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环转动装置及绕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9848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磁环转动装置及绕线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器件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磁环转动装置及绕线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子、电器等行业中,磁环感应线圈所应用的范围十分广泛。在磁环感应线圈生产缠线时,会一边旋转磁环,一边将绕组线缠绕在磁环上,加工出一个或多个绕组,最后进行整理和上锡等完成磁环感应线圈的加工。在实际生产时,一般通过手动操作旋转磁环,这样无法保证绕线的均匀度和平整度,容易出现品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品质控制的成本。由于手工制作造成的圈数错误或者绝缘皮膜损坏的磁环感应线圈应用到产品上更是会影响电子产品的性能及使用寿命程度等。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磁环转动装置及绕线机,实现磁环的自动旋转,方便加工生产,降低成本和提升产品的质量。

一种磁环转动装置,包括主动轮、第一夹持轮、第二夹持轮及传送带,所述第一夹持轮与第二夹持轮间隔设置,所述主动轮、第一夹持轮与第二夹持轮均设置在传送带的内侧并通过传送带连接,位于第一夹持轮与第二夹持轮之间的传送带围成与磁环匹配的绕线部,所述第一夹持轮与第二夹持轮之间的距离小于磁环的直径,所述主动轮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送带包括至少两段相连的配合段,相邻两段配合段的外侧之间具有落差,在初始状态下,前一配合段处于磁环外周围成所述绕线部,随着主动轮的转动,后一配合段逐渐转入并围成所述绕线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送带包括相连的第一配合段与第二配合段,所述第一配合段的外侧设有防滑齿,所述第二配合段不具有所述防滑齿,在初 始状态下,所述第一配合段处于磁环外周围成所述绕线部,随着主动轮的转动,所述第二配合段逐渐转入并围成所述绕线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环转动装置还包括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主动安装轴、第一安装轴及第二安装轴,所述主动轮、第一夹持轮及第二夹持轮分别套接在主动安装轴、第一安装轴及第二安装轴上,所述工作平台上还设有滑槽,所述第一安装轴固定在所述滑槽中并能通过滑槽调节其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环转动装置还包括张紧轮,以第一夹持轮与第二夹持轮之间的连线为基准线,所述张紧轮与主动轮设置在基准线的同侧,所述张紧轮、主动轮、第一夹持轮与第二夹持轮均设置在传送带的内侧并通过传送带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送带上设有用于卡合绕组线起始端的缺口,所述缺口位于第一配合段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能实现绕线作业的绕线机,所述绕线机包括勾线装置、拨线装置及磁环转动装置,所述勾线装置设置在工作平台的第一侧与所述绕线部对应的位置处,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过线槽,所述过线槽位于第一夹持轮与第二夹持轮之间,所述工作平台上与绕线部对应的位置处还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过线槽连通,所述勾线装置能从工作平台的第一侧穿过所述通孔到达工作平台的第二侧勾取绕组线后再返回所述第一侧,所述拨线装置能将绕组线从工作平台的第一侧拨至过线槽并到达工作平台的第二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勾线装置包括钩针及安装轴,所述钩针固定在安装轴上,所述安装轴以垂直于所述工作台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工作平台的第一侧与所述通孔对应的位置处,所述安装轴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绕线机还包括排线板,所述排线板设置在工作平台的第一侧,所述排线板可平行所述工作台朝所述过线槽的槽口方向移动,所述排线板朝所述过线槽移动的一侧面被设置为斜面,所述排线板通过第三驱动机构驱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拨线装置包括旋转臂及拨线头,所述拨线头固定在旋转臂的一端,且所述拨线头上设有用于将绕组线拨入所述过线槽的凹部, 