之间形成有密封腔室4,密封腔室4内填充有导电液态物质,导电液态物质在通道200的一端口处电性连接第一导体分部,导电液态物质在通道200的另一端口处电性连接第二导体分部。此时,第一导体分部和第二导体分部即可通过密封腔室4内的导电液态物质进行电性连接。其中,第一组合体1的结构参见图3所示,第二绝缘体20的结构参见图4所示。上述的导电液态物质选择采用水银或导电液体,导电液体可以是电解液,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导电液体。

根据接触器液体软触装置的接电或者断电需要,作为改进,本实施例一中的第一组合体1还至少包括一个与第一导体部11结构相同的第三导体部12,第三导体部12与第一导体部11以相同的方式设置在第一绝缘体10上,且第一导体部11与第三导体部12处于不同的水平面上。

为了在第二绝缘体20下移至第一腔体100内后,使得第二绝缘体20又可以自动地返回至原来位置,作为改进措施,本实施例中的接触器液体软触装置还包括弹性部件3,第二绝缘体20具有匹配弹性部件3的第二腔体203,弹性部件3的一端位于第一腔体100内,弹性部件3的另一端位于第二腔体203内。这样,当第二绝缘体20向下顶压弹性部件3时,弹性部件3受顶压产生形变;一旦该接触器液体软触装置断电,则第二绝缘体20便会在弹性部件3的反弹力作用下发生上移,从而实现了第二绝缘体20的自动上移至原来位置的效果。此处的弹性部件3可以选择为弹簧或者弹性片。

为了节省制作工艺,又可以增强密封效果,避免密封腔室处的导电液态物质泄漏,作为改进之处,第一绝缘体10与第一导体分部之间以及第一绝缘体10与第二导体分部之间均为一体成型结构。

为了消除第一腔体100内空气对第二绝缘体20下移时的影响,以保证接触器的正 常工作,作为改进,在第一腔体100的底部设置有通孔1001。该通孔1001的大小、形状及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以下结合图1至图5,对本实施例一中接触器液体软触装置的工作情况做出说明:

当接触器液体软触装置需要导电时,则第二绝缘体20在第一腔体100内下移,第二组合体2与第一腔体100的侧壁之间形成密封腔室4,密封腔室4内的导电液态物质在通道200的两个端口处实现第一导体分部和第二导体分部的电性连接,从而实现接触器液体软触装置的通电;

当接触器液体软触装置断电时,第二绝缘体20在当前第一导体分部和第二导体分部所处的水平面上移,此时第二绝缘体20的通道200内的导电液态物质则与第一导体分部、第二导体分部产生偏移,即导电液态物质不再接触第一导体分部和第二导体分部,从而实现了接触器液体软触装置的断电;此时由于导电液态物质与第一导体分部、第二导体分部之间为液态物质与导体的电连接,即使此时出现断电,也不会产生电弧现象,从而也就不会对接触器产生危害,延长了接触器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如图6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二中的接触器液体软触装置,包括第一组合体1和第二组合体2,第一组合体1包括第一绝缘体10和第一导体部11,第一导体部11包括第一导体分部和第二导体分部,第二组合体2具有第二绝缘体20,第二绝缘体20上具有填充有导电液态物质的凹槽;在第二绝缘体20移动至第一腔体100内时,凹槽与第一腔体100的侧壁之间形成密封腔室4,第一导体分部和第二导体分部通过位于密封腔室4内的导电液态物质实现电性连接。当第二绝缘体20移动至第一腔体100内时,第一腔体100的侧壁以及第二绝缘体20上的凹槽在密封接触后便形成了上述密封腔室4。由于凹槽内具有导电液态物质,所以此时密封腔室4内的导电液态物质可以实现第一导体分部和第二导体分部的电性连接。其中,上述凹槽在第二绝缘体20上可以选择如下两种设置方式:

设置方式一,凹槽至少包括两个独立且连通的独立凹槽201,导电液态物质填充在各独立凹槽201内;在第二绝缘体20移动至第一腔体100内时,各独立凹槽201与第一腔体100的侧壁之间分别形成密封腔室4,第一导体分部和第二导体分部通过连通各密封腔室4的导电液态物质实现电性连接。当上述凹槽为连通的独立凹槽时,在第二绝缘体20移动至第一腔体100内时,各独立凹槽分别与第一腔体100的侧壁之间形成密封腔室4,因为独立凹槽是连通的,则形成的密封腔室4内导电液态物质实现了第一导体分部和第二导体分部的电性连接。

