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对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74859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线对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电连接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在同轴结构中用于将导线连接在一起的线对线连接器。
背景技术
本领域内已知各种类型的线对线连接器,用于在各独立的导线端子之间形成电连接。一种用于该目的的简易类型的连接器为对接连接器或拼接连接器,用于在各导线之间形成永久接合或连接。但是,在很多应用中,各导线之间的永久连接是不需要的或不实际的,根据这种情况,发明了各种可释放连接器。例如,美国专利US 5,083,944描述了一种线对线连接器组件,压接到一根导线上的接线片端和压接到另一根导线上的插座端之间采用压配合连接。当各部件压入电连接器时,各端子依次收入到各自的绝缘壳体中咬合并锁住。该种类型的连接器有各种商业可得的产品,例如Molex的SL (Stackable Linear)连接器系列。在某些情形下,这些连接器的缺点在于它们需要大量加工/装配步骤来将每个底座或座体(带内部连接器端子)安装到导线端子上。同样,当连接并锁在一起时,座体占用相对较大的空间,而这在某些应用中是不利的。也有人提出单座体线对线连接器。例如,美国专利US 7,867,013描述了一种内嵌式(in-line) IDC(绝缘置换连接器(insulation displacement connector))拼接连接器,其具有一带有内腔的壳体,所述内腔中容纳IDC元件。上述连接器主体有一相对的端子,其带有线材引导件以接纳线材并将线材引导至IDC元件。其顶盖以可枢转方式安装在所述连接器主体上,其中在接近顶盖时,各种线材通过IDC元件咬合并接合在一起。美国专利US4,684,195描述了另一类型的单体(single-body)内嵌式IDC拼接连接器。本发明提供了另一种相对简单的内嵌式拼接连接器,其具有更牢固的电气连接方式,同时不需要工具辅助,能够简单的完成线材的插入和拔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将在下述说明书中得到描述,或者可通过说明书变得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得知。根据本发明内容,其提供了一种特别适合用于将同轴对齐导线剥开的端子连接或拼接起来的线对线连接器。应该理解,本发明的连接器不局限于任何具体应用,并且可以用于任何需要导线或其他导体间形成牢固的电气连接的应用中。所述连接器包括采用任意常规的绝缘材料形成主体元件(本领域内也称为“模制”)。所述主体元件可以采用各种形状和尺寸,但是一般包括上壁、下壁、侧壁和相对的末端壁。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元件大致为盒式形状。连接器位置设置在各末端壁之间,导线插口限定在每个末端壁中,这样每个连接器位置处设有至少一对导线插口,用于连接至少两根独立的导线。第一接触元件设置在连接器位置中并与导线插口同轴。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元件包括上部壳体元件和下部壳体元件,其中第一接触元件压入下部壳体元件中。第一接触元件主要有一带有各自的接触片的相对末端部,所述接触片通过各自的导线插口偏置到一闭合位置。每个导线插口处构造一执行机构。执行机构可以移动通过主体元件的壁面(例如,上壁)上的开口,并且包括一与所述第一接触元件各自的末端部接触的咬合端。所述执行机构可以通过按压方式(手动或利用工具)将接触片移动到打开位置,以将导线的导电线芯越过接 触片插入到导线插口中,从而释放并回复执行机构,所述接触片偏置抵住导线的导电线芯,并且第一接触元件在同轴对齐的导线末端之间限定了一导电桥。接触元件可以是各种形状或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接触元件大致为C形元件,其带有一细长的底部段和弯曲部以及偏置末端部。所述接触片可以在弯曲部的末端部或靠近弯曲部的末端部形成。例如,所述接触片可以简单地为弯曲末端部的一段。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接触片由弯曲末端部的有角度的切开部(cut-out)限定形成,该切开部以一角度离开末端部的平面。这些切开部可以在末端部的末端上,或者与末端间隔开。在该实施例中,执行机构的咬合端咬合靠近有角度的切开部的第一接触元件,例如在接触元件的末端或切块不的相对一侧上。执行机构的咬合端可以有一凹槽,设置用于在与连接器成连接状态时容纳导线的导电线芯。所述凹槽还限定了一止动面,在连接状态时,导电线芯的末端紧靠该止动面。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接触片堵住导线的导电线芯的通道,防止导线进入导线插口中,直到压下各自的执行机构后,接触片移动到导电线芯下的打开位置。