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接触器的辅助触头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0109阅读:1017来源:国知局
交流接触器的辅助触头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交流接触器的辅助触头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交流接触器主要用于远距离的频繁接通和分断电路的电器,主要由电磁系统、接触系统、灭弧系统和结构件组成。电磁系统一般由线圈、铁芯、反力弹簧等组成。当交流接触器线圈通电后,线圈中流过的电流产生磁场,使磁轭产生足够大的吸引力,克服反力弹簧的反作用力,将衔铁吸合,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触头闭合从而接通电源。当交流接触器线圈断电或电压显著下降时,由于电磁引力消失或减小,衔铁在反作用弹簧力的作用下复位,带动各触头恢复到初始状态从而切断电源。

接触系统的辅助触头包括静触头和动触头,其中静触头被装配和固定在基座上。现有交流接触器中,辅助触头安装结构普遍在基座的顶盖上设置一个凸出的杆,用来限位和固定静触头,由于固定杆较长,很容易折断,引起静触头脱落或者移动,造成接触器接触系统故障等一些质量问题,给人们用电带来安全隐患,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此外,凸出杆作为限位结构还存在结构复杂,加工麻烦,装配效率低,浪费材料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固定牢固、可靠性高的交流接触器的辅助触头安装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交流接触器的辅助触头安装结构,包括静触头,所述的静触头安装在交流接触器的辅助触头安装结构的基座上,并且静触头上设有用于接线的螺钉,基座上设有与螺钉相连接的限位孔,所述的螺钉穿过静触头上的触头安装孔与限位孔连接从而阻挡静触头相对基座移动。

进一步,所述的基座上设有置于静触头一侧的限位板,所述限位孔开设在限位板上,并且螺钉的侧壁与限位孔的内侧壁相作用接触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基座上还设有用于安装静触头的限位壁,所述静触头还包括导电板,所述的螺钉安装在导电板上;导电板是弯折的Z字形结构,所述的限位孔开设在限位壁上与螺钉相连接,限位壁与导电板形状匹配且接触连接,从而将导电板安装在限位壁上。

进一步,所述的静触头还包括导电板,所述的基座上还设有用于限位导电板的导电板安装槽,导电板安装在导电板安装槽内。

进一步,所述导电板安装槽呈U形结构,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板以及水平设置且分别与第一板的两端相连接的第二板和第三板,导电板的端部一侧相对穿过第一板从而置于导电板安装槽的外部,第一板能够阻挡触头相对基座移动。

进一步,所述导电板安装槽的第三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与限位孔相对设置,所述螺钉的端部依次穿过安装孔和限位孔,从而将导电板安装在导电板安装槽内。

进一步,所述基座上还设有竖直设置的挡板,所述的螺钉上还设有瓦垫,所述挡板与瓦垫的侧边缘接触连接,用于阻挡静触头相对基座移动。

进一步,所述的静触头还包括导电板,所述的瓦垫是弧形结构,安装在螺钉与导电板之间。

进一步,所述基座上还设有导电槽,所述静触头安装在导电槽内,导电槽与静触头的两侧接触连接限制静触头相对基座移动。

进一步,所述限位孔的内侧壁设有与螺钉的外侧壁相配合的螺纹。

本实用新型交流接触器的辅助触头安装结构通过接线的螺钉与限位孔配合将静触头限位,从而阻挡静触头相对基座移动,螺钉同时起到接线和固定静触头的作用,辅助触头安装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节省材料、装配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电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5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交流接触器的辅助触头安装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交流接触器的辅助触头安装结构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交流接触器包括主触头和辅助触头,图3和图4中的辅助触头相邻设置在主触头一侧所对应的基座1上,本实用新型是通过限位孔121对辅助触头中静触头11上用于接线的螺钉111进行限位,从而阻挡静触头11相对基座1移动,提高辅助触头安装的稳定性。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交流接触器的辅助触头安装结构包括静触头11,静触头11包括导电板112及导电板112两端设置的螺钉111和静触点113。所述基座1上设有与螺钉111相连接的限位孔121,所述的螺钉111穿过静触头11上的触头安装孔与限位孔121连接,从而阻挡静触头11相对基座1移动,可靠性高,增强了设备的稳定性,而且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所述限位孔121的一种实施方式是设置在限位板12上,所述的限位板12设置在基座1上并且限位板12置于静触头11的一侧。限位板12上的限位孔121与螺钉111相对设置,螺钉111能够穿入限位孔121,并且螺钉111的侧壁与限位孔121的内侧壁相互作用接触连接,限位孔121通过内侧壁固定和限位螺钉111,阻挡静触头11相对基座向两端移动,从而限位静触头11。具体的,限位孔121的内侧壁设有与螺钉111的外侧壁相配合的螺纹,限位孔121和安装孔1431分别与螺钉111形成螺纹连接。限位孔121能牢固地固定螺钉111,螺纹连接限位孔121与螺钉111的连接更可靠,从而使静触头11稳定地固定在基座1上,不但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用凸杆固定静触头11带来的安全隐患,而且结构简单,节省材料。

