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键组件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7186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键组件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键组件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按键组件1大多都是从机体的内部装在电池盖上,并通过热熔柱2或卡勾与电池盖结合(如图1所示)。这种组装方式不仅会使按键组件占用较大的壳体内部空间,也会增大整机的边框宽度)。同时,因其按键组件是从机体内部装入的,当需要维修或返工时,也需要先拆开电池盖才能拆卸按键组件,因此这种组装方式也只适用于电池盖可拆卸的机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键组件及移动终端,使得按键组件的装配及拆卸过程得以简化,减少按键组件对机体边框宽度的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按键组件,包括按键帽,及与按键帽连接的按键软胶件;按键帽两端还分别设有一个卡勾,按键软胶件位于卡勾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前壳,前壳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按键安装孔;每个按键安装孔中都对应设有一个如上所述的按键组件;其中,卡勾挂扣于前壳内壁;按键软胶件位于按键安装孔内;按键帽卡设并突出于按键安装孔。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在按键帽的两端设置卡勾,并将卡勾挂扣在前壳上,从而将按键组件从壳体外部装配到机体上。在需要拆卸按键组件时,只需要取下挂扣在前壳上的卡勾即可,从而简化了按键组件的装配及拆卸过程。同时,这种从壳体外部装配按键组件的方式,也节省了机体的内部空间,有利于整机边框做的更窄。

另外,卡勾与按键软胶件之间留有间隙。在装入时,卡勾会向按键软胶件的方向挤压,这个间隙可以提供挤压空间。

另外,卡勾包括卡合部;间隙的宽度大于卡合部的长度。有利于保证卡合部顺利装入前壳内。

另外,按键安装孔的两侧在按键行程方向上设有用于卡住按键帽的筋位,其中,按键行程方向为挤压按键帽的方向。

另外,按键安装孔的两侧在筋位与前壳内壁之间为倒C角设计。可在装入卡勾时起导向作用,有利于保证卡勾的顺利装配。

另外,按键软胶件上设有至少一个导电基;移动终端还包括与按键组件对应的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上设有至少一个锅仔片;导电基与锅仔片一一对应并抵触锅仔片;卡勾与柔性电路板之间留有间隙。

另外,间隙为0.2毫米。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按键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按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按键组件。

如图2所示,该按键组件包括按键帽11、按键软胶件12及两个卡勾13。两个卡勾13分别设置在按键帽11的两端,按键软胶件12与按键帽11连接并位于两个卡勾13之间,按键软胶件12设有至少一个导电基121。

具体地说,在本实施例中,卡勾13包括卡合部131。在将按键组件装入机体时,可将卡勾13从按键安装孔伸入壳体内,将卡合部131挂扣在壳体内壁上,从而将按键组件固定在机体上。

另外,值的一提的是,在将卡勾13从按键安装孔伸入壳体内时,卡合部131会受到按键安装孔壁的挤压。为了保证卡合部131顺利伸入壳体内,在实现设计时,可在卡勾13与按键软胶件12之间预留一定的间隙,同时可选用具有弹性的材料制作卡勾13。这样在受到按键安装孔壁的挤压时,该预留的间隙可为卡合部131提供压缩空间,有利于保证卡合部131顺利进入壳体内。

为保证该预留的间隙为卡合部131提供足够的压缩空间,在实际设计时,可使该间隙的宽度L1大于卡合部的长度L2。

不难发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在按键帽的两端设置卡勾,并将卡勾挂扣在前壳上,从而将按键组件从壳体外部装配到机体上。在需要 拆卸按键组件时,只需要取下挂扣在前壳上的卡勾即可,从而简化了按键组件的装配及拆卸过程。同时,这种从壳体外部装配按键组件的方式,也节省了机体的内部空间,有利于整机边框做的更窄。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如图3所示,该移动终端包括前壳3(如图3所示,前壳3上可设置前壳合金31,前壳3上设置前壳合金31时,本实施例所说的前壳3指的是:前壳3与前壳合金31的整体),前壳3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按键安装孔32。每个按键安装孔32中都对应设有一个如第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按键组件。其中,卡勾13挂扣于前壳3的内壁,按键软胶件12位于按键安装孔32内,按键帽11卡设并突出于按键安装孔32。

本实施例将以一个按键安装孔为例进行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一个移动终端可以有一个或多个按键,即有一个或多个按键安装孔,本实施方式对此不作限制。

具体地说,在本实施例中,按键安装孔32的两侧在按键行程方向(按键行程方向为挤压按键帽的方向)上设有用于卡住按键帽11的筋位321。按键帽11在自由状态下(即不受到挤压时)会突出于按键安装孔32;在受到挤压时,按键帽11可向前移动至筋位321处,从而实现相应的功能。

筋位321与前壳3的内壁之间为倒C角设计。该倒C角设计可在装入卡勾13时起导向作用,有利于保证卡勾13的卡合部131快速伸入前壳3内。

另外,值的一提的是,该移动终端还包括与该按键组件对应的柔性电路板4。柔性电路板4与按键软胶件12相对设置。按键软胶件12上设有至少一个导电基121,柔性电路板4设有至少一个锅仔片41,每个导电基121均与一个锅仔片41相抵触。

当按键帽11受到挤压移动至筋位321处时,按键软胶件12上的导电基121就会挤压对应的锅仔片41,从而实现相应的功能。

为了防止按键帽11受到挤压时,卡勾13向前移动抵持到柔性电路板4,对按键手感造成影响,在实际设计时,可在卡勾13与柔性电路板4之间预留一定的间隙。该间隙的大小可控制在0.2毫米。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按键组件可与移动终端的显示屏5错开设计,即将按键组件与显示屏5设计在不同的平面内(如图4所示),这样有利于将整机的边框做的更窄。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