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端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1968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板端连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端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板端连接器中,如其中的牛角型连接器,其胶体的两端上通常会设置耳扣以进行安装固定,两个耳扣可相向转动以实现连接器在板端上的松紧。耳扣在胶体上的转动主要靠胶体两侧的斜面进行限定,而胶体上的斜面部分较为薄弱,耳扣掰动时容易转动过大而翻下。此外,耳扣翻下后会将胶体两侧撑开,导致胶体内的其他构件如固定片松脱掉落,从而导致连接器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增强耳扣限位的板端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板端连接器,包括绝缘胶体以及两个耳扣,所述绝缘胶体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定位槽,两个所述耳扣的第一端分别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定位槽内,两个所述耳扣的第二端可相对所述绝缘胶体向远离彼此的方向转动及复位;所述耳扣和所述绝缘胶体上设有相配合的限制所述耳扣转动角度的限位结构。

优选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相配合的限位凹槽和限位凸筋;所述限位凹槽或限位凸筋设置在所述耳扣第一端的表面上,所述限位凸筋或限位凹槽对应设置在所述定位槽内。

优选地,两个所述耳扣相背的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导向部,所述定位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部配合的第二导向部;所述耳扣通过所述第一导向部与所述第二导向部相接触滑动而相对所述绝缘胶体转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为相配合的斜面或弧形面。

优选地,该板端连接器还包括分别嵌设在所述绝缘胶体两端上的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位于所述第二导向部远离所述第一导向部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固定片的一端竖向嵌设在所述绝缘胶体上,另一端弯折伸出所述绝缘胶体的端部。

优选地,该板端连接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耳扣第一端和定位槽之间的转轴机构,所述耳扣第一端通过所述转轴机构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定位槽内。

优选地,所述转轴机构包括相配合的转轴和轴孔;所述转轴和轴孔中一种设置在所述耳扣上,另一种对应设置在所述定位槽内。

优选地,该板端连接器还包括穿设在所述绝缘胶体上的数个相平行间隔的端子;数个所述端子在所述绝缘胶体上位于两个所述耳扣之间。

优选地,所述绝缘胶体上设有贯通所述绝缘胶体相对两侧的端子槽,数个所述端子分别容置在所述端子槽内,且所述端子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端子槽而露出在所述绝缘胶体的相对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板端连接器,在耳扣和绝缘胶体上设相配合的限位结构,限制耳扣的转动角度,增强对耳扣转动的限位能力,避免耳扣向外转动过多而翻出绝缘胶体,增强连接器整体的稳定性和结构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板端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板端连接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板端连接器中绝缘胶体的俯视图;

图4是图1所示板端连接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板端连接器的耳扣掰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板端连接器,用于通信设备模块间的信号传递;该板端连接器可包括SMT型连接器。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板端连接器,可为牛角型连接器,其包括绝缘胶体10以及两个耳扣20;绝缘胶体10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定位槽30,两个耳扣20的第一端21分别可转动安装在定位槽30内,从而两个耳扣20的第二端22可相对绝缘胶体10向远离彼此的方向转动及复位。

耳扣20和绝缘胶体10上设有相配合的限位结构,用于限制耳扣20的转动角度,避免耳扣20转动角度过多而翻出绝缘胶体10。

两个耳扣20的第二端22位于定位槽30外。掰开两个耳扣20时,两个耳扣20转动,第二端22向绝缘胶体10端部外侧转动,从而两个耳扣20的第二端22向远离彼此的方向转动。当限位结构相接触配合时,耳扣20的转动停止,定位在一定的转动角度上。

如图2、3所示,作为选择,限位结构包括可相配合的限位凹槽41和限位凸筋42,通过限位凸筋42配合在限位凹槽41内起到限位作用。限位凹槽41和限位凸筋42中可任意一种设置在耳扣20第一端21上,另一种对应设置在定位槽30内。

本实施例中,限位凹槽41设置在耳扣20第一端21的表面上,限位凸筋42对应设置在定位槽30内。进一步地,限位凹槽41设置在耳扣20第一端21的朝向另一个耳扣20的表面上。

如图2中所示,耳扣20第一端21的端部设有钩状部23,限位凹槽41可设置在钩状部23的两侧。限位凸筋42则对应设置在定位槽30内的相对两壁面上。

为了便于耳扣20相对绝缘胶体10转动,两个耳扣20相背的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导向部51,定位槽30内设有与第一导向部51配合的第二导向部52;耳扣20通过第一导向部51与第二导向部52相接触滑动而相对绝缘胶体10转动。

第一导向部51和第二导向部52相配合形成导向结构。第一导向部51和第二导向部52可为相配合的斜面或弧形面。

该板端连接器中,限位结构和导向结构分别位于耳扣20的相对两侧。耳扣20通过导向结构相对绝缘胶体10转动,限位结构在耳扣20向绝缘胶体10端部外侧转动一定角度后相配合使耳扣20定位停止向同一方向转动。

为了使得耳扣20能够顺畅转动,耳扣20第一端21的朝向绝缘胶体10的底部可呈倒锥状或弧形状,减少其与绝缘胶体10的接触面积,减少摩擦。

进一步地,又如图1、2所示,该板端连接器还包括分别嵌设在绝缘胶体10两端上的固定片40。固定片40位于第二导向部52远离第一导向部51的一侧。

其中,固定片40的一端竖向嵌设在绝缘胶体10上,另一端弯折伸出绝缘胶体10的端部。绝缘胶体10上对应设有固定槽供固定片40嵌设其中;固定槽优选位于定位槽30的外侧(远离绝缘胶体10中部)。

该板端连接器中,由于耳扣20的转动受到限位结构的限制,因此不会因翻转过多而撑开定位槽30,破坏第二导向部52,从而避免固定片40从绝缘胶体10上松脱掉落。

进一步地,该板端连接器还包括设置在耳扣20第一端21和定位槽30之间的转轴机构,耳扣20第一端21通过转轴机构可转动安装在定位槽30内。

作为选择,转轴机构包括相配合的转轴61和轴孔62;转轴61和轴孔62中一种设置在耳扣20上,另一种对应设置在定位槽30内。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转轴61凸出成型在耳扣20第一端21的相对两侧上,轴孔62对应转轴61设置在定位槽30的相对两壁面上。

该板端连接器还包括穿设在绝缘胶体10上的数个相平行间隔的端子50;数个端子50在绝缘胶体10上位于两个耳扣20之间。

绝缘胶体10上设有贯通绝缘胶体10相对两侧的端子槽101,数个端子50分别容置在端子槽101内,且端子50的两端分别伸出端子槽101而露出在绝缘胶体10的相对两侧,以与其他连接器件接触导通。

绝缘胶体10可通过注塑一体成型,限位凸筋42、第二导向部52、轴孔62、端子槽101等可在注塑时一体成型在绝缘胶体10上。

本实用新型组装完成后,如图2、4所示,两个耳扣20的第一端21分别容置在定位槽30内,耳扣20的第二端22在绝缘胶体10上位于定位槽20外,可供按压以转动耳扣20;此时耳扣20竖直在绝缘胶体10上,限位凹槽41未与限位凸筋42接触配合。按压操作时,如图5所示,掰动耳扣20,使两个耳扣20向远离彼此的方向转动,同时限位凹槽41渐渐向限位凸筋42靠近,直至两者相接触配合,使得耳扣20受限制不再继续转动,此时耳扣20相对绝缘胶体10呈倾斜状。复位时,可掰动耳扣20,使两个耳扣20相向转动至原始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