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线端子与金属触片的装配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3622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线端子与金属触片的装配工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夹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线端子与金属触片的装配工装。



背景技术:

导线产品端部装配有一个导线端子1,用于连接铜触片2;并且导线端子1和铜触片2的配合属于过盈配合,如图1所示。为了防止导线端子1和铜触片2连接后两者松脱,铜触片2厚度薄强度低,并且存在折弯21结构,在装配过程中,折弯21的位置容易因受到导线端子1的压力而产生变形导致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导线端子与金属触片的装配工装,在装配过程中对铜触片形成良好的支撑,使其在装配过程中不变形。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导线端子与金属触片的装配工装,包括冲床,冲床设有上夹头和下夹头,所述上夹头的下端设有一个竖直方向的、与导线端子形状相配的端子容置槽;所述下夹头设有一个与金属触片形状相配的触片容置槽;所述触片容置槽用于放置金属触片装配部位的位置竖直向上,且与所述端子容置槽处于同一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触片容置槽的宽度略微大于金属触片的厚度,使得金属触片可以放入触片容置槽内但又没有晃动间隙。

进一步的,装配时,将导线端子安装于上夹头的端子容置槽内,将金属触片安装于下夹头的触片容置槽内,扳动冲床,使得上夹头带动导线端子竖直向下运动,压入金属触片中,完成装配。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触片为铜触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利用改进的工装夹具,在夹头上设计与装配件形状匹配的容置槽,特别是利用容置槽形成对折弯部位的支撑,使其在装配过程中不变形,有效提高装配效率的同时,大大减少了报废品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导线端子与铜触片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工装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位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导线端子;2、铜触片;21、折弯;3、冲床;31、上夹头;311、端子容置槽;32、下夹头;321、触片容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导线端子与金属触片的装配工装的一个实施例,该装配工装包括冲床3,冲床3设有上夹头31和下夹头32,而金属触片以最常用的铜触片2为例。其中,上夹头31的下端设有一个竖直方向的、与导线端子1形状相配的端子容置槽311;下夹头32设有一个与铜触片2形状相配的触片容置槽321;触片容置槽321用于放置铜触片2装配部位的位置竖直向上,且与端子容置槽311处于同一轴线上。装配时,将导线端子1安装于上夹头31的端子容置槽311内,将铜触片2安装于下夹头32的触片容置槽内321,扳动冲床3,使得上夹头31带动导线端子1竖直向下运动,压入铜触片2中,完成装配。该实施例中采用的是手动冲床,还可以设计为自动冲床。

优选的,触片容置槽321的宽度略微大于铜触片2的厚度,使得铜触片2可以较轻松地放入触片容置槽321内但又几乎没有晃动间隙,使得触片容置槽321能够对铜触片2折弯21部位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利用改进的工装夹具,在夹头上设计与铜触片形状匹配的容置槽,特别是利用容置槽形成对铜触片折弯部位的支撑,使其在装配过程中不变形,有效提高装配效率的同时,大大减少了报废品的产生。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