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变压器高压出线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58874阅读:9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变压器高压出线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变压器高压出线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按工艺要求,高压铜套管3内的引线14皆用干燥的皱纹纸和白布带半叠式包绕,以使引线与铜套管绝缘。整个引线仅与套管顶部有会属性的固定连接,除此以外不能有第二个金属性接触点,以免运行中铜管分流而影响套管的安全运行。实际运行中发现,部分20世纪90年代产品的引线过渡接头15的紧固螺杆(M12,内六角型)太长,通常凸出接头平面10?15mm。由于变压器有一定的振动,再加上电动力的影响,久而久之,凸出的螺杆就会磨破引线的外包皱纹纸和白布带。一旦裸露的螺杆与铜管有金属性接触时,无论是间歇性的还长时间的接触,都会引起铜管分流。特别是间歇性碰触将引起火花放电,导致套管对应部位局部温升,进而引发套管热电击穿事故。南方某公司曾于2001年10月发生过1次主变C相高压套管爆炸事件,事故起因就是螺杆穿破外包层后,与铜管碰触,引起分流放电,导致局部过热,最后引起套管电容层击穿而形成击穿接地。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变压器高压出线装置,除碳机的机体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便于移动。
[000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变压器高压出线装置,包括油枕、套筒、高压套管、出线套管法兰、升高座、绝缘纸筒1、绝缘纸筒I1、软连接过桥线、电缆头套管、XLPE电缆、主变本体油枕、变压器主体、线圈引线、过渡引线、引线过渡接头、套管内铜管和线圈,所述油枕下方连接设置有封闭套管,所述封闭套管内部设置有高压套管和电缆头套管,所述高压套管通过软连接过桥线与电缆头套管相连,所述高压套管外侧设置有绝缘纸筒I,所述电缆头套管外侧设置有绝缘纸筒II,所述电缆头套管下方连接设置有XLPE电缆,所述高压套管上设置有出线套管法兰,所述高压套管通过出线套管法兰与设置在变压器主体上的升高座相连,所述主变本体上方设置有主变本体油枕,所述主变本体内部设置有线圈,所述线圈通过线圈引线与套管内铜管的引线过渡接头相连。
[0005]作为优选,所述高压套管和电缆头套管外设置有金属筒。
[0006]作为优选,所述套筒顶面高度高出主变本体油枕顶面高度为100?200mm。
[0007]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变压器套管检测很方便的话,那么在故障发展过程中只要临时停几个小时检测一下,就能发现隐患,避免爆炸的发生;而且操作方便、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000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变压器高压出线装置,包括油枕1、套筒2、高压套管3、出线套管法兰4、升高座5、绝缘纸筒I 6、绝缘纸筒II 7、软连接过桥线8、电缆头套管9、XLPE电缆10、主变本体油枕11、变压器主体12、线圈引线13、过渡引线14、引线过渡接头15、套管内铜管16和线圈17,所述油枕1下方连接设置有封闭套管2,所述封闭套管2内部设置有高压套管3和电缆头套管9,所述高压套管3通过软连接过桥线8与电缆头套管9相连,所述高压套管3外侧设置有绝缘纸筒I 6,所述电缆头套管9外侧设置有绝缘纸筒II 7,所述电缆头套管9下方连接设置有XLPE电缆10,所述高压套管3上设置有出线套管法兰4,所述高压套管3通过出线套管法兰4与设置在变压器主体12上的升高座5相连,所述主变本体12上方设置有主变本体油枕11,所述主变本体12内部设置有线圈17,所述线圈17通过线圈引线13与套管内铜管16的引线过渡接头15相连,所述主变本体12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主变本体12上设置有观察窗,所述主变本体12上设置有控制器。值得注意的是,所述高压套管3和电缆头套管9外设置有金属筒。
[0012]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套筒2顶面高度高出主变本体油枕11顶面高度为100?200mmo
[0013]将引线过渡接头的紧固螺杆重新加工打磨,使其上紧后没有凸出的棱角,同时加强整个引线的外包层。此外,在引线包好穿入套管后,作为一种最终的质检手段,在上端固定前要测量引线与铜管(即套管内壁)间的绝缘电阻。方法是从套管上端孔用绝缘绳将引线适度提起,用青壳纸垫入上端孔使引线端头与金属孔壁隔开,然后用500V兆欧表测之。一般要求电阻值不得低于1ΜΩ。电阻值太低说明:不是绝缘层没包好,就是所用纸带脏污或潮气太重。这个整改措施可供有同类设备的单位借鉴,相应的工艺要求也宜写入检修规程。
