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9979阅读:642来源:国知局
键盘开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平稳下压和厚度薄的键盘开关。



背景技术:

键盘开关是一种应用并安装于键盘上的开关,这种开关的主要结构包括有基座、上盖、静触片、动触片和按钮件,该上盖和基座围合形成容置腔,该静触片、动触片和按钮件设置于该容置腔中,且该按钮件的一端露出容置腔外,通过按压操控按钮件,使得按钮件上下活动,进而通过按钮件作用于动触片上,使得动触片与静触片接触连接或脱离分开。

传统的键盘开关的按钮件为导柱形式,使得整个产品厚度较厚,并且按钮件是安装于键帽的底部中心,当手指仅作用于键帽的一侧边缘时,按钮件无法平稳下压,进而也无法实现静触片与动触片的导通,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提供一种可平稳下压和厚度薄的键盘开关。

一种键盘开关,包括:键帽和基座,以及设置在键帽和基座之间的导芯件、上盖、复位件、X架以及导通组件;键帽连接导芯件的一面;导芯件朝向基座的一面设有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基座朝向导芯件的一面设有第三滑槽、第四滑槽、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上盖固定在基座上;复位件连接在导芯件与基座之间;X架包括相互枢接的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第一框体上设有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中的第一滑动件、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中的第二滑动件、枢接在第三卡槽中的第一转轴以及枢接在第四卡槽中的第二转轴;第二框体上设有滑动连接在第三滑槽中的第三滑动件、滑动连接在第四滑槽中的第四滑动件、枢接在第一卡槽中的第三转轴以及枢接在第二卡槽中的第四转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复位件为弹簧,弹簧的一端连接导芯件,另一端连接基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框体上与第二框体的枢接处设有第五转轴;第二框体上与第一框体的枢接出设有匹配第五转轴的第一轴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X架设于基座内周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基座上还设有LED灯。

上述键盘开关,基座和导芯件之间通过活动的X架连接。当施加外力按下键帽时,键帽将X架和导芯件一起压下,进而带导通组件动作。X架起到平衡的作用,在键帽的下压过程中,X架导引导芯件平稳下压。当撤走外力时,在复位组件的作用下导芯件复位,导芯件复位的同时带动键帽以及X架复位。通过利用X架导引导芯件平稳下压,该键帽作用于导芯件进而带动导通组件动作,并配合复位机构促使导芯件、键帽以及平衡架机构复位,取代了传统的采用导柱的形式,使得产品的整体厚度减薄,并且,无论手指作用于键帽的任何位置,X架均可实现联动,实间接现键帽平稳下压,使得动片组件与静片组件的导通连接更加灵敏,产品使用更加方便。

此外,弹簧的结构简单,成本低,有利于简化键盘开关的结构。LED灯起到指示灯或者照明或者装饰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键盘开关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键盘开关的去掉键帽后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键盘开关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键盘开关的X架与导芯件的组合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的键盘开关的X架与基座的组合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的X架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X架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10-键盘开关;

20-键帽;

30-基座,31-第三滑槽,32-第四滑槽,33-第三卡槽,34-第四卡槽,35-LED灯,36-导杆;

40-导芯件,41-第一滑槽,42-第二滑槽,43-第一卡槽,44-第二卡槽,45-辅助件;

50-上盖;

60-复位件;

70-X架,71-第一框体,72-第二框体,73-第一滑动件,74-第二滑动件,75-第一转轴,76-第二转轴,77-第三滑动件,78-第四滑动件,79-第三转轴,710-第四转轴,711-第五转轴,712-第一轴孔;

80-动片组件;

90-静片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解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藉由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详述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参见图1至图7,提供一种键盘开关10的示意图。

一种键盘开关10,包括:键帽20和基座30,以及设置在键帽20和基座30之间的导芯件40、上盖50、复位件60、X架70以及导通组件。在本实施例中:

导通组件包括动片组件80和静片组件90。

键帽20为扁平的方块状设置,且连接导芯件40的一面。

导芯件40也为扁平的方块状设置,其朝向基座30的一面设有第一滑槽41、第二滑槽42、第一卡槽43和第二卡槽44。同时,导芯件40上设有空心圆柱状设置的辅助件45。

基座30朝向导芯件40的一面设有PCB板,以及第三滑槽31、第四滑槽32、第三卡槽33和第四卡槽34。基座30上设有匹配辅助件45的导杆。基座30上还设有连接PCB板的LED灯35。

上盖50整体呈方框状设置,且固定在基座30上。

复位件60连接在导芯件40与基座3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复位件60匹配连接辅助件45。而复位件60为弹簧。该弹簧的一端连接导芯件40上的辅助件45,另一端连接基座30。

X架70设于基座30内周边。该X架70包括:相互枢接的第一框体71和第二框体72。第一框体71上设有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41中的第一滑动件73、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42中的第二滑动件74、枢接在第三卡槽33中的第一转轴75以及枢接在第四卡槽34中的第二转轴76。第二框体72上设有滑动连接在第三滑槽31中的第三滑动件77、滑动连接在第四滑槽32中的第四滑动件78、枢接在第一卡槽43中的第三转轴79以及枢接在第二卡槽44中的第四转轴710。第一框体71上与第二框体72的枢接处设有第五转轴711。第二框体72上与第一框体71的枢接出设有匹配第五转轴711的第一轴孔712。

动片组件80和静片组件90分别设置在基座30上并连接PCB板。

上述键盘开关10,基座30和导芯件40之间通过活动的X架70连接。当施加外力按下键帽20时,键帽20将X架70和导芯件40一起压下,进而带动导通组件中的动片组件80与静片组件90触碰从而触发基座30上PCB板的电路。X架70起到平衡的作用,在键帽20的下压过程中,X架70导引导芯件40平稳下压。当撤走外力时,在复位组件的作用下导芯件40复位,导芯件40复位的同时带动键帽20以及X架70复位。通过利用X架70导引导芯件50平稳下压,该键帽20作用于导芯件40进而带动动片组件80,促使动片组件80与静片组件90接触,并配合复位机构促使导芯件40、动片组件80、键帽20以及平衡架机构复位,取代了传统的采用导柱的形式,使得产品的整体厚度减薄,并且,无论手指作用于键帽20的任何位置,X架70均可实现联动,间接实现键帽20平稳下压,使得动片组件80与静片组件90的导通连接更加灵敏,产品使用更加方便。

此外,导杆配合辅助件45起到限制导芯件40运动方向的作用。弹簧的结构简单,成本低,有利于简化键盘开关10的结构。LED灯35起到指示灯或者照明或者装饰的作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