所述旋转臂通过第四驱动机构驱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绕线机还包括推线装置,所述推线装置包括挡线板及推动块,所述挡线板设置在工作平台的第二侧与所述绕线部对应的位置处,所述推动块可滑动地安装在挡线板上,当所述钩针到达工作平台第二侧时,所述推动块将绕组线推至钩针所在的位置处,所述推动块通过第五驱动机构驱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绕线机还包括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肘夹及与所述第一安装轴匹配的推杆,所述推杆固定在肘夹上,所述肘夹固定在工作平台上并设置在所述滑槽的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绕线机还包括夹线装置,所述夹线装置设置在工作平台上靠近所述绕线部的位置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绕线机还包括第一感应器、第一感应片及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感应片固定在传送带上,所述第一感应器设置在传送带外侧或内侧与第一感应片对应的位置处,所述第一感应器、第一驱动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绕线机还包括第二感应器,所述第二感应器用于检测旋转臂的位置,所述第二感应器、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第四驱动机构及第五驱动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绕线机还包括第二感应片、第三感应器及第四感应器,所述第二感应片固定在勾线装置上,所述第三感应器、第四感应器均设置在与勾线装置对应且位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行程范围内的位置处,所述第三感应器靠近第二驱动机构最大行程点设置,所述第四感应器靠近第二驱动机构最小行程点设置,所述第三感应器、第四感应器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利用上述磁环转动装置进行生产缠线时,先将磁环夹持在由第一夹持轮与第二夹持轮之间的传送带围成的绕线部中,然后运用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主动轮从而带动传送带运行,然后再由传送带带动磁环进行旋转。该磁环转动装置体 积小巧,以最简单的方式带动磁环转动,保证了绕线的均匀度,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利用上述绕线机进行磁环感应线圈生产时,将磁环安装在磁环转动装置上,勾线装置从工作平台的第一侧穿过通孔到达工作平台的第二侧勾取绕组线后再返回所述第一侧,拨线装置将绕组线从工作平台的第一侧拨至过线槽并到达工作平台的第二侧,完成一圈绕制。然后传送带带动磁环进行旋转一个工位,勾线装置及拨线装置完成下一圈绕制,如此重复完成整个缠线作业。该绕线机结构简单,以自动化绕线代替了传统的人工绕线,既可以用于单股线磁环感应线圈的绕制,也可以应用于多股线磁环感应线圈的绕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磁环转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绕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勾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排线板及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拨线装置及推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夹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磁环转动装置,2、勾线装置,3、拨线装置,4、排线板,5、推线装置,6、锁定机构,7、夹线装置,10、主动轮,11、第一夹持轮,12、第二夹持轮,13、传送带,14、工作平台,15、张紧轮,16、第一驱动机构,20、钩针,21、安装轴,22、第二驱动机构,30、旋转臂,31、拨线头,32、第四驱动机构,40、第三驱动机构,50、挡线板,51、推动块,52、第五驱动机构,60、肘夹,61、推杆,80、第一感应器,81、第二感应器,82、第三感应器,84、第四感应器,90、第一感应片,91、第二感应片,100、磁环,110、绕线部,130、第一配合段,131、第二配合段,140、主动安装轴,141、第一安装轴,142、第二安装轴,143、滑槽,144、过线槽,145、通孔,1300、防滑齿,1301、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磁环转动装置1,包括主动轮10、第一夹持轮11、第二夹持轮12及传送带13,所述第一夹持轮11与第二夹持轮12间隔设置,所述主动轮10、第一夹持轮11与第二夹持轮12均设置在传送带13的内侧并通过传送带13连接,位于第一夹持轮11与第二夹持轮12之间的传送带13围成与磁环100匹配的绕线部110,所述第一夹持轮11与第二夹持轮12之间的距离小于磁环100的直径,所述主动轮10通过第一驱动机构16驱动。利用上述磁环转动装置1进行生产缠线时,先将磁环100夹持在由第一夹持轮11与第二夹持轮12之间的传送带13围成的绕线部110中,然后运用第一驱动机构16驱动主动轮10从而带动传送带13运行,然后再由传送带13带动磁环100进行旋转。该磁环转动装置1体积小巧,以最简单的方式带动磁环100转动,保证了绕线的均匀度,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优选的,所述传送带13包括至少两段相连的配合段,相邻两段配合段的外侧之间具有落差,其中配合段的段数根据所需绕线的层数决定,其关系是(段数=层数+1),例如需要沿磁环100绕2层绕线时,配合段就设置为2+1=3段,相邻两段配合段的外侧之间的落差基本是一层绕线的厚度,在整齐卷绕的情况下基本等于绕线的直径,在预设配合段之间的高度差时可以以此为基准根据实际的试运作结果进行调整。在初始状态下,前一配合段处于磁环100外周围成所述绕线部110,随着主动轮的转动,后一配合段逐渐转入并围成所述绕线部110。

