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115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系统壳体(1)和至少两个电池单元(2),所述系统壳体(1)封闭安装于电池系统外,所述电池单元(2)串连连接;

所述电池单元(2)包括单元壳体(21)、电池支架(22)和多个电芯(23),所述单元壳体(21)封闭安装于电池单元(2)外,电池支架(22)位于单元壳体(21)内部以固定电芯(23),单元壳体(21)内具有空隙,所述空隙填充有导热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壳体(1)由内向外依次包括系统内壳(11)和恒温层(12),所述系统内壳(11)用于支撑系统壳体(1),所述恒温层(12)用于电池系统的保温;

优选地,所述恒温层(12)为三层夹心结构,包括内防护层、外防护层以及两者之间的保温层,所述内防护层和外防护层对保温层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单元壳体(21)包括顶部开口的壳身(211)和位于开口处以封闭壳身(211)的壳盖(212),

壳身(211)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壳内层(213)、粘结层和壳外层(214),壳内层(213)密封电池单元(2),其由高分子材料制成,所述高分子材料优选为聚丙烯或酚醛树脂,所述壳外层(214)粘附在壳内层(213)外,用于支撑壳内层(2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单元(2)内导热介质与电池支架(22)和电芯(23)直接接触,所述导热介质为导热油,优选为变压器油或经改性的变压器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

电池支架(22)包括平行安装的右支架板(221)和左支架板(222),右支架板(221)和左支架板(222)上对应设置多个可供电芯(23)插入的通孔(223),所述通孔(223)排布成至少两行或两列,优选地,相邻两行或两列的通孔(223)交错排布;和/或

电芯(23)在电池支架(22)上排布成两行或两列以上,优选相邻两行或两列电芯(23)交错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同列的电芯(23)通过连接在正极上的焊条(231)并联,相邻两列的电芯(23)通过连接在焊条(231)上的保险丝(232)串连;优选地,电芯(23)正极与焊条(231)通过电阻点焊或激光焊焊接,电芯(23)负极与保险丝(232)通过超声波焊焊接;和/或

所述保险丝(232)为弹性构件,其整体或部分呈螺旋状弯曲,优选其与负极相连一端呈螺旋状弯曲。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系统还包括安装在电池支架(22)顶部的保护板(3),所述保护板(3)包括电池管理单元,用于调控各电池单元(2)内电芯(23)的工作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系统还包括温控系统,所述温控系统包括加热装置(4)、冷却装置(5)、温度感应装置(6)和调控装置,温度感应装置(6)将监测到的温度传给调控装置,调控装置根据接收的温度确定加热装置(4)或冷却装置(5)的启动和关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装置(4)为设置在电池单元(2)内部的一个或多个加热板,优选加热板横向插入在电池支架(22)内,更优选加热板为两个,其中一个加热板横向插入在电池支架(22)的底部,另一个加热板横向插入在电池支架(22)的中部,横向插入的加热板与成行排列的电芯(23)平行;和/或

所述冷却装置(5)包括设置在系统壳体(1)上的半导体制冷器,优选地,在冷却装置(5)顶部的恒温层(12)上设置通孔,半导体制冷器安装在所述通孔中,半导体制冷器的一端与系统内壳(11)的外表面相连,以吸收系统壳体(1)内部的热量,另一端与外部空气接触以散热;和/或

所述温度感应装置(6)包括多个温度感应元件,其分别设置在电池单元(2)内部、以及电池单元(2)与系统壳体(1)之间腔体中,分别测定电池单元(2)内部和电池单元(2)与系统壳体(1)之间腔体中的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包括加热层(42),所述加热层(42)产生并向外部传递热量,其包括至少一个加热单元(421),在加热单元(421)为多个时,各加热单元(421)之间具有空隙并通过串连连接;优选地,所述加热单元(421)为弯曲排布的电阻丝;和/或

加热板横向插入在电池支架(22)内部时,加热单元(421)对应位置处对应于左右两相邻电芯(23)之间的空隙,左右两相邻加热单元(421)之间的空隙对应位置处对应于电芯(23)所在位置。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