所述限位孔121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是设置在限位壁13上,所述的基座1上设有用于安装静触头11的限位壁13,限位孔121设在与螺钉111相对的限位壁13上。具体地,所述的导电板112是弯折的Z形结构,限位壁13的形状与导电板112的形状相匹配,使限位壁13可以与导电板112接触连接。优选地,限位壁13分别设置在静触头11的两侧,其中上侧的限位壁13的侧表面与导电板112的顶面接触连接,下侧的限位壁13的侧表面与导电板112的底面接触连接,从而阻挡导电板112的上下移动。限位壁13通过限位静触头11的导电板112,辅助限位孔限位静触头11的螺钉111,进而定位和限位静触头11,阻挡静触头11相对基座1移动。限位壁13有效限位静触头11,增强了设备的可靠性,并且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如图5所示,所述的基座1上设有导电板安装槽14,所述的导电板112安装在导电板安装槽14内。导电板安装槽14呈U形结构,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板141以及水平设置且分别与第一板141的两端相连接的第二板142和第三板143,导电板112的端部一侧相对穿过第一板141从而置于导电板安装槽14的外部,第一板141能够阻挡触头11相对基座1移动。导电板安装槽14通过固定导电板112,阻挡静触头11上下移动,进而限位静触头11;同时,导电板安装槽14的第一板141能阻挡导电板向静触点11一侧运动,从而限位静触头11,阻挡静触头11相对基座1移动。导电板安装槽14固定静触头11更加可靠牢固,并且结构简单,装配效率高。

所述限位孔121的又一种实施方式是与导电板安装槽14相对设置,导电板安装槽14的第三板143上开设有安装孔1431,限位孔121与安装孔1431相对设置,所述螺钉111的端部依次穿过安装孔1431和限位孔121,从而将导电板112安装在导电板安装槽14内。导电板安装槽14的第三板143上设置安装孔1431,便于安装螺钉111,安装孔1431与限位孔121配合固定螺钉111,进而限位静触头11。具体的,安装孔1431的内侧壁也设有与螺钉111的外侧壁相配合的螺纹,安装孔1431便于安装螺钉111,且对螺钉111有限位作用,在安装孔1431设螺纹,使螺钉111与安装孔1431的连接更加可靠。

如图2所示,在基座1上导电板安装槽14的一侧还设有竖直设置的挡板16,所述挡板16与导电板安装槽14是一体式的结构。所述的螺钉111上设有瓦垫114,挡板16与瓦垫114的侧边缘接触连接。具体的,所述的瓦垫114是弧形结构,安装在螺钉111与导电板112之间。挡板16通过与瓦垫114相互作用,阻挡螺钉111的运动,进而阻挡静触头相对基座水平移动,限位静触头11。

如图2和图4所示,基座1上还设有用于限位辅助触头的导电槽15,所述静触头11安装在导电槽15内,导电槽15与静触头11的两侧接触连接限制静触头11相对基座1移动。具体的,基座1上辅助触头中的静触头11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形成导电槽15的面板151。静触头11、限位壁13、导电板安装槽14、挡板16、限位板12均设在导电槽15内,其中限位壁13、导电板安装槽14、挡板16和限位板12是与面板151一体式注塑的。导电槽15可以定位限位壁13、导电板安装槽14、挡板16和限位板12,进而限位静触头11;同时,导电槽15也的内侧壁与静触头11的导电板112接触连接,相互作用,阻挡静触头11横向移动;一体式注塑,使限位壁13、导电板安装槽14、挡板16和限位板12与基座1是一个整体,增大了限位壁13等的强度,限位和固定静触头11也更加牢固,并且提升了触头安装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