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头固定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7068阅读:6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插头固定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以在各种狭小空间内将插头固定到插座上的固定杆。



背景技术:

现有房屋中,建筑设计和家具装饰并不十分相符,这就造成了已有的插座被家具挡在后面,用的时候很不方便的问题;工厂中也存在此类问题,生产设备挡在插座前面,影响了插座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头固定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灵活,可以满足在各种狭小空间内完成插头与插座配合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插头固定杆,包括握杆和机箱,所述握杆表面覆盖有橡胶层,上端圆周面上设有开关按钮,下端与机箱固定连接,所述机箱外部设有电池槽,内部设有小型电动推杆,所述小型电动推杆的伸缩杆伸出机箱一侧,顶部固定有推板,机箱另一侧设有连接体,所述连接体顶部与固定板连接,所述固定板中间位置开有定位凹槽,沿握杆方向的两端开有电线凹槽。

所述握杆为套杆结构。

所述推板中间位置开有凹槽。

所述连接体与机箱孔轴连接,连接体圆周面两端固定有定位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小型电动推杆与固定板的配合作用,使推杆可以快速到达插座对面,继续工作,反作用力使插头插进插座内,操作简单可靠握杆表面有橡胶层,增大了摩擦力,方便抓取,同时橡胶的绝缘性质提高了安全性。

2.由于握杆为套杆结构,可以调整长度,以适应不同的环境需求,提高了实用性。

3.通过对推板中间开凹槽,可以更好的对柱状体进行契合。

4.由于连接体与机箱活动连接,在定位杆转动的情况下连接体和定位板也会发生转动,解决了插座位置有倾斜度不好配合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安全可靠,操作灵活,可以在各种狭小空间内快速完成插头与插座的配合工作,节省了大量人力。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时的轴测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时的右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时的主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时的主视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时的俯视图;

图中,1、握杆,2、开关按钮,3、机箱,4、小型电动推杆,5、推板,51、凹槽,6、连接体,61、定位杆,7、固定板,71、定位凹槽,72、电线凹槽,8、电池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包括握杆1和机箱3,握杆1为套杆结构,可以自由调节高度,更加方便、实用,表面覆盖有橡胶层,可以增大摩擦,方便抓握,而且可以绝缘,上端圆周面上设有开关按钮2,下端与机箱3固定连接,机箱外部设有电池槽8,内部设有小型电动推杆4,小型电动推杆4的伸缩杆伸出机箱3一侧,顶部固定有推板5,推板中间位置开有凹槽51,推板5在靠近插座对面的物体时,凹槽1更容易与柱状物体契合,使接触更加紧密牢固,机箱3另一侧设有连接体6,连接体6顶部与固定板7连接,固定板7中间位置开有定位凹槽71,沿握杆1方向的两端开有电线凹槽72,定位凹槽71固定插头整体部分,电线凹槽72放置插头的电线部分,设置在相对的两个位置,可以实现对插座上插孔正向、反向时的配合,更加的实用。

实施例2:如附图2、附图3、附图4和附图5所示,包括握杆1和机箱3,握杆1为套杆结构,可以自由调节高度,更加方便、实用,表面覆盖有橡胶层,可以增大摩擦,方便抓握,而且可以绝缘,上端圆周面上设有开关按钮2,下端与机箱3固定连接,机箱外部设有电池槽8,内部设有小型电动推杆4,小型电动推杆4的伸缩杆伸出机箱3一侧,顶部固定有推板5,推板中间位置开有凹槽51,推板5在靠近插座对面的物体时,凹槽1更容易与柱状物体契合,使接触更加紧密牢固,机箱3另一侧设有连接体6,连接体6顶部与固定板7连接,固定板7中间位置开有定位凹槽71,沿握杆1方向的两端开有电线凹槽72,定位凹槽71固定插头整体部分,电线凹槽72放置插头的电线部分,设置在相对的两个位置,可以实现对插座上插孔正向、反向时的配合,更加的实用。

连接体6与机箱3孔轴连接,连接体6圆周面两端固定有定位杆61,通过旋转定位杆61,带动连接体6和固定板7旋转,以避免插座安装歪斜时无法配合的情况,提高了灵活性,增大了使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调整握杆1长度、选择电线凹槽72的位置,将插头固定在固定板7的定位凹槽71内,将握杆1缓慢放下,使固定板7靠近插座,并且插头的插片对准插座的插孔,按下开关按钮2,启动小型电动推杆4,小型电动推杆4工作,带动顶部推板5向前移动,直到与插座对面物体接触,小型电动推杆4继续工作,反作用力使固定板7向前运动,进而使插头插片插入插座插孔中,完成插头与插座的配合固定;如果插座是倾斜角度固定的,则可以旋转定位杆61,进行角度调整,从而准确的完成配合固定。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