[0014]在套管底部升高座平面上P处钻1个直径14mm的小孔,并装1个小套管,然后用4mm2耐油绝缘导线将套管末屏与新装的小套管导杆连接,再用10mm2的铜编织线将小套管导杆外端与升高座底盘连接即可。这样,在检测套管时只需在中性点加压,同时将电桥的Cx端测量线引接到加装的小套管处即可(小套管的接地要打开),很方便。
[0015]主变停运后,对套筒放油内检,发现C相套筒内高压套管法兰盘上G点处的放气孔螺栓的密封圈已坏,内漏点正是该处。
[0016]从高压侧装配结构看,AB线高于CD线,当套筒油大量流向主变本体油箱时(即内漏很严重时),除本体油枕出现满油状态外,更严重的是可能因缺油而导致过桥连线8对套筒金属外壳间放电接地的事故。
[0017](1)套筒内的所有密封件,尤其是与本体油有关者,质量都应优良,且安装可靠。
[0018](2)套筒与本体油枕的安装高度应进行关联考虑。一般而言,宜使图1中CD线高于AB线100?200mm,这样可以保证过桥连线8不会出现缺油的情况。
[0019]综上所述,对具有过渡引线接头和充油套筒封闭出线方式的大型变压器,用户与制造商都应注意如下相关各点:
[0020](1)引线接头应平整紧固并包绕良好,防止产生分流和严重发热现象。
[0021](2)高压套管必须按预试要求进行监测,即使对上述封闭式结构也要设法改造套管末屏引线以便检测。
[0022](3)不仅要考虑油系统的外部密封,还要注意双油路结构中的内漏问题。因此要注重内部密封件的质量,同时要考虑本体油枕与出线装置油路的位置关联问题。
[0023](4)应注重巡检,分析大、小两油枕油位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可能产生的内漏缺陷。
[0024]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002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权项】
1.一种新型变压器高压出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枕(1)、套筒(2)、高压套管(3)、出线套管法兰(4)、升高座(5)、绝缘纸筒I (6)、绝缘纸筒II (7)、软连接过桥线(8)、电缆头套管(9)、XLPE电缆(10)、主变本体油枕(11)、变压器主体(12)、线圈引线(13)、过渡引线(14)、引线过渡接头(15)、套管内铜管(16)和线圈(17),所述油枕⑴下方连接设置有封闭套管(2),所述封闭套管(2)内部设置有高压套管(3)和电缆头套管(9),所述高压套管(3)通过软连接过桥线(8)与电缆头套管(9)相连,所述高压套管(3)外侧设置有绝缘纸筒I ¢),所述电缆头套管(9)外侧设置有绝缘纸筒II (7),所述电缆头套管(9)下方连接设置有XLPE电缆(10),所述高压套管(3)上设置有出线套管法兰(4),所述高压套管(3)通过出线套管法兰(4)与设置在变压器主体(12)上的升高座(5)相连,所述主变本体(12)上方设置有主变本体油枕(11),所述主变本体(12)内部设置有线圈(17),所述线圈(17)通过线圈引线(13)与套管内铜管(16)的引线过渡接头(15)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变压器高压出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套管(3)和电缆头套管(9)外设置有金属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变压器高压出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顶面高度高出主变本体油枕(11)顶面高度为100?20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变压器高压出线装置,包括油枕、套筒、高压套管、出线套管法兰、升高座、绝缘纸筒Ⅰ、绝缘纸筒Ⅱ、软连接过桥线、电缆头套管、XLPE电缆、主变本体油枕、变压器主体、线圈引线、过渡引线、引线过渡接头、套管内铜管和线圈,所述油枕下方连接设置有封闭套管,所述封闭套管内部设置有高压套管和电缆头套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变压器套管检测很方便的话,那么在故障发展过程中只要临时停几个小时检测一下,就能发现隐患,避免爆炸的发生;而且操作方便、使用安全。
【IPC分类】H01F27/29, H01F27/32
【公开号】CN205069322
【申请号】CN201520756011
【发明人】董海斌
【申请人】董海斌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