在一具体的特殊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还包括一固定到主体元件的每个连接器位置处的第二接触元件,以在第一接触元件的各接触片之间形成桥接。因此,在闭合位置时,所述接触片偏置抵住第二接触片。处于连接状态时,导线导电线芯也与第二接触元件电接触,从而在各相对导线间形成冗余的导电通道。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可以构造为带有多个第一接触元件并与多对导线插口和执行机构关联的多路连接器,因此可以通过连接器连接多对导线。多个第一接触元件可以相互电绝缘,这样多对连接的导线也相互电绝缘。在一替换实施例中,连接器可以构造为短接块,其中多个第一接触元件通过短接桥电气短接在一起。采用该种结构,任一连接到连接器的导线与所有其他与连接器电连接的导线形成电连接。多路连接器还包括多个固定到主体元件的不同连接器位置处的第二接触元件,该第二接触元件在各第一接触元件的接触片之间形成桥接。采用该种结构,在闭合位置时,所述接触片偏置抵住第二接触元件,在连接状态时,所述导线的导电线芯与第二接触元件电连接。所述第二接触元件可以在上述讨论的连接器的短接块结构中电气短接在一起。本发明的线对线连接器的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附图所示的实例在下面进行更详细的论述。


图I是本发明的连接器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2是图I的连接器实施例的端部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连接器的一个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图4是图3的连接器用于容纳导线部分的侧面剖视图;图5是图3的带有一对导线的连接器的侧面剖视图;图6是本发明的多路连接器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图中显示启动了一单执行机构;图7是图6的连接器的透视图,图中显示了启动与连接器位置有关的一对执行机构;图8是本发明的多路连接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组件图; 图9是构造成短接块的多路连接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组件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考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附图中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例。所述实施例提供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例如,作为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描述或解释的特征可以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形成其他的实施方式。这表示本发明涵盖了这些以及其他包括在本发明范围和实质内的改进和变型。附图中描述了本发明的线对线电连接器10的示范性实施例。所述电连接器10构造用于连接一对或多对导线12的导电线芯14,其中在导线12的端部上绝缘套16是被剥开的。具体参考图I和图2,连接器10包括采用任意常规绝缘材料(例如,耐高温塑料材料,如STANYL耐高温尼龙)形成的主体元件18。所述主体元件18可以采用各种形状和尺寸,根据其目标使用决定,在某些实施例中,其包括上壁20、下壁22、侧壁24和相对的纵向末端壁26。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主体元件18大致为盒式形状元件,由上部壳体元件28和匹配的下部壳体元件30限定形成。主体元件18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器位置34,其位于各末端壁26之间。例如,连接器10可以仅包括一个连接器位置34,这样可以连接一对导线12。作为替换,如图示实施例中描述的,连接器10可以构造有多个连接器位置34来匹配多个导线对,如图6和7中所示的3-路连接器10,其中通过单连接器10电连接有三对导线12。应该可以很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的连接器10不限于I-路或3-路连接器,一单连接器10中可以包括任意数目的连接器位置34。导线插口 32限定在主体元件18的每个末端壁26的每个连接器位置34处。所述插口 32构造用于接收特定的标准线12的导电线芯14。更具体地说,插口 32允许导线12剥开的端部处的线芯14插入插口中,并且如图4和图5所示,可以容纳绝缘套16的一部分。应该理解,插口 32的尺寸、深度和结构可以根据导线12的规格改变。具体参考图3-5、图8和9,每个连接器位置34处设置一第一接触元件36。接触元件36可以采用任意常规导电材料形成,例如,具有任意需要厚度的常规铜合金材料。接触元件36通过合适的方式固定在主体元件18中。例如,接触元件36可以压配合置于各壁面32(图8和图9)限定的凹槽中,或者置于其他的在下部壳体元件30中的每个连接器位置34处形成的固定结构中,这里下部壳体元件30的上面配合设有上部壳体元件28。