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160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括:

一本体,具有一前端面、一后端面、及位于所述前端面与所述后端面间的一环侧面,所述本体自所述前端面凹设形成有一插槽,用来供一电路板插设于内;所述本体自所述后端面凹设形成有连通于所述插槽的多个端子槽;其中,所述插槽的一槽底相对于所述前端面的深度定义为L;以及

多个导电端子,分别插设且固定于所述本体的多个所述端子槽内,用来在所述电路板插设于所述插槽内时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路板;其中,每个所述导电端子为一体成型的构造并包括:

一主体段;

一弹力段,自所述主体段弯曲地延伸所形成,并且所述弹力段与所述槽底间的最大距离为0.82L±10%;及

一接触段,自所述弹力段朝接近所述主体段的方向弯曲地延伸所形成,并且所述接触段的局部位于所述插槽中并且具有远离所述主体段的一接触点;其中,位于所述插槽中的所述接触段的局部能受压迫而缩入相对应的所述端子槽中,以使所述接触点与所述槽底的距离为0.46L±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远离所述插槽的每个所述端子槽的两侧壁部位各凹设形成有一收容槽,并且每个所述收容槽具有邻近于所述前端面的一止位壁;于每个所述导电端子中,所述主体段一端形成有两个阶面,并且位于两个所述阶面间的所述主体段一端部位延伸形成有所述弹力段;多个所述导电端子的主体段安装于多个所述端子槽的收容槽,并且每个所述阶面抵顶于相对应的所述止位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位于所述插槽中的每个所述接触段的局部受压迫而缩入相对应的所述端子槽中时,每个所述阶面与所述接触点的距离为0.23L±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电端子具有自所述接触段朝向所述前端面方向延伸的一支撑段;于每个所述导电端子中,所述支撑段与所述主体段相互分离,当位于所述插槽中的所述接触段的局部受压迫而缩入相对应的所述端子槽中时,所述支撑段压抵于所述主体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点与所述支撑段压抵于所述主体段的位置的距离为所述接触点与所述槽底的距离的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电端子的所述主体段一端具有两个阶面,并且位于两个所述阶面间的所述主体段一端的部位延伸形成有所述弹力段,所述接触点与任一个所述阶面的距离为所述接触点与所述槽底的距离的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呈板状,并且所述环侧面具有位于相反侧的一第一板面与一第二板面,所述本体自所述第一板面凹设有分别贯穿至多个所述端子槽的多个穿孔;每个所述导电端子具有形成于所述主体段的一倒刺,并且多个所述导电端子的倒刺分别扣持于多个所述穿孔的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的高度定义为W,所述插槽与每个所述端子槽相互连通部位的总高度定义为H,每个所述弹力段的至少部分呈圆弧状且具有小于0.5×(H-W)的圆弧半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有一导引臂,并且所述导引臂竖立地连接于所述本体的所述环侧面,用来可滑动地组接于一风扇框架;其中,所述导引臂具有一直立柱、一第一横梁、与一第二横梁,所述直立柱连接于所述本体并具有位于相反侧的一第一侧面与一第二侧面,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侧面并位于所述本体的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呈L型并具有一横向段与一直立段,所述横向段一端连接于所述直立柱,所述直立段自所述横向段的另一端朝远离所述本体的方向垂直地延伸所形成,并且所述直立段与所述本体间的最大距离不大于所述第二横梁与所述本体间的最大距离。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