在此基础上,以下以本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送带13包括相连的第一配合段130与第二配合段131,所述第一配合段130的外侧设有防滑齿1300,所述第二配合段131不具有所述防滑齿1300,这里的第一配合段130和第二配合段131的落差即为防滑齿1300的高度,设置防滑齿1300是因为在初始状态下磁环100上还没有绕线,防滑齿1300可以增加传送带13和磁环100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磁环100在转动过程中滑落。在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一配合段130处于磁环100外周围成所述绕 线部110,随着主动轮10的转动,所述第二配合段131逐渐转入并与第一配合段130合围成所述绕线部110,并随着主动轮10的转动最后单独围成所述绕线部110。由于第一配合段130和第二配合段131的落差即防滑齿1300的高度设置成基本和绕线的直径相当,因此当绕线作业开始后,第二配合段131向前运动,绕线后的磁环100加绕线的高度正好相当于防滑齿1300的高度,因此在第一配合段130过渡到第二配合段131的过程中可以确保磁环100始终围绕同一圆心转动,这样绕线就能平整均匀地绕附在磁环100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磁环转动装置1还包括工作平台14,所述工作平台14上设有主动安装轴140、第一安装轴141及第二安装轴142,所述主动轮10、第一夹持轮11及第二夹持轮12分别套接在主动安装轴140、第一安装轴141及第二安装轴142上,所述工作平台14上还设有滑槽143,所述第一安装轴141固定在所述滑槽143中并能通过滑槽143调节其位置,以适应不同直径大小磁环100的安装。

本实施例所述的磁环转动装置1还包括张紧轮15,以第一夹持轮11与第二夹持轮12之间的连线为基准线,所述张紧轮15与主动轮10设置在基准线的同侧,所述张紧轮15、主动轮10、第一夹持轮11与第二夹持轮12均设置在传送带13的内侧并通过传送带13连接,使用时能根据传送带13的松紧程度调整张紧力,使传送带13更稳定可靠。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13上设有用于卡合绕组线起始端的缺口1301,所述缺口1301位于第一配合段130上。磁环100跟随传送带13转动前,先将绕组线的线头卡入此缺口1301,磁环100跟随传送带13转动时,线头就能克服绕线产生的反作用力,随磁环100一起平稳转动。

如图2-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能实现绕线作业的绕线机,所述绕线机包括勾线装置2、拨线装置3及上述磁环转动装置1,所述勾线装置2设置在工作平台14的第一侧与所述绕线部110对应的位置处,所述工作平台14上设有过线槽144,所述过线槽144位于第一夹持轮11与第二夹持轮12之间,所述工作平台14上与绕线部110对应的位置处还设有通孔145,所述通孔145与过线槽144连通形成类似“U”形的凹陷空间,所述勾线装置2能从工作平台14 的第一侧穿过所述通孔145到达工作平台14的第二侧勾取绕组线后再返回所述第一侧,所述拨线装置3能将绕组线从工作平台14的第一侧拨至过线槽144并到达工作平台14的第二侧。利用上述绕线机进行磁环感应线圈生产时,将磁环100安装在磁环转动装置1上,勾线装置2从工作平台14的第一侧穿过通孔145到达工作平台14的第二侧勾取绕组线后再返回所述第一侧,拨线装置3将绕组线从工作平台14的第一侧拨至过线槽144并到达工作平台14的第二侧,完成一圈绕制。然后传送带13带动磁环100进行旋转一个工位,勾线装置2及拨线装置3完成下一圈绕制,如此重复完成整个缠线作业。该绕线机结构简单,以自动化绕线代替了传统的人工绕线,既可以用于单股线磁环感应线圈的绕制,也可以应用于多股线磁环感应线圈的绕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如图3所示,所述勾线装置2包括钩针20及安装轴21,所述钩针20固定在安装轴21上,所述安装轴21以垂直于所述工作台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工作平台14的第一侧与所述通孔145对应的位置处,所述安装轴21通过第二驱动机构22驱动。第二驱动机构22驱动安装轴21,从而带动钩针20从工作平台14的第一侧穿过通孔145到达工作平台14的第二侧勾取绕组线。