每个接触元件36包括相对的末端部38,其可以由一初始平坦的导电带的弯曲部限定形成。所述弯曲部38从弯曲44开始延伸,以大致C形结构后退通过底部42,并限定接触元件36的偏置部。每个末端部38上构造形成一接触片46。在一个实施例中,接触片46可以简单地为末端部38的一段,例如,靠近末端40的一段(图3)。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接触片46由末端部38的切开部限定形成,具体如图3-5中所示,该切开部以一角度离开末端部38的平面。在替换实施例中,该切开部可以在末端部38的末端40上,或者与末端40间隔开。所述切开接触片46在末端部38的平面上部成一角度,从而增加了到接触片的高度(相对于底部42),但未增加末端部38的角度(高度)。接触片46通过各自的导线插口 32偏置到一闭合位置(图3)。从而可以达到需要的末端部38的弹性度并使主体元件18的总高度最小。每个导线插口 32处构造一执行机构50,这样每个连接器位置34关联一对执行机构50。如图3所示,执行机构50可以移动通过主体元件18的壁面(例如,图示实施例中的上壁20)上的开口 23,并且元件36在偏置、闭合位置时,相对的咬合端54与各自的第一接 触元件36的末端部38接触。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各对执行机构50通过上壁20上的共同的开口 23相互相邻设置。一保护围壁25围绕执行机构50延伸通过的开口 23布置。所述围壁25具有足够的高度,这样必须有目的地将执行机构压到围壁25下面,以将接触元件36移动到打开位置。这样围壁25防止了执行机构50的意外启动。在其他实施例中,执行机构50可以间隔开来,并延伸通过带有独立的围壁25的独立开口 23。限定在咬合端54上的突出部60防止执行机构被拉出主体元件18,通过开口 23。如图3和4所示,所述执行机构50可以通过按压顶部52压低(手动或利用工具),这样相对的咬合端54将偏置的接触片46移动到打开位置,以将导线12的导电线芯14越过接触片46插入到导线插口 32中。如图5所示,线芯14充分插入后,释放执行机构50,接触片46移动形成与线芯14的偏置连接。图6描述了一构造用于相互连接导线对12a、12b、12c的3-路连接器10。各自的执行机构对50a、50b、50c设置用于与每个连接器位置34关联的导线插口。执行机构对50a中的一个处于压下状态,其中接触元件36的内部偏置部移动使得导线12a插入插口 32中,这样导电线芯14延伸越过移动位置的接触片。在各相应的导线插入后,所有其他的执行机构50a、50b、50c处于“回复”状态。参考图7,应该理解,一次操作执行机构50a、50b、50c的顺序或数目不是限制因素。图7描述了与第一连接器位置关联的两个执行机构50a均处于“打开”状态,用于同时接收一对导线12a。参考图3-5,执行机构50的咬合端54包括限定在其中的凹槽56,其用于当导线12与连接器10处于连接状态时容纳导线导电线芯14的末端。凹槽56还限定了一止动面58,在连接状态时,导电线芯14的末端紧靠该止动面。参考图3,接触片46开始堵住导电线芯14的通道,直到执行机构50被压下,咬合端54压低到图示所示的接触元件36的偏置部的端部48上。在该位置,凹槽56与插口 32同轴对齐,这样导电线芯14能够移动越过接触片46,并紧靠止动面58 (凹槽56的后壁)。一旦执行机构50释放,接触末端部38的偏置力会导致接触片46咬合并夹紧线芯14。接触片46的角度对线芯形成一个正面的锁紧动作,防止导线在执行机构50再次被压下接触片46从线芯14脱离前意外从连接器10脱出。如图5所示,执行机构50将保持压下状态,直到随后执行机构再次被压下释放导线12,此时执行机构50回到图3所示的位置。连接器10还包括一固定到主体元件18的每个连接器位置34处的第二接触元件62,以在导线12的各线芯14之间形成富余的电连接。在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设置第二接触元件62是为了在第一接触元件36的各接触片46之间形成桥接。第二接触元件62具体可以在图8和9的组件图中看到。如图8和9所示,第二接触元件62包括容纳执行机构50移动通过元件62的开口 64。在该实施例中,处于闭合位置时,接触片46偏置抵住第二接触元件62的末端部66。处于连接状态时,压制导线导电线芯14与第二接触元件62的末端部66电接触,从而实现各相对的导线12之间富余的导电通道。
如上所述(并参考图8),连接器10可以构造为带有多个在主体元件18中相互电绝缘的第一接触元件36的多路连接器,这样多对连接起来的导线也是相互电绝缘的。参考图9,在一替换实施例中,连接器10可以构造为短接块,其中多个第一接触元件36和第二接触元件62通过短接桥电气短接在一起。采用该种结构,任一连接到连接器10的导线12与所有其他与连接器10电连接的导线12形成电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以对本发明图示及描述的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进和修改,这些均不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实质内容。