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船用中压电力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1669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舰船用中压电力电缆,属于电缆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舰船用中压电缆,是在舰船上的电气设备间电力传输作用电缆,应当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电性能、屏蔽性能、一定的耐火性能。现用的舰船中压电缆的其绝缘线芯由内而外的结构为导体、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屏蔽层、半导电布层、绝缘线芯金属编织屏蔽层,其中导体屏蔽层、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屏蔽层使用的是塑料材料。然后由这种绝缘线芯绞合成缆芯后挤包一层内护套,再在内护套外编织一层金属屏蔽层,最后挤包一层外护套,内护套和外护套采用的是低烟无卤聚乙烯材料。

现有电缆存在如下缺点:

(1)电缆重量重。先有技术中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如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屏蔽层、内护层、外护层所使用的材料均为塑料类材料,这类材料密度较大,使得电缆总体重量较重;

(2)电缆成本偏高、加工时间过长。电缆的绝缘线芯屏蔽层使用的是金属编织屏蔽,一方面加工时间较长,加工成本偏高,另一方面金属编织丝也较贵,而现有技术中绝缘线芯的屏蔽是绕包半导电布层+编织金属屏蔽层结构,由于金属屏蔽层已经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屏蔽效果,还使用了一层半导电布层,这无疑又增加了工时和成本;

(3)内、外护套机械性能差。低烟无卤聚乙烯内护和低烟无卤聚乙烯外护交联度差,其机械性能较差,不适合在舰船上特殊环境下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紧凑的舰船用中压电力电缆。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舰船用中压电力电缆,包括缆芯,所述缆芯包括三根绝缘线芯以及玻璃丝填充层、无碱玻璃带层,所述三根绝缘线芯采用并列绞合的方式绞合,所述玻璃丝填充层填充在绞合的绝缘线芯的空隙中,所述无碱玻璃带层绕包在玻璃丝填充层,所述缆芯外侧挤包交联聚烯烃内护层,所述交联聚烯烃内护层外侧挤包镀锡铜丝编织层,所述镀锡铜丝编织层外侧挤包交联聚烯烃外护层;

所述绝缘线芯包括导体,所述导体外侧采用三层共挤的方式挤包有导体内屏层、绝缘层和绝缘外屏层,所述绝缘外屏层外绕包有软铜带层。

进一步的,所述软铜带层的厚度为0.1-0.15mm。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层采用三元乙丙橡胶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软铜带层的搭盖率为14-15%。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紧凑,导体的线芯外采用软铜带,大大减轻了电缆的重量,使用更方便,采用交联聚烯烃材料制备外护层和内护层,提高了电缆的交联度,增强了电缆的机械强度,电缆的生产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导体1、导体内屏层2、绝缘层3、绝缘外屏层4、软铜带层5、玻璃丝填充层6、无碱玻璃丝带层7、交联聚烯烃内护层8、镀锡铜丝编织层9、交联聚烯烃外护层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舰船用中压电力电缆,包括缆芯,缆芯包括三根绝缘线芯以及玻璃丝填充层6、无碱玻璃带层7,三根绝缘线芯采用并列绞合的方式绞合,玻璃丝填充层6填充在绞合的绝缘线芯的空隙中,无碱玻璃带层7绕包在玻璃丝填充层6外,缆芯外侧挤包交联聚烯烃内护层8,交联聚烯烃内护层8外侧挤包镀锡铜丝编织层9,镀锡铜丝编织层9外侧挤包交联聚烯烃外护层10;

绝缘线芯包括导体1,导体1外侧采用三层共挤的方式挤包有导体内屏层2、绝缘层3和绝缘外屏层4,绝缘层3采用三元乙丙橡胶制成,绝缘外屏层4外绕包有软铜带层5,软铜带层5的厚度为0.1-0.15mm,软铜带层5的搭盖率为14-15%。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为:

1. 减轻电缆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中电缆的导体的屏蔽层采用10kV导体内屏层料、绝缘层采用35kV三元乙丙绝缘橡胶、绝缘屏蔽层采用的是可剥离10kV外屏料,均为密度较小的橡胶材料。以绝缘线芯3×95mm²为例,厚度一致的情况下,使用上述材料,电缆每公里导体内屏层重量为84kg,绝缘层重量为534kg,绝缘屏蔽层为189kg,与现有技术中的导体内屏层104kg,绝缘层重量837kg,绝缘屏蔽层164kg相比绝缘线芯每公里重量可减少298kg,另外线芯外的不采用镀锡铜丝编织结构,而是采用厚度为0.1mm的软铜带,其重量可以比镀锡铜丝编织结构减轻30kg。采用这种结构可以使得电缆重量减轻近330kg。

2. 降低电缆成本和生产周期

绝缘线芯外的屏蔽为0.1mm的镀锡铜丝编织层,与现有技术相比只采用了一层屏蔽结构,其工艺是绕包方式,以1km的3×95mm²主线芯为例,镀锡铜丝编织层的工时减少了12小时,生产周期减少了,由于未使用到半导电布层,并且金属层的使用量与镀锡铜丝编织层相比减少了30kg,因此电缆的成本也下降了。

3. 提高机械性能

电缆内护层和外护层均为交联聚烯烃材料,并且是采用辐照交联的工艺,提高了电缆交联度,使得电缆的机械性能得到了提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