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化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635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化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位块(1),支撑化成处理中的电池(B);

驱动机构(2);

密封组件(3),与待化成的电池(B)的注液孔(B1)上下相对且具有通道,密封组件(3)连接于驱动机构(2)上,以在驱动机构(2)的带动下面向电池(B)的注液孔(B1)运动从而使密封组件(3)的通道与电池(B)的注液孔(B1)密封连通,或者在驱动机构(2)的带动下背离电池(B)的注液孔(B1)运动从而将电池(B)的注液孔(B1)露出;

抽真空机构(4),与密封组件(3)的通道密封连通;

充放电机构(5),与电池(B)的对应极柱电连接并与电池(B)形成充放电回路;以及

载具(6),放置在定位块(1)上,承载并固定待化成的电池(B)且从电池(B)沿排列方向(D)的两端对待化成的电池(B)施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化成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2)包括:

驱动器(21);以及

驱动板(22),固定在驱动器(21)上并能够在驱动器(21)的驱动下上下移动,且密封组件(3)固定在驱动板(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化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密封组件(3)包括:密封件(31),固定在驱动板(22)上并与电池(B)的注液孔(B1)上下相对,且密封件(31)具有贯通的密封件用通道(311);

密封件(31)的密封件用通道(311)作为密封组件(3)的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化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密封组件(3)包括:

压杆(32),一端固定在驱动板(22)上,且具有压杆用通道(321),压杆用通道(321)的一端与抽真空机构(4)连通;以及

密封件(31),固定在压杆(32)的另一端并与电池(B)的注液孔(B1)上下相对,且密封件(31)具有贯通的密封件用通道(311),密封件用通道(311)与压杆用通道(321)的另一端连通;

压杆(32)的压杆用通道(321)和密封件(31)的密封件用通道(311)组成密封组件(3)的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池化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件(31)在驱动板(22)的驱动下挤压到电池(B)的注液孔(B1)的上方以将密封件用通道(311)与注液孔(B1)密封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池化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件(31)在驱动板(22)的驱动下插入到电池(B)的注液孔(B1)的内部以将密封件用通道(311)与注液孔(B1)密封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化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载具(6)包括:两个端板(61),分别设置在电池(B)沿排列方向(D)的两端;

两个端板(61)通过螺栓(S)连接,并从排列方向(D)的两端挤压电池(B)。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化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载具(6)还包括:

底板(62),设置于两个端板(61)的下侧;以及

两个侧板(63),设置在两个端板(61)之间且固定在底板(62)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化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充放电机构(5)连接于驱动机构(2),以在驱动机构(2)的带动下面向电池(B)运动从而使充放电机构(5)与电池(B)的对应极柱电连接并与电池(B)形成充放电回路,或者在驱动机构(2)的带动下背离电池(B)运动从而断开与电池(B)形成充放电回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化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充放电机构(5)包括:

充放电控制系统(51);

探针(52),与充放电控制系统(51)电连接,且分别与待化成的电池(B)的对应极柱上下相对;以及

探针固定件(53),固定在驱动板(22)上,并支撑固定对应的探针(52),且能在驱动板(22)的带动下将探针(52)与电池(B)的对应极柱电连接。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