如图4所示,所述绕线机还包括排线板4,所述排线板4设置在工作平台14的第一侧,所述排线板4可平行所述工作台朝所述过线槽144槽口的方向移动,所述排线板4朝所述过线槽144移动的一侧面被设置为斜面,所述排线板4通过第三驱动机构40驱动。第三驱动机构40驱动排线板4自动挤压已绕制的线匝,使线匝整齐均匀地绕付于磁环100上并同时使线匝沿斜面下滑以确定下一线匝的起始位置,从而使磁环感应线圈具有更均匀平整的外观及更稳定的电气特性。

如图5所示,所述拨线装置3包括旋转臂30及拨线头31,所述拨线头31固定在旋转臂30的一端,且所述拨线头31上设有用于将绕组线拨入所述过线槽144的凹部,防止绕组线脱出,所述旋转臂30通过第四驱动机构32驱动。第四驱动机构32驱动旋转臂30转动,从而带动拨线头31将绕组线从工作平台14的第一侧拨至过线槽144并到达工作平台14的第二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绕线机还包括推线装置5,所述推线装置5包括挡线板 50及推动块51,所述挡线板50设置在工作平台14的第二侧与所述绕线部110对应的位置处,所述推动块51可滑动地安装在挡线板50上,当所述钩针20到达工作平台14第二侧时,所述推动块51将绕组线推至钩针20所在的位置处,所述推动块51通过第五驱动机构52驱动。第五驱动机构52驱动推动块51把绕组线推到钩针20所在的位置处,实现精确平稳的自动绕线作业。

如图4所示,所述绕线机还包括锁定机构6,所述锁定机构6包括肘夹60及与所述第一安装轴141匹配的推杆61,所述推杆61固定在肘夹60上,所述肘夹60固定在工作平台14上并设置在所述滑槽143的一端。安装磁环100时先松开肘夹60,然后将磁环100放入绕线部110中,接着合上肘夹60,推杆61压紧第一安装轴141,使第一安装轴141固定在滑槽143中,磁环100便能可靠固定。

如图6所示,所述绕线机还包括夹线装置7,所述夹线装置7设置在工作平台14上靠近所述绕线部110的位置处。本实施例采用凸轮夹具作为夹线装置7。

其中,所述绕线机还包括第一感应器81、第一感应片90及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感应片90固定在传送带13上,所述第一感应器81设置在传送带13外侧或内侧与第一感应片90对应的位置处,所述第一感应器81、第一驱动机构16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绕线机还包括第二感应器81,所述第二感应器81用于检测旋转臂30的位置,所述第二感应器81、第二驱动机构22、第三驱动机构40、第四驱动机构32及第五驱动机构52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绕线机还包括第二感应片91、第三感应器82及第四感应器83,所述第二感应片91固定在勾线装置2上,所述第三感应器82、第四感应器83均设置在与勾线装置2对应且位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2行程范围内的位置处,所述第三感应器82靠近第二驱动机构22最大行程点设置,所述第四感应器83靠近第二驱动机构22最小行程点设置,所述第三感应器82、第四感应器83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16为电动机,第二驱动机构22为气缸,第三驱动机构40为气缸,第四驱动机构32为电动机,第五驱动机构52为气缸,在其它实施例中可选用具有相同功能的其它驱动机构,不以此为限。

