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出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1179阅读:7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压器出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出线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变压器出线装置。



背景技术:

500kV电压等级出线结构是超高压自耦电力变压器设计的关键之一,出线结构的稳定可靠直接决定变压器能否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对于出线结构有三个方面基本要求:电气性能、机械强度和温升要求,同时要考虑生产制造的工艺性和经济性。

500kV等级绕组大多采用线圈中部出线,目前线圈出线到套管引出的出线结构可以分为直接出线和间接出线两种。

直接出线结构,绕组出线经绝缘包扎,直接经套管引出。由于没有屏蔽结构,电场分布不均匀,为保证变压器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周围较大的绝缘距离,稳定性和可靠性较低,同时会导致变压器整体体积的增大和材料成本的增加,经济性下降。

间接出线结构,绕组出线在简单绝缘包扎外,再增加金属屏蔽和绝缘结构(一般做成一体成型的出线装置),然后经套管引出。由于成型出线装置的存在使电场分布较均匀,周围绝缘距离比直接出线结构减小,能一定程度减小变压器整体体积。目前的500kV电压等级电力变压器中,间接出线结构以其高可靠性和稳定性,得到广泛采用。但其出线装置制作工艺复杂,制作周期长,制造成本高,已成为制约变压器制造成本降低的关键点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作简单、稳定性高的变压器出线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变压器出线装置,包括均压球及末端插入均压球的套管,所述均压球外周设有绝缘屏蔽纸筒,所述的绝缘屏蔽纸筒为至少两层由撑条分隔的薄纸筒小油隙结构,绝缘屏蔽纸筒内径大于均压球直径和套管最大直径;所述均压球下端连接有绝缘包扎管,高压引出线由高压绕组中部出线,外接导线后从绝缘包扎管首端穿入,经均压球后从套管引出。

绝缘屏蔽纸筒为由撑条分隔的薄纸筒小油隙结构,保证充分的绝缘屏蔽效果。为避免爬电现象,绝缘屏蔽纸筒内径大于均压球直径和套管最粗部分直径,保证绝缘屏蔽纸筒不与套管油中部分和均压球接触。绝缘屏蔽纸筒长度约800-1000mm,重量在20kg左右,即保证了覆盖足够的500kV电场强度范围,又便于安装操作,提高工艺性。

高压绕组出线设计30mm的绝缘包扎厚度,采用大截面导线,保证出线结构电气性能稳定可靠,并且满足温升要求。

所述的绝缘屏蔽纸筒包括嵌套在一起的三层纸筒,每两层纸筒之间由撑条进行分割,撑条与纸筒由铆钉进行连接。

所述铆钉分两层,两层铆钉的插孔错开,每层铆钉只能连接两层相邻的纸筒。每个铆钉只固定相邻两层纸筒,不得贯穿三层纸筒。(如此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充分绝缘,因为铆钉贯通处是对纸筒绝缘的破坏,不贯穿能避免贯通性的绝缘击穿。

为保证该出线装置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所述绝缘屏蔽纸筒由夹持件固定于铁心夹件。

本实用新型仅适用于400kV与500kV等级,比此电压等级低的没必要采用此装置,而比此等级高的该装置又不可靠,这是针对400-500kV等级出线专门设计的,是经济性和可靠性的平衡考虑。

在以上基础上,降低周围绝缘距离,达到减小变压器体积,降低钢材、变压器油等材料成本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需绝缘距离小,稳定性、可靠性高,而且结构简单,制造周期短,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绝缘屏蔽纸筒的结构图;

图3为绝缘屏蔽纸筒铆钉分布图;

其中,1、铁心夹件,2、套管,3、夹持件,4、绝缘屏蔽纸筒,5、均压球,6、绝缘包扎管,7、导线,8、线圈出头,41、铆钉,42、纸筒,43、撑条,411、外层铆钉,412、内层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变压器出线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均压球5及末端插入均压球5的套管2,所述均压球5外周设有绝缘屏蔽纸筒4,绝缘屏蔽纸筒4内径大于均压球5直径和套管2最大直径;所述均压球5下端连接有绝缘包扎管6,高压引出线由高压绕组中部出线,线圈出头8外接导线7后从绝缘包扎管6首端穿入,经均压球5后从套管2引出。所述绝缘屏蔽纸筒由夹持件3固定于铁心夹件1。

如图2、图3所示,所述的绝缘屏蔽纸筒4为三层由撑条43分隔的薄纸筒小油隙结构,包括嵌套在一起的三层纸筒42,每两层纸筒42之间由撑条43进行分割,撑条43与纸筒42由铆钉41进行连接。所述铆钉分两层:外层铆钉411和内层铆钉412。外层铆钉411和内层铆钉412的插孔错开,每层铆钉41只能连接两层相邻的纸筒4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