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动机用电磁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93810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一种起动机用电磁开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开关,尤其是一种起动机用电磁开关。



背景技术:

现有的起动机用电磁开关通常包括接线座、设置在所述接线座上的动触头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动触头运动的电磁线圈和复位弹簧等零部件,其中动触头通常为金属材质,而接线座通常为塑料材质。

如图1所示,理论上动触头10’和接线座20’之间应该是互不接触的,但是在汽车运行过程中,动触头10’不可避免会产生晃动,如图2所示,动触头10’晃动后会与接线座20’的内腔侧壁相互碰撞,进而磨损接线座,因此,现有的接线座内腔通常会设置用于磨损的附加厚度,以提高接线座的使用寿命。但是,动触头在磨损接线座的内腔侧壁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粉末,这些粉末覆盖在动触头上会影响触头过电,导致电磁开关无法接通,或者在接通时产生电弧,烧蚀触头,进而导致起动机失效;此外,动触头的碰撞也使得接线座的内腔侧壁容易被磨出凹坑,动触头可能会处于的该凹坑的位置,如果此时开启起动机,动触头会被卡在凹坑位置,无法与接线柱闭合,导致起动失败。

公开号为CN1819093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用于起动器的电磁开关的改进结构,该开关包括固定触头、可动触头和柱塞轴,可动触头通过绝缘件与柱塞轴相连接。柱塞轴可被磁吸引而使可动触头紧靠固定触头,从而在固定触头之间建立电连通,该开关还包括转动保持件,其用于防止可动触头和绝缘件彼此相对转动。转动保持件的使用减少了绝缘件的磨损,绝缘件就不再需要具有要磨损的附加的厚度,由此使绝缘件在厚度上得以减少,但是并不能完全杜绝可动触头和绝缘件之间的磨损。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起动机用电磁开关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相对较高且起动机不易失效的起动机用电磁开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起动机用电磁开关,包括接线座和设置在所述接线座上的动触头,所述接线座的内腔侧壁在与所述动触头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耐磨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动触头为铜触头,所述接线座为酚醛树脂接线座或聚苯硫醚接线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耐磨套的内孔形状与所述动触头的外轮廓形状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耐磨套镶嵌在所述接线座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耐磨套将动触头和接线座相互隔离开,在汽车运行过程中,动触头只会与耐磨套撞击,而不会与接线座撞击,也就不会有粉末或者凹坑的产生,与传统的技术方案相比,使用寿命相对较高且起动机不易失效。

附图说明

图1为理论状态下动触头和接线座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2为实际工作状态下动触头和接线座之间可能的位置关系;

图3为本实用新型起动机用电磁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对应如下:

10’-动触头; 20’-接线座;

10-动触头; 20-接线座;

21-耐磨套; 30-电磁线圈;

40-复位弹簧; 50-接线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起动机用电磁开关,包括接线座20和设置在接线座20上的动触头10,当然,还包括有电磁线圈30、复位弹簧40和接线柱50等零部件,动触头10、接线座20、电磁线圈30、复位弹簧40和接线柱50等零部件之间的相互连接方式与常规的电磁开关相同,此处不再详述。

接线座20的内腔侧壁在与动触头10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耐磨套21,耐磨套21的材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但需要确保耐磨套21的耐磨性能、强度和硬度分别大于或等于动触头10的耐磨性能、强度和硬度。耐磨套21镶嵌在接线座20上,且耐磨套21的内孔形状与动触头10的外轮廓形状相匹配,当然,耐磨套21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固定连接在接线座20上。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动触头10为铜触头,导电性能相对较好,接线座20为酚醛树脂接线座或聚苯硫醚接线座,可在满足绝缘性能的前提下降低电磁开关的成本。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形,如采用其他材质的接线座20代替上述实施例中的酚醛树脂接线座或聚苯硫醚接线座等,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