利用本实施例所述的绕线机生产磁环感应线圈的流程如下:

步骤1:将磁环100放入磁环转动装置1中。

步骤2:向下合上肘夹60,撬动推杆61向前,推动第一夹持轮11沿滑槽143向前移动,绷紧传送带13,锁紧磁环100。然后按复位按钮,控制装置指示第一驱动机构16启动,驱动主动轮10带动传送带13逆时钟旋转至指定位置后,第一感应片90触发第一感应器81,控制装置指示第一驱动机构16停止转动,磁环转动装置1复位。

步骤3:提供绕组线,将绕组线的上端从磁环100下方向上穿过磁环100的中心,然后用将绕组线的上端弯折,卡入缺口1301中,并将绕组线上端放入夹线装置7中锁紧。此步骤3还可以进一步改进为自动取线、自动上线、自动夹线设计。

步骤4:把绕组线的下端从磁环100下方抓起并绕到磁环100上方,一手抓住绕组线,另一手按住启动按钮。

步骤5:启动按钮指令第二驱动机构22启动,驱动钩针20从下向上运动,穿过磁环100后向上伸出磁环100。此时把绕组线压入钩针20内,然后松开启动按钮,钩针20勾住绕组线自动向下运动后停止,绕组线完成第一圈绕制。

步骤6:松开夹线装置7,取出绕组线上端,按一下启动按钮,绕线机进入自动绕线程序运转状态:

步骤6.1:排线板4启动

具体动作为:控制装置指示第三驱动机构40启动,推动排线板4向前伸出挤压已绕制于磁环100上的线匝。

步骤6.2:拨线装置3启动﹑复位

具体动作为:控制装置同时指示第四驱动机构32启动,通过旋转臂30驱动拔线头转动一圈,拔动绕组线的自由端从磁环100下面绕到磁环100上面(停靠于挡线板50上)后,旋转臂30触发第二感应器81,控制装置指示第四驱动机构32停止转动,拨线装置3复位。

步骤6.3:排线板4复位

具体动作为:第二感应器81被触发的同时,控制装置指示第三驱动机构40 启动,排线板4向后缩回,为避免磁环100上已绕上的线匝在步骤6.2拨线装置3动作时发生松动,程序设定在拨线装置3动作完成后,才将排线板4缩回复位。

步骤6.4:勾线装置2启动

具体动作为:第二感应器81被触发的同时,控制装置指示第二驱动机构22启动,驱动钩针20从下向上运动,穿过磁环100后向上伸出磁环100。

步骤6.5:推线装置5启动

具体动作为:第二感应器81被触发的同时,控制装置指示第五驱动机构52启动,驱动推线块向前移动,将停靠在挡线板50上的绕组线向前推进,使绕组线夹持于挡线板50前端的凹部中,能更好的固定住绕组线,保证绕组线紧贴钩针20。

步骤6.6:勾线装置2勾住绕组线后,自动从上向下运动。

步骤6.7:推线装置5复位

具体动作为:钩针20勾住绕组线从上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勾线装置2上的第二感应片91触发到第三感应器82时,控制装置指令推线装置5自动缩回。为避免钩针20勾住绕组线向下拉时,绕组线发生不规律摆动,程序设定在勾线装置2勾住绕组线下降到第三感应器82的位置时,才由第二感应片91触发第三感应器82,指示推线装置5缩回复位。

步骤6.8:勾线装置2复位

具体动作为:钩针20勾住绕组线继续向下运动,第二感应片91触发第四感应器83,控制装置指示勾线装置2停止运动﹑复位。

步骤6.9:第二感应片91触发第四感应器83的同时,控制装置指示磁环转动装置1再次启动,带动磁环100转动一定的角度位置,程序开始重复6.1-6.7的动作,完成下一圈的绕线动作。

步骤7:程序重复以上6.1-6.9的动作,完成单个磁环100的绕线作业。

步骤8:打开磁环转动装置1,取出绕好线的磁环感应线圈。

步骤9:重复步骤1-8完成下一个磁环感应线圈的绕制。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 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