设置方式二,第二绝缘体20上的凹槽设置为连续的环状凹槽202,在第二绝缘体20移动至第一腔体100内时,环状凹槽202与第一腔体100的侧壁之间形成密封腔室4。此时形成的密封腔室为环状密封腔室,导电液态物质即位于环状密封腔室内。

其中,本实施例二中的接触器液体软触装置也可以具有如实施例一中的弹性部件3以及第三导体部12,具体结构设置情况参见实施例一中所述。

以下结合图6至图9,对本实施例二中接触器液体软触装置的工作情况做出说明:

当接触器液体软触装置需要导电时,则第二绝缘体20在第一腔体100内下移,第二绝缘体20上的凹槽与第一腔体100的侧壁之间形成密封腔室4,第一导体分部和第二导体分部则通过此时密封腔室4内的导电液态物质实现电性连接;

当接触器液体软触装置断电时,第二绝缘体20在当前第一导体分部和第二导体分部所处的水平面上移,此时第二绝缘体20的凹槽内的导电液态物质与第一导体分部、第二导体分部产生偏移,第二绝缘体20凹槽内的导电液态物质不再接触第一导体分部和第二导体分部,从而实现了接触器液体软触装置的断电;此时由于导电液态物质与第一导体分部、第二导体分部之间为液态物质与导体的电连接,即使此时出现断电,也不会产生电弧现象,从而也就不会对接触器产生危害,延长了接触器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三

如图10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三中的接触器液体软触装置,包括第一组合体1和第二组合体2,第一组合体1包括第一绝缘体10和第一导体部11,第一导体部11包括第一导体分部和第二导体分部,第二组合体2具有第二绝缘体20,第一腔体100的侧壁处至少具有两个独立的第一独立腔室41和第二独立腔室42,导电液态物质填充在各独立腔室内;在第二绝缘体20移动至第一腔体100内时,第二绝缘体20表面与各独立腔室形成密封腔室4,且第一导体分部与第二导体部21之间以及第一导体分部与第二导体部21之间均通过各对应密封腔室4内的导电液态物质实现电性连接。

为了既可确保第一导体分部与第二导体分部的电性连接,又可以避免电弧放电对第一组合体1的不利影响,作为改进,本实施例三中的第二组合体2还具有第二导体部21,第二导体部21处于第二绝缘体20的上下端之间的位置;第二导体部21表面与第二绝缘体20表面之间形成填充导电液态物质的凹槽;在第二绝缘体20移动至第一腔体100内时,凹槽与第一腔体100的侧壁之间形成密封腔室4。其中,本实施例中第二组合体2的结构也可以应用到实施例一以及实施例二中的第二组合体,此处不再作详细说明。另外,为了节省制作工艺,本实施例中第二绝缘体20与第二导体部21也可以选择采用一体成型结构。

以下结合图10至图12,对本实施例三中接触器液体软触装置的工作情况作出说明:

当接触器液体软触装置需要导电时,第二组合体2在第一腔体100内整体下移,第二导体部21在第一腔体100下移至第一导体分部和第二导体分部所处的水平面时,此时第二导体部21分别与第一腔体100侧壁处的第一独立腔室41和第二独立腔室42密封接触,从而形成了密封腔室,原来各独立腔室内的导电液态物质以及第二导体部21共同实现第一导体分部和第二导体分部的电性连接,从而接触器液体软触装置实现了通 电;

当接触器液体软触装置断电时,第二导体部21则在当前第一导体分部和第二导体分部所处的水平面上移,此时第二导体部21与第一腔体100侧壁处的第一独立腔室41和第二独立腔室42均产生偏移,各独立腔室内的导电液态物质不再于第二导体部21接触,从而也实现了接触器液体软触装置的断电,此时由于导体液态物质与第一导体分部和第二导体分部之间为液态物质与导体的电连接,即使此时出现断电,也不会产生电弧现象,从而也就不会对接触器产生危害,延长了接触器的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