这些改进和修改均涵盖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构造用于在端对端结构中连接导线的线对线电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 一绝缘的主体元件,其包括上壁、下壁、相对的末端壁和设置在所述末端壁之间的内部连接器位置; 一定义在所述每个末端壁中的导线插口; 一设置在连接器位置中并与导线插口同轴的第一接触元件,所述第一接触元件包括有一带有各自的接触片的相对末端部,所述接触片穿过各自的导线插口偏置到一闭合位置; 每个导线插口处设置一执行机构,所述执行机构可以移动通过主体元件的壁面上的开口,并且包括一与所述第一接触元件各自的末端部接触的咬合端; 所述执行机构可以通过手动按压方式将接触片移动到打开位置,以将导线的导电线芯 越过所述接触片插入到导线插口中,进而根据执行机构的释放和回复,所述接触片偏置抵住相对的导线的导电线芯。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接触元件包括一C形元件,其带有一细长的底部段和弯曲末端部,所述接触片靠近弯曲末端部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接触片由弯曲末端部的有角度的切开部限定形成,该切开部以一角度延伸到弯曲末端部的平面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执行机构的咬合端咬合所述靠近所述有角度的切开部的第一接触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执行机构的咬合端包括一凹槽,设置用于在与连接器成连接状态时容纳导线的导电线芯,所述凹槽限定了一止动面,在连接状态时,导电线芯的末端紧靠该止动面。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接触片堵住导线的导电线芯的通道,防止导线进入导线插口中,直到压下各自的执行机构后接触片移动到导电线芯下的打开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还包括一固定到主体元件的所述连接器位置处的第二接触元件,所述第二接触元件在第一接触元件的各接触片之间形成桥接,从而在闭合位置时,所述接触片偏置抵住第二接触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处于连接状态时,导线的导电线芯与第二接触元件电接触,所述第二接触元件从而在各相对导线间形成冗余的导电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可以构造为带有多个第一接触元件并与所述导线插口和执行机构关联的多路连接器,因此可以通过所述连接器连接多对导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接触元件相互之间电绝缘。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接触元件电气短接在一起,这样任一连接到所述连接器的导线与所有其它与所述连接器连接的导线形成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多路连接器还包括多个固定到所述主体元件的所述连接器位置处的第二接触元件,所述第二接触元件在所述第一接触元件的接触片之间形成桥接,这样在闭合位置时,所述接触片偏置抵住所述第二接触元件,并且其中在连接状态时,所述导线的导电线芯与所述第二接触元件电连接,所述第二接触元件同样电气短接在一起。
1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主体元件包括上部壳体元件和下部壳体元件,其中所述第一接触元件压入所述下部壳体元件中。
1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器,还包括一围绕位于所述壁面中的开口的围壁,供所述执行机构按压通过,所述围壁相对上述壁面具有一高度,这样使得执行机构必须被按压到所述围壁下方,以将所述 接触元件移动到打开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对线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的主体元件和一内部连接器位置。一导线插口限定在所述主体元件的每个末端壁的连接器位置处。一第一接触元件设置在连接器位置中并与导线插口同轴,包括有一带有各自的接触片的相对末端部。接触片通过各自的导线插口偏置到一闭合位置。每个导线插口处设置一执行机构。所述执行机构可以移动通过主体元件的壁面上的开口,并且包括一与各自的第一接触元件的末端部接触的咬合端。所述制动器可以通过手动按压方式将接触片移动到打开位置,以将导线的导电线芯越过所述接触片插入到导线插口中,从而通过释放并回复制动器,所述接触片偏置抵住相对的导线的导电线芯。
文档编号H01R4/26GK102882024SQ20121006966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5日
发明者彼得·毕晓普 申请人:Avx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